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F 这部电视剧同样由投了《瞬息全宇宙》的A24 监制,风格延续了很多旗下类似的影片风格,黑色幽默暗黑,崩坏的剧情一直到结尾。关于剧情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情节让人感觉无法预测,一直各种分崩离析式地崩坏。但是,在这里,我很想认真地讨论一下情节之外的东西。
在看到第一集的时候,从 Amy 开车回家和丈夫对话,我就开始大概明白为什么 Amy 会这样“狂躁”的路怒症。当 Amy 和 Danny 路怒完回家在车库里心有余悸,本来并不想说发生了什么,但是她的丈夫 George 一定要她说,Amy 马上要说到了George又让她深呼吸放轻松,不让她说完。我会觉得这种对话形式非常暴力,好像 George 只是为了展示客套而共情,等你真正想要说一些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的时候,George 的伪善人格又开始打断你。这样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就好像你有一天,过的很差,你回到家里想要倾诉,你的朋友问你怎么了,你开始准备说的时候,对方又说放松一些(或者是不要太负面了)就一走了之。留你一个人在那里质疑自己,被情绪吞噬。但是这种 George 的式伪善人格的初衷并不是真正关系在乎对方的感受,他们只是在塑造一种“正人君子”的完美人格。就好像吃素、热衷环保、热衷平权、热衷冥想的那些人也不见得是真正在乎,只是说做这些事会显得自己比较时髦比较与众不同。这种 George 的式伪善人格在北美社会实在太多了。Amy 在长期这样的环境下一直没有被听到,被理解,所以情绪才会爆发和反噬。
Amy 对于我来说非常能够感同身受。同样地觉得原生家庭窒息,同样地想要逃离,同样地靠自己得到现在的生活。但你问我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我的答案是未必。因为就在前不久各种裁员消息满布的时候,我同样的和Amy说过类似的话。我对我的心里咨询师说:前不久我搬家,坐在乱如仓库的新家,我一个一个箱子打开整理,然后开始崩溃,出国到现在,一直都是我靠我自己付房租,自己搬家,自己买家具,然后自己一个一个螺丝组装拧好,工作上的矛盾也是一个一个自己吃苦过来的,没有一项是容易的,每一项都是经过了失败,每一项都是我自己辛苦挣来的,如果裁员那我可能就要想靠我自己的积蓄可以活多久,因为确实没有人可以帮我, I am here on my own.
Danny 则是让我想起了有一段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时期。你知道的,总有一段时间,你觉得什么都差了点,什么都做不好,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失败的时候,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你想做好,但是不奏效。Danny 在剧里则是这样,旅馆差点意思,建筑公司差点意思,当哥哥差点意思,当完美儿子差点意思,总而言之就是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行,各方面都很失败。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不能喘气,因为没有可以倾诉,没有获得帮助的计划,即使觉得自己各方面很失败,还是要勤勤恳恳打好这份工。
Amy 和 Danny 即使身处社会不同阶层,但是仍然有很多相似性。我觉得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我非常非常喜欢BEEF的最后一集,我觉得导演的很多铺垫都在最后一集里升华了。Amy 和 Danny 在山谷里讨论到了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 love). 这个词其实在心理咨询领域并不陌生,很多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和问题都可以被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 love)治愈,这种爱可以来自于朋友、恋人、伴侣、师长。但是这种爱很难描述,你只有体验了,你才知道,你没有体验和得到之前也没有办法给予其他人。但是确实,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 love)可以治愈很多事情。Amy 的问题在于她没有被无条件地支持和爱过,所以她也没有办法给予给她女儿,尤其是她发现婴儿的爱并不单纯之后。而 Danny 则更是,他们都在第一代移民家庭中长大,父母永远都在说我为你付出多少,我来到这个国家就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为什么你不争气,为什么你不好好照顾弟弟。影片感动的部分在于,山谷里对话的他们,就像互相舔舐对方伤口的小动物,那么脆弱,但是又那么真诚。
关于空虚感的讨论,我其实一直觉得空虚在现代汉语中被赋予其他意味以至于无法完美表达其原有的意思,但是amy 和 danny的讨论很好表达了空虚感的意味:就像一片虚空, 但又不是,是一种固态的虚无,就在表面之下 (It's like a void, but not, it's like empty but solid, right under the surface.)
