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友Shefli提示:这电影在北美和中国等地复活节前一个星期五上映,恰逢【耶稣受难日】。于是联系电影对与超人是否为神的讨论,可以重新审视这些细节: 蝙蝠侠的矛状武器=朗基努斯之枪; 超人死时被裹着从一个坑中搬下来,正如被下葬的耶稣; 露易丝等了一段时间后棺材上的土才动,是因为受难三天后耶稣才从死里复活…… 满满的宗教隐喻。 ———————————————————————————————————— 0、最过分的要属本片的字幕翻译吧 “你没见过我这样的女人”这种经典台词翻译不出来,属于能力有限。 但当字幕上出现“兔儿爷”这个词来形容超人时,那就是一点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 1、超蝙让人完全没有配对的欲望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简称《BVS》。这部电影上映前,有影城将海报ps为:“蝙蝠侠与超人:世纪婚礼”。电影公映之日,就是超人和蝙蝠侠这对相爱相杀好基友定情之时——但那也只是玩笑吧。基情只是解读超蝙关系的一个很小的方面,三巨头铁三角是超级英雄世界分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英雄,除了娱乐消遣之外,也真的有期待,想从大银幕上看到令人振奋的英雄人物。 看片前我有想过为什么名叫蝙蝠侠大战超人 ,而不是超人大战蝙蝠侠,这样简称也可以简称“超蝙”,符合我个人对这俩的攻受认知。看完片后觉得,这俩人真心没什么惺惺相惜的感觉,完全缺乏默契,不用拉郎了,干脆就叫《超人大战这个操蛋的世界》算了。 超人是心智不全的天使,蝙蝠侠是混蛋的世界的一部分。 2、蝙蝠侠太土了 本片蝙蝠侠由本·阿弗莱克饰演,我个人是本的影迷。他在片中的形象两鬓灰白,胡子拉碴,目测比贝尔版老了至少10岁。那么就是50岁的《黑暗骑士归来》版本了。所以他的性格被设定为更加多疑、偏激和阴鸷,也不奇怪。 据说本为了演蝙蝠侠,体脂率减到8%,能看出来。武戏尚可。 然而文戏太弱。本永远像一头未被上流社会开化的熊,皮毛里发散出一种出身农村多年种地的乡土气,根本不是布鲁斯·韦恩。当他一觉醒来从床头捞葡萄酒,那身手就好像俄罗斯毛子宿醉后去够伏特加。就连他随口调情“我喜欢你的鞋子”,都充满了笨拙愣头青手足无措的感觉。 有网友在白宫网站上联名提出要求,请政府出台法令禁止本·阿弗莱克在200年内出演蝙蝠侠。当然白宫没搭理这帮逗比,但我现在能够理解他们的动机了。 要说可爱,当然也有可爱之处。被超人拦车之后气哼哼一路火花带闪电开回家,蛮萌的。但要说这位土壕是布鲁斯·韦恩,而且不是刚出道版,是50岁·超成熟·隐退多年再出山版布鲁斯·韦恩……托马斯·韦恩能气活过来吧。 3、无辜的超人 本片中的超人继续由《钢铁之躯》的亨利·卡维尔饰演。我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的这位演员无感,甚至也不喜欢超人这个美国icon,但喜欢他饰演的超人。 在暗黑的大背景下,他像穿透乌云的一缕阳光,纯真、美好而又脆弱。虽然是钢铁之躯,但几乎任人摆布。他无所不能,却受人猜忌,在追逐正义的道路上屡屡受挫,并不春风得意。日常生活里和女朋友泡泡澡,买买花,煎煎蛋。受了小委屈回乡下找妈妈,受了大委屈到南极找爸爸,看到新闻随时随地跑去救人,堪称乖巧。 乖巧然而并不傻白甜,因为他的动机很原始:他真的很怕犯错,为了证明自己无害,愿意出席人类的听证会。为了让噩梦结束,不惜付出性命。 这种脆弱、无辜乃至单薄的印象一直延续到最后——最后他的棺椁被运回故乡的田野,迎接他的是庄稼萧索的海浪。