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轰动上海滩的“郑萍如丁默村案”,在经过张爱玲、李安的两度演绎后,成为一段全球闻名的情色事件。一样的“色,戒”,一样的情节,有着三种文本、三种气场、三种内容不同但程度相当的惊心动魄。
1939年,上海名媛郑萍如刺杀汪伪特务头子丁默村未遂,惨遭杀害。
郑萍如生于1918年,父亲郑钺早年留学日本,大力支持孙中山、黄兴的革命事业;母亲木村花子来自于一个日本很有地位的武士家族,多次利用自己的身份掩护丈夫的革命事业。抗战初期,郑钺夫妇回到上海,他们的女儿郑萍如很快成为十里洋场上的名门闺秀。
郑萍如绝非寻常美女。由于父亲与重庆国民党中央政府特务部门关系密切,她十几岁就已成为情报人员,凭借美貌与智慧周旋于血雨腥风之中。她曾将汪精卫准备叛逃的情报通知了重庆方面,也参与过绑架当时日本首相近卫文闾的儿子近卫文隆的行动。不过她最著名、也最惊心动魄的壮行,是行刺汪伪特务头子丁默村。
根据史料记载,郑苹如通过美人计赢得丁的信任,两人频频约会。1939年12月的一天,丁默村电邀郑苹如晚上一同赴宴,郑趁机撒娇说要买一件大衣,将丁诱进海静安寺路戈登路口(今南京西路江宁路口)一家名叫“第一西比利亚皮货”的店堂内。然而,老奸巨滑的丁默村在郑试穿大衣时发觉有异,借掏火点烟之际夺门而出,疾奔扑进停在对面马路的防弹座驾,幸运地逃过一劫。
郑萍如由此暴露了特工身份和行刺目标,很快就被76号逮捕,不久之后被押赴沪西刑场。根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行刑当天,郑苹如打扮得如花似玉,穿了件金红色的马海毛羊毛衫,披了件毛皮的大衣,头上还插了一朵花。面对行刑队,22岁的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打我的头。
1979年,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在作家落笔29年之后,终告出版。
《色,戒》刚发表的时候,学界就指出这个故事取材自当年的“丁默村郑苹如案”,极少写文章为自己作品辩护的张爱玲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羊毛出在羊身上》,指明这个故事“是有来历的、有背景的”,由此默认了这个说法。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些热血的大学生在沦陷后的上海试图刺杀汪精卫伪政府汪伪政权某当权人物易先生。王佳芝使出美人计,经过两年的布局,几经周折,行动即将成功。然而关键时刻,王佳芝在易先生为她买钻戒时突然发觉,“这个人是真爱我的”,于是放了易先生一条生路。易迅速以铁腕手段枪决了包括王佳芝在内的所有当事人——“他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过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统枪毙了。”
张爱玲将女主角刺杀汉奸未遂的原因解释为“爱情”,如此安排让小说《色,戒》从诞生之日起便备受争议。不过从张爱玲本人的经历出发,人们很容易找到她之所以这样写作的原因。毕竟,她深爱过的胡兰成,就是在汪伪政权中任职的高级汉奸。
更何况,张爱玲从来没有被家、国、民族等大概念的迷障所引诱,她关注的始终是在滚滚红尘中穿行的男人女人——他们哀伤的命运,他们卑微的抉择。她熟悉大都市的繁华与畸形,漠视乱世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众人眼中慷慨激昂的宏大事件,在她看来只有平淡无奇的男女之情。
不过小说《色,戒》并没有太多的拥趸者,即使在“张迷”之中。如果说在《金锁记》等早期作品中,张爱玲描述男女之情时有一种精致的聪明和刻骨;那么在《色,戒》中,她已完全认定了爱情的绝望与荒芜。在小说的最后,张爱玲安排易先生意识到自己爱上了王佳芝,但仍然要将她处决,因为他觉得,“他们是猎人和猎物的关系,是虎和伥的关系,是最终极的占有。只有这样,她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如此冷酷而残忍的爱情断言,在中外小说中都是罕见的。
一万字的小说写到尽头,是,没有爱。
2007年,著名华裔导演李安的新片《色,戒》亮相威尼斯影展,惊世骇俗。
张爱玲在原著中蜻蜓点水般几笔带过的爱欲情节,成为电影《色,戒》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将近三十分钟的露骨情欲戏,让美国人给这部电影贴上了“NC—17”的分级,让威尼斯影展上见惯了欧洲情色片的外国记者乍舌不已,让中国的娱记们戏言:“以后一说到蔡明亮,李安笑了”。
李安其实有其它的选择。张爱玲区区一万个字的小说原著自然很难扩展成一部电影,但他完全可以向故事原型——“丁默村郑苹如案”——的时代中寻找素材。那个年代的上海,鱼龙混杂,群雄逐鹿,上海滩三大巨头——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76号三大天王——李士群、丁默村、吴四宝,个个都非等闲人物;再加上中统和蓝衣社以及其身后军统,王亚樵的暗杀队,其多方厮杀的惨烈程度丝毫不让正面战场。如此一个宏大神秘的背景,完全可以为一部电影贡献丰盛的人物、情节与种种旁支细节。
然而,李安没有那么做。
他固执地扎根于张爱玲的文本中,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扩充原著中欲语还休的内容。许多导演能将一个宏大的故事拍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而李安擅长做的恰恰相反。他喜欢拍摄一个短小的故事,抒情而缓慢地将这个故事扩展为一部人性的史诗。
