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原著和剧本的区别聊一下悬魂梯的改编,以及易经六十四卦的运用。
先看原著的悬魂梯。依靠于天然山洞的有利地形,基于彭罗斯阶梯原理的一个设计变式,呈一个巨大的8字形,人一旦走入其中,会因为光线(吸光涂料限制视线范围搅乱方向)、阶梯宽度与倾斜度(原著是显示宽达十几米)、月牙标记为参照产生二维视觉上的错位,让人觉得自己是呈直线状往下走,其实一直在8字形阶梯中兜圈子。
原作中胡八一、胖子、老金三人其实是反向利用了阶梯的宽度,三人保持有效的等距离,来破解掉由光线、标记等导致的视觉错位,忽略掉那些误导人的诱因,就能够顺利找到代表出口的隐藏岔路,顺利走出困局。整个设计和破局都非常合理,都有科学依据,比“鬼打墙”之类的故作玄虚要高明很多。
再看改编。先是去掉了原作中带节奏的墙壁,同时也缩减了阶梯的宽度(改编后人数增加,如果再保持原作的宽度就不合理了),增加了悬魂梯所处环境的高度,整个设计从视觉效果上看更为惊悚可怖,改编从书面语言走向更适合镜头的视觉语言。
最大的改编是月牙标记,作用由原著里的视觉陷阱变成了线索提示,暗指悬魂梯一共384级台阶,即易经64卦,每卦6爻,所以只能用易数来解。胡八一认为当前局面为困,对应困卦,困卦第五爻由阳爻变阴爻(一横变两横),变困卦为解卦,对应的卦象正是困之解,胡八一跳下去的位置正好是困卦的九五爻(对应此卦象的第五级台阶)。
至于胡八一为什么不从解卦第五爻跳下去,是因为如果困卦六爻只有一爻是变爻,就应该用本卦(也就是困卦)来定吉凶。这是要赞一下编剧,基本原理没有犯错。对比得出,悬魂梯情节保留下来了,但内容改编很大,基本推翻了原著的科学解法,而用了更为玄学的易经来破局,但对悬魂梯的设计原理着墨不多,固然有利于戏剧氛围塑造(原著解局手法略显平淡),但从逻辑层面推敲起来还是略有欠缺的。
其次,关于李淳风墓中胡八一选择星宿和推算年份的依据,涉及到的是古代天文和纪年常识。关于干支纪年的推算。
古人纪年用干支,以甲子为初始年,60年一个轮回。比如你是甲子年出生,到第二个甲子年你就整好60岁,所以60岁也称花甲。大金牙就是基于一个已知干支的特定年份,以60为公约数进行干支推算。
剧中已知观元年是公元626年(实际应该是627年),贞观二十二年就是648年,以60为公约数,离胡八一所在年份最近的年份是648+(60*22)=648+1320=1968,已知1969年是己酉年(大金牙母亲六十大寿),1968年的干支就要往回推一年,十天干中己的前一位是戊,十二地支中酉的前一位是申,合起来就是戊申年。不要吐槽大金牙只会惊声狂奔了,没这位爷还真不可。(快速推算干支的方法不少,这里只解释剧情)
为什么胡八一在二十八星宿选一的难题中选择了斗宿。古人将天上星群分成二十八星宿,其中代表北方玄武的斗宿就是剧中所指的“南斗”。南斗和北斗七星是两个不同的星象概念,南斗由六颗星组成,北斗就是我们熟知的七星。这里要称赞一下编剧有做功课,很多人容易把北斗七星和斗宿这两个概念搞混。 为什么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这里的“北斗”依然不是指“北斗七星”,而是指斗宿中斗柄的方位指向。古人认为斗宿的斗柄可以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代表春夏秋冬,而南斗代表的是夏季,这个季节草木葱笼繁盛,欣欣向荣,所以是“生”,而北方象征的是衰败肃杀的冬季,代表“死亡”。还有一种说法是北斗对应人的九窍,人若九窍不通则死,所以雪莉杨会说道教中“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
大结局墓室破局手法详解。
李淳风棺椁墓室大概布局如下。
墓室的基本原理还是易经八卦,以棺椁为中心,分成八个方向,分别代表八卦的八个方向,每个方向都对应一堵墙,也就是八门,加上居中的棺椁,构成了一个九宫(格)八门的格局。
摸金小组必须找到八个卦象对应墙壁上的明器,如坎位对应水,离位对应火,才算破局成功。注意,这里的八门其实只是墓主人的障眼法,让盗墓者以为只要找到生门就能走出生天,破局核心手法还是易经八卦原理。
到这里关键问题就来了,在不确定方向的墓室,摸金小组如何才能确认八卦分别对应的方位(墙壁)?有一个细节,进入墓室后胖子拿起蜡烛问胡八一南边在哪,胡八一也没说出来,这是个承上启下的扣子,衔接得很好。
那么胡八一最后是如何找到方位的呢?就是以墓室居中的棺椁(对应数字五)为参照物,套用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戴是棺椁的头部,对应的数字九,九对应的是离卦,代表火,南方,景门;履是棺椁的尾部,对应数字一,一对应的是坎卦,代表水,北方,休门,依此类推。
注意,这里的方位不是我们学地理常用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不能用这个口诀去套九宫八门的方位。
所以,胡八一以棺椁的尾部为参照,找到了对应的坎位,“休门,坎一宫”。坎为水,只要找到与此相关的明器,机关可破。
当然,八卦中的天地水火雷山泽风也不就是表面上的意思,要配合阴阳五行等原理来转换,这个就更复杂了。比如我们熟悉的火神山医院,取名用的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金对应的五脏是肺,金盛则需火克。话说霸唱的《火神》有制片方考虑拍摄吗?
