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曾经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心目中希望所在,曾经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心中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即使在左翼的观点看来,七十年代的苏联其实已经进入了修正主义,但终究仍然还能被视为一个工人国家。七十年代的苏联,远没有到八十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后的消费品稀缺的年代。那时代的人们,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他们的住房,由国家免费分配,虽然是一连串样式单一、建筑结构单一,甚至于按照某些小资产阶级的观点,缺乏所谓美感的建筑。
但作为一个整日只能依赖于出卖自身劳动力,无止境的流连于各种学习提升考证,只是为了在向资本家展现自己的价格以出卖自己时,彰显自己之所以值资本家付出这笔价格而已的无产阶级而言。当我们面对着需要以未来三十年时间偿还房贷的房子时,即使那免费的住房样式单一、建筑结构单一,外表缺乏美感,但却是环境卫生的,治安良好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拥有个人独立空间的房子时,又如何?
是我们免费获得的那一套房子重要,还是那一套需要背负三十年的房贷,不敢有哪怕一天的失业,具备了所谓狗屁美感的房子重要?
在片中的生活,其实无一不在透露着他们的生活,与如今闲逛着豆瓣的诸公的生活,还要好。比如:相对完善与低廉的公共运输。片中自我吐槽着收入较低的人,却在选择火车还是飞机时,形成决定的因素却是时间问题。
开头“热尼亚”因为没带有钱买飞机票,而重返“雅佳”的住宅寻求借钱时,借的是十五卢布。后面当“雅佳”的母亲误以为“热尼亚”是小偷,男主拿出十五卢布时,女主母亲一句“不算多”其实在表明着,这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坐飞机只需十五卢布。
从影片看,乃至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他们确实是普通人,但他们是他们所处的国家的主人。
他们不需要在寻找伴侣时纠结彩礼、在哪里买房、双方父母买房各自出资多少。他们只需要在乎,我是否爱她或他。
现如今那些准备结婚的人们,在讨论到买房问题时你来我往的:你出资多少,我出资多少,乍听起来,好似是在讨论成立什么有限责任公司,一样,结果却是在讨论婚姻。当我们在结婚而考虑了太多的经济因素时,可曾有人联想过,我们可是工人国家?
回到剧情,那里面的爱情,仿佛是超越了现实社会道德的,但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已经将经济因素在私人情感中所占比重降到最低时,我们如此纠结于道德,而忽视了人类内心本身无法压抑的情感,是为了什么呢?
更何况社会主义本身所追求的,并不是那些虚伪而又无耻的小资产阶级们侮辱的压抑人性,恰恰是要解放人性。
跟朋友摆龙门阵,说到苏俄的厚重,真是无人能敌。用居家比喻,它肯定是那最沉的实木家具,还得是橡木的,结实耐用。苏俄的文化就是沼泽地,不没顶是不过瘾的。被俘虏,被吸血,被伐毛洗髓脱胎换骨,只有被粉碎了被占有了才算淋漓酣畅。所以,真的好的文化一定是让人匍匐让人仰视的。总觉得苏俄的文化未免太沉重了些,到底还是跟他们的地理环境气候水土有关,常年住在冰雪里的人跟赤道的人看到太阳是两种感觉。但奇怪的是,跟他们在相同纬度的北欧却是冷冽但又轻灵。苏俄的沉重也可能是出于对那黑色土地的执着。比较起来,德国人没有俄罗斯人的那种热情,他们是自己和自己思辨纠缠的产物,所以德国人的文化比苏俄的更冷。苏俄只是沉重而已,但是感情很丰富。
那片冻土带上繁殖起来的人都比较绝对。喝酒便要喝极烈的,伏特加,辣如火,一线喉,不醉不休,再踉踉跄跄地从雪地上抓一把抹在脸上。宣泄情感也如此,而且,就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定要钻牛角尖,像安娜那样把对沃伦斯基的婚外之恋昭示得全莫斯科都知道,丝毫不顾及资产阶级审慎的妇德。是不是,只有钻牛角尖才能无限接近天堂的底部呢?
