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
安吉拉从小就喜欢莎拉,莎拉有一天乘船离开了这个小岛,安吉拉就一直等着她回来。
我感觉莎拉是被安吉拉掰弯的,在追求的过程中,安吉拉很主动。当然,最后安吉拉抱得美人归。
莎拉很勇敢,在一个并不甚开明的小岛上,不顾镇上其他人的目光,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安吉拉,在爱情中,从来都是不管安吉拉做了什么决定,莎拉都支持她。 其实我觉得莎拉并不太想要孩子,但因为安吉拉想要,为了让安吉拉开心所以也说想要而忍着恶心和那个男人做了,莎拉和那男人的那天对男人的冷漠和晚上主动诱惑安吉拉,两种不同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安吉拉是属于天然弯吧,可能是因为有一个凶得没人性的爹,在她幼小的心灵,就觉得男人是可憎的。 我觉得安吉拉她爹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把安吉拉的性别改成男的,并且允许她娶莎拉。她爹是那么强势又那么凶狠的人啊,做了这件事可能也是很多像他那样的父亲不会做出来的事。 最后莎拉由于难产死掉了。我觉得安吉拉在看见莎拉的孩子的那一刻,真恨不得拿孩子的命来换她心爱的女人的命吧。当初,是安吉拉提出要孩子的,在看见莎拉尸体的那一刻,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在以后的日子,安吉拉会独自一人拉扯大那个孩子吧。对莎拉的想念也只能靠着回忆,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了。
影片的氛围,就像海边岩石底下潮湿的泥土,混杂着海水的咸味和泥土的芬芳。如果你向下向里看,会看到阳光照射不到、海水浸润不到的阴暗角落。在那里,有一种东西在呐喊、在抗争。
山岛竦峙和古典美女,就是一幅油画。但是它完全没有油画的浪漫,赤裸裸撕开的,是父权社会丑陋的面目,女人只有“变成”男人,才有资格拥有自己人生的选择权:婚姻、事业……而且在父权社会之上是神权社会,更是荒诞。因为神父一句话就可以更改性别,欺骗大众,如此滑稽的谎言大众也是甘愿被欺骗,臣服于所谓上帝,无奈且悲哀。这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前面那段看得挺难受的,如鲠在喉。男人都是绝对的领导者,导演甚至用上了“服从”这个词,似乎有意无意地用夫妻之间隐晦的隔阂来衬托同性之爱。两位女主之间的感情在对比之下更显纯粹。Sara是天使!
我们更多是看到了angela的主动和深情,而在angela的深情之余很少注意到Sara的付出。细究细节,Sara对Angela也是爱得情真意切。在借种那段提现的淋漓尽致。
情节方面的话,多线并行,略显繁琐,好像还有许多故事没有交代完就草草结束。 结尾有点突兀,一开始是不喜欢这个结局的,但是后来细细思考,觉得还是应该这样设置的。想象一下如果是happy ending的话,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深刻?哪里可以从同性之爱更深切地揭露社会现实?he的快乐只是一瞬间,在影片结束后变得不可推敲,它会冲淡你对现实的思考,弱化你对影片主题的感悟和记忆。超出范围的感性对于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来说是不利的,只有be才会最耐人寻味,这也是be美学的魅力所在。
我们常歌颂美好的爱情,我们常赞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世间的美好的爱情的最终归宿并不是成双成对,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现实中面临的是各种的悲欢离合的杂糅体,向往美好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但是当这种向往并不足以掩盖那些伤痛的时候,我们如何面对?我们如何感知自己?
