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戬娥党今日心血来潮,来说说我眼里宝莲灯前传的嫦娥。
顺便提下,我没有看过宝莲灯正传,所以对于大娥子并不是很了解,本篇文章只提前传嫦娥。
首先我反对一些不喜欢嫦娥的人评论的:“嫦娥过于无趣”这种言论。
从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出,她作为唯一在天庭上朝的女神,地位明显不是一般,而地位高的神仙,谁会疯疯癫癫不成体统。
其次,嫦娥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她情商很高,善解人意,冷静理智又会审时度势,这种人怎么会是一个无趣的木头美人?
再说说第二点,宝前的嫦娥自始至终都没有爱上杨戬,她心里一直装的是曾经那个丈夫后羿,也只觉得杨戬是友人之子。只有到结局明白杨戬心意的时候才有所触动,而这时杨戬已是司法天神,所以根本不存在戬心党口中的“小三行径”。
最后说编剧有无过高捧嫦娥的可能性,我认为是没有的。
首先我们看看嫦娥剧里一些原台词。
“我每天站在这里” “看尽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月光普照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们从出生到老死”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虽然剧里其他人哪怕是反派最大boss的玉帝王母都荒诞不经,但是不代表没有正常神仙。这一段台词非常突出嫦娥“神”的特性,她是整个剧里最正常的“神”。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她其实非常孤寂,在广寒宫成千上万年只有她一个人。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杨戬憋了那么久都不敢承认自己对嫦娥爱慕的原因,在他心里嫦娥就是他的“白月光”,是不可亵渎的女神,是完美的化身。
而编剧属意他们两个在一起,就是因为全天下都只能看见三圣母、寸心、沉香、还有杨戬的痛,却没人理解嫦娥,这时候只有杨戬会陪她一起流泪。
原台词: “数千年以来,能看懂我舞蹈的大有人在” “但能陪我一起流泪的,你却是第一个”
所以他们就是无言默契的soulmate。 最后我还得补充几点,嫦娥人缘那么好,连反派boss的王母都在她多次触犯自己的时候对她多有包容。除了寸心因为杨戬喜欢嫦娥所以一直视嫦娥为眼中钉,嫦娥是唯一做到人际关系0差评的一个人。
而且嫦娥在之前完全不知情杨戬喜欢自己的情况下还看见寸心喜欢杨戬有过撮合,婚礼明明自己不明白为什么寸心讨厌自己为了不碍眼特意不露面,猪八戒迷失弱水根本不关她事也要救猪八戒,后来还有一次还当庭抗旨,为了三界光明即使可能会因为杨戬收不住势自己被斧头砍死也要拦在小金乌前,为了治理弱水不肆虐凡间彻 夜画水路图。
我不明白这么有大义又善良温柔的人,居然有人会讨厌她。
近日《封神演义》热播,吐槽不断,在剧情上妲己与杨戬谈恋爱,让人无力吐槽。不过让人想起童年神话剧《宝莲灯》,当年在央视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重播率也十分高。
“劈山救母”又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所以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少年人的成长,呈现出来是一部“合家欢”的儿童剧。
但在这部儿童剧中,有了一个核心角色,焦恩俊饰演的二郎神杨戬。
杨戬在神话传说中如何的神通广大暂且不提,在“劈山救母”的故事里,他似乎总是那个脸谱化的坏人,因此在最初的设计,二郎神的人设就是一个坏人,只是后来剧组创作时改了设定,变成了二郎神冷酷无情只是为了一条无间的道路。
儿童剧的定位让《宝莲灯》在这条“无间路”上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剧情不能较真,不过整体上无论是主角沉香,还是灵魂人物杨戬,塑造的都十分成功。