当然了,我们北边的邻居可不光会沉重忧郁,搞起喜剧来绝对有撒野的天赋。梁赞诺夫就是个中好手。甚至可以说,我们都是看着他的《意大利人在俄罗斯奇遇》长大的,他的名字在一票七〇后及七〇前的记忆沟回里就是快乐的标签。梁赞诺夫的喜剧电影号称“不纯粹的喜剧”,把音乐、抒情、惊险、侦探等等能为之所用的元素统统揉进去。看了之后既叫人抚额大笑,却发现早已泪湿两条手绢。
就比如你,娜佳,已经不复年轻,外表矜持却还梦想能抓住青春浪漫的尾巴。在新年之夜,你打开房门,发现自己床上躺着一个烂醉如泥的陌生人,而你厮磨多年的男朋友伊波利特正赶来向你求婚。你手足无措,拿茶壶浇了不速之客一身冷水……那陌生人醉醺醺地嚷嚷他和朋友们有个传统洗了桑拿喝了啤的又喝白的于是喝高了他坐上出租车报了家门回到家准备睡个囫囵好养精蓄锐在除夕夜向女友求婚所以你最好不要出现在他的家里……他的家?你头疼了。果然,未婚夫驾临,你却越解释越糟糕。那个陌生人胡搅蛮缠,彻底搅黄了你憧憬的后半辈子的婚姻生活……你把怨气都发泄到这个倒霉鬼身上,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他本来住在莫斯科却阴差阳错被送上列宁格勒的飞机,他说他也是牺牲品,不住地道歉还谴责你未婚夫的小心眼。你的同事两个叽叽喳喳的老姑娘闯进来,你本来是向她们炫耀你的还没见光的那个他的,于是你将错就错把胳膊搭在那个陌生人哦对了他叫热尼亚的肩膀上……她们走了,而你们,发现彼此都是音乐爱好者,三十六岁的外科医生和三十四岁的文学教师可以坐下来享受新年晚餐畅谈不如意的人生。你觉得,这是个疯狂的夜晚,一切都被打乱,上帝砰地一下把你关在门外,但是却打开了另一道大门……
这就是《命运的捉弄》的前半部分。当中国的白骨精考虑着怎么和经济适用男凑合到一个户口本上的时候,再来看看上个世纪苏联的剩男剩女是怎么走近婚姻,或者说,怎么一丝不苟地遭遇爱情,别有一番滋味。
《命运的捉弄》是梁赞诺夫执导的“爱情•音乐•喜剧三部曲”的第一部。导演放松了自己所有的节奏感,决定悠闲到底。比如开篇又是动画又是旁白,给出造成这样蹉跎巧合的现实合理性——机械式工业化大生产使人们生活在单调的流水线上。影片还完整地表现了好几首歌曲,温柔的男声女声吟唱着中年人的酸楚;而每每男女主人公要渐入佳境,命运一定会安排一个人或几个人来摁门铃。几个主角之间你来我往的对话似乎没完没了,却饱含幽默风趣,即使愤怒狂躁的时候,也能够让我们为之一笑。这样会心一笑的背后,还隐藏着对那个时代的追忆,那些似曾相识的无奈和心境。
三部曲的第二部就是曾经风靡中国的《办公室的故事》,第三部是含泪的微笑《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里那位谨小慎微的小科员纳瓦谢里采夫同志,斗胆追求了女上司,“您会把一个党的好干部打成残废的”已经经典得不能再经典,而《命运的捉弄》里的热尼亚可以看成是纳瓦谢里采夫同志的前传。真的,连演员都是同一个人。窝囊时他的所有光彩都掩藏在一副傻气的瓶盖底镜片之后,遇到生命不可承受之Mrs right时又全能得过了火,又是吟诗又是吉他弹唱说起俏皮话来一箩接一箩,让女士们觉得他真是“亲切极了”。他甚至在新年之夜的几小时内便坚定了自己的内心,追求娜佳,毅然决然地把娜佳男朋友伊波利特的小照顺窗扔到雪地上。他爷们儿起来的确很爷们儿。
这对儿剩男剩女最终有个大团圆的结局,完成了喜剧的使命。但导演还稍事探讨,这种幸福道德吗?梁赞诺夫借进退踯躅的伊波利特之口,揶揄了娜佳和热尼亚的慌不择路。酒醉也好搭错飞机也好那该死的一成不变的大城市的呆板的楼房街道也好,都是可信的,娜佳和热尼亚的激情燃烧也是真实的,但伊波利特的醋意和多年的牵绊难道就不真实可信就打了水漂?难道原来等待热尼亚求婚的另一个剩女就不无辜么?
