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第03集

主演:葛嘉威,陆超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方向 剧照 NO.1方向 剧照 NO.2方向 剧照 NO.3方向 剧照 NO.4方向 剧照 NO.5方向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夜幕下的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司机 一种跟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职业 从这样一个随处可见又常常忽视的群体出发 窥探着这个国家的病症

从被逼杀死银行家的司机 到为了快钱的未成年应招女 从逃离国家的高收入群体 到不得不沉沦于现实的女司机 从贪图于一时之享的衣冠禽兽 到怀念逝子对狗诉衷肠的古稀老人 从过失杀人的律师 到心怀不善而一命呜呼的愤怒司机 从因生活如履薄冰且被学生羞辱而欲自杀的高中老师 到风情万种却心地善良地年轻司机 从对世事失望而拒绝信教的等待换心的中年男子 到为了补贴而开夜车的牧师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出现在画面上 而且 导演特别爱用长镜头 手持摄影镜头会有些抖 一种不是特别舒服但真实的感觉

私以为故事的核心还是从底层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社会怎么了 加入欧盟却没有经济飞速发展 努力工作的人的工资水平也很低 有能力的人想着要离开 移民问题严重 正如开篇所讲 国家要消亡了

满满长夜发生了这么多故事 希望我的夜晚还是安宁吧

@美嘉三里屯

 2 ) 冷漠断绝方向

他们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掌握着每一个到达地的方向,可是却控制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正如其他生活在保加利亚的人们,迷失在荒蛮的混乱中,任由方向跌宕丢失,自我崩溃。

影片由六个司机作为切入口,大量长镜头营造的现实感,整个社会的人性融缩在狭窄的出租车里。每一辆车承载着悲哀、绝望、荒谬、冷漠和渺小的希望。电影中一个医生说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死去或者逃离,剩下了乐观主义者。但是剩下的人乐观吗?不过是在挣扎罢了。即使是选择自杀的人都会紧紧抓住桥上的栏杆,等着路过的人能伸出手来拉一把。

最后,真正断绝人们方向的不是上帝,而是冷漠,当原本糟糕的社会连最后的温暖都缺失了,什么信仰都无法拯救。

 3 ) 众生下的方向

最近深思了一下,发现三个职业想象中最有意思。图书管理员,出租车司机,殡仪馆客服。是能想象到的最近人生的三种职业了,图书管理员面对的是微缩的人生,出租车司机面对的是人生的细节,殡仪馆客服面对的是人生的终结。

保加利亚是个对中国人还算有名的国家,连我这个地理近白痴也知道曾共度过社会主义,加入欧盟后会面临的思维转换。这个国家应当会有很多有意思的素材。

于是回到影片,节奏简直堪称完美。起点即是爆发事件,抓住了观影人的心,并且事件贯穿始终,将一条条破碎的事件链接在一起。

社会百态以缩影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贫穷,政体,死亡,保守,激进,善良,懦弱。每一条路都有选择,可以岔出无数条线。即为方向。

印象比较深的几句台词

这个国家该换个心脏了

每当这种时候,所有人都想假惺惺的怜悯一下

保加利亚人都是乐观主义者,其他那1/3都跑了

当…上帝在哪儿

但,这并不是一个空喊,抱怨的影片,也不是个博眼泪,争政治正确的影片。这里没有绝望,只有方向。it's life。it's choose。Ever one can choose or not choose。

 4 ) Directions

青天白日下的街头枪声:西装革履的银行家死于潦倒出租车司机之手
距离那么近,自恃掌握一切的人不能改变子弹的轨迹
他说冷静,他说不要这样,太迟
不愿意死的人倒下,求死的将枪口对准自己
“自杀未遂”,广播里机械声般的新闻播报
那是一件很难的事,不信你去问最终没跳下天桥的哲学老师
孩子们不关心生命和永恒,当然啦
人们都不再在乎道德、正义、上帝
自杀率越来越高了,那些成功的人,被归类为 abnormal
成为统计学数据被分析
生活太艰难,生活很苦
悲怆的曲调也不足以描述
年轻的生命被剥夺——毫无理由
而杀人偿命却是更天经地义的借口
未遂的自杀由将遂的他杀完成
跳动的那颗将被移植的心属于一个好人吗,还是一个暴徒
那心中是不是装有上帝呢
它是否真的不能被用于救活一具死尸

