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HD

主演:内详

类型:动漫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2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3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4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5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6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3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4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5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6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7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8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19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围裙妈妈”?

今天带儿子去看了这个电影。现在的电影技术越做越好,故事也有亮点,可“围裙妈妈”这个人物的标签化太严重了。动画片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都这么称呼她。电影之外,谁要是在生活中称呼老婆或者母亲为“围裙妈妈”,人得多寒心。这几个系列电影里,不管在日常生活、出国游玩、参加重要展会还是在对抗性的战斗中,妈妈都裹着一条围裙,连战斗装备都是锅铲。

编剧们觉得很幽默吗?反正我看着觉得无比膈应。

虽然这个系列动画片出得比较早,以前的观众或许没太多较真意识。但是,时代在进步,这种刻意的人物塑造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了。

每次儿子看完,我都要跟他解释,妈妈不是做饭和做家务的机器人,绝大多数妈妈像小头爸爸那样有自己的工作。即使有些人是全职妈妈,但以围裙身份来框住她们,真的也不合适。她们也可以很有趣,会花很多时间跟孩子玩耍、聊天。

希望制作团队以后可以改进。

 2 ) 【影视杂谈】5岁女孩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吓出影院

事情发生在我女儿身上,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契机,当然,在谈论她为何会被动画片吓跑之余,我也有一些关于国产动画以及“在国内尚无分级制度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我分级”的心得体会想来分享,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聊聊。

下面开始正文。

如今每个周末,我都在家带孩子,无论有没有相关经验都应该明白,这是件“痛并快乐着”的使命……

因为我自己是个喜欢跑影院看电影的人,于是很自然地也把这个习惯带给了孩子——观影时间+来回路上时间+其他潜在娱乐时间,总之,看电影是个可以陪孩子并且相当“杀时间”的好项目。

其实我女儿要再过几个月才满五周岁,但比较懂事了,从去年11月的《汪汪队立大功之超能救援》开始,我已经带她去影院看过近10部动画电影了,都还挺喜欢(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个人觉得不是非要精挑细选什么好片子去看,初步感觉别太糟糕的都可以,先用数量刷点基础再说)。

以上为故事背景。

上周六,我见《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有规模不小的点映,便像往常那样带着女儿去观影了。

并不是任何子供向动画电影我都会青睐,我平时在留意之余,还是会做些基本的判断和选择。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大电影系列,虽然是重启这个老IP之后的另一波魔改作品,许多观众已经不认了,但好歹央视动画的底子不算差,加上女儿也曾在电视上看过TV动画,于是就有了这次观影。

我小时候看的95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长这样——

不禁有些感慨,当年做工程设计师的小头爸爸,如今成了程序员,真是与时俱进的改变啊……

尽管读到这里的朋友都不会介意剧透,但出于基本的负责态度和习惯,我还是加一句【下文剧透预警】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用了一个很老套的亲子剧本:忙于开发人工智能程序的小头爸爸冷落了大头儿子,还相继搞砸了“家长开放日”活动与儿子的生日,大头儿子不禁希望自己能有个更酷更贴心的“完美爸爸”……第二天,小头爸爸向他介绍了自己刚开发完成的AI,并下达了“让大头儿子开心快乐”的指令,没想到,随后不久这个AI把大头儿子吸进了虚拟世界(别较真…)。

AI化身成了大头儿子幻想中的完美爸爸,让大头儿子开宇宙飞船、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肆意定制房间和街道,一天过遍所有节日……堪称无所不能。

稍微有些阅片量的观众,对这个剧本是不会有任何意外的,其所要传递的内核也就翻来覆去的那几样,可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如此简单但画面和转折冲击力强的作品仍然足够新鲜。

果不其然,大头儿子在玩腻之后提出了“想回家”,而“人工智障”完美爸爸则要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大头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让他快乐”),眼见劝阻不了,它便把大头儿子送去了按真实世界建模的虚拟空间,暂时欺骗成功后,又让假的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对大头儿子言听计从……直到大头儿子发现真相。