张爱玲的小说原著,对于李安来说,只是一个起点,或者说只是一个工具。他自己毫不讳言地说:“我不像中国读者那样对张爱玲有着天生的崇敬,所以提出修改意见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顾虑。”他最欣赏《色,戒》小说的一点,是张爱玲将女子性欲的愉悦写入一个充满男人气概和大男子主义的战争故事中,那“虽然是小小的一滴油彩,但是却泛起了大大的涟漪。”李安看重的就是这一滴油彩,并利用影像工具极力渲染那“大大的涟漪”。
对于性的欲望与压抑所产生出的扭曲力量,李安一直就是个精明的观察者,这一点从他过往的作品《断臂山》《冰风暴》《喜宴》和《理智与情感》中均可见一斑。不过他对于性的表达从来没有像在《色戒》中那般泼辣。按照李安的说法,张爱玲小说中那个看似轻率、没有理性的爱情故事有着不能忽视的神秘性,因此刺激了他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的“情欲”。
于是,李安比张爱玲更淡漠那个“动人心魄的美人计”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型,而将大部分的精力投注于对狂暴的性爱场面的刻画中。王佳芝和易先生,只是一对绝望而自恨的男女,他们对彼此的情感摇摆于爱与极端的厌恶之间。他们出于本能不信任对方,又无法掩饰彼此之间纠缠刻骨的迷恋。他们的做爱方式是强迫性的、毁灭性的、带有强烈虐待狂色彩的。似乎只能通过最狂野、最极端的性,他们才能释放出本身最深刻的动机和最真实的人性。
于是,“色戒”就有了三个版本——郑萍如,用生命呈现美艳的青春与凄艳的牺牲;张爱玲,以曲笔写下爱情的解读与绝情的判词;李安,用镜头诉说黑暗的欲望与阴暗的人性。艺术家的两度诠释,将原本一个有关正义、热血、激情的革命故事,转变为一个关于爱情、人性、欲望的晦涩寓言。
在这个信仰渐失的年代,这种转变是如此的转变和必然。它越来越指向最基本的人性,但同时也暴露出最无奈的空虚。
推荐理由:这个电影是好到好在哪里都不相干了,只是好。
片 名:《色,戒》
导 演:李安
主 演:梁朝伟、汤唯、陈冲、王力宏、何赛飞
奖 项:第六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出品时间:2007年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为《色,戒》当浮一大白,虽然我看的,只不过是个洁版。
一样是有关沪上万种风情的电影,《长恨歌》的失策在于用了一个太港派的郑秀文。倒不是说Sammi不好,她只是不合衬。
同理,李安谢绝了章子怡对王佳芝这个角色的申请,理由是她“看上去不像是做这种事的人”,这里头真有些大智慧在。
章是有亮烈而欠暧昧,有决绝而欠婉转,的确她是玉娇龙没错,但要说她是王佳芝,我恐怕她自己头一个就不相信。
而坦白讲,王佳芝的扮演者汤唯并不美,论姿态之流丽、论五官之美艳都还不如同台搭戏的陈冲跟何赛飞。
但她的好处却在于,她站在你面前,浑身上下都是个女人,其简单正在于此,其复杂也正在于此。
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一个动了心的女人更莫测的呢?我看是不会有了。
我还记得今年九月那一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是王佳芝的原型郑苹如。
当年的“刺丁案”何等轰动,冷辣如张爱玲听了都忍不住要情怀激荡。
但这个郑苹如生得可真是媚气,且有那样弯弯笑笑的一双眼睛。
写东西的人里,古龙是真懂女人的,他讲女人之美在其风致,算是讲到了点子上。
所以说先不要看轻谁一身媚骨,事实上所谓媚骨,倒也不是人人都长得出来的。
关于女人先说到这里,回过头来说电影。
故事讲刺客爱上自己的猎物,在杀机与爱意的交锋中,一念之仁,放他逃生,留下她为自己幽暗、卑小、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动赔上性命,她的,还有别人的。
然而,这又纯然是一个女人的事,与家仇国恨没有关系。
对于女人,情爱才是如火如荼的战事,在其中有人引颈就戮,有人劫后余生,任何时代都是这样。
张爱玲的原作太好,好得我简直不敢引用它。
倒是黄碧云《无爱纪》封面上那段话用在这里正合适,“人为什么要有感情,而感情又是那么的纠缠不清,在这无法解开的夹缠当中,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呵,真的,人为什么要有感情?
王佳芝与易先生这两个人,心为欲种,眼为情苗,饭局牌桌间勾搭上手。
起初都无非是对方的猎物,要为彼此不可告人的阴暗念头做牺牲的,哪晓得到最后,有人认了真。
原来眼角眉梢果然不是一场误会。
该是辜鸿铭说的吧,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张爱玲的原作里是断然没有王佳芝为易先生唱“天涯歌女”那一幕的,她比李安冷酷很多。
张爱玲的王佳芝也不吸烟。
但李安要她吸烟又有吸烟的用意,火光明灭之间不知有多少情绪都在里面了,什么话也不必说。
不可不提伟仔的表演,之前听闻他演易先生演到“上身”的地步,今次在银幕上一见就信了。
这样的角色,这样的演员,不上身都是不可能的,非上不可。
很为那一幕动容——
易先生逃走之后,王佳芝走出珠宝店,来到马路上,整个人惶惑得不得了。
上了一辆三轮车,那车夫很年轻也很伶俐,车把上插一只三色风车,在晚风里转呀转的,还问她“是回家吧?”
