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第七季

更新至第16集

主演:许知远,陈晓卿,冯远征,蔡皋,西川,李东生,倪光南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2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3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4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5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6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3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4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5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6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7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8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19十三邀第七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观看笔记 第1集:许知远对话蔡皋:在复杂的世界寻找指望

1. 钟叔河和蔡皋在《学其短》有过合作。评价蔡皋 : 原来是一个小学老师,她对于孩子的天真烂漫、花花草草、植物动物,她是寄托了感情的。她有一种爱心,也不是专门学画的,但是她的画还有有点趣味。中国的画要和诗和文章结合起来才有味。她的画还能够多少表达一点原文的意境。但是,我也用不着、也不可能、也不愿意去拔高她,也没有必要去拔高她。

2. 外婆准备几颗蚕豆,饿了吃两颗,饥肠辘辘的肚子就不会叫了。

3. 做了一个梦,从窗口踩着云飞出去了。(蔡皋老师讲得绘声绘色)。

4. 人怎么面对总是让你陷入无力的世界?钟叔河 : 不止你一个是无力的,我们都是无力的。我们认为我们作为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不完美的。我现在这样一个状况完美吗(躺在床上,脚不能动)? 你们现在是健康的人,一旦病了就没有办法。怎么自处、应对?(许) 我是一个不足道的人,我不是故意谦虚。我出生于湖南,清朝康熙年间才设地,霸蛮,很不好打交道。但有一个特点,下定决心就不太容易改变。我小的时候最高的追求就是能够像我父亲一样,有一个职业养家糊口,读几本书,过一辈子。我的理想并不是贾宝玉,没有那样的条件,但是眼光要看得远一点。我原来讲过,让你的作品能够比较久地存在下去。你努力把你的节目做好,文章写好,别人会希望看的,别人会复制它,会传颂它。你把专业搞好。虽然我是这么边缘的地方的一个边缘的人,我以前电筒、煤气灯都没有看过,但是即使是我这样的人,我也是世界的人吧。不管我自觉没自觉到这一点,我也在世界的潮流之中。

5. 痛苦。珂勒惠支把孩子献出去,本质上没区别,自己主动吃苦。主动从苦涩中也品出甜味,那是高境界。那会不会是一种自我欺骗呢?(许)。不是欺骗,真的甜,回甘,而且对身体特别好。但苦也是真的(许)。 真实的,它是一个对比颜色,波斯文库里的莪默·伽亚谟著,他多潇洒,树荫下一卷诗章 一瓶美酒,有你伴我欢歌,荒原都是天堂。您是深受浪漫主义影响。我受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影响特深,然后我看现实,我就把它诗化。中国文化最好的是让你感受到微妙之处,用钱穆的话来说 : 梅本无心,满天风雪得梅心,梅本无心,但以梅心做人心。这是中国文化里最幽深的部分。中国那么讲究美感、细腻的部分,但是您在长沙第一师范,那个时光又是反对所有这些东西的时代(许)。 我脊梁上刻的一个罪。我怎么办?我得自己把自己给解放了,我的艺术不为别的,自助。捞一根稻草也是这么回事。我为什么作《花木兰》,因为我喜欢诗歌,好像《指月录》,你不要在乎这个手指头,你要看手指头指到的那个月亮。你要看到北朝民歌,这才是我的初衷。我的起点还是高了一点,没有人理会这层意思。

6. 她挺像武侠小说里的人,很开心,突然飘走,然后又飘回来。躲在自己的小岛上,种种这个,种种那个,画画画儿,然后练成绝世武功,顺便给别人治治病,那些江湖人士来这儿疗伤,她给他熬一碗忘忧水。

 2 ) 在复杂的世界里,对抗人生的虚无

《十三邀》是我这几年最喜欢的一档谈话节目。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到底为什么喜欢这档节目?