看着danny的扮演者史蒂芬元,让我想起他的另一部电影《燃烧》,同样地在讨论虚无感和空虚感。那种感觉就像《燃烧》里的台词一样,“看着太阳一点一点落下,突然好想跟着一样消失“。当人们太看重功成和名就,在追逐世俗主义名利的路上总是可能引发存在主义危机。比如说我努力的意义在哪里,就算我获得一切,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可能在追逐名利之前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讨论并没有完全,比如说关于我人生的叙事主题,我希望过怎样的人生,这些问题并没有解答。在拥有巨大财富(amy)或者遭遇巨大失败(danny)后很难不问自己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在最后,一切都会消失,没有什么能够长久。
所以最后能留下什么,也许只有回忆。
空虚感是固态的虚无,没有被听到,没有被感受到的孤独。虚无感是当人生失去了higher purpose,我们靠什么过下去,我想我也不知道,导演也不知道。也许Amy 与 Danny 相拥的那一刻他们或者知道,they are connected, they completed each other, 也许这种时刻虚无感不再存在,因为你的孤独和人生真正的被看到、听到、接受到。
「怒嗆人生」有很棒的劇外話題!劇中的女主丈夫和反派的現實生活!
每次片頭一開始有一幅快閃的畫作,那些畫其實是David Choe 畫的,他也在劇中飾演 Danny詭異的表哥Isaac Cho 。Issac在現實生活中不只是演員、記者、還是一位蓺術家!
如果你眼睛銳利的話,你應該會發現他有點眼熟.臉書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草創第一家臉書辦公室成立時,請了一位蓺術家畫一面辦公室的大牆,當時請台藝術家收現金,或是在末來領股票。那位藝術家認為現金也不多,不如賭上這一把,決定不收任何一毛錢,等末來的股票。
在2012年,zuckerberg對那位藝術家補上當時價值200萬美金的臉書股票作為感謝,那位藝術家就是 David Choe !
這個新聞後來成為矽谷傳奇,也開始了矽谷科技公司聘請蓺術家畫辦公室大牆作為裝飾的藝術文化。他可能是全劇組員最有錢的演員,但是他在真實生活中,完全看不出來他千萬富翁,過得相當樸實,乍看還以為他是位潦倒的蓺術家。導演去 David的家翻出了未曾展示的畫作當作片頭的驚悚的圖片!
另外,劇中女主角Amy Lau的丈夫 George Nakai是由Joseph Lee飾演,他在劇中飾演一位在家帶小孩的「不成功的藝術家」。他在現實世界裡是一位超級成功的藝術家!他的畫作嘗試印象派風格,在真實的人像油畫中突然加入破壞的筆畫,殘缺卻和諧,善於拼貼與黑暗的美。他的作品不止展出就售完,同時還有一派畫迷追逐。
(節取自數位藝術家黃飛龍文章)
今年大火的剧也看了一些,黑暗荣耀,重启人生挺不错,可是让我共鸣最多,一气看完,还回味反思的就是Ali的怒呛人生,将东亚自我压迫到崩溃最终家破人亡的一生通过黑色幽默和各种粗话展现出来,其中原生家庭,亲密关系,沟通表达,自我压迫等课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反复思考的,我要安利给所有焦虑缺少自我的女孩子!
简要剧透(慎看):Amy辛苦工作创办一家小公司养活全家老少,丈夫中看不中用还精神出轨,女儿情绪控制有问题,更喜欢爸爸。Amy希望通过丈夫家族名声把公司卖个好价钱,从此回归家庭。结果开车撞上自杀不成退货也不成的美国蓝领Danny,他养活自己和弟弟都困难,但还要背负着父母期望努力攒钱买一块地重建家族旅馆。全剧透露着压抑,Amy为着自己实际并不想要的“完美生活”带面具生活,Danny拼死拼活为别人而活却怎么也实现不了家族期望,两人经历互相报复,Amy出轨,Danny朋友抢劫绑架等,最终亲手破坏掉了对方和自己的人生,反而获得了解脱。
原生家庭的痛苦和承袭
逃离
我在豆瓣和小红书看到了太多太多人凄惨的成长经历。父母那一辈物资困乏,普遍认为把你养大,不缺吃少穿,供你上学,满足你的基本物质条件已经算是合格。以他们的眼光看的确是,毕竟还有很多人生而不养, 不给钱上学,这种情况女生居多。
然而东亚的家庭氛围多是严父慈母,加上重男轻女,母亲被压榨的缺少情绪管控,父亲不会表达自己的爱意,孩子就在吵架/冷漠、高压甚至家暴的环境下长大,青春期走向抑郁自杀的不在少数,好不容易长大逃离家庭,却陷在小时候的痛苦中走不出来,又缺乏切割亲情的勇气,每次回家每次通话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窒息。“你说的好像我们很邪恶,我们做了什么?”
