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乐园》似乎更应叫作“佛罗里达工程”或者“佛罗里达项目”,因为这部电影拍摄的落脚点——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在规划初创时期的代号就是“佛罗里达项目”(The Florida Project),建成之后,自然就摇身一变更名为“Walt Disney World”。导演肖恩·贝克巧妙地借这个名字一语双关,暗指乐园虽然完美竣工了,但就在它不远处,依旧蔓生着不少让人难言如意的社会现实,他们正如这个代号一样粗糙原始,不被人关注。
肖恩·贝克是一位“作者性”极强,视野选材相对统一的导演,这部大放异彩的《佛罗里达乐园》是他对社会边缘人物关注的延续。同时,《佛》相较于他之前的作品,篇幅更宏大,叙事更饱满,某种意义上也实现了他对自我的突破。粗略看来这突破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时长。这部几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是肖恩迄今为止最长的篇幅,此前的作品,均在90至100分钟左右,与其冷峻凌厉和独立的风格相呼应,同《佛》相比则更加短促有力一些。电影的时长一旦到了两个小时,导演在剪裁过程中必定刻意了“延伸”了某些部分,而《佛罗里达乐园》里所谓的“延伸”则表现为对Moonee及其小伙伴日常生活的(有意)“诗化”。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对他们看上去“百无聊赖”生活的铺陈,从初看时的有趣,到后来的有些乏闷,再到最后的哑口无言,可以说肖恩正是通过这样的“重复”与“拉伸”考验着观众的神经——当然更多是心理上而非感官上的。全片至少四分之三的时间,导演都在不遗余力地对这迪士尼乐园的“B面”进行白描,但同时又有所跳跃和省略。例如故事大多发生在白天和室外,阳光往往灿烂得让人睁不开眼;剧情呢,也大多没有成年人的参与,大人们的过去无从知晓,更别说他们当下的喜怒和哀愁。《佛罗里达乐园》并不是“纪录片”一般的纪实与揭露,它在我看来更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虚构作品,因为叙事过程中“诗化”的痕迹相当明显。
第二,摄影。肖恩·贝克上一部电影《橘色》,全程用iPhone拍摄,不一样的介质给观众带来了新奇而尖锐的体验。不过其实不难发现,《橘色》的介质与影像风格,与肖恩早期手持和DV作品是高度统一的,粗粝的背后,笼罩的是彷徨与焦虑。但这部《佛罗里达乐园》则大有不同,肖恩首次采用35mm胶片,它赋予了导演此前电影中从未有过的沉着,舒缓,与某种暧昧不清的“文艺气质”。不再继续选择用数字拍摄,一方面,光线得以呈现得更加自然真实,环境和人物,尤其是孩童的肌肤,都得到更加立体地表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胶片作为媒介本身,进一步拓展了肖恩·贝克电影语言的层次感与深度。在观众和剧中人物中间,不再简单是一面清晰而不加矫饰的视窗,而是像嵌入了一面滤镜,这面滤镜有意无意将故事“艺术化”和“抽象化”了。导演在这部新片中通过对摄影介质的择选实现了对自己叙事风格的突破。
第三,选角。威廉·达福应该是肖恩·贝克迄今电影中唯一称得上明星的演员,而导演也坦承,在Instsgram上发现Bria Vinaite之前,女主妈妈的角色原计划也将由一位成名演员饰演。看来,在预算越来越充足的情况下,选择大牌演员是趋势所在。但我要说的突破并不在这里。与旧作相比,《佛罗里达乐园》中的人物更让人感觉是在“表演”,而非“再现”他们自身在类似情境中的状态与反应。这之间的微妙区别,放在别的电影中似乎不值一提,因为“表演”和“再现”有时就是一回事,但对肖恩和他的电影来讲,却是至关重要的。很大程度上,《橘色》和其他早期肖恩·贝克的作品(如《外卖》)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演员。《橘色》中的两位女主角(辛迪和亚历珊德拉)本身就是拥有类似经历的变性者,《外卖》里面,男主演虽然是韩国人,但毕竟也是黑头发黄皮肤,足够“以假乱真”,况且剧中的另一重要角色老板娘,她的真实工作的地方就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馆。这些非专业演员出演的角色,通常与他们生活中的真实身份相吻合,因此,电影往往散发出一份别样的光彩与魅力,观看过程中对角色的移情过程也更加直接和自然。某种程度上讲,这部分光彩和魅力在《佛罗里达乐园》中是相对欠缺的,孩子们固然“演得”很好,活泼天真,很容易让人心生怜爱,但结合电影的主旨,和它背后残酷的社会现实,我们不禁要问这份怜爱究竟有没有用对地方。在这些“表演”背后,我想知道那些真正在汽车旅馆里长大的孩子是不是也像Moonee和Scooty一样。
