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

HD中字

主演:罗丝·伯恩,帕特里克·威尔森,泰·辛普金斯,林·沙烨,雷·沃纳尔,安格斯·桑普森,芭芭拉·赫希,安德鲁·阿斯特,科比特·塔克,希瑟·托奎尼,约瑟夫·比沙拉,J·拉罗斯,乔希·费尔德曼,珍妮特苏萨,Ruben Pla,John Henry Binder,Philip Friedman,Ben Woolf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潜伏 剧照 NO.1潜伏 剧照 NO.2潜伏 剧照 NO.3潜伏 剧照 NO.4潜伏 剧照 NO.5潜伏 剧照 NO.6潜伏 剧照 NO.13潜伏 剧照 NO.14潜伏 剧照 NO.15潜伏 剧照 NO.16潜伏 剧照 NO.17潜伏 剧照 NO.18潜伏 剧照 NO.19潜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潜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高中担任教师的乔什·莱姆波特(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饰)和身为自由音乐人的妻子兰娜(罗丝·拜恩 Rose Byrne 饰)拥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然而自他们乔迁新居之后,恐慌和不安便尾随而至。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凯莉经常莫名大哭,次子福斯特(Andrew Astor 饰)对卧室充满恐惧,而长子达尔顿(Ty Simpkins 饰)更在一次惊吓过后陷入长久的昏迷之中。在此之后,各种奇怪恐怖的事件接连发生。莱姆波特夫妇不胜其扰,精神几近崩溃,他们最终决定搬离这个不祥之地。  但是一切并未就此结束,侵扰他们的魔鬼似乎尾随莱姆波特一家来至新的住所,更扬言要占据达尔顿的身体……撞车2004科拉尔金矿2出其不意情在亦舒 星之碎片成为弗林合租屋的恋人 シェアハウスの恋人太白剑流浪记爪哇火线超级少女 第四季小英雄墨萧雨和你的故事失恋反攻队 阿索的故事 (粤语版)末代亲王铠兽超人2超次元战队雷吉华盛顿邮报槟榔血乔安娜1968铁血淞沪西行囚车暗夜迷踪阿里巴巴大盗奇兵进击的皇后女人步上楼梯时福团·费斯特:好运旺旺来弥留之国的爱丽丝OVA无血无泪暗礁1977遇见自己黄石第五季神捕铁飞花之冤冤相报惠灵顿灵异档案第四季无人查收自拍灵体盛宴情迷大都会探险活宝第二季疯狂躲避球影子敌人美国宠物风筝2010数到十就亲亲你流氓师姐

 长篇影评

 1 ) 休想能硬把天堂造出来!——看《潜伏》随感

1、历史的真实性问题:《潜伏》是以某一方的视角拍摄的,对己美化对敌丑化在所难免,若干情节的历史真相有待考证,譬如促使男主人公余则成思想转变的事件之一:戴笠抗战期间走私谋利。

2、余则成悲剧性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已注定,即使左蓝未死,即使他顺利回到组织,像他这种根不红,苗不正的前敌方人员,如何能够逃脱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且看韦君宜《思痛录》中所载的一个案例:

还有一件肃反中的故事,那实在是冤枉了人,我是一直到1985年才觉悟的。杨述有一位堂兄,叫杨肆。年轻时数学极好,研究出一种破译密码的技术。抗战初期,他原在国民政府交通部工作。后来抗战展开,他到武汉,碰见杨述和他们这一大家子弟妹——全是救亡青年。他说,想跟大家一起去延安。想积极为党做贡献的杨述,当即把这件事秘密报告了住在八路军办事处的李克农(中央调查部的),问g.c.d需不需要这种人才。李克农当即表示:“好呀。叫他打到国民党里边去,把破译到的情报交给我们。不要他上延安。”于是,李克农亲自秘密召见了这个人,布置了任务,而且决定把他发展为g.c.d员。这个人就此加入了军统局戴笠系统,秘密为g.c.d搞情报,如此一干数年,一直升到少将,戴笠始终没有发现他的秘密活动。和他联系的g.c.d人,只有当时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长周怡一个。这样的单线联系,在周怡被调往延安之后就中断了。他失去了关系,在那个特务系统里继续做破译日本电码工作。