她很自然地便回答“嗳”,说时嘴角向上弯起,像是个笑容的样子。
李安总有这种阴柔的、隐而不发的绵劲,简直要令人受内伤。
好比《断背山》结尾处挂在衣橱里那两件衬衫,每见必定落泪,好像这一幕画面里安装着我的泪腺开关,但其实那不过是两件衬衫而已。
近段日子说起《色戒》总有人提到《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我却是想起《沉香屑•第一炉香》要更多些。
那里面,薇龙对乔琪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王佳芝对易先生何尝不是如此,她的情重如山,与他何干?
张爱玲笔下从来不乏这样的男人,情爱都不值得他一顾,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但最后他也只好承受王佳芝的感情,而其实也不是承受,只不过是当他再想起她的时候有些酸痛有些安慰——曾有一个女人这样爱过他,而他几乎是亲手干掉了她。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诗是很好,但当真践行了它的,不是诗作者汪精卫,也不是引用这句诗的邝裕民,而是小女子王佳芝。
好歹她豁出性命爱了一场,你知道,在那样贫病交加的乱世,她做了那样奢华的事。
2007-11-4
我发现我这个人有点毛病,看电影之前不能看影评,因为看了就影响自己看电影,所以从来不看。但是这次我发现我毛病大了,看电影之后也不能看,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解读之后就会忍不住想写上几句,可见以后也不必看了,但是这次就算了,已经中了招了,就随便再说几句吧。
看《色戒》里的的王佳芝,让我想起很早以前看《爱情白皮书》的时候,挂居保和成美说过的一段话,那时候他解释他为什么会和他现在的女朋友在一起,挂居说,因为父亲离家出走,母亲是个酒鬼,所以自己从小没人爱,也不那么可爱,所以特别希望有人爱,甚至到了祈求的程度,一旦有人施舍了他一点爱,对他好一点了,就会不顾一切的想报答对方……
于是想,日剧虽然浅白直接,但有时候到也是有好处,这样大白话不拐弯的说出来,到是没有几个人听不明白,但是李安是大导演,大导演的一大特点就是有话绝对不会直来直去的说,要靠你自己去发现,但是李导前面铺垫了那么多,遗憾的是竟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倒是其实前面的东西太细节了,一般观众没有对细节留意的训练,所以眼睛就都看着那大钻戒。说白了,王佳芝的心态,无非是挂居的那几句大白话而已,其实女人真的好简单,人性也好简单,故事也没那么复杂,复杂的只不过是看客而已……
王家芝,介整个就一倒霉孩子啊。娘,不知道哪里去鸟,爹,也是带着她弟弟跑掉了,把她一个人扔在内地自生自灭,她等着她爹来接,结果人家在国外结了婚,寄了张照片回来,照这情形推断,平日里这姑娘在家也不太招人待见。这么个乱世,这么个活法,能当亲人的,也就这么几个同学了。对于这么个姑娘来讲,那就是组织,集体,归属感,那就是家啊,所以,当王力宏提议搞什么刺杀行动的时候,她怎么可能不跟着呢,这小孩哪能想那么多,不跟着是不是不想混了?况且还有王力宏那么个帅哥在里面。况且还是“爱国”行动。
介帮子倒霉孩子啊,可愁死我了!那个刺杀行动简直就是瞎胡闹嘛,还“在不杀就该开学了!”。闹吧,闹吧,最后闹砸了吧,一帮小破孩子傻眼了,四处做鸟兽散,王家芝再在上海遇到这帮人的时候,亲戚卖了她的房子,施舍似的给她上个学,除了这个,啥也没有了。这孩子挺老实的,也挺明白的,就忍者,这个时候碰到老同学,那还不和终于找到组织了一样,何况后面又有了靠山,又是爱国的教育,又许诺可以去英国,又可以估计也说了保证安全之类的话吧,当然一猛子就扎进去了。
其实这故事结局大家早就知道了,最大的看点是看李导怎么把这事儿给说圆了,这压根就是假命题,所以说李安确实厉害,在前面就用种种质疑和模糊了所谓“爱国”行动的意义,爱国,的确没错,但是具体到这次刺杀行动上,对于这群倒霉孩子,和在这个倒霉姑娘的心里,到底有多少意义,杀姓易的一人足以救中国?还是说重庆方面的老刘后来那狰狞扭曲的脸能让姑娘内心焕发有多少爱国的理想?另,这老刘太不会忽悠了吧,看我党把广大人民群众忽悠成啥样(具体可参看江雪琴事迹)。不得不批评中统的同学们都太阳春白雪,不懂得做好基层宣传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佳芝这倒霉姑娘最后有这种举动也真是太正常不过了,谁同她肌肤相亲,谁为她的歌声流泪,谁给了她一间公寓,谁给她买大钻戒,谁跟她深情款款的说,放心,哥哥我罩你。(注意,全世界的女人他都不给买,就给她一个人买)……
更何况,伟仔那叫一个帅,一个酷。(此处播放背景音乐:如果这都不叫爱……)
都是简单的道理,看很多影评拼命分析爱国和性欲这事情,越分析越复杂,觉得好可笑。李安的电影就是李安的,咱不说郑萍茹,不说张爱玲,就说生活本身,说这个电影本身,我觉得这是对一个导演最大的尊重。搞那些对比,很无聊。我最喜欢这个电影的一层,就是,人,一个很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当把她放置在一个动荡的大环境之中,在被身不由己的,来自外界的,内心的和身体的力量的推动下,所产生的荒谬,和无比真实之间的对比。就像以前自己也写过的那样,所有伟大的作品,最后的指向,都只有两个字,虚无。
