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5.0。
名留文学史的推理小说是非常难改编成电影的,这是因为其经典很可能是源自其开创性的模式和在当时大胆的构思,一方面这个构思可能已广为人知或被后市作品借鉴而不新奇,另一方面除去这个经典核心的小说故事本身可能太简单或逻辑思路不够严谨,这对于看多了反转反转又反转的现代观众来说很容易觉得剧情单薄。而要弥补这个硬伤,要么做细节上的补充改编,要么用人性、情感和社会元素来转移重点。
但本片别说让原著更上一层楼,它在如何还原小说的优点上都还在苦苦挣扎。尽管本片的演员们个个演技在线,但并不能挽救本片凌乱的人物塑造,后半段这方面终于有了些起色时,故事却直接进入尾声,这样人物铺垫不充分的后果就是当十多个角色在撕心裂肺时,观众却在冷漠围观。本片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抖线索的timing没有节奏感和细节刻画没有条理性,以至于波洛上一刻还思绪不清,下一刻就进入指认凶手环节了,也不整理一下细节,结果就是令人觉得侦探基本无推理多半靠脑补,逻辑不够情感来凑。
东方快车此前拍摄过多版电影,也不乏完成度高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剧本和导演水平要选在今年再做一次毫无水花的尝试。
“我把它看作一个完美的拼花艺术,各人都扮演他(或她)所分配到的角色。一切都安排的十分巧妙。任何可能受到怀疑的人,都会有一个或几个人站出来替他作证。并把事情搅乱。”
------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
福尔摩斯和波洛,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最让人熟知的两大侦探形象,他们聪明的头脑、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严密的推理逻辑让全世界的读者都崇拜至极,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一次次的被搬上大银幕。但有意思的是,福尔摩斯更为观众所熟知的,是他叼着烟斗的形象以及与华生、莫里亚蒂之间的爱恨情仇;而波洛让观众们记住的,却是他侦破的几个具体案子,其中最著名的,便要数《东方快车谋杀案》了。
按理说,同一个故事被反复讲述总会让人厌烦,但神奇的是,作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最著名的代表作,《东方快车谋杀案》虽然被先后多次搬上荧幕,但每一次都能获得很高的评价。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有何种魅力,能够经受住时间以及全世界各种文化的考验和审视呢?
洛夫克拉夫特说过: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东方快车谋杀案》就很好的利用了恐惧这一人类的本能。停滞列车的封闭车厢,一个被残忍杀害的商人,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凶手就在这车厢的12名乘客之中,温馨的车厢瞬间变成了黑暗中的古罗马竞技场,如果你身处其中,你害不害怕?
人类之所以能站在地球食物链的顶端,原因就在于人类会想办法克服自己的恐惧。被未知凶手的恐惧所吸引的观众自然会跟随我们聪明的大侦探波洛先生一起探寻真正的凶手。而这也是整个《东方快车谋杀案》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但每个人的证词又都可能是正确的,每当一个乘客说完自己的证词,观众都会随着线索去怀疑其他一个或几个人是凶手。
在看到这段的时候,我身后的两名女性观众就在不停的跟着剧情做出猜测,虽然在观影的时候说话不怎么道德,但这也反映了这部电影并没有因为大段台词而使第一次了解这个故事的观众产生厌恶,反而通过不断的制造悬念而牵引着他们去思索,这是本片的成功,更是这个故事本身的迷人之处。
而这部电影更让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对人性的探讨。一般的案件中,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会在情感上自然的偏向受害者一方,况且这名受害者还遭受了残忍无比的杀害,做下此事的凶手必是丧心病狂。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情感认知却在不断的发生偏转,受害者才是十恶不赦的人,而每一个凶手却是让我们同情的人。这起案件到此时已经不是正义与邪恶的问题,而是对人性的探讨。
影片中两个关于凶手们的画面让我十分震撼:一个是准备行凶的众人坐在一起看着阿姆斯特朗一家留下的录影的场景、一个是众人行凶之时每个人的神态。本片在这两处特意使用了黑白画面,并配上舒缓的钢琴曲,将无奈、痛苦、悔恨、愤怒等诸多情感在众人脸上表现出来,也不断的敲击着观众的道德观念,这十二个行凶的人才是受害者,但他们又确确实实违背了法律,如果你是波洛,你会怎么做?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绝不可能有中间地带。这是波洛在影片开头就阐明的自己坚守的原则,然而这个脸打的实在是太快。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切理想化终将破碎,他在怒斥凶手们时自己却眼含热泪,因为他看到的不是十二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而是十二个破碎哀鸣的灵魂。
