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不及小说十分之一。 原著中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荡然无存,由一段葬于认知的爱情悲剧沦为真正的三角俗恋。根本原因在于希礼的形象设定全然背离了原著精神。理想主义的守旧情结原是其悲剧之源,也是他的独特气质所在,电影却丝毫没有展现这种时代巨变背景下的心灵挣扎,于是我们只看到一个婚外恋懦夫,映衬瑞德并不值得的痴苦,以及思嘉颇可质疑的品味。 相应的,思嘉这一在丰富经历中不断成长的主角被塑造得太单薄,让人看不出其可爱可悯与无可奈何,纯然一虚荣势利的蠢妇人。她与希礼之间互注精神意义的情感纠葛注定流于肤浅。 至于瑞德,虽然Clark外形贴近我的想象(个人以为是电影中少数看得过去的演员之一……),但其傲慢脆弱又深挚的爱被简化成长驱直入的痴情,那份含蓄蕴藉便在导演迫不及待的赤裸表白中凋零了。 同样来得太快的是思嘉对媚兰的接受。那些层见迭出的憎恨和潜隐的依恋哪去了?荧幕上的两人,竟是如此轻描淡写地抵达了友好。 最后,小说的深层价值——关于种族、阶级、战争的辩证思考——皆被冲淡至无痕。如果说《飘》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人性之书,那么《乱世佳人》只能算作一个不太高明的错爱故事了。 当然,可能我太过苛刻,毕竟这样一部以精妙心理剖析串缀的长篇巨著是难以用不到4小时的电影语言复现的。情节取舍之间,人物塑造与主题表现的不足到底是难免的。所幸配乐宏阔优美,为影片增色不少。 注:我读的是傅东华译本,评论用的是该版人名。傅先生的归化译法和自主删削向为争议,但文笔着实是有味的。
《GONE WITH THE WIND》在中国的翻译有两个版本:《乱世佳人》和《飘》。我比较喜欢后者,正如电影开始时打出了一行字幕: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一个文明是随风而飘的,最终是要飘散的;一个人的命运是随风而飘的,最终也会飘散。其实又岂只是一个文明的飘散,随着文明飘散的是,无数个生命个体,一代人,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面对一个终极的目标——死亡——一样,你是选择清醒而悲观空虚地活下去,还是抛开这终极的目标盲目地积极活下去;在一个文明消逝之后,你是选择在缅怀中活下去,还是抛弃过去,从新开始。在电影中,给出了几种选择。 灰色的模糊轮廓 阿希礼是一个注定应该过一种富庶安宁的生活的人,否则就是一个悲剧。他见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鲜艳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线条刮伤他的皮肤。相反,平静单调的生活、沉静纤弱的妻子,由想象勾勒出来的音乐和文学,这些模糊的形象却带给了他安全感,他太习惯它们了,柔和、缥缈。但是,一声炮响,一个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筑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画面刺激着他柔弱的神经。他很清楚的意识到世界已经变了,这于他毫无改变,只能加深他的悲剧。并不是他没有能力去应付即将到来的世界,只是他不敢面对的态度削弱了他在新的文明下生存的能力。 其实阿希礼并不能算是他所怀念的那个文明的最好代表。如果一个文明只以一种享受的姿态出现,而没有踏实的实干,就像一个海市蜃楼,这样的文明是没有存活的资格与魅力。我认为在此电影中这个文明的真正代表是奥哈拉太太和玫兰妮,她们既有修养地悠闲地生活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这才是这个文明真正的意义与魅力之所在。阿希礼充其量只不过是继承了文明的表象,享受这个文明经过漫长的奋斗后的成果,却没有记住与继承这个文明在早期开发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的性格魅力。他天生就是懦弱的,被道德束缚的他还是可以在新的文明下生活下去,但是其内心潜藏着巨大的恐惧与厌恶,也就是说,他永远也不能融入那个文明当中。后来也证明他不能使妻儿过上很好的生活,他没有能力在那个满是残酷丑陋的竞争生存下来。 阿希礼在战争的残酷现实的逼迫下,渐渐明白他所处的文明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了 :它没有可以抵御他人进攻的现代化设施,却满怀为国牺牲的雄心与对现实情况的无知与狂妄;只既希望于与欧洲的棉花贸易帮助自己取得胜利,却不知道世界正被一场新的革命所改变着。战争不是最可怕的,它只是消磨你的生命,个体的意志;战争之后的价值观的侵略才却是对过去的整个文明的颠覆。阿希礼有明确的历史观,能够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却没有勇气去正视历史的前进的规律。他不够资格代表一个灿烂过的文明,却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了那个文明。一旦此文明飘散,他的精神也随之崩塌,靠道德维持的生命只是一具没有生气的躯壳。 