我们就是靠咀嚼虚无,战胜虚无的。这就是这个电影,现世的意义,是关于无论在什么年代下,一个人存在的永恒意义。
顺便说,李安是非常会利用演员的家伙啊,现在看,汤唯用的是非常成功的,这姑娘大器晚成,估计早年不顺利,磨去和很多棱角,身上特别有那种蔫巴人干事儿吓死人的劲头,能够在试镜的时候一咬牙,在李安面前脱个精光,可见这姑娘不简单。的确有王加芝的感觉。而且众目睽睽之下,她又有一种天然的紧张,怯,正是符合这个角色,而当年章子怡能出演卧虎藏龙,李安分明是看上了她身上年少轻狂的劲头,那时候她年纪轻轻的一张脸上,就有一股纯天然的戾气,这是演不出来的,而且越老越明显。包括王力宏,我看他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演什么,不过现在想想, 其实满合适的,邝裕民实际上就是那个时代小团体的小偶像的那种,也是一稀里糊涂的傻孩子,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吗。在看电影之前就忘记在谁博客上看,说王力宏是一说RAP的,搞得我一看到他张嘴就想笑,李安为啥让一个流行歌手来当革命青春偶像,太有荒诞感了,他是故意滴。介就素个坏人!
不过这个道理,我是很久以后才明白。我不明白的只是,为啥女筒子们都在用张爱玲的调调来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好多人说看了这样的影评都哭了,可惜我每次看到“他终究是爱她的吧……”这样的句子,就笑到不行。
总结一句,李安,老狐狸,死啦死啦的狡猾的说。
本来不想把李安的电影《色|戒》与张爱玲的小说放到一起来评论,因为正如我在先前的影评中所述,电影已经是艺术加工上的艺术再加工,从政治的角度看它究竟有几分忠实于史实,有没有“正确”的刻画抗日革命者等等都是近乎荒谬可笑的评论方式。但这样的比较近来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有些话,也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了。
张爱玲的小说尽管也是同一个故事,但叙事角度与电影的差异是很大的。王佳芝在书中是绝对的主角,简单的情结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易先生,都是围绕着王佳芝的个人悲剧来展开的。尽管故事的背景是抗日,但这个故事却可说是完全脱离了抗日的大背景的,它可以被放到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去加以改编,讲述王佳芝作为女人在理智与情感当中的挣扎。性爱对于王佳芝只是丰满情感强烈程度的注脚,强烈到在任务的最紧要关头能够为了感情“什么都顾不上了”。在这样的写作目的下,性爱的细节并没有必要被细致刻画出来,用“洗了个热水澡”一句传神就足够了。而书中的易先生,从头至尾对待王佳芝的感情都称不上是爱,那仅仅是一种感动,是一种人生得一红颜知己的得意,并没有爱情。王佳芝磨剑十年,功亏一篑,为的却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为的是一种连爱情都算不上的不平等情感,着实可怜可悲。张爱玲表面是依据郑萍茹刺丁的事迹杜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实质上是从某个侧面来刻画她自己所体会到的一种强烈挣扎——明知不可,但放不下,挣不脱,泥沼沉陷,无从遁逃。与其说张爱玲的《色。戒》在为汉奸开脱,不如说张是在替自己开脱,替自己分析在男女关系这场战争中,她为什么输得那么彻底。
而李安的《色|戒》,却比张爱玲的多出了很多的层次,通过令人玩味的细节来展现了一个大时代的悲剧。
初看《色|戒》,我注意到的自然是李安依照张爱玲的故事所细腻刻画的王佳芝,她的痛苦与挣扎被毫不留情的剥离开来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一点《戒不掉的痛》已经说得很清楚,不再赘述。
再看《色|戒》,注意力被吸引到很多书中没有的细节上,这些,便是李安对这个故事的个人解说了。比如电影中张秘书的作用,尽管是以“藏”为主,但有很多次“露”得也很明显,在电影开场,张秘书告诉易先生日本人擅自取消了已说好的约会二是要他第二日一早去见面,易不悦,上车离开,张秘书站在机关门口冷眼远望车子离开;王佳芝在上海搬入易宅,到房间取给易太太的礼物,与张秘书照面,张又是一幅冷漠而神秘审视的面孔;最后张对易报告对学生间谍的侦察,并说没有向易早汇报是因为“您跟王小姐的关系”等等。通过张秘书,电影把张爱玲仅仅用于描述男女关系的“虎与伥”扩展到了易身上,而易两次“自白”(一次在汽车上,另一次在艺伎店)就是更明显的提示了。