这也是影视剧中少有如此浓墨重彩的描写杨戬,特别是央视财大气粗,在造型和特效上显得特别切合人物,加上焦恩俊“仙气飘飘”的外形和千人千面的演技,让杨戬更是大放异彩。
在《宝莲灯》成功的基础上,杨戬塑造的“圆满”基础上,时隔四年,原班人马《宝莲灯前传》正式开始,这次讲述的是杨戬的一生。
如果《宝莲灯》的定位是儿童剧,那《宝莲灯前传》的定位是正剧,且是一部以悲剧英雄为基调的正剧,但它真正塑造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又大爱无疆”的神的形象。
焦恩俊的杨戬之前,大家对神的形象总是多种多样,似乎统一起来无非是他们无所不能,又大爱苍生。
杨戬的塑造却令人忽然发现,神是无可奈何,是灭磐重生,是悲苦无言,最终才得到了真正的大爱无疆。
前传中,杨戬作为主角,讲述他的一生,从父母开始,与许多的神话传说一般,天上的仙女,总会爱上人间的书生,因天宫无情,人间有爱。
可瑶姬不是书中那些秀美娇弱的思凡女仙,遇到爱后,就化身成一个小女人;杨天佑也不再是许多书生笔下带着书生的迂腐和清高。
瑶姬可以义无反顾的与杨天佑成亲,同时也能够承担所有的处罚,即便在弥留之际仍不愿因一己之私,连累天下苍生。
杨天佑可以傻气,说话呆呆的,可以很善良,连一株花草都不愿伤害,同样敢以凡人之身,面对天兵的到来,临危不惧一力承担,书生风骨当如是!
杨戬的师傅也可以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只懂得背书的糟老头子,不似一般世外高人脾气古怪,相反玉鼎真人十分活泼好动。
杨戬的婚姻是一笔糊涂账,为了圆《宝莲灯》中“英雄美女”的美谈,为了把杨戬逼入绝境,牺牲了他的婚姻。
杨戬与敖寸心,千年夫妻,千年纠缠,两人所求不过是一个爱字,彼此都认为自己付出了爱,殊不知两个孩子的爱,真挚却伤人。
杨戬的妹妹,“劈山救母”英雄的母亲,她的思凡是必要的,因为如前面说所,是自古皆然,毕竟杨天佑和瑶姬总是独一无二的。
三圣母的思凡,是压垮杨戬最后的一根稻草,也是杨戬“成神”路上最重要的女人之一。
在整部剧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在把杨戬从一个“凡人”推上“神坛”,他无法制止,更无从反抗。
或许曾经反抗过,可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所以杨戬懂得:不要想着不付出代价就得到任何东西。
如果杨戬有私心,大概就是为了一家团聚吧,只是最终求不得,唯有求众生安稳。
如今,说起焦恩俊塑造的杨戬,他有血有肉,有缺点,他先是一个凡人,后来才成为一个神抵。
无数的神话传说的本质,是在凡人的想象投射中和口耳相传的文化中慢慢形成,无数美好,邪恶,平凡,超脱的设想,最后能够诠释出的形象,大概就是杨戬吧。
从《宝莲灯》到《宝莲灯前传》,由于定位的不同,前后人设剧情都做了很大改编,甚至有多处宁愿“崩了人设”都要圆儿童剧的BUG,不过整体并不影响主线创作,唯一较为遗憾的是前传中没有把《封神》中的场景表现出来,选择一笔带过。
剧中还有许多能够引起人思考的故事,比如爱和欲的区别,比如五哥作为一个小人的际遇,比如杨戬千年婚姻,神仙成婚也可以是一地鸡毛……
或者杨戬与嫦娥的“英雄美人”,彼此欣赏的不过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
杨婵的思凡,是因爱而爱,还是因为寂寞而爱,也许杨婵自己都说不清。
还有关于玉帝和王母的塑造,玉帝真的昏庸至此吗?不过是被权力蒙蔽的上位者而已。
所以,众生平等,神仙又如何!
此外,央视的特效一直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表,足以笑傲中国特效团队二十年。
以往其他演员在演绎杨戬这个角色时,通常以额头上画一个眼睛,直观的表达出“三眼仔”的特征。
这一版最具巧思的是对于杨戬第三只眼的设定,以金色流云纹代替,平时就画一个流云纹,开启用特效,一般让它消失,既美观又不损演员颜值,这应该是神话中杨戬第三只眼打开的正确方式吧。
毕竟说好的杨戬变化无穷,连一只眼睛都搞不定,这法术太没有说服力了!