有些父母尚可以保持理智沟通,有勇气的子女通过和父母沟通还可以解开心结,走向自己的人生。但同时也有很多父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偏执观念,无论怎么沟通都没用,他们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有问题。这种父母,我就一个建议,放过自己,尽快逃离,永远保持距离。
继承
我日常的一个焦虑点是批判父母却不自觉的成为了他们,无意识的用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比如我始终觉得爸妈压根不尊重我,没有把我当成独立的人看待,就像养了个宠物一样,希望我听话懂事,不尊重我的诉求,不重视我的情绪。导致我形成了待人的惯性:畏惧职场上位者,和他们相处会小心翼翼保持距离,然而和我亲近平等或者弱小的人,我也会不自觉的做出不尊重他们的行为,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哪些行为属于不尊重。相比父母,我们好的一点是会自省会道歉,但这种深植在神经回路的习惯改起来的确非常困难,需要长期觉察和自我教育。
和解
就像剧中所说,父母生育子女,“以父母的身份把自己的创伤撒到下一代”,一个家庭几代人存在相同的问题。小时候觉得父母恩,现在更觉得生孩子是父母的自私,这是人之本性,父母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选择把孩子生下来。有些未自省的父母选择以相同的方式对待子女,有些努力不让孩子走老路获得救赎,还有些人选择不要孩子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亲密关系,有钱有爱就够了吗
我想问下各位女生,你们父母给的择偶建议是什么?我爸没参与过,我妈一直说“有钱没钱没关系,对你好就行”。她从自身经验出发,觉得男人体贴就可以少受点苦,可是仅仅对我好就够了嘛?她辛苦一生到老还是很穷,一直吃没钱的苦而不自知,甚至觉得钱不重要,真不理解她的脑回路。从我自身经验出来,我相处十年的男友能挣钱能照顾人,这就够了吗?并不,我们还是经常大吵小吵,所有这些吵架的根源都是三观不同。我认为物质很重要,去哪玩吃什么很重要,必要时可以冒险,而男友觉得情绪更重要,安全第一位,和谁玩和谁吃更重要。
亲密关系啊,只有爱和钱是远远不够的。
剧中没介绍Amy为何选择他丈夫,但可以明显看出他两的需求并不匹配,他丈夫喜欢丰满的身材,没有经受养家的压却经常告诉Amy要平静情绪。Amy显然喜欢钱,但更喜欢能和她一起打闹的伴侣,老公这种名声花瓶根本就不是她想要的。
所以啊,走入婚姻要慎重,生孩子更要慎重。
怎么有那么多不能说
这个东亚的刻板印象,就我个人而言,是认的。东亚家庭里有太多不能公开讨论的话题,比如父母的过错,重男轻女,性教育,情绪表达。从小到大,我和父母聊的都是成绩,就业,薪资,其他基本没聊过。爸妈吵架基本都是冷战,我妈对我哭诉,我怨恨我爸,同时还不敢表露出来,怕引发他更大的怒火。我最开始在亲密关系中,并不知道可以通过平静理智的沟通处理冲突,甚至都不知道原来冲突可以很快结束。
也就是今年春节,已满30岁的我第一次和他们浅谈我的感受,然而也都是浅尝辄止。父亲表现的有难言之隐,母亲表现得蒙混过关。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多少人压根不会沟通表达的技巧,也缺少实践,自己的感受藏在心里直到崩溃。
就像Arm所说:房间里有个大象我们都视而不见,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依然没有敞开沟通的空间。
自我压抑深入骨髓
东亚社会和家庭对于个人有太多要求,成功的标准如此单一,基本无视个人需求。人人陷于绩优主义,人人都可以成功需要成功,为了世俗成功自我剥削,长期对于所谓成功的渴望让自己焦虑迷茫疲惫,直到丢失自我。背负家族期望,从没有为自己活过的Danny,迎合父母社会期望打造完美人设的Amy,人到中年终于通过如此大的代价打破了原有生活,他们接下来还能活出自我嘛?
