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银湖之底》就是一部关于密码的创造、传播、转译、解码 的电影,也可以说它是一部关于流行符号和现代神秘主义的电影, 而有意思的是电影符号学又是一门广为传播的研究领域。《银湖之 底》中出现的许多令人困惑的、矛盾重重的难题,比如在追逐者/被 追逐者这一关系中的身份互换,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符号的挪用与 讽刺,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电影本身作为一种创造、传播符 号的媒介,它同时又在不断重复以往已经被建立了的符号。
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对流行文化中传达的讯息非常敏感,也非常热衷 于去创造文化符号,同时去挖掘文化符号背后的含义(解码),就像游戏中的隐藏攻略一样。这一方面源于信息的爆发式增长让我们 对生活的精确度,或者说是精细化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也体现着碎片化信息摄入对自我认识的改变。解码是一个建立在已 有的知识体系之上的、独立地运用智力的过程,它的过程曲折,终 点有时候也很模糊,但一旦到达了终点,不管这个终点是人为引导 的结果还是自我开辟出来的,都能带给人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满 足感建立在对自我的确立之上,能够使人陷入一种奇异的幻觉之中 ,好像我们重新夺回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但在《银湖》这部电影中,青年所找到的终点是如此地令人困惑甚 至不安,它打碎了我们对掌控感的幻想,再一次地强调自我意识的 虚幻。在青年走向音乐家的房子的路上,一幅遵循古典绘画透视法 的镜头揭示了这一点,音乐家的房子处于在画面的灭点之上,似乎 暗示着某种现代社会运行的宗教法则马上就会揭晓。
生活在娱乐业如此发达的当代社会,我们理所当然地将掌控我们情 绪的权力交给了流行音乐、商业电影、小说、戏剧,我们已经习惯 了由演员在舞台上代我们抱怨生活的不公,习惯了由小说里的主人 公来替我们剖析人性,习惯了被一首歌牵引出内心的回忆。在这种 控制-反应模式中,我们似乎无法分清自己的感情到底源于何处,从 而感到一种强烈的异化感和分裂感。
“如果说消费社会再也不产生神话了,那是因为它便是自身的神话。单纯的丰盛取代了(以灵魂为交换)带来的黄金和财富的魔鬼。而丰盛的契约取代了与魔鬼的协议。另外正如魔鬼最令人恐怖之处,从来都不在于其存在,而在于人对其存在的相信一样——同样的丰盛并不存在,但只要相信它存在,它就会成为一种有效的神话。—— 鲍德里亚 《消费主义》”
《Under the Silver Lake》最近频频出现在友邻的年度十佳中,在标记“想看”后的335天的凌晨两点半,终于看罢,喜爱至极。一看导演,倒也不意外,前一部作品是《It Follows》,也是2016年最惊喜的恐怖片,分外喜欢。同前作相比,导演依然是喜欢用隐喻的手法,只不过这一次讽刺的对象由青少年性病传播变为流行文化和消费主义,全片像一部“洛杉矶提喻法”。
如果说从《It Follows》惊诧导演David Robert Mitchell对于“恐惧”的另类的解读以及对于电影节奏的把控,那这一部导演把自己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迷弟气质表现的淋漓精致。全片从加菲饰演的失业宅男家中的装饰海报到漫画家藏品,都隐藏着各式好莱坞作品,其中更不乏一些经典的B级片、早期恐怖片供影迷津津乐道。除此之外,影片从一开局就透露着一种老派:不断渗入的好莱坞黄金时代彩色电影的画外音;主角的对白的声音处理也显得很复古;公路追踪戏的镜头都还是淡入淡出的手法,我上一次看到这么用的电影还是《La La Land》; 整个解谜的过程多少都效仿出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感,除了明目张胆的贴海报、立出希胖的碑,小号和弦乐以及鼓点的配乐使致敬环节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导演本人大概还是位恐怖爱好者。除了早期恐怖电影的海报,整个男主角的设定完全犹如从Lovecraft小说里走出来的男主人公一般:终日痴迷解密,沉迷神秘主义漫画;与社会脱节,失业在家但并不担心因拖欠房租面临被驱逐;露宿公墓,沉迷密码学和阴谋论,妄想从倒置的乐曲中找到暗藏的玄机,坚信现代文明背后有人在暗中操控,这一情节设置简直就是爱手笔下男青年的复制品。提及这一点,虽然全片并无提及手艺大师或者任何克苏鲁神话,但整体却透露出一股克总精神内核:由现代科技(手机、电话、电视、电影、任天堂游戏)和流行文化(古典音乐“欢乐颂”,摇滚乐“大门”“小妖精”,朋克音乐“柯本”等等)构成的现代文明非常脆弱,在原始蛮荒面前不堪一击。这一看法在全片与音乐家对话的一场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全片我最为触动的部分。供奉着价值连城乐器收藏厅堂中,垂垂老者被定在钢琴前一刻不停的弹奏:从萨蒂到贝多芬再到柯本,中间纵横百年,均是出自一年之手
这样大胆的假设,还不是最令我震动的部分。其后而来的,便是犹如爱手艺一般冷酷的反讽:
但就是这样违背了正常科学、人类生理寿命的人,在顶级的资产阶级面前,也毫无自由意志而言。当男主看到柯本的吉他,谈及作曲家已经获得一切时,作曲家脸上流露出的失望和难言,让我想到是否这样存在百年、创造出经典的人就这样沦为食物链顶端的消费享乐的工具罢了!即使在开枪时,这样的琴声也从未停止或者说不准停止,就这样把为普通阶层视为精神偶像的艺术家定在这琴凳上几百年,何其可怖!还有一处细节值得一提,说到动情之处的作曲家在道出真相之时,弹得正是来自Pixies乐队的《Where is my mind》,先不谈歌名的暗讽,这一首歌在电影中最出名的一次出现应该是《Fight Club》的结尾:
当代表着现代资本的金融大楼全部崩塌的时候,人类的自由意志到底在何处?物质和文化能否代表人类本身的存在?而这些在《Fight Club》中有更加露骨的表达:
