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太理智的人还是不适合看电影
首先,看这样的电影是娱乐而不是接受教育,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人,可以去找学术性的书或资料,不要拿电影来解闷。
不知道是不是现在批评电影成风了,凡上有新作出来必定被骂都成规律了。其实大可不必那么较真,试问,如果让你去拍,你能拍的更好吗?
方中信见的多了,谈不上很喜欢,但也不讨厌,吕玉来还是在结束后的字幕上看到的名字,说实话之前没看过他的电影,但他身上的气质我很喜欢,原谅我用这么俗气的语句来表达。至于孔惟,也是注意到不久,说不上漂亮吧?但就是有种味道让人喜欢,而且,还有个特殊原因让我喜欢她。
别骂它没表现出时尚,它不过是借时尚的口来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已。电影,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而已,对于这一点,我觉的这个故事讲的还不错。
2 ) [转载]第十放映室--恭贺2009
《时尚先生》在宣传时,号称本片是中国版的《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这样一部以时尚影片、时尚生活、时尚人物为卖点的商业电影,片中却不见时尚,只见品牌。
作为一部本土电影,如果电影从一开始就忘了本,那最后就只能剩下土了。
如果说时尚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只是衣柜的话,那么脱下时尚外衣的《时尚先生》其实还是一部传统的爱情片,只可惜本片在剧情上的许多处理方式,把一部爱情电影给降格成为蹩脚的言情肥皂剧。
可能是为了紧追潮流,《时尚先生》里还与时俱进地加入了选秀情节,但本片对于这种故事支线的处理方式实在值得商榷,就像一个慌慌张张的厨师,在炒菜时为了调味就猛放味精,结果最后整个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某超女成名纪实”。一个做男做女都很困难的女生,女扮男装参加“时尚先生”选秀的故事,最后贯穿了整部电影,而真正值得让观众关注的爱情和时尚线索,却被无情的忽视。
在餐馆吃饭时,如果菜里放的味精太多,我们还可以让厨师重上一盘,但电影院里的观众就只能含恨默默告别钞票,顺手记住导演和编剧的名字,以防类似惨案再次发生。
3 ) 以后我都买票,你们敢不敢给我拍些值票价的电影啊?!!!
我家附近的电影院快要开张,便每天播放免费电影吸引人气。
于是抱着不看白不看的占小便宜心态看了此片。
我不烦孔维,可是当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上了一点年纪的女人的擦着厚厚粉底还是无法掩饰眼部皱纹的脸被大屏幕放大N倍出现在你面前,然后她还摆弄着20岁左右的少女表情的时候,我就不行了,每到快特写的时候心里就暗语,别给特写啊亲,方中信的皮肤都比你强啊亲!
还有那些落俗的剧情,困电梯啊,喝多了乱亲啊,那场莫名其毛的选秀,最不能接受的是,你明明叫时尚先生,可是整剧都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不要钱的都能让我看到如此闹心。
最终,我放弃了这场免费电影,默默的回家鸟。
以后我都买票,你们敢不敢给我拍些值票价的电影啊?!!!
4 ) In? Out!
