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10集全

主演:邓伦,周一围,蔡少芬,宁静,王丽坤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剧照

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2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3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4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5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6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3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4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5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6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7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8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19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新了·故宫》是纪录片《紫禁城》的阶段性成果,是文化季播节目,片中周一围和邓伦将进宫识宝,助力故宫文化传承。  2018年10月,纪录片《紫禁城》以及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新闻发布会日前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举行。2018年11月9日,《上新了·故宫》将正式播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顾小姐的100次告白昨日的美食2020新年特别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妈呀,你醒了漂洋过海再爱你背锅侠迷途知返2013与恶魔有约丈夫的秘密达斯勒兄弟女子警察的逆袭SP2与你在世界终结之日 特别篇神秘博士归来相棒第20季对的时间,对的人6级暴逃(上)武神主宰剧版今天的侦探黑暗正义联盟我的阿勒泰牵牛花狂热2019

 长篇影评

 1 ) 观影笔记——上新了故宫 第一季

上新了,第一季

主题——乾隆的秘密花园

曲径通幽,是乾隆退位后居住的,但事实上乾隆退位后没有真正交出权利,没有在这里居住,里面有个小戏台,主要是看看戏的场所。

乾隆对江南有着很大的执念,用了十年时间打造秘密花园“宁寿宫花园”。主要有竹香馆,符望阁,倦勤斋。

竹香馆: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可以通过冰裂纹窗户,看外面的竹景。

符望阁:

迷宫式建筑,设有双面钟、双面绣,还有镜子,乾隆喜欢观望镜中的自己,提现了他有着多面的人格。

倦勤斋: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为了寄托对江南风情的思念,命匠人仿制了江南的烟雨楼。

主题——解锁三层楼大戏台畅音阁

紫禁城的演唱会

角楼:故宫的防御设施

冰窖:冰嬉图,三九寒天,北海公园滑冰

文物医院:缂丝男蟒,蟒又称官衣,戏曲中的帝王将相所穿

畅音阁:

乾隆年间戏曲发展到巅峰阶段,乾隆喜欢看戏。

畅音阁从上到下有福禄寿三层,地下有水,可以使音效扩散更优。里面可以上天入地,类似现在的吊威亚。游园惊梦更是传唱三百年。

主题——紫禁城超级学霸

康熙

白沙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

武英殿

左文右武,对称的那边有文华殿,后来成为武英殿书局,负责刊印装潢书籍,称为“殿本”。

康熙曾经参与解剖已知冬眠的熊,把法国皮理的《人体解剖学》译成满文,命名为《钦定格体全录》,命太医院抄录三本供他学习。

主题——宫斗冠军甄嬛进阶史

清朝选秀从神武门进,到御花园进行选秀。

钮钴禄氏从侍妾到皇太后,13岁在贝勒府为侍妾,20岁生下弘历,31岁雍正继位后被封为熹妃,38岁封为熹贵妃,43岁雍正驾崩弘历继位被封为皇太后。

寿康宫的第一任主人,崇庆皇太后。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

后宫嫔妃制度:答应-常在-贵人-嫔6-妃4-贵妃2-皇贵妃1-皇后1

主题——紫禁城中一位传奇的母亲

字最多的匾额-徽音右门-满蒙汉三种字体

因为孝庄太厚是蒙古人,所以慈宁宫区域保留了蒙古文,包括慈宁宫、慈宁门、徽音右门、徽音左门。

承乾宫:顺治最宠爱的董鄂妃的宫殿

主题——紫禁城的零零后 溥仪

紫禁城有三位受到新思想浸润的零零后,溥仪、婉容、文绣

溥仪为了骑自行车把门槛锯掉了,做了榫卯结构,宫门开把门槛拿下,宫门关把门槛放上。

养性斋:庄士敦的书房,庄士敦是苏格兰老夫子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溥仪拨通了胡适的电话,促成了两个人的见面,但没想到这次的率性之举引起了轩然大波。

丽景轩:溥仪吃西餐的地方

储秀宫:婉容的寝宫,慈禧太后也住过

主题——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

乾隆65岁得女,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酷爱男装骑射,能拉十力弓,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固伦是嫡出公主才能有的封号,可见乾隆对他的宠爱。据说乾隆生气时,十公主出现就不生气了,妥妥的女儿奴。乾隆曾经说过“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主题——第9999间半房

摛藻宫:

藏书之地

文渊阁:

乾隆下旨参照宁波的天一阁建造。

存放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指的是经、史、子、集。一楼存放经,二楼存放史,三楼存放子、集。

绿墙黑瓦,有别于红色系建筑,黑色属水。因为文渊阁主要用于藏书,书最怕火,所以前面还有个池塘用于储水,其他宫殿的储水都采用大水缸。

区别于传统对称式建筑,文渊阁为六开间,传统为了对称会采用三开间、五开间等,文渊阁的中间还是对称的,居于正中的位置,西尽间是个小小的开间,也是个楼梯间,连通上下,就是传说中的第9999间半房间,因为很小,所以算半间。

主题——古物南迁中最重的古物(石鼓)

乾清宫:

乾清宫里的几乎所有物品都进行了南迁,现在的陈设都是文物。从雍正开始,正大光明牌匾后有个匣子,用于存放立储密旨,一共有两份,还有一份会再皇帝驾崩后拿出,和匣子里的对比,确认公布下一任皇帝。

奉贤殿(钟表馆):

有个体量很大的自鸣钟,有个写字人钟,也参与南迁,可以写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字

宁寿宫(石鼓馆):

有十个石鼓,其中有个只有半个,被切过,曾流于民间,被寻回。石鼓文是是大篆到小篆过渡的文字。

宝蕴楼:

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宝物

 2 ) 观影笔记

上新了,第一季

主题——乾隆的秘密花园

曲径通幽,是乾隆退位后居住的,但事实上乾隆退位后没有真正交出权利,没有在这里居住,里面有个小戏台,主要是看看戏的场所。

乾隆对江南有着很大的执念,用了十年时间打造秘密花园“宁寿宫花园”。主要有竹香馆,符望阁,倦勤斋。

竹香馆: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可以通过冰裂纹窗户,看外面的竹景。

符望阁:

迷宫式建筑,设有双面钟、双面绣,还有镜子,乾隆喜欢观望镜中的自己,提现了他有着多面的人格。

倦勤斋: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为了寄托对江南风情的思念,命匠人仿制了江南的烟雨楼。

主题——解锁三层楼大戏台畅音阁

紫禁城的演唱会

角楼:故宫的防御设施

冰窖:冰嬉图,三九寒天,北海公园滑冰

文物医院:缂丝男蟒,蟒又称官衣,戏曲中的帝王将相所穿

畅音阁:

乾隆年间戏曲发展到巅峰阶段,乾隆喜欢看戏。

畅音阁从上到下有福禄寿三层,地下有水,可以使音效扩散更优。里面可以上天入地,类似现在的吊威亚。游园惊梦更是传唱三百年。

主题——紫禁城超级学霸

康熙

白沙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

武英殿

左文右武,对称的那边有文华殿,后来成为武英殿书局,负责刊印装潢书籍,称为“殿本”。

康熙曾经参与解剖已知冬眠的熊,把法国皮理的《人体解剖学》译成满文,命名为《钦定格体全录》,命太医院抄录三本供他学习。

主题——宫斗冠军甄嬛进阶史

清朝选秀从神武门进,到御花园进行选秀。

钮钴禄氏从侍妾到皇太后,13岁在贝勒府为侍妾,20岁生下弘历,31岁雍正继位后被封为熹妃,38岁封为熹贵妃,43岁雍正驾崩弘历继位被封为皇太后。

寿康宫的第一任主人,崇庆皇太后。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

后宫嫔妃制度:答应-常在-贵人-嫔6-妃4-贵妃2-皇贵妃1-皇后1

主题——紫禁城中一位传奇的母亲

字最多的匾额-徽音右门-满蒙汉三种字体

因为孝庄太厚是蒙古人,所以慈宁宫区域保留了蒙古文,包括慈宁宫、慈宁门、徽音右门、徽音左门。

承乾宫:顺治最宠爱的董鄂妃的宫殿

主题——紫禁城的零零后 溥仪

紫禁城有三位受到新思想浸润的零零后,溥仪、婉容、文绣

溥仪为了骑自行车把门槛锯掉了,做了榫卯结构,宫门开把门槛拿下,宫门关把门槛放上。

养性斋:庄士敦的书房,庄士敦是苏格兰老夫子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溥仪拨通了胡适的电话,促成了两个人的见面,但没想到这次的率性之举引起了轩然大波。

