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如果没记错的话,自从小学集体组织看主旋律电影回来被要求写观后感以后,在我漫长的三十多年的生活里,还是第一次有人让我看完某部电影之后写点什么,无论对方是出于怎样的理由,都让我觉得认真地有点可爱,更何况在冷气开得越来越足的影厅的黑暗里,一些私密的感受和遥远的记忆顺着面前的声画慢慢一点点地攀上来,在清醒的意识中无声闪动-写出来,也不失为一种凝固它们的方式。
整部影片是一场博弈,在孩童的天真良善和成人世界的残酷混乱之间,一个接一个的特写镜头引领你走近这场比赛的细节,正当观众仰仗现实经验默默提前宣判结果时,表现主义出手把所有的希望和呵护还给童真,把所有残忍和冷漠抛弃在木船航行的尾迹里,荡开意味深长的涟漪,让人在片刻的惊叹和欣喜过后,更多的是难解的惆怅。
电影,真的是造梦的艺术。
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常在自家楼下徘徊的那只橘猫,从我住在这儿四五年前开始,总时不常遇见它,一来就绕着脚边打转仰头想跟你说点儿什么,喂点儿吃的蹲下身子抚摸一会儿我就离开,过段时间天黑时候下班到楼下车棚停车,有几次,有那么几次,有那么几次它迎上来绕着跟我打招呼。有时候是饿了,有时候不是,把猫粮和水放在地上起身的时候会默默有个判断,有交情,至少我自己这么看。今年我很少见他,最后几次他越来越瘦,耳朵上的毛或许是染了藓几乎全掉光了,状态也没了以往慵懒自在的样子,可还是会在遇见的时候靠过来,已经很久没有出现,直到片子里两个天使般的孩子在郊外隆重地安葬一只黑猫的时候,我又想起他来,尤其是小男孩呢喃地细数着对它的回忆,像细数着被手温热的晶莹弹珠,让我沉默,又让我想说很多很多。
成人世界的冷漠是道边界不明的坚固围墙,所有人触到边缘的时候都会本能地退缩,几乎像手指触到火焰般的,慢慢地,它给每个人都圈出一个固化的场域,与其说影片中男孩女孩带着婴儿过家家般组成的家庭是小小港湾,不如说是女孩暴戾多病的祖母、拒绝承担责任的母亲以及种种来自成人社会的威胁,共同把孩子围困在逼仄的生存空间里,像搁浅在水洼里的鱼,越是挣扎就越是发现自身处境的无能为力。
女孩儿在屋外扬帆后赶忙跑回小屋喊男孩儿转动船舵,远景丛林当中的木屋化作小小渔船驶进郊外夜色中静默宽阔的河,驶进了一种美好的架空的生活,这一刻有如神迹,枯木和泥土分开两旁,一切无力和不幸的根都随之瓦解,带着作者悲悯的注视,船缓缓离岸,驶出港湾,扬帆远航。
走出影院时她说孩子很美好,让人想哭。没觉察到我看了她一眼,收回目光,我低头往前。
今天想为大家推荐的一部影片是斯洛伐克🇸🇰的一部小众电影《小小港湾》,导演是伊塔•格夫沃,本部影片于2017年最早等登陆于柏林电影节,随后在斯洛伐克上映,于今年9.2,也就是昨天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首映,播放源为优酷,同时这部电影也是威尼斯电影节水晶熊佳作,讲述的是一个女孩,经历了外婆的离世与亲生母亲丢下她独自离家远行之后,捡养了两个婴儿的故事。(本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这部片子豆瓣给了7.2分,还算可以的,我是觉得可以给到四星⭐️⭐️⭐️⭐️,第一🌟,首先本部影片的立意很明确,你走之后,我要去爱,它以一种更新更纯粹更大胆的方式窥探儿童的心理世界,孩子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灵动善良的存在,哪怕这个世界的爱都被代谢,她们依旧会耗尽所有的光去照亮这个世界没有色彩的每一个角落。第二🌟,其次,这部影片是沉郁的,其中的人物有小女孩,女孩的妈妈,女孩的外婆,一群男人,一个小男孩,男孩的爸妈等等,看似简少的人物设定,但其实每一个角色的重量都是不可替代,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影角色能做到简而精是很出片的,不仅可以减少观影时间,避免了长时间的剧情疲劳审美疲劳,而且能快速让观众捕捉到剧情的动向,直白的说,角色的设定往往是在寻找一个剧情上的balance,整个剧本就像是一个天平⚖️两个人物可以互补才能相互起到作用,彼此互用。第三🌟,这个片子是有很多细节可以去深挖的,就比如,女人到底爱不爱她的女儿?