在现实当中太多阿希礼这样的人,看清现实,只能徒增他们人生的悲剧色彩,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弱者。而阿希礼的懦弱就是体现在自己的理想与庇护消逝后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必须承担。其实阿希礼完全可以通过自杀来解脱自己,但是,他太把自己归类到那个文明当中,受到文明中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的限制。他最终陷入了必须用死的意志来支撑活的躯体,活的职责的困境。他不能怨那个文明,而是自己没有理解那个文明,没有超脱于那个文明。 猩红的粗线条 斯佳丽(Scarlett)本意就是热烈的猩红色,但是却让她配上了象征希望的绿色。这本就不矛盾,只是色彩太鲜明,轮廓太清晰。她这根粗红的线条注定要在历史中留下她明显而深刻的一笔。她就是电影的主角,她就是被歌颂的对象,她就是电影给予我们关于选择的答案:抛弃过去,不顾一切的为了生存,就算是一个外表柔弱、从小娇惯的女人,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是真正的庇护;勇敢地担起你应担起的责任,因为责任只会降临在能担起它的人身上。她就是内战后美国所宣扬与崇拜的女性形象——独立、自由。塔拉(或者说那片红色而肥沃的土地)就是“生存”的象征,而斯佳丽对塔拉的热爱与占有就是对 “求生”的欲望。玫兰妮的死亡与瑞特的离去就象征着她没有了依靠,以后的路将由她独自地走下去。现在的世界上,还有好多并没有达到没有美国如此经济发达的程度的国家中的女性也正在走着这条路,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生存”是人类在世上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人类才有精力把生活弄得更有意义。到电影结束,斯佳丽应该算是确保了生存,并且过得很好。可是,人生就是为了有钱,有房子,不受饿受冻这些物资条件的?盲从于生计的奔波,貌似充实的人生真的就是如此有意义,如此值得我们去效仿? 斯佳丽一生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标准一旦降低了就再也不能回到原来。当她面对战争,以及战争失败后的混乱,一步一步从一个娇惯的小姐成长为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时,她就已经抛弃了她母亲教导,抛弃了宗教信仰,也就是抛弃了已逝的那个文明,抛弃的所有她认为阻碍她向前走的障碍(人或者事物):她可以不顾社会习俗而作为一个女人经营木厂,也可以不顾伦理道德而雇佣犯人。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她感到恐惧,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之后她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一个新的文明中去,她看不惯那些北佬,看不惯他们攫取金钱的贪婪与粗俗。因为她认为自己不同于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一种已逝文明给予她的有教养的优越感(但她不知道给予她优越感的文明已被她遗忘,留在她身上的只是惯性存在的躯壳),使她产生了一个幻想:只要她赚取了足够多的钱,她就能宽容地对待别人,尤其是弱者,而她将使一个过一种舒适生活、又受到人尊敬的高贵女人。先不说她自己性格上本身那中“藐视弱者,争做强者”的态度不允许她这样;战争的经历,原有生活的破碎,让她作出了抛弃过去、不顾一切向前走的选择——她开始变得自私,惟利是图,过去的生活在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印迹越来越淡,她的生活标准已经降到维持生存的地步,虽然她对她的亲人承担了巨大的责任,虽然她也想要爱情,但是让自己顺利的生存下去的愿望萦绕在她的心头,左右着她的行为。她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反传统主义的代表。其实这本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当战争结束后,富庶、平静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人们都变成了连温饱都难以支撑,也就理所应当的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建立另一个家园,缅怀过去并不能养活自己;而那些倍受绅士们保护的淑女们再也不能享受过去的生活时,既然怀念它不能让它复活,剩下的唯一的路就是往前走。但是斯佳丽从来没有想到,她除了生存就再也没有别的精神寄托:她抛弃了母亲的教导,抛弃无法继续下去的文明,以及文明中的信仰与宗教;她看透了自己不是爱阿希礼的,阿希礼对她已经没有先前的诱惑了;她也并不是一定要瑞特的爱与帮助,她更爱土地;她最后终于明白了玫兰妮是她联结过去的纽带,她对于自己有多重要,但是她死了。这就是她什么也不怕的后果,什么支撑也没有了。