十二个人都参与了谋杀,但没法证明谁捅下的那一刀才是真正将受害人至于死地,每个人都是凶手,每个人却又都是受害人,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当一个小女孩的生命消逝的时候,无数人的命运也因此彻底改变。当想通了来龙去脉的波洛走向他们时,片中呈现的是“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每一个坐着的灵魂都在经受着自我道德的折磨,也都在不安的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平静的坐在最中间,两边是十二个表情各异的门徒;而在这里,只有十二个做下错事的可怜灵魂。既然上帝不在,那我就代替上帝行使他的权利。波洛谴责了他们每一个人,但也宽恕了他们每一个人,毕竟,他们还有赎回自己灵魂的机会。
东方快车继续上路了,它载着这十二个可怜的人向冰天雪地中继续前行,他们的灵魂会得到救赎吗?我们不知道,波洛也不知道。但我们和波洛都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对和错有时候不会那么明显,再有原则的人再面对群体性犯罪时也会感觉到无奈与无力,“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为之奋斗”,你只能相信后半句。
最后再来说点剧情之外的,本片的构图和美术画面没得挑,长镜头的运用与俯拍也恰到好处。而且因为导演肯尼思·布拉纳的个人经历,整部电影偏舞台化、戏剧化,这使得每一个演员都能够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但同时也使得这部电影在逻辑细节、剧情推进等方面表现欠佳。
肯尼思·布拉纳饰演的波洛算是影史上最不像波洛的“波洛”了,虽然他那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很迷人,但在塑造波洛这个大侦探的人物形象方面,比他的前辈们还是有所差距的,以至于在看本片时,我满脑子里都在想念大卫苏切特饰演的大侦探波洛。
在本片的结尾,对大侦探波洛系列稍有熟悉的观众都能看出来,线索指向了波洛系列的另一个著名案件《尼罗河上的惨案》,虽然这种改动脱离了原著,但却让人很期待下一部作品的出现,但愿不会太让我们失望。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东方快车谋杀案》曾先后多次被改编,登上大荧幕。比较著名的版本有1974年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英国版,2010年《大侦探波洛》系列英剧第十二季第四集和2015年是日本富士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电视剧Special版。
今年,由肯尼思·布拉纳执导并主演,云集了约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鲁兹、米歇尔·菲佛、朱迪·丹奇等一众大咖加盟的美国版最近上映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然而却令我大失所望。
我想,原著迷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大侦探波洛在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完全被塑造成了另一个夏洛克·福尔摩斯。
波洛原本的形象,是一个脑袋长得像鸡蛋一样,留着八字胡的胖子。他为人特立独行,像处女座一样,对秩序有着强迫症一样的坚持。他注重外表,年过花甲还要染得一头黑发,身上永远是一尘不染的。仅就外表来说,新版波洛的胡子,是在开玩笑吗?连豆瓣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波洛是一位绅士,他非常有礼貌。在书中,即使是面对为自己送行的陌生军官,虽无话可说,仍旧是“拼命接着话茬儿”不停地客套着说些漂亮话,只是在终于上车后,嘟囔一句“可算结束了”。而新版的波洛,在电影里多次使用“你能闭嘴吗”这样的台词,让人感觉好像穿越到了《神探夏洛克》剧组,卷福怼人那才是一套一套的。
不仅仅作为一名绅士,更是因为波洛是一个行动不便,上了岁数的胖子,所以他不会也不可能,在破案过程中去追逐犯罪嫌疑人。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不仅让波洛和麦奎因在钢架桥上上演了一番亡命逃脱,还安排阿巴思诺特上校枪击波洛不成,反被波洛擒拿制服。这一幕幕打斗的场景,眼前浮现的还是卷福。
在书中,波洛常常是靠逻辑的推理而得出设想和结论,而并非像福尔摩斯一样,更多的是靠刑侦技术。但是,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一开始,导演肯尼思·布拉纳就给波洛加福尔摩斯的戏,不仅让他通过脚印去破案,还熟练运用他的拐杖去拦截犯罪嫌疑人。尔后,又通过对玛丽袖子上的粉笔灰和书包里的地图,推断她是一名家庭教师。这桥段眼熟不眼熟?这么机智,怕是福尔摩斯上身了吧?