我们乐见有情人终成眷属,可笑起来一点儿也不轻松。
梁氏喜剧保持着最首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但这种爱不应该是盲目的,越是爱得深就越要看到祖国在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的缺点,搞讽刺艺术的人,就是要看到不好的地方。”他的主角都不是俊男靓女,而是被岁月侵蚀过的中年人,丰富的细节铺陈举重若轻地还原了生活,既写实又相当浪漫,不落俗套,让在夹缝里挣扎的爱情令人信服。
所以,即使命运捉弄了每一个人,我们也由衷地祝福热尼亚和娜佳。而卡卢金娜局长和纳瓦谢里采夫同志两个对生活十分笨拙的人,受到人生至大的伤害和愚弄,但是她和他并没有放弃真诚的态度,我们支持他们在狭小的办公室里碰撞出火花。至于在两个人的车站上,假释犯普拉东让铁路饭馆小招待薇拉给他安排住处,他下巴轻轻靠在皮包上坐在一边等她下班,眼神平和,却有情感悄然流露……我们羡慕那种相互依靠的人才有的默契。
梁氏爱情并不是仅仅要表现爱情,而是给爱情后面提供了背景,两个中年男女背上的生活担子,这些背景让爱情更充实。
这样的爱情也秉承苏俄文化一贯的传统,哪怕一小片蜻蜓翅膀也要往丰腴里整——那些异彩斑斓的反光、细密错综的经脉、透明稀薄的肌肉,一股脑儿勾兑出来。就如《命运的捉弄》里女主角的名字,娜佳——娜杰日达,希望。无论生活给了怎样的平庸,无论命运怎样坏心眼地捉弄,我们总还是拥有希望。
《看电影》用稿
在《哥德堡变奏曲》第三十变奏(也即最后一个变奏)中,巴赫采用了两首民歌曲调,其中一首是德国民谣《好久不相见》。巴赫家族世代相传的老规矩,聚会时除了吃吃喝喝,还要齐唱这首歌。
我和一部电影,也好久不曾相见了。就象睽违多年的旧友,记得有这个人,却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去年中秋,中学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头一次重聚,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为此感到窘迫:叫不出某人来,和没被某人叫出来。这种窘迫,惟罚酒可解。)
但是,“倘或一无消息/如沉船后/静静的海面/其实也是/静静地记得”。它被我(还有我妹妹)搁在记忆不起眼的角落里,二十多年,直到十天之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被翻找出来。
朋友xl点名答题,点到了我。有一个题目问:“ 最喜欢的电影”,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一部很老的苏联片,讲一群朋友送机,喝醉了,该上飞机的没上去,不该上的送上去了,到了另外一个城市,街道、房子、门牌号、钥匙都是一样的,于是进了他‘自己的家’,里面有一个女人,由此引发一串搞笑的事-谁告诉我这部影片的名字?我念叨好多年了。”河马老大给了我正确的答案:是梁赞诺夫的《命运的捉弄》,当当有售。我循之订到DVD,货一到手,连夜重看。我不知道该如何感谢这两位,至少总得记住他们的名字吧。:P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的末尾写道:“对某个形象的回忆只不过是对某一片刻的遗憾之情;而房屋、道路、大街,唉!都跟岁月一样易逝!”