《海紫》是一部赞颂美好爱情的影片,但是却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供观众们留恋。十九世纪的西西里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但这个地方却孕育出来了安琪和莎拉两个人的不伦的情感。因为安琪跟莎拉有着一段美好的童年,进而,成年后的两个人将童年时期的美好逐渐的转变为了同性之间的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最终呈现给现实的是安琪的父亲的怒不可遏。
愤怒的父亲将安琪关在了山洞之中,这就意味着她跟莎拉两个人从此分道扬镳,然而安琪的母亲用自己的爱想出了一个妙招,安琪从此便用着男人的身份出现在现实社会当中。这个时候的安琪可以大方的跟莎拉在一起了,然而好景不长,怀孕的莎拉因为意外跟安琪阴阳两隔,安琪再度成为了孤身一人。
《海紫》为观众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伦恋,这种不伦恋属于小众情感,同时也是大众所不能接受的一种存在着的情感形式,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情感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去理解和包容,当然,不理解不包容也是可以的。因为既然选择了小众情感,就需要承担这种选择的代价。
安琪承担了一种代价,这种代价是让自己的性别从此发生了扭曲,扭曲的性别之下,安琪并不能获得正常的社会生活,更多的是经常要处于一种表演者的状态,这种状态只有在面对莎拉的时候才能卸下去伪装,但这并不是安琪生活的全部。毕竟,她也需要社会来彰显自己存在的意义。安琪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自然是被这个社会所认同。然而她所处的时代是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的世界并不接受安琪这样的异类,这种不接受是赤裸裸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如果是当代,我们还可以用性别自由来给自己呼风唤雨,但是在十九世纪,这样的自由并没有存在的根基,因此,安琪即使是有着扭曲的生活,但也只能够让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即使是自己在身体上承受了不该有的痛苦,但这种状态只要是跟自己的理想有一丝的交集,安琪并不在意。
能够承受自己的爱的人是珍贵的,能够将自己的爱贯彻到底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安琪为了获得跟莎拉结合的权力,不惜牺牲掉了自己的社会生活,这本身就是压抑的,但是这种压抑有着一个支撑点,那就是心爱的莎拉的存在,一旦这种支撑点不在了以后,安琪的生活就彻底的崩溃了。
当然,本片的结局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终点,这样的终点更多的是无奈和叹息。但这种无奈跟叹息并不应该被苛责到安琪的父亲身上,他不过是做出了跟大多数人一样的选择,最后能听从安琪母亲的建议的他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对于他来说,女儿的这种性取向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痛苦,如果我们一味的将这种责任归结于他身上,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跟他一个人对抗,而是跟整个社会秩序冲突,很可惜,这样的情景即使是现在也没法看到。
我们鼓吹自由,我们鼓吹各种各样的性格上的洒脱,但是我们自己却并不愿意为自己所支持的理念付出应有的代价,当我们选择一种生活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种生活所带来的结果会不会引发社会上其他人,其他生活中的人的异样的目光,如果我们能承受这种别人的不理解的时候,选择自己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如果是承受不了,却依旧是想要让别人改变来获得自己的理想生活,那么这种理念大概率是要破产。
麻烦就在于我们没有安琪那种破釜沉舟的精神,却依旧想要享受安琪与莎拉之间的纯粹的情感,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我们大可将所有的责任推脱在安琪的父亲身上,但我们却忽视了自己选择自己想要得到生活的时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安琪付出的代价,即使是现在也少有人能做到,更别说十九世纪的社会了。因此,当我们批判这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我们做好了为了自己的生活而牺牲掉自己一些权益的准备了吗?如果我们只是将责任推向其他人,我们只是想要让他人通过改变来迎合我们的生活的时候,那么这种损人利己的方式是不会持久的,当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唯一的时候,这个社会自然会乱了套。
渴望寻求一种新生活,但是却不愿意付出代价,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两全其美的梦想会成真,因此,当我们批判的时候,当我们追求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为了什么什么,你愿不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
……
你好,再见
故事基于真实事件,编导欠佳,平铺直叙的交待无甚戏力。演员不错,赏心悦目,挽回一些失分。三星半。
sara
“如果我们能在一起,我愿意为你扮一辈子男人” 感谢B站UP主资源,结局差评
比《The World Unseen》、《战火中的伊甸园》、《Fried Green Tomatoes》少了一丝境界。
我被剧透了……另外,其实我觉得母亲很伟大。
有点夸张 居然还能改性别
劇情牽強. 悶死嘞..
les film. 查證后才知,“海紫”指的是一種一生中多次變性的魚。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西里岛,女二演莎拉的演员isabella ragonese也是西西里人。选角选得真是绝了。isabella ragonese也太美了,长得那么好看还爱笑,我觉她长得和伊莲卡西迪是一挂的。真好看。还有点儿法国人的感觉。电影的台词都很美很有爱情的酸臭味,两女主演的真的很好,给我的感觉女二isabella演得更好,把莎拉诠释的特别活泼可爱。女二现实生活中也可爱,有点儿本色出演的感觉。
Sara太美好 是个小天使
Sara太好了……那么纯净的女人,爱得义无反顾。
这本来是很多人梦想的生活,结果编剧还是个大后妈,生什么孩子啊,作孽啊。
又一好片
勇敢传染,懦弱也是
很喜欢那个婆
原來意大利也這麼父權啊。。失望。。PS.床戲很美~
对传统家庭体系内父权压制的描写,结尾起码是有在面对自己吧。
“爱只有一种形式”“为了和你生生世世”满眼看到都是痛苦 幸福来得太难,失去得又是那么猝然
结果是悲剧~不要啊·~~那么漂亮的sara就这样死了~~安吉拉最悲惨,为了sara宁可扮成男的,结果~~万恶的父权社会~~~最感动的一句说“为你,我愿意扮成男的”...她真的做到了,sara死后,就换成了女装
父权社会、世俗偏见、医学的落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本是可以幸福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美好的人,硬生生地被现实拆成两个世界的人。很多人说是编剧残酷,然而其实这就是现实啊,在那个社会,在那个年代,真相往往比影片里的故事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