地球的命运与人类的未来都被送葬的马车装载着,一步步渺茫地没入熹微晨光里。 4、艾森伯格一副小丑的癫狂劲 姑且不论原著里卢瑟其实是个更加沉稳的人吧,哪怕就当原创角色看,你再卖力癫痫,又怎么赢得了希斯·莱杰死者为大呢? 5、angel与3幅画 第一幅画:卢瑟父亲书房里挂着一幅油画,内容为天使与魔鬼上下对峙。第一次出现时,天使占上风,影片结尾处,这幅画被颠倒过来,变成了魔鬼在上。稍微仔细就能发现,画中魔鬼的形象,与蝙蝠侠梦中的外星侵略者一模一样。 (这个外星侵略者可能是达克赛德的人,然而这东西出现在蝙蝠侠的梦里,它只是一个icon,一个来自外星的恶的象征。它不是现实时间轴里出现的,跟达克赛德是充分不必要关系。原著党不要再没完没了到处提醒别人了。) 在蝙蝠侠的梦中,这些是超人引来的,超人在蝙蝠侠的脑补(以及穿越时空的闪电侠的预言)中是魔鬼的引路人。 第二幅画:蝙蝠侠母亲玛莎的墓地里,也挂着一副油画,画中天使是加百列(或米迦勒),形象是身着红色披风的战士,却和超人吻合。 卢瑟甚至有一句台词直接将超人形容为“红披风”,就是他对酷似詹妮弗·安妮斯顿的议员危言耸听:“红披风来了。”这句话除了卖一个侵略者的双关梗之外,也揭示了超人与大天使的同一性。 第三幅画:在一组电视节目蒙太奇中,主持人直接将超人的救世行为比喻为“be their angel”。超人的天使形象至此落实,在亡灵节那天超人从火场救出了一个小女孩后,画面定格。<图片1> 当渺小无助的人类将他的力量当做拯救一己命运的万金油时,克拉克·肯特的人间便不再是人间。 6、god与反英雄 angel只是救助者的角色,god则是支配者角色。对超人的称呼从“angel”变成“god”,代表着立场的转变,敌意的发生。 哪里有专政哪里就有反抗,变成god之后立刻就要被推倒:“你高于一切,那是上帝的位置,但如果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他就不是完美的,反之亦然。”——剧情至此图穷匕见,导演又要玩他最熟练的一套,反英雄。 好,怎么反。 导演频频借媒体之口定调子:“没人在乎超人大战蝙蝠侠了”,赤裸裸宣告凡人态度。甚至说“我们知道他能救,但我们其实不想他去救”,简直一点体面都不顾。 齐天大圣面对十万天兵,最后被一只手压死,被十万八千里路销磨,英雄被另一个无力抗拒的更强者消灭,这是命运,是力有不逮回头无岸,是世恶道险终究难逃;但毕竟回首向来萧瑟处,曾有时金甲战衣在云端。 超人头上没有如来佛,他本身已经是天上天下至强者,但他还是输了,输给无望的人间。人们要举起火把烧死超人,吊在树梢上处决超人,且不惮于毁灭掉他所在乎的一切。你发现所谓文明社会的人性之恶,依然和最黑暗的岁月里白人随地处决黑人都没什么区别。明明已经走到了自我毁灭的顶端,还每个人都自以为是、鼠目寸光、不思进取、面目可憎、沾沾自喜、装腔作势、虚伪软弱、品位低级、毫无出路可言,沙子一样的素质,既没有左右之分,也不知道自己的信念在哪儿。于是善良又不能愤怒的超人,被凡尘的污泥锈蚀了自由起飞的钢铁之躯。最后他眼睁睁被人机关算尽,失魂落魄地跟露易丝说“我能看见,只是我当时没看”;最后他跪在卢瑟的面前,心碎地拾起一张张母亲的照片;最后他承认“这个世上没有完人”,却还是要勉强自己做个完人,为不值得牺牲的人类战斗,被人类的原子弹炸死了,复活又立即毫不犹豫再赴死……他有力量,但无论力量本身,还是做英雄这桩事业,全都没有意义。他的价值注定永远无法实现,除了死去父亲的魂灵和自己的梦魇之外,什么都安慰不了。 这是现实主义的反英雄。 超人和蝙蝠侠之所以能保持人性,是两个玛莎的功劳。那句“Martha won‘t die tonight”同时救赎的是三个人。 但超人和蝙蝠侠灵魂内核都是继承父亲的。这在影片中还安排了非常醒目的镜头揭露——超人死后,母亲将父亲的照片放在遗体的胸前;而蝙蝠侠家会议室里,布鲁斯头顶,也总有父亲老爷的画像高悬。 