所以当被告知拯救你的精神偶像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伟大,你也不会因此成为“special snowflake”,男主角Sam如同爱手艺笔下的民科、舰长、极地考察队员、地质勘测家在科技不能解释的恐惧面前失去理智,从而手刃了艺术家。
手艺大师对于被启蒙运动和科技革命点亮的人类文明充斥着悲观态度和毫不留情的反驳,在其笔下刻画出的全球神秘恐怖事件中,即使是被理性支配的精英分子也会在现代科技难以解释的恐惧中失去心智。而本片中,导演把这种悲观失望的态度具体到现代文明中的消费主义,更是抛出现代文明亘古千年可能也只是被无形的手来操控的阴谋论。更有甚者,在一种隐匿的符号中,即使宗教成为科学尽头的避难所,也有可能是全部是虚构的高级概念。正如片中出现的带有宗教气质的乐队,三女一男的设定实则与最后追寻永生的富豪和三个妻子是毫无二致的。
对于这种悲观的刻画,除了作曲家对谈,利用动物的隐喻也是表现之二。片中一直不断出现动物的刻画,从摔死的松鼠、袭击人类的臭鼬、美元中隐藏的猫头鹰、往往关键时刻出现郊狼、再到贯穿全片的宠物狗被虐杀。而关于猫头鹰的暗指,使我想起在蝙蝠侠New 52漫画中的《蝙蝠侠:猫头鹰法庭》和《蝙蝠侠:猫头鹰之城》,描绘的都是隐藏在哥谭地下、潜伏百年的精英权贵暗中操控城市的故事。除此之外,其中在郊狼出现时,曾有一处重要的提示:
我们创造的经济与文明,在土地上高屋建瓴,其实一切都受制于更为低级的生物,人的神圣性是不存在、不值一提的。另外,导演设置了一个流浪汉之王的角色去深化这种想法。男主在深夜对流浪汉进行抨击时,殊不知整个阴谋论背后除了暗中操纵的阶层顶端,负责收集信息、被安拆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眼线正是流浪汉。在漫画家给男主的流浪汉暗语手册中,暗示这种符号充斥着整个城市,而最后也是引领男主走到了好莱坞禁地。
至此,更为粗浅鄙薄的人已经在宏大的布局当中,而芸芸大众却浑然不知。高度文明被原始蛮荒操控时,人类的精神文明被贬低的一无是处,被戏谑,被嘲弄,脆弱,不值一提并可以随手毁灭。如《2001:太空漫游》所描述的,冷静审视过整个地球文明后,精神文明成为消费方式、资本积累中的一环,成为衍生品,地球就是一块废弃的停车场。
如果郊狼暗指权贵阶级,臭鼬暗指流浪汉,那深夜失踪又被虐杀来完成某种变态的满足感而消费,恍惚中看到狗吠的女孩们,小狗们暗指的对象就不言而喻了。虽然从片头开始就不断出现警告的“当心小狗杀手”,但没有人意识到真正的杀手真凶是谁。而对于两次出现的广告牌,最讽刺的是,原本隐形眼镜广告牌上出现的“I can see clearly now”被替换成了暗指金拱门的小丑,十级嘲讽。
而有趣的事,除了对流行文化的指摘,对快餐文化也影射不少。垃圾食品成为打着“爱”的名义进入主流餐厅;披萨盒上写出唱片暗含的秘密;每一盒麦片里能找出寻宝地图——人类被快餐文化“拯救”,然而得道升天的秘密隧道也可以指向超市的食品冷藏柜。
除消费主义之外,导演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好莱坞,还在刻意批评纵欲享乐主义。女演员试镜时的包臀裙、可以随时走进的歌舞声色的派队、可以随时召唤shooting star、小男孩在汽车上的不雅涂鸦,性如同排队气球女孩的身上的斑斓气球,在觥筹交错中任何人都可以品尝,获得廉价的快感。
鲍德里亚在《消费主义》里提到:
“如果说消费社会再也不产生神话了,那是因为它便是自身的神话。单纯的丰盛取代了(以灵魂为交换)带来的黄金和财富的魔鬼。而丰盛的契约取代了与魔鬼的协议。另外正如魔鬼最令人恐怖之处,从来都不在于其存在,而在于人对其存在的相信一样——同样的丰盛并不存在,但只要相信它存在,它就会成为一种有效的神话。
消费是个神话。也就是说它时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消费唯一的客观现实,正是消费思想…至少就消费而言,它作为消费社会,作为思想消费自己。”
而我们就在这种消费主义中,逐渐分不清真实和梦境,如男主一般,堕入无尽的神秘的符号于迷宫中,只能追寻身体短暂的快感,任由大厦缓慢崩塌,永远不知那只鹦鹉说出的究竟是什么秘密。
以下将大卫·罗伯特·米切尔简称为DRM。
初看《银湖之底》,只是被那种抑郁的气质打动。没有工作、没有女友、没有房子,但是一切都无所谓,因为这些似乎都没有意义。
想想看,马上就要因为欠房租被赶出公寓了,跟妈妈的电话里还是说“我得回去上班了”,然后掏出望远镜四处偷窥。这已经不是要强、体贴之类的词可以形容的了,这是彻底的脱离现实了。
抑郁进一步恶化下去后,偏执(paranoia)、分裂(schizophrenia)等症状逐渐严重,幻觉不断出现、梦境和现实难以区分,Sam的生活越来越糟糕,作为观众的我们却在惊悚之外乐趣横生。
别跟我说你看到一群姑娘突然开始狂吠时没有为其中的恶趣味翘起嘴角——再说,眼里的姑娘都是bitch的那是Sam,既不是DRM,也不是我。
好吧,如果你不觉得好笑,说明你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部电影可能真的不适合你。
你还在吗?我已经提醒过你了,这部电影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留下的你此时还未看过本片,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
接下来我要开始解读——也就是剧透——了。
快去,我在这里等你。
我对整部电影的看法转变,从漫画家(是的,角色表里他就叫Comic Man)中的监控录像里出现猫头鹰女郎(是的,角色表里ta就叫Owl's Kiss)开始。
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剧中出现了秘密监控录像室,那后来就一定要查看监控录像。
所以我对于DRM打算如何杀死漫画家(否则为什么要看录像呢),早就充满了期待。
万万没想到啊,DRM居然把漫画家作品里的“虚构”角色给变出来了!而且只有Sam一个人看到了!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接下来DRM立于不败之地了。之前之后发生的一切,说幻觉可以,说预感可以,说象征可以,说真相还是可以。
刁德一唱得比我说得还好:DRM真是不寻常。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