丽景轩:溥仪吃西餐的地方

储秀宫:婉容的寝宫,慈禧太后也住过

主题——乾隆最宠爱的十公主

乾隆65岁得女,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酷爱男装骑射,能拉十力弓,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固伦是嫡出公主才能有的封号,可怜乾隆对他的宠爱。据说乾隆生气时,十公主出现就不生气了,妥妥的女儿奴。乾隆曾经说过“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主题——第9999间半房

摛藻宫:

藏书之地

文渊阁:

乾隆下旨参照宁波的天一阁建造。

存放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指的是经、史、子、集。一楼存放经,二楼存放史,三楼存放子、集。

绿墙黑瓦,有别于红色系建筑,黑色属水。因为文渊阁主要用于藏书,书最怕火,所以前面还有个池塘用于储水,其他宫殿的储水都采用大水缸。

区别于传统对称式建筑,文渊阁为六开间,传统为了对称会采用三开间、五开间等,文渊阁的中间还是对称的,居于正中的位置,西尽间是个小小的开间,也是个楼梯间,连通上下,就是传说中的第9999间半房间,因为很小,所以算半间。

主题——古物南迁中最重的古物(石鼓)

乾清宫:

乾清宫里的几乎所有物品都进行了南迁,现在的陈设都是文物。从雍正开始,正大光明牌匾后有个匣子,用于存放立储密旨,一共有两份,还有一份会再皇帝驾崩后拿出,和匣子里的对比,确认公布下一任皇帝。

奉贤殿(钟表馆):

有个体量很大的自鸣钟,有个写字人钟,也参与南迁,可以写出“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字

宁寿宫(石鼓馆):

有十个石鼓,其中有个只有半个,被切过,曾流于民间,被寻回。石鼓文是是大篆到小篆过渡的文字。

宝蕴楼:

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宝物

 3 ) 综艺随笔

第一季第一期:解锁乾隆的秘密花园

1、 午门,是紫禁城正门,形若朱雀展翅,故又称“五凤楼”。游客进入。东华门和西华门是工作人员进入。太和门,紫禁城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2、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3、 九龙壁,九条龙分割成五块,象征九五之尊。有一块坏了,用的木头代替。

4、 故宫总共四个花园: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也叫乾隆花园)、)建福宫花园(1923年被烧毁,现在是1:1复建而成)

5、 乾隆花园:四进院落都有讲究。乾隆把自己当成一个文人,

6、 乾隆特别爱竹子,竹香阁。

倦勤斋,里面有两千六百多块和田玉。

镜子后面有倦勤斋通景图,有点像3D图。

乾隆爱戏,倦勤斋里面有戏台。

第一季第二期:解锁三层大戏楼畅音阁

1、 乾隆朝是清代戏曲的鼎盛时期。

2、 蟒,是戏曲中帝王将相通用的礼服,又被成为“官衣”,通身采用缂丝工艺织造而成,在清代戏曲服饰中非常罕见。

3、 紫禁城有四大戏台,畅音阁戏台(三层大戏台)、倦勤斋戏台、漱芳斋戏台、长春宫戏台。

4、 畅音阁上天入地,上面有类似威压的东西,下面有一口井,下面有水。古代演戏会有一些戏演海上仙境会用到。还有四口旱井,起到聚音作用。

5、 乾隆爷八十岁大寿时,徽班进京,促进了京剧的诞生。

6、 光绪还给慈禧唱过戏(赵云)。表达自己对于亲政的渴望。

第一季第三期:解锁紫禁城超级学霸

1、 以前的皇子大概三四点就得起来读书。五点开始早自习,每天功课很多,一年只放五天假。

2、 康熙二十三年,皇宫学堂,上书房。雍正时固定地点。

3、 康熙是个大学霸,还自己制作过西药,治好了很多大臣的病。武英殿旁边的露房,是他曾经制药的地方。武英殿,明末李自成曾在这里举行封帝大典,多尔衮曾在这里理政。康熙八年,因太和殿、乾清宫等处维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康熙之后,武英殿设书局大量刊刻书籍,成为“殿版”。

4、 当时教数学的还有外国人。

5、 浴德堂,元朝的一个旧址,用途什什么还没有确切的定论。异域风格的穹顶,瓷砖也很特别。

6、 康熙做实验的露房原址已经不在了。

7、 康熙搞解剖,还不顾众人反对,刊刻成书。

8、 康熙三十二年患疟疾,服用西方金鸡纳霜痊愈。

9、 日晷:康熙曾把日晷和西洋钟表作比较,结果西洋钟表更准确。

第一季第四期:宫斗冠军甄嬛进阶使

1、 秀女选秀在御花园。

2、 女子十三岁开始选秀,到17岁,满清八旗女子都要参加选秀,不选不能嫁人。第一次在御花园,秀女不能动、不能笑、不能说话,就光看样貌,选上了是记名秀女,再参加一次选秀,,没选上就回去嫁人。

3、 甄嬛(钮祜禄)最开始选秀时,是被康熙选派为胤禛(雍正)的侍妾。

4、 钮祜禄氏13岁嫁给胤禛作侍妾,20岁生下弘历(位份未变),31岁被封为熹妃,38岁被封为熹贵妃,雍正驾崩时,钮祜禄氏43岁成为皇太后。弘历继承皇位。

5、 熹贵妃曾在景仁宫住过。

6、 延禧宫,多次被烧,是紫禁城重建次数最多的建筑。门口的是未完工西洋建筑水族馆,水晶宫。

7、 熹妃在弘历之后再无子嗣,猜测熹妃可能不受雍正喜爱。

8、 雍正是个勤奋的帝王,不常去后宫。

9、 寿康宫:崇庆皇太后是第一任主人。

10、 寿康宫的贴心设计:专门修建了净房。

11、 乾隆特别孝顺,崇庆皇太后享尽了“福禄寿”她的寿命在清朝皇太后中师最高的。

第一季第五期:孝庄

1、清代初期满蒙联姻很多,所以牌匾上很多都有满文和蒙文,后来取消了蒙文。因为孝庄是蒙古族人,所以慈宁宫区的四块匾额保留了蒙古族文。分别是慈宁门、慈宁宫、徽音右门、徽音左门。徽音右门是文字最多的一块匾额。

2、孝庄25岁生了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3、孝庄30岁时,皇太极去世。其儿子福临登基。多尔衮本来对皇位虎视眈眈,但为了防止内乱,还是立福临为皇帝。顺治登基时只有6岁,多尔衮摄政。14岁时亲政。

4、孝庄后来又辅佐孙儿玄烨(康熙),使他成为一代圣祖。

5、顺治是入关后第一任皇帝,天资聪慧,学汉文化学了9年学到吐血。

6、云龙石雕,9条龙,两边是娇子,轿夫抬着皇帝上朝,腾龙。

7、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耸立着三座宏伟的宫殿,由南往北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称“外朝三大殿”。其中太和殿最大。

