上个月雪后那天去资料馆看的,上午晚到了十多分钟,干脆坐到了前排。
进去以后就是女主人公开始和新任男友(非法移民)回忆她失去监护权的那场火灾。作为单亲母亲,她让他人照看孩子,但火灾意外发生,孩子却被反锁在家里,无法逃生。母亲因此被认为有罪,并失去抚养权。
电影的背景源于遥远的现实:国外的一种福利制度,即当监护人被认为丧失对子女的监护抚养能力,监护人就会被剥夺监护权利,子女被转移至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家庭。建立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先进理念的这种实践,却导致了电影中母亲的连环式或者说结构式悲剧:寄养家庭虐待导致其成长受损——长大后生存能力和抵御意外能力弱——又不幸因火灾、进入虐待关系被剥夺监护权——非理性申诉又无法证明自身具有当地机构认为的抚养能力——歇斯底里反抗并彻底失去孩子。
想到好友说的那种悲剧:每个人都以其认为正义和善良的价值观去处事,却导致了悲剧。我想善意归善意,对于现实而言,并非如人所愿达到好的效果。
基于学者理论和假说的社会实践,从整体设计上希望社会运转得更好更高效,这是所愿。但从个人的角度却少了些人情味儿,有时也忽视了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况和人的诉求,在执行时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无情与暴力的。
电影的前半部分,当这位母亲歇斯底里、情绪爆裂地与当地福利机构反抗时,我的共情也在此间变得疲惫,心里会想:为什么她不能有些耐心去遵守与社工的约定?对其他人有一些信任?特别是看到她不稳地加重了孩子的烧伤伤口,看到她轻率地带着孩子投入暴力的男友怀抱最后又被洗劫一空。
到后半部分,电影叙事由倒叙转到当下,母亲逐渐与因政治异见外逃的移民建立了健康的家庭。但由于机缘巧合,他们被认定存在虐待关系,他们的孩子再次被乌泱泱的社工暴力剥夺。尽管在此前,这位在逃绅士一直以理性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引导携手伴侣建立新生活,但二次暴力发生后在逃绅士也濒临崩溃乃至同化。
电影的最后,这位母亲总共生了6个孩子,记不太清了。除了后的两个,其他都被带走了。他们的生活就这样平静下来。这样令人窒息的结局和女主歇斯底里的表演一同让我感到震撼。我想,他们应该也不断申诉,但那所谓的程序,让他们与孩子无法团聚。
当权威和专业人士认定我们不理性无法沟通并且不具备某项能力,没有意愿深入了解情况且要以粗暴的方式处置我们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只能祈祷不要落入这样孤立无缘的边缘人境地,连你的邻居或朋友在关键时刻也会不明事理、落井下石。
乐观地想:大概率不会。现实里有人文关怀和更为专业的法官和社工,也可以自主选择更好的环境、更适合的群体。
很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很忙,保姆有时也把我反锁在家里。现在想想,没出事真是万幸了。
人总有可能落入社会网络的漏洞中,我想福利制度它不是完美的修补术,还是要人去运转,去调整去配合。
有些理论的存在也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不完美的人试图让世界按其完美的设想而活,有时也觉得荒谬。
先让正在存在的人活得自在吧。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刚刚读完大卫·格雷伯的《Bullshit Jobs》。于是,我立刻联想到了书中的一个例子:
坎蒂:让我举一个例子。最近我在考虑领养一个小孩。于是我查了套餐内容,内容十分慷慨。市政府让你租社会住宅。除此之外,每周还给你两百五十英镑照顾孩子。但接着我脑袋转了过来:等一下。这个套餐给一个小孩每年一万三千英镑外加公寓一户,大多数情况下,小孩的双亲恐怕不曾拥有这样的条件。如果我们把相同的套餐直接给双亲,他们就不用碰上那许多麻烦,一开始就不必将小孩送出去给人领养。还没完,上面都还没算进安排和监督收养情形的公务员薪水、公务员上班的办公室的租金和维护费用、监督和控制那些公务员的数个机关、他们上班的办公室的租金和维护费用,依此类推。
在电影里,因为你有不良记录,因为你情绪暴躁,因为你很有可能让自己与孩子身处一个暴力的、不安全的家庭环境,所以你没有抚养自己孩子的资格。看起来好像是在认真为孩子考虑。但是,正是整个社会暴力的运行机制让底层不得不处在暴力的环境里,并且让他们无法脱身。不可见的暴力充斥在中上层的陈规陋习、法律条文和权力运作中,因此,可见的暴力被藏到社会底层,藏到像巴拉圭这样的被殖民国家。不过,一旦玛吉拒绝交出自己的孩子,温和、讲道理的中上层也就立刻露出暴力的獠牙。
社会服务工作本应该是帮助人的,本应该去改变滋生暴力的社会环境。然而,社工甚至会借助暴力,只是简单地把孩子从母亲身边夺走。通过继续牺牲底层,来维系一个表面上优雅、看不到暴力的中上层社会。
肯·洛奇的电影与大卫·格雷伯的书,在这个视角下不谋而合,又互为补充。这些所谓的社会服务工作的目的就是给人分三六九等,去羞辱而不是去帮助被其归为最下等的那批人。从而,体面的中上等人可以心安理得地拿到一份薪水,并且自我感觉良好。书中有这样具体的分析:
