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向深具国际主义的仁爱精神,偏向对于少数族群的同情和接纳,尤其是这几十年的族裔成分愈来愈混杂,从传统移民的中南美到西亚、南亚、中东、非洲国家的难民也日渐增长。
女导演阿娜伊斯·巴贝-拉瓦莱特执导的《求主垂怜》(又译《烈火挚爱》2013),即聚焦以巴冲突背景下的拉姆安拉,怀有悲悯情怀的同时,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偏向,这促发观者的理性思考。
片中,克洛伊是从加拿大来到拉姆安拉红十字会工作的年轻女性,白天在拉姆安拉工作,晚上过关到耶路撒冷居住。慢慢,与以色列女士兵的邻居阿娃成为好友。但她更大的天地则在巴勒斯坦人那里。她亲眼目睹了以士兵屠杀了巴人,遂她利用与阿娃的关系,甘心为巴人递送炸弹,从而导致耶路撒冷平民的无辜伤亡。
这“烈火挚爱”倒有别于以往“以暴制暴”的电影,明显的政治选边站,不免给人堵得慌,也有违常理,甚至有强烈的生厌之感,但似乎又说得通。求主垂怜,应是共通的,而非单一的。平民皆无辜,杀戮皆有罪。
总之,如同当下的以巴纷争看似一笔胡涂账,是是非非,也难以定论。只是如此的“以暴制暴”,则不值得如此一边倒的彰显。无疑,电影提供了另一视角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这也许更符合某一方面现实的期待,但能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则无关紧要,毕竟电影只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有限表达,而非实质性的选择。于此,也就不必锱铢必较了。
2013、3、25
我曾经去过埃及两次,其城市面貌和巴勒斯坦城区差不多,都是土黄色的,和背景融为一体,区别在于,埃及没有因战争造成的废墟和难民,但是巴基斯坦有,故事也就发生在这群难民中的某个家庭中,有一个怀孕的妹妹,又一个哥哥和他们的母亲,还有一个小男孩。我不知道这个妹妹的丈夫在哪里,也不清楚这个小男孩是谁的孩子,我只知道他们的家已经变成废墟,他们生活在难民营中,妹妹和小男孩经常从废墟中找出玩具来。此外,和他们有关系的还有一位外籍妇产科医生,她还有个以色列女性朋友,负责关卡的防守。
故事内容,关于战争,或许边界,或许宗教信仰,对于我是陌生的,但是对于他们却是日常生活。
难民区没有医院,只有诊所,会因为空袭而突然关门,病痛对比生命,显然后者更为重要。这时的外籍女医生只能无奈的说对不起。
难民区的交通很拥挤,怀孕的妹妹在去医院的路上临盆,却因为战争,边界防守不让通过,只能在车上生产,最终孩子生出来了,却因为医疗条件的局限性死亡。
难民区的孩子们没有玩具,但这似乎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他们会在废墟堆中不断寻到宝贝。有时是用一只旧皮鞋,当作手提电话,自娱自乐的编造一段对话;或者是幸运的捡到一本色情杂志,似懂非懂的邀请小伙伴一同欣赏;或者是穿着一身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有点脏的超人套装,不断找到一些画幅;或者是索性拿着一个石块,一点点地对着边界敲凿,最后透过那个小洞看对面的世界,是小树伴着大树生长的景象。
以色列女兵,每天看着边界发生的各种不公对待,她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但是她没法逃避。她和外籍女医生只能偶尔借籍一时的享乐来逃避现实的残酷。
最后的最后,是怀孕的妹妹将孩子的死,归咎在外籍女医生因为鬼混来晚上,她不再信任她,也不再相信世界。她给自己洗了个澡,涂上了外籍女医生送她的口红,去掉了头巾,背上了流行的背包,也是外籍女医生的,来到了以色列的露天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加了少许糖,就在这时,炮弹袭击下来。哥哥的店里正在打印着妹妹去世的仆告,电影画外音是既然生的时候不能说明自己的存在,那么我将以死证明。外籍女医生看到这一切,痛苦的哭泣着...