而且从这时开始我就意识到,DRM埋在里面的无数音乐、电影的彩蛋,其实全是烟雾弹,是一层糖衣用来裹炮弹。你把糖衣吃了只能吃坏牙,我却将被炮弹炸得粉身碎骨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点——关于彩蛋,我只举这一处,想要找全你们可以细致索隐,我相信开辟一门银学不在话下——在Sam潜入写歌人(再一次,他就叫Songwriter)宅子那一幕得到了印证。
很明显,这是对《骇客帝国2》里Neo和架构师(是的,我们软件开发行业管Architect叫架构师)在监控室里见面那一幕的戏仿。两个老人都直接以职业做姓名。都是幕后操控一切的力量。主角都意识到“原来我以为是我想的东西都不是我想的啊”(mind!@#$)。但是跟《骇客帝国2》不同的是,写歌人要武斗不要文斗,拔枪就射,最后被Sam吉他爆头。
这是因为Neo是架构师安排来的,所以挥一挥衣袖不动一根指头;而Sam是闯入的无关小民,写歌人“消灭你与你无关”。
而这一段的重要性有两点:
第二点自然是“作者已死”,接下来要怎么解释就看读者——Sam/DRM/你我三位一体——怎么想了;
第一点则是DRM借写歌人告诉观众的:那么多流行歌曲、电影配乐什么的,你们以为表了你们的情,其实都只是我要传递给别人的信息。再说一遍:“这些消息,与你无关”。
既然作者死了,接下来我就把我对《银湖之底》情节的解读串一遍。
这部电影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是阳面的,Sam个人的故事。
三十多岁的Sam失恋失业后陷入抑郁,梦境现实分不清楚,跟一个演员保持着纯洁的跑友关系。
一天被自己偷窥的美女邀他飞,却在两人即将动真情时被打断,于是说第二天再见(其实都是客气)。第二天Sam发现人去楼空,就开始四处追寻。
到过了许多场子,反复见了几个妹子,发现世间的一切原来还有一套隐藏的运作机制,还知道妹子叫Sarah。寻找Sarah的过程中跟他世界观一致的漫画家——对了,漫画家出的漫画也叫《银湖之底》——突然被笔下的猫头鹰女郎所杀,知道真相的Sam击退了猫头鹰女郎的追杀,找到了漫画家留在中古麦片里的藏宝图;发现其中一个反复见过的妹子是流星花园(Shooting Star Escorts)的应召女郎,从她那儿得知了名叫“写歌人”的神秘人物的存在,摸进写歌人宅子后发现自己可能没疯,原来真的有一套隐藏的世界运行机制,还杀了写歌人、夺了写歌枪——击退猫头鹰女郎全靠这把枪;在洛杉矶地标天文台遇见了流浪汉之王(Homeless King),通过隧道走进一家超市,然后因为交不起房租,跟着楼下的郊狼去了先是失踪后来跟Sarah死在一起(据说)的富豪家里(是的,Sarah在中间的某一刻死在电视里了),通过只在电话里出现的妈妈跟富豪千金建立了神秘联系,然后千金又神秘死在“银湖”里。
最后,通过千金、漫画家、任天堂(准确的说是塞尔达传说)完成的藏宝图,Sam终于找到了谷歌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发现——流星花园的妹子们居然要跟另一个富豪升天?Sarah到底是阴阳两隔还是可以黄泉相见?流浪汉之王因为狗粮饼干要杀Sam?原来付不起房租还可以当隔壁邻居的小白脸?WTF? WTF? 窝得发发发?
第二个是阴面的,洛杉矶这座城的故事。
不知从何时起,洛杉矶的狗开始频繁失踪。而每次出现“当心杀狗犯”(Beware the dog killer)标语时,都会有个叫Sam的男人站在标语下,像是在接受审判。这个男人自从和女友分手后就陷入了不正常的精神状态,有时梦游、有时见人如狗、有时梦醒后面前有死狗。欺骗母亲、不交房租、偷窥女邻居这些对他只是小罪,他还痛殴划车儿童、在女厕威胁妇女、闯入别墅后怒杀屋主。
故事开始时,洛杉矶之王·七杰费生(Jefferson Sevence)下落不明,家人悲痛欲绝;而后他和三名女性的DNA出现在烧焦的汽车里,女儿为了打探他的消息,和Sam夜游水库,又不幸身亡。
另一边,隐居的漫画家一直相信一切皆有联系、自己的未来就在麦片盒附赠的藏宝图里;他无意中窥视到了城市的真面目,画成漫画后自己出版,借此找到了同样好奇的Sam,却被秘密的守护者·猫头鹰女郎杀死。
洛杉矶的山上住着的写歌人写了几百年的歌——他说欢乐颂都是他写的。他虽然早就衣食无忧、海景豪宅,还是得不停的写歌、把不知从哪传来的信息写进歌曲、供真正有权势的人发现并使用——没错,写歌人也不算真正有权势的人。被Sam杀死的别墅主人就是他。
洛杉矶最后一位真正有权势的人(Final Man),也从流星花园找到三名美女(金发、红发、黑发),在歌曲信息指定的地方,穿着托加静候吉时饮下毒药,抛弃肉体进入山下规模庞大的地道,等待灵魂升天(ascension)。
洛杉矶的守护者·流浪汉们,不仅看到了这一切,也暗中维持城市的运转。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既负责把发现秘密通道的人送到目的地,也负责和动物沟通;他们是无人关注的观察者,是用暗号发出警告的执法者,是守护街道的鬼魂,是洛杉矶的圣愚;流浪汉之王,就是洛杉矶的祭司。他发现Sam随身带着狗饼干后,开始盘问他,最终没有杀Sam。
洛杉矶的死亡使者Sam,最后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对门,投入了老嬉皮的怀抱。
第三个是神圣面的,和人类文明同样古老的故事。
自有意识以来,人类的终极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死亡。
普通人,除了欣欣然不知死之将至的幸运儿之外,多是在无能为力之外暗暗寻找救赎或长生的希望;而那些掌握真正权力的人——法老、皇帝、国王等等——则将普通人的“希望”转换为行动。
关于怎样超越死亡,有人追求肉体长生不老,有人追求平地飞升,还有人追求带自己的灵魂夺他人的身体。
但流传最广的,无疑是抛弃肉体、灵魂升天(ascension)。虽然今天的宗教和传说普遍相信人只能期待死后由超自然力量对自己的一生进行裁决,但是更早期的人坚信执行某些操作、献祭某些物品,即可实现升天。
从古埃及法老,到中国汉朝的贵族,对升天的追求随处可见。实现的手段主要包括墓地的形制、墓穴的构造、尸体的处理、下葬仪式、陪葬殉葬制度等。
这种终极秘密之术,流传于世的只剩只言片语。但是它们当真就此消散、无从探寻了吗?启蒙时代之后,升天术真的失传了吗?
