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卖淫非法。拉客都违法,嫖也非法。
(2)某种原因(身份政治,性别权力那套),法国的家庭结构逐渐解体了,为保持生育率,法国开始各种保护未婚先孕和单亲妈妈,法庭开始鼓励做DNA抓爸爸,抓到孩子就可以终生获得高额抚养费。于是,法国出现了暗娼需求。亚洲人因为法国人无法从外貌分辨年龄,从而四五十岁也有机会,占领市场一角。
(3)这是一种个人选择,但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出卖身体权力,必然带来罪恶和组织化。她们中很多是被骗的受害者,被骗到巴黎干活,实际上跟现在电信诈骗的受害者差不多。
剧情里推锅给下岗,实际上手里几十万,在东北找个省会,买个房干个摊儿,做几年也不会少赚。就算夫妻两人一起做装修,吃饭也够了。
主角还是想去捡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并为此赌上全家一切。她做选择的时候,没有提前做调研,没有研究供需市场,法语也不会。她就是懒得动脑子,冲动去相信天上有馅饼。这个选择,让她不得不卖。
就像影片中的弟媳妇,同样,不知道在法国打黑工犯法么?知道。但是就是看着钱多,也想当保姆。 买了机票就来了,自己的人生安全和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劳动力价值,一股脑的供给主角支配。什么都不知道,自己也不查查。这是信任,还是愚蠢?不过至少没有“蛇头”再吃一口。
(4)各种渠道天天说,这样违法,这样不好,这样有生命安全危险。但是有的人就是一头撞上去,然后,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同样是字面上的下海,去深圳卖饺子做装修的火车票,比去巴黎的机票护照便宜吧?
这不是在大城市打工的你我一样样的嘛
电影前半部分,处处可见女主付钱的场景,是很现实的表达,金钱社会,身处异国他乡,没有钱你是一刻都活不下去的!女主满怀憧憬来到这里,以为靠着自己吃苦耐劳的性格,可以赚一笔钱,改变自己家人的生活,可是自己没有文化,没有技能最终被逼沦为站街女!
在大城市的你我,当初也像女主一样,怀着憧憬来到这里,以为只要自己肯吃苦、肯努力,可以赚个大钱,过上像城里人一样体面的生活,谁知干的是最底层的工作,住的是偏僻、最破旧的房子,顶着巨大的压力生活在城市,依旧买不起一间属于自己小小的窝!
话说片中的男人,都是窝囊废物,要自己没能力养家,老婆吃了多少哭,受了多少委屈,才赚到一点钱,自己一点都不去关心,一点也不想去了解!反过来嫌弃自己的老婆,觉得这样自己的面子才能过得去,自己才算够男人。啊,呸!说白了就是那点破自尊给闹得,这样的男人还留着过年吗?反观女主,那真是即干实事,又能忍让,放的下自己的身段,在老公面前又百般委屈求全!话说自尊在生存面前真的是一文不值,有时还偏偏会害了人...
好在女主最后还是赚到钱,买了新房子,自己都说值了!但愿还在大城市拼搏的你我,以后不会太惨!
不管怎样,还是要努力鸭,打工人!
对于不那么高大上的工作,去欧美是要比国内挣钱的,像美国澳洲的修车工、水管工,只要勤快,收入都相当可观,一是因为工时费很高,二是因为当地人懒得干这些。国内的白领类工作如果移民欧美反而没什么名堂。
至于偷渡出国要怎么才能赚钱,这要学福建人。东北学不了福建,因为东北社会已经完全原子化了,所以出国之后的传帮带没做好,东北人出国后要找到“可靠的老乡”不容易。福建人也喜欢偷渡出国,但是福建人还有很强的宗族势力没有被原子化,宗族内部有老人带新人的传统,由于宗族势力的存在,这样偷渡出去的福建人就比东北人容易站稳脚跟。打两年工就把20多万偷渡费还上,然后开始挣买房钱和买车钱。
宗族势力也有坏处,对于本地经济发展是个阻碍,这一点,看看潮汕和深圳就知道了,同样是特区,宗族化程度高的潮汕地区发展就远不如原子化了的深圳。
PS:齐溪这么好的演员,为啥不火?