我认真想了想,其实从第一季到如今第七季开播,并不是每一期节目我都喜欢,甚至有那么几位我原本喜欢的嘉宾,我在看完许知远跟他们的对谈后,给他们打上了“水货”的标签。

许知远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像《老残游记》里描写的一位男子“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白衬衣、牛仔裤、人字拖的搭配也不伦不类——虽说以貌取人不太对,不过的确不太符合大众想象里“文化学者”、“知识分子”的那种清秀、儒雅的形象。

大概也正是因为长得不够周正儒雅,许知远在《十三邀第一季》对谈俞飞鸿的时候,就被贴上了“中年油腻男子”的标签。

然而目睹着《十三邀》从第一季做到了现在的第七季,许知远依然孜孜不倦地思索着如何“应对时代的苦闷”、“记录时代切片”一类的问题,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带着偏见去看世界”,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孤独的狂欢”。

坚持做《十三邀》这样一档注定受众寥寥,吃力却不一定讨好的节目,这种行为本身就让人肃然起敬。

《十三邀》对话过的嘉宾很“杂”,专家、学者、智者、演员、导演,各行各业,林林总总。

其中真材实料的大师不少,诚恳平实做事的人也有,故弄玄虚、浮夸做作、油滑浅薄的混子同样很多。

其实有那么几期节目里,能感受到那些对谈嘉宾,根本接不上许知远的话。有的人是油滑世故,不肯坦言,有的则是所知有限,肚子里掏不出来东西,还有一些不学无术,沾沾自喜。

能感受到许知远在跟对谈者对不上频道的时候,会陷入无奈、困惑,甚至还有一些懊恼。

某种程度上来说,许知远去寻找不同的人去对谈,试图透过不同的社会切片去理解这个世界、把握时代命脉,去处理时代的问题,本身是一件很理想主义的事,是一个很“空”的命题。

然而通过这档节目,的确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我在陷入迷茫、苦闷的时候,能从中汲取到一些精神的给养,明晰接下来所要走的方向。

人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这是一个看似又大又空,但实际上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十三邀》里反复触及到这个命题。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季对话钱理群、第六季对话钟叔河,以及最新的第七季对话蔡皋。

钱理群和夫人崔可忻,没有生育子女,晚年卖掉房子入住养老社区。2019年崔可忻查出罹患癌症,她没有选择治疗,而是安静从容地在社区举行自己的告别晚会,坦然地迎接死亡的降临。

钱理群先生对于死亡的态度,与夫人保持一致。钱理群老先生同样查出罹患癌症,他也选择了拒绝延寿治疗。

他的一生经历过许多的苦难,曾经在文革中饱受迫害,一度烧掉父亲的照片以示“划清界限”,这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他在贵州教书18年,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39岁才重回北京大学任教。

钱理群谈到这段经历的时候这样说:

“我不赞成把苦难理想化,苦难就是苦难。所以我不把我在贵州的经历把他理想化,我绝对不能美化这些东西。那么就是两个态度,一个就是说,就被压垮了,这是大多数人。还有一些人,从苦难中出来以后,他极力把苦难忘掉。我的选择比较特别,既没有被压倒,也尽量不把他遗忘,而相反努力地把苦难转化了。把苦难转换为精神资源。”

疫情期间,82岁的钱理群给自己定了三条规定:观察、等待、坚守。他把疫情期间看作一段无人打扰的时机,集中精力半年写了40万字。

第六季里对话的钟叔河先生,1931年出生,1949年18岁的时候就已经参加工作。1957年26岁的时候被划为右派、开除公职。1970年39岁,被判刑十年。1979年提前获释,9月获平反。

49岁他的人生才真正开始,在岳麓书院做起了出版编辑。一直到92岁他依然坚持在工作。

讲到这段十年牢狱时光,钟叔河老先生这样说:

“判刑十年,是我想的比较多的时候。世界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劳改犯也是最有时间的,对吧。”

采访钟叔河先生的时候,正值新冠疫情两年多,许多的人面对着现实的境遇,都陷入了迷茫中。

节目里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向钟叔河提问,她说,这两年面对世界的变化,总是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好多事情你举得不对,但是好像又没什么对策。

钟叔河老先生如此作答:

