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第四代导演谢飞出生于1942年,在1983拍摄了他的电影处女作《我们的田野》,出生于1963年的新生代导演姜文,在1994年拍摄了他的电影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两个出生相隔近二十年的导演本来就是两个完全迥异的个体,但是他们的处女作都成为影坛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我们的田野》讲述的是60年代后期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和年少的激情,离开亲人和家乡,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志愿来到北大荒。《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的则是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北京的一群年轻人,因为时代的因素,经历了一段“色彩斑斓”的青春期。这里将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正是基于故事讲述的时代性相近,故事背景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毛泽东发动了一场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政治运动,就是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正是因为时代的特殊,使得电影中那些极具个人化色彩的人物形象和命运带上了时代的烙印,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都展示了一代人成长的生命体验。两个导演都摒弃了直述“文革”中发生的种种残暴,而运用了浪漫化的处理方式,将那个遥远的、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动荡年代虚化为年轻人成长的大背景,更注重表现一代人所经历的青春的美好、理想的激情和成长的阵痛。
当然,两部电影都凝聚了导演个人化记忆和独特的思考。如果说谢飞的《我们的田野》是传统模式的成长抒情诗,那么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一部具有现代意味的反传统的回忆录。第四代导演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伴随着对历史的反思走上影坛,特别是谢飞,他的作品一贯有着严肃的哲理思考,擅长将人物的伤痛与自然的纯美结合,并借以消解人物的苦难和创伤,最后重新振作,人物大多都带有崇高的人格理想和远大的生命报复,电影中的自然景色也高度拟人化,带上了大地母性的温情和古典的东方韵味。而作为新生代导演中独特的一位,姜文则擅长将现实高度艺术化处理,历史成为姜文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标志,历史虽然在影片中随处可见,但又是割裂的,历史不是主角,只是一个符号表示,历史的背景则在影片中刻意弱化,姜文更擅长运用镜头语言和色彩美学,来营造独具个性的“姜氏电影”。
一、成长叙事和人物群像
两部电影虽然相差11年,但是导演都是以一群年轻人成长史为叙事主题,叙事的方式都是以一个主人公的回忆开始,电影运用交叉蒙太奇,将主人公的成长史和现实交叉叙事,提供了过去和现实关照的双重视角。影片开头都是主人公长大后的回忆和追述,主人公现实的声音回荡在过去的时空中,表现为过去的画面和现实的音响交织。