8、保和殿:金砖,制作工艺繁复,敲击时掷地有声犹如金属,所以叫金砖。

9、保和殿进行了顺治的两次大婚,顺治的第一任皇后是孝庄的侄女,两年后被顺治废后。第二任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但也是貌不合神更离。提出再次废后被孝庄压制。这导致顺治与母亲的关系一度恶化。政治婚姻无法选择。

10、承乾宫:顺治最喜爱的董鄂妃的宫殿。

11、董鄂妃入宫记载不详,18岁进宫,知书达理,给了顺治帝很多鼓励,劝皇帝不要废后。董鄂妃生有一子,按排行是第四个孩子,顺治却说是第一子。后来董鄂妃去世,皇帝甚至想要轻生。第二年顺治去世。关于顺治的死有很多猜测,有人说顺治得天花死了,有人说他出家了。

11、顺治遗诏《罪己诏》列举自己14条罪过。也有说法是孝庄写的,目的在于安天下,给天下一个交代。

12、孝庄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季第六期:溥仪

1、 紫禁城里面的零零后,1906年,溥仪、婉容、文绣。

2、 《末代皇帝》是唯一一部在故宫实景拍摄的电影。

3、 故宫的很多门槛,因为溥仪当时骑自行车被锯掉拿开了。(骑自行车是跟老师庄士敦学的)可以活动的,早上拿开晚上搬回去。门槛是大事,阻碍妖邪,很多人认为锯掉有碍风水。

4、 皇后婉容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眼界开阔。她也会骑自行车。

5、 溥仪在庄士敦影响下,学习了很多西方知识,他为此锯掉辫子,戴上眼镜。

6、 养性斋:庄士敦的书房。

7、 那时已经有电话了,第一位电话叫去面圣的人:胡适。引起了社会上的轩然大波,因为胡适是新潮人物,在破旧。

8、 溥仪还用电话叫外卖。

9、 丽景轩:储秀宫的后殿。是溥仪的娱乐场所。

10、 婉容活泼、开朗。文绣比较文静,后来与溥仪离婚。

11、 溥仪不爱去后宫,引起两位互相猜疑。婉容霸道些,总是排挤文绣。

12、 储秀宫,婉容住过的地方。后来慈禧也住储秀宫。

13、 皇妃革命,文绣离婚,后来当了一名老师。

第一季第七期:乾隆最爱的小公主

1、乾隆共有17位皇子、十位公主,最小的是固伦和孝公主,也叫十公主。她出生时,乾隆已经65岁。

2、漱芳斋,是会客厅。

3、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叫固伦公主,但十公主不是皇后女儿,可见非常受宠。她诞生于翊坤宫。惇妃女儿。

4、御花园里面的太湖石堆起来的堆秀山,里面藏着十二生肖。

5、御花园的水法很常见,水的喷泉。

6、乾隆曾对十公主说,如果你是男子,朕就传位于你。

7、十公主会骑马射箭,喜爱戎装,可以拉动十里强弓。

8、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嘉庆上位后,和珅被下狱。十公主去求情才保住了丰绅殷德。家产一半给了十七子永璘,一半是丰绅殷德。

第一季第八期:紫禁城里的书房

1、 文渊阁:藏书阁。

2、 藏书最重要的是防火,所以要有缸,文渊阁前面有金水河。瓦是黑色,黑色主水,照着天一阁(江南著名书楼)的样式修的。

3、 《四库全书》一共抄了七部,乾隆就建了七个藏书阁,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这四处合称为北方四阁。另外还有南三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杭州西湖孤山南麓的文澜阁、扬州天宁寺的文汇阁。这七胞胎名字里都带水。(文宗阁那里是镇江,有很多水)

4、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经:儒家经传,史: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子: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集:历代作家著作。

5、 纪晓岚是总责任人。抄录错了要受罚。

6、

第一季第九期:文物南迁

1、 从雍正开始,正大光明后面有一个匣子,秘密建储。和另一份密旨一对,可以确定皇位人选。

2、 奉先殿:放着各种钟表。(写字人钟、自鸣钟)

3、 当年,日本攻陷了东北三省,关于故宫文物是否南迁存在很大的争论,1933年,日本三天攻破了榆关,逼着南迁。

4、 乾清宫的宝座参与过文物南迁,还有写字人钟。

5、 文物南迁,1933-1958

6、 文物南迁时,标记沪上寓公。沪:古物馆。上:图书馆。寓:文献馆。公:秘书处。

7、 “寓公”古指失去了爵位的王公贵族。

8、 重量最大的文物:石鼓。一个石鼓大概一吨,一共十个石鼓。还有一个音训碑(解释十面石鼓)。

9、 石鼓:

石鼓(Shi-ku,Stone Drum)又称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627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自明清以来,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10、 司马光之父司马池导演的北宋文物造假工程   当北宋王朝一统天下,并逐步剿灭割据一方的诸侯之后,全国的经济与文化在短短数十年得到恢复,并取得了飞跃。当宋仁宗查阅前朝遗留下的经史档案时,无意中发现了关于石鼓的传奇纪略,对遗失百年的陈仓石鼓产生了浓厚兴趣。   宋仁宗是中国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书画君王,他不惜以高官厚禄相许,令天下有才德之士遍地寻访、查找陈仓石鼓的下落。   时任凤翔知府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闻得此消息后,便竭尽心力去寻找传说中的10块大石,试图投君王所好。   司马池经过几番周折,终于使消失百年之久的陈仓石鼓重见天日。只可惜,寻到的石鼓只有9面,早在唐末便已遗失的作原石鼓仍没有踪迹。   心急的司马池施展了画蛇添足的拙劣招数,私下遣工匠连夜采集相似石材做伪。很快,他便参照石鼓拓本仿制出一面假的“作原石鼓”。这一招果真让他以奇功得到了仁宗的褒奖。   只可惜,饱学的宋仁宗与受命而来的名家学者们很快就辨别出了伪造的石鼓。司马池先建奇功受封赏,又因造伪欺君而获罪。 9面石鼓现世,又经历造假风波,因而失踪的“作原石鼓”立即名动天下,坊间认为其价值能以一敌九,随即便引发了豪强们一掷万金寻找“作原石鼓”的风潮。然而,直到1052年,金石收藏家出身的向传师到了风翔后,石鼓残断的历史才获得转机。 屠夫家中寻到失踪的“作原石鼓”   向传师是北宋时期颇有名望的金石收藏家。最初与石鼓的渊源,来自于他重金求来的一份太氏石鼓文拓本。在对照自己手中的其他石鼓文拓本时,他意外发现,这份新的拓本居然保留有“作原石鼓”的文字。但事实上,“作原石鼓”已遗失了200多年,不可能再有新拓本问世,否则宋仁宗又怎会满天下张贴黄榜以高官与重金相求呢? “作原石鼓”拓本的发现,令向传师彻夜难眠。经多方探查,终于查明这份拓本源自关中的太氏家族。唯恐夜长梦多,他立刻便备马出发。   当抵达太氏村庄后,他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原来,太氏一家半年前全部死于瘟疫。官府为了防止瘟疫蔓延,把太氏的房子、财产全部烧光。这个噩耗,对于千里跋涉而来的向传师而言,可谓晴空霹雳。   身心疲惫的向传师怀着无比失望的心情就近找了一家客栈安顿下来。隔日清晨,向传师被后院传来的磨刀声惊醒。原来,客栈后面一个屠夫正在磨刀,向传师循声走到屠夫门前,只见屠刀被磨得寒光闪烁,而令向传师一惊的是屠夫所用的磨刀石,虽然破旧却有几分石鼓的风貌。他走近细看,磨刀石上隐约浮现的一些熟悉的字迹依稀可辨。原来,这就是那面失踪了200多年,引得几朝几代人魂萦梦绕的“作原石鼓”。   石鼓已面目全非,上部已被乡民削去,中间被掏成凹状用来捣米,而上面断裂开的两道边被屠夫用来磨刀。石鼓上面的文字,更是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仅余下半部的4行文字。   不久凤翔知府接到一封向传师的书信。于是,连夜调集军兵赶往关中,护佑石鼓与向传师回到风翔。随即又将石鼓送往汴梁。向传师因寻石鼓有功,得到朝廷诸多封赏,并获得一整套石鼓文拓本。   至此,10面石鼓终得团圆,但它们颠沛流离的命运却仍在继续。

�:��{���/ �.