除了张秘书与易先生,电影在对另外五个抗日青年的刻画上也是相当有匠心的。这五个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除了起到对王佳芝一线的辅助实现作用,其内部本身也充满了层次。邝裕民是最有个人理由来抗日救国的,所以他在片中的表现是从头至尾都很激进坚决,刺杀易先生也是他首先发起的;剩下三位男同学中,富少年轻气盛,对革命的单纯美好向往让他也相对激进,不惜使用父亲留给自己的救急基金来经济支援刺杀行动,但当行动进展缓慢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付出的直接成本最大,所以也是第一个丧失耐心的;胖子革命的决心其次,基本是四平八稳的中间派,起到转承与凝结整体的作用;抱着机会主义玩玩心态的是梁润生,他革命其次,随大溜玩乐为主,并没有什么杀敌救国的坚定信念,所以小团体在海边射击为行动没有进展而沮丧的时候,只有他会说出“先找两个容易的杀杀,再不杀就开学了”的话。另外一位女同学赖秀金开场先说“我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香港),我不会回去了,我要借这个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她所表现出对邝裕民的倾慕却是她加入邝号召的刺杀行动的直接原因,而她与王佳芝因为邝的原因所产生的离隙,与后来她与另四位男同学站在一起要求王佳芝为革命献出贞操的态度都相一致。这五个人,每人都有加入刺杀行动的独特处境,尤其比照行动失败之后他们不得不逃离香港回到上海(比较赖秀金当初说的“不回去”的话),和后来邝裕民“受制”于老吴及上级的地下情报活动大策略的状况,即使仅仅作为辅线人物,他们每人的形象都是丰满而前后统一的。
与张爱玲的小说相比,电影在细节上的扩展把书中原来当作前提“定量”的固定人物形象也变成了“变量”,尤其是易先生,三场毫不遮掩的床戏,一是为了剖析王佳芝的情感变化过程,同时也是为了平行展现易先生的处境与性格特征,为了刻画易先生这个“变量”。易的处境,王的处境,邝的处境三相对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都有偶然又必然的人生选择。这样一来,电影比小说便多出了很多层次,更值得玩味与仔细体会。
有一些评论说李安给易先生加入了很多人性元素进去是为汉奸翻案,我认为如此看电影的人一是忽略了电影中刻画的易先生与张秘书之间的微妙关系,二是仅仅注意了易先生“人性化”的表面,而忽略了背后故事的时代背景安排。这个故事为什么一定要放在抗日时期?李安敢于冒大不违的风险来担上“为汉奸开脱”的恶名,难道仅仅是为了炒作一个有点出格的“爱情故事”么?
第三次看《色|戒》,很自然的,我的目光从电影中的小细节扩展到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上。前面所分析的王、易、邝这些不同层次的比照结合在一起,他们都是“大悲剧”的不同表现方式。什么是这个大悲剧,那就是战争,是国家被占领被奴役的深切伤痛,是家山北望山河破碎的刻骨铭心。面对同一个悲剧,不同的人表现出来完全不同的选择,有易先生这样明知自己是为日本人作伥鬼,却依然选择这条不归路的彻底自弃,明知时日无多,结尾十点的钟声震得他惶惶不安如丧家之犬,结果反应出来的却是更加的残暴冷血;有面对时代感召义无反顾勇于牺牲自己生命投身抗日救国活动的大学生们,有随大溜的中间模糊状态,还有在小我与大我之中强烈挣扎的失败者,比如王佳芝。不管是什么样的表现方式,在这种根本性的时代大矛盾中,人性格中的某种极端都会被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出来,高尚的更加高尚,卑鄙的愈为卑鄙。乱世出英雄啊,乱世也出尽奸奴。但应该被批评的仅仅是人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乱世,为什么会有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被占领?尽管电影仍然不能为这些问题提供直接的答案,但它拥有的所有这些深层次思考可能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是完全看不到的。
以张爱玲的小说的视角来看李安的《色|戒》,必然会导致认知的某种扭曲。张的小说主次区分太过明显了,只有鸡毛蒜皮,没有千秋家国;而所谓的“藏”,不过是看到底藏了多少张自己的情感在故事里面。电影中充分展开的细节与对时代大背景的思考,张爱玲的书里都是没有的。同一个故事,张爱玲停在了第一个层次,仅仅讲了一个女人的挣扎;而李安的视野比张开阔了不是一星半点,电影所刻画的主体并不是爱情,李安“藏”的,更是人性面对最具毁灭性战争最根本性的矛盾与挣扎。所以马英九看了会哭,会动容的说国家存亡的话。
看到了最后这个层次,毫无疑问《色|戒》是李安目前最优秀的电影,它经得起对细节的推敲,对表演的回味,对主题的深挖。初看《色|戒》,我从对“天涯歌女”片段的落泪,到三看《色|戒》后对王佳芝坐上黄包车,三个小风车在太阳光里吱嘎嘎的转呀转,车夫问“回家”,王神情恍惚的回答“嗳”之后深切的悲痛,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从表面的小渐渐转向了背后的大。而现在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整部电影中只有一个片段令我三看而都强烈动容,因为对我来说,那才是迷离幻像故事背后最最真切的一句——中国不能亡!
