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的主题是爱,作为内容的爱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爱人之间的、大人和小孩、与恋爱中的儿子与要出嫁的女儿,再到亲戚街坊、同事领导和陌生人。可以说本片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关系形式的爱。
电影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在癌症和英雄两重光环加持下的许冠文直言不讳的戳破现实社会中的虚伪现象,是时代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直言不讳以后的收视率大幅增加,是因为人们对这样的行为的认同,所有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想法,我还可以过的更好一点,社会还可以变得更好一点。但是,各种各样的矛盾,注定了绝大多少人心中的这团火焰无法真正被点燃。
从爱的角度理解电影的内容,我认为可以从作为共性的爱和作为个性的爱的矛盾与相统一来理解,作为共性的爱是无条件的,作为个性的爱是有条件的。共性的爱应该不是同情,同情的条件是苦难,共性的爱没有条件。无条件的爱是那种人在出生和死亡时存在的爱,不是盲目和恐怖的爱。
宽容、安全、感性和幸福,离开这统一的四者都不能是无条件的共性爱。相反,个性的爱是爱在这四种特征中的剩余。
电影的内容告诉了我们将二者相统一的办法,那就是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看清这个世界,看清眼前的对象。一旦看清了这个世界的内核是曲折前进的,共性的爱就会被点燃,被点燃的共性的爱也会像风一样扩散,唤醒更多人的人。如果说作为个性的爱是一根火柴上的火苗,那共性爱就是待被引燃的圣火,神圣和伟大。
电影虽然是30年前的电影,但是其的内核依旧鲜活深刻。30年过去了,物质条件发展了,但是贯穿于一切活动在精神层面发挥作用的爱的存在条件即看清这个世界的能力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依旧没有学会?
30年前,香港电影上映了一部《抢钱夫妻》,这部电影是许冠文笑中带泪的代表作品,讲述新闻报导员患上绝症,被香港传媒利用而引发起种种疯狂「抢钱」行为,许冠文也改变了过往风格,除了较多的家庭、子女描写外,还对金钱和人性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同时加入较感性深层的社会讽刺意味,和较悲伤的结局。
这部电影应该算是香港电影70年代至90年代黄金期的落幕的前奏之作,看完电影我不仅思考真正令我们感动的不仅是电影情节,而是那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对现实的思考。那个疯狂,混乱,效率和金钱回报至上的香港,像其他国度电影行业一样制造了无数的烂片和流水片,无数昙花一现的男男女女,同时也拍摄出许许多多类型多样,甚至时代改变后仍能令人印象深刻思考人生的电影,以及特征明显百花齐放的影视男女,这些优秀的电影和影视人注定是人类作品中最好的产品。
但这不仅让我想到同样追求金钱和效率至上,拥有更广阔市场和观影人群的国度,为何每年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让人去思考,展现真实生活的影视作品会那么稀缺,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或许就出在电影里许冠文在电视台演播室最后一次说的那样我们已经不喜欢或者说不习惯有深度的思考了,不再追求事实的真理,不会独立思考了。很多人只喜欢看自己偏好看的东西,只喜欢看开怀大笑的东西,而不关注事情的本质,一味的跟风。各种媒体,主流观点,流行趋势等等为了自身利益,拼命灌输那些不知真假,带有谬误,或有伤害的概念给你,只是为了先入为主,占山为王。而这样不假思索,娱乐至上的社会氛围里面,人们是否更长久的感受到真心的快乐和踏实的安稳,我不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
光以喜剧定义张之亮的这部《抢钱夫妻》是不准确的,它更多的是在谴责媒体行业为了收视率而不择手段不讲人情的一面,这次许冠文没有了以往市井小民的吝啬,演技更为收敛,张弛有度。
知识分子针砭时弊之余,难得家庭戏也拍得温暖出彩。最后也是没忍住哭出来,许冠文同萧芳芳都太棒了。萧芳芳穿白衬衫好有风采。
“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和我老婆吃饭” 就像张之亮在电影里说的,这是一部好有诚意的文艺片,可惜的是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考在片子还是略显多了一点,电视台最后最应该催泪的一场戏,但是过多的说教冲淡了悲伤的氛围,萧芳芳和许冠文演得非常好,笑中带泪。ps. 想不到陈可辛歌唱得很不错啊!