我不知道。
黄阿丽和史蒂文元的新剧出来了,一个是拥有网飞三个单口喜剧专场和多部电影主演的喜剧演员和编剧,一个是在美剧<行尸走肉>里俘获众多少女人心的格林(第七季格林死了之后我伤心弃剧),两位亚裔演员在剧里因为一场路怒结缘,开启了疯批的对抗。
(黄阿丽三个网飞专场)
男主丹尼尔是典型亚洲长子,隐忍,控制欲强,自我。
大家都知道,长子,无非就是父权的传承,传承好了,皆大欢喜;传承不好,社会垃圾。在这种二极管式的批判标准下,多少长子带着牺牲自己成全家人的想法却变相奴役家人,pua内循环集中供暖,最后父母吸血,兄弟反目。
男主丹尼为成为家庭顶梁柱煞费苦心,做着最底层的工作却渴望为父母买上大别墅,努力做着美国梦只为祈祷亚洲父母说一句--“我为你骄傲”;
为了自己的掌控欲私自扔掉了弟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梦碎的弟弟一蹶不振蜗居破公寓等着发财;
远在韩国的父母道德绑架,近在身边的弟弟不学无术,自己工作不顺利又是屌丝单身狗,种种境遇把男主推到了生活的角落,他计划了几次用烤炉自杀。
剧里有一个场景,男主回到公寓,弟弟继续带着耳机打游戏,男主也不知道在跟谁说话一般自言自语,这场景太熟悉了,同在一个屋檐下,无法再进行沟通。带着弟弟对自己的怨恨,也带着自己对自己一事无成的怨恨,整个一个东亚无能狂怒,我真是狠狠共情了。
后面去了酒吧,假装大方请酒保喝酒聊天,结果人家因为工作时间拒绝,丹尼木讷地开始自己一个人喝酒,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很多中国的父亲们。
就是很多父亲看起来都像是机器人,他们努力地工作,努力地挣钱,但是与妻子的交流似乎很少,与孩子更是如此,多少孩子与父亲反目成仇的新闻数不胜数。父亲们似乎也没有兴趣爱好,我和一好友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异口同声地回答“抽烟打牌”,便再无后续。好像朋友也没几个,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爸的好朋友是谁,只记得烟雾缭绕中,那些猩红的烟屁股和那些常年抽烟黑乎乎的牙齿。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父亲,如果你拥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幽默优秀的父亲,那真是纯纯祝福与尊重,不过现有环境的下,这样的父亲毕竟还是少数。
但是我们喜欢父爱如山这种词,不过也是一种束缚,因为不仅无法促进沟通,还为男性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免责,同时也是加重了男性表达的负担,“男儿有泪不轻弹”成为了一种标准,使得男性表达情绪成为一种羞耻。
所以丹尼想要找人说话倾诉的时候,持续性地被忽略被忽视,男人的情绪不重要,因为在只有权利和金钱裹挟的社会标准里,没有这两样东西的男人实则也是弱者,弱者的情绪是不会被重视也不会被安抚的。
然而在美国的环境里,亚裔男性自然也是处于生物链低端,在被歧视(中间一个白人女孩出来游泳看到泳池里是男主及弟弟,马上转头离开)的环境下需要靠自身努力发财自然是难上加难。作为大哥的男主不得不带上长子的面具,在无人倾诉也无暇顾及心理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
以至于后面男主去教堂的时候被一首圣歌突然触及灵魂深处,在悠扬的音乐里情绪失控崩溃大哭,我也跟着流泪了,救赎忏悔原谅等这种大词好像突然有了意义,或许在底层为了生活疲于奔命而如野狗般龇牙咧嘴的我们,某一刻也如孩童般纯粹天真。
黄阿丽的孤独则不一样,她是公认的人生赢家,有钱有伪艺术家老公有可爱女儿有事业,当她又一次为生意焦头烂额而情绪失控渴望找老公交流的时候,对方呈现出来的套路化公式般的虚假真诚,我真的在太多男人身上看到过了。
很少有男性能够真诚地去跟女性共情,当女性呈现出情绪上的大波动时,一般男性的反应要么是否定(这个有什么,你就是太敏感,人家都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
要么是教学时间到(你这样是不对的,让我考考你);
要么第三种就是女主老公这种看似关心实则敷衍(你觉得这样下来是不是发现你自己的问题了,跟着我就对了);
无论哪种,都不是正常的健康的沟通方式。