我觉得是爱的,女人在外婆葬礼上把女儿带走,并告诉女儿“她从来没有爱过你,也没有爱过我”,女人觉得葬礼只是个形式,但离开后,女人却平躺下痛哭,这足可以说明,她是难过的,她是有爱的,只不过她也是这爱与不爱之间的受害者罢了,她与男人们喝酒唱歌,把女儿关在门外,我倒觉得这或是真的没听见铃声,又或是女人不想让女儿看见自己在男人面前的样子,她想以这种方式去回避,去保护女儿,我记得有一个场景是,女孩在房间里对着刺猬伤心,一个男人站在门外猥琐的嘲笑女孩,女人很快挡在门前,以冷漠的语气把女儿支开。还有一处细节就是这其中的对比,女孩的妈妈因为外婆的冷漠与不爱,她把这份不爱又再次施加在女儿身上,而女孩即便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中生长,她遇见流浪的刺猬依旧会救助,她依旧会捡回并抚养被抛弃的婴儿,她依旧去爱这世间的一切,所以,影片通过同样在没有爱的环境中生长的母女俩,她们对待爱的做法却截然不同。第四🌟,这部影片的摄影和画面感很强,有一幕是在女儿爬上高楼准备跳进海里的仰视镜头,包括在影片中三次出现女儿沉在海里的画面,还是蓝的“我们真的要远航吗”女儿曾经问过妈妈这个问题,但最后妈妈还是抛弃了女儿独自前去布拉格,女儿渴望拥有一个属于妈妈的小小的温暖港湾,不必惧怕失去,惧怕孤独,惧怕抛弃,但她没有,反倒她拥有了自己的小小港湾,去温暖了别人,照亮了悠悠海上的路,以爱为方向盘,掌舵了两个婴儿的世界。
我比较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尤其是看小众电影,电影院没有多少人的那种。越是这种沉寂、黑暗,越能体味到自己的呼吸,同电影中人物的呼吸融为一体的感觉。仿佛荧幕与我之间的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暗物质,把我同电影深深捆绑在一起,这种时候,人多了不行,人多了会损坏暗物质发挥自己的能量。
《小小的港湾》正是这样的电影。这样的题材,虽然是小朋友作为主角,依然冲不淡其中沉重、悲伤的色彩。更是特别值得一个人在电影院中慢慢体味。
我看到影评区已经有很多特别有贡献的影评了,其中有点出“爱”止于小朋友的意义在于“照顾”和“陪伴“,总结出这两点就好厉害。那我就只能讲讲我对于两个情结的看法喽。有一幕是母亲露西亚,她好不容易起床后,面对着亚拉,很突然且无聊的转起了厨房流理台上的一把刀子,结果,刀子停在了一瓶胡椒面的前面,然后母亲笑着将这瓶胡椒面倒入嘴里。
这一幕在头脑中久久不能忘怀,可能是因为它是冒险的、未知的,对于一个母亲也是奇异的——将这一幕做给女儿看,这似乎包含着一种诱导,就是这位母亲建议女儿同样也“玩”这个游戏。而母亲脸上的微笑似曾相识,这是每一个想要逗逗自己孩子的母亲脸上露出的那种笑容,妈妈们只要爱自己的孩子,总是会带着孩子玩点小游戏,取乐一下,可能这个游戏不那么“正式”,而是没有什么逻辑的突然发生的,此时妈妈的脸和电影中妈妈的脸是一样的。但是这位妈妈,呈现这样恶作剧、不靠谱的游戏后,也预示着这位母亲的“母爱”——是一种不确定的,随波逐流的爱,跟随命运,而不是感知母女之间情感的纽带,就如用刀子“轮盘转”一样,残忍,但是又有点好玩。
果然,亚拉也开始玩这样的游戏,给自己的孩子“小马”提供了同样的游戏,而此次,她“吃”的是石头。
另外让我感念的是亚拉捡到双胞胎的那一整个桥段,我觉得整个桥段都是魔幻的,不真实的。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个这样成长的女孩儿遇到一对被遗弃的双胞胎,她会给他们怎样的人生选择呢?会像轮盘转一样残酷而随性吗?我想那样子是她人生的一个a面,而导演呈现的,是她按照“梦想去生活”的b面——将自己与双胞胎隔离在世界之外,在依靠中温暖彼此,哪怕是为了照顾孩子陷入贫困与劳累。
这种“有”,更衬多出了现实中,更有可能发生的“没有”。
虽然现在饥荒等等更残酷的人生现象出现的少了,但是依然有很多孩子被生出来后,没有办法被呵护在爱的港湾中,也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底层中,很多有闲阶级,看似给了孩子优渥的物质生活,也依然将孩子扔给保姆、管家等等。能怎么办呢?只能为这些孩子祈祷,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被至少一位成年的“亲人”,温柔以待。