神话题材总是最好拍的,因为它们存在于千年的口耳相传中,同样也是最难拍的,因为时代在变,神话不能一成不变。
但是,老老实实的拍神话剧的人,越来越少了。
《宝莲灯》和这部《宝莲灯前传》都可以算作童年回忆了,小时候看宝莲灯被逗的哈哈大笑,结局也令人开心,但是看宝前却不一样,虽说有玉鼎和天蓬等等喜剧元素在,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剧中的每一个人,苦或苦而不自知,总之没有人幸福。
为什么是这样?根源在于天条,压抑和束缚人性的天条。坏制度的坏是毁灭性的,无人能幸免。可即使制度重压,人性也在茁壮成长,快要顶到制度天花板了,于是有智慧的先忧者就会成为负重者,希望为后人顶破这个天花板,杨戬就是这类人。
其实整部宝前就是杨戬对制度改革的不懈尝试。在他拥有了强大力量之后,他首先硬攻,铮铮傲骨,想要通过“革命”达成目标,杀了九大金乌,两次攻上天庭,与天庭长达千年的对抗,但是正如金蝉子所说,如果弑帝夺位,必造成三界动荡,弊大于利,不可行。
然后杨戬选择了第二条路——改革,接受司法天神的职位,把行政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能救一个是一个,劝谏骄矜盲目的统治者改天规,被拒绝后,杨戬希望通过更隐晦的方式来达成目的——制造不可遏制的舆论来逼迫上位者,所以他开始“倒行逆施”,激起天怒人怨,然后制造一个“光明的使者”来为舆论指明风向,这个使者就是沉香。
不得不说,杨戬是一个优秀的反抗者,他坚定的心志,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敢作敢为的勇气,睥睨天下的傲气,都让他成为一个极具领袖魅力的开创者。
但宝前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是脸谱化的展现为集体主义献身的伟光正,而是真实的描绘了作为先驱者的痛苦,不仅是为苍生而痛的悲悯,还有不得不牺牲家人、爱人、兄弟造成的永久创伤,我们更可以感同身受,除了敬佩之外,还多了很多的心疼。
杨戬和杨婵,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杨戬将妹妹压在华山之下,三圣母对刘彦昌斩钉截铁,“二哥一定会替我周旋”,她告诉所有人,她二哥是一个真正的神,她不先教沉香叫爹娘,反而先教他叫舅舅,她说“只要有你舅舅在,我们什么都不用怕”,她是如此的信任和爱着她的哥哥,她在面对压面而来的天兵是,反复念叨着“不要是二哥的兵马”,可那个凛凛威严的天神,不是二哥又是谁,(写到这儿又想哭了)我想起治理若水时,杨戬为救哮天犬“死了一回”,三圣母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不顾众人劝阻,也要留二哥三天魂魄,杨戬说“你已经拥有了自保之力,还有那么多善意的朋友,不需要我保护了”,杨婵却带着哭腔执拗的说,“不,你是我唯一的依靠。”这样的信任与依赖,就这么赤裸裸毁灭在杨戬面前,事后他跪在父母的坟前,是怎样剜心的疼啊。
杨戬像一把刀,锋芒毕露,刀柄握在他挚爱之人的手里,永远指向要伤害他们的人,即便后来藏锋入鞘,也是韬光养晦,酝酿最后一击,三圣母则像一潭水,没有大海样的波涛,永远是温柔的,慈悲的,不针对、不伤害、不报复,可最后,兄妹相争,天道何在?