至解放前夕,他忍受不了,脱离了那系统,刚一解放就跑来北京找关系。周怡已死,杨述把这人又来的事情报告了李克农。李克农当即同意由军委技术部录用他,而且交代过:“可重新入党。”可是没过多久,肃反运动一起来,忽然听说他以反革命罪被捕。我们简直诧异万分。是怎么回事?后来,他又被定成战犯,被拘押在徐州战犯集中营里许多年。释放回上海,无事可干,只好到副食品商店当售货员。他们技术部调查部,都是g.c.d内的绝密部门,外人无从打听,更无从过问。这时杨述和我就分析:此中必有特殊机密,那种部门既肯录用他,忽又拘捕他,一定是发现了他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他一向置身于戴笠系统,又脱离组织那么多年。有一度他到我婆婆(他的婶母)那里去,曾有特务跟踪过。后来他回重庆又没事了。于是我们分析:可能是戴笠方面发现了他和g.c.d有关系,所以才来盯梢;后来又能解脱开,准是他叛变投降,把党的事情向戴笠交代了。这事我党过去不知道,大概到建国后组织上才调查清楚。这可是件神秘而又机要的大案子!这样越分析越像,我们始终对这种推理相信不疑,因此到杨述去世为止,我们一直对他冷冷的,也是这个缘故,他来北京,也不热心招待他。

1984年初夏我为了改小说去上海,小说的背景牵涉到我婆婆那段生活,于是我去访问他,问他那次到我婆婆家的事。他很坦率地说:是国民党特务系统里两派之争,两派都想要他。后来他赶回重庆面见戴笠,戴笠一句话就把这事解开了。我一听,已经有点感到他的事未必如我们过去的推测。此时潘汉年、杨帆等几个“铁证如山”的案子已经证明全属子虚,我心中既无把握,也便怀着疑问告辞。

更没有想到的是,1985年春,他的结论来了。那个结论本身很不公道(承认了他在李克农领导下做过地下工作,同时却又说他身份是国民党军官,按投降起义论),且不去说,最令我吃惊的是,全部结论没有一句是说他干过什么坏事或出卖党的机密的罪行,他的全部罪状只是在国民党内所任的各级职务,别的什么也没有!没有神秘,没有机要!他们逮捕他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国民党的少将!看来肯定是那一年摘镇反和肃反运动,凡够“职务线”的一律或审查或拘捕,就这么糊里糊涂让他坐了这么些年牢!

3、整个国家的命运也已注定。国共双方的碟报战堪称惊心动魄,正面战场更是血流成河,千百万人倒下不过是因为两党对统治权的争夺。玩政治玩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绝非国家之福,也绝非负责任的政党所应该干的。不仅双方你死我活,还把全体中国人绑上了,玩政治没有边界,胜利之后,权力也一样没有边界。

4、国共双方都口称革命,最后是更激进的一方赢了,回顾世界革命史,这样的例子似乎很多,这也许是某些民族的幼稚病,谁画的大饼更诱人他们就相信谁。

5、《潜伏》据说歌颂了真实的信仰,我们也相信革命者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确是因为他们真实的信仰,可是真实的信仰就一定值得歌颂吗?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宗教战争,宗教冲突哪一个不是由真实信仰而引起的呢?纳粹的屠犹、苏共的肃反、红色高棉的大屠杀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也是某些人的真实信仰所产生的后果吗?李敖在《天堂不是我们的》一文中记载:

垂死前的苏联老一辈“职业革命家”卢巴雪夫(Rubashov)曾表示:“我们全走了!只留下你们,历史在你们手里,我要能叫你们明白我当年的好梦和一开始就做错的地方就好了……我的儿子,休想能硬把天堂造出来!”

