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电影频道看了一场电影《我是山姆》。 看完之后,第一感觉,父爱可以如山,但父爱也可以像清澈似水,这份清澈打动了我,让我不止一次的悄然落泪。也许,因为,和山姆一样,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想到了另外的关于描写智障人士生活的电影,最著名的要数《雨人》和《阿甘正传》了,《雨人》没看过,《阿甘正传》看过。此片当中的山姆是一个仅有7岁智商的智障人士。智障人士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拐弯抹角,不懂得……,但智障人士没有 小女孩露西的扮演者戴科塔·范宁甚是可爱,她清澈的眼神让我想到了年轻时的周迅,看到小女孩在父亲怀里睡着的情景,温情的镜头让我唏嘘不已,清澈的父女之爱。 在我泪流满面的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女儿已酣然进入梦乡,做着只有自己知晓的梦。作为父亲,我应该以山姆为榜样。给女儿博大和清澈的爱,让女儿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父爱如山,父爱似水,完美的父爱。
又一部催泪大戏。 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除了一些哀伤和喜悦,更多的是对于家长职责的反思。智商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是否就代表了家长的称职程度呢? 西恩·潘有一种另类的帅气,在颜值高的好莱坞也毫不逊色。这部影片里,他放下了明星的身价,演绎一个智商相当于7岁儿童、自理能力欠缺的父亲Sam。也是意外,他居然拥有了一个可爱娇小的女儿。当他独自一人抱着刚出生的女儿回家的时候,相信没有人会认为他会成为一个好父亲。 在安妮的帮助下,小露西快乐的长大了。不同于Sam,露西漂亮、聪明,虽然只有7岁的年龄,但是智商已经超过了Sam。7岁正是开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时候。当她告诉Sam:你和别的爸爸不一样的时候,她用了一句:“别的爸爸不会陪孩子去公园”来形容。这句看似童稚的话,却也道出了一个好爸爸的本质,不是需要高官厚禄、不是需要精明能干,所需要的只是多一些陪伴的时间而已。 露西是天真的,也是早熟的。她早已经感觉到了这个家庭的不同,这个爸爸的不同,但是她对于爸爸的爱丝毫不亚于爸爸对她的爱,她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爸爸,避免进一步成长造成两人之间的隔阂。然而在讲究儿童福利的美国,这样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当看到露西和Sam被强行分开的时候,那一刻对于儿童福利组织是愤怒的。即便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也不该如此的残忍。 所幸,Sam傻人有傻福,居然意外地找到了一位知名的律师为自己免费服务。全剧最精彩的就是庭上的辩论。与其说是双方就监护权辩论,不如说是关于合格家长的辩论。庭审过程中通过了两位不同的家长,一位低智商的妈妈,却培育出了一位高等人才,而另一位高智商的爸爸,却把高等音乐学院毕业的女儿折磨成了自闭症患者,26岁之后就闭门不出。 情感与智商高低五无关。Sam虽然智商低,但是他对于露西的感情真挚,对于自己的四个低智商朋友感情忠贞。他在明知道自己胜利无望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方式选择了来到露西身边生活。剧中的结局或者是最好的结局,共同监护权使得大家皆大欢喜。漫长的催泪过程终于迎来了甜蜜的结果。 剧中,除了Sam这位家长之外,还有另外一位。漂亮成功能干的律师丽塔。而她似乎就完完全全是Sam的倒影。她智商高、事业成功、头脑精干、家境富庶、豪车豪宅,还有一个儿子。然而她也却过度精明,精神失常失控,刚出现的时候要不停地往口袋装各类糖果来缓解压力。面对儿子她也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亲近。面对一直未露面的丈夫,她更是不知所措,明知对方已有外遇,却还是无力戳破事实。她空有那么多,却没有来自家庭的爱。反观Sam,一无所有、家徒四壁,却拥有露西和朋友们无保留的爱,拥有同事和邻居们的爱。所以最后,丽塔才会坦诚地说:这场官司里,她得到的比Sam得到的多。 有时候活得开心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当丽塔终于离开了毫无感情的家庭,带着儿子重新生活,以前那种紧张、神经质的情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快乐的母亲。她失去了一个失败的婚姻,得到了一份幸福的生活。虽然剧中没有说清她将如何做母亲,但从最后一幕母子二人的关系来看,应该是会越来越融洽。 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不用太高的智商,不用太多的钱,只要有充足的时间来陪伴、发自内心来爱孩子,这就够了。