在这层“套娃”障眼法被揭穿后,出现了影片中第一场真正意义上具有惊悚意味的戏:完美爸爸在一脸略带机械式木然的微笑中,以“我想让你快乐”的名义,把大头儿子强行扣留了下来。

对成年观众而言,此幕只是带有些许惊悚性,谈不上多吓人,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不同了,我女儿直接被吓得扑进了我怀里……

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事,紧接着她还是看下去了——把她吓跑的,反而是后面看上去一点都不吓人的一幕。

明白自己被困虚拟世界的大头儿子,想办法向外发出了求救信号,并与小头爸爸约好了见面地点,通过两人各自的努力,大头儿子暂时甩开了完美爸爸,小头爸爸也成功进入虚拟世界,两人在红树林重逢相拥。

突然,我女儿起身向外走去,我愣了一下,才确认她是不想看了,要走。

此时片子已经放了一小时左右,算算时间也只剩二十多分钟的戏了,接下去大概会发生什么并不难猜,但我挺好奇故事最终的落点如何——反倒是我想把片子看完,无奈女儿去意已决,我劝了两三次无果,只好作罢。

这是她第一次没能在影院看完电影,我很好奇她为什么会被吓跑,通过一番询问和回答,我明白了缘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重逢确实很振奋,但接下去完美爸爸肯定会实施更加可怕的阻挠,她是被这种“可预见的未知恐惧感”吓走的。

就好比咱们有些人看恐怖片,碰到一些恐怖镜头或者明显的“高能预警”片段时,会蒙上眼睛不敢看(或者透过指缝看),而我女儿直接选择不看了……虽然貌似有些“胆小”,可不得不说,小家伙的逻辑联想力不错。

我原以为女儿的反应是个例,结果我今天去豆瓣上看了一圈,发现还有些孩子也被吓到了,大家的“惊吓点”可能不同,但都殊途同归。

应该怪电影么?我觉得大可不必。

平心而论,《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东拼西凑的剧本完成度还可以,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给孩子看没什么大问题(我确认过女儿只是当时有点怕,没留下啥心理阴影)……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咱们这个没有电影分级的环境下,观众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分级选择?以及电影能够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些提醒?

在我小时候,动画片根本没有什么分级考虑,无论是引进的外国动画,还是上美出品为代表的国产动画,放什么就看什么——

倘若以今天的标准,充满政治隐喻和官场黑话的《葫芦小金刚》,以及包含各种成人元素的黑帮题材《特别车队》等作品,是绝对看不到的,更何况其他一些更知名的作品,如今也都有了“童年阴影”的美名。

我们那代人,就是在大人们“动画片都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笼罩下,一边委屈一边快乐地汲取着各类中外动画野蛮成长的。

我不想厚古薄今地说当时的环境就一定有多好,事实上,观众们普遍有了分级意识是好事,这是观念进步的表现,一些存在暴力、血腥等等成人向元素的动画作品,确实需要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做出限制。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家长在这件系统性的复杂事物面前,表现出了另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政行为,把许多本不该由动画来承担的罪责都推到了动画片头上,“受伤”最多的,当属是曾经最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

动画本身没错,这个庞大和繁芜的责任,需要由动画制作方、审查部门、电视台、院线、家长等社会各界众多相关方共同背负起来并合理分担。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今天只想简单谈谈院线影片方面的选择。

近些年国产动画的进步很大,针对各年龄段的各种类型作品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在电影长片这块,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度和待遇整体都上了一个台阶,也确实涌现了一批好作品,比如彩条屋的《大护法》《哪吒之魔童降世》,追光动画的《白蛇:缘起》《新神榜之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还没上映)等等。

追光动画那群小伙伴很有意思,我在一次访谈中听到,他们搞创作的动力之一,是想用作品证明“动画片并非一定是给孩子看的”,他们铆足了劲,想用青年向/成人向动画来证明自己的初衷,这其实能够代表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国动画人。