比方说,饰演Moonee的Brooklynn Prince,已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演员了,虽然年仅七岁,但她在很小的时候就登上了银幕,这个角色相信对她来说已是手到擒来。而另一位小女孩Jancey的饰演者Valeria Cotto则是第一次出演电影。也许角色设定上有一定关系,但我们仍可以清楚地注意到,这两个小女孩展现在镜头面前的形象其实相当不同,与青涩的Valeria相比,Brooklynn则老练圆滑许多(也许这也是最后结尾处我并没有过多被泪水和奔跑打动的主要原因)。不管是稚嫩还是圆滑,我们或许不应过多追问孩子们的童真与无邪,但作为一部严肃探讨社会问题(或至少以此为初衷)的给大人们看的电影,肖恩在此处稍显保留的锋芒无疑让影片的力度打了不少折扣。相比于《橘色》和《外卖》,《佛》中人物给我的触动似乎要失色几分。
不管怎么讲,《佛罗里达乐园》对肖恩来说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身为一位“小众”导演,他在《佛》中展现的对影片的把握,调度,局部和整体的统一,真实与艺术的结合,都为这部电影赢得了更广大的受众。走向大众化似乎是独立导演自我发展过程中怎么也绕不开的命题,这部《佛罗里达乐园》让我们看到了些眉目。通过这次对自我风格的进一步尝试与突破,我们有理由对肖恩·贝克的下一部片子充满期待。
来美国这么多年,底层人民的世界对我一直是隐形的。从中国到美国,从读书到工作,我都一直幸运地在基本线上生活,底层人民对于我,更多的是街边流浪汉、卖手工艺品的小贩,和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超市酗酒顾客和饭店服务员。直到看了芭芭拉·艾伦瑞克关于底层“卧底”生活的书《我在底层的生活》,才发现阶层的难以打破,贫困线以下人民的艰辛生活,和没有希望的未来。
《佛罗里达乐园》就是在美国超级资本主义繁荣的阴影下的贫民生活。影片讽刺地选取佛罗里达这么一个充斥着虚假景观的旅游胜地,把镜头对准了虽然近在咫尺、却完全是两个世界的廉价旅馆。有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穷人不住公寓却要住Motel,《我在底层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好的解释。公寓是需要押金的,而打零工的穷人付不起押金,或者没有足够的credit score (信用积分)租不到房子,反而只能住日租或周租更贵的旅馆,形成恶性循环。影片中的“魔法城堡”,就是一个典型美国汽车旅馆的Layout,有点像我们的筒子楼,只是从中竖着划了一刀留下一半,所有窗子都朝着走廊。
另一个巨大的反差是,影片虽然讲的是贫民生活,主人公却并非成人,而是孩子。孩子的世界中哪有贫穷和富裕的分别?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充实的。只要有朋友,有场地,不论是在1700美元手环才能买到的迪士尼服务,还是在自己家野外的草地和烂尾房,冒险都是一样的,后者甚至更加刺激。我们这些80后,有哪些童年的时候没穷过?那时候似乎吃奶粉都是奢侈。猪肉是要按斤分的,炸完的猪油是要留下来下顿炒菜用的;我记得我曾经得到过一个大约五厘米大小的蓝精灵玩偶,狂喜了一上午,直到某个恶毒的同学把它推下了三楼的走廊栏杆,至今在我心里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但是在孩子们的眼里,哪里会有贫穷的感觉呢?因此,影片的内容显得更为有趣。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副模样:紫色的城堡、泳池边裸体的女人,远处迪士尼绽放的花火,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比那些站在迪士尼公园里穿着公主裙照相的女孩少了什么;而影片又给观众提供了一个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个贫民世界的景观,镜头放低,划过他们奔跑的草地,废弃房里的垃圾,地上融化的冰淇淋。
影片讲的是穷人,分分秒秒都充满了穷人的辛酸,但又不是完全围绕着“贫穷”这个话题,而是友谊、邻里,和亲情。因此对我们来说,除了贫穷,还有童年的回忆。那简陋的筒子楼,在儿时的我们看起来是如此高大,像一个迷宫,可以任其奔跑,装载着我们童年所有的回忆。邻居家新认识的小姑娘,过生日吃一个小蛋糕,去一次餐馆就高兴得上了天,恨不得点下一本菜单。母亲虽然没能给女儿良好的教育,但看完电影之后回想,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她竟然没有对女儿发过一次脾气,即使是在香水被抢、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那些中产阶级家庭,能给孩子报得上课后班买得起公主裙的家庭,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呢?