阅片前: 这部电影和你们之前可能看过的《忠犬八公》一样,是催泪片,但内涵可能会更丰富,也更有争议。这部电影比较罕见地让大家看到在美国的智障或自闭症人群是如何生活的。电影具有社会关怀,所以能召集到西恩·潘、米歇尔·菲佛、劳拉·邓恩等著名演员。 萨姆的智力只有七岁水平,却有正常成年人的身体和感情,有了孩子露西,他没有像孩子生母那样逃走,而是磕磕碰碰把她养到七岁。你们注意,萨姆的朋友也都有些奇怪,固定每周四一起看录影,周三在煎饼屋吃饭,周五去卡拉OK……这其实说明美国的社区服务机构在有条有理地照顾这些有智障或自闭症的人。 电影开始时,我们看到萨姆在星巴克上班,星巴克和后面出现的必胜客,都是美国的普通餐饮场所,但这些场所竟会雇佣萨姆做服务员,也说明美国社会能给勤劳的人生存希望。 说到争议,当露西的智力开始超越萨姆时,她是否适合继续跟他生活在一起?请大家不要预判正确与否,仔细观看萨姆方面和教育官员方面的不同意见,分析片中角色的行为和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结局。 影片也客观展现了萨姆的美好品质,尤其是诚实,和无私付出爱这种能力。为什么那个女律师会无偿帮助他?你们注意观察她周围的环境。但萨姆让女律师发生了很大改变,这是剧中另一条重要线索。 此片中的插曲,都是由扮演萨姆的西恩·潘委托的大牌摇滚及流行歌手翻唱的Beatles歌曲。其实Beatles的摇滚乐是比较积极乐观的,你们可以留心萨姆如何从他们的事迹和歌词中获得教育。此外,我们还能看到经典电影如何教育他们这些特殊人群。 阅片后: 好了,现在你们已经看完了,我们继续聊聊这部电影。 从细节看这部电影会很有趣。萨姆这些奇怪的朋友,一个人开始数一二三,就有人跟着数四五六,一直接到十几,这是自然而然的智障行为。他有个朋友明显有受迫害妄想,有人做录音或打字,他就会很警惕。还有个朋友只要想起一部电影就滔滔不绝,背出细节,比较像有某种天分的自闭症患者,他所理解的伤心,是《飘》教他的,而分手争夺抚养权的过程,是《卡莱默夫妇》教他的,他甚至看过《洛基恐怖秀》这样的小众另类片。而《卡莱默夫妇》的主演,达斯汀·霍夫曼,正好扮演过《雨人》中的自闭症患者。请注意,所有这些角色里,有两名演员是由真实的特殊患者扮演的。 萨姆唯一看起来正常的朋友安妮,以特优成绩毕业于美国顶尖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却自从二十八岁以来便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足不出户。她在法庭的表现,反证了身为正常人的坏父亲也会给孩子带来灾难。 安妮丰富的音乐知识,也能帮助萨姆理解他关心的Beatles乐队的世界,而萨姆学会了用Beatles的故事阐释他无法用正常语言表述的道理,他的话反而产生感动人心的诗意。比如老师讲露西不想超越爸爸,所以在抑制自己的智力发展,萨姆理解地说:“约翰想尝试新事物,这不是洋子的错。安妮说在《白色专辑》中就听得出来。”这是Beatles解散前做的最后几张专辑中最辉煌的一张,而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的爱情,经常被指为乐队解散的一个缘由。法庭上,萨姆为了表达露西应该跟他一起生活,他说:“记得保罗·麦卡特尼写‘蜜雪儿’这首歌的时候,安妮说,他只写了前半段,然后他把这部分交给约翰·列侬,约翰写下了‘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那一段。安妮说要是没有这段,这歌就是另一首歌了。这就是为什么Beatles在1970年4月10日解散时全世界都哭了。”Beatles的大部分歌曲都是保罗和约翰共同完成的,两人不可分的合作感情,被萨姆用来类比他和露西不可分开。你们看,萨姆其实有些特别的能力。 但是露西跟萨姆在一起生活真的会好吗?你们注意,露西撒谎的缺点很严重,这不是永远诚实的萨姆教她的,而是一个孩子在非正常家庭自然形成的自我保护方式。试想一下小孩子如何长期面对同学们的质问——“你为什么有个弱智爸爸?”