杨戬和寸心,这就只是涉及到婚姻了,私以为这两个人格局太过不同,怎么可能过到一起去呢?寸心就是那种小女生,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汲汲营营想多取些权势富贵,和杨戬高傲、博大的气度胸怀格格不入,杨戬这样的人,受小女生仰慕很正常,但是一旦成了妻子,两个人说话馿头不对马嘴,那就很悲剧了。
寸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她的公主病,她要杨戬所有的爱,要杨戬听她的话,事事以她为中心,这不就是娇惯至极的公主想法吗?她还不懂什么是爱,也不想懂,从头至尾都是在索取,拿着“恩情”做要挟。在处理嫦娥的事情上,寸心可谓是毫无情商,把杨戬越推越远,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杨戬也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他太直男了。。。所以女孩子千万不要嫁给一个不爱你的直男,因为他不爱你,所以不会改,日子过来过去还是个毫无长进的直男,太憋屈了。。。
杨戬和嫦娥,哮天犬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三界之内,也只有月宫的仙子,才配得上他家主人。杨戬这种视野和性格的,的确得配嫦娥这样的女人,温柔识大体,聪明情商高,能够化解杨戬的锋芒。我私以为嫦娥对杨戬是有好感的,初识那句“能陪我流泪的,你是第一个”,万年难遇的知音,怎么会不特别关注呢?后来嫦娥冒风险救杨戬,当时还没有弱水之患,还有一个细节,三圣母代杨戬向嫦娥试探心意后,杨戬和嫦娥在天河相遇,擦肩而过后,嫦娥回头怔怔看着杨戬。有时候想念一个人会成为习惯,嫦娥想后羿想了几千年,在冰冷的广寒宫寂寞了几千年,对情感早已不是那么敏感了,杨戬这种蜻蜓点水式的表白,的确不足以让她发展并坚定自己的心意,而且还是冒着触犯天条的危险。
杨戬和哪吒,最后哪吒看得我生气。后来我思考,其实哪吒只是一个很单纯的小孩子,他救杨戬杨婵,与他结为兄弟,也是兴之所至罢了,其实并没有付出多少感情,起码没有杨戬杨婵兄妹对他付出的多,所以最后,杨戬接了圣旨,围绕在杨戬身边的人,只有哪吒一个不听解释、不看事实,直接与他二哥反目,说到底,薄情罢了。
主角说完了,再说说边边角角。
1、宝前也可以当中国官场的低调影射,天庭上形形色色,勾心斗角真实又精彩,我就只说我印象深的一个角色。
天蓬,官场上很典型的一种角色,油腔滑调不干事,办公水平不上不下,甩锅自保谁也比不上很鸡肋的那种,如果没有卷帘的意外事件受了刺激,大概率就会在天河边不上不下的过,有好处领导不会想到他,因为他不干事,有事要上就召他了,因为有总比没有好。但这样的人,只要不惹事,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我觉得领导比较喜欢的应该是大金乌和杨戬这样的。大金乌,能力不错,又听话,领导政策的忠实践行者。杨戬,业务能力一流,简直就是镇店之宝,这样的人,有点脾气也没事。
2、杨婵和刘彦昌的故事,我极为不喜,刘彦昌和杨天佑一比,就像小混混和教授站在一起,刘彦昌死缠烂打,竟然也能泡到女神,说到底,就是赶上三圣母太寂寞了,刘彦昌祖上积德。。
突然很想说说戬心。
这对风口浪尖上的夫妻自有令人意难平的神奇之处,不论过去多少年都有一大批粉丝写小论文,并为此争执不休。明明并不甜,每一口糖都是在透支快乐,但实在太酸爽,太具有现实意义。以不同的年纪与阅历,在他们身上读到与理解的都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我就是年纪越长,便越为他们觉得惋惜。