哦对了,导演还给新波洛(也就是导演自己)安排了一位念念不忘的情人,时不时拿起她的照片还呻吟着她的名字“凯瑟琳”…… 确定不是copy福尔摩斯的「The Woman」艾琳吗?
不能忍。
哈巴特太太形象的改编再创造,也让人大跌眼镜。作为原著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哈巴特太太是一个爱女不离口的碎嘴子美国老太太,她每次出场可能都会让人感到有些讨厌。但正是这样的反差形象,才呼应了她的真正身份。
可惜在1974年西德尼·吕美特的版本中,她绝口不提自己的孩子,反而开始念叨起自己的几任前夫。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延续了这样的设定,而且进一步夸张了她的性格特点。还把原著中瑞典女人奥尔森的遭遇安排在她身上,让她从一个爱叨叨的美国老太太变成了四处找男人的骚浪贱,导演是不是有毛病?
真的非常遗憾,原著中,「接着,响起了一个柔和、梦幻般的声音,跟在这次旅行中所用的声音截然相反,哈巴特太太说话了……」我一直非常期待这个桥段的电影化改编,我认为这种差异是很考验演员功底并且很容易出彩的,可惜两个版本的电影均没有演绎。
还有一位形象的改编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安德雷尼伯爵。原著中,这是一位宠妻狂魔,他爱护并且十分呵护自己的娇妻,不忍让她受到哪怕一点伤害。但伯爵本人也是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虽然在波洛的破案过程中一度有些激动,但他始终是十分克制的。
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伯爵变成了一位神经质的暴躁狂舞蹈家(演员是个舞蹈家,不知道有没有关系)。一言不合就劈叉翻跟头,运用舞蹈动作打架斗殴,还时不时瞪大了丝毫没有感情的双眼怒视一切,感觉像要吃了波洛一样。整个观看过程我也是瞪大了双眼,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且出戏,是哪个医院没看好门,把重度暴躁症患者给放出来危害社会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对人物形象的改编有一处是非常巧妙的。原著中,波洛靠第六感闪现认为德国女仆施密特是一位好厨子,其实是有些牵强的。但在新版中,导演把德拉戈米罗夫公主挑剔的点餐,安排成由施密特提出了专业意见,从而让波洛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
讲道理,原著迷也不是不允许改编,但是要合情合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描写的是一宗密室案件,整个过程发生在一列因为极端天气而被困在半路不得动弹的火车上。破案过程全部在车厢内,依靠波洛对十三个人的审讯完成。台词很多,几乎都是文戏。
1974年的版本,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电影化改编完成度很高。作为《十二怒汉》的导演,西德尼·吕美特很是擅长刻画群戏中的不同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就在人物的对话中展现,唯一的暴力行为是阿巴思诺特上校误以为波洛为难玛丽,要冲进去解救玛丽的时候打了列车员米歇尔一拳,事后他还道歉了。
反观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为了强行制造戏剧冲突,导演安排了许多炫技的场面。多人围追阻截、安德雷尼伯爵神经质间歇性的犯病、雪崩的特效(真的很假)、追逐戏码层出不穷,还让波洛爬火车顶,钻钢架桥,甚至安排他被枪击。人物形象的崩塌不再提,单说这些场面设计,不仅毫无亮点可言,也落入了市场化的俗套。
这种所谓的高潮迭起,浪费了大量篇幅去展现并不重要的桥段设计,不仅对推动剧情无用,还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制造了困难。
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导演肯尼思·布拉纳,被视为「莎翁戏剧大师」,擅长拍摄华美的浪漫宫廷戏剧。《雷神》第一部就是因为想要努力展现与地球不同的神界因素,才找到肯尼思·布拉纳导演,这是题外话了。
他为了设置出「最后的晚餐」式构图,不惜打破原著中密闭的火车空间,让所有人走到雪地中去。但是除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导演拙劣的炫技手法以外,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吗?除了人数相近以外,这两者有其他联系吗?