该片号称中国第一部时尚电影、中国版[衣冠禽兽],如此标语差不多等于宣布自个儿就是个绣花枕头。可即便把期待值降到如此之低,观来仍旧堵得慌,绣花线不够精致,针线活粗糙不堪,最不可原谅的是枕芯用的草还咯应人,不小心就把人睡落枕了。
跑去看此片的人,大多是奔着出品方的时尚招牌而去,既然穿不起Prada,拎不动LV,开不上BMW,那便花个几十块钱在电影里意淫下锦衣玉食、香车宝马。客观来讲,片头方中信饰演的杂志社老总李家吾于家中沐浴更衣的场景,无论放的机位、剪的节奏、打的灯光,还是镜头中出现的名表、服装、香水,确实拍出了点让人目眩神迷的时尚气息,像极了名牌剃须刀的广告。可惜所谓的时尚也就止于此了,接下来几乎所有场景中,从人物造型到衣食住行,连我等非时尚中人也看不出一丁点儿时尚味道,上下左右找不到任何抓人眼球的东西,甚至连明星酒会、时尚秀台等本应是时尚荟萃之所,亦是简陋得无以复加。方中信于台下信誓旦旦称这辈子都没穿过那么贵的衣服,那姑且相信电影试图打造的是一种低调的华丽,但大银幕上要的是视觉冲击力,不带这么不负责任大肆低调的。
片头李家吾沐浴更衣的场景中,交叉剪辑有客厅中电视机的新闻画面,并配以电视新闻画外音,报道了李家吾被人砸车、杂志停刊的新闻事件,短短几个镜头对当年某某砸车事件大加讽刺,同时把人物与故事背景交代得一清二楚,镜头处理上的绵密与喜感,着实让人欣喜不已。可惜这短短几分钟貌似就耗尽了编导的心力,时尚接连沦陷的同时,电影也被夷为平地。接下来的剧情大致如下:遭遇事业危机的李家吾向影后叶青求助,叶青为报复当年其对自己造成的情感伤害,一方面假意答应担任“时尚先生选拔赛”的主评审,另一方面安排熟人女扮男装参加比赛,计划在关键时刻倒打一耙。编导把李家吾与叶青的情感处理得毫无可信之处,不仅让人无法产生任何心理认同,眼见此对男女在事业上如此手足无措、在情感上如此矫情做作,更是让人不免心生厌恶。而片中另一条极具噱头的“女扮男装参加选秀比赛”线索,虽然戏份着实不少,但细节的缺失和桥段的乏味,最后清汤淡水得让人禁不住扼腕。
饰演李家吾的方中信想必早就看穿了影片的绣花枕头本质,把自己很好地定位于枕头上的一朵花,所以从头至尾一副赚一票就走人的游离架势。饰演叶青的孔维,貌似从[太阳照常升起]中走出后不甘沦为花瓶,于是卯足了劲表演,可惜用力过猛,反倒呈现出魂不附体的尴尬。从来都很文艺的吕玉来此番饰演暗恋叶青的时尚摄影师,除了为叶青的魅力寻点佐证、证明李家吾不珍惜叶青实在瞎了眼外,角色删了亦无不可。至于女扮男装的名模张静,实在让人憋不住不想起李宇春,但其中性扮相实在要相貌没相貌,要气质没气质,在选秀中脱颖而出得毫无可信度,只能说叶青的黑幕太过强大。
一部[时尚先生]没了时尚倒也算了,还假借时尚之名,把电影给糟蹋了,这才是最让人痛心疾首的。
原文刊于《看电影》
5 ) 这也能叫电影~全国人民都能拍电影了
这是我今年看到最“特别”,最有“意思”的“电影”(如果还能算作电影)。
拍摄的粗糙就不必提了,除了方的表演还算专业水准(整个感觉他似乎也为拍这片很郁闷呢,是不是啊?方先生?),其他的包括女主角在内,都很作,真庆幸那天看的时候不是刚吃过饭(不然会不会吐还真不保险)。
现在是不是特流行男同性恋啊(而且还是娘的那个),没几个人的片子,到处都是男同性恋(表演是低俗+不自然,真的GAY会很郁闷吧)。
剧情~~不想说了,除了“烂”没别的形容词,串了很多近两年的娱乐热点,比如弄个假李宇春做选秀节目,娱乐圈儿的恶心派对,为了提高收视率而用的下三滥手段,一段老掉牙的男女感情,只能说方扮演的男人最爱的是他自己,而那女人最不爱的也是她自己,哈哈~~真是一对啊。
至于影片开头的名牌炫耀,会不会太土了点,难道就是所谓的“时尚”先生?可笑又可怜。。。
这片子谁拍的?太牛了,中国电影整整倒退20年(20都说少了)
6 ) 这部电影背后的意义
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陈奕迅的那首歌----《不要说话》,很喜欢这首歌,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上百度查了查主演是方中信,就更加坚定了我看本片的欲望,看过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来豆瓣看其他观众的评论,结果大部分都是负面评价,我倒是觉得这电影不错,其他豆友们说这是一部从头烂到尾巴的电影,我只能说,大家没有用心去看。
以前我和大家一样,评价一个事物,总是从自己的第一感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喽,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发现很多事物,我们都没有用心去看,就拿电影来说,小时候看电影,为了娱乐,为了消磨时光,而现在,看电影是想增长自己的阅历,参透人生的本质,说到这里我们就说说电影的本质。
本人闲来无聊,喜欢接触很多东西,有意思的,神秘的,深奥的,让平常人看起来司空见惯的,很多很多,经常兴起了就去百度,谷歌什么的去查东西,自己还搞了一个“单机版百度百科”,其实没什么,就是把查过的东西复制到文档里,没网的时候也能“温故而知新”(可别让别人起诉我侵权啊!),说的太飘逸了,咱们书归正文,说到电影,我去查过电影的定义: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艺术,我觉得最主要的本质是反映生活,不信你可以想想,咱们看过的电影,都是取自于生活,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科幻电影呢?好吧,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电影可以反映过去,反映当下,也可以反映未来,科幻电影也是从我们的当下出发,去推测出的未来生活,好多科幻电影都是以小说为蓝本,而原著小说是作者展望未来的真实体现,推荐大家去读读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很多在以前看来是异想天开的东西,在现在看来却司空见惯,所以电影的本质,毫无疑问,就是反应生活。