可我想说的是,少儿动画也有很多课要补,或者说更需要进步。

若不是因为女儿的关系,我恐怕也不会关注到这些子供向动画——诚然,现在的小朋友们,早已不止有“羊”和“熊”可以看了,但选择余地大大增加的同时,真正品质出众的好作品,反而很罕见。

我也不特别指名道姓,通过我平时的一些观察,现在给孩子看的动画,多数套着差不多的故事模板想方设法卖玩具,而且基本都透着股“反正给孩子看,简单搞一下就行”的味道,真正新奇有趣且寓教于乐的佳作很少……反正我女儿现在已经不太想看电视上的动画了……

别总觉得孩子好糊弄,其实现在的小孩成长很快(比我们小时候早熟多了),这对动画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我女儿看过的院线电影来说吧,个人感觉《熊出没之狂野大陆》《海底小纵队:火焰之环》属于比较好的那档,《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等片子就差劲多了……可即便是“狂野大陆”这种我觉得还行的动画,实际也存在叙事粗糙等硬伤:最受欢迎的作品都尚且如此,其他同类作品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影响力大、品质好的青年向、成年向的动画作品确实应该关注,但优秀的子供向动画或许更值得鼓掌——而且我们要明白一点,电影分级中的“全龄段”作品并非是专给儿童看,而是指所有人都可以观看的。

在为国产动画送出衷心祝愿的同时,最后来简单讲几点自己的“分级”心得吧。

1、选片前,通过网站或购票平台,对一部片子进行基本了解,最好能看看简介和预告片(推介文可以少看),相信会有个基本的判断;

2、带孩子的话最好还是看动画,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再考虑真人电影,而动画电影也要看题材、IP和制作水平,像是蹭热门IP的、画面质感差的都别看;

3、购票前先问问孩子/同伴的意见,并尽可能地摸清楚对方的喜好、尺度和特点,“个人分级”的好处在于,标准都是私人订制的

4、除非是自己去影院,否则,组队看电影通常更多是为了社交和休闲娱乐,“电影”并不是最要紧的,总会有更重要的东西存在

对于我上述那些乱糟糟的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嘛?

【也欢迎关注我公号“有爱评论区”。】

 3 ) 小学三年级的我被要求写一篇科技与亲情为题的千字文可能就是这样

凭借我三年素质教育积累的认知和语文素养,我虽然不知道我想怎么联结科技和亲情这两个笼统宽泛的主题,但我明白任何事物有利有弊。于是我决定以亲情为基调,先赞美科技的便利,再转折点出中心思想,亲情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最后深化主题,只要合理利用,科技可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诶?城市生活?刚刚是背了个公益广告吗?好像偏题了……没关系,结尾就是要延伸)

草稿拟好了,从哪开始写呢?要不然就写我和我的爸爸怎么样?我爸年纪轻轻看起来却像我们五十岁的教导主任,头发不多,还有polo衫和腰带也箍不住的啤酒肚。但他是程序员,很赚钱,我们家住三层楼前后花园小桥流水景观独栋别墅。他经常让我失望,哪哪都比不过我同学的爸爸,人家都是科学家啦宇航员啦很高级。但他对我还是很关心的。我知道他只是善于隐藏着自己的感情故意不想让我发现。那天我闹脾气不小心一杯水把他的电脑泼了,他把我臭骂一顿,晚上却悄悄在我的牛仔裤屁股口袋里留了道歉和好的小纸条,还细心标了拼音,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小头爸爸虽然不完美却很珍贵。我在虚拟世界和完美爸爸疯玩的时候,要不是屁股痒了,还真想不到去掏那个口袋。其实这要感谢我的妈妈,她禁止我饭前吃蛋糕,但允许我不换睡衣穿着牛仔裤睡觉,不然爸爸也没有机会悄悄地给我塞纸条。