影片的布景和最后的镜头让我想起研究生读书时教授讲的“虚假景观”和“商品堆积”。德波说:“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当孩子们携手跑进迪士尼乐园时,所有真实的世界都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超现实”(Surreal)的全球化景观。在迪士尼里,所有人都表现得如此开心,所有景象都如此美好得不真实,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之上。摩尼和詹西过的是贫穷的生活,但它真实,充满了青草和热带阵雨的味道;而当他们想要逃离的时候,却逃到了一个虚假的舞台之上,那被假扮成白雪公主和米老鼠的演员堆积起来的生活,又有多少是美好的呢?
先说一下电影的几处伏笔,带女友度假的小情侣意外闯入汽车旅馆、给Jancey过生日Halley带着他们搭车到一个空旷的地方看烟花,孩子们渴望给小费的旅客、一个像恋童癖的猥琐男,电影的前半段没有明显点出这是一个迪斯尼乐园的腹地,但这些细节在电影结束,巨大的迪士尼乐园渐渐浮现时,我们才回忆起这些星星点点。导演用心铺陈着一个底层世界的细枝末节,旅馆的格局、旅馆与旅馆间的绿地,通过孩子们的奔跑探索而出现,他们肆无忌惮地说脏话做坏事撒谎,甚至还点了一栋房子。
这里又是一个成熟的穷人社区,经理会精心粉刷黄紫色的外墙,也有管理处的规范检查,这里按照规定每月请长租客搬出再搬回,还与友邦旅馆达成了互惠的合作关系。经理是这里的家长,在Halley的故事里,他关注着这个无业妈妈如何抚养小孩、在她将要失控时限制她私下进行的卖淫行为。以及在两次儿童管理中心的人上门要带走Moony的时候,他安抚Moony,镜头推到他在楼下抽烟的特写,十分无奈。
另外想说的一点是游泳池,起初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汽车旅馆会有游泳池,为什么会有滑稽的中年嗜酒女在这里佯装度假,我们也会记得Halley和她的好友兼邻居在此喝酒夜泳的时刻。但如果这些是发生在迪士尼乐园里,是不是就好懂了呢?泳池属于享乐世界,是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迪士尼乐园腹地的汽车旅馆想要伪装成另一国的配饰。哪怕这里一团混乱,像个垃圾场,充满了犯罪和廉价,这里也不缺少应有的体面。这里也许有个名字叫“Magic Land”,就像网上那种廉价弹窗、百度广告,伪装成迪士尼世界里的高端酒店,或者就像Halley跑去兜售香水的稍微高端点的地方,差别如此体现。这里是穷人的迪士尼,在逼近那个繁华的世界的路上,一切都是模仿。
在结尾Jancy拉起Moony的手向乐园奔跑的时候,我们才清楚的知道迪士尼跟他们的距离,看清那个不曾出现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却一直是他们心中憧憬的地方究竟离他们有多远。最后一个奔跑的镜头,导演有一个小把戏,两个小孩子的身影是虚的,焦点落在一对抱着小孩的夫妻身上。是的,我们认识幸福家庭的模样,却也无法想象每一个在迪士尼乐园里奔跑的孩子身上快乐与不幸。
我看了很多评论了会讨论到该片的三观,还蛮多人都认为美国白婊误了下一代,看着有点无语。导演对这种生活投去了关注,对巨大的社会现实发差进行反思,他承认太阳照下来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这有何不好有何不对吗?小孩子无知烂漫的成才,如何才能既保护她们又不打扰呢,这些大问题我也想不下去了,就先说这些吧。
阳光明媚的佛罗里达有着每个儿童梦想的迪士尼乐园,但就在迪士尼一墙之隔的孩子们的真正乐园却是破旧的汽车酒店。他们欢声笑语,他们肆意放纵,他们无拘无束,他们远远走过迪士尼,打量着迪士尼的大门和来往的人群。
总有些导演持续关注底层,即使他们出身富裕阶层,贝克就是其一,有人说富人关注底层是为了消费底层,但是能把底层的生活公之于众就是对底层的首要帮助。在精准扶贫的当下,看看哪个地方政府敢于把辖区内的贫困公之于众,让不知道贫穷的人们先了解贫穷,感受贫穷,或者才是帮助贫穷的第一步。
这部电影好在哪?叙事?摄影?镜头?剪辑?配乐?或者都不是,而是情绪。在成人看来如此可悲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天真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相比于富裕阶层的孩子,底层孩子们的天真那才是如此鲜活而真实,难道真的是越傻越天真,还是越穷越天真?