因此本文并非一篇影评,它更多地是与记忆有关,让我藉此回头打量那段我曾身处而早已远去的时光。老电影静静待在新买的碟片里,初看那会儿的房屋街道和那一对兄妹却不复旧时模样。
那是80年代初期,和如今相比物质匮乏,能接收到的资讯也不多,成长中的我们如饥似渴地向往着一切新鲜事物。这部影片在电视上播出的时间,据我妹妹估计,大约在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热映前后。当时我家的彩电(16吋?18吋?)还是稀罕之物,很多同学家才刚看上黑白电视。我们住的老房子自然不会有电梯,整个厦门电梯恐怕只见于有数的几座大楼,而且都是宾馆、办公楼之类,带电梯的公寓肯定没有。厦门1983年才有了第一部出租车,同年10月机场才建成。这部影片向我们兄妹展示了一种住带电梯的公寓,打的去机场坐飞机,新年晚餐开香槟斟在高脚杯里喝的生活,让我们叹为观止,这才是两个孩子真实的观片感受。至于影片里荒诞的四角爱情,恐非我们关心所在;但我们记得,女主角是美丽的,眉目间有些沧桑。
抄一下简介:除夕之夜,家住莫斯科的外科医生叶夫盖尼·卢卡申在结婚前夜与几个好友喝得酩酊大醉,迷糊中卢卡申错上了飞往列宁格勒的飞机。飞机抵达,出租车司机将他送到了本城与莫斯科同一街名且同门牌的大楼前。卢卡申走上楼梯,找到了相同的门号,打开门锁便一头栽在床上酣睡起来。房主娜嘉回来时不禁大吃一惊,经过一场争执总算弄清了误会,但娜嘉的男友与卢卡申的女友终因这件事愤然离去。于是这一阴差阳错而碰到一起的男女主人公便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影片长达三个多小时,好像是分两次播完,依那时的惯例。没准还隔了一个星期才看的下集。以前不兴叫“室内剧”,其实影片的情节基本都是在室内展开(主要在女主角的闺房);影片很象一出电影版的话剧,一次次的敲门带来剧情的一次次转折,也带来每个角色各异其趣的对白和笑料百出的噱头,还有男女主角一首首动听的吉他弹唱。命运捉弄了两对男女,可我们只期待着男主角的未婚妻识趣地自动消失,女主角的未婚夫别再胡搅蛮缠、早点滚蛋(而他喝醉了又一次回来,在浴室和衣“洗澡”后告别退场,浑身湿透地在白雪飘飘的新年之夜“冻路”,我们则并不关心)。重看时,我想了一下这个。小时候,我们只关心主角,因为我们一心以为自己也将是不容置疑的主角,“世界是属于我们的”。长大了,没准我们是被观众盼着甚至哄着滚蛋的那个,更没准,我们压根就没有观众,我们一直是观众-不过,这似乎也不太严重?
昨晚我准备了饮料零食水果,和这部影片耗到两点多,期间暂停小便二次,从洗手间望出去,外面的楼房还有一些窗口亮着灯,但没有影片开头和结尾公寓楼的特写镜头中那么多。我看电影,仿佛也看见从前的那一对兄妹,他们还不懂影片里的爱情,也没见过下雪的冬天,没坐过飞机,没喝过香槟。他们盯着电视机,不时暴笑,不知道命运将如何捉弄他们。
命运会捉弄每个人,连观众都不放过。
在岁月的拐角,我们也许会与多年前看过的一部记不得名字的老电影重逢,也许不会。
也许不止是老电影,还有叫不出名字的某个人。
好久不相见。
你好。
再见。
老梁爱情三部曲里,最不喜欢的就是这部了。故事上,爱情阴差阳错的巧合,妙则妙,但一个半小时的故事愣是演绎了三个小时,节奏缓慢、过于冗长。在我看来,爱情三部曲里,《办公室的故事》最好,《两个人的车站》其次,最后是这部《命运的捉弄》。
梁赞诺夫的片子确实厉害,一方面制作是更开放的,场景和调度是更现实主义的。同时,故事在一开始的嬉闹之后,最后总会带着一丝丝伤感。
第一次看的时候太小了,什么也没看懂,只记得串门了。现在才发现爱情,看到深深的孤独,看到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抱团取暖。
一颗星给开头关于苏联建筑的那段念白文字。一颗星给所有里面的音乐和歌曲。这么一部政治十分不正确又天真的片子。导演在取!悦!观!众!还不真诚。。。
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中,《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家喻户晓,这部却鲜为人知。由于《命运的捉弄》太过圆满和欢乐,成为苏联常年除夕必播贺岁影片,估计和我们的家和万事兴差不多。3个钟头的时长,不知不觉,就像主人公那句“一个晚上像过了一生”,既短暂,又漫长。明明就是一场命运的安排,精彩好看,十分过瘾。男主安德列·米亚科夫两年后出演著名的纳瓦谢里采夫同志,人物外形虽雷同,但在个性塑造,在动人心弦情感递进的把握上,影帝级别的温情演绎,精准细腻,荡漾迷人,真的是让人惊掉下巴。女主太美,歌曲动听。虽然迟来几十年,好过错过一辈子。
有趣的设置,将主要内容集中在一个晚上却又拖了很长时间,从效果看的有好有坏。着重还是男女的爱恨无奈及那份小市民的悲喜,而非彻底的颠覆的喜剧。机场醉酒对话那段印象深刻。
前苏联版浪漫满屋,毛病是和韩剧一样冗长。
虽然三个小时就是在讲“偶遇+抛弃EX”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为什么看下来一点都不闷,而且我居然不觉得这剧情狗血,经典果然是好看嘛。男主越看越像谢耳朵,特别是犯2的时候!