《我们的田野》中,陈希南、韩七月、吴凝玉、曲林和肖弟弟,虽然出身、性格各异,但是都是处在红旗下成长的一代,受过完整的教育,听着革命的故事,怀着建立美好新中国和暂新生活的理想,来到北大荒开荒。影片着重表现的是那一代青年对祖国的热爱和崇高的理想,导演过滤掉了大多数时代的细节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选择性的表示了青年真挚美好的情感。电影中涉及“文革”很少,比如韩七月的父母被打成右派,但也只是一句带过,并没有深入展现其残酷,也没有挖掘更深的原因,而是徘徊在韩七月不该因此不给父母回信,重点转移到对亲情的呼唤和回归上。在北大荒的五个青年脸上,写满的是青春的活力,没有苦难和忧愁,虽然他们历经了肉体的折磨(北大荒严酷的自然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精神的磨砺(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考验),虽然他们有时行为“恶劣”(杀了老乡的狗、陈希南和吴凝玉为爱的挣扎、陈希南对于上大学的名额的抱怨、韩七月和陈希南的斗气等等),但最终导演都用感情解决了,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真挚美好的情感,这都体现了导演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人性的善和美被凸显。
《阳光灿烂的日子》相比也是在少年马小军的叙述下展开的,故事背景可以在为军队送行和各种歌名歌曲中窥见一二,但这个本来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马小军、米兰、刘忆苦等人的眼中,因为家长的缺席(包括现实生活的缺席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时代氛围的混乱,使得那个岁月变成一段阳光灿烂的成长时段。在这些孩子眼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他们忙着翘课、捉弄老师、抽烟、打架、拍婆子,他们无比快乐,所有的烦恼都与“文革”的时代无关,而是青春。这个成长故事显然是违反传统的,成长主题一般都是在磨难下,付出艰辛的努力,最后找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这里马小军等经历的青春是失落的、茫然的,苦难与磨砺早就不见踪影,一种迷惘、感伤却又怀念和祭奠。这当然是导演姜文对于成长和青春的另一种全新的诠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青春可以是高亢的、理想的(如《我们的田野》);也可以是苦难的、悲惨的(如《颐和园》);当然还可以是“阳光灿烂”的。
显然,对于同一年代、同一主题,导演理念不同,可以拍出风格各样的影片。但不管怎么转变,对于时代的解读都是个人化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代表一类型的人,这里谢飞和姜文带给我们的是完全不同的青春感受,影片是个体,提供给我们不同的解读方式和角度,使得青春、成长变得更丰富与多样。
二、爱情
青春除了与理想有关,还不可避免的夹杂着爱情的发生。有人说爱情是青春永世的伤,因为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爱的失落,正因为经历了人生的一大母题爱情,才更加迅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田野》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对爱情有所着墨。
《我们的田野》中,主线爱情是陈希南和吴凝玉,两个懵懂的青年在朝夕相处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情愫,陈希南是一个男性特征明显的人物,他有主见、有毅力、身体强壮,极富男子气概,而吴凝玉是个极具女性气质的人物,她美丽、温柔却又性格懦弱,正是因为她的软弱,她选择了放弃爱情,寻求更好的生活,这场对爱情的抛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陈希南遭遇了爱情的失落表现出了必然的气愤和伤感,不久过后,却也在现实生活中重新拾起青年的热情和对理想的坚持,毅然决然考取了大学。另一条爱情的线索是肖弟弟和韩七月,这是性格特征完全相反的两个人,韩七月是个刚强的、生命力旺盛的女性,肖弟弟正如其名,身体柔弱却也有着顽强的精神。影片并没有就此做过多的展开,也正是基于本片的基调,赞扬生命,歌颂青春,爱情并不是谢飞所要极力论述的,爱情只是成长岁月中一个组成部分,爱情与理想,显然理想要高于爱情,这与出身在革命年代的第四代导演对于爱情的理解有关,都打上了革命话语中国家大于个体,主义高于生命。