“我首先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社会的文明和社会的开放的程度,毕竟还是在慢慢进步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正因为传统很好,我们有很可以自傲的传统文明,所以他的保守性也是特别强的。所以我们在走向全球文明,会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它会比较长。而这个根本解决问题的,还是要使所有人的思想现代化起来。……就是这样的现实,有什么办法,就是尽力地去启蒙。我讲一句真心话,我是觉得我写的每一篇,哪怕是一篇短文,都尽量地去起一点作用。”

第七季对话的蔡皋,是著名的绘本画家,出生于1946年,1982年以前长期在乡村小学做教师。

在蔡皋老师的身上,始终能看到一种童趣和童真。她用画去记录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一棵树还是一朵花,还是她的外婆、学生、孙子。

即使在77岁的高龄,她全然没有一丝的老态,像是一位神采飞扬的女侠,活在她自己的江湖世界里。

回到前文提出的那个问题:人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从钱理群、钟叔河、蔡皋身上,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把一生的境遇,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长度里来看。

无论是39岁,还是49岁,不管生命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挫折苦难,不要被打倒,也不要认为来不及,去做自己真正该做的事。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高寿,但像钱理群先生一样,在罹患癌症,时日无多的时候,依然能在疫情期间写出40万字。

蔡皋从一个小学老师,开始接触插画,也是30多岁以后的事情了。

我今年虚岁35,无论想做什么样的事情,只管去做就好。

另外一点感触就是,人这一生,一定要留下点什么。

当我看到蔡皋老师那许多本笔记里的插画和日记的时候,突然有种后心一紧的感觉:过去这些年,我究竟创造出了什么?过去这些年,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有时候总觉得自己在虚度人生,不是因为记忆不可靠,而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能寄托自己价值的事情。

一切都会腐朽,一切都会消亡,人生本质上是很容易陷入虚无的。

如果能做点什么,无论是记录也好,启蒙也罢,甚至只是多去认识世界一点,努力让自己做得事情能更长久地存在下去,对这个世界有一点正面的影响,都能让人在面对世界的无力和人生的虚无感中,找到一片栖身的所在。