费了那么多口舌为什么要一直强调这个观点呢,因为我觉得,烂片的定义不是电影的剧本多么烂,演员的演技多么烂,而是它有没有反映生活,让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剧本,演技的问题,可以否定电影,但是不能否定生活,因为作为一种艺术,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外在的手段去感知生活,在艺术的房间里,你不可能直接去接触生活,只能通过外在的手段,小说也好,画作也好,还有电影,手段本身再烂,生活不会烂。所以如果一部电影剧本烂,反应的东西也很烂,那才是烂片,不仅是烂片,还是会害人思想的东西。其实我觉得本来能让观众满意的反映生活的电影是很平常的,只是现在我们的口味提高了,你去看看电影发展史上之初的电影,你会觉得,这也能叫电影吗?平平淡淡的电影,我们因该用平常心去对待,毕竟精品电影其实很少,就像能吃到鲍鱼鱼翅因该值得庆幸,要是吃不到,能吃饱也因该心怀感恩。
铺陈的东西就说这么多,下面说说我对这部电影中反应出的生活,还有背后本质的理解。
电影开头以主角李家吾的车被烧开篇,因为李家吾所在的杂志社报道了某些不愉快的内容,所以才惹火烧身,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窦唯的烧车事件,影片一开头就定下了电影的故事背景,这是关于传媒的故事,有人想出名,想尽各种办法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想起来这些年的各种炒作,各种门,各种窗户,各种床,还有床上的人,多少人天天较劲脑汁的想增加曝光率,为了什么?为的就是出名,出名之后的各种阴谋诡计,所有这些,归根到底脱不开两个字,“名利”。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没出名之前想尽各种办法招惹各种目光,恨不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看我,为了让你看我,违背道德,违背良心,根本不算什么,只要能让自己的身影走进大众的目光,什么都可以商量。
但是当人出了名,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倦,厌倦无处不在的记者和狗仔,为了躲避曝光,口出秽语,出手打人的,比比皆是,我就在想,当初那么多人想要曝光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增加曝光后再减少曝光吗?万事皆有因,我想只有当事人能说清楚吧。
影片后来,李家吾和被她甩掉的前女友叶青被拍到在一起热聊,记者采访叶青是不是要和李家吾复合时,叶青愤怒的呵斥记者无聊,之后某个记者私下说了一句:”装什么装,没有我们你是个狗屁明星?“。确实,名人都烦狗仔,不过如果没有狗仔,你和其他人还有区别吗?当然了,本来也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那些代言,那些片约就不会再有了。
之后的情节,李家吾想要办一本新杂志重振雄风,为了宣传杂志办了一场同名的选秀活动《时尚先生》。苦于请不到大牌评委增加收视率,李家吾到处筹钱,还邀请前女友双料影后叶青当评委,但叶青因为李家吾的抛弃怀恨在心,所以策划报复李家吾。在宴会上李家吾说出邀请的请求,叶青那种想要发脾气却又笑对四周的表情让人难忘,名人的生活看似风光,不过仔细想想,在大众面前,要步步小心,不能有负面新闻,要一直表现的完美无缺,否则就会被大众遗弃,要是换做我,给多少钱也不干,人这一辈子,为啥活着,我一直以为就是活个高兴,活个洒脱,被人好吃好喝的养起来,人家叫你笑你就笑,让你脱你就脱,还有什么意思。电影中给参赛选手拍写真照的那一幕,不正反映了艺人的苦处,叫你摆什么姿势就得做什么姿势,我想他们帅气阳光的表情下,是一颗被束缚挣扎的心,没有任何人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有什么方法,选择了这条路,已经不能回头了。
记得在电影的宴会中有个娘娘腔,上一秒还在和别人说着李家吾的坏话,一扭头就和李家吾又是握手又是热聊的,还有之后的一系列场景,这宴会就是一场假面舞会,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在寻找着自己的猎物,有时候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最大也就是赤道的长度,这是在这个地球表面上最大的物理距离了,可是人心的距离要比这不知远多少倍,那是一种可以永远也走不到的距离,有些人即使千山万水,我们也想去见一面,有些人,即使就在眼前,我们也发自内心的不想多看一眼,所以我们要努力分清,因为所看到的不一定是因该看到的,所听到的不一定是想听到的,人心呐!人性!