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则完全相反,爱情只是《我们的田野》中的一个部分(这里爱情服从于理想和意义),却成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全部构成(爱情高于其他)。马小军迷恋米兰,导演用一个对米兰照片的特写镜头,将少年马小军的怦然心动展露无遗。电影的前半部分米兰一直没有正面出现,只是在马小军躲在床底下出现了腿部,马小军一直是仰视的角度,接下来导演也只是给了米兰的双腿几次特写,所以马小军和米兰一开始就不处于同一地位。马小军认米兰作为姐姐,就奠定了他们爱情地位的不平等,不管是米兰的强壮的身体、俯视的眼神,还是明显的成熟,都必然造成马小军爱情的挫折,事实证明,马小军在于米兰的交往中始终都是劣势地位,也始终充满着无处不在的挫败感。这样的失败当然也与马小军的性格有关,这是个懦弱的少年不仅仅是面对爱情,还有生活中,最明显的事就是马小军被抓进公安局,与他平时吹牛充大完全相反,面对强势的一方他只能“擦掉鼻涕滚蛋”。在生日会上没有勇气发泄,只能装着笑脸。伴随着爱情的挫败,马小军还经历了友情的抛弃,他的成长虽然有着青春的悸动和骚乱,但终归茫然和荒芜。
爱情只是谢飞展现青春成长的一小部分,姜文却将其发展成为青春阵痛的标签,爱情的失落成为马小军与青春告别的手段,影片中马小军跳水成为一场对青春的告别仪式。他想借着朋友的手臂“得救”,迎接他的却是阻拦,这些手就是成长遇到的阻碍和伤痛,在阵痛之后马小军漂浮在水池中,如死一般,这其实是过去的少年,死后的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人,而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慢慢远去。
三、艺术表现手法
一个好电影除了故事本身的内容精彩,还要具备好的表现方式和镜头语言。谢飞作为第四代代表导演之一,镜头的处理比较成熟和流畅,《我们的田野》中要展现的人与自然的镜头较多,所以影片多用远景和全景,以展现自然与人的关系,配合镜头的推、拉、移,一方面再现了自然景观的整体面貌,一方面又将北大荒的广阔无边和青春激情飞扬相结合,使得电影带有了诗歌一样的优美和温情。最出彩就是对白桦林的几次展示,第一次是刚到北大荒下车的时候,先是一个大全景展示,然后镜头拉近成为一个全景,人物穿梭在白桦林中,伴随着欢笑声和抒情的音乐,笔直、挺拔的白桦树就是年轻人活力与激情的象征。片中吴凝玉要离开北大荒时,依靠在白桦树上,近景出现的还有白桦树上的划痕,这也是吴凝玉内心痛苦和伤痛的象征。谢飞在《我们的田野》中熟练的运用移镜头和空镜头来表现自然的美,一种田野的清新扑面而来,正与电影昂扬的青春契合。
相比较而言,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镜头变幻更多样,镜头运用已经相当老练了,镜头的推移不留痕迹,多用中近景和特写镜头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相对于谢飞多用平拍表现人物的特征,姜文已经灵活运用仰拍和俯拍来展现人物心里,如马小军跳水那段。开篇一个空镜头的仰视蓝天,随即是对毛主席雕像的仰视,都准确无疑的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顾长卫的摄影绝对给影片增色不少,整个电影都是蒙蒙的黄色底色,黄色亮光经常出现,呼应了电影的题目,也代表了那个时代,虽然政治气氛严密,在马小军他们看来,仍然是个阳光灿烂的年代,他们的生活充满欢乐的色彩。成年后的他们,处理成了黑白色,成人的生活远没有那段年少成长的日子美好。
四、关于结局