今天看了两遍《色戒》,下午一遍,晚上一遍。关于色戒的分析很多,讨论更多。前些天到处都闹哄哄的是这个话题。这两天似乎有些降温了。现在还写关于这部电影的文字未免有些过时。不过我无所谓,我向来都是个反应迟钝的人。而且,这是一部好的电影。
《色戒》是无关民族大义的,它只关乎人,关乎人性。从一开始,它的出发点就不是进行什么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原著,张爱玲传奇的经历与不合时宜的性格就决定了她费心写作修改了三十年的作品不会是什么爱国主义赞歌。然后就是更加明显的,原著中只是隐藏在文字中的香艳情节变成了活生生的画面。顺便提一句,在美国,《色戒》未删节版分级为顶级的NC-17(17岁以下绝对禁止观看),剪辑版也定到了R级(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陪同下观看);在香港,众所周知的分到了三级(未成年人禁止观看)。虽然剪辑版在大陆允许公映,但是这样的分级结果还是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影的票房成绩,特别是美国的NC—17,对未成年人禁止也就意味着电影的票房会大打折扣——青少年是电影的很重要的受众,而且这样的结果也使家庭集体观影关上了大门。这两点则会影响影院放映电影的态度,限制播放场次而将时间留给更能创收的影片。在其他的国家与地区,这部电影的分级也同样受到了类似的待遇。大陆虽然是公映了,那是因为中国只有禁与不禁两级,而且还有一个**(省略恶毒形容词若干)的广电总局。在影片拍摄之际,导演李安肯定是能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可是《色戒》还是以这样的面目呈现在观
众面前,可以认为,李安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很有追求的。
这部电影的追求当然不仅仅停留在制作精良上。诚然,电影在情节的把握、镜头的运用、场景的调度氛围的创造上都是很精彩的。但电影所关注的是人性,也是电影海报上的那句话“色易戒,情难守”。
在网上有一超级NB的技术贴,将色戒的受众分为三类,这三类分别将色戒看做爱国注意教育影片或者间谍片(这部分人往往破口大骂汉奸电影无耻之极);情感电影,也就是不才所认为的程度;第三种看法就是悬疑电影,并且附上了复杂而充分的镜头证据。我自认看电影还没有达到第三种人群那样出神入化的境界,始终觉得这种说法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嫌疑。当然,那个NB贴对于理解电影还是有不少帮助的,至少张秘书肯定是个不简单的人物,风光无限的易先生很可能是个傀儡(这一点在签字杀人那场戏中尤为突出)。当然,作为傀儡残害自己同胞也是不可原谅的,汪精卫在历史上也是傀儡,可他罪不容诛。扯远了,这里不谈国事,关于影片的抗日背景,后面能说就说。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作为一部悬疑片,纵使它的细节设置再精妙,也只能说导演或者编剧在讲故事方面很强悍。作为影片的中心点也是立足点的,还应该是它的精神内核。就像福尔摩斯探案集,它可以令全世界无数的观众为之痴迷倾倒崇拜,但是小说本身在文学史上也只能算是二流的作品;《等待戈多》什么都没有讲,却是公认的一流。我无意鄙视那种NB的技术贴,作者那种超强的观察力和对情节的分析能力是我所崇拜并且永远不可能拥有的。我只是怯怯的说一声,如果考虑到电影的制作和欣赏特点,那样看未免误入歧途。
我以为解开《色戒》的钥匙并不在与张秘书,更不在于司机和张妈那样的小人物,而在王佳芝在封锁线前回闪的一个镜头,那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最为震撼的一个蒙太奇:王佳芝走在布置了假树的舞台上,流连于此,一个声音传来“王佳芝”,像是末日审判的法官在宣读名字。镜头一转,她的同学衣着干凈的站在高出,带着不可捉摸的表情说,“上来啊”。王佳芝一脸的迷茫。这个回闪不是简单的重复前面的镜头,它给出了更多细节上的信息。也许之前王佳芝的疑惑只是简单的不知道他们怎么都到了那里,可是这个镜头隐含的内容却在理解这部电影的时候尤其重要。
王佳芝放掉易先生的行为为很多观众不解,一个参加革命暗杀汉奸的人,怎么能因为儿女私情在关键时刻一念之差害了那么多人呢?其实,王佳芝对于革命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理解这个人物,自然绕不开谜一样的张爱玲。由于和胡兰成的一段风花雪月,《色戒》这部小说多少让女主角带上了她的影子,至少是受到了她的态度很大的影响。而电影因为其改编的特点则保留了这一影响。而张爱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不好说,但是从她和胡兰成的一段八卦看来,她是个浪漫不通人情世故的人,面对爱情,她就是个白痴,心中只有爱,什么都不顾了,虽然在她的作品中,她看的是那样的透彻。实际上这种态度也使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超越了时代,她在里面并不代表什么爱国间谍,而只是代表女人这个抽象的个体,从红楼梦中走来,从杜拉斯那里走来,也从《简
爱》中走来。当然这也很可能是李安看中这个小说的一个原因。但是作为女人就可以为了自己的私欲出卖神圣的革命行动么?当然不行。
王佳芝的这个行动,是各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实她对于革命没有什么特别的热情,即使是在那样一个革命热情在年轻人中如火如荼的年代。从电影中我们知道,她的家庭是不幸福的,她的出身以及父亲对她的漠视必然在她的性格形成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使她的人格实际上不怎么健全。而她由此形成的内心阴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只可能加深。而且故事发生的时候她还小,刚刚大学一年级,即使是在正常的环境下,心智也不能说成熟。可以说,王佳芝的内心是孤独没有归属感的,现实中她没有可以说心事的朋友,只能一个人在电影院流泪。话剧团的同学对她其实也是残酷的,在爱国热情的冲击下,在她不参与的情况下就决定牺牲她的身体,而且首先给了他们之中最为猥琐的那个