当你把镜头放在和几岁的小孩子齐眉高的时候,你就发现世界变得更宽广,有了更多的未知和可能,也拥有了更多的色彩。
可以说这次Sean Baker的摄影是有温度的,湛蓝的天空,粉紫的汽车旅馆,浓郁的热带绿色风光,橙红的晚霞,黑色的旷野里绽放斑斓的焰火,还有意外出现在拍摄过程中的彩虹,看来都是那么暖心。几个逆光仰角镜头的使用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苍凉的美丽。Halley牵着两个女孩在路边叫顺风车,背后是灿烂的日落,好似致敬前作橘色的海报。Bobby拉回电闸之后的一段仰角镜头,背景是乌云伴着银边,自然光线直直打在Bobby的脸上,使这个汉子看起来更加光鲜可人。I love you too! Bobby如是回答道。
除了色彩和光线的运用,镜头的视角也十分多变,而且带有一种孩子看世界的状态。最印象深刻的是给Moonee和Jancey两个小姑娘的背影镜头,一次是看彩虹,一次是去看水牛,好像在背后偷听女孩子聊天一般,两个小家伙也确实给出了旁若无人的惊人表演,“I took you on a safari.”片中还有很多拍摄孩子的中景固定镜头,以一个地标性的景观为背景,任由孩子说笑打闹着从镜头的左边走到右边,颇有点韦斯安德森的味道。当然还要提及一个长达数分钟的缓慢旋转的镜头,侧向跟着孩子们从旅馆二楼走廊的一段跑到另一端,还有一段Moonee吃自助餐时的面部正面特写,伴着她自顾自地讲着天真的话语。这些有点纪实风格的拍摄使得电影对这些孩子的关注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贴近又冷静地呈现,好像我们蹲在一旁,看着三四个小孩的暑假游戏。
佛罗里达项目的叙事是特殊的,它通过剪辑把生活的碎片串联,推动情节的发生和发展。类似的叙述方式今年在Lady Bird和The Square当中也可以看到,但三者是不一的。Lady Bird的剪辑其实故意照应了剧情的发展,有意识地留下了很多前后呼应的伏线,形散而神不散。The Square则是像把很多生活小品剪在一起,每一段可以自成一则,有完整的叙述,拼起来则为整体的时间线服务,而这也造成了其最终收尾困难,有点无法圆场的感觉。在佛罗里达项目中,干脆就真的把零散的片段剪起来了,时间线上并没有严格的前后关系,它可以是生活任意时刻的剪影,由于故事的简单性,这样的剪辑显得真实又可爱,就像听一个好朋友在讲自己没头没尾的经历。
在这些片段中,Sean Baker其实委婉地展示了美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而且更委婉地用孩子地眼光去审视他们。深夜来到旅店度蜜月的小夫妇,因为订错单落到这家汽车旅馆。“She is about to cry./她就要哭了。”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她可以一眼看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废弃的屋子烧起来,围观的吃瓜群众直言:“Let it burn./让它烧吧。”当然还有Halley,这个“很糟糕”的母亲,很好地诠释了“贫贱不能移”。不论如何,这其中底层人民的疾苦,都只是电影中的一个侧面,就好像忽然展现的一场大雨,虽然我们知道它经常下,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看向绚烂的阳光。
还有一些神来之笔,例如那一直吵闹的直升机背景音,还有不期而至的不明鸟类,制造着尴尬的幽默氛围,提醒我们在任何地方,生活都会展现她美妙的瞬间,只要你做好准备去发现她。