《我们的田野》如题所示,那段岁月、那片田野,是属于陈希南他们的,那里有他们的青春、激情和美好,所有最终陈希南选择回到了开始的地方,电影借肖弟弟的信,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虽然我们遭受了巨大的摧残,但是“我们的事业和理想,不会毁灭,不会消亡,就像砸门北大荒的田野一样,一场大火之后,不论留下多么厚的灰烬,从黑色焦土中滋生出来的新芽,只会更青、更美、更茁壮。”这当然是一代知青的生命宣言,真挚而热烈,就如同当代文学史上的知青文学一样,知青们在走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后,反而磨砺了自己的精神,于是反观以往的苦难,都带上了诗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化作青春身上美丽的一道疤。青春是一首诗,成长是一次美的历程。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个充满着现代意味的电影,不仅仅因为叙述者的不可靠,马小军在叙述的过程中,不断推翻,对于过去那段与米兰的交往时而可信,时而变得虚假,过去不断的被篡改,过去成为一种模糊的真实,这本身就极具现代意识,过去是不可靠的,那么有关青春和成长也是不可靠的,只有留下的感情是真实可信的,事实是马小军真的长大成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又具有解构的意味,影片中坐在大院门口,骑着一根大棍子,嘴里只会说“古伦木”和“ 欧巴” 的傻子,最后在结尾处道出了真相——“傻逼”。所有成长后的成人生活的严肃性被解构了。
最后,我想说,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的两代导演,都想解答同一个问题,不仅仅是成长主题,当然还包括那个时代的精神空虚问题,谢飞针对的是“文革”后人们巨大的理想失落,以往的理想激情不再,生命热忱远离,他希望借此能唤起人们对于理想的冲动与激情,才让陈希南回到了北大荒。姜文是针对改革开放后,人们面对巨大的生活变革和价值虚无,人们可能满足与物质的充溢,却已丧失生命的力量,直指这样的成人世界才是“傻逼”的生活。
电影诗情:来自严峻的人生 提取码:1234
一定要配合这篇影评来看
郑洞天:《电影诗情:来自严峻的人生——<我们的田野>探索漫评》
我们的田野,
美丽的田野,
碧绿的河水,
流过无边的稻田。
无边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
平静的湖中,
开满了荷花,
金色的鲤鱼,
长得多么的肥大。
湖边的芦苇中,
藏着成群的野鸭。
风吹着森林,
雷一样的轰响,
伐木的工人,
请出一棵棵大树。
去建造楼房,
去建造矿山和工厂。
森林的背后,
有浅蓝色的群山,
在那些山里,
有野鹿和山羊。
人们在勘测,
那里埋藏着多少宝藏。
高高的天空,
雄鹰在飞翔,
好像在守卫,
辽阔美丽的土地。
一会儿在草原,
一会儿又向森林飞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谁给了他们理想?又是谁让他们理想破灭?什么人走后门托关系占好处?又是什么人为国家为人民献青春洒热血?伤痕电影只会浅薄模糊地渲染悲伤与不幸,从来不敢探究根本原因,黑锅全甩给那个背锅侠来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谁给了他们理想?又是谁让他们理想破灭?什么人走后门托关系占好处?又是什么人为国家为人民献青春洒热血?伤痕电影只会浅薄模糊地渲染悲伤与不幸,从来不敢探究根本原因,黑锅全甩给那个背锅侠来背。
学唱样板戏比赛,虽然是在那个年代,但被安排到偏远地区开荒,也能有一时的恬静,不用被主义裹挟,不用为性质庸碌。(一开始的观感)
“这是我的孙女,你们教她认字,之后我还要让她到你们农场当工人呢。”(那时工人最光荣)虽然打狗不用赔的转折有点快,但人物性格是说明了,敢作敢当敢认敢赔,再外来的贫下中农再被教育者也还是有担当的
没经历过1969年上山下乡的时代,不明白父辈的青春,他们被说过是“被耽误的一代”,既没机会说再见,也难以平静回首。改革浪潮来临之后分配有是有,但工人不再光荣,劳动不再挽歌,更多的是被浪潮裹挟向前,被资本推向社会舆论认可的房贷车贷的高速发展大家中。他们的青春,在他们曾经讨厌的上山下乡之中,在山林原野之中,但依旧是他们的伤痕文学,那个年代独有的情怀记忆,曾经汗水挥洒,曾经爱恨交织,曾经年华献舍。曾经倾注过的,都值得留恋。也确实如他们所说,他们蹉跎的岁月,他们希望的前途,又有谁关心过呢?(不做斗争的正面描述,而是从当时与浩劫结束后的时间反复插叙对比,从内心的思想斗争与耕耘的岁月山川比对)
我也想过离开,但地总得有人去开,开荒后的地总不能让它再荒,总得有人去垦吧,我离开这里的田野与乡亲们,而这,也是另一种生活。