 3 ) 还是那个味

跟随许知远的采访,体验另一种慢生活

e1.永葆童心,是一种奢侈。

蔡皋老师的心中一定有一个丰富而有趣的灵魂。

我们成年人的世界真的不需要迪士尼、格林童话吗?恐怕不见得如此。

世上的人,哪个不想去看看现实世界里的桃花源呢。童心未泯、返璞归真也是人生的真谛。

e4张双南,去看地球的荒芜,捕捉宇宙的洪荒

e3对话彭凯平 心理学家。不再是对性讳莫如深

e5对话冯远征,我们需要话剧

而不仅仅局限于老舍,启动新员工确实是任重道远,推陈而出新的百花齐放 。

e6徐京坤(我最好奇的是他们如何相信前方有陆地)。一个大山里的孩子,经过自己的冒险


《十三邀》S07E06许知远×徐京坤
制片人手记
《十三邀》这期不仅是在讲徐京坤船长,还在讲更多的人;它与其说是在讲一个人的冒险故事,不如说是在讲一个人出发之前,他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当徐京坤从山东平度的小山村只身一人来到青岛,想要实现航海梦的时候,最开始住在医院注射室,餐馆老板高军收留了他。
当徐京坤实在找不到船,眼看希望就要破灭,是高军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找到了一条报废的破船,才有了后来的故事。找船这件事,高军从来没有跟徐京坤说过。
徐京坤的发小猴子,在老家种葡萄,徐京坤修船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总是放下农活,来帮他,船修好了,猴子送他出海,哭着大喊“京坤加油”。
修船的时候,没有地方住,船厂附近村子有位大爷,腾出了自家一间屋子给他,房租随意,让徐京坤有了落脚之处。
二十年后,我们找到了大爷,他从家里挂钟拿出两张珍藏的剪报,一张是报道杨利伟航天成功,一张是报道徐京坤环中国海成功。
这些人和事,让我做片子的时候,时不时想起自己刚步入社会的那个夏天。
所以,这篇文章,讲的不是这期节目,我想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2003年8月,差不多20年前,我大三暑假,从陕西关中一个小镇来北京实习,第一次到一个这么巨大的城市。
还好不是举目无亲,在京的堂哥一家帮了大忙,实习的地方是中国最大的媒体机构,是堂哥爱人的前同事帮忙联系的,给了一个暑假,三个月的实习期。
但刚到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坏掉了,取不出来钱,那里面有下一年的学费4000块,也是我在北京可以预支的生活费,那时候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钱只有银行卡可以放。
北京的房租好贵啊,一个单间一个月500块,现在看觉得好便宜,当时可将近一个三线城市的10倍了。房租只交了一个月,下个月怎么办?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小,不求助,也不愿意再问家里再要钱。
最尴尬的一次,是跟编导出去拍摄,很远,人家开自己的车,拍完特别晚,编导说“要不你自己坐公交回去吧”。可是我没有两块钱车费,我死撑着说:“不行,我不认识路,你得送我回单位。”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还好,交通解决了。还是我堂哥,借了我一辆自行车,很破旧,后来这辆车被偷了。我现在都记得,车钥匙上挂的是一只黄绿色丝线编织的小乌龟,那只小乌龟陪了我很久。
然后我发现,实习的单位管饭,一天三顿,早中晚都有。假如每天都让自己忙活起来,是有理由三顿都蹭的。于是我开始什么活都干,谁的忙都帮,没多久,就得了一个外号“移动小秘书”。
忙起来果然好,8月底,开始做国庆节目策划,我骑着小自行车,在北京城穿来穿去,联系选题。有一天回来赶上下雨,淋得湿漉漉的,跟制片人汇报,完了他突然叫住我说:“我会给你开实习证明,以后一个月给你发500块实习费。”
我就“嗯”了一声,摁住激动,转身就跑,过半天,抹了抹额头雨水,才回过神,是因为头发淋湿了么?我看到他眼神里的感动。
房租解决了!
不止房租,那可是中国最大的媒体机构,一个实习证明,可能就代表着一份工作,那个时候,一个组差不多有十个实习生,都没有钱和实习证明可拿,都是奔着学习来的,而我竟然成了“名利双收”的那一个。
好事接连而来。8月15 中秋节,秘书张敏珍送我一盒月饼,还有一笔额外过节费,150块。这150块很有用的,作为一个创作型机构,记者导演们都是中午下午才来,偶尔早来一位,在食堂碰见蹭早饭的我,都会奇怪的问一句:“你怎么来这么早啊?”为了那小小的自尊,我也需要偶尔自己买早饭,故意到得晚一点呢。
业务学习也开始了,那时候,盗版碟是学习的主要途径,卖碟的来了,大家都会去挑,我就只看。有一次挑选的时候,一位导演随手扔两张碟给我说:“这两张送给你,是经典,好好看。”其中一张是《美国往事》。
我的确好好看了,三个小时的电影,每个镜头几秒,中景,近景,怎么接的,都在一个小本本上记下来,琢磨。开始慢慢有了故事、镜头、场景、段落的概念,这是我导演入门的开始。
帮我最大忙的是一位杨姓导演,我们都叫她杨姐姐,一位幽默至极的人儿。因为当时播出的节目都要整理文稿,原本她是可以安排我做的,“移动小秘书”嘛。她问我:“一共多少期要做”?我数了下,“12期”,她掏出钱包,刷刷刷,数了12张递过来:“你来帮我做吧,我付钱。”
她又神神秘秘的说:“你以后不许叫我杨姐姐啊。”“啊!为啥?”“你得叫我姐姐,这样我就和其她的姐姐不一样了,才会更亲,嘿嘿嘿。”
我有钱买更多的碟学习了。
那时候采访需要做场记,秘书负责找速记公司,有时候对方接不过来,我问秘书没人的时候我来做,速记费给我行不行?就这样,我偶尔能接到活,等晚上下班后,一个人在办公室做,我不想再动用我的4000块了。
就在其中一次,碰到了我一生的恩师,当时的主编,他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回来了,看到我在那里埋头苦记。我被发现很不好意思,他看着我的眼睛说:“你记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想来这里,你随时都能来。”
写到这里,我流泪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在中国最大的传媒机构获得了一个更长的实习期,甚至工作的机会。
11月到了,我去单位对面的军人服务社买了一床棉被,冬天要来了。
看看,那短短的一个夏天,我都得到了什么。
介绍我实习的人叫鹿敏,鹿敏姐,将近退休,还在拍片。
解决我房租的制片人叫陈真,请他原谅,我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转头就跑,谢谢都不会说。
送我碟的是傅健老师,已经退休了,到老也可爱的老头儿。
姐姐,豪掷一千二给我,后来还教我做菜的人叫杨云苏,纪录片导演,作家,微博名叫“故园风雨前”,去看看,她好玩极了。
跟我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回来的人叫李伦,他是《十三邀》的创办人。我不需要回来,因为从来没有离开。
一直“往前走,不回头”,一路狂奔的我,今天早上6点钟开始敲下这些回忆,随着那些瞬间一个个浮起,我一会扬起嘴角,一会又抹抹眼泪。那个夏天,那些温暖的,小小的善意,汇聚成巨大的能量,推着我走到了今天,唯有感谢。
我想我们在开始自己人生的时候,那个梦想的起点,总有一些普通又平凡的朋友,在帮助我们前行。仔细想想,一定有,很希望能听听你的故事。也请相信,即便身处黑暗无垠的大海,前方一定有陆地。
这一季的《十三邀》,在保留原有色彩的同时,还想能带来一些温暖与力量。这是我们的一些期待,希望你能够喜欢。
——《十三邀》第七季制片人徐婵娟