我曾说过,我到过埃及两次,每次看到埃及的贫困潦倒,总感觉自己应该或者可以做点什么,结果倒成了散财童子。我的这些杯水车薪,并不能改变埃及的什么,正如这位外籍女医生,自己的努力,不能改变巴以的问题,不能解决难民的问题,带给自己的只能是无限的痛苦。人都是有同理心,但是个人能力实在有限,不要把自己看成救世圣母,我们要有自知之明。所以,请清醒一些,不要让自己陷入无谓的世界挣扎中而不能自拔,反倒落得满怀悲伤。
电影不是浪漫的消遣,而是带你看到他人的世界,引发深思。这部电影就是很好的例证。以前总在新闻上听到"巴以冲突"、“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这部电影让我真切了解了那个地区的生活。很平淡,也很震撼。在加拿大使馆举办的法语电影节上看到的这部电影。
截取了战乱中一个惨剧的前因后果,缺乏人物互动和冲突。选取加拿大医生的中立视角,也只不过让故事显得更加漫无目的。就像他们说的,这不是她的战争,她改变不了也无法理解。谴责战争本身,更像是一个无谓的口号。
好多恨
一切苦难都会过去,我们需要隐忍奋斗。INSHA ALLAH。#上海国际电影节#
总感觉影片视角太高,有点西方在俯视中东的意味。原本应当展现更多的现实,以激起观众应有的共鸣,却因为设计痕迹太重而形成反效果
女主很美。但是西方视角下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永远都不是真实深刻的的。
很深刻啊,战争无情
跟今夕何夕的导演犯的错误正好相反,这片子是过分侧重于大背景而忽视了人物的故事弧,最后使得主角只是一个旁观者——虽然主角是旁观者是电影的主题,不过实在是难以撑起100分钟的剧情啊。。。对现世的反思很对我胃口,结尾也是挺令人惊喜的,按理说应该加一星,不过我懒了。。。
加拿大医生深陷巴以冲突,哭墙边垃圾成山,烈士名单无休无止,临产的孕妇得不到放行通告失去了孩子,以及和女主的情感冲突,人肉炸弹更是戏剧性,以一个家庭的破碎来表现战争的残酷,至于结尾将对现实的无奈寄托于神是愚蠢的,这也是西方宗教最大的弊病之一。
道德困境的设置非常的勉强,面对兰德丧子之痛后的偏激言语,克洛伊的回击甚至没有。白人帮助和拯救阿拉伯世界贫民的剧情故事发展到最后,矛盾的激化居然是以两位女性的片刻撕裂作为代价的,让人难以信服。兰德咒骂克洛伊并让她滚回去可能的解释,或许是想让她离开这是非之地,因为她明白眼前这位来自发达国家的人也束手无策。
还以为是竞赛片,原来不是,第三方视角弱了点,里面有段克洛伊和兰德哥哥去听的中东特色的音乐好好听,片尾曲也好听
SIFF今日第三场,果然是女导演拍的,虚弱无力,积攒了半天只为最后一个小爆发,但精神可嘉,矛盾刻画也不错。用故土的石头敲开隔绝的墙,被无辜责难的异乡人,走投无路的人肉炸弹和一支越抽越愁的烟。生产戏那里半场女性痛苦地捂脸。
2013-6-17@上海影城。平缓,不疾不徐地展开了巴以冲突下的真实场景。冷酷地、无奈地深入骨髓!让我很满意地是展现了当下耶路撒冷地区的真实写照。但是依旧是传统的观点,似乎对巴勒斯坦有着西方人式的同情!有些纳闷加拿大似乎很有些喜欢掺乎别人事物的热情,类似的题材不少!很想看看从以色列视角来看
很吸引人的海报设计
[3+] 如果說電影拍得過份冷靜客觀,倒不如說這般糾結的種族/宗教衝突,我們無從批判/ take sides。都說,種族和宗教的力量推到極端是何其可怕。
时代的不幸是艺术之幸。
看中文名以为叫Kyrie,实际是关于巴以冲突的片。…总体偏矫情,有些受不了欧美对此问题表现出的略空洞的“人文关怀”。
2014.3月—加拿大大使馆活动。
非常讨厌看讲中东地区宗教/民族冲突/人道主义等等之类的电影。就像我看了n遍圣经也无法理解基督教,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多矛盾冲突的地区,满满的全是无解的痛苦,带给我的只有困惑。撕裂土地上的人,无从选择,没有出路。而世界上所有其他人,包括主人公,包括我,都只能作毫无意义的旁观者。
过去这么多年,还是一厢情愿的西方人,还是中东题材的老调调,不是你错也不是我错,都是上天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