以上内容纯属一家浅薄之言,有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编剧梦工厂-杨哲老师分享课(语音文字版)
既然上次也说了,咱八点钟随便聊聊,那我就跟大家简单介绍介绍,我们这个《龙岭迷窟》的创作过程。我先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团队,我们叫大魔王工作室,是一个2015年注册的编剧工作室,最早做的《法医秦明》、《十宗罪》,后边儿陆陆续续的还做了一些活。最近播出的有《鬼吹灯》和《危险的她》。其他作品陆陆续续也都在拍摄或者剪辑中。
《鬼吹灯》这个小说儿吧,是我们接触过的小说当中质量非常好的小说。其实很多IP,能用的东西很少,因为审批因为种种原因。但鬼吹灯的人物已经非常成熟了,故事的商业点上也很突出。尤其是后边几本儿书,内容也很饱满。《龙岭迷窟》相对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量有点少。其他的故事都是50卷,只有《龙岭迷窟》是36卷,都是十八集,这缺个六集的量,所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内容。
做《龙岭迷窟》的小组大概主要创作者有四个人,除了我以外,还有中戏的师弟鲁辰,师妹黄诗洋,美国学电影回来的张家诵。我们琢磨怎么样把这后边儿这14卷给编出来。可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鬼吹灯这书,大家太熟悉了。很容易观众们对编剧新编的东西不接受。
后来播出了以后,验证了,这种铁粉多的书,还真不能随便动。包括原书那个绣花儿鞋到底多少钱?都会有观众较真。所以我们当时怎么合理的加量,实在是头疼了一下。我们还查过当地有啥风俗,发现当地有过野人传说。我们还琢磨弄个野人出来,便宜啊,找个人扮演就行,结果发现云南虫谷里也有个野人。很多冒险里常见的因素,不在这里就在后边。后来我们就琢磨,要不然我们在自然因素的危险之外,再增加一些,人为的,冒险的因素。和费导一沟通,导演也肯定了我们的想法,我们就着手干了。我们为了做准备,看了很多经典的冒险的故事,像那个《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国家宝藏》这些片儿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主人公的冒险的过程当中,敌对势力都是乌泱泱一大堆人的,尤其像《印第安纳琼斯》,主人公要面对的都是那些德国的军队,动不动好几百人,扛着枪扛着炮。
学编剧,很重要的是你得琢磨前人的作品,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其实就是为了做出悬念感。而悬念说白了就是让你的主人公随时处于危险的状态当中。而怎么体现危险?你的这几个主人公经历了这个冒险之后,又不能缺胳膊少腿儿,所以最好就是在冒险过程当中,不停地安排敌方的那些小手下死掉啊或者伤残呀,这样的话才能烘托出这个冒险的环境非常危险,然后主人公也处在这种处境下,观众们才会更加揪心。
有人问我们是怎么给这些马大胆的团队安排个性的。其实一开始也没想这么多。因为我们写这故事当中,他肯定得有一个用炸药去炸东西的环节,所以肯定有一个炸药哥,我们其实一开始设计这个炸药哥这个老三,就是个挺暴脾气的一个人,但是导演在调戏中,他有一个很棒的改进。他赋予的炸药哥,不但有点儿暴脾气,而且这哥们儿有点儿毛手毛脚,咋咋呼呼的,总是一不小心,就把手里的炸药给点燃了。这就把“一点就炸”这个词发挥到了一个极致。这么一改,这个人物就做得更形象了。
另一个加的主要人物是马大胆旁边的军师。我们这个正方的这些人,你看男主角儿和其他几个人,包括大金牙安排得都是非常博学多才的人,所以他们可以在一起经常聊有的没的,这些科学有些玄学的东西。但是如果只有我们的四个主人公,在那边叨逼叨逼说,坏人那边儿没人说话,这就属于插蜡烛,这个戏就有点儿尴尬了。其实十个人在一个空间里边儿的戏是非常难写的,因为你核心的最牛逼的台词只能给我们的主角们,但反方,如果要是没话说或只会逞凶斗恶的话,这反方就会特别单薄,所以我们肯定要给他安排一个军师类型的人物,这样的话让这个人能没事儿跟他的主人公叨逼叨一点儿有的没的的,这样的话可以双方都去炫耀一下各自的知识。当然军师这边扯得都是有的没的,没啥用处的歪理邪说。但正好也借此衬托我们的主人公,更专业,体现我们主人公的牛逼。
先有了这俩角色,然后剩下的人物,有拍马屁的人,有献忠心的人,有反叛的,其实一个办公室里有啥人,这队伍里就会有啥人。这都不用编,看看你周围就行了。
真正让这些人物非常出彩的,还是导演。导演给很多人物做了非常细微的调整,一下就让故事提亮了很多,我这会儿要再多说两句,导演,是一个学表演出身的人,他有几十年的表演经验,所以这个片儿真的让我强烈地体验到一个导演的专业素质是多么的牛叉儿。
我举个例子,很多台词,一个小调整,就能颠覆整个味道。男主和胖子在一起,终于见到了女主那段戏。女主说出来自己的身世,然后告诉男主他们,你们都被传染了绝症。我们剧本里写的还是传统的戏,就是女主一说,胖子一听,我草,怒了,这事儿他妈不该是我们的事儿,这是你的事儿。然后男主在旁边拦胖子。正常写都会这么写。但导演就是细调一下,把王胖子的词儿改到了男主身上,男主一个眼神儿,知道王胖子要爆发了,要张口骂人了,然后立刻把王胖子所有词儿都按自己身上了,张口就对着女主一顿发横,而且还放大了几倍的态度去说,说完了以后女主角懵逼了,大金牙也懵逼了,最重要的是王胖子自己都懵逼了,王胖子自己一看,噢,如果我说这些台词,我是多么的无理取闹那啊,我还反而要拦着男主。而男主顺坡下驴,就把这个尴尬的环节给虚晃过去了,给所有人都解了套。就这么一个小对调,使得这个台词的味道就好了很多。