引用文字内容来自公众号《十三邀》


笃定之笃定的背后是什么?是上帝的无形之手还是脱离大陆统治的桎梏。属于冒险者的游戏本来就是少数人的游戏,没想到的是成本如此之高。这样的壮志凌云本身就让人羡慕,因为可能那些有钱人也未必能有这么丰富的阅历。

看了一些才知道他是独臂男孩,残疾成了他扬帆起航的桨,这个靠谱的零件将给他有力的支撑,哪怕是充满荆棘之路。

犹如陆地之王的狮子,许知远在船上也成了晕船的动物。

我们很难想象这其中的孤独,也许就是一场迎接海浪的挑战,而回到人群何尝又不需要极大的勇气呢?就像那个孤独的海上钢琴师1900

这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去探访那个慷慨收留年轻人的老人,这样的善举促成了一段传奇。好担心物是人非,却又感慨。有一个细节是钟表里面拿出来的剪下的报纸,一张是杨利伟登天,另一个就是独臂小伙的流浪地球。这很让那人感动,老人特意强调这是他专门收藏的。


 4 ) 十三邀7⃣️,距魔幻更近一点!

✅终于等到了彭凯平老师的一期。作为心理学爱好者来讲,这期节目从时长和质量上都很浮于表面。但终究还是感谢十三邀传播了彭凯平老师的声音,为使得更多人了解真正的心理学提供了可能,还是四🌟。(ps:1⃣️彭凯平老师太可爱了!一个被心理学耽误了的企业高管或者物理学家😄2⃣️许知远总是强调自己的理性思维,殊不知他自己在与彭老师对谈的整个过程中都很感性😂)

🌿陈晓卿老师这一期另我惊喜!惊的是许知远菜场买菜的“魔幻现实”,喜的是又有被陈晓卿老师治愈到:能够和而不同地接纳整个世界,源自内心的自由。(以及陈晓卿老师给人的感觉真的太宽厚温暖了。正如他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所谓美食,也未必一定总是乐观积极向上开心的。顺从心意得自在才最好。)

🍀1⃣️歌剧演员果然都是极富魅力的吧(至少看起来如此)!2⃣️许:我的唱歌天赋太差了。(我觉得可能没有😄)