这正是教育官员所担心的:孩子在这样的父亲身边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全面发展自身的潜力。萨姆的智力问题,也导致他无法胜任更复杂的工作,也就难以负担更多的养育费用。你们也看到,露西明确知道萨姆有智障,念睡前故事的活动,也是她在陪伴父亲,而非父亲陪伴她,这个孩子因特殊父亲而早熟。另一方面,当萨姆知晓露西在抑制自我发展时,他用自己的方式顺利鼓励了露西继续前进。所以,萨姆在正确的外界引导下,其实也有可能顺利陪伴她成长。至于物质匮乏,萨姆努力打两三份工来赚更多钱,你们注意,在必胜客的工作需要更高的技能,他也在学习。 女律师的家庭生活是另一条线。你们可以发现,她当初并不想帮助萨姆,只是挂着职业化微笑说着萨姆听不懂的虚假客套话,但周围人对她势利心的讽刺,逼得她为维护形象而接下官司。她的生活不完美,她和丈夫虽衣食无忧,却因为工作太忙,无力照顾儿子,导致儿子拒绝她的亲近,但在与萨姆的相处中她学到:真诚地陪伴和倾听孩子,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才是正确的爱的方式。她还从他身上学到勇敢和不妥协,于是跟不忠也对孩子缺乏责任感的丈夫离婚,做起单亲妈妈,也赢得了孩子的爱。同时,萨姆还教育她要尊重助理等身边人。所以她最后认为,自己帮萨姆打这场官司,也许获益更多。 是金子就会发光。露西的养母也看到萨姆能给露西特别的爱,也被他们之间的亲情感动了。萨姆也承认自己难以独自养育好露西,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双方联合监护露西。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对露西最好,这是剧中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爱一个人,就要尝试站在那个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是我们在任何年龄都要用心学习的课程。希望你们也会思考,自己该如何做一个能理解父母又能独立成长的子女。 -------------------------------------------------------------------------------- 此文为“电影蛋糕”项目在云南山区一所中学的公益放映活动而作。如有转载请一定说明,并告之本人。
我的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还是很感动的,虽然很多人物都比较脸谱化,但是依旧感动
哭到只剩半条人命~
父亲节看这电影真是应景。里面的小姑娘,原来真的是老友记1014里面卖房子夫妇的女儿McKenzie —— 世故地吓人,凭什么她这样就感人至深,林妙可就受尽唾弃???不公平
“没关系,爸爸,没关系。不要难过,我是幸运的,别人的爸爸都不会带孩子去公园。”
哭啊 一直在哭……
怎么说呢,西恩潘的表演五星,范宁五星,菲佛五星,也被催泪的不得了,可就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不喜欢这个(也确实显得很真实的)故事。
智障人给所谓的精明人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哭得稀里哗啦~
很感人很温馨的一部电影,看得很温暖
五星送个Sean Penn。
又是呆子的故事,而且是西恩潘演的,我服了。说良心话,把小孩儿扔给一个智障养,绝对是不负责任的事情。小女孩的表演,太惊艳了。
六星的片子,哭得一塌糊涂。老天忘了我这个可怜的小孩,偏偏要给我这部电影提醒我有些东西我永远得不到。不能重生,不能生,此生再无机会,那就只好死去了。
有一天我坐在地铁里突然想起山姆坐在警车里大喊:“你们不能这么对她!今天是她生日!跑啊露西!”——然后忍不住大哭,( ̄. ̄)。
拥有常人智力的露西母亲从未履行母亲义务,智力缺陷的山姆却是最懂爱的那一个。
all i need is love~很浓的beatles情结,小女孩好萌
孩子和“傻子”演技都很强大,更重要的是,它表现的一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理念。
是不是每一部成功的韩国商业片背后都有一部被模仿了的好莱坞电影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十分的亲情,十分的爱,爱的能力并不是取决于智商的高低。原声好,主题好,演员好,但就是有些拖沓与着力过猛。★★★★
幸亏没让汤姆汉克斯来演。
真正的戏眼是达科塔·范宁。她才是催泪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