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惊情》。7分。阿尔·帕西诺1989年主演作品。我也一定是遇到了片荒,又照例不想刷剧,挑了很多旧片,这样一部部过。 前两天看书,看得伤心,觉得人家能写出那么好的文字,我还要不服输。眼见着是追不上了。 阿尔·帕西诺这样的演员一定会大放光芒,早晚都会,无论出道早期还是后来,他生于舞台生于聚光灯下。几年后,他用同样的表演惊艳绽放了《闻香识女人》。 《午夜惊情》其实是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一个警察调查一个连环杀人案,通过报刊征友查找线索,却陷入情网。看似危机四伏,但又万般不解。 说到底,是个爱情片。 阿尔·帕西诺这情种,最适合的还是爱情片。
1989年电影<午夜惊情>描述了一个爱情与犯罪的故事,悬疑的步调贯穿始终直到最后揭开谜底,我们先不说谜底是什么,先说说电影本身,影片在事物的陈设和布局色彩以及光线方面都用了很认真的心思,让紧张气氛类的电影增添了很多平缓的艺术论调,同时影片在结构上用了很鲜明的手法,即思想和反思想相互对抗的节奏,通过各种价值的正面负荷和反面负荷之间的动态移动构建起来,这种相互交替上升式的发展让每个简单的动态关系都显得非常复杂和讽刺。在<午夜惊情>中,警察弗兰克在调查一起连环杀人案中爱上了案件中的重大嫌疑犯海伦,这种黑猫警长爱上独眼老鼠的安排让弗兰克即回避又难以自控同时还伴随着自欺欺人,而正是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包庇让海伦错过了第一时间的验明正身,而让猜疑与爱慕的交织并存继续进行下去,使得影片在正反交替的斗争中持续升温。警察们依据案件本身的特质分析得出,凶犯几乎可以断定为女性身份,这样先入为主的判断让所有角色和观影者都走入了海伦是凶徒的模式中,而影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矛盾更加尖锐,正义价值论为正,爱情价值论为负,正负之间的斗争显得讽刺甚至痛心,弗兰克身为警察的职业习惯或者说是他心中的正义价值面让他不可回避的发现海伦的几处重大嫌疑可能,但同时又存在一个爱情附体的弗兰克,爱情让弗兰克不断的去掩盖自己心中的怀疑,弗兰克矛盾,痛苦,以及爱情的毒。影片中三次出现弗兰克家门口暗黑的楼梯,漆黑深处只有一盏红色的exit提示灯,而这个三次出现的简单场景对于电影情节以及人物内心的情境起到了重要提示作用,属于电影中的隐喻,第一次出现其实是真正的凶徒在抠响弗兰克危险的大门,爱上海伦等于爱上险境,当你知道结尾反过头来解释第一次暗黑楼梯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影片已经在告诉你,凶徒并非海伦,而他藏在黑洞处,却让你暗箭难防腹背受敌;随着情节的发展,在中间时段左右的位置再次出现类似场景,而此时正是弗兰克深陷在海伦的温柔乡里中无法自拔的发展阶段,弗兰克看着暗黑的楼梯突然被一只飞过的鸟而吓得一身冷汗,而此刻的场景则代表了弗兰克心中越爱越恐惧的心境;而第三次出现暗黑楼梯则出现在影片的结尾部,整个影片的高潮以及谜底在最后的篇章被一下子揭开,海伦从黑暗中走来,仪态婀娜撩人,走向弗兰克,看到此处的时候很多人会以为是幕后凶徒海伦要变成台前凶徒海伦的时候,以为海伦这次动手的对象便是弗兰克,但实际上完全不对,其实是被黑暗的海伦走向光明的时候,即将把正确答案抛给观影者的时候,实际上真正的凶徒是海伦的变态前夫,看到此处终于松了一口气,感谢凶手不是海伦,感谢爱情没被辜负,此片整体在大类上应该归为悬疑与犯罪,但其实爱情应该与这两个标签并重,只不过它不可能像<真爱至上>或是<怦然心动>的那样去描述感情,而在矛盾交火以及最后的如释重负中,爱情又显得那么有重量,而此前的弗兰克因为前妻的离开而整日酗酒,如今又重整待发戒掉酗酒浇愁的陋习,在爱情的路上再次出发。
故事其实不是特别复杂,也没有太多推理成分。这个片子不是悬疑片,是惊悚片。因为从始至终都是弗兰克在自己吓自己。而且最后凶手的揭晓也和弗兰克的调查组没什么关系,是他自己蹦出来的。所以前面所有的剧情都不是为了悬疑,而是为了渲染恐怖气氛。
一开始他就先入为主认为凶手是女人。真遇到了一个有魅力的女人,他一边怀疑这女人就是凶手,一边又愧疚,觉得自己不应该怀疑她。其实验个指纹就能明白的事,他愣是为爱失职。
所以这个片子主要是泡妞,气氛恐怖,角色讨喜,女主从外形到内在符合男凝审美,就连胖子杜利的塑造都非常可爱,有反转有悬念,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片。
编剧一是有很好的灵感,二是有匠心。好idea有两个,一个是靠着钓鱼约会抓嫌疑人,二是把凶手塑造成海伦,谜底却是海伦前夫。编剧仅仅通过氛围的渲染和人物的塑造就能把整个影片撑起来,甚至不需要在故事线上下太多功夫。这是令人佩服的一点。
也因此,片子没有那么多层次,属于一次性的快餐影片。
评分:
其实不是我的菜,7.5分,主要是想要学习一下商业片的写作。给个4星吧。