“是啊,很少有哪一代青年的青春,遭受过我们这样巨大的摧残,但是,我们的理想(原本来到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坚定甚至没有理想,来到之后或许就已经长留心中了)和信念不会毁灭,不会消失。就像咱们北大荒的田野一样,一场大火之后,无论留下多么厚的灰烬,在大地母亲的哺育下,从那黑色的焦土中,滋生出来的新芽,只会更加青翠,更加茁壮。”(我们现在看来可能觉得他们死板,固执己见,但他们的高傲品性,不走关系,友谊长存,携手互助,为他人的快乐而快乐,同喜同悲,有一个说不上渺小的理想并一直坚持着。他们看我们或许理解不了我们为何那么容易就半途而废,而他们自己会觉得迎难而上才是对的,他们受过苦但理想不变也不走捷径,所以他们会对我们有点鄙夷甚至瞧不起。而我们未曾享有过如此纯洁无私的革命情怀,同样也没有过同甘共苦的经历情操,我们关注的更多是自己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很敬佩舍己为人的英勇也很关心大家的命运影响小家的发展。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但也都不能说错。)
这部对比《牧马人》,情感同样细腻,但升华这部更好,“开荒北大荒”的理想,从来到之后再到浩劫之后出去上了大学,再到最终选择回来,不是为理想而理想,正如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都只是一个动机,最重要的是从中让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都有所改变,才是理想对人的改造,或者是人对理想的实现。电影当中80年代的风光以及城市影像都挺有特色的,正如“一去不复返”那般让人怀念,而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故事,都会随着时间化作尘埃,既然活着,就好像人总得有个念想,在之后回想起都能感谢过去倾注付出的自己不留遗憾就好。田野广阔无垠,也只是我们故事的背景色,不要虚无。
勉强及格。我吐槽80年代电影的后期配音很多次了:人一多就七嘴八舌讲些幼稚废话,几个主要角色常见朗诵腔。北京知青们的北大荒创业史(也是受难记)。以大学毕业的周里京要返回北大荒为线索,引出知青时代种种回忆。借角色们的生存困境,批判再教育政策的荒诞不经,但以周里京为叙述核心还是肯定了那段燃烧理想的岁月。但电影对“理想”的阐述并不扎实,片尾在京三人组看学校朗诵落泪等片段,仍然属于概念化的表达,这是因为,知青们在北大荒的劳作场景缺乏神性的场面刻画,也没有现实角度的解说,电影里看不到人与环境的情感互动、逻辑关联,只是停留在北大荒风景的展示上,导致电影肯定理想的主题像硬坳出来的(为救同志葬身火海的小左派倒是人格更立体完满)。当然谢飞的能力还是很出挑的,贯彻了一种健康、抒情的写实主义,写年轻人的爱欲也较细腻
又是一部回忆似的散文,如果说早年的《老兵新传》描述的是刚刚进入北大荒的浪漫幻想,政治理想,那么此片就是骨干现实的残酷余生。青春、浪漫、激情、理想,在这片杳无人烟的黑土地上,都消耗殆尽。当年那些怀揣革命理想的青年们逐渐意识到现实的残酷,他们被曾经崇拜的党,抛弃在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有爱情,有伤痛,有快乐,也有灾难。这是他们的残酷青春。许多人因为这一场往事,对那些政治口号已经嗤之以鼻,已经不堪回首。可对于陈希南来说,虽然曾经的理想破灭,但是劫后余生,北大荒有他的青春,有他的伤痛,有他关于人生所有的怀念,还有他那破碎的理想。他不能忘掉过去,也不能失去理想,因为这些如果都忘却了,他的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他必须回去,完成理想。现实也许骨干,可是就是有这样的人,活着的目的就是让理想和人生有始有终。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小时候家里的《大众电影》里看过海报,56网上有视频,但是太不清晰了,还是想看个清晰点儿的版本,领略一下北大荒的风光
每段青春都有最充满希望的季节,每个离开与相聚都没有对错。那时候的青春是一首催人泪下的诗,它用寒冰和火焰写下,写在一个无法也不能被复制的年代。既没机会说再见,也难以平静回首。镜头和配乐优美,充满了活力以及少年忧郁。黎明时分年轻人们在荒地上跑来跳去取暖的景象太震。这首歌在本片中最美。