金钱是不能支撑一个人走完一生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可以就这样努力地生存下去,过一辈子吗?既然原来的文明会消散,就不能保证取代它的现行的文明不会消散。即便我们无法预料到它的终结时间,终结的命运却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生存”这个欲望满足了,一旦被“生存”主宰的这个文明消散了,斯佳丽的选择无疑就是一种低级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将被新的文明所取代。我想,新的文明也许是一种要求人文,要求伦理道德规范,要求精神满足的文明。但是,以后呢?以后将是什么文明呢?无从知道,只是就如“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中的“A”随时可以换成一个“The”。以后将有更加先进的文明取代它。历史的进程就是由一个个文明推向前的。 完美的对称 我认为在电影中,玫兰妮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宽容、沉静、纯洁、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捍卫自己的朋友。就像是一个完美的雕塑,刚柔相济;就像是一幅画,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她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她对过去的生活缅怀,在阿希礼的心目中是一根柔和的线条,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可以为了朋友而拿起沉重的剑,她敢于为维护正义而反对文明当中的权威的代表,她可以为了生存而努力劳动,她就是斯佳丽奋斗中的忠实战友。是她联系了这两个文明,用自己的人格与行为来纪念着过去,极大地安慰了那些对过去怀念的人;用自己的勇气与气度,包容着开始新生活的人,给予他们理解与支持。在文明的消逝面前,她选择了继续向前,却又深深地把过去文明的精华烙在心里。 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她却死了,也就意味着那个文明的完全消散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新的文明的统治,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即便她最后不是因为难产而死,她也不会活得很幸福。战争结束后,过去文明的消逝不是确定与否的问题,而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人性的土壤是养不活像玫兰妮这样本应生活毫无私欲的天堂的花朵。在电影中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只是代表着一种回忆与理想,既是对灿烂过的文明的回忆,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文明的希冀。 影片中阿希礼、斯佳丽、玫兰妮在文明消逝的面前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命运,但是他们不论选择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淹没在一种文明之下的,他们的命运就像历史长河中的文明一样,最终都会随风飘散,因为没有一个确定的文明个体是可以永存的。从一个文明跳入到另一个文明,也避免不了这样的命运。但是,好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长河中小小的一滴,在这长河中有无数的水滴分享着同样的命运。看透后,也许会开阔些!
在家时有一日,不期然见电视里播放一部片名字叫做《斯佳丽》,半天方才等到女主角出场。 看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完全是看恐怖片的反应。 赶忙把《乱世佳人》的碟片翻出来。 花四小时看完,以抵消适才电视里那女主角予我的可怕印象。 这世上除开费雯丽,再没有人配扮演斯佳丽•奥哈拉。 这电影带来情怀,仍令我震荡。 呵,旧时光。 颓败舞场,塔夫绸舞裙窸窣作响,十二码裙幅一帆一帆如同明浪暗涌,其间似闻得见美人樱味道。 南方女子妩媚娇憨,行动处香风细细,令到人心旌摇荡。尽管做作,然而,呵,有几个男人不吃这一套。 兵败那夜,亚特兰大有烈火焚城。 然,米切尔到底不是张爱玲。 张爱叫整个香港沦陷了,来赴白流苏跟范柳原的喜宴。 而美国南部的战火,即使倾倒千万座城池,亦成全不了任何人的爱情。 斯佳丽,还有瑞特•巴特勒,翻手云覆手雨,即使颠倒了众生,仍得不到深爱的那个人。 也许永远得不到,因他们爱的,或者只不过是幻觉。 而幻灭那日内心的兵荒马乱,却永远较现实中的更寂寞更苍凉,因它只不过是你一个人的事。 每每见瑞特同斯佳丽拥吻,总隐隐发笑。 忍不住八卦一下。 因彼时克拉克•盖博与费雯丽交恶,故每场吻戏之前他必吃大蒜抽雪茄,令到费雯苦不堪言。 所以影片中斯佳丽面孔上的厌恶表情,完全是真的。 早前Twins有一首歌名字叫做《乱世佳人》 内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 —— 无缘和最喜爱一吻 有幸有不幸 也许从未认识当天这群人 便觉得很吸引 真的,其实哪里是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有多么的好。 只不过因离得远,渴慕隔河的风景。 不过这世上当真是有佳人这回事。 且较英雄更具普适性。 后者尚需寄希望于时势。 而佳人,呵,任何时代都会得有优伶奇倡横空出世,一边颠倒一边普渡着众生。 2006-2-11