我觉得这就是神来之笔。这使得这个剧本儿加分儿太多了,他不但把我们已有的内容该说完的说完了,而且他能让你的主人公的默契的那种感觉更提高很多,什么是默契?是你没开口,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而且我说完了以后,我还能知道你听到这些话之后,你的反应是什么。观众们看后,还能玩儿味一下。这种画龙点睛的一笔,导演做了特别多的贡献。其实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是真心来学习来了。
然后呢,就是我们在做这些戏的时候,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这也是我们从费导这里学到的,这个小技巧一直是在我心头——当你处理这种十来个人物的时候啊,你要想到每一个人物的时候,你给他去想一个动物,比如说某个人的性格,你想它是一只熊,那好,他是一个憨憨样,有的人他就是只猪,有的人他就是一猴儿,猴儿精猴儿精的,其实换句话说,你就想想西游记里边儿的那几个家伙,其实不都是各种小动物吗?中戏上学的时候都要去动物园体验生活,我擦,现在我才明白,这是打基础。
所以当你把这个人带入到一个动物当中去,你这人物就不会写散,我有时候看国剧,其实有的时候大家说是戏崩了,戏崩了主要点就在于人物垮了,人物的前后不一致。这问题最有可能就是大家没有找到这个人物最关键的那个点。美剧教科书里也经常提到,每个人都有个三句话不离本行,都有个座右铭,你得找到最核心的那个点,一抓住的话,这个人物就容易出彩,抓不住,这主人公就成了路人甲,一没有特点之后,就特别容易千人一面,然后这个戏就垮掉了。
我看有人提问题说,咱们这个故事当中,写作过程中有没有想过让这三个人物的内在矛盾增强一点儿啊,其实我们做《鬼吹灯》,做了两年,最早也有人提出过,往另一个方向写。他说,你这片子有多少人是在电视上看的?其实都没几个人,大部分人也就用手机看,平板看,都是小屏幕,所以特效能怎么样?所以你要真的想让人吸引看下去啊,你应该把矛盾放在人物身上,所以这个铁三角儿,应该做他们的内在矛盾。
我们最早确实有一个版本,就是让这三个人相爱相杀,那比如说女主给两个人带来的麻烦,这部分就是讲,男主要解决男主跟女主之间的问题,这放在《龙岭迷窟》,第二个《云南虫谷》,那可能要解决男主跟男二之间,比如说男二在云南虫谷里边儿,他有了他的爱人,然后那他会不会想离开这三人组?尤其是男主在犹豫和女主去美国,男二会琢磨,他们带不带我走?而云南这里我有喜欢的人了,我该不该留下来。俩人有了分歧了。所以这个故事,聊的是友谊和信任。那到第三个故事当中昆仑神宫的时候,我们想过会不会跟着男主一块儿去下到那个冒险地方儿的时候,有个人物是孙教授,孙教授会不会跟男主之间再有一个一种师生情的关系。在那个版本里孙教师是个终极boss,他其实是男主的未来的加强版。就是男主如果不去美国,继续在中国混,早晚有一天会发展成孙教授。所以你要和未来的自己对抗。
我们想过这个故事是一个三部曲,男人成长三部曲,解决爱情的难题,兄弟的难题,师徒情的难题,最后一个男人从男孩儿成长为男人。尤其是昆仑里头有个神秘的走廊。我总觉得那个独特的场景,男主要有一种立地成佛,顿悟苍生的感觉。说白了,我就想这三本鬼吹灯,放一起,这就是孙悟空一路打到了西天,领悟了人生之后泯然一笑的感觉。
这些都是设想,但这些设想的问题就是,得大改剧情。这时候制片人出来,给我们拦下来了,说这书观众们心中都有个谱了,你们这得收住你们那天马行空!费导也有一次,问我这个问题,说这胡八一和王胖子,做这俩人矛盾,彼此有猜忌,观众们能接受么?观众们看改编,看的就是你把他们心中的那俩活宝写实了,写活了,等着看他们俩情比金坚,要的就是哥们一声吼,然后上刀山下火海。一旦没了这些,整个故事就变味了啊!我一想,也是,我们这做的是改编,到时候辛苦创造了一个我们觉得非常好的东西,但是观众不认,这就尴尬了。事后,我们看大家评论,果然,大家其实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人物是不是符合他们的内心中的设想。做剧,核心还是做人物。人物对味了,就什么都对了。
鬼吹灯作为一个类型片,它纯粹的核心还是冒险。但是在座的都是编剧,你们也知道,编剧总不知道哪根筋冒出来,动不动想把故事升级到一个能够讲人类最终大命运的那种故事。不过我后来仔细想了想,《印第安纳琼斯》,《国家宝藏》,其实这些冒险题材确实也没有什么去讲人性的故事。可能我当时那根筋搭错位置了,我恨不得把它写成《行尸走肉》那范儿的,就是人物到最后心灵受到重大的创伤,但那真的就离冒险题材太远了。总之,在最后的改编中,我们也就都想通了,我们得严格抓着原著的调子走。我们要对得起那些书的铁粉。在这里,一定要感谢制片人和导演,做出的清晰的方向判断。
然后这个我看也有人问,说什么悬魂梯的结构啊等等,悬魂梯这个事儿吧,原著中他特扯,它这个梯上抹了一种特殊的黑漆,所以导致所有的光都被吸走了,所以你打个灯,远处也看不清。这在作家的世界里边儿,你可以这么写,大家每个人可以幻想,在黑暗的世界里边儿,这帮人怎么样?走路什么样?但是放在影视拍的话,你不能两集的时间,乌漆嘛黑一抹空,所以悬魂梯他是必须得改的。导演也提了好多修改的想法,都是为了让视觉语言不单调。
说到那些技术环节吧,我们工作室的人,自己编了一些,还查了好多资料,但是拿到那个演员手里边儿。我们这故事当中这大金牙的演员,也是一神人,他本身就是研究这个八卦这一类东西的,然后他直接回来跟我讲,那个编剧啊,你们的东西有问题啊,这个卦不应该是这卦,这卦应该是另一卦。后来这神人,这个大金牙,他自己提出了好多关于这个悬魂梯应该怎么走的这些问题。一个编剧作品,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鬼吹灯好看,也确实来自于演员也都是神人。这个还是得说导演眼光好。