 5 ) 车内的众生像

出租车司机,每天穿梭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这样一个普通到微不足道的群体,这部片的导演却通过他们的视角,拍出了社会的众生像。一个出租车司机枪杀了银行家,银行家向他索贿,他提出申诉,可是监管委员会与银行串通一气令贿金翻倍。从他的同事口中,可以得知这位司机是一位正直善良的人,这样的人,被逼到绝境之后,绝地反击,连开五枪枪杀了银行家,那么他有罪否?这个案件的结果是他导致的吗?这从开头就抛出的一连串问题引起我的思考。

由这个案件,本片的故事聚焦到出租车这个群体,他们默默无闻,每天拉客载人,我们的视角跟着他们车子在这个城市中游荡,看到保加利亚社会的各种现象。枪杀银行家的司机,他载过一位未成年做妓女的学生,出于正义和善良,他拒绝拉她到酒店,并把她带回学校。晚年丧子的老人,载过一对偷情的情侣,老人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情侣却无动于衷。他看见和儿子一般大的小青年沉溺泡妞享乐,善良的老人规劝他们“保重身体,这很重要,小伙子”却被青年暴躁的回道“根本到没什么该不该的,尽情享乐就是了。”到了目的地,小青年还不愿意支付车费,最后才勉强给了钱。孤独的老人最后只能和路边的一只流浪狗倾诉。中年男司机,女友弃他而去,他对搭载的女乘客有好感,跟人家唠了半天,也没得到交往的机会。在天桥上他遇见一位正要自杀的教师,教师因为在学校受到学生的侮辱觉得没脸面对家人想结束生命,好心的中年男司机,以自己是他叫的司机为由,一直和他聊天,询问他自杀的原因,耐心的开导他,最终说服他放弃轻生的念头。唯一的女司机,曾经有过出国留学的机会,却因为当时的大学党委始终不批准,人生急转直下,抑郁,吸毒,无法怀孕,只能做出租车司机的工作,二十年后这个党委恰好坐了她的车,她想杀了这个夺走了自己美好前途的人,却因为对方女儿的一通电话心软最终放弃了报仇。满脸胡茬的胖司机,脾气暴躁,看不惯上来的律师客人,故意把他的车费报高了二三倍,两人因此打斗,搏斗中律师伤了他的头,在律师带他去往医院的路上死去。

伴随整个故事的是电台热线里传来的对于司机枪杀银行家案件的各种议论,有认为司机的反抗是被逼无奈,司法程序无法给予公正的解决,人们只有通过暴力的手段自己解决。更有人提到移民是一切问题的元凶,而这些都是欧洲国家的尖锐社会问题。最后的牧师司机,搭载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客人,移植给他心脏的正是片头那位枪杀银行家后自杀的司机,路上两人因为信仰产生了争执,客人说当蒙受苦难,社会腐败,青年堕落,贫富差距过大的时候,上帝明显是不存在的,就像他说的“上帝已离开这个国家很久了,和那三分之一的(保加利亚)人口一起离开了,我们逼迫他离去,现在留给我们自己一片狼藉”而未来的方向究竟在哪儿呢?这是本片想要探讨的问题。本片的每个故事都反映了社会的各种矛盾点,导演的格局很大,他用这部影片在思索保加利亚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这个积怨已久的国家,在这个缺少强劲有力心脏的环境,现实主义和悲观主义都已经见不着了,也许只有乐观主义才能够活下去。

 6 ) 丢失的方向

最近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 我投了一个索菲亚(保加利亚首都)的职位。几天后, 一封hr邮件到了我邮箱。他很感兴趣,也很高兴我也感兴趣于他们公司。但首先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I looked at your profile and I see good potential for future collaboration!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starting a recruitment process with you, but first I just want to confirm your interest in relocating to Bulgaria?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do you think of such idea? :)

这是个挺自然的问题。 但可以解读出很多含义。也许是担心移民倾向,也许是好奇为什么要从一个经济发展在放缓但至少还是世界第二GDP的国家跑去一个IT从业者月平均工资只有2600BGN (1BGN = 4 RMB)的欧洲第三世界,一个两次世界大战都站错队,一个东欧剧变后同样经历了混乱不堪的九十年代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来自欧洲菲律宾的HR,他的国家有二百七十万海外工作居住的人口,而本国七百五十万人口中只有二百二十万人在国内工作,不能够理解这样的自我放逐。