看到黄阿丽一时语塞又扬起笑容说好的时候,我已经看到了话题的终结,以及一颗心的又一次关闭,所以我一直觉得寻找心理医生或者寻找女性好友彼此作为心灵伴侣是非常重要的。
女主艾米回到老家见父母,当她故意把妈妈留下想要跟她说父亲在十几年前出轨的事情时,妈妈的反应显得更大,“不要说,不要提,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为什么你就不能让这些事情过去呢?”。
不得不说这是老钟人的典型婚姻了,甚至一度还被隐藏在“这样做女人,家庭才有福气”的双标下,什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为自己以退为进上善若水,其实无非是以牺牲个人感受保全虚假大局的幻象罢了。
牺牲你个人利益的时候,就要保全大局。
保全大局的时候,女人什么都捞不到。
女主身体出轨,女主老公精神出轨(不过男人单方面输出的,可信度有待考量),最后却是老公气急败坏带走女儿。而女主花了的十几年打拼出来的事业和房子,在此刻全都准备丢掉,无非是想祈求丈夫不要将自己怀胎十月的女儿带走。
这不是大局,这是一个局
Amy这样的人,真的很妙。
我不觉得她是抑郁的,或者不稳定的,或者负面的,她不要太正常。
一生要强的亚洲女人,有钱有能力,但是每天跟个火药桶一样,很紧绷,感觉并不对自己的社交圈子感到舒适。
很多镜头都觉得哎!为什么周围让她感到这么不舒适啊! 她的成就,家庭,社交关系,社会地位,都没有能真的给她幸福。
Amy在面对她的花瓶老公时讲话明显不是自己,有种紧张和努力迎合的感觉。不舒适。
虽然Amy和Danny从第一集到第九集都在撕,只有第十集的最后一分钟抱在一起,但他们一直是一种人。
情感非常充沛的人。
就如同Danny在教堂听歌到疯狂落泪、但没说一句话那种状态。
而George是他们俩的反面,非常chill、自洽,没啥能力但很自信稳定,认为愤怒只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情绪,一切都可以正面看待的“那种人”。
这部剧还塑造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人,也很有意思,但不展开了。
情感充沛的人撕起来的时候确实很爆笑,因为他们想表达的东西真的就太多了。从童年到家庭到工作到生活感想,这一切到了George那里,“你只是抑郁了,it's ok。你会好起来的。”
这句话是真的太下头了,也太真实了。就是生活中总是会有George这样的人,在你认知不够的时候给你痛苦、在你认知足够的时候让你愤怒、在你认知完全够了,可以抵抗他者的时候,你才会体会到对方并不是善意,也不想帮你,只是在你的身上释放他自己的主体,在侵略。
为啥Amy认为自己爱George?因为她虽然靠自己成功了但由于原生家庭交流不够、接收到的爱意不够,加上看过父亲出轨对婚姻有一定阴影,所以她厌恶自己的一部分人格。
因为她前期需要靠拼命压抑和自我说服去得到所谓“成功”,需要成为以及拥有“everything that i'm not“,她不停强调“unconditional love“,事实上她比谁都清楚这世界上的爱意都是拼命奋斗换来的,根本没有无条件的爱。
长期的自我厌恶和自我洗脑导致她真正的人格完全没有出口,所以“fuck gun"、“fuck life”,和Danny road rage。但只要她还在厌恶自己的人格,她就没法爱自己。所以她和George谈论离婚的时候,说房子给你、一切给你,但是求你不要把琼带走。因为她还是爱不起来自己,需要“女儿”这个“George的延续”去继续论证她成功了(不再是自己那个样子了)。
Road rage以及她每一次的发疯,都是她最真实的时候,也是最放松的时候。真的很爱。
Rage,是Amy和Danny这样的人,表达对这个世界恨意的一种方式,而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渴望以及想要去爱,而暂时做不到。
George这种人,虚伪演绎到极致,骨子里是一个只在乎自己社会地位的人。接到女儿直接不管老婆死活离开现场,离谱撒谎说只有精神出轨没有肉体。最能体现他人格的一句台词,是离婚的时候他回答Amy“律师会知道怎么处理”,他可以做到在痛苦的下一秒发PR稿一般的官方,说明一刻真心都没有,Amy何必为一个假象痛苦呢。不同的两类人罢了,互相侵略有什么意义。
所以as long as Amy还在恨自己,她看到和自己本质是一种人的Danny的时候,那种厌恶和愤怒其实是给自己的。而当她终于不恨了、接受了自己,她也拥抱了Danny,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充满爱意,是松弛的,不是紧绷的了。