这部《乱世佳人》是唯一一部一直存在我的硬盘里的电影。那时候最喜欢的是看斯嘉丽和白瑞德吵架。 这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同时,在战争里把个人主义和爱情刻画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以致七年来我已经不知道看过了多少遍。 斯嘉丽和白瑞德注定要生活在一起,就像阿希礼不可能选择梅兰妮以外的女人。 白瑞德第一次见到斯嘉丽的场景是斯嘉丽向阿希礼表白,并且在表白未遂后,爽脆地甩了阿希礼一个耳光。那个时候白瑞德就已经被斯嘉丽吸引住了。她生动、美艳、自私、骄傲,和他有着一样的底色。 那是被战争荼毒前的斯嘉丽。因为有着上流社会传统的宗教信仰与家庭教养,她性格里的撒旦还处于休眠状态,人人都可以宠坏她而故意忽略她的傲慢无礼,因为她如此美丽,如此惹人喜欢。 但战争来了。 大概人性只有在一些极端环境里,才会被引诱着露出更多的真面目来。她其实一直都不是上流社会的娇小姐。她不那么信仰和看重宗教,在祷告的时候偷偷张开眼睛;她在贵族男子之间挑逗流连;她在战争爆发物资极度贫乏的时候双手扒泥,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她一枪消灭了闯进屋的小偷。 上流社会的娇小姐是不会这样的,她们会瞪大眼睛用香气扑鼻的手帕捂住因为惊恐而张大的嘴巴,即便战争爆发,她们的惶恐无助也会超越斯嘉丽的野蛮生长。 所以,斯嘉丽的生命本质大概就脱离了上流社会的肤浅与低级趣味。记得白瑞德在木材加工厂前奚落斯嘉丽的时候,她不屑一顾地说,她有枪,什么都不怕,瑞德嘲讽地笑了,但是对着她的背影说了句:多么了不起的女人。 因此也不禁会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斯嘉丽会是什么的斯嘉丽?是那个在舞会上周旋在众多男孩之间的骄傲公主吗?还是那个可以对着生活咬牙切齿但又势不可挡的小妇人?或者一个像宝尼一样可爱孩子的妈妈? 这么多的假设都没有办法来验证,因为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斯嘉丽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后来的斯嘉丽,这简直是一种宿命,一种个人跪拜于大时代的宿命感。 瑞德在离开之前说了一段话:有宝尼在,我们可能会快乐。我会把她当做是你,一个小女孩,在战争和穷困还没有把你变得无情前。她很像你,而我宠坏了她,就像我要宠坏你一样。 时代的车轮其实很少会对某个人产生具体的影响。毕竟,战争过后,我们还都要生活,都要回归庸常。然而那是经历了太多贫穷和恐惧的斯嘉丽。到最后,生存成了她的唯一目的。她无所畏惧,她永远春风吹又生,她的求生意志和能力被她发挥到了极致。 这其实也未见得算是最糟糕的状态。糟糕就糟糕在她弄不清楚自己的心,她只求生存与财富,当这一切得到满足后,她还在追逐她童年一段蜻蜓点水般的算不上爱情的爱情,用她任性到固执的方式,这当然会刺痛瑞德的心。她的倔强正是瑞德所爱,而如果这倔强是用在瑞德身上,便算得上是势均力敌,然而她偏执地假爱着另一个男人,这种倔强有多强硬,对瑞德的伤害就有多深。 然而瑞德是真心宠爱她的,所以,这一切,他统统只能自己买单。 瑞德这样的男人,是天生的男性,一种浑身上下散发着男性荷尔蒙的男性。他视腐朽的道德观为狗屁,聪明、睿智、甚至有那么一点狡诈,他富有、精通人情世故,对战争玩世不恭又鞠躬尽瘁。他是活得坦荡荡甚至有点放肆的真性情,和斯嘉丽那么一拍即合。 他强大,甚至除了得不到斯嘉丽的真心这件事上他有些恼火之外,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能让他自卑的,即便是得不到斯嘉丽的心,他也不是伤感,而是恼火。 我想,在青春期看过《乱世佳人》的女孩,心里白马王子的模样一定都是按照白瑞德来的。他是我们对于爱情最初与最美好的想象。 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寻找的是同类。他可以和贝尔买醉买春,可以和梅兰妮谈心甚至是和任何人都不曾谈起的心里话。但是,他的伴侣只能是斯嘉丽。 人的情感分为许多种,因而所投射在其上的对象便可以分为许多类。瑞德需要生理性的激情与释放,所以他选择和贝尔上床,这是他作为纯粹男性的一个层面;同时,他又需要一种心灵的平静与慰藉,甚至是一种灵魂深处对温暖与安全的渴望与依赖,于是他选择和梅兰妮做知己,把她看做自己最尊敬的女性,这是他身体里没长大的小男孩的一个层面。 然而这些层面都不是他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年男性的最重要层面。