由于晚高峰错过了开头的一些内容,但还是想说说自己的一些非常琐碎、凌乱的感想。这部影片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在于缺少爱的亚拉并没有丧失爱人的能力,她凭借别样的坚韧通过一种类似于过家家的方式重新组建起了她心目之中的小小港湾。电影带着儿童的视角梦幻化了这个世界,但是一些细节却不由令人联想起单亲母亲家庭的贫困、弃婴、儿童性侵等一些残酷的社会问题。 母女关系或许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微妙与复杂的关系了,抛开以“世上只有妈妈好”为主题创作的主流思想作品,于我的知识面来看《布鲁克林有棵树》《荆棘鸟》等文学作品也展现了除了爱之外的其他,在社会学上《厌女》一书花了较大篇幅讨论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更是直接展现了一些阴暗面。当然《小小港湾》中的母亲并非不爱,她在错过葬礼的时候说“想象她从没有爱过你,也没有爱过我”这是她给自己的催眠与暗示。她爱,但是不愿意承受爱带来的枷锁。 其实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些小细节,比如亚拉在克里斯蒂安的柜门上画上母亲背上的骷颅纹身;比如母亲关上平躺式美黑机(真的很像冰棺)亚拉手捧那些母亲脱下的饰品几乎是带着一种虔诚;比如夜晚的房间窗帘拉得不严,车辆往来把不同颜色的大灯映在墙上,最后映出象征着亚拉梦想之中远航的水纹。 By the way, 这部电影还让我想起了一张听了好几年的专辑Sufujan的《Carrie&Lowell》 。 我的问题是,亚拉最后将生病婴儿阿黛拉放在母亲的床边,回到小屋却又因为警察的搜寻不得不与克里斯蒂安以及另一个婴儿扬帆远航。我觉得在主观上拯救阿黛拉的一种方式,但客观上好像也算是一种抛弃?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情节呢?
因为超了大概十个字所以写不了短评,所以只能写长评了。
1,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雅拉的姥姥被丈夫抛弃,然后可能对女儿不好;所以雅拉的妈妈会对雅拉异常冷漠,没有一点责任感;而雅拉的妈妈说的“不要叫我妈妈,叫我露西亚”也被雅拉用来对自己的小玩偶说。但这种负面影响不是决定性的,比如雅拉后面表现出来的对两个陌生婴儿的满满的爱意。
2,雅拉跳水是想引起妈妈的注意,然而并没有。
3,雅拉的小伙伴克里斯蒂安虽然家庭富裕,但被父母管教得太严了。不自由、不快乐。
4,于是他们在伤心之时都逃到了那个能让他们获得心灵的慰藉、安宁、快乐的野外的小房子——他们的小小港湾。
5,结尾他们的房子变成小船驶下山坡、驶出港湾、驶向大海,大海的另一边有梦幻的色彩,是他们的向往之地。
6,家长(或将要成为家长的人)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多关心、爱护孩子,使得自己的小家也能成为孩子甚至我们自身的港湾。
《小小港湾》里,亚拉有个非常孩子气的妈妈。她喜欢穿亚拉的童装露出俏丽的肚脐,热衷于和俊男靓女们在海滩上纵情欢乐,和亚拉为数不多的互动,也都是朋友间酒桌游戏的延续。
她心里满是逍遥与远方。当亚拉的双手向她伸出,她孩子气地回应:「不要叫我妈妈,叫我露西娅。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露西娅没有准备好做一个母亲。她与亚拉的「友谊」,已经是她所能给予的全部爱意。电影的前40分钟,她作为母亲的不在场,成了故事最大的在场。
海边,露西娅的眼光匆忙掠过女儿的面庞,落在跳海的帅哥身上。为了争夺妈妈的注意力,亚拉采取了决绝的行动。她登上高耸的废弃水塔,准备跳海。如果说婴儿的超能力是发出尖锐又嘹亮的哭喊,撬动养育者的关爱的神经,那么亚拉是以坠落的方式,绝望地发射爱的讯号。
这是本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怀着即将得到母亲关怀的憧憬,跳入水中的亚拉像一条鱼一样轻盈愉悦。
但当她失意地上岸,依旧独自一人,看着自己被水拍得红肿的膝盖,尖锐的情感矛盾被缓慢而诗意的画面包裹成一颗糖衣炮弹,就此击穿观者的心。