就镜头而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对半夜杀人的处理,以及多次运用的俯拍角度,本片中难得的亮点。
还有一点不吐不快,不知道肯尼思·布拉纳是不是执导了《雷神》之后受漫威宇宙影响,怎么也开始玩彩蛋梗了呢?邀请波洛先生前往埃及,因为尼罗河上发生了案件?
《尼罗河上的惨案》并不是先发生的案件后破的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波洛从始至终一直在案件中。在他介入查询第一死者的被害线索之后,又陆续出现了两名死者。不仅如此,《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这两起案件,中间相隔了三年。
看到有人强行洗白说,哎电影里说的尼罗河上发生了案件也不一定就是最著名的那件啊,可能是先过去,然后又碰到了。我想说,哎有这种脑洞你不去做编剧真是可惜了啊。
以上,随便展开的槽点已经有近三千字。但这部电影我认为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它的改编放弃了阿加莎侦探小说的核心精神,本末倒置。
阿加莎笔下的侦探形象,无论是大侦探波洛还是马普尔小姐,均是注重逻辑描写的。他们通过观察细节和琐事,找出破绽和矛盾,结合口供进行逻辑推理,并从中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
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最与众不同的一点,也是令她的作品流芳百世的最重要的原因。案件所有的线索,从一开始,阿加莎就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侦探和读者们共享这些细节。可是哪怕你仔仔细细读编了每一行,知晓了每一处细微的不同,仍然无法推理出之中的逻辑关系。但是阿加莎会帮你把他们一一理顺。
她的描写是那么的细致,绝不让人错过哪怕一个细节。甚至有许多处,她会多次提出,一点也不小气。没有过多的套路,显得那么实在。阿加莎设置的情节曲折又离奇,都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她从不神化笔下的侦探形象,也不会让读者感到对调查情况一无所知。
在阿加莎的小说中,故事情节是最重要的,侦探本人不是。
反观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呢,不仅把波洛神化成夏洛克·福尔摩斯,还减少了大量原著的细节线索。推理过程失去了精彩之处,没看过原著的人,就会很容易产生这是牵强附会的感觉。导致整部电影索然无味,令人昏昏欲睡。阿加莎铺好的蒸汽火车轨道,肯尼思·布拉纳却要用它跑磁悬浮列车,这列东方快车又怎么会不“脱轨”呢?
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摧毁了《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电影。如果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真的还要继续拍《尼罗河上的惨案》,请换种思路,换个导演吧。
以上,首发于公众号(Ji-Danny),欢迎关注。
注:以2010电视剧版做对比,来讲“改编”这件事,而非与原著文字对比。不要误会。
波罗不喜欢长领带,非常懂礼仪和分寸,没有蓝眼睛和夸张的胡子,完全不会生硬地模仿比利时法语口气,称呼素未谋面的对方一定是monsieur、madmoiselle,爱吃蛋糕,吃两个一模一样大小的水煮蛋但不会因此为难服务员,不运动也不爱运动,因此他没有好身手。电影将这些都改了,一切为了卖新人设,我无法指责这些,对这些改编都能容忍。甚至在开头,波罗在伊斯坦布尔处理军官案,原本对波罗的内心影响很大,片子为了幽默和戏剧性改了,这也ok。
但是,仍有两个大的改变,一个我持质疑态度,一个则强烈反对。
我持质疑的一点是,影片甚至对阿婆原著叙述方式有改变。以较符合原著的电视剧版为例,电视剧会始终以波罗的视角讲述,辅以少量受害人视角讲述,这样的好处是,观众能跟着侦探的视角一起抽丝剥茧,而高潮就是波罗把大家聚在一起讲述案件,完成案件完整拼图。这部新版电影的镜头明显成了上帝视角,变成了波罗和戏精们的表演秀。我质疑的点就在,它明显降低了侦探故事带给观众的解谜的快感,并且也未能把波罗的心思缜密、睿智和对人性的洞察表现出来。
比如人们刚刚上火车后,电影对一系列人物的出场的刻画非常普通。人物的性格并不分明。案件似乎不再是电影的重点。案件现场缺乏细节,甚至关于那颗扣子,新版也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改变,它成为菲弗手中的道具。嫌疑人手握证据?创作者似乎对“证据”的严谨性颇不尊重,也颇不专业。