 5 ) 十三邀 第七季 个人观后感

第一集

预告片里的每位嘉宾都想看。不知不觉第七季了,好像每一季的第一集都很棒,挺喜欢看许知远和不同嘉宾碰撞的,看许知远和一些嘉宾尬聊,看许知远和一些嘉宾碰撞出火花。许知远在变化成长,我也在变化成长。一直以为我自己这种大俗人不会喜欢许知远这种文艺青年,居然现在非常喜欢许知远,哈哈哈哈,看来人生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框死自己的认知。非常喜欢最近两季的片头导语,虽是广告语,写得很好。第一集值得五颗星。

—2023.03.02

第二集

可太喜欢第二集采访张双南院士了,宇宙考古学,这个词太浪漫了。羡慕许知远,可以去北京的玉泉路,可以去四川的稻城,我也想去现场看看为外星文明所修建的坟墓哈哈哈哈。发现许知远只要开始和嘉宾一起吃东西,就说明许知远聊嗨了,更何况这集两人一起撸串喝酒呢,喝酒聊得更嗨了哈哈哈哈。喜欢张双南院士的真诚坦率,知世故,且依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研究的是天体物理,吃的是人间烟火。看到后面觉得张院士可太可爱了。

看到张院士说我等着你从黑洞里出来和我一起喝whiskey,突然想起了当年自己看完interstellar的感受:用周杰伦歌中的一句歌词总结全片剧情—我会回到你世界,跨越爱的时差。

极致浪漫,极致务实,极致坦率。

看饿了,深更半夜想撸串,想吹大绿瓶,想喝羊杂汤。我还是睡了吧。

—2023.03.16

第6集

徐京坤,京坤,鲸鲲,徐鲸鲲。许知远动情了,也不再执着了,他只想慢慢听他们娓娓道来了,他不再执着于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了。这集剪辑、背景音乐都太牛逼了,至今为止的本季最佳集。是航海这个话题对我很有吸引力,还是这集剪辑太过牛逼了,还是说找租房胡大爷那段有点久别重逢的感受,还是说Jackie Xu的自我陈述引起了某些共鸣,这集直戳我心。

有机会再去青岛的时候,要去一下列侬餐吧,感受一下水手餐厅的气氛。

—2023.05.27晚观看

 6 ) 希望能做到期更叭

第一期 蔡皋老师

先说说对《十三邀》第七季的感受。从2018年在英国读书第一次知道《十三邀》,几乎每期都看。本来以为不会再看这一季了,但是时隔这么久,终于看到更新了,还是忍不住打开。看了这么多年,我感觉这一季的《十三邀》更接地气了,也更烟火气了,真美呀~看到片头说到“行动才是灵魂”,我好像看到了指望,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指望啊!我还感觉许知远变了,他好像走出了那个自我的世界,更打开自己了,更开放了,更可爱了,他也一定更快乐了吧,恭喜他呀。

特别特别喜欢蔡老师的这期,我查了一下,蔡皋老师今年77岁,我今年27岁,我好希望我到77岁也能像蔡老师这样啊,保持童真、感受力、活力、生命力,喜形于色。想叫蔡老师一声蔡姐,哈哈哈哈。这一期有几个比较有感触的点,分享出来,嘻嘻

找童年

蔡姐说,要一辈子找童年,一辈子做自己。最近在b站上看到一段视频,标题叫“劝分四千多人的经典拼图段子”,标题有点浮夸啦。其中有一个观点蛮有意思的:每个人都在玩自己的拼图游戏,我们的人生就是从经历和经验中一点一点拼凑的过程,直到我们拼出来最好的图案。但是问题在于我们都没有盒子,没有人知道我们要拼什么图案,只能瞎猜。

从我的经历讲,大概只有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出发,才能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什么才是自己应该花一生的时间去坐的事业。从童年的经历,尤其童年的经历,喜悦也好、不得也好、遗憾也好,都是很好的起点。比如说,陶勇医生就是因为小时候他母亲有沙眼,所以选择做眼科医生。

所以迷茫的时候,应该多去童年的记忆里捞取拼图吧。所以养小孩儿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有更多的感受和记忆,而不是一天天学习,也很重要吧。

全是真诚

看到蔡姐的插画,感觉没有什么技巧(不是否定的意思,也不是说画不好的意思),全是真诚。这一下子就想到了同样郭柯宇的歌,听起来好像也没有技巧,全是感情、全是真诚,字字句句都是她自己的生命。强烈推荐直到对的人来再见爱人!