有人问,男主嘴里说的那些,都是干啥。其实就是为了耍酷,这种念台词像那个生活大爆炸里边儿那个谢耳朵,没事儿叨逼叨叨一堆东西,速度太快,其实你听也听不太明白。但你听他叨逼,你就感觉到,哦,这似乎是一个很牛逼的东西。这是我们看《夏洛克》的时候感悟到的,主人公只要嘴皮子足够快,说的你越听不懂越加分。观众们真的想听懂吗?听懂了也用不上啊?真能听懂的也是准备给你挑刺的。
有人问鹧鸪哨的这个故事为什么放在了三集里。最早我们是安排了五段闪回。先说男主人公,这版的男主人公跟之前的那个精绝古城那版其实有一点区别,就是精绝古城里边儿那个男演员,他给人感觉很正。但是我们这个版本当中,我们希望他是有时候很逗比,有的时候儿它会有一点儿小小的忧伤的,而这个忧伤,来自于他参加过越战引起的战后创伤综合症PTSD。
所以我们最早设计的时候,甚至是故事一开始,第一集里边儿,还有一段儿战争戏,远处的炮火轰炸过来,然后这个男主人公在壕沟里边儿,他会有一些心灵上震撼的东西。我又说回了我那个什么烂俗的编剧的心理,我总痴迷于做一个复杂人物。所以我们当时想的就是他经常会有一些,在现实空间中遇到一个震撼的事情,啪,脑子开始闪回到他的战争,这样的话,我们的故事中,有一些闪回是男主角儿闪回到越战,然后还有一些就是,我们现在拿到一个宝物,啪,闪回到鹧鸪哨。以前是这么想的。
但是后来呢,反正越战这个事儿,好像人家也说最好别提。而且担心闪回戏太多,节奏会破坏掉。我们正琢磨得没结果呢,制片人那边说,要做一个鹧鸪哨的三集一个大段落,所以就把几段闪回干脆放一起了。然后这三集还正好还在18集的中间这个位置。一个剧啊,开头几集,大家浏览量最高。结尾也高,中间容易弱下去一点。但这部分正好上的是鹧鸪哨,这段拍的也是特别酷的一段儿,而且大帅哥出场,和前头的戏的状态迥然不同,观众们视觉上也有突破,果然口碑更上一层楼。制片人的选择非常机智。
有人问,既然胡八一和雪莉杨在下李淳风的墓之前见过陈瞎子,陈瞎子之前下过帝王墓和西王墓,他要是直接告诉雪莉杨,西王墓的线索不就可以了,为什么没有阻止他们……其实陈瞎子没有下去太深,他哥们死里头了,他一个瞎子还能咋样。不过这种片,要是硬找逻辑问题,肯定能找一堆。鬼片都是讲,这个凶宅很危险。那你搬家不就完了?房租和命哪个重要啊?现实中人们肯定就跑了啊!但主人公就是不搬家。所以,这就是个剧,咱别那么较真。
时间到了,该说的也差不多了。总的来说,我们在改编的过程中,着重的就是把这个故事串成一条线索,原书里前后两部分,没啥关系,给人感觉不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我们剧集不能这么来。所以我们靠马大胆这帮人,把整个故事给串起来了,从李春来骗他们开始,然后他为什么来到这里,然后怎么样躲开了,躲开了以后,又他妈被摁进去了,发现了一些真相之后,又终于逃出来了,逃出来了以后雮尘珠的线索来了以后,他不得不再次进入,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然后在过程当中跟之前的那个宿敌又见面了,跟马大胆他们从宿敌又成为朋友,然后共同的接着打boss,这样的话,这个故事你能感觉18集,它是一码的事儿。层层递进,会让人感觉故事完整。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我们团队的众人,他们中有人痴迷原著,有喜欢研究稀奇古怪的风水知识的人,有擅长写人物情感的人。但最重要的是,制片人和费导都给我们的剧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我经常有种感触,好片,真的需要方方面面,每个环节,大家共同的努力。能够参与到《龙岭迷窟》的创作中来,真心是对我的成长带来莫大的帮助。也衷心希望后边几部鬼吹灯可以更上一层楼。
《龙岭迷窟》把鹧鸪哨“毁”了
为何说鹧鸪哨被“毁”了?
原因是原著中的鹧鸪哨可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派人士,为了找雮尘珠,可以说是一种挡我者死的气势,本身戾气很重,手上有不少的人命。船上五个俄国人被其一人开枪打死,可谓狠;在墓中被毒雾逼迫时想着把托马斯推出去当诱饵做自己活命的踏板,可谓毒;所以,了尘大师在临终前规劝鹧鸪哨不可随意杀戮要收戾气,鹧鸪哨方然听悟,又因为失去左手,心灰意冷,随托马斯远走美国隐居。
而电视剧中,将鹧鸪哨塑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正义之士。
了尘大师曾对鹧鸪哨说墓中野猫也是一条生命,不要轻易伤害,鹧鸪哨一口应下。其实对比原著,电视版的鹧鸪哨少了许多杀气,简直称得上心慈手软了。
比如书中鹧鸪哨在渡船上不是叫老毛子坏蛋跳河,而是打死。还有,他们下墓时根本不是托马斯自己好奇想跟着,书上说鹧鸪哨想着留这洋人在上面不放心,总要带上他,万一有机关也好叫他去滚机关……
哈哈,想法这么的狠辣,才是搬山魁首的真实性格啊。不过有了尘大师在,断不会让他把托马斯怎么样的,事实上,最后师徒俩一死一残,倒是托马斯受他们保护安全跑出来了。因缘际会,托马斯带哨爷去美国,也算助他避开了鬼洞诅咒。
书上的鹧鸪哨是自带三分匪气的,要不然也不会和陈玉楼等绿林人士称兄道弟。他有侠义之风,但行事作风也可以相当无情,比如见胡国华时他说顺手把太湖匪帮解决了。解决了?救一人,杀一帮人,孰是孰非?可他又不求胡国华报答,只是本着自己的行为准则觉得匪帮该死,你能说这样抄家灭门的哨爷不酷吗?