《小小港湾》没有将讨论引导向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而是用童话的表达幻想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可能性,消解了现实中正在胶着角力的矛盾。但我们依然能从这段有些极端的母女关系中,看到一种对现实的映照: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孩子,父母管教和关爱的缺位让他们小小年纪有着成熟的面容和些许粗野的举止,时而被社会粗暴地冠以「问题少年」的名称。
其实在这类人群真正成为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之前,他们渴望的非常简单——一个相对完整的家庭,其中不缺席的养育者可以用爱搭建他们避风避雨的去处。
故事继续以非常温和的方式流动,妈妈离开后,亚拉来到了火车站,想要追上母亲离开的火车。命运一般地,她遇见了陌生女人托付给她照顾的一对双胞胎婴儿。无独有偶,婴儿们的母亲衣着落魄,眼神闪躲,短短的照面之后就不见踪影。亚拉在她身上看到了母亲露西娅的影子。那一刻是她命运的转向。
因为不忍心独自舍下两个无辜的生命,她把婴儿带回了家,在外婆留下的花园小屋中,与好友克里斯蒂安共同扮演起父母的角色。亚拉从爱的渴求者成长为爱的施予者。
被遗弃的女孩和离家出走的男孩,带着一对双胞胎婴儿,在外婆的花园小屋里铸就一个温馨的小小港湾。他们笨手笨脚地喂养孩子,快乐地冲下山坡,遥望城市的风貌,那些高耸的烟囱仿佛是邮轮的排气口...... 再而后不可解的现实结局被童话的光晕笼罩着,我们于万分不可思议的迷雾中看见梦境的出口。
亚拉作为「事实孤儿」,尽管拥有监护人,监护人却没有养育的意愿。在这样的环境里,亚拉勇敢地成长,甚至承担了大人推卸的责任,将爱的余烬燃烧出有温度的火花。
银幕上的故事可以戛然而止,现实中的故事却无法按下暂停键。从商业院线片到作者电影,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着墨于充满问题的亲子关系。他们是构成社会性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聚焦祖孙三代两段互相影响的母女关系的电影《春潮》所说,「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与世界的关系」。作为子女,我们所经历过的母子关系,到底怎样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是否还在父母或多或少的亲情缺位中久治未愈?
另一个层面来看,我们所处的也早已不是外公外婆口中所说“能生就能养活”的时代。那么,我们为人父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面对可能需要牺牲的人生可能性,我们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
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欣赏《小小港湾》的丰富与真实:天真的孩子们即使没有得到爱的滋养,也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爱的小世界,重新发明世界运行的法则。
电影从不是观众寻找答案的捷径,只是观察问题的小窗口。两天之后,走进电影院吧,和《小小港湾》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心理世界,从那里望出去,远方的答案只有带着爱与希望往前航行才能看见。
-FIN-
撰文 Vivian & Flo
动图制作 苏安
排版 Flo
©和观映像 侵权必究
和观映像主营版权引进业务,推介来自戛纳、柏林等国际电影节的最新佳作多达150余部,同时致力于文艺电影和纪录片的国际发行,如《楼》《来处是归途》《指尖的小星星!》《春潮》《米花之味》《正面迎击》等佳作,始终追逐经典,发掘小众,关注女性,寻求多元。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海外发行|[email protected]
影迷群|Hugoeast2020(备注城市)
播客话题建议或树洞|[email protected]
点击 阅读原文 ,收听「和观选片会」播客
中欧版《佛罗里达乐园》,混了一点《月升王国》,很喜欢最后童话式的结尾