李敖接下来评论到:
“休想能硬把天堂造出来!”这是一句多么凄惨的哀呼!这种哀呼的深刻意义,在于告诉人们,天堂是渺茫的,想在人间造天堂的人,是一场好梦、一场一开始就做错了的好梦,天堂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余则成抗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只想和自己的爱人左蓝一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是一个普通民众的理想,然而革命大潮既起,必将裹挟一切,投入那轰轰烈烈的造梦运动中去。这是革命者的喜剧,然而观此剧时,我每每想到余则成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不禁悲从中来。

 2 ) 李涯,一个人的西西弗

一个人的西西弗

献给李涯

民国三十八年一月,春寒料峭,军统天津站行动队长李涯正踌躇满志。几分钟前,他刚截获了一个电话,听到彼端熟悉的声音,他一贯严峻的面上露出一种志在必得的微笑。终于可揭露这个可怕的潜伏敌人的真面目,李涯觉得几年来的忍辱负重总算有了个眉目。他不知道片刻后,自己三十五年的短暂人生即将戛然而止。

彼时,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早已将私产转移到广东,冷眼旁观党国这条千疮百孔的大船慢慢没顶;南京特派员鲍某魂不守舍,将他费尽心血安排的名单向他人和盘托出;不远的北平,傅作义和CCP两次谈判,即将献城。更遥远的地方,在华北,在江淮,GMD的军队如散沙一触即散,溃败千里。 这一切李涯未必不知,然而就如他所说的,国家大事,非我辈能操心。他自知是一颗绝无回头路的过河卒子,孤军深入,以期有朝一日可反将一军,弥补当年戴笠未 实现的期许——“待战时,见奇效。”至于能否有实现的一天,他没有怀疑过,也从不允许自己怀疑。

不幸、或恰恰相反,李涯孤绝的信仰随另一种意志的舍身一跃被迫中折。死亡突如其来,那零点几秒钟的失重坠落间,他想过什么?难酬的热血,郁郁难伸的抱负,还是这单调一生也许有过的、难得幸福的吉光片羽。都不重要了。我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那一刻足够短暂,短暂到他来不及体会痛苦和遗憾。对于他奔波徒劳的一生,这未尝不是一个幸运的结局。历史的顺 流者廖三民和逆流者李涯,泰山之重亦或鸿毛之轻,当死亡的阴影黯淡他们的眼睛,同样鲜红色的热血在冰凉的地面漫延冷却。“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他们的名无人纪念,他们的爱、恨、嫉妒,灰飞湮灭。阳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他们不再有份。” 军统特务未瞑的双目直直望向屋顶,其上是无垠的青空,翻腾时代变更的波诡云谲。

李涯是太渺小了。渺小到他的抗争、他的生死都那么微不足道。在时代巨浪拍击之下,个人意志被轻而易举的碾碎或抛弃,他的螳臂挡车,让人感到一种悲哀的荒谬。这是早已注定的,李涯的一切殚精竭虑只是徒劳,一切理想都终成泡影。这种必然的失败和屡败屡战,让他被解读为一个几分喜剧色彩的悲剧性反角。谁说不是呢?他四处碰壁,时时鼻青脸肿气急败坏的回来;纵使咬碎牙根,也不得不暂且向人低头,只在孤独的角落,让一贯强硬的外壳裂开一条缝隙,窥见灵魂柔软的本质——个人而言,我并不愿见李涯的眼泪。那么要强孤标的一个人,要他允许自己片刻的软弱,竟至流下泪来,岂不就是承认自己输了——不是输给敌人,而是输给了自己,不得不承认自己并非一直以为的坚强;李涯落泪, 我更愿意将它理解成一种亘古与同、有志难伸的愁郁块垒,是眼见国事衰颓而肖小横行的忧愤疾痛。是大道如青天,而我,独不得出。

这种巨大的,无以排遣的痛苦,在安静狭小的办公室中,无可避免地逼迫下来,像黑色的洪流,用沉默淹没孤独的时刻,让这个男人静静落泪。高贵的悲伤有其动人之处,映射出一种水晶质地的人格,折射四周的光怪陆离依旧纯净坚硬,也许脆弱但是宁碎不折。