很搞笑,很浪漫,很讽刺。对Amy来说她经历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和我最陌生的自己人。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看完《怒呛人生》(Beef),是一个消化不良又浪费时间的糟糕体验,但当发现这个一共十集,每集才半小时的短剧,夯不啷当竟然就有十个编剧的时候,观看时种种不明所以的杂乱最终引起的不适似乎找到了一个出口。
《怒呛人生》设定:两个人生活不如意的人(其实只有一个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如意),在一次路怒后互相毁掉对方生活。一个中下产的穷亚男和一个住豪宅的富亚女,这种听上去抽象的交叉性交锋,过程也是同样的抽象。如果Steven Yuen扮演的Danny Cho的那条线只是无聊无趣,那Ali Wong所扮演的Amy就是在折磨神经。不仅要接受在小千万的豪宅里流泪通马桶的人设,还要容忍不止一次,而是数次使劲哭哭不出来的演技,尤其是在Steven Yuen也有一场哭戏的对比下…… 以愤怒和冲动为主题的佳作有《荒野故事》,而《怒呛人生》连《天注定》都难望项背。不论创作者声称,想如何不止围绕种族话题,这个“故事”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种族,除了种族之外也没有提供任何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至于为什么故事要打引号,因为这部短剧看似面面俱到盈箱溢箧,实际上三心二意毫无头绪,没有故事,只有设定的大前提,和一个必须发生冲撞的走向。在这条轨道上,没有角色和性格,也就没有角色驱导的叙事动力,只有刻意的冲突,和同样刻意的橱窗,精心布展着玲琅满目的亚裔破碎精神世界。
取代角色的是,是近年叫得震天响的“代表”(representiation)文化:电影电视里乃至权力层面要有更多少数“代表”。他/她可以代表一个种族,一种性别,一种性向,一个阶级,一个更细分的种族,甚至就是代表Ali Wong她自己,然而根据电影中人物一系列以种族为出发点所做出的前后不一致的举动,我始终没有明白这些人物的性格动机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亚裔委员会代表队创作学的致命误区,“东亚人”这个原本就足够想象构建的共同体身份,靠肤色,靠创伤和怨恨都是不足以维系的,更直接地说,创伤和怨恨绝不是定义一个角色,更不是定义一个人的方式。譬如最受好评的第九集中,双方各自闪回展示童年经历,小男孩被白人欺负,女主角和回父母家与父母对峙,这些情节毫无铺垫和理由,也没有任何推动和角色的深化塑造,手法近乎幼稚,更像是为了拉出来游街批判白人和长辈一番。对于毒性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刻画,《黑道家族》就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如果反过来,我必须是美国意大利裔,必须也搞黑社会才能代入,这能算是好的故事么?
这种东一笔,西一笔你看我们多惨的创作本就是源远流“长”。在亚裔近年美国影视主流视野前,93年改编自谭恩美同名小说的《喜福会》就是最好的例证。几代华裔女性,母亲和女儿们,从中国一路惨到美国,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复/妇仇者联盟,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被压迫者博览会,最后每个人都相互和解,颁发了参与鼓励奖。《喜福会》虽然槽点不少,但确实有一定历史意义,展现了华裔女性丰富的人生和人格(华裔男性则被开除人籍)。如果《喜福会》像是高中生青涩的创意写作,那《怒呛人生》就是A24披着独立制作外衣的延续,因为要耍酷,而更加粗鄙。《怒呛人生》的主创们像是有一天半夜醒来发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好像还不错,面对我怕我配不上我的苦难这种灵魂拷问,他们拍了拍自己的背,自信地给出心目中的回应:但我知道我肯定我配得上我的愤怒。我们这次展会的主题不是吃苦啦,是精神和道德的彻底破产,这很有个性吧?