喂养孩子和饲养刺猬一样,不过就是把苍蝇换成奶粉。葬别外婆和埋葬黑猫一样,不过就是把快乐换成悲伤。妈妈的离去不会因为转盘的结果而改变,外婆的死亡不会因为氧气的供应而复活。男孩宁愿从溪水边艰难地提水,也不想在不染纤尘的房间里不敢开门。闻着女孩的长发,听着婴儿的酣眠,这座渔屋才是港湾。
失而不孤,输出爱是她获取爱的方式。这是一个纸糊的童话,经不起雨淋,但被风一吹,即可远航。
无人知晓版的月升王国,拍的是很美,但也够离奇,所以根本上是月升王国,小孩子做着扮演大人的游戏,不拖泥带水,不煽情,结尾挺加分
画面干净纯粹,焦经常收得紧紧的,前后景分明,质感上想起之前欧盟影展的那部片子,名字忘了 =..= 小清新。不知美丽而超现实的寓言背后,真实事件是如何收场的。与母亲受外祖母影响而无法给予爱相比,能够给予已经是破天荒的幸运。像模像样的小家,有温馨也有争拗。不过女孩到男孩家那场戏让我很不喜欢她。男孩家里禁欲的白色让人不禁自我规制,也想规制他人,切勿乱说乱动。后面一场「无声」的医院天台也是白色,暴露在阳光下却让人觉得净化。
#1st HIFF# 17年柏林水晶熊(最近几年水晶熊都不错啊!),转遍中国各大电影节。确实不错,拍出了童年的漫长、无聊和想象力,斯洛伐克版的[无人知晓]加[禁忌的游戏]。结尾启航的船屋确实堪称高光时刻。摄影好真是能解决很多问题。
像《佛罗里达乐园》一样,母亲的放纵与失责,让她的童年在荒芜中自顾自地生长。像《无人知晓》一般,母亲销声匿迹,留下她独自过活,几近自生自灭。像《九三年夏天》一样,感受不到爱,生活空洞而暗仄,湮郁而孤寂。像饲养刺猬一样,试着去养育两个婴儿,释放出自己不曾真正得到的母爱。深爱着母亲,心里有着无法被满足的空缺,想要以此证明,如果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母亲,将会释放数倍于自己所得去疼爱自己的孩子。莽撞而不拘小节,心里却是柔软且千疮百孔。于高台纵身一跃,猛烈冲击,被水紧紧包裹,这便是她的生活。
1+1<2的《无人知晓》+《佛罗里达乐园》葬礼→日晒机(《死神来了3》可是我的蒙太奇启蒙……)衣服堆里的小女孩两个设计很赞,收尾的超现实算是不功不过吧,有点过于梦幻了。
三星半。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发现了爱。透过孩童的眼光去看世界的荒芜与冷酷,于是看到了废墟中可爱的昆虫,冷酷背后的拥抱,假装不在意的哭泣,混乱中不断找寻的双眼。于是,世界变成蓝色的海洋,房屋仿佛巨大的鲸鱼喷出水雾。他们在这里相遇,相爱,冲进大海流浪。
一部斯洛伐克电影能上院线,必须买票予以支持。工业城市的残酷童话,却使用了一种高亮低饱和的小清新滤镜。结尾那一幕太有Simon Stålenhag的艺术风格了。
有点像《候鸟》+《佛罗里达乐园》,东欧女导演在塑造儿童性格的独立性实数独特,缺爱的孩子一方面渴望得到爱,另一方面也在尝试给予爱,尽管在结局上所呈现出的问题依旧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如来一招奇幻场面更为讨巧。
你就是拍两个孩子在荒野里追逐打闹也不会很难看的,前提是这不是导演的功劳,男孩和女孩太优秀,又有儿童的淳朴,还有一种难得又珍贵的邪魅。诚如影片一样。#2018BJIFF#
一个有着不负责任的妈的女孩和另一个小男孩抚养两个婴儿的故事。电影博物馆匈牙利影展,又删减了5分钟。
仿佛无人知晓 仿佛月升王国 仿佛弗罗里达乐园 但在童话感觉背后的却是残酷现实
前半段有点闷,后半段挺好的,尤其喜欢结尾。一家四口,年龄加起来也就20岁,在一方小小港湾里,尽心尽职地学做父母。出现数次险些酿成悲剧的危险时刻,但导演还是仁慈的,没有造成《无人知晓》那样的绝望后果。画面很美,剧情能再丰满些会更好。
有一点《无人知晓》混合《弗罗里达乐园》的感觉,两个小朋友太甜了。不负责任的母亲对女孩说,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于是女孩对捡来的婴儿也说了同样的话。结尾美得过分了。
睡得很开心。。。美术摄影还是比学生作品好一些的
前半段的女孩视角很是灵动,后半程的过家家估计是乱发挥了,胡编一通,完全滑向三流电影节片
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别为我担心,我用快乐和智慧做伴。
比无人知晓还要童话,看过只有心痛,唯愿他们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