我在回信中,告诉了他我想要逃离的,我不能改变的,我不想见到的,我想要尝试的,我对生活改变的期望,以及我对保加利亚不到百分之三的GDP增长率的微弱信心。之后过了三天,他又给我回信了。除去工作信息和公司产品简介之外,他提了以下几点,包括十动然拒:

Actually, I see that the quality of life here is getting higher every year. There are a lot of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social policies, laws and more are planned. Working in IT sector here gives people really nice well-being as companies like ours offer people good social benefits and competitive C&B packages.
The official language we use in ******* is English, so you have no problem with this. However, speaking Bulgarian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you to socialize 😊
I really liked what you said so far and see you as a good fit for the company as we like open-minded and curious people. We actually have here a lot of foreigners, we have employees from Italy, Netherlands, India, Spain, Albania and more. However the position that you applied for is no more vacant, as yesterday one of candidates in the process accept the employment offer. BUT! Given the fact that is a long process of relocation and we might have soon open position for <职位名> as the workloa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you to our hiring managers and let them discuss a future move? Please confirm that you are okay with such scenario!

很难说到底是谁疯了谁清醒。一个人逃到另一个国家,一定会有问题的解决吗?也许,但又会有新的问题。而从一个困境到另一个困境,意义何在?但如果讨论意义何在的话,讨论的意义何在?

什么有意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影片中移民维也纳的前保加利亚社会党党员说他到了索菲亚,看到机场挂着欧盟的牌子,除此之外,一切都像回到了九十年代。没错,在中国也无处不在的赫鲁晓夫楼,那一切熟悉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也许假设我去了,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其实即使是在波士顿,我也觉得回到了九十年代。也许更早的感觉但我没有更早的记忆。城市的外观老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人的内心是否还有希望,还有信仰?那个要去医院做心脏移植手术的人在牧师开的出租车上打断了牧师多次,他十分厌倦牧师关于信仰和希望的劝导,因为如果上帝真的就在我们身边,从一个唯物主义者的角度看,为什么上帝什么都不做而一直对苦难的人民袖手旁观?这难道是考验吗?如果是考验,又是为了什么?难道神秘莫测的上帝的看不见摸不到的许诺,真的能够阻止年少的孩子成为妓女,或变成街头混混,只求感官刺激于终日?

失去希望的人只想享受今天,感受今天。因为明天没有到来,也无法设想明天会是什么样。并不是不想去拥抱希望,是因为即便是今天,希望也已远去。至于方向,去哪里,当然很重要。但在决定去哪里之前,站直了别趴下,更重要。

看完了影片,起初的感觉是社会制度的错,或者历史的错误。但好像又不是。毕竟历史都是人书写的。又能怨谁呢。

如果你对今天的生活充满疑惑,请你看看这部片子,看看另一群曾和我们的国家有着相似历史的前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人,看看命运的相似,看看这世界的无聊。也许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因为也许明天的生活会更糟。

 短评

过于简单重复了

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出租车司机提供了一个视点(只有这个群体能够时刻感知到社会上发生的细微变化),而导演正是用这种视点审视这个国家的种种问题,枪杀后的一夜间,有人迎来新生,有人走向毁灭,有人直面孤独,也有人将新仇旧恨一并了结。这样的社会状态有点像东欧剧变的前夕,尽管每个故事之间并无太大的联系,但整体呈现出一种趋势(趋向于混乱)。灯红酒绿的夜店里人满为患,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垃圾遍地,上帝离开了这个国家,人民也失去了未来的方向。

5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援交女生离校赶工,的士佬怒刺银行家;偷腥阔佬坏阿飞,老人与狗共pizza;演员生涯讨一吻,跳桥叫车救一命;不愿黑车多十块,缠斗脑壳碎大石;现实主义和悲观主义都已移民,前党委之子引体向上……保加利亚众生相,和咱们太相像

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在贫富差距日趋分裂的语境下平行的“方向”最终汇聚成了“对立”这一个。问题正如这部保加利亚电影分析的那样:每一个在路上的人都主动将这场“社会价值观危机”仅仅看做是一个极端且可以接受的个案。然而在这个意识形态当中知道踩刹车打《方向》的司机却偏偏成了那个可忽略不计的主角,这是多么令人心疼的现实啊。