《银湖之底》认为并非如此。
在本片的世界里,这些知识以密码的形式,充盈在整个洛杉矶、整个世界。解码的结果是:
格里菲斯天文台旁的建筑是寻找理想墓地的地标;流浪汉之王是探寻升天术之人的向导;好莱坞山旁、银湖之底背山面水之地是墓穴的理想所在;升天的仪式是选择良辰吉日,在卫星图覆盖不到的某地,带着电视电话珍宝女郎(三名),服用长生药抛弃肉体,随后在地底深处做好分离准备(期间仍可与人间视频通话,升天之后联系就彻底断了),一切就绪后就可以将人间的富贵温柔带到天上,永远享受了。
这些加密知识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万年,是因为人间真正有价值的精神产物,其存在的目的都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而是为了保留升天术。只有真正懂得信息价值的人,如七杰费生、如最后的大佬,才能解码后运用知识;看上去是做皮肉生意的流星花园,实际是招募愿意在生命最美的瞬间离去的少女的代办处;写歌人只知道放什么信息,却不知信息如何使用;芸芸众生有眼无珠,总以为听到的是情感共鸣;无意中窥探到天机的漫画人(甚至七杰费生的女儿),只有被猫头鹰女郎(和其他神秘力量)实施天诛的命运;唯有Sam这个半疯半恶的“多余的人”,机缘巧合之下,居然得以窥探到天机。
Sam虽然在墓穴逃过一死,但是此时的他已经明了“一切没有意义”不是自己生存危机(existential crisis)下的绝望反应,而是生活的残酷真相。于是,他不再挣扎,走进隔壁房间,安心以面首的身份,暂且苟活一阵。
至于这真相说给谁听,就算他无视流浪汉在自家墙上的警告,打破沉默,谁又会相信他呢?
能坚持看到这里的人,相信心里都有一个疑问:说好的赫尔墨斯主义宣言呢?
我这个人言而有信,说给你赫尔墨斯,绝不会给你赫拉克勒斯。
赫尔墨斯主义,即Hermeticism,是西方秘教(esoteric)传统的主要来源,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都对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挑有意思的来讲。
第一是从“天人合一”和“万法归一”到“天上天下”。
赫尔墨斯主义的哲理是“As above, so below”,意思是人间的一切都是对上天的反映,上天的一切也是对人间的反映,二者的关联形成了“一”(The One)这个奇迹。
同时,赫尔墨斯主义还有“prisca theologia”的理念,意思是不同宗教背后的神学是相同的真理,而不同的教义只是对同一个真理的各自表述。
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天上和人间的真理相通,且关于神的真理只有一个”。换句话说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第二是“知识有善恶,创造引发善,享受招致恶”。
赫尔墨斯主义认为知识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产生区别的原因是人接受的认识(perception)来源是神(God)还是魔(demon)。
结合其魔法分招魔(Goetia)和通神(Theurgy),我推测赫尔墨斯主义认为知识来自超自然,人能掌握的只有求知的方法。
人要做成(accomplish)任何事,都必须主动创造,因神是生产(generative)力量;而冒犯神的唯一原因,就是只追求物质享受(material life, economic materialism)。
换句话说,就是为大众谋福利才是善法/白魔法,为一己私利就是恶法/黑魔法。
第三是“三”的重要性。
它的理论奠基人被称作“Hermes Trismegistus”——三倍最伟大的赫尔墨斯;世间有三种智慧:炼金术、占星术、通神术,分别对应操控太阳、星星、众神(阳、阴、神);宇宙的和谐要在三界之间达成:物质界(The Great Physical Plane)、思维界(The Great Mental Plane)、精神界(The Great Spiritual Plane)。
等等。
在《银湖之底》中,虽然Sam的经历未必全部发生在现实世界,但那种偏执的阴谋论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看其实是类似Dirk Gently系列的整体论(holistic)世界观,即一切皆有联系(Everything is connected)。
这种整体论世界观是古代世界(antiquity)普遍的思维方式。像我们熟悉的“天人合一”、中医的人体模型、因缘观等,都在这个框架之下。
不同世界观的区别,更多在于“为什么”,即“联系起来的一切是为了什么而发生”。如果是“一小撮神秘人物掌控世界的权力”,那无疑是阴谋论。但是《银湖之底》里的原因,稍有不同。在本片看来,“世界被少数人掌握”是不证自明的,但他们的一切行为,却并不是为了操控小人物——他们并不在乎小人物,甚至当小人物Sam发现了他们的目的之后,还真诚邀请他一起飞升。
除了整体论,《银湖之底》的赫尔墨斯主义气质还表现在秘教性质上——事物的运作规律隐藏着终极真理,且不是肉眼看到的。而且所有的真理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超越物质世界、成仙的手段。
那么,《银湖之底》想说的,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
如果三个故事各自表述,并没有指向一个统一的内核,那这部电影只能被归类于常见的“新导演病”,即“想说的太多,整合得太差”。
我之所以感到有必要写这篇影评,就是因为看的过程中和反思时,无论如何都认为此片的一致性相当强,却难以用语言清晰描述,所以需要借助文字来再次理解。
果然,经过感受——解读(分析)之后,我可以在第三部分进行综合,试着指出DRM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
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代表着2010年代末20年代初,好莱坞新社会派的发展方向。
先说背景。
2017年以来有几部社会派电影,以繁复的用典、喜剧与恐怖类型混合、超出常理的“真相揭示”为特点,配合精良的制作,引发了巨大反响。
其中的代表作,有Yorgos Lanthimos的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圣鹿之死》,简称《圣》),Jordan Peele的Get Out(《逃出绝命镇》,简称《逃》),Boots Riley的Sorry to Bother You(《抱歉打扰》,简称《抱》)。
三部作品中,《圣》带着Lanthimos的寓言气质,故事模式略有不同;《逃》和《抱》则有一定的相似度。
在《银湖之底》(简称《银》)出现前,《逃》和《抱》的联系更多是从编导(和《银》一样,这两部电影的剧本都是导演自己写的)的族裔身份上产生。但是把三部电影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发现其故事模式上的共同之处。
简单来说,《银》的故事是《克苏鲁的召唤》(简称《克》)的升级版。
在故事开始时,Sam面对的是似乎正常的案件——邻居女郎无故神秘消失。接下来,无业的他却被这案件吸引,开始了没有委托人的调查。随着调查深入,神秘事件不断发生、逐步升级,而Sam的理智也开始受到威胁。最后,随着真相的展开,Sam被案件背后力量的庞大及其对人性的藐视震撼,彻底疯狂。
乍看上去,是个标准的《克》式故事。但是与《克》不同的是,《银》中背后的力量不是什么远古邪神、外星生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洛杉矶的头号权势人物,是“超级资本家”。
是的,这个升级,就是把“克苏鲁”或其代表的未知力量,明确写成超级资本家。
对于社会底层——或者就是普通人——来说,超级资本家的权力、兴趣如此之诡异难解,以至于他们成为了“最大的恐惧来源”。
这一点,就是《银》、《逃》、《抱》三部电影故事模式的深层联系。
在《银》之前,我们还怀疑这是对种族压迫历史的追溯;在《银》之后,我们可以确定展现资本家或者说“1%”对其他人——尤其是底层青年男性——的阶级压迫是这些电影的目标。
我推测这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好莱坞社会派电影的重要主题,而且前面说的“大量用典、喜剧恐怖杂糅、超神展开”会是开始阶段的一致特征。分析这一潮流的缘由可能又要用去与本文体量相当的文字,就不去深入了,贫富的快速大幅分化和技术的科幻式加速发展,是最容易想到的两个诱因。
刚结束不久的《南方公园》,就欣然加入了这一行列(当然,这三个特征几乎是《南方公园》二十多年来的一贯特征,所以说它领风气之先好像也行)
最后,有意思的是《逃》和《抱》中的男主角都战斗到底,《银》的男主角则是投降派。
对了,杀狗贼是谁,就不用再讨论了吧?
