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当代两条叙事的互文很有意思,明白无误的挑明了一个事实: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外来的殖民者贪婪又残暴,土著在自己的土地上备受压迫,掠夺,和杀戮。我想对于500年前的那些受难的人民,他们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一个神明能给他们解释,他们眼前所遭受的苦难到底是为什么。哥伦布把美洲大陆拉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拉进了现代史的框架之中,也开始了后来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的苦难、不公、贫困、腐败。不是说之前的土著文明就没有苦难,而是说这形成了后来拉丁美洲社会的结构,基础。
当中也有片刻觉得很荒唐,很虚伪,白人老爷又来救苦救难了。连当地人在现代语境中的抗争都要引入他们高贵的民主投票表决制度。但是抛开这些犬儒的嘲笑之后,也不禁问问自己,那么其他文明又提供了什么更好的方法呢?世界上的那么多的文明,面对公共事务公共议题的时候,都是以怎样的方式在听取意见,做出决定啊?当然,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民主也不例外。当代人类,能不能创新出新的社会组织和决策的方法?秉持着关怀个体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新方法,好方法,有效的方法。
那些嘲笑白左天真可爱的,他们又为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每个人活得更像人的地方,他们又为此做了什么呢?
说到底,不管西方民主也好东方文明也好,我也只是想要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在那里每个人活得像个人,没有上等人和下等人,吃得饱穿得暖,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三星半。戏中有戏,戏外有戏,这就是历史与现实。一半是玻利维亚的苦难史,一半是当下狭缝中的生存;一半是血腥与利益,一半是人性与救赎。
DVD字幕太差,简直是胡扯,只好连蒙带猜地看。其实吐的不是赫尔措格的槽,而是坑爹大神泰伦斯马利克啊(片中片简直就是《新世界》)。片中片,以及片中对片中片的纪录片都是上佳的设置(可惜后者在影片后半段就不再出现了),火刑一场历史现实与电影的交叠简直是神来之笔。
好电影
“活下去,就像以往那样”,几百年来,独裁与殖民一直存在。
有点失望,题材一级棒,但是叙事太单调了……
作为西班牙参加2011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受关注,电影是以2000年科恰班巴民众抗议水价飘升的真实事件作为故事背景。现实与戏中戏的交错十分融洽,故事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界限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模糊。虽然结尾处略显煽情,但并不做作,全片也让人看出表现的十分真诚。★★★★
乱啊
一块美丽大陆的偏头痛偏方
平行叙事还是挺有魅力的。。。但是加西亚同学在这里面还能更花瓶吗
现实与戏剧相互交错,不同的背景,相似的斗争。很有诚意的一部作品,3.5星~
标题意思:甚至连雨水他们都抢走了(所以这个译名还是不错的)。戏中戏很好地表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照,悲剧总是在重演,人类文明在抗争中不断进步(任何后来看来顺理成章的权利都是要争取才获得的)十字架是直升机带来的。片中所谓“现实”的部分其实也是“重塑”的,但表现得非常真切自然,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都很有戏,而且堪称大场面。看得出导演功力。而且作为导演在自己的电影里说出“还有比拍电影更重要的事”,真是一种勇气。影片本身也充满力量,镜头看似平淡却很到位,剪辑流畅自然也不俗气,叙事上可以说非常棒了。听墨西哥大姐讲了讲口音的问题,原来开篇他们排长队,从口音就可以听出很多不是当地人,而是从很远赶来。西班牙帅大叔Jose讲了讲这段历史和这个事件本身。
这是今年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旧殖民主义历史(拍摄中的影片)和后殖民主义状况(科恰班巴2000年的水危机)在一个剧组中剧烈碰撞,思想史的镜像(拉斯·卡萨斯神父)/跨国资本(电影工业、外资水公司)/现实的暴政(玻利维亚版拖拉机进城)和抗争(水危机中的原住民)/艺术与行动。。
后殖民。
很好看的略带政治体裁的电影,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演员们集体发挥出色
作为历史电影,感觉太浅显了。。现实反抗运动和电影内容的照应太明显,人物塑造也很粗糙,全片只有Costa一个人勉强能算立体。同时我个人觉得他转变的理由不太充分。拍摄电影的部分太多,现实运动内容太少。无法让人深切感受到运动的震撼。全片最喜欢镜头是Costa念出土著语的水,司机瞥了他一眼。
电影是中产精英的空气与水,对养尊处优的拉丁白人来说,存在危机的爆发仅是因为摄制不顺,可对美洲原住民而言,他们赖以维生的水都要被殖民统治死灰复燃的苛政暴虐加入盘剥一环,连起事牺牲都要沦为镜头凝视下高贵野蛮人的奇观。讽刺力度在极的对撞间就已盈满。与社会裂口共谋的自洽源于视而不见,生存抗争的血泪面前,似乎再也没有比电影更不重要的事了,而本片正以戏中戏和伪记录的戏仿层叠结构无情鞭笞了菲兹卡拉多和新世界及其门徒精心藻饰的神化白人救世主迫使少数族裔重历创伤的二度剥削本质。虚构和此在的分界为虚伪作态僭越进而践踏,作为资本主义叙事矩阵代言的电影制造的对话场域让历史和现实的殉难身影重合,神话和今昔的想象如若照镜。遗憾的是,就像所有赎偿种族旧债为出发点的白人视角叙述一样,影片定格结语依然落在觉醒的好奴隶主身上。
为什么非要这样才能解决?
办事的人,又见办事的人。
幾百年前的殖民者成爲了現在幫助受壓迫者反抗強權統治的友人,影片通過戲中戲和現實來表現兩者間的劇烈衝突。編導的意圖和想法都很棒,但是在執行上有所偏差,戲中戲的部份太過精彩,相較之下顯示部份就顯得不夠出色,但整體仍是一部令人喝彩的佳作,劇本、攝影和剪輯大贊。
的确是好电影,不似以前老套的剧中剧,将着眼点放的更为宏大,人物的设置和性格也很不错,父亲拿钱那场就很好,小女孩可以前面再加两场戏,为后面的救援更提供说服力,结局怎么说呢,不好编,现在的这样无奈的结局不失为一种方法,也更显真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