规则当然是设计来当下愈多可合理挡下的申请人愈好:一边是制裁,一边是规则适用的方式反复无常;目前英国合乎领取失业补助资格的人,有百分之六十拿不到,我们已然来到这个数字。换句话说,照她描述,整个岛群从撰写规则的官僚开始,包括DWP(就业及退休金事务部)、执行法庭、律师和雇用那些律师的NGO里,处理申请书的出资机构员工,他们所有人都是单一一个庞大机器的一部分。这部机器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维护人们生性懒散、不真的想工作的幻觉——因此,即使社会确实有责任确保人们不至于活生生饿死,但供应他们继续生存的凭借的过程一定要弄得尽量让人困惑、旷日费时,而且极尽羞辱之能事。
所以,这份工作归根结底是打勾和补漏的一种结合,让人退避三舍,旨在弥补照护体系的无效率。人们蓄意将这个体系设计得窒碍难行。用惬意的薪水跟空调办公室,把数千人养得白白胖胖的,只是为了确保穷人继续自我感觉低落。
后来,玛吉一次又一次地生孩子,这成了她反抗这个糟糕世界的唯一方式。她甚至想要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肚子里。面对这样的绝望,真正的帮助是可能的吗?消灭社会中的一切暴力是可能的吗?
大卫·格雷伯在书的最后,反复强调“照护”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一视同仁的基本收入方案,目的是将工作与生计彻底脱钩。这大概可以作为一个并不直接的回应。书的结尾是这样的:
假使我们让每个人自己决定,他们最适合以什么样的方式造福全人类,作法百无禁忌,那他们最后怎么可能会得出比现状还没有效率的劳动分配?
这是支持人类自由的一个有力论证。我们大多数人喜欢抽象地讨论自由,口口声声说不自由毋宁死,却没有多加思考享有自由或实践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本书的宗旨不是提出具体的政策处方,而是促使我们思考并论辩,一个货真价实的自由社会实际上会是什么模样。
一个母亲先后失去六个孩子,只是因为福利机构认为她不具备抚养孩子的能力,而她确实除了爱就没有其他能够给孩子的。肯洛奇又成功地给英国社会切开了一个口子,高度完善的社会系统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无法解决,只能看着难受。
肯洛奇电影里的人物总是如此坚强,一次比一次简单粗暴的夺子,突显出体制的暴力,而女主也用一次又一次的生子作为回击。比起用卖惨的方式博得同情,这种面对不公直面痛苦发起反击的方式更让人振奋。这才是真正的左翼电影,只要心中的希望不灭,每个人都有自己反抗的方式。
@小西天。从根本上讲,社会保障体系在抚养权上的相关规定,是以中产及以上阶层所能尽到的平均责任为衡量尺度的。底层人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居住在不安定的社区,没有体面稳定的职业,也很难兼顾家庭与工作。他们很多都有一个可怕的原生家庭,蒙受种种暴力、创伤而留下一生的阴影。他们无力提供法律要求的那种育儿环境,于是只能注视孩子被生生夺走,交给中产家庭抚养,自己沦为了生育工具。所以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母亲不该是被谴责的对象,那些文明、耐心但看起来无情的社工也不是。肯洛奇真正的矛头,指向的不是个体,而是阶级问题。只不过,他不肯对现实做一丝一毫的粉饰,也不做任何善与恶的二元简化。让我们在看到这个残酷的生活剖面之后,困惑唏嘘,难下断语。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肯洛奇是个菩萨。。。
摄人心魄的真实还原,焦点放大的不安现场;人人都能看出女主角的坏脾气、神经质与为人母的不胜任,但人人都会在情感阵线与她一道对抗公正、体面的冰冷制度。这紧扣各段时代又不过时的愤怒,是肯洛奇就算拿十座金棕榈也毫不过誉的原因。
观影过程并不愉悦,肯洛奇非常冒险地批判福利机构的套路化流程化的无情机器们,讽刺这些没有半点人性的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这是1994年发生的真实事件,现在2019年,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年复一年。那些秉着“你穷你活该"这种观点的人,还是别看了! #肯洛奇#真是伟大导演们的遗珠,持续地描述发达区域的多数底层人民生活,几十年从未间断。
暴力倾向、性格乖张、自控力差,法官没说错啊…… 2022.3.19@资料馆
于小西天。Crissy Rock很好地演绎了一个身负童年阴影、遭受关系暴力的单身母亲的崩溃、对想拥有自己的孩子的执着、对外界的应激反应般的愤怒情绪。观影的近两小时不太舒服,肯·洛奇把单身母亲与社会福利中心的对抗拍得淋漓尽致,理性也知道角色难以抑制的暴怒喊叫背后是结构性的痛苦,但还是自私地想,如果我生活中遇到玛吉这样情绪完全无法自控、完全无法作出理智选择、一直对伴侣诉诸情感暴力的人,那真是很难以个体之力拯救,要不被这样的情绪灾难吞噬太难了……
希望我如果崩溃的话,也能有个声音跟我说,It’s ok. It’s fine.