[国语配音]北美周末票房榜September 15-17, 1989第1名Sea of Love Uni环球电影公司.$10,017,840
故事还是不错的,但节奏不够紧凑,时间拉得太长了,男女主角之间那些事完全可以讲得更凝练些,弄的人看着看着就有一种在看欢喜冤家浪漫轻喜剧的错觉
就是喜欢帕西诺的表演。总像一个精疲力竭的人。Elle很hot
Frank是紐約的一名偵探,他正在調查三名男子的連環謀殺案。受害者都在“孤獨之心”的專欄裡登了富有詩意的廣告,每次凶案現場的答錄機都是裡放著Sea of Love這首歌。跟住線索Frank同手足照版煮碗咁嚟一次釣魚執法,卻在辦案過程中與疑似兇手的鞋店服務員墜入愛河,隨著感情的深入,危險也悄悄的來到了他的身邊。與《Basic Instinct》 相比,各方面都欠佳,全靠Al的演技支撐,略為失望之作。
还不错……只是Al Pacino这种老油条还会那么纯情,我觉得不合理……另外,总觉得他的表演方法更适合话剧……
这部电影真挺有意思,竟然把刑侦黑色和小妞爱情结合起来并产生迷之魅力,故事很巧妙,把悬疑留到了几乎最后一刻,虽然bug肯定有,爱情么看看就好,但的确娱乐得很可看性强。当然啦两个主角的个人魅力功不可没,帕西诺在80年代数部烂片后选择这样一部回归还是很聪明滴,不费力轻松赢✌️
虽然是1989的片子,但主题内核现在看来也不过时。变态跟踪狂前夫,在线征友,现代都市人的孤独和寂寞,收入很高却仍单身的女人们,禁不住诱惑差点出轨的警探……表面是悬疑片,讲的却是一个现代爱情的寓言,阿尔帕西诺简直是太有魅力了
剧本写得很好,环环紧扣也总有不张扬的小高潮。帕西诺打入以诗会友圈子约见女嫌凶,那些女人们的反应都设置的紧扣“无法互信”的主题、表演的也细腻,第一个老太太发觉帕西诺不会再约自己时那个落寞的表情,简直叫人心碎。而帕西诺交上女友后特意在前妻新老公兼同事面前提起,很搞笑了。剧情是婚姻失败的帕西诺产生了一些应激反应,而他又必须去找专杀男人的女凶手,这个黑色框架的故事因此具备了喜剧性,后半段剧情聚焦在女友是不是凶手的悬念上,其实有编导跟观众开玩笑的意思了(尽管开场就铺垫了帕西诺面对罪犯也有网开一面的柔情),处理的有点不太严肃降低了格调。通篇气氛在神秘与写实之间游走,有古德曼生活化的笑料,也有男女主角亲昵和凶杀时怪异而鼓胀的情欲。昏暗又混乱的纽约又一次扮演了主人公又爱又很的故乡。塞缪尔·杰克逊打了个酱油
二流剧情,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憔悴的Pacino特别性感然后长得像头豹子的Ellen Barkin又很攻,所以爱情戏蛮棒的。还有Tom Waits深情献唱同名主题歌。
故事性破案性一点都不强,完全是在靠演员们在撑场面,片子到中间开始,都快成了言情片了,帕西诺当年还真是炯炯有神啊,胖子很可爱,那女的年轻时还真是挺漂亮,我心中的凶手和结尾,按如今俗成的约定,可能更黑暗更戏剧化一些,就是帕西诺本人,本片的配乐和音效让我想起了天使之心!
没有一个女演员肯错过和al演吻戏和船戏的机会吧!
刑事警察这职业,做久了,确实没法适应婚姻。所以他们更渴望爱情。
中间那段谈恋爱的也太长了,有些线索出现得太晚,阿尔帕西诺还是好好看啊,有谁会跟他离婚选另一个秃头大叔啊
女主角和阿尔帕西诺啪啪的时候,我老公说:我靠!你经大家同意了么就和他上床?!
前面还有点[本能]和[致命吸引力]这种类型片子的感觉,越到后面反倒成了都市爱情片……尤其是这个结尾,男主想挽回女主说的那几句居然成功了,只能说因为是Al Pacino才成立。Al Pacino和John Goodman同框的画面很萌~
一首情歌,不断重逢,i can't be helped, i can't help。失意者年代不一定失去,guts correct your mistakes。片尾,Tom Waits的版本当然是最好的。
在Pepper Schwartz的《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这本书里看到的推荐,说是这部电影里的一个场景,是那些嗜好玩激情的人百看不厌的:艾尔·帕西诺把爱伦·巴金按到一面墙上,他们像野兽一样撕扯着对方。呃,看完才发现,明明是艾尔·帕西诺被推倒在墙上才对啊。
自1985年大热倒灶的《革命》之后时隔4年的复出之作,影片在当时收获了许多影评人的好评,金球奖还给了帕西诺一个最佳男主角提名。Phil Phillips的同名主题曲“Sea of Love”一想起就仿佛将我们带回好莱坞曾经辉煌的四五十年代,影片红与黑的经典配色也值得学习。
帕疯子阔别影坛四年后的回归之作,果然没令我们失望。不到最后一刻不知凶手!
作为一部89年的犯罪惊悚片,应该是打5颗星才对,可是横向一对比,也就只是《后窗》的“惊悚“水平吧。男主角很帅,女主角很有现代超模的怪异美感,可结局太温馨和谐,一点都不像《万能钥匙》和《迷雾》又或者《恐怖游轮》那样,让观众跟着死无葬身之地。片中那个老女人,一直以为后来还会再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