这就减弱了人物后面转变的力度,戏剧张力大受影响,明明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被塑造得太过单一,实在是败笔。
但高伟光却把鹧鸪哨演“活”了
《龙岭迷窟》剧里,关于鹧鸪哨的故事,用了三集的篇幅来叙述。正是这三集90分钟几乎成了鬼吹灯影视剧的巅峰之一,鹧鸪哨也应该是形象和演技最成功的鬼吹灯主角之一,所以,鬼吹灯影视剧不在集数多,而在于精!
鹧鸪哨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个人能力,高伟光都将其演绎的很到位,可以说非常还原了。这里的鹧鸪哨比怒晴湘西里的人设更好,怒晴湘西里的鹧鸪哨有点过于阴郁和沧桑,可能是因为时间短吧,毕竟这三集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完全展现出了鹧鸪哨的自信和机智。
早在《怒晴湘西》中,高伟光塑造的鹧鸪哨就让人印象深刻。魁梧的身材,既有粗犷又有英气,和原著粉心目中的鹧鸪哨相差无异。当时陈玉楼深陷危机,命悬一线,有幸得鹧鸪哨出手相救,才逃过一劫。
不得不称赞的是,费振翔剧组团队真的是把小说《鬼吹灯》中最精彩最让人期待的环节拍摄的是精彩万分,全程高能,节奏一点也不拖沓,甚至感觉点急促,完全的让观众有那种急切感在里面。
眼花缭乱的闯关场面让人窒息的同时又被强烈地吸引着,追随主角鹧鸪哨的脚步融入到剧情当中去。故事节奏可谓是一气呵成,在这里笔者断言,鹧鸪哨的故事将成为经典。
此外不可否认导演的选角选得太好了,原著中描写鹧鸪哨的外形属于比较帅得那种,更何况还有点西域血统,个人武力更是绝顶绿林,现在拍网剧选角鹧鸪哨找个太老的吧吸引不了年轻粉丝,太年轻的吧还会被老粉丝喷小鲜肉没演技,太没演技的会被喷只会靠脸和知名度,光有演技的总觉得违和感太强、老套俗气。
所以说鹧鸪哨能选中高伟光真是绝了,恐怕千万人里都找不出来这独一无二的人选。
(图片来源网络)
更新于2021年《云南虫谷》播出期间:
最近这篇影评突然多了很多点赞评论,也多了一些嘲讽的声音,我知道那是从云南虫谷过来的观光客居多。
那么我请你们一码归一码——我评价的是龙岭迷窟中的胡八一和老潘,那我的确是非常的喜欢。
但对于《云南虫谷》,那是一部另外的作品,而我也早就有了自己的评价与判断——从五星观望到六集弃。
我支持好作品,也尊重潘老师,但对侮辱我智商浪费我时间的作品,我也从不吝啬口水。
云南虫谷真的不可,可是说一千道一万这跟我的这篇影评又有什么关系呢?出门右转,别跑错地方,OK?
故事的开头得从2005年说起,那一年,一部宅斗剧横空出世,名叫《京华烟云》。
由于时间间隔太久,让我几乎回忆不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剧情,只记得赵薇顶着忽闪忽闪的无辜大眼睛,用演技强势摘掉了头顶上的固化标签。
同时,这部剧还把一个面白清秀、气质如兰的如玉树一般的男子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里,我至今都能想起年幼时那种怦然心动的感jio,真真是一眼万年。
那时候小鲜肉还不叫小鲜肉,叫“奶油小生”;那时候只有喜欢谁,没有pick谁;那时候也没有神颜这一说,只有酷帅俊这种不足以架起彩虹屁的正统形容词。
让我困顿于无法表达出这个如谪仙般的美男子的美好。
虽然我甚至连他的名字我都不知道,但那也没什么要紧,毕竟那个时代很单纯,没有饭圈文化,明星那都是用实打实的演技,用作品让人刻骨铭心。
我在心底记住他了,然后也没别的,只是简单的的想法,把他当成一个美好事物藏于心间。
我本以为他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好,但寥寥几部作品后,他竟永远消失在了我的视野里。
那是网络也并不发达,只是从各种电视报道、道听途说知道了他遇到了一些糟烂事,与题无关这里便不再展开细说。
这一阔别,竟是在小十几年以后了。先起是一部贺岁大片,看完才突然间咂莫过味儿来。
嘿,那叔有点眼熟啊,越看越眼熟!和我妈讨论,这不是那谁那谁来着,就演过那啥那啥来着,对就那小白脸儿,就是他!
然后一搜百度,果真是他。我仿佛听见了内心崩裂的声音。
当时就感慨道,咋就把自个儿整这么圆乎了呢?岁月真是把杀猪刀哇,谁都没饶过,再好看的皮囊也有保质期,翩翩少年变成了油腻大叔,还有比这更令人痛心疾首的嘛?没有!
2017年,一部制作精良的网剧引起了我的注意。起初我也是完全没有注意到演员表,后来发现是他,也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反应,本就是冲着剧情去随便瞥一眼的。
结果这一撇,就再也挪不开眼。这个可恨狡猾勾人心魄的男人,又一次成功的让我掉入了叔坑,再起不能,曾经的白月光依旧让我如此上头~
这部网剧播完,他不出意料的翻红了,我开始忏悔自己之前对于皮囊的过分执着,甚至开始为他惋惜,这一天来的实在太迟了,约莫十年,人生又有多少的十年可以蹉跎?
那时很多人暗自诽谤,他这是走了狗屎运了,正巧了赶上网剧元年,这就撞上了呗,把他陈芝麻烂谷子那点事儿又拿出来翻腾,在金里掺屎不亦乐乎。
我只是默默的关注了他的微博,看他修生养性、云淡风轻的文艺男中年日常,不点赞不评论,安静如鸡做个佛系事业粉。
2020年四月一,这个男人又回归了,我比前几次都更有感慨,和我男朋友在观剧期间数次插空,激动的评价道:
“又胖了”
男友左右观摩对比陈玉楼,认真严谨回复道:
“嗯,是胖了”
别拔刀,我可是正儿八经的夸他,这位叔真是有演技任性,偏不靠脸吃饭,偏不!毕竟靠颜值混过的饭人家已经吃够了。
观剧,我只说那么一句,我觉得一句其实也就足够了。
那就是,看到这个胡八一和胖子,让我多年前看小说时的那种滋味儿又回来了。
胡八一原作中其实也是个爱打嘴炮的,胖子的嘴更没溜儿,俩人狼狈为奸,成天党和人民话嘴边,红色精神揣胸间,可干的那都是鸡鸣狗盗的事儿。
书中他们俩只要一开口总能让我乐,看剧,只要看到他们俩一本正经的打屁,我就跟着乐。
这还有啥可咧咧的,有内味儿了,这不就结了?