超人父亲的遗志其实很简单,就是儿子能道德正确。 “我吃蛋糕的时候,邻居家的马淹死了。”“噩梦停止了吗?”是玛莎帮助父亲的噩梦停止的。但那不过是一个堪萨斯农民的噩梦,说破天去也不过是几匹马的价值,尚且属于爱情玄学能够解决的范畴。但当能力达到超人的范畴,他的人生便犹如在极光照耀下的冰原,以一己之力拖动整个星球的命运铁轮;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永不安息。这是人类物种与超人类物种的矛盾,路易斯能解决个蛋?随时灰飞烟灭。 但是没有露易斯的话,这酷刑也是真的太难挨。 哪怕明知是刀头舔蜜,不得不舔。 如果一直这样活下去,结局呢? 格言帝卢瑟说了,“美国最古老的谎言:‘power can be innocent(力量不是原罪)’。” ——卢瑟认为无限力量本身就是罪恶,必须要加以约束或制裁。 格言帝卢瑟又说了,“你飞得离太阳太近了”。 ——超级英雄的宿命,不就是越来越接近太阳,到达一定程度被判有罪,陨落,这么简单这么宿命论。 那么,能不能不接近太阳始终站在安全范围。 超人倒是想。但那又回到了导演从以前拍的《守望者》里琢磨的“Who watch the watchman”的问题。 这部片子直接给出的答案是蝙蝠侠来监督超人,就是表现得有点过于陡峭。 蝙蝠侠还对超人洗脑:“你不勇敢,人类才勇敢”。 然而这话其实只适用于蝙蝠侠自身。影片整体来看,对大环境的人性完全是失望的。更普遍的情况是:不管有没有超级英雄,人类都不勇敢。有超人蝙蝠侠了活的像个宝,没他们了活得像个草,活不下去了被灭拉倒,你看看宇宙中有谁鸟你不。 超人死后,对世人来说也不过就是多了一期报纸头版,名为《Superman dead:恐怖之夜,失落之晨》。 望着送葬的队伍,另外两个英雄心有戚戚: “他们不知怎么纪念他,只能以士兵的形式。” “他活着的时候,我辜负了他。” “我的世界已不复存在”——他生前说的是氪星,又岂止是氪星。 7、world's finest 世界最佳搭档? 为了贯彻反英雄的主旨,导演牺牲了“世界最佳搭档”——这是本片最令人伤心的地方。 蝙蝠侠与超人,在片中几乎没有火花: 在对抗犯罪力量时没有期望,在彼此冷眼旁观时没有欣赏,在以世俗身份同赴酒会时没有共同语言,在最后携手时没有交托后背。 《BVS》中的超人之所以不是傻白甜,是因为他对能力和责任的理解很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当他的世界被毁灭后,他一直重塑不了,最后只能露易丝你是我的世界。将地球的命运系于个人,确实是定时炸弹。还有他面对蝙蝠侠自始始终的傲慢偏激:“蝙蝠已死,埋了他吧,不杀你是我的仁慈”;“如果我尽全力,你早就死了”。 这个能力和心智极度不匹配的超人,不配获得蝙蝠侠的友谊。如果我是蝙蝠侠,我也要杀他。家破人亡焚心以火的老爷,没理由跟这种定时炸弹谈爱的教育。 好在还有玛莎。 8、糖衣 前面提到《守望者》。《守望者》中曾经有一个英雄角色叫“账单”。他给银行看大门,却因为披风卡在旋转门里面,被歹徒开枪打死。那个故事发生于英雄彻底沦落后几十年,完全的末法时代。 在《bvs》里,超人的母亲与蝙蝠侠也同样就披风一事发起了调侃: “我是您儿子的朋友。” “我猜到了,凭你这披风。” =D 超人和蝙蝠侠能保有披风这个装饰性大于实战价值的道具,其实是作为英雄这一特权阶级仅剩不多的体面,也是本片在反英雄的同时,对英雄们仅剩的最后一点温存的糖衣。 归根结底,本片最大的大反派,还是来自外星的超丑大魔王,没鼻子没JJ,矛盾最终还是能够被解决的。