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爱与信仰
影片的大多数时间里,并不悲惨,反而是体现了社会和平互助,共度难关的一面。影片后半段,当爱消逝,唯剩信仰时,残忍与杀戮就不可避免。
这部电影,正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真实写照。 当东西方文化信仰激烈碰撞状态下,如果失去爱。那会变成什么样? 一边是恐怖袭击不断,一边是草菅人命的屠杀。循环往复,永无宁日。
那么,“爱”是怎么消逝的呢? 影片也给出了回答。
美丽的红发女巫为了她的权力,将女孩下了药。
凶恶的奥立克为了赏金,捉拿帮助过他们的异教徒。
年轻的传教士为了他的私欲,失去心爱的女人后发狂。
所以,“金钱”“权力”和“欲望”,便是让爱消逝的原因,更是社会丧失和平的根源。 这部电影,真值得每个人好好反思。
2 ) 理性与狂热
阴霾的天空,荒芜的田野,漆黑的教堂门外堆满了浑身黑紫的尸体。教士们已经来不及给这些虔诚的天主教徒做最后的祷告了,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焚烧尸体的篝火,自愿前来协助教堂处理尸体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接触尸体三五天后他们也很快死亡了。没有人知道这场夺去整个中世纪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的瘟疫是如何到来的,当时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天主教会仍然坚持认为这是“上帝之鞭”在惩罚人类的罪恶,而这一切的罪恶源头就是隐藏在普通民众当中不信奉上帝存在的巫术之士,其中尤以魔鬼的情人---女巫最为邪恶。只有将这些女巫铲除,包括用最极端的方式处死才可以平息上帝的愤怒。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猎巫运动迅速在欧洲大陆上蔓延开来,哪怕是最小的村庄也未能幸免。后据历史学家考证这场运动前后持续了将近500年时间。
作家刘慈欣在他的小说《三体》中是这样说的:“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这一次的力量叫做黑死病。
影片《黑死病》就是以鼠疫肆虐的中世纪欧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年轻教士参加了一次由主教授权的猎巫行动后,最终成为坚定的猎巫者的故事。《恐怖游轮》的成功,使导演克里斯托弗•史密斯成为拍摄惊悚片的新星。在本片中,除恐怖惊悚元素外,导演还试图加入那个时代关于信仰的思考,关于理性与狂热的思辨。由此可见本片并不是一部类似《女巫季节》式的宗教题材电影,超自然因素只是存在于剧中角色头脑中用以支撑他们信仰的工具而已。影片最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观众自己思索找出答案:在对抗灾难中,人类究竟应该信仰什么?少数人的理性在遇到多数人的狂热时应该怎么办?
现代医学对这场旷日持久的瘟疫大爆发已经给出了科学解释,原因太专业也没必要在这里讨论。但结论很有意思:1当时天主教会迫害有科学思想的专业人士,致使欧洲缺医少药。2欧洲人当时生活不讲卫生人畜混居。3当时许多人认为猫是女巫的助手而必须杀掉,使猫在欧洲几乎绝迹,作为疫病载体的老鼠由于食物链上缺少了天敌而成几何级数增长。当年轻的教士走进没有被疫病污染的村庄时,看到那里的人们衣着干净精神饱满,他们用草药治疗创伤并要求进入村庄的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澡,村庄周围的湿地实际上阻碍了老鼠的入侵,所以这里没有人染病。但这支由骑士和牧师组成的猎巫队伍中没有人这样认为,他们认为鼠疫是上帝派来惩罚人类的,这里没有疫病就没有上帝,而没有上帝的地方就一定有魔鬼。干净和繁荣只是假象,魔鬼一定就藏在这群人中间。于是仅有的少数人的理性与狂热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就这样爆发了。