我持反对的另一点,我将痛陈其改编之罪。
新版为了“政治正确”,改变了两个重点内容。当然,加入一名黑人角色维持种族平衡这不算什么大事。新版删掉了波罗在伊斯坦布尔的见闻,一个女人怀了别人的孩子,被丈夫和邻居用石头砸死。这可能涉及矮化土耳其,挑起土欧的争端。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
另一个重点内容则是关于宗教的情节,天主耶稣是这部电影深度所立得住的唯一语境。这一块寄托了电视剧版及阿婆原著大量的智性思考,以及故事的内涵。虽然这个故事很狗血,它的经典也在于它的深度。在关于天主教的情节背后,我们能看到波罗如何抓住人的心理,捋出案件真相,也能深刻理解人物的立场和动机,甚至还承载着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我们来看两段大卫-苏切特版电视剧情节。
第一段是交叉讲述的波罗和卡塞蒂睡前祷告——
波罗:感谢你让我成为天主教徒。
被杀者卡塞蒂:请原谅我,为我今天犯下的罪行
波罗:若我有做什么善事,请您接受。
被杀者卡塞蒂:在我休息的时候请照顾好我,让我远离危险。
第二段是奥尔松女士接受波罗盘问——
奥尔松女士:我为天主教徒祈祷,他们都错了不是吗?天主教的赎罪和宽恕是错的。不是吗,波罗?
波罗:有什么是上帝不能原谅的吗?
奥尔松女士:是的。
波罗:例如你违反了他的律法?
奥尔松女士:是的。
波罗明白了什么,试探问:对孩子施暴?
奥尔松:对孩子施暴!这个死去的人,或许是因为上帝昨晚到这辆车上来了,决定不原谅他。
波罗:你一直这么虔诚吗?
奥尔松:我看见了耶稣,他保护我就像我保护孩子们一样,遇见他是五年前。五年来我与他同在。
通过这两段,虽然未提及任何一个关于黛西-阿姆斯特朗的信息。但波罗基本明白奥尔松女士与黛西有很深的关系,她偏执而易怒,具备杀人动机。而新版电影的台词可谓不讲究到了极点,诸君大可去影院比对。
再看一个电视剧的例子,发生在劳模姐饰演的德贝厄姆小姐(即新版的玛丽-德本汉)和波罗之间的对话:
德贝厄姆:您为什么还没来问我?
波罗:德小姐,你和阿不思诺特上校是在装作不认识吗?你们在伊斯坦布尔时看起来很亲密。(在伊斯坦布尔,波罗注意到德小姐对上校说,“等结束后吧。”)你们在等什么结束?”
德贝厄姆小姐:我无权说出来。
注意德小姐在这里用了liberty这个词,非常严肃,非常正式。她不想撒谎,但她也不想回答。波罗听到就会明白,这其中必定有沉重而黑暗的谋划和隐情。再对比新版的德小姐和波罗三段对话,可谓肤浅至极了。
台词的苍白导致电影对案件细节缺乏交代,观众没有了动脑的动力。甚至,人物之间的系带张力不足,词语间的你来我往少了讲究,更加减淡了案件的戏剧性。当然,你可以说,这就是个爆米花电影,不需要让观众太累。我想反驳,这种苍白背后,更有着创作者无意间透露出的对文明和法律的蔑视。
我们来看电视剧版里波罗对犯人们的教育,可以说这是我最期待在新版电影看到的一幕,然而我失望了。
波罗:你们这些人,什么可笑的陪审团,什么可笑的正义。你们无权自己进行审判。
犯人们:“波罗先生,她才五岁啊。”“我们都是文明开化的人。而那个恶魔太过分了。我们需要伸张正义。但法律让我们失望了。”
波罗:你们这些行为,和街上的野人有什么区别?陪审团和执法者居然是自己任命的。简直是蛮荒之举。法律的秩序一定要被高高举起,如果它堕落了,应该将它推向更高的高度。如果法律被破坏了。所有社会,所有文明人都会失去庇护。
犯人们:有高于法律的正义,先生。
波罗:那就让上帝来处理,而非你。
犯人们:但如果他没有呢?他为坏人设立了地狱,又让牧师以他之名行事,原谅那些不应被原谅的人?耶稣说过,让无罪的人投出第一块石子吧。
是的。波罗回复。
犯人们:我们曾经就是无罪的呀,我曾经无罪,先生。
电视剧借这一段探讨了法律和正义之间的关系,并上升到人类文明的探讨。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国内时常发生的事。当一件罪案发生后,国人最常见的行为就是试图绑架律法,自己的人犯了罪就会去找人情钻空子。陌生人犯了罪,他们对判决有意见,“我好同情他,该从轻发落。”“他罪大恶极,这判决太轻了。”“恨死他了,该执行死刑。”之前虐待儿童事件发生后,有多少文明人士撕下文明的华服,以他们自己有孩子能靠同理心体会的名义,想要“砸”死当事人。当一个人对少数群体心存偏见,说出一些歧视之言,又有多少人对其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我们有问过自己:我是判官吗?我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吗?我尊重法律吗?