当然李涯的人格远非完善,他并不城府深沉,对己对人都近似严苛;他张扬外露、时而暴戾,甚至让我怀疑,这样的性格如何在延安潜伏;他也未必无欲无求,上校的军衔可以让他在意愤怒,但他的所求却甚少为一己之私。他说“我运即国运”,唯有俯仰无愧者,可以作此坦荡语。一个人的双手沾染血腥,精神世界却出奇的纯粹。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即便身陷泥潭不能独清,也曾勾心斗角机关算尽,一言一语依然掷地有声:“党国不公,为党不义,我李涯一片至诚从未改变”。“为党国消除所有的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

这个偏执的殉道者形象总使我联想到雨果英雄主义悲剧气质浓厚的《九三年》中,那位凛冽肃穆的黑衣教士西穆尔丹。他们身上有一种根本的肖似,这种人只倾听内心的声音,单纯而严峻,为了自己信奉的真理不择手段,自以为可凌驾一切世俗。他们像黑夜一样森冷可怖,良心却纯洁忧郁,像子夜星斗一样闪烁;而在阳光中,这光辉就湮灭不明。李涯,他那简单的理想,唯独透露一丝温暖的“为了孩子”,是否也像西穆尔丹那样,带着一种普世的清教徒式的悲悯?他深谙自己阵营的弊病,也目睹过另一种主义缔造的“光明”,他的心却从未动摇。行走在黑暗和血泞中,孑然一人,好像神话里的西西弗,以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一个献身空无的斗者,被敌对的一方所抹杀,被维护的一方所边缘,荒谬地为着那些所谓赋予他生活意义的理想和幻想而死。

人们可以嘲弄这名历史的无名氏,他荒诞的雄心,无价值的死。然而对我而言,他的微不足道和失败,却仍为我昭示一种久违的,固守自我的生存方式。我们在生活中时会惊觉生存的荒芜,心中生满荆棘,灵魂干涸,面目全非。我们有意无意的扮演了很多人,余则成,吴敬中,谢若琳,在犬儒主义横行的年代里,这些名字是容易被认可的。而李涯穷其一生,都在与那块无形的西西弗巨石做周而复始的抗争,在失败与对失败的藐视中,在清醒的认识并承受痛苦中,他完成了一种对命运的反超。真正的悲剧决不是命运不济,而是屈从于命运的摆弄,是无底线的妥协,随波逐流。这种意义上,荒谬的反英雄李涯,他堪称一个大写的纯粹的“人”。

而我对李涯复杂的情愫,唏嘘,伤怀,痛惜等等,终于也因此得到宁静,谨以此做结:

——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荒谬的人说“是”,但他的努力永不停息。(加缪 《西西弗神话》 )

 3 ) 潜伏----经典的谍战剧,逻辑性强,故事紧凑!

多年前看的电视剧,前几天,因为七七事变,又有电视台在放,所以,从第一集开始看起。
不得不说,经典的就是经典的!虽然这么多年来,步潜伏后尘的类似的谍战剧不少,但是,没有一部可以超越潜伏!

首先是剧本,潜伏的故事一环扣一环,非常紧凑!没有多余的不必要的镜头和台词,每一个人物的出场和消失,都紧扣下一环,很精彩的剧本!一开始就埋下伏笔的出门洒香灰,直到后来李涯怀疑余则成时才突显作用;晚秋的悲剧人生,在最后却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每一个章节的故事都非常精彩!逻辑性非常强,几乎没有太大的漏洞,比很多谍战剧或抗战剧都要经得起推敲!

接下来是演员演,不论是主演的孙红雷和姚晨,还是其它演员,站长,陆桥山,李涯,马奎等等,每一个角色都非常有亮点!个个撑起一大戏!非常棒!

再来是配乐,紧张时分分钟都让人心跳加速,抒情时为男女主的爱情喷笑,颂扬爱国爱党情怀时,让人热血澎湃,让我等饮食男女也想着如果生在那个年代,得为我们的祖国浴血奋斗!