最后,片子一开头,锺叔河老师对蔡姐的评价引起极度不适

第二期 张双南老师

总体感觉这一期意犹未尽,很多话题没有聊开、聊尽兴,真心希望后面节目组会把完整未剪辑版放出来吧

基础知识很重要

许叔叔问:非常厉害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推理能力与想象力之间的关系,哪个会起更主导的作用?张老师回答:我觉得基础知识这个能力很重要。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情况,我们领域里是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花那些时间学习,还不如快点编个故事发篇文章。甚至老师、师兄师姐都会直接说,你不用搞清楚这个,不会有帮助的。但是我有些困惑,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是不是必要的?而当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图谱之后,是不是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提出一些更基础且重要的好问题呢?

许知远不再笨拙

前几季片头会说,许知远像是一个笨拙的发问者,提出不合时宜的问题。看完节目之后,常常会陷入一种沉静的情绪,思考或者反刍些什么。而这这一季的前两期来看,许知远不再笨拙,他懂得如何营造聊天的氛围了,他好像也没有问不合时宜的问题了。我不知道这种变化只是因为第一期的蔡皋老师是简单纯粹的人,还是第二期对许老师来说是一场圆梦之旅?我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

另外推荐张双南老师的《极简天文课》,用人话把好多问题都讲得很清楚!

 短评

感觉十三邀近乎这些年中国社会人文谈话节目的顶峰了。年轻的时候觉得怎么还有老许这样格格不入矫情的文艺装13青年,人到中年感慨幸好还有老许这样的人文知识分子,还能找到一群人些许关怀一下社会和人心,难能可贵。

9分钟前
  • 蓝瓦 Lanval
  • 力荐

对这样的节目还能苛求什么呢 有它的存在就心怀感激了

12分钟前
  • Kylin.
  • 力荐

蔡皋老师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在轻松的访谈氛围中,她很平和的讲她的‘桃花源’是被逼出来的,看到这里我流泪了,每个时代都有人深陷不同泥淖,在蔡老这里,我看到一种力量,这是一种顽强乐观的生命力。

14分钟前
  • 大萝卜小白兔
  • 力荐

蔡老师太可爱了,一边翻手比划一边念歌谣“看事容易做事难”

16分钟前
  • 马里扬泊列的树
  • 力荐

真是一个雪中送炭的节目。

21分钟前
  • cooux
  • 力荐

看完这期节目,我感觉到一点确幸,还好《十三邀》还在,还好有蔡皋这样的人物在。

25分钟前
  • 同宇安小魏
  • 力荐

以前我对老了之后的想象是广场舞大妈,现在我对老了之后的想象是蔡老师

29分钟前
  • 亲爱的影子
  • 力荐

来看徐京坤,中国船长

32分钟前
  • 黎颂慈
  • 力荐

徐京坤这期太牛了!!!当你以为他的励志故事已经讲到尾声了,殊不知,他的人生处处是精彩。徐京坤似乎也没太抱希望能找到当年住的地方,小心翼翼的确认电话那头的人是不是当年的房东老大爷,更不确定大爷还能否记得他。不可思议的是大爷不但记得他,在大爷心目中,这位独臂少年和杨利伟一样伟大,他从墙上的钟表盒里拿出两张报纸,一张是他,另一张是杨利伟,大爷说除了这两张报纸,再也没有了。