如果经历过,多少也能懂寸心。戏中的西三举止夸张,观感闹心,却是无数爱至疯魔的女性的缩影。因为他们是神仙,等待的时间,迁就的时间,被不安与猜疑折磨的时间,那些因爱故生的忧与怖,倍论于凡人也是正常的。
时至如今,早已没有必要争论孰对孰错。一个横冲直撞孩子心性,敏感,骄傲,天真然又愚蠢,竟认为付出一切必然会有等价回报,未曾想过世间并无任何一人值得自己毫无保留,甚至为之失去自我。一个缄默寡言疏于解释与沟通,爱情玄妙又浅薄,他不曾读懂妻子的深情,也完全无暇享受与回应这份感情,因为自肩负有更重要的人与事,所以当年许下的承诺兑现无期,安全感竟成了所能给予的最奢侈的东西。这样的两个人,在互相折磨与彼此拉扯的千年间,都从未有真正地理解对方。
可与之相对的,千娇百宠的公主为了心上人放弃一切画地为牢,冷静隐忍的二郎神唯一一次失去自持是为了自己的妻子。何尝不能说,哪怕经过时间的消磨,他们之间也称得上是“相爱”的呢?不爱就没有那句情深义重的“朝游沧海暮苍梧”,不爱就没有最终升华的西海诀别。爱真的很难界定,不易自知。朝夕相对滋生的奇妙情绪,像习惯呼吸一样,习惯了生命里有这样一个人,在一起时不见得多恩爱,事前却会不自抑地付出与维护对方,一别两宽之时方觉不舍万千,这般纠结,又为何不能说是爱情。却可惜,时机完全错了。
杨戬与敖寸心在诀别之时真正神魂契合,若有良机,必是能相守余生的爱侣,可惜故事中留给他们的只有死生不复相见。那朵曾灼伤和刺痛他的炽热花蕾,终于盛放成明艳夺目的玫瑰,却已经不再是只属于小王子的玫瑰了。
09年初看时只当是闹剧,后来回想起来才发现其实剧本很扎实,内核也称得上严肃,体系自洽,人物鲜活,且比正传更富有创造性,在当代的神话剧里头绝对算得上佳作,再怎么说也不该比香港那堆的古装傻剧低。当然问题也不少,给五星是有些多了,但我就是受不了某些优越党了。
古装男神焦恩俊,超帅了,刘涛古装比现代戏好看
瑶姬和杨天佑的感情很苏噢。焦恩俊没有第一部里年轻但还是很帅。嫦娥仙气爆棚,林无敌真的很可惜。哪吒惊为天人。反正这一部里人设都很萌。
冲着焦蜀黍
这个前传出人意料的好看,比宝莲灯立意高出很多,编剧脑洞颇大,把各种民间传说神话传说来了个大杂烩,前半搞笑,后半悲凄,神话剧居然演出了正剧风。
台词,武打,特效,表演,剧情表达的寓意都不错,本来想给四星。但太多跟风差评的,打个五星拉一拉分数。
一级棒!再也不相信豆瓣评价!从此只相信自己的赶脚!
更喜欢看前传呀,因为焦恩俊是男主啊!
据说因为宝莲灯呼声太高专为二哥拍的,剧情造型台词实在好太多,配角也比宝出彩,焦哥四十多了演二哥幼时真萌,成年后又太虐,唉,焦剧就是无限虐,都虐习惯了!
一边看一边想到了很多的现实问题,现实很多的制度就如戏里面的天条一样,不合理却不容侵犯,需要改革,但不能硬来。要是现实中能多有像二GG那样心怀众生的改革者在就好了,想想改革的路真的不容易!不愧是央视出的戏,太有中国特色和教育意义
这部剧应该折在内容编剧上了,演员阵容真的不错。
焦恩俊太美好了,戬心虐死了。
别看宝莲灯这么这么烂,前传可是写得很有意思的,编剧的功劳。
没有《宝莲灯》好看,三圣母没那么美,焦恩俊不愧古装男神,是真帅,这个剧让我认识了小哪吒,太可爱,太漂亮了,演技也很棒。
其实是个充斥黑色幽默的神话。
比起《宝莲灯》好看多了
这部真的比宝莲灯强多了,多少人看了没几眼就跟风给差评啊,加一星
比《宝莲灯》要好看就亏在太长了,但是整个故事挺充盈基本上那个时期能讲的都讲了封神榜、西游记、牛郎织女、七仙女董永等等编剧挺牛挺能掰的
哈哈哈哈神剧
这个电视剧还是有些许可看之处的,整个故事让西游记,宝莲灯,甚至封神榜等等都贯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