 4 ) 《潜伏》——一部爱和信仰的简史


《潜伏》是一部以特务为主人公的剧集,用现在流行的语言说叫“谍战片”。但在谍战的后面,它其实讲述的是爱和信仰,从诞生到死亡,又重生的历史缩影,是一部爱和信仰的简史。

余则成是一名军统特务。军统是个什么组织?今天大多数对它的描述,都会称它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一个双手沾满了共产党和革命者鲜血的特务组织。这样的描述显然缺乏对军统的前世今生有全面的了解。

在第一集里,戴笠询问余则成履历的时候,余答自己是“民国26年参加的上海青浦特训班”,戴点头说:还是特务处时期啊,你有点资格了。

小说作者龙一对军统的历史看来非常了解。民国26年1937年余加入组织的时候,确实还没有军统这个名称,而被称为“复兴社特务处”。所以戴笠说“还是特务处时期啊”。

让我们通过历史,看看虚构的“余则成”加入军统的时代背景。军统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招收成员,进行系统特务培训是1938年2月,在长沙的军统临澧特训班。而上海青浦特训班,及松江的“松训班”则在是在此之前的1937年11月左右举办,目的为了在上海周边化整为零,待日本占领后进行游击战。

青浦训练班一开始招收的人员比较杂,后来戴笠亲自视察后,发现报名的有很多满怀抗日热情的青年学生,虚构的余则成也应该在其中。这些学生有知识有热情,于是戴决定下功夫从中培养骨干,派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余乐醒亲自带班。

针对当时日军可能占领上海的形势,训练班学员四百人,主要训练战斗、爆破、侦察等基本技术。没想到八一三抗战很快失败,特训班开班还不足一个月,国军从上海撤退,特训班被迫于12月撤退到安徽祁门。兵荒马乱,沿途许多学员走散了,最后到达祁门时的一百多人成为了军统的核心,部分人上海沦陷后潜入上海组成“军统上海锄奸行动队”,暗杀了张啸林等大汉奸,为抗日立下了功劳。

青训班的学员,和其他后来的军统特务不一样。当时他们受训是为了抗日救国,特训班主要目的是为敌后游击队“忠义救国军”培养中层军事指挥人员,所以需要他们掌握电讯,暗杀,审讯等技能(小说中余是电讯班的,李涯则是行动班的)。青年学生个个都是怀着救国理想加入的,历史上这批人也确实涌现了很多抗日英烈。比如在印缅远征军中著名的青浦班“军统七姐妹”,被日军包围后砸毁电台,宁死不屈,每人高呼一声中华民国万岁!即拉响手雷,跳下山崖,没有一个被日军俘虏。所以片中戴笠视察天津站,看到余则成时说“青浦班个个是勇士”,指的就是这个,

说这些,只为了交代余则成的思想背景。余对左蓝说“我没有什么信仰,如果说有的话,我现在信仰良心,赶走日本人以后,我信仰生活,信仰你”。这话放在青训班成员余则成身上,对也不对。应该说,青训班当年的学生都是相信跟着委员长和戴局长,可以为抗日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所以站长太太多次说,他们当初是出来“革命”。加入训练班后,三民主义的思想肯定会灌输给这些学生,每个人接受多少不一样。余看来没怎么接受这个思想灌输,而同时受训的李涯估计则是在那个时候完全信仰了三民主义和对党国的忠诚。所以对于未来,余则成这样的人不会有太多的思考,他参加的目的为了抗日,反共不是他的理想。李涯则不一样,危害党国的就是他的敌人,信仰促使他成为死硬的反共特务,直到最后“殉国”。

但当抗日走向胜利,国民党迅速走向腐化的同时,余则成的理想和目标迅速消失了。片中在抗日的庆祝歌声中,余则成喝的烂醉,符合这批特务当时思想状况的。刚刚三十岁的他需要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信仰来支撑,他原来以为和左蓝的爱情可以,但左蓝在这点上和他并不志同道合,而且突然“消失了”。在他能接触的范围里,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追随戴笠反共救国,要么和左蓝一起为新的理想奋斗。国民党和军统上层的迅速腐败,让前者没有意义。余勉强接受了后者。这个时候,余则成身上旧的信仰死亡了,新的信仰出生了。