我的妈妈没有名字,爸爸一般叫她“亲爱的”,或者“围裙妈妈”。她很像我们五十岁教导主任他家五十岁的老婆。她是家庭主妇,因为传统所以留着我外婆喜欢的唱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姚莉的同款发型,因为热爱家务所以从早到晚围裙不离身,因为臭美所以在家也穿高跟鞋,因为乐善好施所以即使她儿子和老公要死在虚拟世界就等她一个密码一个按键解救,她也要立即给懒到家里油盐酱醋大蒜什么都没有也不上超市也不点外卖却自信爆棚妄想自己做饭只好舔着脸来问我家借东借西的邻居送温暖。她是金鱼的记忆,输完一串数字讲了几句话就忘记了要按哪个按键,这个重点鸡都记得她不记得。她应该从来没用过电脑,不然要是她知道esc是退出 回车是输入,即使忘记按哪个键,也应该能推理出esc可以让我和爸爸逃离虚拟世界。

谈到鸡,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家在三层楼大别墅里“散养”了一只鸡,起名阿花,还给它系了个红色蝴蝶结,厕所里专门放了个采茶背的篓筐捉鸡,以防他乱跑到处拉史。阿花很聪明,多亏它提醒爸爸,我被电脑吸进去了。爸爸就说了一遍密码,它却能记住最后一个按键是esc退出。可惜爪子太小没按下去,让妈妈按了个回车把自个儿连带棉花糖和阿花给送进虚拟世界了。

棉花糖和我就是刻板印象里的女孩和男孩。她的房间都是粉色,都是玩偶,她喜欢玩过家家,她练体操,长大她要当世界冠军(妈妈给她鼓励和喜之郎);我的房间都是蓝色,我想要一把吉他,我要当太空人(爷爷奶奶可高兴了,给我爱吃的喜之郎果冻)(对不起 跳戏了……)

虽然现在2021,但我们本质上还过着2001的生活。

进入正题。说到科技的好处,首先就是我和棉花糖能够用平板聊天。你问为什么不用其他同学都在用的小天才电话手表?因为没给广告费。六年级的小学生说什么流行语呢?就15年的2333 886这种吧。人工智能很流行,老师肯定喜欢,就定为主线吧!给自己打造一个完美爸爸一个完美世界。最近垃圾分类的话题也很热门,也写进去。刚刚扣扣空间看见一条好笑的说说,扔垃圾结果被问“你是什么垃圾?” 哈哈我也用进作文里面!(偏题?没关系,老师觉得好笑就能给高分)

我们和完美爸爸在虚拟世界的故事就略过了,大家如果玩过城市建造游戏,再参考一下《无敌破坏王》《超人总动员》、机甲战士动画片,再回顾十年前语文英语书上和科技有关的充满01010和方块碎片的插图,大概能想象到是怎样的场景。

快进到大结局,由于爸爸的努力和他对我的信任(而不是“要坚强”)机智的我通过人工智能召唤出我的小头爸爸,并成功回到现实世界。利用首尾呼应(人工智能向我提问“你想要什么”),排比(糖果海 音乐节 传统节日体验),类比(鲸鱼保护鲸鱼宝宝 我的小头爸爸保护我)等技巧,我领悟到温暖的亲情是冰冷的机器无法替代的。

最后,即使我爸爸经常惹我生气,但我还是为爸爸骄傲!他聪明勇敢,还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科技引领进步,所以我爸爸是时代先锋,爸爸楷模,他才是我们班最令人羡慕的爸爸呢!我爱我的爸爸!