這套也是我其中一部的favourite電影!
4.0。资料馆2厅。1.女主爆发力真强,生动演绎出为母则刚、失孩则刚的惊天愤怒与巨大悲痛,难以自控的暴躁脾气,性格缺陷也是悲剧的一大根由。2.长期将镜头对准底层,拍出社会的撕裂和底层绝望,社会救助的形式主义与整个制度的失灵,这才是良心。真心希望肯·洛奇一直就这样拍下去。
值得信赖的底层生活,你不知道你爱的人何时开始伤害你,你也不知道受伤到何时会出现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可与《自由世界》形成互文,林奇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中有同样经历了夺子之悲的母亲,在迪士尼的童话里她坚强得像一只熊,在肯洛奇手中,这样的女人则应是只豪猪。
肯洛奇力道十足将一位“失职母亲”的可恨与可敬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女主的演绎层次分明,将这个一半时间都处于歇斯底里争吵状态的母亲塑造得立体而不生厌。导演将矛头直指英国社会救助机制的偏见与官僚。对于儿童而言,保障底层女性的生育权与社会化抚养哪个更重要?这个沉重而费解的难题,肯洛奇的电影总让人有多读几篇社会学论文的冲动诶……
在一定程度上《折翼母亲》与《何以为家》很像,都是因为无法抚养孩子引发的一系列悲剧。我一直不赞成很多网友把《何以为家》当成一部“计划生育”宣传片来看待。导演的核心并非如此,他只是借用孩子的口吻来控诉战乱对平民的影响。《折翼母亲》同理,肯·洛奇不是要控诉母亲,也并非向许多人说的那样把矛头指向了“社区机构”。他的最终意愿,还是希望通过电影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真的很苦逼!
女主角实在是.. 不想评论了
是谁在剥夺女性想当母亲的权利?肯洛奇以《折翼母亲》回答了这一问题。女主是费里尼影片里“卡比利亚”式的女性角色。只不过是,在外力和内因综合作用下,陷入生育与丧子怪圈。失去孩子的母亲,犹如折翼天使,再也无法起飞。肯洛奇试图通过该片,来批判所谓资本主义制度的伪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中心,保障的是中产们的利益,是以保护名义剥夺底层群体生育权和抚养权,而把这些被收养的孩子们,派送到条件优渥的无子的中产阶级家庭。从该片开始,肯洛奇似乎就开始走上抨击、批判英国体系制度的创作之路。到《风吹麦浪》,开始在更高的意识形态、国家战争的层面批判英国。而《我是布莱克》又从中产阶级视角,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早期写实类现实题材影片,奠定肯洛奇影像创作风格。类似题材电影还有《佛罗里乐园》《慢慢寻子路》。
童年和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玛吉说她的暴力前任“我确实爱过他,很愚蠢但是真的,那我是个什么人?”,但男人才不会这样反思。她也说“Love isn't for me, love is a fucking fairytale”,但她执意要和乔治生孩子组建家庭。移民的某种依恋和移情“You have to love something or you are empty”。肯·洛奇再次让我看到人性中无可救药的一部分。
被社会机器的锁链捆住的九孩母亲,只能通过不生来留住自己的孩子,看得人心死。「我不想再爱我的国家了,因为我已经不再抱有希望。」「我只想去死。」对肯·洛奇只有RESPECT|2730
数次“婚姻”不幸但都留下孩子的一个女人,一次疏忽孩子们被判去社会机构抚养,她和现阶段the one想组建一个六口之家,继续抚养四个年幼的孩子,因此与社区抗争。我很好奇如果孩子被送去社会机构,下面的生活和命运会是怎样的,比原生的贫困家庭要好还是差。公民凯恩开篇便是母亲把凯恩送走,但寄养的是上层家庭。
家庭暴力在冷峻写实的英伦风镜头下显得无比惨烈。当男人对女人动起粗,一切都那么简单。我们总是情不自禁的同情善良的人,可电影后半段有大量女人对男人动粗的情节,我却并不会去憎恶,不是因为她是女人,而是因为我知道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