要说佛罗里达项目真的表现了什么,或许最浓墨重彩的是对孩童的刻画,对童心的褒奖,对天真的守护。这是成长为大人的我们一开始所摒弃,后来追悔莫及,又不断努力想要寻回的那份初心,或许也是Sean Baker想要提醒我们去想起的东西。诚然,观影时也想起了小时候度过的每一个暑假,那些在外面乱跑瞎闹的日子,像Moonee一样指着破败的屋舍,说将来自己要有这样的房子。
在这个非常社会化的汽车旅馆,一个小孩子可以非常容易被成人世界吞没。然而这部电影展现的却是非常相反的局面,孩童的天真被保护了,里面的大人们功不可没。这份守护来自Moonee洗澡时高分贝的背景音乐,Bobby摔落的油漆桶和带走的陌生人,Halley带孩子去吃的大餐,看过的焰火等等。这些孩子似乎都出自单亲妈妈的家庭,那么Bobby在这里就俨然是一个隐藏的父亲的角色。不只是这些小孩子的“父亲”,看他们捉迷藏,吃冰淇淋,其实也是那些单亲妈妈的“父亲”,尽可能的地方给她们以引导和帮助。其实Halley的不正当收入来源,Bobby似乎有所知晓,所以他才会提出登记来访者的措施。这些努力却依然混得一团糟的单亲妈妈,身上是不是也有需要被守护的天真呢?
大概天真的人会非常喜欢这样天真的电影。在这之中,童心被小心地保护着,虽然与残酷的现实仅仅一墙之隔,但它却有一方自由的天地去发展。当电影走到最后,母亲和孩子要被迫分离,Bobby也无能为力,所有的保护就要被撕破之时,导演却一反之前的叙述状态,为守护这份童心做出了最终的努力,勇敢地给出了一个盛大逃离的结局。动人心魄的配乐涌入,虚焦的好像手机拍摄的镜头跟随着两个小姑娘奔跑,一路抛开身边的现实,逃向永葆童心的童话世界。这样突兀超现实的收尾自然会遭到诟病,可是细想它又是那么温柔,那么波澜壮阔,让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守护你的美好。
住户们的态度是影片很有意思的部分。一方面,这里的人大都是处在社会底层,在生活边缘挣扎着,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小孩顽皮可以,大人没钱可以,但有些事情不能做。不负责任的大人和疏于管教的孩子已不能接受,更别说卖身这种犯法又不要脸的事了。 而另一方面,人们也有些太冷酷无情了。大家都是辛苦人,彼此的根底也都知道,但说翻脸就翻脸。之前发生火灾的房子大概是瘾君子常光顾的地方,发生火灾时,就有人喊让它烧吧。一旦吸毒或卖身,那就不再是同伴了,是堕落者,是比他们更加低贱之人,不值得一点同情。 而且不止如此。哈莉与姐妹交恶的事,表面是因穆妮太顽劣怕她带坏自己小孩,背后其实更加现实势利。在姐妹这边看来,带小孩和提供食物是一种利益交换,一旦对方不能胜任照顾小孩这件事,那她也就没有提供帮助的必要了,甚至不必再做多余的交往。哈莉没这么现实,把对方当朋友,却只能收获更多痛苦。
谁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我总是能看出来大人什么时候要哭”
结果那段拿着iPhone拍摄,打破现实风格奔入虚幻童话才是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8.1分★★★★
这片子摄影太好太好了。小孩子眼中的世界五彩缤纷,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贫穷线挣扎。我这么讨厌小孩子的人能看俩小时熊孩子跑来跑去搞破坏还感同身受,拍摄技巧惊为天人。威廉达福完美。
居然在短评里看到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几个字。如果有混账愿意相信贫穷是个体行为的后果,那后果本身就足以被当作惩罚;如果在此之上还记不住don't judge几个字,then go fuck yourself, son of bitch.