藐视法律的背后,则是这些人对执法程序的忽视不见。他们不懂得监督权力,没有健全的政治观。他们甚至畏惧权力,对权力的恶忽视不见,妄图在不健全的法治社会靠“乌合之众”的力量来伸张“所谓正义”。
因此,波罗那句话至关重要,是现代文明及民主社会的精髓。新版电影,尽管也有几句并未有存在感的台词,但显然将重点倒向了“所谓正义”的一边(结尾波罗走过众人)。我们为何不想想,正义是一个多么模糊、无法定义的东西,每个人心中的“正义”皆不同,有时“正义”背后恰是谎言、伪装和罪恶。倘若所有人都觉得“正义”在自己这一边,那么我们要法律干什么?文明社会将何去何从呢?没有良知的新版结尾那些波罗的话有多可笑!
在电视剧版里,波罗并非如此轻易地原谅了这些犯人。他将犯人锁在一个车厢里,用锁门来测试他们的善良,激动的上校差点拔出枪来杀掉波罗。德小姐马上劝住了他,她说道,“如果我们杀了他,我们就成了只是为了保护自己野兽。为了杀卡塞蒂,我们的内心已经受到煎熬,现在杀死无辜的人,难道更不合理吗?”波罗也明白,这群文明人依旧尚有良知存在。
通过这两个版本的对比,让我怀疑商业资本对电影语言的毒害。它让这些商业片的镜头语言变得肤浅。新版电影虽然镜头和特效看起来高级,但显然深度上不及电视剧的十分之一。电视剧里有耐人寻味的表演,靠镜头近景和特写完成了完美的体现,线索写在脸上,需要观众去捕捉,耐嚼耐品味。
反观我经历过的矛盾的事,有人总是在鄙视一些电影,如《托尼-厄德曼》《相爱相亲》镜头有多廉价和问题。然而却又对范霍文《她》这样缺乏深度的酷炫电影过分推崇。(我未反对抑或否认《她》的艺术性。)这真的OK吗?对于创作者而言,电影这门艺术,未来是否会有更加深度的可能?
我们再回到刚提及的,新版电影去掉的那个伊斯坦布尔女人。外遇怀孕的她,在波罗、德小姐、上校以及众多围观中被石头打死,并没有人能够解救她。如果没有法律庇护,我们谁都有可能成为被砸死的女人。
在电视剧故事最后,劳模姐饰演的德小姐问波罗,“她知道文化规则是什么,那么她就知道违反意味着什么。卡塞蒂也是这样。”波罗反问,“你们不也是吗?”德小姐回复,“当你被正义拒绝,你会感到自己不完整(incomplete),就像上帝将你抛弃在一个黑暗的地方。我问过上帝,我们该怎么做。上帝说,做该做的事。我以为做了,就会感到完整。”波罗反问,“And are you?”德小姐回复,“可是我做的是错的。”
好一句“可是我做的是错的。”她并未屈服于波罗,她的确内心完整了,可是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的这句话,必定也在波罗的内心产生了回响。我想,新版导演根本认识不到这一层。
纵然老故事里,波罗走到哪儿哪儿就有案件,但案件都是不可预料和后发的。而新版电影,为了建立系列的商业化开发概念,把杀人变成了一件可以戏谑调侃的彩蛋:尼罗河有了杀人案,你是大侦探波罗吗?