 4 ) 《上新了•故宫》文物简介整理

1.符望阁—百宝镶嵌:用各种珍贵材料,翡翠、玛瑙、珊瑚、松石等制成各种浮雕形象镶嵌于木或者漆器之上,可谓物尽其美丽,功尽其巧妙。 2.符望阁—掐丝珐琅:在金胎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这也是符望阁中的核心工艺。 3.符望阁—沉香嵌玉花窗:珍稀的沉香木散发出幽幽的香气,把珍贵的沉香木如此大规模的运用在室内装修上,在紫禁城中是独一无二的。 4.符望阁—螺钿镶嵌:贝壳经过磨制后做成图案,纹样精细灵巧,色彩天然,随光变幻,远看似浮雕,近看却平滑如镜,光可鉴人。 5.倦勤斋—竹丝镶嵌:数以万计半毫米粗的双色竹丝镶嵌成万字形的吉祥图案,每条万字边由十三根深浅相间的竹丝拼合,图案规整精致。光线充足的时候板面呈现华美的立体效果。 6.倦勤斋—乾隆南巡图: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没有什么样的景致他不曾见过,江南水乡、杭嘉二府糅合着诗歌和音乐的旋律如梦如幻。在嘉兴烟雨楼上他手握折扇,临风站着,自己的江山原是这般的美丽和浩荡。他深爱着江南,把江南的许多事物都带回了北方,走不动的乾隆无需再千里迢迢赶往江南,倦勤斋就是他的江南。 7.倦勤斋通景画:倦勤斋北墙上的园林景观虽然是画上去的,却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感觉。南边的月亮门外是真实的庭院,透过那扇月亮门乾隆也许能够看到喜鹊在展翅飞翔,仙鹤在悠闲地漫步,百花绽放,树木婆娑。绘画与实景彼此映照,天衣无缝,呈现出一种亦真亦幻的奇妙景观。 8.黑漆嵌软螺钿加金银片山水花卉纹书架:书架为一对,以木为胎,周身髹黑漆,其做工精细,色彩绚丽,是康熙朝较罕见的家具精品。(螺钿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它是一种纯天然的装饰工艺) 9.金漆三足凭几:康熙皇帝阅读时放置于身前使用,凭几亦可作为身后或身旁依靠。 10.黄花梨百宝嵌人物图顶箱柜:百宝嵌使用多种珍贵材质在器物表面进行镶嵌的一种工艺,这对黄花梨百宝嵌人物图顶箱柜使用了寿山石、象牙、贝壳、夜光螺等多种材质镶嵌而成,大柜中间图案为番人进宝图,上部为历史人物图,下部为百子图。 11.紫檀云龙纹顶箱柜:此对紫檀大柜高三点九米,体量巨大,用料精实,柜面浮雕云龙纹气势威猛,雕刻细致。 12.点翠嵌珍珠宝石凤冠:凤冠出土于定陵,是孝靖皇后的随葬品之一,整体大面积使用了点翠工艺,镶嵌了近百块红蓝宝石和数千颗珍珠作为装饰。 点翠是传统金属工艺中的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要先以金、银鎏金等金属材质制成图案的底托,然后在轮廓范围内镶嵌粘贴翠鸟的羽毛,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宫廷后妃首饰上常用点翠来装饰,不仅色彩亮丽,还具有羽毛所特有的幻彩效果。 13.清东珠朝珠:朝珠由一百零八颗珍珠串成,有三颗较大的结珠及葫芦形部件佛头塔间隔为四等分。制作朝珠的材料有东珠、青金石、蜜蜡、珊瑚、绿松石等,视身份、等级和场合的不同而使用不同材质的朝珠。 14.青金镶青金石金约:金约是清代后妃头饰的一种,戴朝冠时要先戴金约用以束发,按服制规定推测这件金约应是嫔一级别所使用。 15.金累丝九凤钿口:钿口是清代后妃所戴的冠帽,钿子口沿上的一个装饰物造型、式样很多,以凤纹为贵,而九凤钿口是等级最高,为皇太后所用。 16.清点翠嵌珠宝五凤钿:钿子是清代贵族妇女所戴的一种便帽,多与吉福相搭配,一般用藤丝或者纸板、细铁丝缠绕黑色丝线为胎骨,编出方格纹、钱纹、盘长纹等制成帽子的形状,再将各种宝石、珍珠镶嵌到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纹饰。这件五凤钿表面装饰点翠,前部有五只金累丝凤和九只银镀金翟。还垂挂珠串,显得珠光宝气,十分奢华。 17.文渊阁—《四库全书》:①《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的主持下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一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是儒家经传,史部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子部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而集部就是历代作家著作。 ②《四库全书》几乎囊括征集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 ③《四库全书》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等十五个大类,其中地理类又分地方志、杂记、游记等十属。 18.宁寿宫—石鼓馆—石鼓:石鼓可不是一般的石头,上面刻的文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每面石鼓重约1吨。六二七年唐朝首次出土时石鼓上原来有七百一十八个字,这是一种由大篆向小篆过渡的文字,也是汉字演进的活化石。它可是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迁移的路上这十面大宝贝可经历了不少艰辛,万幸的是,十七年后它们都平安回到了故宫。 19.宁寿宫—石鼓馆—石鼓文音训碑:《石鼓文音训》刻于元代,有元代学者潘迪整理并书丹,碑额为篆书“石鼓文音训”,音训内容为《石鼓文》的释文、音义及宋代各家对石鼓排序。此碑刻成后,影响极为深远,后世学者多取《石鼓文音训》知晓其意。 20.宁寿宫—石鼓馆—吾车石:这些石鼓上的铭文虽然被时光抹去了很多痕迹,但从残存的文字中仍然可以了解到它是一组用四言古诗的形式描写秦国君王征旅渔猎的诗歌。上面记叙的是这场渔猎开始的场景,车马强盛、弓矢精良、公卿合乐,一派悠闲美好的景象。

 5 ) 《上新了,故宫》1-10集知识点全集

人物篇:

顺治(福临) :入关后第一个皇帝,六岁登基,热爱中原文化,自己钻研儒家经典,跟随西洋人汤若意望学习天文历算。顺治八年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娶了孝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但顺治并不喜欢她于是成婚两年后就废除了皇后,一年后孝庄又把侄孙女安排为皇后,顺治依旧不喜欢但废后未遂。董鄂妃死后半年顺治消失于世人眼前,遗诏《罪己诏》列举当政期间十四条罪过。

康熙(玄烨) :八岁登基一生热爱学习,学养兼具中西,学科涉猎广博,在武英殿设露房做实验,还曾自己制作西药治好过大臣的病。为学习西医解剖学,下令译法国巴多明的解剖书为满文编成《钦定格体全录》并亲自解剖了一只熊。一六九二年康熙召群臣实验日晷与西洋钟表的准确度。