看完电影感触良多,很多点都在触动着我,但结束后想的更多的是“小姐”。
这个一直以来被大部分人看作为社会最底层的职业,究竟是怎样的?于是想到了一席的有一期演讲,推荐给大家【第656期:我是黄盈盈,我今天讲的是“小姐研究20年”】当时看完记忆比较模糊,于是又立马重新去看了一遍,结尾有一段话,非常适合用来解读这篇电影和底下的部分影评
“邊緣的議題反應的經常是主流的問題,小姐身處邊緣,可是她是處在被討論以及被治理的中心,尤其是在一個社會急遽變遷以及社會問題層出的這樣一個時代,小姐人群特別容易成為一個替罪羊和出氣口,而在脆弱的社會,這樣的議題也特別容易挑戰人們的神經,Rubin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在性的議題上,經常是魔鬼學的成分大於社會學的成分。換句話說我們缺乏的是睜眼看見現實的態度和勇氣。”
好像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努力用双手去赚钱,加上性产业在我国不合法,于是那些用身体去赚钱的小姐就成了职业链中最底端、最被人瞧不起的边缘性群体,似乎只要被提及,就是败坏道德,见不得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似乎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她们会成为小姐以及造就成为小姐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黄老师在演讲中都有提及
最后还是推荐大家去看这篇演讲,不是为了洗白什么,而是想让更多人去了解这个职业,不要总是一味的用圣人言眼光去批判那些下海之后的“小姐”。
本片女主齐溪为了改善生活,为了儿子,在老公耿乐劝阻无果后硬是去了法国,为此欠了一屁股债,到了法国发现当保姆根本赚不到钱后,她认识了大姐,大姐劝她回家,可她为了面子,为了一口气,硬是留了下来,慢慢走上了站街女的道路。 最后回到家乡,耿乐知道这件事后,选择了离开,他没有要任何的东西,只是接受不了老婆的行为。 曾美慧孜饰演齐溪的妯娌丹丹,她老公看到齐溪去法国赚到了钱,就逼着老婆也去。 曾美慧孜去了之后才知道齐溪原来做的不是保姆,她开始崩溃,但为了现实她还是做了,可没做几次她就受不了了,为了丹丹和自己,齐溪决定带着丹丹回国。 丹丹老公知道老婆做了这个之后,大发雷霆。 很多人看完本片痛斥男人是那个当女人上岸后不给披衣服的渣,是那个既骂老婆婊子又拿着老婆站街赚来的钱潇洒的渣。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笑贫不笑娼是三观不正,是道德有问题。 而我看完有些别的看法,我感觉不管是站街女这个角色,还是老公接不接受自己,都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耿乐不接受齐溪的回归是因为一切都是齐溪的执念,耿乐觉得自己没错,而齐溪也知道自己有错在先,如果她们安于原样,或许过得苦一点,但不会发生这一切。 丹丹的老公选择接受是因为整件事是他做的主导,如果不是他,丹丹也不会这样。 90年代,东北下岗潮,多少人因为穷而全家人一起自杀,因为穷而由老公踩着自行车送老婆去做那些事,还得在门口等着。 那么多的身不由己,不是一句三观,一句道德就结束的,对于他们错不在职业的贵与贱,只在于你所做出的选择自己能否承受后果。
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于1997年7月至10月,
危机波及至临近亚洲国家
亚洲各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
纷纷进入大萧条
东南亚经济一片混乱
当时又正值香港回归关键时期,
为支持香港
稳定亚洲金融市场
支援东南亚国家
致使大陆作为后盾经济增速受到严重影响
出口额下降
很多国有企业无单可接
工厂养不了这么多人
再加上当时国企效率低下
国企体制亟需改革
各种政策的影响下
国企开始大量裁员
而东北本来因重工业快速发展
使得东北国企众多
一时间东北到处都是下岗大军,
很多家庭都是全家一起失业
女性失业尤为严重
《下海》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下海》是由比利时导演奥利维耶·梅斯经过长期调查所拍摄的
此外,王小帅担任本片监制
豆瓣评分7.3,2017年的片子,目前只有701标记看过
齐溪作为配角出演了正在上映的《地久天长》
上世纪90年代末东北下岗潮
失业的女性当地找不到工作
听人讲国外当保姆薪水高
执意借高利贷出国打工
来到法国当地后
才发现当保姆一个月最多500欧元
连贷款利息都还不上
500欧是什么概念呢?
一碗面要8欧
一个上下铺的床位月租金350欧
而雇主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克扣薪水、或是直接辞退
借了那么多的钱要还、一家人要养活的女主有的选吗?
选择站街的女主同时也选择的耻辱和痛苦
远在异国的时候女主隐瞒着、美化着打工日常
回国后的她知道这颗定时炸弹迟早会爆炸
果不其然,她的丈夫发现真相觉得她活着失掉了尊严
可是尊严究竟是什么?
人好渺小
尤其在所谓大时代的背景下
人也好强大
一个信念足以让其为之赴汤蹈火万劫不复
电影的导演作为布鲁塞尔人
对中国式人物社会关系、家庭关系
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看的出来是有下很多功夫去深入了解的
与《下海》同样背景的还有《钢的琴》
与《下海》直接描写痛苦的方式不同
《钢的琴》更像是一出包着喜剧外壳的悲剧
葬礼上响起的节奏欢快的音乐
到哪都能嬉皮笑脸打哈哈的男主
没钱支持女儿的音乐梦所以要自己打造一架钢琴的设定
经过一系列艰难困苦
打造成了一架纯钢的琴
最后还是没留住女儿被前妻带走
《钢的琴》虽然是在讲一群人利用工厂废料制作出一架钢琴
但并不是一部传奇励志片
而是一群边缘化了的、身心俱疲的青春不再了的前工厂工人
制造的一场重温往日的梦
这个梦是可以暂时脱离现实的精神抚慰
人的坚强之处在于
当无法面对不堪与无力的现实时
人总会去借助一些东西
梦想也好,信念也好或是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等等
支撑着自己的精神走下去
热情或许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热情地生活
妓女并不脏,把无数女人逼到必须卖身才能生存的社会才脏,把她们拖进泥里,发泄了欲望之后,又嫌弃她们脏,这些人就是烂泥文化的始作俑者,才真是从里到外的脏。
电影送柏林之前在公司做了最后调整,有幸看到了这部片子,女主齐溪为角色还付出蛮多的
最简单的愿望。中国社会对女权的忽视,同时也反应了中国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忽视。关怀不是政治作秀,而是真切的去它人服务奉献一切。
形象不乏脸谱化,剧情不乏刻板想象,但很难得中国人的故事由一位外国人拍出来了。其实,论题材论风格,最佳人选还是娄烨。
回给最高赞的:如果我看见一个女人在街边抱孩子要饭 我会觉得有手有脚的就算出去卖也饿不死啊 还不如个站街的。再说句不好听的 没去贩毒没仙人跳没搞传销已经很本分了 你还想让这些人怎样??