有人会反问,不就是个娱乐化的电影,你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不,这不是上纲上线。殊不知一些严肃的事情,法律、道德、良知的底线都是不可逾越规矩。法律只要有一次法外留情,那么它必然就会丢失权威性。关于尊重生命,哪怕戏谑一点点,换来的都是世间某个个体生命轨迹的改变。一百部艺术电影似乎也弥补不了一部这样的商业片给观众意识里种下的观念。
老波罗在和南斯拉夫警察做好交接后,背对着杀人犯们走去,手中捏着十字架,眼含热泪,他的内心沉重而矛盾。我想问,新版的导演,你对得起他吗?
今天晚上我去看了这一个月以来唯一走进电影院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我对它很失望,也许我的观点更多的倾向于不尊重原著,而忽略了非原著党观看电影本书可以看到的精彩程度,那就不好意思了,看过阿加莎克里斯蒂将近全部80本左右全部著作的我,实在接受不了,你将波洛拍成这副“模样”。
我曾经是一个很严重的侦探小说迷,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奎因,松本清帐,江户川乱步,爱伦坡,岛田庄司等作家,如果给自己一个统计那些年我看过的侦探小说有超过500本。社会派和本格派推理我更喜欢本格派,后来的趋势是更喜欢社会派。其中最喜欢的两个作家笔下刻画的侦探莫过于波洛和福尔摩斯,但是如果你要问我更喜欢谁,我会说是这个矮胖子波洛。
《东方快车谋杀案》作为阿加莎笔下刻画波洛形象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其余改编最多莫过于《无人生还》,后来也成为很多犯罪悬疑惊悚片的模仿对象,去年《无人生还》曾重新翻拍,英剧,老戏骨,我觉得改编的很好,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一部作品我不知晓已经改编过多少次,我曾看过其他两个版本的这部改编,我认为今天看的这部是最差劲的。
说到为什么不喜欢这部改编的作品就要谈到福尔摩斯了,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两个侦探,福尔摩斯当之无愧是影视剧改编的“热点人物”,相当于中国的“孙悟空”。
首先导演根本没有尊重原著党,甚至没有尊重阿加莎和柯南道尔。
波洛的形象本身是一个“鸡蛋头”“矮个子”“八字胡”“大肚腩”“漆皮鞋”的温文尔雅有礼貌甚至可以说有些婆婆妈妈的比利时人,可这部电影改编的波洛形象是一个不知礼仪甚至“身手不凡”的瘦高的形象。
波洛和福尔摩斯其名于世界必定有两个人都值得称赞的地方。波洛常说“动动你的灰色脑细胞。”
波洛探案注重对人的心理分析,历史,背景因素的分析,而福尔摩斯探案注重的是案件的细节,观察和发现,也就是演绎法。
波洛是一个关爱社会待人温和并且婆婆妈妈经常被人嘲讽的人,而福尔摩斯是一个冷漠到极致,探案注重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这样一个人。
波洛是一个从来不动手而且身手本身愚笨的矮胖子,只喜欢坐在安乐椅上思考事情的真相,而福尔摩斯是一个身手矫健自卫能力极强的人,喜欢像猎犬一样寻找线索,推敲。
波洛信奉上帝相信一切冥冥之中都有命运,而福尔摩斯是一个信奉科学和理性的人。
而影片中我看不到导演分得清楚这两个人,而我看到的是他将这两个人,写成了一个人。
以上,甚而更多的差异性造就了两个人独一无二的地位。
为什么更喜欢波洛可能原因在于他是一个“暖男”吧?