乾隆(弘历):一生深爱江南,曾六巡江南后将倦勤斋建成自己的小江南。乾隆非常喜欢自我观照,他打造的空间中总有镜子出现。乾隆热爱王羲之把他看成世上的另一个自己。乾隆是个戏迷,推动乾隆朝成为清代戏曲的鼎盛,并痴迷于戏曲有关的每个细节,曾有亲改八仙戏衣的故事。乾隆八十大寿徽班进京促进了京剧的诞生。乾隆是个大孝子,写了800多首与母亲相关的诗 ,供奉皇太后出行29次。

光绪(载湉) :光绪时期帝后最热衷的娱乐活动就是看戏,光绪曾亲自为慈禧唱过《黄鹤楼》(讲述周瑜设宴意图逼刘备交出荆州,赵云刘备过江赴宴借诸葛亮锦囊相助顺利脱险返回荆州的故事)中的赵云,借戏中人之口表达自己想要亲政的心情。

宣统(溥仪):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了《清室优待条件》发布懿旨宣布溥仪正式退位,可继续居住在乾清门以北的宫殿。大婚时堂弟溥佳送给他第一辆自行车,后为了骑自行车方便溥仪下令将养心殿至御花园间的门槛锯了下来。还因为自行车太多就把御花园的绛雪轩改造成了车棚。溥仪曾打电话约见过胡适,还因此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九二四年被赶出紫禁城,一九三二年溥仪远去东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伪满州国。

孝庄太后:十三岁时成为皇太极侧福晋,皇太极称帝后封为庄妃,二十五岁生下福临,三十岁时皇太极去世,孝庄辅佐顺治,顺治去世后继续辅佐孙子玄烨。为康乾盛世奠定了深厚基础。

董鄂妃:孝献皇后,内大臣鄂硕之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六宫。顺治十三年入宫被封为贤妃,一个月后被封为皇贵妃,一年后生下一子按顺序为皇四子,但顺治称他为朕的第一子。二十二岁病逝顺治为其亲书四千余字悼文《御制董鄂后行状》用以追念董鄂氏贤良淑德以寄托哀思。

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乾隆的母亲。十三岁入贝勒府,康熙将其赐给了皇四子胤禛为侍妾,二十岁生下弘历,三十一岁雍正登基被册封为熹妃,三十八岁晋升为熹贵妃,四十三岁雍正驾崩其子即位,钮祜禄氏被封为皇太后。享年86岁在清朝皇太后里寿命最长。

辉发那拉氏:如懿,乾隆第二任皇后。于乾隆三十年在杭州把自己头发剪掉触怒了乾坤。

固伦和孝公主:乾隆的十公主,惇妃所生,出生时乾隆已六十五岁。乾隆对此公主及其宠爱,她乘坐的轿子都为金顶轿,出嫁时妆奁多于和嘉公主十倍。从小性格刚毅,臂力过人,可挽十力弓(一百一十七斤)。后赐婚于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终年四十九岁。

婉容:天津人从小接受西式教育性格活泼,1946年病逝于延吉。

文绣:性格文静爱看书写字,曾写《吊苑鹿》表达自己悲苦的心情。一九三一年文绣向法院起诉与溥仪离婚成为中国几千年帝制历史中第一位与皇帝离婚的妃子,史称皇妃革命。后成为国文图画老师,恢复原名傅玉芳。

文物篇:

1、百宝镶嵌:各种珍贵材料如:翡翠、玛瑙、珊瑚、松石等制成浮雕形象镶嵌在木或漆器上。

2、掐丝珐琅:在金胎铜胎上以金丝和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色珐琅。

3、螺钿镶嵌:贝壳经磨制后做成图案,纹样精细灵巧,色彩天然随光变换,远看似浮雕,近看平滑如镜,光可鉴人。

螺钿是使用鲍鱼壳、夜光螺蒸煮使珠光层起翘后撕下,用特制工具做成薄如纸宽一到两毫米的圆形或三角形再用笔尖点在涂漆的漆器表面。

4、竹丝镶嵌:数以万计半毫米粗双色竹丝镶嵌成万字形吉祥图案,每条万字边由十三根深浅相间的竹丝拼合,图案规整精致。

5、竹簧雕刻:将竹簧压成平面,与木板胶合,再精制成各种雕刻艺术品。

6、点翠:先用金或银鎏金镏金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7、“蟒 ”是戏曲中帝王将相通用的礼服,又称“官衣。

8、黑漆嵌软螺钿加金银片山水花卉纹书架(康熙御用书架):康熙十二年制书架一对,以木为胎,周身髹黑漆,上嵌软螺钿,一件上有62种不同花卉。

9、金漆三足凭几:康熙阅读书籍放置于身前使用亦可作为身后或身旁依靠。在《圣祖皇帝读书像》有描绘。

10、紫檀嵌玉云龙纹宝座:宝座紫檀木制靠背及扶手以碧玉雕云纹作地,其上再嵌白玉雕龙纹及火焰纹,座面以紫檀木条拼接制成万字锦地纹即为百纳镶工艺,束腰打洼嵌铜胎掐丝珐琅片,牙板等处嵌青玉、白玉团花、蝙蝠。

11、黄花梨百宝嵌人物图顶箱柜:使用寿山石、象牙、贝壳、夜光螺等多种材质镶嵌而成。大柜中间图案为番人进宝图、上部为历史人物图、下部为百子图

12、黄花梨嵌㶉鶒木染牙山水图屏宝座:屏心髹蓝漆作地以㶉鶒木雕层峦叠嶂苍松翠柏,山间掩映染牙制亭台楼阁还镶嵌有几处玉雕人物

13、紫檀嵌珐琅玉石楼阁人物图插屏(内有锡夹层鱼缸)

14、紫檀云龙纹顶箱柜:高三点九米,体量巨大用料精实,柜面浮雕云龙纹。

15、清朝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貂皮为地,缀朱纬,顶以三只金累丝凤叠压,顶尖镶大东珠一,每层之间贯东珠各一,凤身均饰东珠各三,朱纬周围缀金累丝凤七只,其上饰猫睛石各一,东珠各九,尾饰珍珠。

16、孝靖皇后凤冠:点翠嵌珍珠宝石凤冠,定陵出土,万历皇后随葬品。

17、清东朝珠:东珠为最高等级,朝珠由一百零八颗珍珠串成,由三颗较大结珠及葫芦形部件佛头塔间隔为四等分。材料有东珠、青金石、蜜蜡、珊瑚、绿松石等视身份等级不同使用不同朝珠。

18、金约:清代后妃头饰,戴朝冠时先戴金约用以束发。

19、钿口:清代后妃多戴冠帽,钿口装饰物造型式样很多,以凤纹为贵。九凤钿口等级最高为皇太后所用。

20、钿子:清代贵族妇女所戴便帽,多与吉服相搭配。一般用藤丝或纸板细铁丝缠绕黑色丝线为胎骨编出方格纹、钱纹、盘长纹等制成帽子的形状,再将各种宝石珍珠镶嵌在帽架上。

21、缂丝海屋添筹屏风:乾隆为皇太后八十大寿所换。

22、黄花梨雕刻云龙顶竖柜:紫禁城体量最大的黄花梨,通高两米九一。

23、金砖又称御窑金砖是紫禁城核心宫殿专用的铺地方砖,需经过取土 制坯 烧制 出窑 打磨 泡油六大工资,耗时一年多时间完成。故有一两黄金一块金砖的说法。金砖质地坚硬,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