翻开人类历史,由于信仰冲突导致的战争比比皆是,理性与狂热的纷争几乎写满了人类文明史。本片中年轻的教士由于心上人染病而求助上帝无果本已对上帝的存在产生了怀疑,但在一群狂热教徒的感染下,最终相信了曾经拯救自己和爱人生命的美丽而真实的女士就是邪恶之源女巫。他自己没有能力辨清真相,仅存的理性很快被狂热的信仰取代,而没有理性的信仰注定会陷入疯狂。影片在教士癫狂而迷茫的眼神中结束了,但诬陷和杀害“女巫”的事件并没有结束。类似的事件在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面貌一次次的重演着,想一想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中国文革时期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以及现如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教派和地区冲突。当理性被狂热信仰吞噬后结果必然是走向疯狂,而这种疯狂对人类文明摧毁性的伤害无疑都是巨大的。那么如何阻止这种疯狂的产生就成为了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课题:是坚持理性的科学精神还是坚持狂热的宗教信仰,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3 ) 不是好电影,也可以有多种层次的隐藏含义
很多没什么用也不吸引人的情节,但最后想表达的内容其实可以感受到,是有几个层次的。
1.为了某些目的背弃信仰,下场也是不会好的,且不提天道,其他人对于随意改变信仰的人也会充满戒备与厌恶;
2.不做无所谓白白的牺牲。奥力克在最后赴死的时候,也承担了死神的角色,惩罚了背叛信仰的人;
3.有的时候神迹是包装出来的。所谓的“女巫”并非真正的女巫,也并没有魔力。但她通过创造神迹来让大家信服臣服于她以至于病急乱投医改变信仰;
4.小雀斑的修道士角色,如修道院院长所言,见了广大的世界、有了丰富的经历(也许并不为人称道也并不为人向往)后,人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开始的为那些被随意抓住控为“女巫”的女子辩护,但随意猎杀“女巫”。他的初心改变了。改变他初心的是什么?也许并非与宏大的信仰相关,而是由个人私密的情感所引起。当村子里的“女巫”说出他的爱人艾薇儿事实是死于他手之时,事实比神迹更加刺激人,他由个人的情感产生了对女巫群体巨大的憎恨,开始猎杀女巫,也许也产生了对人的不信任感,非要得到“女巫”的confession,得不到就实施火刑。也许掌权后的他各种宏大的 “猎巫行动”产生自一个小小的个人私密事件;
5.被教皇特使手下最后抓住的那个村民。他很坚定。但他坚定的是什么?他为之牺牲的是什么?他也许并不真正知道,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得知村子里“女巫”神迹的真相。但这也许也并非那么重要了……
6.小雀斑扮演的奥斯曼,在God和爱人之间反复的纠结痛苦。他最后选了什么?可能是什么也没选成……或者说成了某一种傀儡与工具,可以说他失去了所有的信仰,也可以说他站在了信仰的对立面,假借信仰的名义做违背信仰的事情。
4 ) fazzle dazzle u, then u have to creep ur own way out.
带有强烈说服力的电影不是好电影。可以说有些电影带着政治目的,和宗教目的,试图拉扯人走向唯一的路径。但真正的艺术是一团散沙,呈现无奈的杂乱的真实世界。
这么多人对此影片不知所云,呼吁缺乏一个清晰的立场。但是大家其实都知道,自宗教产生以来几千,甚至几万年(某些原始宗教)。无数灵魂在迷茫中不知如何抉择,信或者不信,坚持或者转念……谁如此脱俗,俯瞰嘈杂来给你一句唯一的言语。生命如天平,有两臂甚至更多臂膀在前后左右拉扯。混乱和不断变动才是真理。试图去找寻平衡点,难道不是mean gold的智慧?!