文革时期的北大荒知青,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有被感动到。彩色宽银幕版本不错,第一幕从大地到远方的黎明等待希望,后边还有好多这种漂亮的天与地景色和北京80年代的街道。出色的群像由这批当年还是北电学生的演员塑造,尤其周里京林芳兵还真是养眼。资料馆谢飞回顾展。
典型第四代电影:迷恋形式(时空交错叙事),伤痕文学/青春伤痛,美好的生命(恋人)死于不可抗力(这次是大火)。很多地方语焉不详(所以才是症候点)。本片拍摄之前有一个黑白版本的短片。
谈理想,谈爱情,谈苦难,论悲情,这一切的一切终究抵不过围着篝火在一起哭笑的日子,如今看此片是如此生硬,呆板,电影毁在表达,谢飞的诚意是满分的,另外单给本片最抢眼,最有代表性的张静“七月”加星。
6.6;北方有佳人,西線無戰事
别人的北大荒,“我们的田野”。理想如同篝火照亮寒夜的时候,白桦林与田野都荡漾着青春的壮美。只是,再动听的口号,也会覆盖着密密麻麻的虱子,有的人穷尽一生,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早被吸得贫血。可明明人很惨,狗也很惨的岁月里,就连考试都可以是“黑线复辟”,遑论那些表里不一的毒瘤。在这个伤痕故事里,有人因由社会生存法则找到了栖息地,也有人在千帆过尽,还要往那个地方去,是理想不灭还是无路可走,是救赎还是了断,他们不说,旁人依然看了心悸。#桃花岛观影团#
认识一位当年去北大荒改造的老人,说起东北别有情意,谢飞镜头下的白桦林和壮美的田野草场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些优美迷人的苏联电影,后文革也罢伤痕也罢,去掉这些标签,还是能看到一代人的理想与牺牲。
希南的无悔青春,我们的田野越来越绿,但在高大上的理想主义中,仍然是知青的苦难史。
主席一挥手,几千万年轻人上山下乡,北大荒、农垦,这是他们的青春。
可以用来检验业界的创作意愿热情是否与时代同向而行的一个标志:演员的类型。就像我们的田野1983,虽然故事讲的是北大荒,有伤痕和反思,可演员的颜值气质普遍照着偶像路线去打造而且个个演技在线(后面这点很重要),综合素质之高会让你觉得这帮人一旦脱掉棉袄棉裤换上漂亮洋装就能毫无违和地成功演绎红与黑或者黑郁金香——周里京真有点像阿兰德龙!演曲林的吕晓刚是吕丽萍的亲哥,谢园念表演系时的同班同学,谢园说他和吕都是配角反派的命,男一都得是周里京那样的,其实看过电影都该承认,吕晓刚还是挺帅的。
彩色宽银幕的北大荒。深蓝夜空下篝火边的诗与歌,地平线浮起的黎明与日出,任何人经历了都会难忘吧。 还有,对大地的信仰
算是超出预期的一部电影,因为本来期待值很低orz我心中第四代最好的作品之一,现在和过去两条线索的交织当时在大陆应该算比较先锋的叙事方式了,毕竟影戏传统下我们沿袭的始终是单线叙事,剧本对悬念和反讽的运用相当棒,我们在回忆里寻找着现在出现的东西提及的事件,好奇事情如何发生又不想看到悲剧。那片白桦林令人印象深刻,初次出现时由全景切到近景省略了众人进林的时间,结尾处则是音画错位的物是人非之感,令人唏嘘。那里有欢笑也有泪水,是我始终爱的白桦林,那是他们的曾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谁给了他们理想?又是谁让他们理想破灭?什么人走后门托关系占好处?又是什么人为国家为人民献青春洒热血?伤痕电影只会浅薄模糊地渲染悲伤与不幸,从来不敢探究根本原因,黑锅全甩给那个背锅侠来背。
三星半,对北大荒的复杂情感,大景别自然风光的扩大和青春的自然的人,与城市当中暴戾的被压榨的个体,头尾想接的航拍田野,价值和情感导向还是归向主流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文革反思片。讲述知识青年支援北大荒的遭遇。清晰的宽银幕画面非常漂亮。让人眼前一亮。开篇即展现人物结局,随后用倒叙,插叙手法,两条时间线交替并行,手法毫不陈旧。虽然对于苦难描写大多一笔带过,结尾也为了审查而光明正确,但还是有很多控诉、反思之处,整体很好
资料馆2014.11.5.7pm 谢飞导演也在,确实透着青涩与幼稚。和其他伤痕文学一样有把历史简单化浅薄化倾向,但荒原篝火诵诗、回到北大荒的尾巴对革命-理想的诗意化呈现-召回,使得影片有突围于八十时代主流认识局限的一面。旧理想已死,却又无法真正认同主导的否定性叙述,第四代的自怜悲情与飘摇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