对于超级英雄来说,只要对手不是时代的眼泪不是意义的瓦解不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已经够幸福了,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9、细节 神奇女侠的主题BGM非常好听,名叫《Is She with You?》http://music.163.com/#/song?id=405079658 阿福不但帅,还学会跷二郎腿了,这个动作戳到我的点,感受到“啊真的不是以前那个银发好好爷爷”。 超人打蝙蝠侠先打碎的是蝙蝠灯,怪物打超人先打碎的是超人雕像。斩敌先斩旗? 蝙蝠侠每次打小喽啰的时候,那个力量感真是牲口一样。想起《箭士柳白猿》里所有杂鱼只要被一招扫到就像拔了电源那样倒下,对比好强烈。不过蝙蝠车杀人太狂野了,说好的蝙蝠侠不杀人呢……超人拦蝙蝠车的时候,那升格镜头,简直一眼万年,前生500次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以及一次男厕所里的激战)。。。 老年蝙蝠侠的头盔,像个能剧面具,怒目金刚。钢铁蝙蝠侠暴揍超人那一段,蝙蝠侠看起来超反派!面具破碎之后露出的面孔近乎狞厉,说明不管长得多帅,也经不起从下往上拍…… 穿越时空的闪电侠,反复说“find us”,显然是敦促蝙蝠侠组队,为续集搞起战斗团伙埋伏笔。 总编找不到克拉克·肯特,怒骂:“克拉克去哪儿了?跺三次脚回堪萨斯乡下了?”《绿野仙踪》梗,超人要回乡下还真就是一跺脚的事儿。卢瑟唱歌Ding dong, the god is dead~则是1939年《绿野仙踪》的插曲“叮咚!巫婆跷辫子了”的歌词。后面还有《爱丽丝梦游镜中世界》和《洛丽塔》梗。 00:蝙蝠侠最令人感动的瞬间 布鲁斯少爷下定决心与超人决一死战后,跟阿福辞别。 “我已经活得比父亲还老了,如今要做件有意义的事儿。” “打击犯罪20年没意义吗?” “罪恶总是春风吹又生。” 布鲁斯指着地上的遗迹:“过去我的父亲曾让我待在那里,对我讲韦恩庄园的发展历程。……我的祖先来自A国,通过倒卖皮草赚了第一桶金。他们是猎人。” 这段话多么的诗意啊。令人神往! 韦恩家族的荣光; 托马斯老爷对布鲁斯的言传身教; 二十年哥谭守护者的坚忍旅程; 布鲁斯少爷与阿福的主仆惜别; 以及布鲁斯赌上这一切,带着所有这些羁绊的加持,决心破釜沉舟去找大超的心意之重量…… 有了这段戏,我能原谅导演其他的一切臭棋。 同样这段戏,还让我想起博尔赫斯有首诗,每一句都很适合这个破釜沉舟的场景,每一句都像在形容蝙蝠侠对超人的感情: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先辈,人们用大理石纪念他们的幽灵: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边境阵亡的我父亲的父亲,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绪着胡子的他死去了,士兵们用牛皮裹起他的尸体;我母亲的祖父——时年二十四岁——在秘鲁率领三百名士兵冲锋,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幽灵。 我给你我写的书中所包含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或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想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你对自己的解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自己的真实而惊人的消息。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打一电影。全片就只有神奇女侠登场救驾蝙蝠侠这段的配乐("Is She With You?")是对的……