PS:关于“银”湖。
之前功课没有做到位,未曾注意这部电影和《穆赫兰道》、《日落大道》一样,都是以洛杉矶的地名为标题的。
这里简单说一下Silver Lake, Los Angeles.
这里号称全城“最hip”的街区,在1930年代就是LGBT频繁活动的区域,1990年代是洛杉矶另类和独立摇滚的大本营,还曾经有过沃尔特·迪士尼的摄影棚(不知漫画相关的主题是否与此有关)。
至于这个街区得名的Silver Lake,其实是个水库(也是片中女继承人被射死的地方)。而它之所以叫Silver Lake,不是因为水的颜色(例如白堤),而是因为组织修建的政客姓Silver(类似于苏堤、杨公堤)。洛杉矶一向缺水,水库选址在这里,是不是和美国风水有关,是Silver先生打造有山有水的宅府的尝试,DRM没有说,我们就只能联想了。
又是拖欠房租的一天。
诡异的大字标语写满橱窗,胶片唱机的声音在空荡的街上盘旋。
天使之城阳光明媚的四季背后,藏着一个冷色调的加州洛杉矶。罪恶、麻痹、幻象……
“你问我会不会有一天厌倦你,我的心是否将失去对你的渴望——不可能,我的爱。”
报纸头条里,梳着史蒂夫·泰勒发型的乐队主唱,一手挽着一个烟熏辣妹;
油腻的快餐店柜台后,美得不真实的金发女郎,看都不看我们的屌丝男主一眼。
第一眼,一切都是混乱的:
散落在一处的拥挤房屋,随处飞来的臭鼬尸体;出租屋后那片小游泳池,佯装着从未存在过的情调。
导演似乎在试探观众:你听到我抛出的问题了吗?
每个人身上的生机都好像即将被夺走,冷漠、窥视、藏匿中,偶尔能碰见一点善意——
黑色的大幕已经挂好,山姆持着仅有的温暖火光,行走在七月下旬的暮光里。
不,我们看不出问题在哪里,因为这幅画上布满泥点,处处都是偏差。
跟随着他拖沓的步伐、慵懒的视角,我们走进一个华丽与破败交织存在的社区,走进这个天堂与地狱穿插前行的城市。
山姆寻找着昨晚的女孩,却在侦探的角色扮演中,掘出了这片山谷深处最骇人的秘密。
他想挣脱,都已经晚了;当洛杉矶在他面前掀开神秘面纱,他不能逆转已直视过的东西。
可他真的能救回突然消失的姑娘吗?这期间牵扯到的千丝万缕,又怎么会放过他。
巨大的现世机器,将每一个行人捞入搅拌轴承,压出令人胆寒的模板,迷惑了无数双眼。
在这里,你寻找不到答案;因为真相,藏在那银湖之底。
01
犯罪与情色
暗处的战场
黑色电影的核心是什么?
一个落魄的主人公(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失魂藏得很好,但这次不是),一位神秘莫测的女郎,一宗难解的案件,无数次艰难的决定。
构成黑色电影的主要元素,往往是以上几点,加上个令人窒息绝望的大环境。
但真正论核心,是很难定义的——
不像其他类型的电影通常有个明确的表意标准,黑色电影中的价值观、主题,总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样,混沌不清。
因为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
[后窗]中詹姆斯·斯图尔特饰演的男主角偷窥邻居,是为了打发难耐的养伤时光;
而在[银湖之底]中,山姆的窥视行为只是欲望的外化,一个死宅的顽劣趣味。
“偷窥”这个逾越了道德界限的元素,放在这些片里会让人生厌吗?并不会。
因为走进此类电影的一刻,观众已经把善恶观边缘擦拭模糊,将行为准则全权交给了故事主人公——
我们不再去判断主人公某种行为的好坏,我们更多的是在试图理解他或她的一切行为,将其合理化;角色的真实感,已经走进了观众的内心。
观众们也想凑到山姆的望远镜后面,看看他都瞧见了什么。坐在银幕前的偷窥欲,难以抵挡。人类原始本能,此刻也顾不上不好意思承认。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熊孩子咬牙切齿,却不大可能真的像山姆这样实施惩戒手段——
但山姆这样做了。是他挑起的事端吗?不是。他打了未成年对吗,对的。所以该怎么看待这个行为?