余则成新的理想和信仰的第一声初啼是吕宗方的牺牲,让他感觉到了这新信仰的力量。但此时的新信仰仍然是脆弱的,剧情于是设计了一系列情节不断巩固它。到根据地见李克农,中共特务机关的最高首长,和戴笠对他的嘉奖赏识形成了平衡。而李克农更注重他个人安危的嘱咐“安全为重,如果出现重大危机,可以立刻停止工作,进入到休克状态,可以拒绝联络员的呼叫,如果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可以立刻脱身”让他感到了和军统不一样的关怀。秋季同志为保护他的咬舌自尽,左蓝的再次出现和牺牲,翠平的感情支持,让他最终完整了自己的信仰,决心入党,加入到这些他佩服敬重和爱着的人中去。

剧情在结尾安排了廖三民为保护他的牺牲,以及电台为让他返回解放区深情的明码呼叫,让对新理想的信仰再不可动摇。即使翠平真的牺牲了,他也已成为一个坚强的战士,完成了自己信仰的成长。何况最后离开关头,见到翠平无事,希望让他毫无疑问会坚持下去。

但对信仰的考验没有结束,翠平下落不明,让他陷入了迷茫。剧情恰恰在此时安排晚秋再次以“我们的人”的身份出现,让人相信余则成在未来的潜伏岁月中,会毫不动摇的坚持,只到信仰和肉体分离的那天。

整部剧以和李克农告别为分野,前面是余则成旧信仰死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新信仰已经出生,李克农无疑是他的助产师和守护者。还是李克农的那句嘱咐“记住,在特殊的环境下,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信仰不可以变”。

与余则成的信仰死亡到重生相伴的是他的爱情,和左蓝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也是引他走进新信仰的钥匙。这个爱和他的信仰伴随始终,和生命始终。和翠平的爱,则更多的是同志友情发展来的,倒是应了戴笠的训示“组织即家庭,同志即兄弟”,一段共同的潜伏岁月应该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家庭留下坚固的基础,可惜最后未能成眷属罢了。而晚秋则完全是新生后的爱情,没有信仰的晚秋,再漂亮再年轻也没法让余去爱她,只有她自己新生了,在共同的新信仰下才会有新的爱情。

这就是我对《潜伏》的解读——一部爱和信仰的简史。片尾的歌词也点出了这个主题: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相信无尽的力量,那是真爱永在。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

PS:上溯三代,家族先辈曾参加“军统上海锄奸行动队”,光复后和余则成一样是少校,解放后长期入狱。从家人的传述中知道先辈是为了抗日才加入军统的,家中曾遭日本特务监视和搜查。所以从小就对对特务形象的脸谱化诠释有自己看法。谨以此文告慰先辈和与他同时代战斗的所有热血儿女,特别是《色戒》“王佳芝”原形郑苹如烈士,向那个时代向他们怀抱的信仰和理想致敬。是时候为他们正名了。

 5 ) M的男人

最近每晚和大厨一起看《潜伏》。
写得确实很好,线索的铺陈和编排,完全不输给美剧,
故事的推进和演变,也完全没有国产电视剧拖沓冗长的毛病。
虽然故事如此离奇,但却给人以相当真实之感,
因为那些人物的面貌,手段,在当今的社会中,并不少见。
阴沉城府,表面却慈祥随和的长官,
文官似的,看似温文尔雅的二把手,
唯唯诺诺,看似老实巴交的三把手,
你进我退,话中有话,利用和反利用,冷漠和极度的虚伪。

在权力关系中的男人,说话并不强硬或者霸道,
大多数时候,尤其是下级,是款款的,温存的,拉家常,掏心窝子似的,
神色中甚至带着一种妩媚,带着一点点心甘情愿的委屈和暗示:
“你怎么可以不懂我?我可是你的人啊!”
完全是M的神态。

法斯宾德说,SM,存在于一切关系中。
我觉得,起码,存在于中国的官场和职场中。
清朝的时候,一个洋SM爱好者来到中国,觉得中国性感死了,
男人跪在地上,脱了裤子打屁股,实在是太有形式感了。
可悲的是,到了当下,虽然不用下跪和脱裤子,
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巨大的SM场。
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下跪。