你问我三年级怎么写得出千字文?就是因为四百字是极限了,必须融合一些宏大宽泛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结合时事来凑字数并升华文章,比如航天、垃圾分类、人工智能、传统节日、城市规划等。对不起老师,这篇作文我用尽毕生所学贴合主题抄抄凑凑融融梗,真的狗不下去了。

 4 ) 如何做一个好爸爸

陪着小朋友去看的,看完觉得虽然电影是欢乐大结局可是我的心里却五味杂陈。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爸爸可以满足他所有的愿望,又高大帅气,又可以时时的陪伴,不用在挨骂,不用写作业,不用吃不喜欢的食物。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吧,起码我会毫不犹豫。

都说小朋友的成长最需要的是陪伴,可是我却做的不好,最需要的是言传身教我却没有做到,甚至我有的时候都不知道小朋友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想玩什么。所以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爸爸。

从呼市回来我一直在有意识的提高陪着小朋友的时间,增加和他单独相处的时间,我发现有的时候不仅仅是他快乐,我也能获得快乐,也就是说他的成长也帮助了我的成长,真的挺好的。

前段时间有个领导给了个去呼市工作的机会,我犹豫再三,觉得什么重要在我心里应该有选择,所以我回绝了这个机会。我想这应该是我向着好爸爸迈进的第一步吧。

买了好几本讲教育小朋友的书,争取尽早看完!!!

电影给三星半吧,我觉得是后面的完美爸爸变成了大怪物才让孩子害怕,才会觉得不好,如果不变形的话,这部电影起码能打4.5星。

 5 )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4》:“妈妈,爸爸比小头爸爸还坏”

在一片质疑声中,我还是带着女儿去看了电影《大头儿子小头爸爸4之完美爸爸》,的确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不少网友说的硬伤的确存在,比如情节单调、后面完美爸爸变身吓哭孩子等等,应该说,从剧情上来说,这是一部幼儿动画;可是从整个立意来说,这不仅是给孩子看的,而是告诉孩子,家及父母,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快乐的源泉,更是情感的宝库;而父母呢,不需要完美,但是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看完这部电影,刚好也到了女儿的生日,老公就如同小头爸爸那样,觉得小孩子的生日不用太在意,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将礼物买回来,女儿那个生气地立刻变身“无敌破坏王”,在他爸的书房各种捣乱,最后他爸没办法,只好找我来救场,而见到我的时候,本来怒气冲冲的女儿变得委屈得不行,眼泪立刻掉了下来,对我说:“妈妈,我现在理解大头儿子了,是爸爸太坏了,比小头爸爸还坏!”

之前在看电影的时候,女儿从小大人的角度也对大头儿子提出了批评,“妈妈,要是爸爸因为工作忘记了我的生日,我不会这么无理取闹的,我会让爸爸赔我双份礼物的,嘿嘿~”

你看,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到女儿自己身上的时候,女儿的第一反应也是如同大头儿子一样,明显不能如看电影时那样“明辨是非”了。

因为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这种“共情能力”有着一个天然的断裂。很多时候我们说孩子的共情能力比大人还强,这有个前提就是孩子拥有或经历过这种情感。

而完美爸爸与大头儿子最后的分歧也是在这里,因为完美爸爸单纯地陪玩,是没法让大头儿子经历丰富的情感变化,只有一种快乐的情感是无法满足一个正常孩子的情感需求的。大头儿子在享受了极致的”快乐“之后也明白了,自己对爸小头爸爸、对家的爱不仅是因为能拥有快乐,更是因为能与小头爸爸一起经历很多,能在围裙妈妈的"管束”下拥有更多情感、让快乐变得更珍贵,让家变得更温暖。

而其实电影中的完美爸爸还有一个映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部分父母,他们会如同电影里的完美爸爸那样,对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也给孩子创造一个如同电影里面的梦幻世界,可是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与互动,最后,孩子在享受短暂的快乐后,很快就会提出新的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对礼物喜新厌旧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的原因之一。

这其实在这部拍的不算好看的电影给我启示吧,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其实比一个昂贵的礼物更能让孩子和你感动双倍的开心,毕竟我们爱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就是享受这俩父子之间充满互动的各种温馨啊~

 6 ) 太难看了,一星都不想给。

难看,剧情跟以前的电影还有点像简直就是换了个皮都是大头儿子在原来的世界并不开心,然后就突然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然后原本感觉挺好后来又遇到了困难然后小偷爸爸挺身而出,全篇结束,这不就是那个什么俄罗斯的剧情吗?编剧一点心意都没有,我也是服了求求你,学学隔壁熊出没吧真的是太敷衍了,炒冷饭就炒冷饭还要炒一个豆瓣评分只有4点多分的东西看这玩意儿简直浪费时间我都能知道下一部编剧要写什么了,这个是未来,那以后就说大头儿子穿越到古代好了呗反正就这样套公式就行了总会有小孩去看是吧?