观众们,有没有产生共感,你们自己心里清楚。
[惊魂记]和[后窗]的海报、希区柯克的墓碑,导演在致敬大师的同时给本片定义了黑色基调;
[黑湖妖谭]、[狼人]、[吸血鬼]等科幻恐怖片海报也纷纷出现,还有电视里[天外魔花]的片段,这一系列彩蛋更加强了迷雾般的氛围。
而贯穿全片的寓言,是来自开头山姆在书店迷上的一本漫画——
“只有我知晓银湖之底的秘密,待到时机成熟,我将公之于众。”
黑色电影元素的基础之上,神秘主义色彩和阴谋论的气息,让本就晦暗的故事背景更加难以捉摸。
只不过,可怜的山姆啊,寓言里只说了秘密会被揭开,并没有告诉你下一步是什么。
比起疯狂砸彩蛋的模式,我觉得两部电影更像的是另一个方面:
男主角都是旁人眼中的撸瑟,几乎完全没有冒险片和侦探片中、主人公若隐若现的英雄气息(请暂时忽略俩人一个演过蜘蛛侠、一个演过镭射眼的事实);
但他们对流行文化的掌握程度可能超过了地球上99%的人口,而在这混乱的世界上他们有坚定的心之所向——
对泰勒·谢里丹饰演的韦德来说,是在“绿洲”打通关、发掘神秘人物的过往;对于本片中的山姆来说,是找到那个失踪的姑娘,推倒掌权的犯罪网络。
这些,是他们不堪的生活中唯一的光芒,是他们摇摆不定的价值取舍间唯一确定的东西。
一旦触到那个光点,就是死宅的胜利。
山姆在进行这次处处怀旧的旅程时,并非一路披荆斩棘,而是发现他遇上的事情越来越荒谬,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
除了他之外,没人意识到他们处在犯罪的中心,没人想挣脱这个“极乐空间”,没人想一探黑暗的根源。
他如同钱德勒笔下的菲利普·马洛、如同黄金时代每一部黑色电影的男主角一样——
在这个复古的侦探故事中,他洞悉了一切,却什么也做不了。
大众不想看到华丽楼宇的崩塌,他们只需要一个替罪羊;
然后,就可以继续歌舞升平,维持着他们摇摇欲坠的幻象。
山姆眼中的女性躯体,男性视角下的情色元素,也与上文讲到的“偷窥欲”相呼应。
电视里的女网决赛正在直播,巴瑟尔和拉尔森击球时的叫声,与床上炮友的呻吟贴合得分毫不差。
而后女主角出场的时候,脸部周围仿佛环绕着圣光,如同在怀旧黄金时代那种仙境似的打光效果。
科特·柯本的自杀结束了九十年代初油渍摇滚的鼎盛时期,给无数年轻人留下了不羁年代的烙印;
柯本的音乐仍在涅槃,而片中情节里,山姆被告知连最著名的那首“少年心气”都是一个巨大骗局时,他的抗拒和绝望,是流行文化倾覆的最后挣扎。
——别侮辱我的智商和信仰,那是撑起我整个生活的希望啊,no, not Cobain.
[无因的反叛]让格里菲斯天文台从此有了无上的象征意义,在这个静谧的地标俯瞰这座喧闹的城市,再仰头望望晴朗的星空——
神秘女郎消失、亿万富翁毫无踪影、横行的狗狗杀手、古怪作曲家的惊人言论、隐于尘世的诡异组织,都不是人们关注的事。
洛杉矶真是个适合造梦的地方,却独缺解梦的人;而山姆,即将点中城市的致命穴位,却不知道他并没有规划揭秘后该怎么做的蓝图。
02
死宅之潦倒
亚文化登堂
这通亚文化大乱炖,可能让部分观众全程都看得一头雾水——
甭担心,卡司们拍得也是一头雾水。
加菲:我在片场,有太多的时间是忙着搞清楚,今儿到底特么在发生什么……
“真疯狂,没有考虑时间,做就是了。”他直言不讳,“这真是我参与过的最诡异、最放飞、最奇特的事儿。”
不过懵圈了的小伙儿,还是把自己放心交给导演:
大卫颇有远见,他了解自己、知道想看到什么效果,提的要求也具体而明确,我很感激。
——我完全放弃控制力,彻底把主导权交给大卫了。“尽管告诉我你想怎么做吧。”
加菲也将导演的手法和技巧,与大卫·林奇作比较。
没错,[银湖之底]的风格,很大程度上都有着明显的林奇式痕迹:
不仅有[穆赫兰道]那种虚实相交,对梦境、记忆和神秘主义的运用;
更直接的,本片的卡司里,还有来自[穆赫兰道]的演员。(饰演漫画作者的派特里克·费斯克勒,曾在[穆赫兰道]饰演丹)
当然,也有林奇电影里,那种让人摸不着头脑、无法释怀的结局。
[银湖之底]的闷声狂欢之势,从诞生之初就被定好了——
导演大卫·罗伯特·米切尔和妻子坐在家里,望着好莱坞山上的房子,心里琢磨着:那上面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这个吊诡的想法,外加过量的咖啡因,就有了这部片子的剧本初稿,一部定位在洛杉矶的黑色惊悚片。
“最开始是照罗曼·波兰斯基的[唐人街]那风格拍的,对希区柯克和林奇的致敬也自然而然出来了。”
对于电影史中描绘的洛杉矶、人们看待这个城市的视角,米切尔十分着迷和热爱。
于是,那些彩蛋、梗和经典电影桥段,在他写作的时候,都主动跑进了他的脑海。
水在片中的象征意义十分重要——
不仅塑造了美景,还反映出人物复杂动人的情感。
用导演的话说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它成为一种黑暗而扭曲的幻象。”
片中的故事像电影本身一般神秘:
巨大的谜团,忽隐忽现的暗示,藏匿的可能性……
大量的流行文化灵感,恐怖传说和现代人文社会的对接,美国梦与神话的溃败,戏剧化的罪恶转折;
色彩缤纷的来往人物,银湖畔的混乱社区——
米切尔从自己身边汲取无数元素,然后将男主角塑造成矛盾至极的形象,拥有奇特的魅力,可爱又糟糕;既私密、又普世。
这是导演对洛杉矶这片惑人迷雾的拷问,其实更是一封写给天使之城的情书。
如同透过百叶窗窥探春光的山姆一样,观众要找到答案,同样得踏上一段心灵之旅。
银色湖水的底下,藏着数不清的欲望,沉淀着无数梦魇;
男主角惨兮兮的状态,和他想要的生活模样,在电影中化作一个个文化符号,化作他追寻真相的冲动渊源。
这部怀旧的、浪漫化的黑色电影里,那种黑暗和沮丧、甜蜜和丑陋,虽由大量的虚构排列而成,却真实得令人发指,充满激情地挑战着观众的神经。
没看懂?没关系。
听听导演的建议,多看几遍,自然会明白[银湖之底]里的天堂和地狱。
参考资料:
[1] Spider Man in the Hollywood Hills | Eye For Film
[2] Andrew Garfield left confused while filming under the silver lake | Youtube