 6 ) 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

左蓝说: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于是我觉得如果我是余则成,我也会为了她做出改变一生的决定。即使我如此固执的认为信仰是不能简单地因为爱情而被赋予或被改变,但我相信一种坚定的力量,可以让我找到生命的方向。翠平说:爸,妈,我嫁了。于是我以为她将会是余则成一生的伴侣。可是,连上床都要经组织同意的假婚姻,又能有多少期望呢。只要知道她还活着,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也许就足够了。对于晚秋,她似乎的确是余则成最好的选择,但是她终究不是故事的主角,即使她也有那些信仰与忠贞。

《潜伏》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站长。除了信任余则成之外,应该说站长料事如神,并且老谋深算。他的坏浑然天成,没有掺杂过多的党派信仰,不像李涯,很多对于余则成的调查可能是出于对于自己信仰的完全忠诚。站长,是一个很纯粹的官。他懂得如何去安排下属之间的关系,他会让下属之间争斗,坐收渔人之利,他也懂得利用下属,借刀杀人。同时,在国民党希望渺茫的时候,他没有喊口号,也没有要毁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告诉余则成:活着,过生活。和翠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过安定的日子。我看着站长,能感觉到他的疲惫。对于他,对于余则成,对于保密工作的任何一个人,安定是多么遥不可及的奢望。即使不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党派的争斗对于一个年迈的人来说,还有多大的意义呢。站长说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好胜,就像现在的余则成,为了信仰可以抛弃很多。而年迈了,当信仰不再辉煌,期望都变成失望,那些关于信仰的执著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说李涯和余则成是完全对立的,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目标。站长不是,他只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而已,军统还是中统,民国还是中国,都不再重要了。他已经老了。站长这个名号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个职业,一个财富的管道而已。其实站长老婆离开的那一场戏也很有看头,两人并没有过多的台词,只是她转身,于是我看到一个孤单而无助的老人站在那里……他起初的坏,和最后的脆弱都让我觉得真实,甚至比余则成更真实。

至于潜伏中的爱情,我觉得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纯情之所以总是显得毫无分量,是因为没有经过生活的考验。我不是诗人,也无法体会纯粹的爱情,生活的环境让我只能这样将生活与爱情掺杂在一起,或许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爱情并不可能成为纯粹的生活目的,甚至还有太多比爱情更重要的人生目标,例如信仰,需要我们去经营。以前,常常以爱情的名义耽误了人生,同时我还叫嚣,高唱,以为这是洒脱的表现。现在,当我听到左蓝说: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我觉得自己的爱情,分外苍白。我从未从生活的角度去考虑过爱情,余则成面对左蓝尸体的时候,身体控制不住地抖动,面对短波传来翠平死讯时的窒息,不断的试图站起来,却无力支撑,以及当他最后看到翠平要向他走来时,他微笑着摇头,这些不就是爱情吗?这段潜伏因为爱情而分外婀娜,而这份爱情也因为革命而分外浪漫。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剧情派,不独道,不另类,喜欢实实在在有看头的故事。《潜伏》就属于这一类特别跌宕起伏的故事。余则成,左蓝,翠平,站长,李涯和廖三民,包括其中很多配角的演技都是可圈可点的,或者说不知是可圈可点,应该说极其精湛。对于晚秋这个招人讨厌的角色,其实我本身并不排斥,但可能是朱杰太年轻的缘故,我觉得她的演技总是显得不够到位,有她的场景通常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本该浓烈的爱情却显得十分牵强。

对于晚秋,余则成于她还有很漫长的战斗要共同完成。对于翠平,他只有两行热泪,只有这些是不用经过组织批准。对于左蓝,她其实就是余则成的那个信念。

当他见到左蓝的时候,他们一起唱《共青团之歌》:
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脑残都动了真情了,怎能不是一部好极了的作品。

脑残博文,观赏精彩片断截图
http://hmilypty.blogbus.com/logs/37951597.html

----------------------------------------------------
2009-04-19 03:39:21 慵懒的小麦  那句话不是左蓝说的
  是左蓝上级说的。
我更正一下Sorry

 短评

达到国内谍战剧的高峰了。毫不追求猎奇效果,很踏实的片子。除了孙红雷,扮演站长吴敬中、李涯以及陆桥山的一众演员均演技精湛。放眼望去,国企领导一个个都他妈是吴站长……

6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小眼余则成,大嘴翠萍,老狐狸吴站长,笑面虎陆桥山,忠心耿耿李涯,信仰为天左蓝。每个人都出彩,唯独组织不靠谱。

10分钟前
  • 墨先生
  • 力荐

为什么翠平不能和余则成在一起!!!我再也不相信组织了!!!