他在所投射在斯嘉丽身上的情感,才折射出了他作为一个完整男性所渴望的气质。他需要活色生香的爱与性的统一,同时,在灵魂的层面上,他们因为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省却了很多交流的无奈,多了很多默契,虽然这种默契多数会被转化成斗嘴争执甚至互相嘲讽互相伤害。 可是,他们各自好像只有在这种互相嘲讽互相伤害中,才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也才更加深刻地看到了自己。大概存在感这东西太飘忽不定,在极端的环境里我们才能够确证。就像在《质数的孤独》里,长大了的男主角经常会在自己的身体上划上一两个口子,只有用这种疼痛的方式,才能获得自己存在着的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能让自己体会到了存在感,并且在与对方的互动里,不断观望到了一个更立体的自己,那么这个人大概才是命定的伴侣吧,就像瑞德一边宠爱斯嘉丽一边和她斗嘴讽刺她,而斯嘉丽一边享受瑞德在床第间给的温柔,一边倔强地认为自己不爱他。这个时候的他们才是最丰富最生动最鲜活的。斯嘉丽对阿希礼,像对待一个脆弱的泡影,白瑞德对待梅兰妮像对待一个安琪儿,而这些都不真实都不全面。 他们才是真正的同类。 续集没有再拍,欣慰。白瑞德的出走,斯嘉丽是一定有办法弄得回的。否则怎么会叫同类? 这部影片背后有太多的八卦,不想去说,感谢电影史上留下了这么经典的片子。
将近4个钟头却还是让人意犹未尽.淋漓尽致了~
看完斯嘉丽那么瘦小的身躯,却承受着那么大的压力,都能顶的住。真的感觉不到什么叫困难了,第二天去考试奇迹般的过了。。
也许每个女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艾希礼,只有经过时光才发现真爱原来是班瑞德。
电影非常出色,但我非常讨厌斯嘉丽这个角色,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女,永远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幸福和所谓“独立”建立在欺骗及他人的痛苦之上。瑞德的许多言行虽然不太正人君子,但本质上还是善良的,相比之下斯嘉丽的自私则是深入骨髓的,简直不可救药,实在没法理解这样一个角色怎么能把一大帮观众给迷得不要不要的。瑞德甩掉斯嘉丽的一幕真是大快人心。
一定要看啊,我喜欢斯加丽那种几乎有点蛮横的可爱感觉.甚至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责手段,要么爱她,要么讨厌她.她在贫瘠的大地上拿着一根萝卜说(这个,好象很搞笑)"我对上帝发誓,我再也不要挨饿!"我爱上她了!
斯佳丽很有个性的一个女人,瑞特巴特勒船长也让人难忘,费雯丽身上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独立自强的性格。瑞特巴特勒船长太有魅力,笑着说“那是你的事情,亲爱的”。对于斯嘉丽,巴特勒船长真的是尽力了,斯嘉丽醒悟得太晚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是最真实的谎言。
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 为之战斗, 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又一句该死的经典台词。
乱世只是背景,更多是跌宕起伏的女性画卷。费雯丽塑造了大银幕上绝无仅有的佳人形象:斯嘉丽任性而深情、虚荣而善良、软弱而坚强,爱得情天恨海而又愚蠢天真......在电影院如痴如醉的坐了4个小时~~~
原来80年前斯嘉丽就当了黑寡妇。
Tomorrow is another day,这是我听过的最逼真的谎言。
那么早期的电影居然到现在也看不出瑕疵,太崇拜那个导演了。
请上帝保佑那个真正爱你的人吧,你把他的心都揉碎了。
郝思佳不算是个“好女人”,但她身上有着或许很多男人都没有的韧性,仿佛什么都无法打倒她,她永远能找到支点,重新站起来,正如她一直记在心里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斯嘉丽和白瑞德真是最经典的荧幕形象,很少见哪部电影能以如此大的气魄和史诗气魄来塑造一个女性的一生而且还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坏”女人。
Clark Gable你真是每一个女人都会梦想得到的男人
永远的经典,永不被打倒的勇气。
整整4、5个小时啊,看到我中途昏死了过去。郝思嘉最后的那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鼓励了多少脑残志坚的女性呀!(包括我在内)
只能说我真的不是很喜欢斯嘉丽……= =;但故事不错,作为一个70年前的片子它已经足够好
至今记得亚特兰大的战火中她奔走的背影,裙裾摆动。她的野性和骄傲,坚强与倔强,不甘弱示或屈服,瑞德与她是相似的。如果瑞德爱上的不是郝思嘉,一定不会掉进那个自掘的陷阱里。对于郝思嘉佩服之极,对于瑞德,感动了,且唏嘘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