[3] David Robert Mitchell On Cannes-Premiering 'Under The Silver Lake' | Deadline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第一遍看的时候完全被影像气质和诡谲的氛围打动,沉醉于高速流动又极富冲击的画面。影片信息量极大,且匆忙交代不停设置。但不去理会专注与谜团本身而去关注氛围和情绪,你会得到更多乐趣。这不是传统式悬疑片那样让观众拥有远超于角色的全盘信息然后安详俯视主人公的一举一动,而是让人置身其中,跟随主人公的视角心境一起体验洛杉矶光怪陆离的世界。当你正真浸入其中,反而会对很多发生有所明白。
第二遍去搜查影片细节之后,我联想起另一部同为18年戛纳主竞赛的影片《燃烧》。都在讲一位底层男人寻找下落不明心存爱恋的女人。而在探寻过程中不断有不可捉摸,十分蹊跷的谜团发生。这两部片子也都最后或明或暗地阐释废柴们求而不得的女人最终主动投奔向上层富人。更重要的是,两部电影都展示男主反抗的方式或发泄的途径都只是——意淫。只不过李沧东为这一动作设有更圆满的铺陈在于刘亚仁是有着渴望创作的作家身份。电影最后他想象自己拿刀捅了上层人也是主观去构建。
这一部的加菲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妄想症患者,并没有自我意识到自己的癔症。导演没有直接说出而是模糊掉虚实界限直接程现男主的头脑活动。影片后段频繁出现离奇的杀人事件和人物抽风一样的神情,我一边兴奋一边认清这都在胡扯呢。
正如《燃烧》里女主倏忽消失让男主匪夷所思一样,加菲对一夜之间隔壁房屋空无一物倍感疑虑。房东的解释似乎在隐瞒什么故意不说。可最后有一处细节交代,当男主因拖欠房租过久而面临门口警察和房东的强制搬出命令,也是在夜晚进行,且房东也非常强硬地吩咐加菲立刻搬出,是一旁警察提出再给予一天时间。所以很可能女主就真是因房租而连夜搬走,继而靠出卖身体去依托富人。这么看男主整一部电影费力去追逐的全部荒谬无意义。再进一步对男主作心理分析,其实也已经看到有从构图上分析指出影片反复冒出的狗杀手就是男主本人,那从心理角度出发,男主几次幻想面对着女性不断发出犬吠的压迫。遭到杀害的狗死前拼命发出叫声变成男主潜意识恐惧的来源。
关于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我思酌许久。他的这一套探寻过程不像是《燃烧》那样着重于反映韩国现实社会,探讨韩国贫富差距问题,李沧东导演是在以人文情怀关注着男主角那样的人物。但这里却感觉恰相反,导演只是借助男主病态的大脑为窗口,核心即打造一个似梦迷离,诡异错乱的世界。可作为戛纳主竞赛影片,我想必然不仅限于此,自己就又咂嚼试着拉扯出一条表达脉络。
影片不断给展现出当代社会各个媒介。游戏,广告,音乐,杂志,电影,电视。男主一位朋友和他在家玩超级玛丽时说到:“我们那一代人啊,都沉迷电子游戏、密码、外星人。。。。一百多年前的时候,任何一个蠢货都可以在树林闲逛,随意翻起一块石头,就发现了无与伦比的事物,那个时代结束了,那些让一切显得意义非凡的困惑感不复存在,我们渴望神秘,因为神秘已经消失殆尽。”
种种流行文化渗透侵略每个人的生活,无可避灭的在我们精神世界当中占有统治地位。片中那位比男主更加神经质的漫画家提出多种荒诞不经的阴谋论,但其中说到广告中设计暗含性暗示与软色情确是事实。说到底,我们所接受的信息皆是他人考量开发,经过算计,对受众群体进行心理,需求研讨,继而精准投递到个人身边。媒介对于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思想管控都是真实情况。而媒介的掌控着全都是社会上层,他们筛选信息,给底层某种文化价值,那些他们所赋予的东西却成了底层真实生命当中重要组成。这些在电影中就都放在那个老头身上,而导演一定要让男主狠狠砸死他。
结合当下的大数据,媒体的智能推送。那位看似疯癫的漫画家所担忧好像不全是谬论。鲁迅在《狂人日记》借疯人疯语从看似失去理性的思绪中点明社会实际上某种真实气质。这部电影也一样。再次重复我第一遍看本片的感受是很愉悦的,人会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会对不可预料的东西抱有期待。我们在现实中也会对重复规则的生活百无聊赖,对太过明了的事物感到痛恨。好在有人会借助电影去构建精神世界,从书籍中发展想象。可是现在的情况,大部分人被互联网吸引,而它所提供的往往是不具营养内涵的奶头乐。同时信息时代扼杀了人对于空白的想象。
影片表面上讲述一个无所事事的青壮年宅男,在偷窥的时候偷窥到一个漂亮的女人,两人第一次见面之后,约定第二天再见,女人的房子一夜搬空,宅男为了寻找失踪的女人,展开了一系列侦查、寻找、摸索过程,结果,也没有什么结果。
之所以说大量元素的堆积,是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很多的老电影、老音乐、老电玩,这些对于特定年代的人有很多的代入感,不过非这个年代的人,就没有多少共鸣了。
整个电影看起来有点昏昏沉沉,前面铺垫感觉很好,不过后来陆续出现的推理以及神经质的人物纷至沓来,云里雾里的感觉,惊悚没有得到,到是感觉更加神经。
影片充满了对洛杉矶、影视界以及边缘人的隐喻,在故事表面之下,创作者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不过从表象中,有多少普通观众能够GET到快感?这就非常难说了。
最起码对本人而言,对相关的元素并不熟悉,没有被吸引到。
不管是希区柯克、卡朋特还是林奇,这么一锅大乱炖竟然还能保持一定的怪咖整体性实属不易。
电影始终让人沉浸在一种神秘的氛围里,故事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悬念,男主角试图去解开谜团,最终也只是解开了一部分,关键就是导演还是有意去解释悬念了,而且借助这个悬念把批判的主题讲的似是而非,换作是大导演,可能就不按照类型电影的套路去讲这些悬念了。导演在片中杂糅了各种好莱坞的元素,简直就是视听风格方面的迷影盛宴,这部电影的风格也类似于希区柯克、大卫· 林奇、罗伯特·奥特曼或者库布里克之类的大导,不过大卫·罗伯特·米切尔只是保持了强烈的影像风格,在批判好莱坞阴暗面和最后那群“神人”的精准状态上,并没有能够很深刻,也让这部黑色电影更像是一部WTF神棍片。
在洛杉矶,他们管囚禁叫自由,管墓地叫天堂,嫁给金龟婿是毕生夙愿,扬名立万是最高梦想。性感模特脱下衣服独自哭泣,独立演员登报从事色情生意,哪个富人将在湖底饮弹,哪个作者会在午夜割喉。眼睁睁看着少女献祭,却无能为力。裹着气球起舞,戴着面具求生,在流行文化里探寻暗语,终被流行嘲讽揶揄。