再来说说电影里面的选秀,我觉得真正的选秀因该是一个展示选手的舞台,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大众的意愿趋向,可是理论与实际永远是有差距的,电影里的选秀更像是一个案板,一个卖猪肉的案板,选手被拿到这个案板上被人挑选,被人挑中的就红了,没有挑中的就被当作烂肉扔了,而且你是不是烂肉不一定和你自己有关,即使你完美的无懈可击,也有可能成为烂肉,因为你不符合卖肉人的规格,或者说其他的烂肉被厂家用钱给留下了。现实中的选秀也像这这一样,黑幕,虚假,都是打着娱乐大众幌子的赚钱工具。电影中的选秀是一场男性的选秀,叶青对于男人的评价是:”现在的男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装,装贵族,装有钱,装文化人,装外国人,什么都装,装的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其实何止是男人,只要是人,只要是内心空虚又没有物质财富的人大概都是这种心态吧,因为别人都装,因为不想让人看不起,想让别人觉得自己也是有品味的人,所以也就跟着一起装,装各种人,到最后,丢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可悲,可悲......
选秀的开始,为了增加收视率,制作方决定节目首映让选手以”脱“为话题,吸引大众的眼球,可以说为了收视率,道德什么的,都可以抛弃,但是想想,谁愿意没有廉耻的活着,之所以这么拼命的博人眼球,还不是为了让大众关注,说道最后,人们批判的指责着无良媒体的同时,自己却仍然参与其中,这不是讽刺是什么?
选秀推出后大受欢迎,制作团队开了一个庆功宴,李家吾高兴的大喝特喝,别人劝酒,他说,他为了这次活动,和无数人喝了很多酒,可是这一次最开心,就让我喝个够吧,可以看出,李家吾看似冷酷的外表下,内心也会挣扎,渴望解脱,但是他没有办法,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他不能摘掉自己的面具。
最后说一说电影里的人物,首先来看看主角李家吾,大家都说编剧的功力太差了,主角写的更差,一个八卦杂志的主编,写成了一个有责任心的负心汉,负心汉大家见得多了,但是没有见过方中信这样的,能把花心说的那么大方,把自己的意图说的那么直接,但是我更愿意相信,生活中并不只有至善和至恶的人,我们评价东西的时候习惯标上好或者坏,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个世界的标准并不只有两种,我更愿意相信生活中有像李家吾这样的人,他们有时候为了成功会耍手段,动用关系,但是他们的内心并不邪恶,他们很平常,他们也希望有完美的生活,只是这个社会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谁没有迷失过,悔恨过呢?
再来说说叶青,孔维的演技确实有点瑕疵,但是还是有闪光点的,当她挣扎在是否继续报复李家吾时,独自在深夜的街道上吃着冰欺凌,吃到最后泪流满面,是她想用冰欺凌来让自己的心冷下来,以至于可以继续报复李家吾,还是她想用冰冷来麻木自己呢?