10分钟前
  • Muto
  • 推荐

这是一群需要心脏的人民,这是一个失去方向的国家。车水马龙的夜色里,人们因为口角大打出手、因为旧怨持枪威吓;东欧剧变的时代后,国家系统积弊已久,基础设施凋败落后。广播里人们议论白天的杀人案,为谋杀拍手称快;桥头上人们偏爱选择这里,了结无味的人生。不知出租车接下来会载上谁,找到方向。

15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简直以为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压抑太现实了。特别是第三个男司机跟女顾客抱怨又索吻(遭拒绝)之后又去桥上救了一个要跳桥自杀的老师,很复杂的人性但太真实了

18分钟前
  • 知蛛養殖與按摩
  • 推荐

90年代的萧瑟感- -IFD的旅游宣传都白做了233 Arena Mladost Imax马克- -

19分钟前
  • 犯怵中的嫌疑喵
  • 推荐

3.5。又一出「官逼民反,屁民史诗」,国家的概念,正在消亡。《天注定》开场,《地球之夜》结构,拍法很罗马尼亚。◎欧盟电影展

24分钟前
  • Jeannels
  • 还行

2017.12.26欧盟电影展,这次欧盟影展看下来最大的感觉是欧洲要完。。

28分钟前
  • Arcadia
  • 推荐

所以,我怕的不是北京四环以内的的哥不敢像当年那样如《出租车司机》一样云集响应。我怕的是多年以后他们会像本片一样,丢出一句:艹,还他妈不如当年。

3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一种关注佳作。人才流失、阶层分化、价值危机、共产遗毒、信仰崩塌、极右翼横行……貌似跟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很像,其实无论是结构、内涵还是拍摄手法都有很大区别。多线叙事巧妙,有一种蓝白红的感觉。导演在现场说这一部跟他之前拍摄所有电影都不一样,大概是有感于国内停滞不前的现状。

3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由几个出租车司机的故事所串起来的保加利亚社会面面观和现实众生相,精心算计的台词苦口婆心地道出了对于整个民族未来发展方向迷失的担忧,应接不暇的手持长镜头既捕捉到了索非亚光怪陆离的城市环境也记录下了底层市民普通却不平凡的遭遇,最终在看似绝望的语境下又满怀了新的希望。(76)

37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又是一部贫穷小国揭社会伤疤的电影,保加利亚被称为欧洲最穷、幸福感最低的国家之一,破败的街道、随处可见的流浪汉,有点像《危楼愚夫》里的俄罗斯。本片的剧情和立意都不错,唯独跟拍镜头是个败笔,总能让人感觉到摄影师的存在,弱化了影片的代入感。

42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出租车经过的几个小区都恍惚以为自己住过。

43分钟前
  • 涂笛
  • 推荐

比「在世界转角遇到爱」好,跟贾法帕纳西的「出租车」是一个路子,虽然也聊了点保加利亚电影但比帕纳西老师舒服多了。算是用数据库叙事做了众生相;长镜头对车窗外城市空间的展示很考调度和表演。就是絮絮叨叨控诉社会问题实在有点烦人(老头与狗那段还是剪掉吧)。黑色幽默不错(尤其最后神父那段)

4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本届欧盟展最喜欢的片子,散场时有个打扮考究的中年女人说没看懂。生活优越、舒适的富裕阶层感受不到贫穷带来的崩溃,因为他们处处看到的是社会的另一副面孔,尊重甚至恭顺。被歧视、羞辱、践踏、剥夺生存权利不会出现在他们的人生中。出租司机劝说自杀者、老人对流浪狗的倾诉,绝望中还有些许温情。

52分钟前
  • babynana
  • 推荐

质朴的现实主义浮世绘。诚恳地讲故事,不炫技,但丝毫不会减弱片子透析的社会意义,就连的士每次晃过的街景细节都能领略到导演选景的用心良苦。把故事框架架设到出租车行列,匠心独运,看似松散但通过第一个悲剧把所有故事涉及的人物关联起来。全片基本由二十个左右的长镜头构成,这也是讨喜的一点。★★★★☆

55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欧盟影展。这片儿有点意思,用几组出租车司机与乘客的关系勾勒社会缩影。保加利亚和中国挺像,建筑什么的以及某些。还有那种喷薄而出的戾气,和潜伏期间的温情。感觉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社会主义。

56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还行

最后质问神父那段是《局外人》吧。#2017北京欧盟

1小时前
  • 五加皮
  • 推荐

长镜头和演员演技带来的张力,感觉会拿奖。

1小时前
  • 郭连凯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