哈哈,好像又两极了,不过我超爱。带着恶趣味的宅男片,带着复古感的神秘主义,新黑色电影感觉,又满满的电影梗。神秘的女孩与充满好奇心的男孩影片好像小男孩的异想世界,时刻寻找各种似有似无的线索,去发现所谓的秘密,各种对我胃口的梗。小加菲对肢体的控制非常棒,演出了宅萌感,还各种露屁股。
在戏仿已经用滥了的今时今日,用黑色喜剧拍一场大型的“流行文化虚无狂欢”,拉扯一堆希区柯克柯南伯格林奇大杂烩。如果说《爱乐之城》是毕恭毕敬的“好学生”论文,那么这个则是一堆歪点子的“差生”草稿。它们同样不涉及批判好莱坞的维度,而选择“暗色童话式”讲法,给人展现这里的“致命诱惑”又让人触摸不到。其实像这样琳琅满目的作品也有好的一面。不是柯南伯格的《星图》那种非打击痛点不可,而是把一切归拢到趣味上,但趣味才是真相。反正我们已经接受了好莱坞仪式化的偶像塑造、崇拜与遗忘的面目,也已经接受了这场浩大又时刻在过时的文化动荡,那就随波逐流吧。
《银湖之底》又是一部迷影电影,拥有对流行文化的讽刺,人们崇拜虚构的影像、偶像,犹如“恋物癖”。宗教主义不再能填补心灵的空白,娱乐人物趁虚而入。导演以邪典+黑色电影的姿态夹带私货构成一道道迷影密码:《后窗》的偷窥,《迷魂记》《粉红色杀人夜》的跟踪,《七重天》的珍妮·盖诺,《愿嫁金龟婿》《濒临崩溃》的梦露,《无因的反叛》的格里斯天文台,《漫长的告别》里坦胸露乳的邻居等都能找到出处。
评论注定两极分化。迷影人士会喜欢他的怀旧和致敬,类似B级片的拍法也让人眼前一亮,整体观影像在回顾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然而肯定有人会讨厌这部电影,配乐基本没有停过还强制灌输情绪,剧情生涩且弥漫了一种死宅直男的宇宙观。当然了,加菲太可爱了就算是死宅直男还是一样金光闪闪,又裸又黄惹人爱。
银湖比喻好莱坞。银湖之底就是好莱坞的阴暗面。像个暗黑版的成人童话,将一些现实截面和幻境般的想象绑缚在一起,混杂大量向好莱坞黄金时期致敬的东西。不过,它的娱乐性并不突出,后半段创作乏力,还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诉求倾向,这让前后有些拧巴。私人很喜欢,表白加菲。
拉拉蓝的平行时空里,这首既清新又重口的小情歌,祭奠彗星过境般一瞬而逝的流行文化。像玩儿了两个小时通关的cube escape,恨不得瞪大眼睛把每个梗都接住,但是在爱好广泛的导演面前,我输得心服口服。看把加菲厉害的,打超级玛丽都知道找隐藏关了!
天天吃垃圾食品撸管打电动沉迷弦外之音的宅男是不会有加菲这种身材的好吗!pop culture 心里苦,这部才是真·3faces😂村夫实力出镜,以及讲真我能看俩小时超级玛丽
是的,我知道,一定有人能够头头是道地分析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论。那只有三种可能:1. 你们都是大师;2. 你们对自己不诚实;3. 你们对别人不诚实。随你们怎么说吧,反正我看着像狗屎。
我佩服这个剧本,多种重复出现的元素:狗、一男三女的组合、解码,嵌入在多种媒介中——包含电影、音乐和电子游戏,以侦探片的剧情框架,搭配梦游式的叙事节奏,精确的统合多个重复的意向并让它们为叙事服务,包容在一个对流行文化、社会结构进行后现代阐述的主旨里。它有导演对复古电影美学的尝试、怪癖的趣味和严密统筹全局的设计。虽然全片节奏缺乏起伏,哲学性上也只是浅尝辄止,但那些决定了几代人音乐口味的匿名音乐家、无土地的流浪国王、流浪汉群体的符号体系、能让你“发射明星”的小演员兼职公司、揭发性爱意识形态的收藏家之类设定,我觉得很天才了,随处可见前后细节上的对应(比如杂志封面上倒挂的女人脸与富翁女儿的死状)。加菲尔德犹如梦游仙境,在和各路奇人的交接里,一步步深入流行文化之背面的黑色童话世界
神秘主义意识流符号电影,符号之间呼应很棒。之所以碎片化的桥段符号没有显得一盘散沙,是因为编导构建了密码是什么意思等一系列悬念,轮番牵引故事进展。音乐强行渲染情绪,强对比度摄影,引用老电影片段…本片堪称希区柯克电影和B级片的混血儿,对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致敬。
极有野心。如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以失语者寻找失踪者的母题开启生存力与毁灭力的博弈,失语者渴望倾诉却难觅知音,失踪者去向成谜却无人问津。这简直是我最迷恋的题材,一种以流行文化为武器对旧秩序的控诉和以旧时信仰为证词对新潮流的预警。嬉皮士的欲望被挤干了,留下硬不起来的阳具和喊不出口的呼号。但影片看下来还是失望,根源在于主角仅有行动力没有参与感,他从始至终保持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一切周遭无法与他自身产生任何联结,这导致他只能被困在以真相为地基构筑的迷宫之中,而无法真正走出迷宫。所以观众只能看到当下,而过去和未来,仅成为一种道听途说式的神话。
基本上是一个付不起房租的宅男,因为恋物癖无法抛下房内的物件,而不得不在精神上把所有物件印刻一遍的过程。最后从邻家望向空屋,是一个彻底的告别。某种程度来说重复了一遍《It Follows》当中的成长叙事。对于一个神秘主义电影来说,缺乏真正的神秘形象,如林奇之蓝盒,希区柯克之螺旋。
A / 一篇游荡于瑰奇无比而又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建造自我瓦解的景观社会与流行文化论文,一次挣扎于焦虑又遁入虚无的狂欢历险。欢迎来到It Follows之后的成人世界,危险而神秘的东西早已光芒渐逝,你我只得坠入从未被言说的清澈湖底。不是一部惯常意义的迷影电影,而是一部关于电影本身的黑暗甚至于黑暗本身的同等空洞的黑色电影。
又臭又长不同材质段落完全无法统一。
#Cannes71# 真是特别讨喜的迷影片啊,戛纳圣丹斯两边都能讨好的片,本身又是个WTF的逗逼黑色电影,梗虽多但用的比较逗(比「头好玩家」好玩多了),视听也比较有想法。对大众文化产品意识形态操纵性的讽刺也很有趣。
一位新生代创作者扛过了美国电影的天真大旗,如前辈们一般,极尽叙事的牵引力。
为我逝去的两个小时……哦加上红毯大概快四个小时,心疼自己的双脚。媲美大卫林奇?这个美国玩笑大概是美国媒体才有脸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