 短评

竟然被戳中了哭点……完美爸爸什么都好都很厉害,可以一起骑恐龙,可以一起玩游戏,可以指挥大鲸鱼,只有一样东西他没有,就是爱。

7分钟前
  • lost_missing
  • 还行

大人为孩子作出了选择。

10分钟前
  • 阅书观影2023
  • 还行

如果按照某些人员(家长)的逻辑来看,央视出品的这部《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貌似也“少儿不宜”:1.会让小孩子误以为可以通过电脑屏幕进入虚拟世界;2.大头儿子在虚拟世界冒险的过程中做了挺多危险的动作(如:高空跳跃、独自驾驶不明飞行物体、靠近巨大恐龙而后被其甩到空中);3.高潮的战斗段落使用暴力、还有枪支…… 附注:联想到《无敌破坏王》《黑客帝国》《鬼妈妈》《夏日大作战》《超人总动员》《像素大战》……

1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较差

这片子绝了,满场小朋友除了哭就是尖叫说,“爸爸妈妈我害怕!”没有一个笑的。

16分钟前
  • xTnis
  • 很差

小孩看不懂,大人觉得无聊。20210703@幸福蓝海刘行店

19分钟前
  • 业余左后卫
  • 较差

要杀超没用的害虫,要学超有用的偶像星,失去亲人的痛,应不应该全报仇报恨给呗噤禽兽?过往的亲人有感,能放下和抵消对呗噤禽兽的恨吗?

24分钟前
  • 呱哄
  • 还行

未曾想我也到了打着瞌睡陪孩子看电影的时候

26分钟前
  • 墨惜之
  • 还行

张三丰看哭了。加一颗星吧

27分钟前
  • 神神叨叨二百五
  • 较差

陪小孩子看的,本来还是想打三星,可是坏人角色变坏的那个转变,决定还是两颗星吧。

28分钟前
  • 柒°晴
  • 较差

放映厅总共三对母女(子),看到结尾三个孩子都哭了,三位老母亲一起抱着自家娃在安抚......

29分钟前
  • 阿河
  • 还行

带小朋友看的第一个见面会。配音真的拉垮,人物形象也不够新颖立体。见面会后的活动让老父亲吃力啊。😂

34分钟前
  • Mr.C
  • 较差

虽然是前端css+js缝合20年前的网络流行语和游戏文化,但这部的剧本居然是今年国产动画中最强的(惊悚片的深邃感,可能要上 PG 级),场景设计也是致敬拉尔夫的巅峰,就差叫 AKB48 出来唱 Sugar Rush 了。可惜的是,好不容易熬走一个山寨大头,剩下这个话都说不清的山寨小头显得格外刺耳,加上央视新版独有的攀比+嘲讽家庭妇女文化,不得不扣分。

35分钟前
  • 浆糊骗子
  • 较差

陪孩子看系列,国产动画老问题,流于表面

39分钟前
  • 来自1986的老邪
  • 较差

和孩子一起看,鞠萍和董浩的配音也是童年回忆呀

42分钟前
  • N
  • 还行

在大头儿子要牺牲自己救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娃哭的稀里哗啦,😃

43分钟前
  • JJ
  • 还行

这片跟《鬼妈妈》什么关系。。。

47分钟前
  • 森夏
  • 还行

同场大概几十个小朋友吧,居然看电影的时候不觉得吵闹,夫复何求。

48分钟前
  • 惘然
  • 还行

可怕

52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较差

我从未想过小头爸爸居然是个程序员

56分钟前
  • 张兮兮
  • 较差

让Ai 教你做爸

1小时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