人。他对邝裕民有好感,可是“三年前你可以,你为什么不做?”关于破处的人选,那个技术贴也有很信服的分析。随便怎样,拿出台面的理由对她是在只是侮辱。她的心灵是很寂寞空虚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设防的。这也是易先生可以钻进来的一个基础。她对暗杀的态度在电影中也是比较明显的,在话剧社决定暑期行动的时候,她差不多是被强迫参加的,类似那句台词“王佳芝,上来啊”。而第二次的主动参与,我认为和邝裕民有很大的关系。直到这个时候,她对邝还是很有好感的,邝对她也是,而且从电影中看来,彼此都知道。王佳芝的参与,也三年前邝的态度和作为有很到的关系。这种心里我觉得很复杂,有些由爱生恨,也有些赌气。再或者,她可能感觉到了,她无法拒绝(这个想法很邪恶啊很邪恶啊很邪恶)。我觉得在这个地方,影片的主题已经第一次的显现了,这里的情,很是懵懂。至于易先生,虽然两人的身份很不一样,他们在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的,这一点在最后《天涯歌女》演唱的时候表现达到了顶点。
影片中的易先生,当然是个残害民族同胞的汉奸。很多评论说这部电影在美化汉奸。这些评论是有失偏颇的,但是片中的易先生却的确表现出了惹人怜的一面。片中没有直接表现他残害同胞,最后一个签字还表现出当傀儡的意思,还有最后王佳芝死后在家中的黯然伤神。易先生的内心也是同样空虚寂寞的,“你要知道,我很多年没有相信过别人的话了”,他的性格也是扭曲变态的。他不值得原谅却让所有观影的人对他不讨厌。一方面,这和魅力男人梁影帝党纲有关。另一方面,这种设定,也是让观众和王佳芝一起去体会这个过程中的“色”与“戒”,从而更加突出主题。很明显,电影中的所谓色,并不仅仅指女色。那些大骂美化汉奸的人,很不幸,他们真正的被梁影帝色诱了,没能透过表面的镜头去看人物。这种设定放在政治与历史的角度是不合适的,但是放在这里却合乎情理,它就是为主题服务的,真正的主角是王佳芝,主题通过她表现,梁影帝这方面当然也有表现,但更多的只是创造条件让女主角的表演去集中体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再次说明,电影无意关注民族大义,否则会有更好的题材。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污蔑了爱国的热血青年,让他们在刑讯之下逼供,让他们在行刑前没有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他们应该明白,这些人只是学生,最多也就经过了重庆组织三年的训练,能希望他们怎么样呢?抗日战争毕竟正式打了八年,如果每一个热血青年都能像烈士一样去战斗,像烈士一样在刑讯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精神,这
场战争哪里能拖到八年才结束呢?历史并不像红色经典一样令人激动。他们的表现,可能才更多的接近原貌。而且,他们做的,实际上已经无愧于革命者的称号了。为之努力,为之显出了生命,怎么还能强求在死前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些留恋呢?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上一段结尾的那句话。这样的设定,也是为主题服务的。实际上周围这些人对于爱国行动的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佳芝的决定,王佳芝是聪明人,只是她可能没有觉察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王佳芝在临行前的表情很值得玩味,面对昔日的同学,现在的战友,她的表情一开始是有些愧疚的,可是在邝裕民的笑容之后,她像个烈士一样坚定。这部电影讲的是“情”,这个地方的“情”,耐人寻味。她对于这些人的感情实在是太复杂。所谓“情难守”,实在不只是爱情。至于抗日战争的背景,也在这里一并说明一下笔者的理解。它只是创造了一个典型的环境,让人物典型的性格有一个更好表现的舞台,从而更好表现主题。同样,只是关乎人,关乎人性,与民族大义无关。
最后要提的就是被剪掉的镜头了。没有看剪辑版,但是很明显我知道床戏肯定被剪掉了。另外,据说那个副官被爱国青年杀死的过程也被和谐掉了。暴力镜头表现了爱国青年面对一个活生生的汉奸之时心理的动摇和挣扎,这个合乎情理,也有助于理解这些不成熟的爱国青年,特别是邝裕民那声底气不足的大义凛然的训斥。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这个镜头对这些青年的理解很重要,被和谐了很可惜。再就是床戏了。几场床戏对于电影的理解实在太重要了。没有它,这个故事完全不完增,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最后的失败是“一个超级钻戒引发的悲剧”,完全偏离了主题。也难怪那么多人从影院回来大骂李安居心不良。关于床戏,网上有较为细致合理的分析,不在此赘述。很多人带着道学的面具不敢或者不愿意面对这个镜头,捂住眼睛在指缝中只看到了色情,看完之后就
大骂导演有伤风化,大骂镜头不堪入目有损中国人形象,大骂汤唯梁朝伟没有羞耻感。这些人很遗憾,他们的观影态度影响了他们真正欣赏电影。或者他们真的纯洁,真的不敢或不愿意面对赤裸裸的身体,虽然那并不恐怖,也不丑陋,只是在压抑中透着哀怨与寂寞。
絮絮叨叨的又是一大篇,如果您看完了,感谢您的时间和精力。
是个女学生时,她素颜也灵气十足;扮富太太时,她明艳不可方物。她真的是将才。
好一个汤唯
王佳芝的一生毁在两个男人的手里,为第一个男人献身,为第二个男人牺牲。
一群涉世未深的毛孩自以为精心策划的刺杀计划造成了一个女孩的悲剧的一生,全片最佳背锅王佳芝。
“第一次觉得李安可怕,是看《色戒》。觉得害怕,不是那十分钟的床戏,而是因为电影里彻头彻尾的虚无——爱情是荒谬的,友情是虚伪的,亲情是荒芜的,国家是四分五裂的,革命是似是而非的,革命者更是不可靠的……只有性爱的快乐是真实的,而这唯一的真实恰恰又是不可说的。”—摘录
一个鸽子蛋的心意换一条命,女人是真傻,还是真聪明?