减掉前1个小时,或许值3星半。小本脸上写尽了得不到超人还要相爱相杀的委屈,剧情里蝙蝠侠跟超人停战是因为妈,实际上全都是因为爱吧
忽略开头,忽略剧情合理性,忽略秀恩爱。特效,打斗场面,配乐震撼,燃,爆!作为dc脑残粉,现在依旧激动!视觉效果震撼,boom boom boom……
这把DC火燃的... 宝宝我心里爆开一颗原子弹久久不能平复啊... 扎导牛逼,食我安利
3.5。无视诺兰,真正的重启。逼格甚高,跟嘻哈的漫威电影宇宙不是同一路数。忠于原作,就像一位美漫聚聚在对你如数家珍,吃惊佩服之余也有点恍惚。特效燃爆,为IMAX而生。汉斯寂寞大法好。
前五十分钟很严肃的把故事讲砸场以后,我想烂就烂吧,乱就乱吧,赶快结束就成.....万万没想到后面居然还有100分钟!!!直接晕倒在电影院
【C】剧本一个人一条线,处理的乱七八糟,两个小时渲染外界环境内部刻画完全丧失,诺兰式“想表达什么就直接放台词”缺点更加严重,但却连人物动机都讲不清。本就能力不强的导演面对这个乱麻剧本彻底无法把控,节奏始终处于一种僵硬的紧绷状态令人疲乏。扎克成不了诺兰,倒可以试试成为迈克尔贝
153分钟一"本"满足本本满足你懂的女神战斗状态一出自带的BGM好想跪啊啊啊为正义联盟尖叫!
对非粉丝非常的不友好,而粉丝都在尖叫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为了黑暗而黑暗+故作深沉,万达银幕也架不住从头到尾黑乎乎,几次梦境还玩点惊悚。90分钟无聊铺垫,午夜场鼾声一片,真的是神奇女神亮相+配乐惊艳醒了所有人。蝙蝠侠只会下三滥伎俩,俩壮男互相推到没几回合后忽然说好啦我们一起去打怪兽吧好狗血,结尾复活套路太老了大妈都猜得到。卷毛神经质略过。
不是超级英雄爆米花大片,而是正正经经的剧情片,影调本来就暗,再戴上3D眼镜,分分钟眼睛累瞎,以为是漫威那种糖水可乐想爽一把的就死心吧,这里都是磨嘴皮子和装深沉。一个劲儿的想复制“黑暗骑士”的成功,前半段情节琐碎,节奏太乱,空有野心和想法,无奈导演最擅长一直都只是还原漫画。★★
渣导太严肃了,开头差不多用了90分钟去纠结,两个男主一起纠结与各自纠结,搞得非常琐碎无趣。不过后面的大战还是有亮点的,尤其是神奇女侠的变装亮相,慢镜加音乐,又回到导演一贯的风格。另一个看点在于全片各种埋梗与铺垫,闪电侠的两次亮相也颇让人激动。问题还是太严肃,太不轻松娱乐了,难怪分低
画风阴暗,史诗质感,3.5星。全场坐满,观影过程中两次响起掌声,第一次来自美国队长预告片中蜘蛛侠的现身,第二次来自这部BVS中神奇女侠的天降。虽然前半段的铺垫很琐碎,东拼西凑,让人感觉不太流畅,想交代却没交代好,但后半段战斗音乐非常燃,Boss的三次冲击波闪瞎眼睛,观影感十足。
繼續加油,成為Michael Bay 接班人是遲早的事。
都散了吧,富二代初中生與變異中二屌絲在打架
想象一下把Martha翻译成翠花,大概就可以有最棒的恶搞剧了。
莱瑟的小丑影子太明显了。
扎克·施耐德绝不是一个不好的导演,事实上他的个人风格已自成系统。《BvS》也绝不是一个可以被简单对待的烂片,它是怀揣着浪漫主义和对DC漫画世界的信念的。人物动机、故事节奏逻辑的部分匮乏,是其“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原因,根基材料不好,终至崩盘。但如果让我选队站,这部至少比《复联2》强。最大败笔:老爷被写得太低智。
为了让正义联盟露脸,编剧选了最不走心的方法!阿尔弗雷德真是人精话少,吐得一手好槽。最后的爆炸密集到疲劳,但依然很满足
你们能感受到最后神奇女侠和超人打怪物的时候,蝙蝠侠无法融入其中的那种尴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