总有些东西会消失,紫色屋顶的彩虹、盘旋头顶的飞机,来了又走的租客、认识又陌路的朋友。总有些事情会明白,已经变凉的洗澡水、正在融化的冰淇淋,笑了又哭的牵手、打包又扔掉的食物。茁壮得像离开湿地的鹳鸟、倒了又生长的树木、迪士尼外墙的烟花。这个夏天之后,她的童年还在,六岁却永远回不来了。
三星半。小孩不错,部分情节还是太刻意了,威廉·达福的角色很暖。把这部和《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伯德小姐》、《三块广告牌》四部连着看,你会发现今年的北美颁奖季简直就是一场涵盖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关于西方世界的大型presentation,痛苦的、难忘的、苦涩的、甜蜜的、悲伤的...一应俱全。
一墙之隔的迪士尼乐园既是个巨大的肿瘤持续辐射着周围的贫民窟,又是贫民窟里所有人生活与梦想的避风港。
在迪士尼的时候,经理告诉说每个美国家庭在这里要平均消费8000美金,这注定了是有钱人的烟火。电影很自然不矫揉造作,孩子们的表演让人刮目相看。不过大家都说像《美国甜心》,我倒更觉得像《南国野兽》。因为在迪士尼工作过半年,结尾超喜欢,要是早一天看就是我的年度十佳了。
这部电影胜在悲剧内核的故事外,包裹的那层梦幻糖果的外衣。故事越悲剧,观感越动人,那种童年的美好,血浓于水的亲情,跟一个家庭多么有钱没有关系。导演很会拍孩子,而且儿童演员的表演非常的成熟且自然,孩子们的欢乐冒险和无忧无虑,赋予了这部电影极富感染力的年轻和活力。
这绝对是主竞赛拿奖水平的啊!怎么选到双周还没给奖!!!!!代表现实主义电影发展的最新境界,藏叙事藏得真是滴水不漏。想起《悲情城市》里那句“小孩子不知道残酷,一样觉得好玩”。汽车旅馆现实主义,结构性的贫困与最底层的生活,阶级分析;生活流与幽默感。似乎又可以发个年度十佳了。
结尾让我想起《四百击》。另鲍比是个好人,也许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那种好人。再另,热评那个比苦难的真让人恶心,绝对是这个时代最让人恶心的那种恶心。
都是生活拆散亲情,“妈咪”是熊孩子,这部是熊家长。和多兰不同的是Sean Baker没有任何MV空镜头,而是用生活细节把故事填得满满当当。明亮梦幻的颜色反衬出螺旋向下的命运,打光越温暖,生活越悲惨。主演除威廉·达福外全部素人,原生性的表演让人惊呆!主角小女孩是个天才吧...
这种熊孩子题材注定接受不了 一上来几个孩子吐口水还能更令人厌恶一些吗
5/10,排除色调和大小姑娘们的演技,导演要说啥?总不至于是“我们垃圾白婊就这样,不要管我们,让我们好好培养下一代white trash”吧
小孩子演得太好,一种有意的成人化表演(非贬义),最后果然被打动了。很抓心的小独立片,结尾的风格变化略有不适,不过整体还是非常出色。包括与迪士尼乐园的对应,很有心思,威廉达福的角色好暖。
好久没有在电影里看到真正的儿童了,冷不丁看到,妈的,太羡慕了。人类幼兽,完美物种。年度十佳。
——“你知道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棵树?”——“为什么?”——“因为她摔倒了。仍然,长大了。”
美国穷,一种在融化的粉红色冰淇淋里溺死的穷法
不要悲天悯人,不要屈尊俯就,不要温情泛滥,不要控诉批判。只要把镜头以仰视的角度冷静不语地照向现实就好。成人世界的一切,在孩子看来都是似懂非懂的胡言乱语。浓艳色彩的镜头里,现实生活映照着蛮荒生长的童年#结尾一幕神来之笔,精彩#
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一气呵成。肖恩贝克连续两部展现了惊人的演员调教能力,几个新人天然去雕饰的演出一点都不逊佛州烂漫的色彩,相比之下威廉达福竟显得像是一个拉人气用的明星招牌😂。在他的电影里,所有人都用尽一切享受当下,取悦自己爱的人,拥抱并不完美的生活,这难道还不够动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