脱胎于《电视台风云》,将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作为讽刺对象,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苦情喜剧
香港人要钱不要命啊。节奏有点太急了,不过大概刚好应和了这个商业社会。这部终于有点get到许冠文的好,萧芳芳就施展空间不够有点浪费。最后一段电视台讲话直刺媒体对大众的洗脑。
各位小配角,长镜头很适合许冠文的表演,就好像成龙的动作不可以切一样。两位真是梦中爹妈!陈可辛的歌声很《香蕉》
张之亮版《电视台风云》,没有了西德尼吕美特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取而代之的是许冠文标志性的鬼马幽默和温情,笑中带泪的UFO作品。前半部分典型许氏鬼马,双层谎言的设置把故事矛盾推到最后爆发,许冠文给萧芳芳加勒比船票时候看到落泪。片尾的合影加上陈可辛翻唱的猫王歌曲,好深情。
听的国语配音觉得不得劲。不像是常见的香港电影配音。后来发现应该是台配版。听着不适应。粉嫩嫩的陈少霞和刘玉翠
想睇萧芳芳,但是许冠文的表现更好。最喜欢夫妻两跑上跑下轮流劝说两个早恋的儿女的戏码。对电视台高层以利益至上的刻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片好像有两个版本?可惜我看的是结局许冠文被推进手术室就没了下文的版本,戛然而止,遗憾非常。
不应盲目相信与随从,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
只以为是一部喜剧下载下来却发现看完之后如此的感动,很喜欢蒋有为这个角色。比法国人的《余生第一天》早了足足15年。
很有意思的影片。因为男主角新闻主播的身份,媒介自反的层面在其中也很突出。有点喜剧版《一一》的意思,当然人生况味的表达没有那么深,最后结束的也有点过于沉重。也许有其他的结尾版本。
萧芳芳真是风华绝代,许冠文真是牛逼,这种风格都能演下来我的天啊。没啥可说了,香港电影的消亡你可以说是因为经济的衰落,但是也是因为再也没有这些伟大的演员了,没人琢磨故事,没有人做很有诚意的文艺片了。
五星不够,可以六星了;以周的张扬,一生也难以烩治悲喜于一炉,笑泪交融,到许的真淳
受不了张之亮凌乱的剪接和有一搭没一搭的对白。个人觉得一点也不好看。
追萧芳芳,本以为会是类似于肥肥中六合彩大闹天宫的家庭片,伙同90s过度煽情的港乐玩个新年合家欢。奇怪的是并不煽情,前面铺垫“抢钱”的家庭日常部分已经很讨人喜欢,以细妹的面试为叙事开端亲和力max,之后乃全片精华(from my part)——芳芳和许冠文的对飙,夫妻日常,全是从鸡零狗碎的生活中精心挑选的可爱情节。中段“全香港都看着蒋有为去死”但“蒋有为的妻子全然不知”时时对照,又搞笑又深情。多年后无论时境,大家看着“死前生日会”时的夫妻笑靥,更会感慨万千。最糟糕的莫过于蒋有为“最后的探戈”,急躁肤浅,除了尴尬毫无说服力。最后虽然水平下降,但结局的处理十分明智。保值四星。(这是我见过最可爱的夫妇了!他们大概是婚姻制下那一小撮幸运的人。因为他们懂得爱…)
患癌之后引发的一系列扯淡故事。小女孩演技最好,盖过了萧芳芳和许冠文。许冠文结结巴巴,莫非是在偷师伍迪艾伦?
真好,典型笑中带泪的拍法,很幸运,我们看这个片前完全不知道剧情。导演处理得很自然,从一开始就能体会到。而且将风格那么强大的许冠文限制在故事中,没成为他的独秀。编剧可能还不是太圆润。
昨晚吃饭聊起适合结婚的人和恋情,除了独立之外相互扶持和理解更为重要,彼此需要才是感情的根源。许冠文跟萧芳芳聊存折开始到游轮大哭,镜头移到远处的年轻情侣别有意味。最后的字条没有念出来,不知道是不是版本问题,没有手术成功这段。
果然,阮世生的专长是情,但是这部电影又并非《天若有情 》《忘不了》《金枝玉叶》的爱情;而许冠文的讲话语调又断断续续,听得令人厌烦,但系2者配搭起来却又可以将这部浮夸的喜剧片演绎的有比其他喜剧不同的感觉,有笑有泪,当年的港片真系好!很喜欢芳芳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