33分钟前
  • ffffkk
  • 力荐

这么多期追下来,越来越感到感到庆幸,庆幸这个时代还有《十三邀》这样的文化节目。它好似是一片桃花源,每次打开,都仿佛经受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第一期非常出色,蔡皋老师活得自在、自如,她一直在追求“返童”,果真拥有了返璞归真后的心态与气度,一举一动都散发出童真。她与自然共生,在一棵树上寻觅到真理与意义;身处闹市亦同样开怀,因为可以任由它繁华,而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点热闹。同时,蔡皋老师也有某种矛盾在,她不希望真的回到充满苦难的童年,而是以艺术与审美获得自救,消化痛苦,描画诗意。她的很多话都富含哲理,“不教而教”“记录就是我的针脚”。还需注意的是,许知远也没那么紧绷了,他的问话也像挥出去的锄头,既要挖掘到果实,又不会伤到根茎。这是采访者的境界。

38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徐京坤这期“封神”,完全是电影感的剪辑和文本。除了野孩子闯荡成独臂船长的生命激情外,还有组成他英雄叙事的小小善意和温暖配角。把命运的巨浪和生活的细流并置在一起,意蕴丰富得难以言喻。当真正的勇敢和真正的温情发生,当事人也许只是一声叹息,旁观者已止不住热泪盈睫。我们在别人的赞歌里,瞧见的还有自己的遗憾。一如恐惧衰老的许知远渴望英雄主义时,看到徐京坤背后无可替代的生命经验与代价,他已经知道:有些奇迹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42分钟前
  • 書崎
  • 力荐

这个时代感谢有许知远

44分钟前
  • 係鬼
  • 力荐

锺叔河用「我是世界的人」开解着当下的无力感。蔡皋对许知远讲,「希望这个世界还是指望,就像你来我就觉得有指望」。两句话,也是两种姿态或动作,一方形成自觉,一方来自他者。但最后都为达成一致的愿景,愿我们都还在世界的潮流里面。

45分钟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推荐

十三邀又回来了,等了好久!第一期就很有感觉,很触动。真的太喜欢蔡老师对于生活的记录了,不管是一棵被砍掉但又长得笔直的树,还是她和外婆、学生、孩子的可爱回忆,都让人由衷地觉得:生活真的还蛮有趣的,我们的生活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有趣又可爱的事情。所以,就是当我们在做具体的事情的时候,生活就鲜活了起来。做好每一件事情,爱具体的人,即使我们都是边缘世界里一个边缘的人,尽管我们都是边缘世界里一个边缘的人, 但我们就是边缘世界里一个边缘的人呀!♥️

48分钟前
  • 霁凡
  • 力荐

“我没有桃花源”“我是被逼出来的桃花源”

53分钟前
  • 局部解
  • 力荐

许知远说“我们来找您找指望的”,蔡皋回应说已经有多年没有人这样跑来和她谈这些,老师表露出的兴奋让人心酸。

55分钟前
  • 妍妍
  • 推荐

问题问的越来越精准 这季明星也少加一颗星

59分钟前
  • 3
  • 力荐

《十三邀》从第五季开始逐渐“封神”,这种越做越好的节奏是非常反常识的,到了第七季甚至从正襟危坐的谈话节目,变得像极了情景交融的文化真人秀。第一集开头锺叔河的自述、结尾蔡皋坐在房檐下对往事的追忆,都让人动容得想哭,那种文化即刻磨灭的危机感和对未来莫衷一是的指望感此起彼伏互为映显。蔡皋以风动的白发入镜,那不就是古诗里“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描述的样子吗!蔡皋在谈及理想主义和梅心时,我意识到,从第七季起,《十三邀》开始了文化“传灯”。

1小时前
  • 楚门
  • 推荐

目前只说两个打动点。一是第二集园区门口写的“宇宙无限,信使有痕。”二是张双南跟许知远一边吃烤串一边谈宇宙,特别打动我。我们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吃的每一根串,都是这无边无际中的“信使”。智识与烟火的愉悦,永不过时。

1小时前
  • 不语
  • 力荐

之前还抱怨《十三邀》水准忽上忽下,直到第七季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原速、不划进度条、不觉得无聊烦躁、认认真真、有滋有味地看完一整档节目了,无论是综艺还是剧集,十三邀还是牛逼的,希望一直做下去。

1小时前
  • 笑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