这叔真的太到位了,怕陈玉楼和胡八一串戏,我认为大可不必。
胡八一是胡八一,陈玉楼是陈玉楼,您只要看了就会知道,不要脸的演技派有多么可怕(并不
言归正传,借此契机,我也想回应那些叔的负面评论。他的确是幸运,也的确抓住了机会,这个世上的机会很多,但能抓住的人不多,像他一样的,更没几个。
网剧咋了?不上台面?运气难道还分三六九等,还等着您来挑?能有不错了。
运气是很重要,但除却运气,我看到更多的是厚积薄发的张力。
老潘他把神颜丢了,贡献出了教科书般的炸裂演技,因此关宏峰关宏宇活了,陈玉楼活了,胡八一活了,接下来还有会各种各样的角色,等待着他赋予生命气息。
我的彩虹屁太多了,感觉一万字都放不完,还是就此打住。
总而言之,潘粤明先生,他很好,我很喜欢。不管是年轻时好看的皮囊,还是中年时洗尽铅华的沉稳演技,我都喜欢。
顺带提一嘴儿,这边建议您稍微注意一点点形象,节制一丢丢呢~
后加更新#
很多姐妹评论区告诉我,我的时间线不严谨,不是十年,也不是十几年。
姐妹们说的是对的,没有说清楚可能误导了大家,我检讨。
但我还是不打算修改,因为我写的只是我个人的,从初见到初心的时间间隔线,是我印象中的老潘,不是大家的或者是官方的潘老师。
可能没有百度百科那么完善,也没有真爱粉那么长情,但这就是我这个佛系事业粉的真实心路历程,我觉得没必要修改到无可挑剔。
错就错了吧,我想保留这份真实性。
《龙岭迷窟》由管虎监制,管虎还调侃了一下《八佰》。
管虎、费振翔执导的《黄皮子坟》平平无奇,没想到费振翔执导的这部《龙岭迷窟》还是很不错的,制作比《怒晴湘西》(也是由费振翔执导)更加精良。
目前《龙岭迷窟》只播了6集,根据导览图可以看出这6集的内容只是整部剧的很小一部分,后面12集才是重头戏。
前6集都是进入龙岭迷窟之前的铺垫,本以为会比较无聊,但事实上还是拍得很吸引人。
基本上每一集都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反转,或者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镜头。
比如李春来卖鞋这段,胡八一就展现出了他圆滑和机智的一面。
他先说这只鞋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又说它保存得很完好,从而获得李春来的信任。
他又说“越完整越值钱”,从而促使李春来对他敞亮点。
他只说“越完整越值钱”不行,因为目的性太强了,李春来会有防范心理;他只肯定鞋子的价值也不行,这样会很被动。
他双管齐下,就让自己占领了主导位置。
随后,他和大金牙一唱一和,假装要出180块买李春来一只鞋,还把他和王胖子的所有钱都掏出来,演得像模像样的。
他这么卖力地演戏,就是为了套出其它古董的下落,这就叫“放长线掉大鱼”。
他敢拿180块来作秀,他就能从李春来的口中套出话来。
其它人没有这个眼光,也就没有得到其它古董的机会。
其它人和胡八一相比之下就太嫩了,他们给李春来的报价只有几块钱、十几块钱。
的确,他们花几块钱、几十块钱买下这只鞋,再转手卖出去也能赚一笔钱,但他们就无法得到其它古董了。他们只在乎眼前利益而看不到更长远的东西。
更何况李春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只卖这一只鞋。所以人们要想低价买这只鞋再转手卖出去是不可能的。
胡八一套路李春来的剧情很有趣,更妙的是,不只是胡八一在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李春来心里也有小九九。
胡八一想套出李春来的其它古董,其实李春来也是在试探胡八一。
李春来在市场转悠一个星期了,所以他的目的根本不是卖一只鞋或者一双鞋,他是想找到一个出价最高的人,然后把一箱古董都卖出去。
他没有直接带着这一箱古董来找人估价,而是只拿了一只鞋子,就是为了看看人们愿意出多少钱,价格满意再把一箱古董都拿出来。
胡八一知道李春来不只是有一只鞋子,至少也有一双鞋子,甚至还有更多其它的东西。
每个人都想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它,然后以高价卖出去,胡八一也是如此。
但如果他的报价太低了,他就套不出其它的古董;如果他的报价太高了,他想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就难了。
所以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怎样又能套出其它古董,又不用出太多的钱,这就需要技巧。
那我报了一个价格后,我就一定会出这么多钱吗?
不一定。
胡八一开价180买一只鞋,是为了套出其它古董。
但是当他套出其它古董后,他却又开始压低价格了。一只都要180,一双他却只出300。
这也是干这行的惯用计俩。
你想出手一个东西,你问了三家都只给1000块,结果第四家说要给你1500。
其实他并不是真的要给你1500,而是先用高价留住你,后面再砍价。
你一看他出价最高,就决定卖给他了。然而当你同意卖给他后,他却忽然说你的东西这里又有划痕了,那里又有磨损了,到处都是问题,结果到最后他还是只愿意出1000,甚至不到1000。
胡八一也是这样,他先以180的高价留住李春来,但当他真正要买的时候,他就不愿出这么多钱了。
当然,压低价格也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
如果他们还在北京,胡八一压低价格,李春来完全可以卖给其它人。
但现在胡八一已经跟着李春来来陕西了,他就有话语权了。
他完全可以反悔,报一个比之前更低的价格,如果李春来不同意,他就可以说他不买了,叫李春来卖给其它人。李春来刚刚才从北京回到陕西,他上哪儿去找其它买家?