我就觉得当女人太惨了 全都为了儿子为了家 那既然这样不生不结婚不就好了 枷锁都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 能选的话下辈子都别做人
啥本事没有只会双重标准、抱怨、推卸责任的人永远没有资格指责凭自己本事赚钱养家的人。
男人下海叫打工创业,女人下海叫……中规中矩,拍得机械呆板,基本只看演技,这个题材有真实社会背景,拍成纪录片估计更好。北京文化牛逼了,分裂式牛逼,一边投战狼、流浪地球这种民族主义片子,又投《下海》这种不受待见的片子。齐溪讲东北方言腔调像演小品,没有太多亮点,直到曾美惠孜出来同框,才有些意思。娄烨导演的《花》,赵涛主演的《孙俪与诗人》,以及这部《下海》加起来,可以叫做中国女性混迹欧洲三部曲。
那个热评是什么鬼???在国外性工作本身就不犯法ok???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我同情你的遭遇,但不表示认同这个职业。路都是自己选的,为了来钱快去干这种事就得受到歧视。金钱和牌坊只能选择一个。犯法就是犯法,洗不白。三观不同不能交流。
结尾黑屏之后沸水的声音恰到好处。丈夫躲到了火车才能抵达的远方在陌生的房子里煮着面,也煮着他们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就像锅里的开水一样,他们也在锅里煎熬。脱光衣服下海很冷,光着身子上岸会更冷,尤其是你的男人不会给穿上衣服的时候。一次jieke中被白人强暴的那场戏很有视觉冲击,毕竟齐溪在我心中的形象很完美。但是不明白同样是裸露戏为什么这里打了马而洗澡那里没有打。齐溪演技很好长得有点像韩雪,这几年一直演那种格格不入的美艳形象,让我觉得他本人可能就过得不怎么好。
我大砍省的爷们就是这么牛,吃着软饭端着架子
海水冷,岸上更冷。
写给高赞短评。卖血算合法吗?卖血的人就是下贱、不道德,不值得被同情的?那卖身呢?没有人生来就喜欢卖身,它也绝不同于其他的所谓“犯法”——抢劫犯或许能享受作案的过程,而卖身谁也不会喜欢。
关于这类电影有香港导演的《榴莲飘飘》和同样是外国导演的《站街女》直接把母女直接上阵纪录片式的写进剧情;关于电影的社会背景,我们知之甚少,但是现实生活的风月又让我们好奇的口口相传。关于齐溪,更是只是在“地球”里看见了稍纵即逝的一个湿漉漉的浴后背影,据说是新晋的文艺片女神,很多女演员,尤囍文艺片,不在乎名利双收,更不关心票房飘红,早有郝蕾现在还有谭卓,而齐溪应该也是不分角色大小,出演了很多电影,而这部《下海》是第一部主演的电影。電影并没有把“站街女”当成剧情焦点,而是把故事更多描写了人物的心理上,可以说女演员把电影里的人物演的令人过目不忘。这里 曾美慧孜 也是继《冥王星时刻》好看的配角,也更加期待接下来的《三夫》 曾美慧孜的主演的电影,这也是她演艺人生的第一次“书归正传”。電影在生活里戛然截止……
那啥,开口就“笑贫不笑娼”的,你特么曲婉婷歌迷啊
居然把东北女人的温柔挣扎和苦拍得这么真实细腻,比如巴黎底层站街女之间的互相扶持,比如和国内亲戚的纠葛,眼泪是止不住的。结尾收的太好了,厨房这种景别里的微妙呈现太意外了。齐溪演的真好啊。
一个欧洲导演,可以拍出这么细腻真实感人的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看在中国的各大名导们都在烧钱装逼假大空的份上,必须给这部电影五星!丽娜可能是当代电影里面最令人动容的一个中国女性形象了,齐溪的表演完全没有枉费导演的大量面部特写,结尾才是神来之笔:风雨还没有结束,但是生活必须继续。
与客人上床,被生活强奸。
虽然网上一直存在地域黑,但女性,大多数东北女性内心还是强者,她们不愿意一辈子围绕着孩子和家庭。所以迫不得已选择了牺牲,但是回来后,又不得不面对道德和伦理。谁活在人间不是一场炼狱,生而为人,我不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