所以,我赞赏这部黑死病。虽然本身是冲着看历史印迹来的,但是只追得了一个小小人物上的视野。仍不乏心中得到的鼓舞。所以的争论,探讨和信仰,那么道貌岸然,但只要torture了生的美好,就值得深思。
永恒的主题不是明朗了吗?爱。生。这些才能俯瞰一切宗教和信仰,丈量和摆正一切狂妄。
5 ) 迷失于心灵的瘟疫(无剧透)
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电影,看到豆瓣上的评论,忍不住来写写影评
首先这不是部恐怖片,更接近于文艺片,一部非常现实主义的电影,一部诠释信仰的电影
剧情很简单,不需要赘述,关键是结尾处非常精彩,导演用片中人物自然的对话,说出了他想表达的东西,无一点生硬和造作,给人深思
女巫说到 “because people need miracles. and they worship the one who miracles, whoever it is" (因为人们需要奇迹,他们信奉创造奇迹的人,无论他是谁)
一语道破,今天的我们,已经脱离了中世纪欧洲的愚昧,但即使是这样的我们,不也和女巫口中说出的”人们“一样么
导演心中对于信仰的定义,就是一场心灵的瘟疫,它和瘟疫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着
这部电影有太多的政()治隐喻,对于今天的 ch(ina),再适合不过了,想想那几十年来无数的造(神运)动吧,这里我不想深入说,怕被跨()省
”pray to your god. see what he can do" (向你的上帝祈祷吧,看他能为你做什么)
影片在这句无比辛辣的讽刺中,接近了尾声
6 ) 鼠疫是上帝派来的,没有瘟疫,那么它必然也没有上帝。
作为一场让欧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灾难,黑死病从其造成的人身伤害,到其对当时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冲击,无疑都是很适合克里斯托弗黑色趣味的舞台,“我在构思这个”黑死病“题材的时候,一直在想,‘什么故事可以比那个时代本身更令人感兴趣’”,谈及执导初衷,克里斯托弗提到,“所以我从一开始就非常热衷于尽可能保持”黑死病“作为本片现实和事实的基础,同时还要提供一个令人兴奋的黑暗电影。我想营造这样一个电影世界,即人们会认为这一切就该是这样的。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认为,鼠疫是由上帝释放来惩罚他们的,或者说他们正任由魔鬼折磨。由于无法治愈这种疾病,恐惧鞭笞着人们,直到他们疯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派出一队骑士和一个堕落的僧侣,让他们在追捕中去审视为什么一个村庄能够幸免于瘟疫的肆虐。肖恩·宾的角色,即乌尔里希,认为鼠疫是上帝派来的,因此如果村里没有瘟疫,那么它必然也没有上帝。”
在这样的故事中,导演还是试图加入那个时代关于信仰的思考,关于理性与狂热的思辨。但是最后狂热战胜了理性。
2010-08-21 看过。很缓慢地讲了一个宗教相关的故事,人物形象模糊,情节单调,气氛夸张,也没有在历史、宗教和思想方面做出探索,总体是部既不娱乐也不严肃的无聊“恐怖”电影。
好多场面好残忍 男主一脸雀斑 没了
名号为何如此之大?
蛮不错的宗教悬疑片哦
不俗
烧女巫什么的,最讨厌了...
大自然要给我们智慧生命设定一个怎样的结局?抑或是我们自相残杀,自我了结?
整个片子没什么特效,一切都是那个年代的粗糙,但是并不算难看,奥斯曼在这段旅程中的转变颇让人唏嘘,想不透到底什么是信仰、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信仰,反而是跟随女巫的人说的“她美丽、真实”更能让人信服。最后一瞬间我才明白,其实每一个奥斯曼抓到的女人都不是最初的那个女巫,心里又沉又冷。
出色的反宗教片。
对本片失望的人都是奔着看恐怖片或黑死病的目的来的,可导演只是借黑死病的背景讲了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以及万能的造神说。
令人绝望的信仰虚火。
女巫讲的太好了,宗教不过就是控制人民的政治工具。最后要不是女巫复活技术有问题averill复活成神经病,那个修士绝对就从了
以神之名,行残忍之事。所谓魔鬼,也不过如此。
就认识魔戒里的波罗莫。
''My dear beloved and I lived happily in sin. now my dear beloved and I love full smelly Black wounds. My dear beloved and I, were fallen in love so late. Now my dear beloved and I rot in the early grave'' 宗教为蛊惑世人而焚烧女巫 少年为爱欲信仰而屠戮无辜
在天灾面前,一切宗教都是纸老虎!
值得一看...
对宗教和欧洲历史的陌生,影响了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还算精致
中世纪残酷写真,较之血腥暴力的场面,影片对观者信仰体系上的精神肆虐更难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