胡八一可以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但如果他报的价格太低了,李春来就真的就不会卖给他了。那么胡八一还需要自费回北京,什么都没得到还损失了时间和路费,所以这同样是博弈。
结果后面又反转了。
胡八一受到陈瞎子指点,发现李春来有猫腻。
他意识到很可能当他掏了钱后,李春来和他背后的人会谋财害命,于是连忙对大金牙使眼色,把价格往高了报,让李春来解除戒备心,从而让他们有时间逃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因为被李春来骗了,他们才会来陕西。又正是因为李春来和马大胆图谋不轨,他们才会逃跑,才会有后面的进入龙岭迷窟,一环扣一环。
和“他们知道龙岭迷窟的存在,专门从北京来陕西去龙岭迷窟寻宝”相比,这种“他们不知道龙岭迷窟,却歪打误着去了那里”的剧情更有意思。
从李春来卖鞋,到胡八一套取其它古董的下落,再到李春来其实也是在试探他,再到胡八一压低价格,再到马大胆和李春来想杀人越货,再到胡八一为逃跑争取时间,再到胡八一等人踏上寻找龙岭迷窟的旅程……短短6集就反转了好几次。
很多国产剧动不动就拍40集、60集,让人怀疑是注水剧。但如果是像《龙岭迷窟》这种每一集都有亮点,就显得很良心,更何况《龙岭迷窟》也没有40集、60集,只有18集。
胡八一很聪明,也想发财,但是他也有底线,他不会为了发财而越过那条底线。
马大胆就不一样了,他也想发财,但他不会在乎法律,为了钱他什么都可以做,甚至杀人。
拍《鬼吹灯》盗墓、冒险元素是最基本的。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展现人性阴暗面的剧情,那就比同类作品更高一个层次了。
就前6集而言《龙岭迷窟》完成得很不错,将胡八一、李春来、马大胆等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剧情到选角、摄影、布景、美术都很良心。虽然特效还是能看出CG痕迹,达不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但毕竟是电视剧,也不用太苛刻,而且这部剧就算和国产院线电影相比也是中上水平。
如果后12集能保持前6集的水平,那么这部剧剧就是所有《鬼吹灯》的影视剧中数一数二的存在了。
第7~9集的预告片中,我们可以看见高伟光继《怒晴湘西》后再次扮演鹧鸪哨,看来经过了6集的铺垫后终于要进入高潮了。
首播第二天的一点感想
我自己本就是鬼吹的书迷!大概是06年在一次长途飞行之前于某个书摊儿给自己随意置办了一本儿解闷儿的小说,不想一看就停不下来,被书中接地气的人物以及一段段充满画面感的奇幻故事深深吸引。这本书到现在还留着,书名《云南虫谷》。此刻我就在拍这个单元的戏,希望能早日呈现给大家。怎么说呢,胡八一性格通透、幽默勇敢,通晓天文地理还特仗义,我很开心能有机会演这样的角色,相信通过剧组的努力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快乐带给大家。
2018年,我有幸与管虎导演、费振翔导演合作,出演了鬼吹灯系列中《怒晴湘西》的陈玉楼,剧播出后效果还行,有质疑的声音同时也获得了不少认可。谢谢这个拼劲十足的团队,真的是拼劲十足!也谢谢费导对我的信任,我喜欢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再苦再累,值!
基于《怒晴》的合作、基于我对《鬼吹》的喜爱、基于平台和导演对我的信任、基于比我帅的演员可能也没咋有档期(玩笑)...总之,我慢慢走近了胡八一。当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要把他演好,多累多难我都要走一遭!我想任何一个演员在好剧本的眷顾下都会不顾一切!看到有评论担心我在同一个IP中相继出演两个人物,会不会在先演了陈玉楼的情况下受影响跳戏,我也担心这事儿,但对于演员来说,这种挑战是很难巧遇且非常有意思的!其实呢两个人物区别很大,一个军阀时期富甲天下、呼风唤雨的总把头、一个改革开放新时代从战场归来的正直又有些点儿郎当的都市青年...我和费导认真地沟通过,我们有信心把这两个人物区分开,至于大家看的串不串戏我就不知道了哈哈!
说说Shirley杨和王胖子!可能是喜欢whisky的原因吧,一提雪莉杨总顺边想到雪莉桶,虽然是玩笑话,但都有一个特点:有魅力!雨绮很能吃苦,炎热的夏天在棚里吊着钢丝飞来飞去着实不容易。还要兼顾漂亮、坚韧、冷静、博古通今、武功高强且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语同时还能在我和王胖子的调侃中接招儿,关键是她外公和我玉楼还是莫逆之交...自己写串了(开玩笑),这在80年代是多么有范儿的女性啊;姜超演的王胖子呢我很喜欢,也很贴近原著上的人物,昨天大家也都看到了,一个善良鲁莽的无产阶级大贫嘴,我一边看一边乐,想着现场无数次笑场和磨戏的过程,甚是感慨!我和姜超24年前就合作过了,演了个学生戏,穿着西装校服各种淘气作,时光荏苒、一去不返,我们当时的嫩照在网上也不难找到...总之那股劲儿还在,还都是想豁出去拍个好东西出来!一起加油!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我看到大家说我胖了,我知道胖八一会影响灯丝们看这部作品的带入感,向大伙儿道歉!我会在后面的工作中严重注意对自身饮食及身材的管控!我也非常想把一个有意思的可看性很高的角色留在你们的心目中!我会为此努力!
最后希望大家给我们鼓励!为我们整个辛苦着的制作团队加油!他们太不容易了!现场又喊我去打痋人了...粤明叩谢大家!疫情期间请多保重身体!白白...
2020.4.2中午于现场
从白夜追凶到龙岭迷窟,潘粤明演技爆表
故事情节挺吸引人的,特效做的也不错,2020年来第一次看的首播剧最好的一部,有胖子才符合这类剧,潘粤明演技确实很不错。希望后面不要烂!