再看《色戒》觉得很残酷。王佳芝是因为爱上了邝裕民才加入了这个所谓的爱国计划。但这个口才甚好的爱国青年却不像他所标榜的那样勇敢。甚至连担起对心爱的女人在肉体上负责的能力都没有。而后她却发现易先生跟她想的确实不一样。易是个好情人嘛。至少她愿意为了他放弃这个计划。而这个计划的败露则意味着让她自己死。最后那些革命者面对死亡哭了。这个电影蕴涵的太多。很喜欢。
父亲支付不起她去英国的旅费,舅妈卖了她的房子才让她读书,邝裕民喜欢她却把她推上最危险的境地。她要成全的是谁的信仰呢?是邝裕民和那几位同学的,他们在二楼喊“王佳芝,上来啊”,可从头到尾一位男同学损失了钱财,王佳芝失去了贞洁,邝裕民什么代价都没有付出。一刀一刀扎在曹副官身上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那这份信念也太可悲了。在王佳芝和易默成的交往中,王佳芝的血泪和哭喊中,易默成才能感受到真切活着的滋味;易默成残暴的性爱中,王佳芝才能品出一些被珍视的意味。王佳芝恨他,因为易先生她才会失去一切,可她真的爱他。易默成那样一个毫无安全感的人,却对王佳芝说“我相信”。在最后赴死的时候,革命者轻易的招供、惧死的哭泣都让这场革命变得可笑至极,只有迷茫的王佳芝平静淡然,不为革命,为爱而死。
看完之后整晚都觉得很累,李安的电影我只看过中文的,所以感觉风格相差还不是太多,用一个字来说就是很“细”,人物表情,布景,镜头移动,满满得都是细节,演员的发挥也是这么细致,每说一句话都意味深长,需要品味很久才能咽下去,这个故事情节本来就压抑,再加上这样缜密的拍法,感觉有点儿透不过气来。其实“卧虎藏龙”也是这样的细,不过里面穿插的几场打斗是很舒畅的内容,所以没那么累,“戒色”穿插的几场床上镜头,比其它情节更让人累了几分。唉,这真的是一场好电影,只不过没有情绪张弛的变换,让观众看得太辛苦了。
“快走”, 汤唯说完这句话转到梁朝伟特写, 梁表情数变(“表情数变”,这是我在看网络小说时经常吐槽的一个词,但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能够表现出来)从微笑,困惑, 到醒悟, 再到慌乱, 种种神情一闪而过, 梁朝伟在这里直接奉献出了影帝级别的表演。最后一幕, 妻子进来, 光落在梁脸上, 而眼中隐有泪光闪动…
佳芝临死前面容很坦然,爱情就像有着超强药效的毒品可以使病危的人忘却痛楚。我想她不会后悔救了易,更加会庆幸自己终于可以摆脱这份灵魂和肉体的束缚。她随时都在准备着结束这场必输的赌局,只因为她压错了时间,压错方式,压错了对象。
恍惚间,她相信他爱她。
男人是政治的动物,女人是情感的动物。李安用床戏“将易先生的内心活动外在化,外显他的恐惧、他的愤怒和挫折。你可以形容一个人如何不具备相信别人的能力,但更绝的是让他在高潮时都不敢闭上眼睛” “如果说断背山是一段发生在天堂里的爱情,那色戒就是来自地狱的爱情。”——李安
汤唯一曲天涯歌女,彻底把我给秒了
伱演過一場話劇、愛過兩個男人、抽過三次煙、打過四場麻將、流過六次眼淚、換過十六件旗袍。可昰伱為甚麼都不笑了呢? 我很喜歡看伱笑的。
街市上人们急着回家烧饭,牌桌上太太闲话下次的宴请。没人关心一场波诡云谲的情爱,悄无声息轰然落幕,如床单上的皱褶,化成眼角噙着不落的泪。穿着,一件旗袍动了心;戴着,一枚钻戒动了情。他那么怕黑的人,却摸着黑和她走了情欲钢索。她如此无根的人,却把篱下当做家,把假戏当真情,淹进爱欲深海。
李安最大的成功不是拍摄了《色戒》,而是找到了一个王佳芝,一个有着隐忍闷骚眼神、永远嘤嘤喘息的王佳芝。
对,我是一个很在意细节的人,甚至有细节偏执狂的倾向。我喜欢王佳芝的嘴角总是倔强地微微翘起,在父亲寄来结婚照片她发去贺信的时候,在她为了王力宏那一心复仇的疯狂甘愿把自己最宝贵的给一个不相干的人的时候,在她接到梁朝伟太太电话的时候,在她和他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在她看到足以让世界上所有女人疯狂的“鸽子蛋”的时候,在她确认自己是真的爱上他救他一命的时候,她嘴角的弧度,堪称完美。
李安的控制、梁汤和几个配角的表演,台词,场景,摄影,剧本,音乐,都几近完美。非要挑骨头的话,大概就是抗日大背景交待不够,无法形成王佳芝愿意作如此牺牲的充足理由。
也许他们有一瞬间是真心相爱的.但只有那一瞬间的假戏真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