13分钟前
  • 如小果
  • 力荐

真的可以算是中国谍战剧的巅峰了,余则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剧中的演员演技都杠杠的,现在拍的很多谍战剧都演技感人啊。姜伟导演也是真的厉害他拍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很经典,期待他的猎场

14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力荐

电视剧的成功主要在于编剧。《潜伏》的编剧可以做教科书了,节奏掌握得非常好,每集的前10分钟一般都有一个小悬念,接近中间处解决,再设一个大悬念,快到末尾处解决,结尾再留一个钩子。一个手雷作为伏笔,从第二集埋下,一直到最后几集又用上了,设计很精巧。

16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推荐

所有高管都应该向吴站长学习,所有不够高管的,就学学余副站长,其余,向李涯致敬!

19分钟前
  • 风球
  • 力荐

在内地电视剧还在模式化的时候 这部片子对节奏感的把握已经把其推到了:《越狱》高度。

20分钟前
  • Gavin Gao
  • 力荐

刚刚看完,最感慨的是三个地方:秋掌柜的舌头,廖三民的死,翠平抱着孩子在山坡上等待永远不能见到的爱人。尤其是最后一个。忍不住泪流。无数革命前辈舍生忘死,取义成仁,可换来的是什么呢?看看眼前这个物欲横流,精神和信仰却严重缺失的世界,不知道他们在泉下有知,会不会在坟墓里哭泣。

23分钟前
  • 混凝土
  • 力荐

信任是一种滑稽的好感。

26分钟前
  • 铃铛
  • 力荐

大部分谍战剧都是男人戏,女性在里面简直是愚蠢的化身(即使质量很好的《悬崖》、《黎明之前》),但《潜伏》里姚晨的角色却很鲜活,虽然也会失误,但人物的思维逻辑是可信的,而且值得尊重。事实上她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女性游击队员,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改变了余则成,坚定了他的信仰。

31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佛龛是国民党的余则成,深海就是共产党的李涯。这俩我都喜欢,独不喜欢的唯“信仰”二字。然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35分钟前
  • chrissy
  • 力荐

这部剧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传统的谍剧,有一个欲语还说的结局,故事中翠萍的结局是孤独的,一生只能在一座孤山里守着孩子渡过,甚至男主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而最终也会忘记她。所以这还是一部男子主义电视剧,但也映射也现实,那个时代,熟悉的人不熟悉,陌生的人因为信仰走到一起。

37分钟前
  • 孔雀鱼
  • 力荐

一部少见的精品,能有几部这样的作品,中国电视剧就大大超越了中国电影。

40分钟前
  • 碎岁
  • 力荐

最后一集说明了,打入敌人内部的谍战故事必然只能写到49年为止。49年对于谍战故事而言,就如同童话故事结局的盛大婚礼。至于婚礼之后信仰会不会破灭,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45分钟前
  • 羞猫猫
  • 力荐

结局悲凉,革命的成功以牺牲个人为代价,特别是剧中的两位女性。

48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力荐

结局真是便宜了那个叫晚秋的女人了,可怜的翠平啊!!!

49分钟前
  • DonHart
  • 还行

目前看过最好的谍战剧,人人有金句。吴站长:时间就是头野驴……

51分钟前
  • 寒江雪
  • 力荐

余則成原型吳石,50年在臺灣暴露6月犧牲,電視劇裡的結局政治寓意太明顯了吧?凌晨五點看完這個結局鬱悶得我不得不又找了個喜劇片安撫了一下。。。

54分钟前
  • △▲凉度▲△
  • 力荐

怀念电视剧30集还集集精彩不注水的年代

55分钟前
  • mоmо
  • 力荐

余则成说:我喜欢潜伏,刺激。。。

58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