24、象牙镂雕群仙祝寿塔一对:由一根完整象牙雕刻而成,为庆贺慈禧太后五十岁寿辰敬献。

25、象牙镂雕群仙祝寿龙舟和凤舟:清宫内务府在慈禧六旬生日时进献。

26、多管瓶:流行于宋的瓶式。有学者认为是烛台,也有称为插花之用。

27、剔彩百子晬盘:故宫博物院一级藏品。为婴儿周岁抓周时用于盛放物件的盘子,乾隆七年下旨制作,在八年九年完成四件现仅存两件。剔彩:在木胎上刷多层各色漆,图案需要哪个颜色剔到哪层。

28、自鸣钟:乾隆年间做钟处所制,我国现存最大的种。

29、铜镀金写字人钟: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30、石鼓:上面刻的文字距今20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每面重一吨。627年唐朝首次出土时有718个字,是一种由大篆向小篆过渡的文字。石鼓文音训碑刻于元代,解释石鼓发音和字意。十面石鼓用四言古诗描写秦国君王征旅渔猎的诗歌

历史篇:

1、清朝重视皇子教育,皇子每日凌晨三点起床、5点早自习高声朗诵《论语》《中庸》等课文、早饭后学习诗词和满语、半小时午饭后学习天文地理,此外还要学习骑射、拉弓、摔跤,一年只放五天假。

2,年龄十三到十七岁之间的清朝八旗女子就需要参加三年一次的八旗选秀,由皇帝和太后亲自挑选,被选中者会被记名即留牌子(绿头签),记名秀女之后参加再参加复选,复选选中就进宫。没有皇上特批未参加过选秀的八旗女子不可以私自结亲。

3、嫔妃按等级不同使用的瓷器颜色和纹饰均不同。皇后使用全黄碗、皇贵妃使用白里黄碗、妃使用黄地绿龙碗、嫔使用蓝地黄龙、贵人使用绿地紫龙、常在使用五彩红龙。

4、后宫年俸皇太后金二十两银两千两、皇后白银一千两、皇贵妃白银八百两、妃白银三百两。

5、有藻井的宫殿均为等级较高的宫殿。

6、康熙朝定立的后宫嫔妃制度:答应、常在、贵人人数不限,嫔六位,妃四位,贵妃两位,皇贵妃一位,皇后一位。

7、甪端:上古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有一角传说可以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8、固伦公主为清朝公主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公主才叫固伦公主,庶女封和硕公主。

9、投壶:自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传统游戏,将竹木做成的箭矢投到壶中,投中不同位置计算不同成绩。

10、四库全书为七部,乾隆为此建了七个藏书阁 :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北方四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文澜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南三阁)

11、《四库全书》在乾坤主持下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丛书。共分经史子集四部,经为儒家经传、史部为各种题材历史著作、子部为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集部为历代作家著作。共三万六千余册,约九亿字。

12、一九二四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京畿警卫司令鹿钟麟奉命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要求溥仪废除皇帝尊号即日移出紫禁城。溥仪 婉容和文绣在储秀宫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慌张由神武门离开紫禁城。

13、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10日成立,神武门为正门,紫禁城从皇帝的宫殿成为了公众的博物馆。

14、文物南迁时间从1933年至1958年。1933年1月3日日军占据山海关全境成为2月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推动,2月6日连夜第一批文物起运。

建筑篇:

1、故宫共四个门:午门(紫禁城正门,形若朱雀展翅故又称“五凤楼”)、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太和门:紫禁城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3、九龙壁:乾隆三十七年宁寿宫改建时乾隆在皇极门建单面琉璃影壁,整个影壁分隔为五个空间上盘九龙象征九五至尊。

4、故宫花园:御花园、建福宫花园(又称西花园,1923年因园内起火被烧毁)、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

乾隆花园:历经十年乾隆亲自设计建造,共四进院落二十七座建筑。第四进院落里有符望阁、倦勤斋、竹香馆

竹香馆:建于乾隆三十七年,北太湖石假山及两层江南风情小楼。冰裂纹窗户,北侧耳楼墙上有御制诗,北侧斜廊宽仅六十仅供一人通行。

倦勤斋:仿江南烟雨楼,运用两千六百多块和田玉,因乾隆崇玉也推动了清代玉作的发展。大规模使用竹簧雕刻在全中国仅此一处。北墙为通景画,南边月亮门外即庭院,画与景交相辉映、亦真亦幻。倦勤斋内竹篱均为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内设前后两个小戏台为全国独一处。并设暗门可直通竹香馆。

符望阁:建于乾隆三十七年,乾隆花园中最高大建筑。名字意为花园的建成符合其在位时的愿望。符望阁又名迷楼,因为室内运用多种不同类型装修巧妙分割空间,穿门越槛时很易迷失方向。内檐装修工艺为乾隆时期江南工艺的代表,是清代工艺的顶级代表。整个符望阁中以掐丝珐琅为核心工艺,大规模使用沉香木为故宫中首屈一指。

5、角楼:故宫防御设施

6、冰窖:故宫现存四座皇家冰窖,均建于乾隆年间,采用半地下的拱券窑洞式建筑长十一米宽和高近七米,下沉一米五。冬天护城河结冰后将冰凿成一尺五寸见方冰块自然储存待夏天使用

7、故宫戏台:畅音阁戏台、漱芳斋戏台、倦勤斋戏台、长春宫戏台

畅音阁:乾隆三十七年起建造花了四年时间。共三层:一层寿台面积210平方米,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上仙桥、吊顶、地板均可移动是表演的主舞台、二层福台、三层寿台。地下有一口水井用于演海上戏和神仙戏,还有四口旱井用于聚音。匾额“壶天宣豫”(壶天:传说中神仙居住的蓬莱三神山、引申为仙境。宣:周遍、豫:喜乐,指戏台犹如仙境,处处充满欢乐)

阅是楼:建于乾隆三十七年,清宫观戏场所。阅是指通过观戏以求对现实事物作出资治,求是的评判。

8、上书房:康熙二十三年建上书房,雍正年间上书房固定设在乾清宫东南庑房。

9、武英殿:始建于明初紫禁城前朝以“左文右武”的格局布置,与之对应的则是文华殿,象征皇帝施政天下的左右手。明末李自成在此举行过称帝典礼,多尔衮在此理政,太和殿大修时年轻的康熙也住过武英殿。康熙十九年开始武英殿升级为武英殿书局,设立了修书处专管刊印装潢书籍之事。武英殿刊印的书为殿本,做工考究

10、浴德堂:名字出自《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意为修养身心,使之纯洁清白。元代为留守司衙门旧址,传言可能为斋戒时洗澡的浴室或刊印书籍时蒸熏纸张的地方。

11、南大库:清宫库房。

12、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主建筑中轴对称,四面点缀各种亭台楼阁和古木奇石。为秀女选秀场所之一。

13、景仁宫:钮祜禄氏晋升为熹贵妃后曾居住。

14、延禧宫:因多次起火是紫禁城里重修次数最多的宫殿,多居住位分不高的嫔妃。宣通元年开始建造灵沼轩又名水晶宫,至宣统退位仍未修建完成。

15、皇极殿:宁寿宫区主体建筑,作为乾隆皇帝当上太上皇后临朝受贺之所。

16、寿康宫:乾隆元年建成,崇庆皇太后(乾隆生母)为第一任主人。是后宫等级最高的宫殿,采用最高等级“龙凤和玺”彩画。正殿藻井正中挂轩辕镜(纯铜打造圆球)。东暖阁中设有皇太后金发塔。这里有紫禁城唯一一个有游廊连接的净房,也是唯一一个紧贴寝宫的净房。