看完再评价,绝对称得上是精品,且扭转了当下网剧前紧后松的局面。开场稳步经营外加诙谐点缀,陈瞎子现身后柳暗花明,穿插鹧鹄哨往事,越往后越好看,甚至节奏太快导致故事还有点赶。墓穴那几集是最强,上复古场景营造与墓穴机关设计很赞。潘粤明版胡八一初看有些别扭,但后期就OK了,得益于人家演得好;李大嘴版王胖子终于选对了人,是大亮点,而雪莉杨功能性相对不如原著。其实勇、智、莽三人组中胖子也被削弱了,衬托出胡八一太强了,原创的盗墓众也有几位亮点,整体推荐。个人最喜欢悬魂梯与八卦阵那段。陈瞎子算命和亮身份那段太有feel了
胡八一,胖爷演得都不错,又有剧追了
《龙岭迷窟》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鬼吹灯》改编的影视作品之一。前半部分引人入胜,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精彩,从头到尾都很良心。从水怪到食人鱼、大蜘蛛、水银喷泉、悬魂梯、冥殿、九宫八门……这一系列元素都拍得可圈可点,特效水平是国产剧中的佼佼者。墓穴的布景、机关的设计也很精良,完全是以电影的标准来拍的。潘粤明将胡八一的勇敢、聪明、机灵、圆滑诠释得淋漓尽致;Shirley杨是智勇双全的女强人;姜超的表现也很突出,有时甚至盖过了潘粤明;大金牙和胡八一配合也很默契。中国的奇幻、魔幻类影视作品一直都是一片空白,《龙岭迷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以前《鬼吹灯》拍一部换一批演员的情况终于要结束了,现在终于有规划了,终于可以看到同一批演员打造的系列了。PS:大金牙:一口价,八百。 王胖子:你有技术问题。
潘粤明演技确实好啊,王胖子和大金牙这两个角色和我心里设想的形象重合度很高。剧情很紧凑,开局就已经惊险连连,同时又特别搞笑,胡八一他们三个人被村民追着打那一段真是太好笑了!
潘老师不管是演陈玉楼还是胡八一都有模有样,第一集就全程高能,够刺激,先给三星观望
这一部姜超来演王胖子是一个惊喜,恩恩,因为这一部胖子终于是个胖子了!!
789这三集可以的,给个4星半,打一星的什么心理!
这一部导演、监制、男一都和《怒晴湘西》都是原班人马,这次是黄土高原上《龙岭密窟》的探险故事,有蝙蝠群、巨型蜘蛛这些让人瑟瑟发抖的元素,紧张刺激的剧情挺期待的。潘老师演技一如既往地稳。本来对姜超的印象也还在李大嘴这个喜剧角色里,居然没让人失望,还挺贴合王胖子这个角色。
老灯丝来聊聊观感,老潘的胡爷是沧桑中带着点儿颓废,北京糙爷们儿的扮相加上一口京片子的台词,有痞气更有正气;大嘴的王胖子从体型、台词、演技上基本没得挑,说胖爷活了我是认的;佟磊的大金牙,人如其牙,出场那几句台词说的是真讲究;五星好评先奉上,之后看情况吧
开篇一只绣花鞋还原的简直不要不要的。18集的体量刚刚好。李大嘴的胖子确实有小说里的那味儿哈哈,与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一唱一和确实有火花。一口价八百,你有技术问题。这个内涵大家get到了嘛看完了。好感动。摸金三人组。云南虫谷给我冲鸭!加油💪
一口气刷了六集,算是渐入佳境。场面恐怖带着喜感,有点中国版《夺宝奇兵》的意思了。定位很清晰,潘粤明的胡八一,颓丧、痞,负责冒险;李大嘴版王胖子(!终于是个胖子了),仗义、贪,冯裤子版大金牙圆滑、怯,这两人负责喜剧,混搭效果不错。选角成功。
不禁再一次感叹,网剧再也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了。选角很贴合,王胖子终于是我脑补的那个王胖子了。多看了几集,ost配的也很好,那段追逐戏的音乐非常有意思。
其实有潘粤明和高伟光这两位我就很放心了!!ps:特别出演的高伟光也太太太帅了吧,夸爆就完事了,看的小心脏热血澎湃
胡八一太肥了,哪有盗墓的胖成这样,这跟王胖子不相上下啊
满嘴京腔,又佝佝又丢丢,您这是群口儿还是拍电影呀。我觉得听哥儿几个贫嘴比看马大胆手刃旱魃精彩,思考是痛苦地养肥了看还是痛苦地追更呢?熬夜追完,正经:同系列至今拍得最棒的一个。看过的鬼吹灯系列排序《龙岭迷窟》2020>《寻龙诀》2015>《鬼吹灯之精绝古城》2016>《怒晴湘西》2019>《鬼吹灯之黄皮子坟》2017>《九层妖塔》2015>《鬼吹灯之龙岭神宫》2020=《鬼吹灯之龙岭迷窟》2020>《鬼吹灯之牧野诡事》2017>《云南虫谷》2018>《云南虫谷之献王传说》2020
大陆电视剧能拍到这个程度真心惊艳,剪辑的团队估计是电影班底,动作场面剪得颇有章法,全局景观和人物细描松弛有度,视角不乱,还表现出了叙事紧张度。表演上主角中规中矩了一些,缺乏人物之间的chemistry;但配角各自绚烂,不仅王胖子不错,大金牙和马大胆一帮尤其出彩。最惊艳的则是鹧鸪哨。情节本身较为紧凑,除了开场的一些回闪剪辑有败笔,进入墓道后便全程流畅。如此精彩,期待下部。
胖子真的是胖子,陈玉楼变成了胡八一,鹧鸪哨还是那个鹧鸪哨(潘老师继续胖下去以后就能演王胖子了)
潘老师的演技总能化腐朽为神奇,丝毫不会串戏到陈瞎子,而且有一种别样的味道,可能是那种糙糙的京片子味儿,而且越往后看越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