妙趣横生,类似美国40年代的神经喜剧,共产主义时代苏维埃的量产公寓是一模一样的,以此来做文章。人物关系也是神经喜剧里最爱用的冤家喜剧模式,而且演绎的很可爱。
这长度可还行 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冗长 故事还是可以的 苏联大妞美
影片很长,像是一出遵从三一律的多幕舞台剧。喝酒误事啰嗦又墨迹,疑心重嫉妒心强情绪易失控,两个初登场就让人极其厌恶的男人典型,后来也逐渐地产生了喜剧效果。既是命运捉弄,故事的荒诞离奇不再重要,但匪夷所思的一夜遭遇,却胜过多年的感情积累,还是让人感慨爱情之魔力。俄语吉他弹唱添色不少
夜短情长,为爱跳窗。梁氏喜剧,如痴如狂。
2011年的圣诞,有个人给我讲了梁赞诺夫的这个故事,2011-2012的新年夜,我们一起度过。我却用了半年时间,才鼓起勇气看完了这个故事。希望2012-2013的新年夜,可以再和这个人一起过,重温这个关于“命运”的故事...
8.0如果跨年夜他没有去公共澡堂,他就不会喝酒如果他没有喝酒,就不会醉到不省人事从莫斯科飞往列宁格勒如果他没有去列宁格勒,就不会进入和自己同一街区同一层楼房的房间如果他没有进错房间,就不会见到自己的真爱天女如果他不是遇见了真爱天女,就不会知道自己为爱有多发狂如果不是为爱发狂,他就不会知道那一夜有多漫长如果不是经历了那一夜,他就不会对失而复得的爱欣喜若狂如果不是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情感,他就不会知道命运的捉弄是爱神的垂青如果你不看这部电影,你就不会知道有比人挤人庆祝和看流量明星晚会更有情趣的跨年方式
央配版,跨了个年才看完这片,正好影片也是新年夜发生的事,更凑巧的是影片中几乎和现实中同步敲响了12点的大钟,片中阴差阳错、欢喜冤家的桥段也是相当经典,至此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重温完毕,感谢电影陪我走进魔幻2012
8/10。恋爱的人缺乏教养、口是心非劝走对方,爱情游戏讽刺力堪比侯麦,钥匙门锁都一致的楼房标准化使矛盾发生,未婚夫和两位陌生人吃醋、耍混和蛮横等隐藏缺点昭然若揭,先倒盖后抛出窗外的照片、醉酒洗澡、吉他弹唱和前来祝福的女主角同事面前扮恩爱,虽然室内剧枯燥、高潮含蓄不过瘾但幽默设计俱佳。
央视国语版重看,庆祝一下戈地图归西,就当是过年了。有意思的是片中拿勃列日涅夫楼开玩笑,结果又过了这么多年毛子普通百姓的居住状况没比那会强多少,而那种结构简单、便于批量生产的住宅至今仍在修建。
где моя любимая ?苏联电影某种程度上真的是无法超越的高峰啊,真诚动人的爱情就是这样。超级喜欢
缓慢的节奏有点不适合今天晚上坐在冰冷的460腰酸背痛地看3个小时,但是真的非常喜欢!虽然和前苏联人民的笑点有点不一致,可是男女主角都很对我胃口挖~歌都好听极了!想挖来里面所有的原声~另外其实我也希望念完诗,Женя同学回莫斯科影片就结束吧...
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的第1部,比起后两部“办公室的故事”和“两个人的车站”,在国内知名度要小很多。影片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喝醉酒回错家的男人在一系列阴差阳错的搞笑事件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俄语吉他弹唱为影片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