17、紫禁城中高大的建筑和中轴线上的宫殿以竖匾为多,而附属的建筑或随墙多为横匾,匾额上的花纹越复杂宫殿等级越高。如果盖底帮上雕刻立体云龙就是匾额中的最高等级。

18、慈宁宫:孝庄太后(顺治生母)寝宫。因孝庄太后为蒙古族故留有四块汉满蒙三种文字匾额。

19、保和殿:外朝三大殿之一,皇帝行驶权力举行盛典时用。顺治康熙曾在此居住过,乾隆时期科举殿试处所。殿高二十二米,几经焚毁重建,主体为明代建筑,殿后有云龙石雕御路长十六米五七宽三米厚一米七,用重二百五斤原石雕成,刻有九条凌空飞舞的龙,是紫禁城内最大一块石料。殿中匾额“皇建有极”意为皇帝建立天下秩序。

20、承乾宫:顺治帝爱妃董鄂妃居所。

21、养性斋:始建于明代,位于御花园西南隅,斋前叠石环绕,内为西式装修风格,曾为溥仪老师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庄士敦书房,溥仪也曾在此接待过泰戈尔。屋内装有电话。

22、丽景轩:西六宫之一储秀宫后殿,丽景轩西侧为用餐区域,东侧为娱乐区有钢琴。吊灯均为西方进口。

23、储秀宫:慈禧于五十大寿时花费六十三万两白银拆除储秀门打通翊坤宫和储秀宫,增建了体和殿。慈禧和末代皇后婉容曾居住于此。 储秀宫正中设地屏宝座上悬“大圆宝镜”匾,是用于节日接受朝拜之用的地方,东次间用于看书和待客之用,西次间与西稍间卧室相连主要用于更换衣服和休息之用。

漱芳斋:位于重华宫东侧,前后两厅由穿堂相连是一座工字形建筑。重华宫为乾隆登基前居住宫殿,登基后依然喜欢这里故在此建了室内室外两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漱芳斋多宝阁中共有一百一十八件文物,多宝阁上设有暗门,暗门后设私密空间静憩轩为乾隆登基前休息读书的地方。过年时乾隆会到漱芳斋开笔写“福”字还会伺候皇太后在后殿用膳并赐宴于王公大臣。

24、堆秀山:御花园东北部由太湖石堆起的人工假山。山上有一鎏金宝顶四周围绕汉白玉石栏板的亭子即御景亭,在亭子上可俯瞰紫禁城远眺西山。

25、静怡轩:建福宫寝宫,乾隆曾在此避暑以体验“意静身则怡”的意境。

26、摛藻堂:御花园东北隅,始建于明代,摛藻为铺张辞藻之意,历来为宫廷藏书之所。乾隆四十三年择《四库全书》精华编为《四库全书荟要》存于堂内。西耳房为乾隆读书处,门联为乾隆御笔“左右图书静中涵道妙”“春秋风月佳处得天和”,门为斜开。

27、文渊阁:中国四大藏书阁之一,建造款式仿制江南著名藏书阁天一阁。匾额“汇流澂鉴”:第一层含义水流汇聚于此如同镜子,第二层含义书像水汇聚于此可作为观照历史观照文化的镜子,第三层含义书为镜则必须如明镜,故进来的书都是经典。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其中的半间房就是文源阁三楼西尽间。紫禁城建筑均为基数开间以明间为中心对称,但文渊阁面阔六间房,因天一阁就为面阔六间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28、奉先殿:现钟表馆。

29、宝蕴楼:溥仪退位后北洋政府决定将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所藏文物运往北京,就在原咸安宫旧址上建造库房,存放大量金石玉宝和秘籍。

———————————————————

以上内容全部由本人手工整理,个人爱好,码字辛苦,如有错误……将就看看。

 6 ) 乾隆的秘密花园

摘自本人公众号 成文与 2018-11-15 18:52

在我看来,所谓故宫,不仅仅是旧时候的宫寝,是旧时代记忆的符号,是沉甸甸历史文化的象征和证明过去的向往,更是自一九二五年起,被当做博物馆后,记录下的一代代王朝的更替,记录下一朝朝皇帝的内心世界。

走进故宫,一点点的体会,你会发现,昔日气势磅礴巍峨而立的故宫,开始变得细腻,它不再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有好有坏,光鲜的外表下合手捧起了一颗暖暖的心。

而在第一期的《上新了故宫》的第一站,是乾隆皇帝的花园,秘密花园。

竹香馆,不似往日庭院的宽敞明亮,却独辟蹊径的昏暗狭小。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两旁写满了乾隆的御笔亲书,字迹铿锵有力,像是表达着内心里汩汩涌动的什么情感,强烈,冲动,在内心横冲直撞,却未曾溢出。庭院里高高低低的孔石错落有致,当年的院子里一定是有竹林的吧,石头曲折弯延的柔美配上沆然正气的竹,刚劲不失浪漫,让乾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小欢愉。

倦勤斋,乾隆的心灵后花园,是有写着“亿万人增亿万寿,泰平岁值泰平春”的岁朝婴戏图;有将东晋王羲之比做世界上第二个自己的是一是二轴卷图,将自己对文人士大夫理想生活的向往溶于其中,将对于江南的执着,移步易景,搬与其中。

这集万世瑰宝于此的倦勤斋,有江南水乡的小仙楼,有大大小小两千多块嵌于墙体的和田玉,有万字纹上的竹丝镶嵌,有大面积的竹簧雕刻,中国唯此一出,有百鹿图,双面绣……江南风情,可窥一斑。

乾隆大爱江南,人尽皆知。他曾六巡江南,去到江南水乡杭嘉二府,将世间绝美景色尽收眼底。也许不曾想过在江南亭台烟雨中,临江而立,手握折扇,大声吟唱一曲,和着淅沥雨滴。而随着年事已高,去不了江南,便搬了江南。待这紫禁城中,点缀上玉石插屏,通景围栏,观看月亮门外的烟雨江南,建造自己的,世外桃源。推开倦勤斋的暗门,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看着若隐若现的江南风光,真假竹篱虚实相接,亦真亦幻。

乾隆给自己安了一个戏台。许是暂时卸下朝珠后,小小的做回自己。

“常言道,戏如人生。在虚虚实实之间,数轮春去秋来。朕却觉得,不尽然。戏有唱错的时候,有唱完的时候。可朕,不敢错,不敢有片刻的懈怠。修了这倦勤斋,至今日,朕也只敢倦勤片刻罢了。”

乾隆是皇帝,是君临天下的皇帝,手握朝臣百姓的命运。他不敢走一刻的放松,不敢迈一步的差池。身上沉甸甸的担子,卸不掉了。只能穷尽一生,保护着黎明百姓的身家性命,维护着皇室颜面。哪怕自己内心并不屈服,仍旧心在江南,有着浪荡江湖的才气。

“朕这一生,就像是看了一出戏。戏里有很多人,亲疏远近,浮浮沉沉。可朕又何尝不是这唱戏的人。有的人,真心赞赏,有的人,也只是曲意逢迎。但朕这么活过来了。不论唱戏,还是看戏,朕只是不知道,这一生,究竟是自己的选择,还是被选择。”

“但于今日可言,朕,不悔。”

倦勤斋是乾隆花园最后一处建筑,而它的尾端,那扇暗门后,通向了竹香馆,回到了乾隆花园开始的地方。佛学有轮回一说,所谓的终结,不过是另一个开始。乾隆不悔,若是再来一次,还会是相同的终结吧。

乾隆是位好皇帝,创造了大清的繁盛一时。而符望阁,是乾隆亲自命名的,意为“花园建成之时,符合他在位时的愿望”,百花镶嵌,掐丝珐琅,雕漆,清尘之下,人就是难以掩饰的浮华和精致。乾隆喜欢重复双面的元素,因而有了工巧秀丽的双面钟和双面绣,而“出将”“入相”的平地戏台,也在悄悄的抒发着自己的内心。