再说说这部改编的作品,全篇中几乎完全忽视了波洛探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跟人谈话中,发现除波洛之外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波洛总是喜欢跟人聊天,而你也总不知道他聊的下一句内容是什么。总是在聊天中就能发现不同寻常值得怀疑的疑点,从而将真相慢调细思的呈现出来。
我觉得失去了“能够看清每一个人的那双眼睛”的波洛已经不再是波洛,而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侦探,甚至改编作品中对于下一条线索的出现实在太过草率根本没有经过细致的推敲。失去了原著小说那种抽丝拨茧后恍然大悟的快感。
影片中,作为神探的波洛,连续两个认错凶手,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忍受的事情,波洛是一个经验成熟的顶级侦探,却做出来连“三岁小孩”才会犯的错误,简直是不可理喻。事实上,作为波洛,根本不可能被疑点重重的线索被迷惑,他总是能推开一切迷雾,重新找到正确的道路。
影片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情节“十个问题”,经过导演的处理之后变成了一个追求戏剧张力而缺乏“脑子”的无理的对峙。
整部电影,删减了应有的大片推理情节,删掉了分析与推测,没有提到任何有连续性的推论和验证,在推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失去了“单独询问”的色彩,能够看清每个人的那双眼睛,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波洛已经不再是波洛。
甚至还有整部影片强加上去的心理线,人性的顿悟也好,精神的升华也罢,我都觉得这是导演一场胡闹的游戏,还拉着一大帮人陪他胡闹。
翻拍一部改编无数次经典的作品很不容易,总想着有些不同超越前作,可是如果这样的改编方式,那么还不如不改。
第一次看70mm放映,可惜演员之间没啥化学反应,表演都压着,为低调奢华而减小表演尺度,实际上并不细腻反而大家自己都摸不着头脑,几段有爆点的也都压在了导演饰演的男主角身上,然而此君一咆哮就穿越到了莎士比亚剧场……
看得昏昏欲睡,没有想得那么好。然后下一部尼罗河惨案🌚
肯尼思布拉纳结尾的那段长对白,真是演技大爆发时刻,非常动人,米歇尔菲佛接下来那场也很出色。也是因为这两场戏,让我对整部影片的观感都改观了很多。
以前没看过原作也没看过其他改编,看这个主要感想是“原来这就是ptsd互助小组外出团建”……
很好看啊,画面很美,配乐很赞,差点看哭是我泪点太低吗……
一定要问三遍的是:为什么不让Depp演Poirot!为什么不让Depp演Poirot!为什么不让Depp演Poirot!
前版我看过五遍以上,剧情滚瓜烂熟,然而这版真的完胜!画面随意截皆可成画,外景更如油画一般。氛围渲染简直不要太棒,整个人都哭得停不下来。画面和故事深度都到位了。而且在尊重原著人设的基础上强调了波洛设定的一些小细节,为主旨服务的同时又不失原著本身带的小幽默感。可以打满分!竭力推荐!!
众筹不让导演拍《尼罗河惨案》能成么?
一集柯南 都比這個精彩得多!
强尼戴普死了以后我就睡着了
我一直以为是Johnny Depp 演波洛……
1.据并不可靠的消息,当年导演请约翰尼·德普演《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德普听说有“床戏”,连剧本都没看就答应了。2.下次你还是坐船吧,坐船可以活五集,坐火车只能活半集。
《尼罗河上的惨案》超长预告片,一次中庸却有趣的改编,结局毫不意外泪点还是被击中,用自己的方式找回正义时的大快人心,真凶揭晓时的怅然若失,连同摄影配乐都值得玩味,肯爵舞台剧功底尽显,大侦探波洛是最可爱的强迫症,比利时口音很喜感,群戏不及老版,感叹Michelle Pfeiffer美人依旧爆发力惊人
结尾完全意外地感动到唾泣,更加意外地随着片尾音乐哭到不愿起身。这一刻完全体会到了导演说的,对错之间的中间地带,该怎么去面对,波洛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答案。而那些受过伤害饱经折磨的人该如何发声,则是这个80多年前的故事在今天的意义。米歇尔最后的演技无可挑剔。
太平庸了 德普在海报最大纯属骗钱
仿效《最后的晚餐》那一幕构图的高潮戏真美
事实证明,演技好也拯救不了自恋型自导自演各种加戏。风光浓浓的CGI痕迹,反倒让整体非常廉价。至于那个被各种吹的最后的晚餐的构图,只想说当年的条件Lumet都敢挑战局促空间里的群戏,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就是让人看到Lumet多牛吧
虽然很多bug但是最后一幕节目最后的晚餐看到cry
非常典型的KBTC风格,几幕黑白镜头很有罗密欧与茱丽叶的调调,所以其实并不算原汁原味的改编,说是“作者电影”更恰如其分。审讯戏的平行剪辑太出彩,高潮段落酷似《最后的晚餐》的构图一出,惊起我一身鸡皮疙瘩。肯爷或许不是最好的storyteller,但不可否认他是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
根据经典电影翻拍,整体不错,推理性很强,就是德普死的早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