接下来是叶青的助手迦宁,他的角色是最适合陈奕迅那首歌的角色了,”爱一个人是不是因该有默契,我以为你懂得每当我看着你,我藏起来的秘密,在每一天清晨里,暖成咖啡,安静的拿给你......“,迦宁喜欢着叶青,他看出了叶青还喜欢着李家吾,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沉默,在角落里默默的支持着叶青,迦宁说:”爱是一个人的事“。确实,爱一个人是自己的事,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祝福。
最后说说李家吾的上司,一个为了收视率不顾一切的商人形象,我觉得他是当代一些无良媒体扭曲价值观的直接载体,对他的描写是那么赤裸裸,他的行为,他的话语,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当然,即使自己在做着违背道德的事情,也毫不感觉羞愧,到后来节目出了问题,连他自己都自身难保时,他说没办法和上面交代,可以看出他本人也只不过是一颗棋子,电影中描述之外,还有更大的利益圈子,电影里的人物都只不过是受别人摆布的人偶罢了。
电影的最后李家吾决定退出节目,最终叶青在车站找到了李家吾,李家吾向叶青回头一笑,电影随即结束了,结局到底是怎样的,没人知道,也许李家吾良心发现后,决定换一种生活,也许李家吾最终没有和叶青在一起,反正这不重要了,能确定的是,李家吾和叶青冰释前嫌,互相原谅了对方,我认为编剧的意图是让人们觉得就算生活中有再多的阴谋和欺骗,只要我们在看透这些后选择脱离,生活还是美好的。
这部电影,用心看,总会有收获的,欢迎一起交流讨论,谢谢大家耐心的看到了最后,期待下一次的影评
真是无聊,选秀,中性一锅顿,靠春哥超冷饭,唉,这类电影应该打上mark:茶几片。看了觉得自己就是一杯具!
突然在一部静悄悄的电影里发现了两位好演员
她究竟和李宇春有什么关系啊!!!!!!!!!!
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过。。
當年隨手下了個PMP,在PSP上看了。完全不記得講的什麼了,還是對自己壓的PMP的小澤印象深刻。
想问,叶青她妹跟春哥是什么关系!!!(虽然这部片子叫《时尚先生》,可我总觉得土得掉渣)
满目做作男轮番献丑,渣子堆里扒出来的台词,一滴都唔啱心水的衣装,无比讨厌的女主,一身土气的女二。....但素 !! 我爱吕玉来~ 大概1h8min,「马上就要决赛了」内语调,内眼神,内个忧郁~ 啊啊啊,微翘嘴角诱人心神的落寞淡笑~ 啊啊啊啊~魂儿都没袄~
反正我就觉着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国产电影真的越来越2了。
回首时,你还在。 最深的感动和真情,用眼神,就可以表达。
我表示这女的真的能装哥!但是剧情连一般性的小说都比不上。@Home CCTV6
写的是喜剧,可就是没有一点可以让人觉得好点的地方。剧情非常 一般。而且很怀疑导演的拍摄水平。要感动没感动,要搞笑没搞笑5
比想象中好一点点。
春哥,有人给你拍纪录片儿了
总而言之,整个片子就粗糙,并且抱歉,非常的不时尚。
2009.1.28 被海报骗了,怎么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那个,是在影射李宇春么?然后吧,那廖宇木有帅气,木有秀气,也木有气质啊。还不如找李宇春来。孔维怎么搞的那么象舒淇。其他的我就不说了,娱乐片而已,说那么多干吗。看热闹就行,别较真了。ps:给我一个摄影师正太吧。
我老说的:就是讲弄个选秀的叫时尚先生结果让一个女的去参加了原因就是报仇用
1.漂亮男人的面孔是因为对比度大;2.女人的可悲在于自以为独立,自以为有手段,自以为性感的不可方物;3.港片里演剩下来被捡起来拍,还可怕的试图让人相信当今中国的时尚界就是这种水准。4.关于那个廖宇的角色,设计得明显不怀好意。
猛然发现我一直看过这电影却不好意思承认。。。。方帅啊 我错了 没你就只有一颗星了
《时尚》真舍得烧钱,故事迎合得相当勉强,角色的表演也是参差不齐,方中信在吃老本,孔维靠的是身材,因为脸真的没法看,吕玉来的戏份太少了,没什么发挥,其他人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