全剧还有种种细微之处不对劲。比如充斥着伪知识分子的对话,空洞乏味,倒是为过度解读和自恋代入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比如那些种族和阶级上小心思,白人女富豪的腰斩毫无必要,B级片的恶趣味反让人倒胃口,有泄私愤之嫌。
当Rosalind Chao扮演的Rose Hsu Jordan在雨里像一个巫师招魂念念有词”我60年前死了,吃了鸦片为了我的女儿死了。”(I died sixty years ago. I ate opium and I died for my daughter's sake.),尬cringe只是一小部分,这种自我东方主义神秘化的行为恰恰向我提示了当代Ali Wong这样的获得一定是世俗地位成就的亚裔面对自身身份创作或叙事时,既要又要的取舍两难:对他们来说,真心接受亚裔身份代表着继承代际创伤(generational trauma)和对自身身心的损害,而脱离图腾式的“东亚”集体,舍弃少数族裔的这张牌又等于放弃了认证的受害者地位,围观者义务的同情,和更重要的道德上的绝对正义。“这次我的特权绝对都是我应得的。”
集体发疯去反抗模范少数所代表的集体守序,这种发泄式的创作初衷外强中干,经不起深究,就像这个剧,雷声大雨点小,更像是青少年一种渴求关注的自我鞭刑表演,满是喧嚣和愤恨,却没有任何意义(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面对一个命题,主创并不在乎塑造好的角色,讲好的故事,也更不可能给出有重量的真诚的解答,而是迷上自己的犬儒和埋怨,在自怨自怜又自恋中继续画地为牢。如果不能冲破枷锁,所谓的亚裔创作也就永远在“我是我爹妈的子女”和“我就是我”的两个套套逻辑中首鼠两端,在无间死循环中鬼打墙。这样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合格的娃娃和沙袋,一种私人的心理理疗,但绝称不上是合格的艺术。
严厉的父母,嫉妒的同侪,势力的社群文化,极度功利化的人生态度,亚裔人生问题大集合。
以往的美剧中亚裔都只是有着统一模糊面孔的形象,但在《怒呛人生》这部剧中却能很鲜明地体现出中日韩越美国裔各自的国族特性,真的是很难得。
隔壁霓虹国在重启人生,亚裔在美国怒呛人生,我在这里只想结束人生!
甚至感觉是Ali自己和老公的写照
能够遇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完全展示出阴暗面的人也是一种幸运,甚至到最后觉得就这样一起死了也挺好的🚬东亚文化你到底害了多少人的一生。。👊🏻😭
上一次有那么多亚洲人让我听90s/early 2000’s alternative rock/grunge还是我初中每个月都看《hit轻音乐》那会儿
再怎么用东亚病根包装也只是一场虚晃一枪的好莱坞闹剧罢了
你们真的觉得这个好看?
水准高到和netflix调性不相符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东亚人需要发疯实录!!!!!!什么体面温和相互支持,we fcking depressing!!!!路怒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简直是为黄阿丽量身定制的剧本 大部分和她现实重合 华而不实的老公 靠自己打拼事业养家 喜欢里面还是有呈现一些很深度的问题 人性根本还是恶 就算是亲兄弟也没有盼你好 只想我们差别不要太大 夫妻失去共同利益也只是分分钟消散 女性出轨立马被利益抛弃 男性出轨还是默认可以被原谅 甚至还是女性是赚钱养家的状态下 女性总是被想要一个家而被蒙蔽双眼 新时代独立女性之路还是如此怒
亚裔自己的《白莲花酒店》
东亚人的精神焦虑永远靠一层保护膜来维护,暗地靠路怒症来拳打人生中。
东亚人还没携手发疯是世界另一大奇迹
东亚人爱起来总是那么撕裂,好像不让对方的双手沾上自己生活破碎的血,就达不到百分百的亲密。我们是没有unconditional love的民族,我们只能用unconditional hate来成就conditions.。
亚裔中年版《去xx的世界》,最后两集实在是妙!最后的hug,我们亚裔还是纯爱批……
亚裔的美国生活和个人家庭背景的矛盾真挺大的,但我们也经常有“跑到美国一切就会好起来”的心态
“Western therapy doesn’t work on Eastern minds.” So damn true. 不如发疯来的有用
asian drama必看。最后一集比较好,虽然讲的东西是身为老东亚人天天半夜不睡觉自我审视早就想清楚的,like女人怕缺爱,男人怕被抛下,之类的。可能A24那帮中产以上文艺咖除了让主角们吃点致幻的玩意儿就想不出其它表达的契机了吧…生孩子像排泄那个理论我喜欢,都是把你精神上的垃圾都unload到下一代身上罢了,你的毒素越多,你的后代越五毒俱全,而你只会怀抱着希望后代能够弥补自身缺憾这个天真的梦想不断加重痛苦的轮回。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fucked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