心中的乾隆,是江南才子,由着江南潮湿的空气浸润身体,在雾气弥漫的白日,吟诗作画,找寻心中的自由。

纵使他是十全老人,也不回如心中所想这般圆满。表面的乾隆,是驰骋天下版图的英雄,而内心的乾隆,不过是个渴望了无挂碍的自由的孩子。

空有梦想,却不可得的痛苦,被蜗居在手握天下的乾隆躯体里。

“可朕,不悔。”

 短评

上新了故宫 是为了宣传故宫的节目 嘉宾在里面就是引导作用,故宫的故事,匠人的技艺,文物的历史才是主角,600多年历史沉淀的古迹,并不适合嘻嘻哈哈的打闹,节目中的小剧场很适合讲故事,带领人们走进深宫里的秘密。 先打四分 看后面几期效果 广告太硬了

6分钟前
  • 魅影儿
  • 推荐

穿插的表演做作且多余,没看到嘉宾如何参与设计新品,也没看到嘉宾具体查阅了哪些资料,总之就是渲染过度,不知所云,完全就是故宫文创的硬广啊。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展示了很多故宫中未开放的部分,三星全给博物院本尊。后续观望

11分钟前
  • 且隐杉木街
  • 还行

真的好尴尬…

12分钟前
  • 出走森林 
  • 较差

故宫早就应该深度开发 将历史文化与商业价值合理搭配组合 文化不单单是坚守更是创新与传承 周一围非常适合这种慢综艺 偶尔过一把戏瘾 (乾隆爷演绎的真棒)而邓论代表了年轻人的勃勃朝气 两人配合成熟与灵动既新鲜又有趣儿 感觉第一期整体都在找方向 神形都有点儿散 想讲故宫的历史 又想讲文化 还要兼顾商业 更不能冷落了嘉宾 这样的节目应该磨合三四期后才能真正做到好!看到第四期果然越来越好看,小剧场不再是单独解读而是每段有了关联!现在缺点反倒是文创产品不够惊艳!

16分钟前
  • gfjdwsg
  • 推荐

如果每集没有表演的话,就没那么尴尬了

21分钟前
  • 保小罗
  • 推荐

不如直接拍纪录片。不需要明星来代替我们好好漂亮啊好厉害啊好神奇啊

25分钟前
  • hhhh
  • 较差

改四星啦。很有趣的综艺,而且和文物结合的一点都不尬~今天第一集,周一围的那段戏我觉得台词真的好好鸭。

28分钟前
  • 小花菜🥦
  • 推荐

开篇有点慢节奏,终于懂为啥配乐像过年了,能带动气氛。但中后面,倦勤斋部分超级赞!!那个顶层图真的震撼到我了,我以为是垂吊的“花球”,没想到是画!!古人的智慧让人称赞,雕刻的竹子也很精致,见到了不一样的故宫。还有一点,明星只是引子不是主体很好,感受到了节目组宣传故宫文化开创新品的用心,会继续关注的。ps:新品是用来放粉饼等,很结合现代气息哈

30分钟前
  • 快乐最重要
  • 推荐

邓伦最近人设非常好。温暖调皮的小哥哥形象。接地气。很是喜欢。之前就特别喜欢《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文创的角度看故宫,很不错。特别喜欢宁静、邬君梅。

31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本历史控一本满足,节目介绍了很多知识,展现了一个更生动的乾隆,倦勤宅,前面两个字意思相反,其实也是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想在俗世中寻找一片清静之地,另一方面肩上的责任重大,一个帝国的盛衰把握在他手里,这是他生来就有的使命,另外这个斋的配色果然符合他一贯喜欢堆砌饱和度高的颜色的喜好,硬广少点,节奏把握再好点就很好了,第二集看完了,嘉宾相处明显融洽了许多,这次节奏把握得比上次好,故宫真是个越挖掘越有魅力的地方

35分钟前
  • 🐳
  • 力荐

看了这节目,感觉以前故宫白去了!第一期倦勤斋和符望阁印象深刻,看这种节目需要点耐心。后面设计文创产品时如果细节再多点,新品开发员也能参与就更好了,第一期鼓励一下,继续观望,ps: 第二期真的好太多了!邓伦对漆器解读那里懂得挺多啊!有梗可爱又聪明!第二期节奏把控更好了,古人真智慧啊

39分钟前
  • 沁言子
  • 力荐

被综艺里面邓伦的一眼万年吸引,恍惚的感觉好像置身在乾隆年代的倦勤斋,金丝楠木雕成的竹子,双面绣,和田玉,还有倦勤斋最神秘的戏台,每个角度都不一样的紫藤萝房顶画,前期感觉节奏有点慢,但是随着他们一步步的欣赏着故宫这些美景,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现在才感觉一期好短

42分钟前
  • 御幸一也
  • 力荐

至今为止看过关于故宫的综艺都不差,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新事等等,这部综艺通过明星演绎加上两位明星走访的方式观摩故宫,新意不错,毕竟一般人做不到,还是正在修缮的区域。而且一期还出现了嘉兴的烟雨楼,再亲切不过了。先给三星(广告太多,可能是做成综艺的缘故,之前几个都是纪录片),第一期不错。

46分钟前
  • Leon·Yang
  • 还行

宁静又穿上孝庄的衣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大玉儿。真是怀念啊

49分钟前
  • 庄小龙也有尾巴
  • 推荐

看完正阳门下小女人,没关电视,无意中看到这个节目首播。既然定位是文化类节目,嘉宾就不能请些有文化的人吗?

50分钟前
  • 尼凤
  • 还行

开篇就很喜欢,我的高中就在东华门,太有感觉了!故宫猫超级萌,也喜欢故宫文创的产品,毕竟维护文物也需要高额费用,很有意义的自制综艺,弘扬中华文化,看到不一样的故宫,学习到很多知识。当然,邓伦作为开发员十分优秀,超赞!

51分钟前
  • 落落丶慕雨
  • 力荐

3.5 文创类综艺是个好概念,值得鼓励。

55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钱眼子味儿十足,假模假式尬演,起名儿都那么直接。这几年也不知道谁玩儿命钻营卖点,活的死的都利用上,宫里三步一小店五步一大店还没赚够钱非把故宫卖了才算完?就不能给传统文化留点儿脱俗气质?但凡看过几部故宫纪录片真不觉得倦勤斋这期出彩,大戏楼玄机阿龙也讲过。搁那儿瞎感慨还不如野生导游激情串讲的文案带劲(虽然瞎掰太多)。也不多少人是为咖看的,说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故宫的手段也没什么不好,就是太着急。深厚的历史沉淀有必要披上花哨皮甩货?天桥撂地都比几位有丝分裂装腔作势对台词高级,因为时间地点氛围都对。不反对文创产业纯粹恶心急功近利商业化,不过是段超长前戏完众卿家赶紧去get你们主子同款!非用明星目的还用说?ps周一围那句“故宫~”哪位大太监诈尸了呕?凭这节目以后敢说自己是(注水)皇帝专业户了?拎拎清哦!

56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较差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乾隆对镜自照的时候,真的有点感动。故宫真美啊!还清楚记得我进太和门遥望太和殿的那种震撼。不过节目感觉比较混搭吧……

59分钟前
  • 帕特里奥特
  • 推荐

喜欢这种让自己喜欢的明星带领着去认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的感觉,既养眼又长见识。被倦勤斋震撼到了。古人的智慧真的很厉害。

60分钟前
  • 准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