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e can go anywhere , if we want. we can go anywhere.
2.有一天,突然...他走了。他只是挂在那里。那时候这一切开始。她是如此美丽。她是如此漂亮,如此有趣。
3.不一样的天空在不一样的眼中。也许你注定无法流浪,但也不再失落,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引导你下一步的生活。
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都酷似雷蒙德·卡佛的小说:个人被囚禁于生活当中,无力自拔,在由亲人建成的囚房当中逐渐沉沦,荒废人生。每日的生活是那样的令人厌恶,有一个胖得令人羞耻的母亲,两个任性的只管把责任往哥哥身上推的妹妹,还有一个只会不断地去闯祸的白痴弟弟。对了,还有那个十七年前就早早逃离了生活的囚房而走入死亡的囚房的父亲。吉伯特的人生是这样的可怕,这样的枯燥,这样的没有意义。就连所谓的出格行为——搞别人的老婆,其实也不过是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就像后来那个越轨的妇人所说的那样,她之所以选择吉伯特,不是因为她爱上了他,而只是因为,她知道吉伯特永远不会离开,是因为吉伯特无能逃离这个囚房,除非他走上他父亲的老路,向死亡寻求解脱。又或者,他要远走它方,正如他在痛打了阿尼以后所试图做的那样。然而,他又不能,他有着他对他的家人的爱,因为他有着他的责任,他就是这个囚房的支柱,一旦他逃离,这个囚房就必将分崩离析。
这部片子的英文原名是这样的一个疑问句:"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当我们看到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时,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是吉伯特的家人。我们会认为,是他的家人在羁绊着他,是他的母亲、妹妹与阿尼在eating him。
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故事可以是一部美国小说,但绝不会是一部美国电影。将家庭描述为囚房的电影,最可能出现在北欧,也可能出现在法德,甚至会出现在日本,但却不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好莱坞。好莱坞就是美国,而美国人则从来不曾离开过家庭。即使是所谓的嬉皮士,所谓的垮掉派,他们“在路上”,但这只是因为他们无家可归。他们处处叛逆,但他们的叛逆却是以他们所叛逆的对象——所谓的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为镜子作对照的。他们这样叛逆,是因为他们怀想他们所叛逆的对象,是因为他们没法过他们所叛逆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只能叛逆。美国人民爱家庭,因而好莱坞同样也爱家庭,所以,"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的答案就绝不可能是吉伯特的家人。
美国人雷蒙德·卡佛曾经这么说过:“我小时候,阅读曾让我知道我自己过的生活不合我的身。我以为我能改变,但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就这样,在打一个响指之间,变成一个新的人,换一种活法。”但显然,丹麦人莱塞·霍尔斯道姆在叙述这个美国故事的时候并不认同这一点。他认为,我们是能够改变的,他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真正在eating Gilbert的不是他的家人,而是Gilbert的生活态度。他说,真正的囚房不是吉伯特的家人,而是吉伯特眼中的家人。如果我们从来不去打开房门的话,那么再怎么宽敞明亮的套间也与囚房无异。如果我们从来不肯笑对生活的话,那么生活也只会对你恶脸相向。影片的第一个转折点并不是母亲的死去,而是吉伯特将车掉头回家,贝奇充满关爱地照顾着阿尼的那一段。自此,吉伯特的生活就开始进入了不一样的天空,因为他学会了以不同的态度面对人生,他学会了去打开房门,走出自己制造的囚房。电影中吉伯特一而再地对贝奇说,阿尼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下水的。然而,阿尼最终却真的下水了——在贝奇充满爱的鼓励之下。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只是还不够努力。我们从来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去鼓励阿尼跳进水中,于是他也从来不会下水;我们从来不曾鼓励母亲去锻炼锻炼,却只是将来偷看的孩子抱起以发泄自己心底的那微小却实实在在的怨恨,于是母亲也就成为了笑柄;我们从来不曾试过再付出多一点的努力去改善我们的生活,却从来只是咒骂生活给得不够,于是生活就真的会如你所愿,于是生活就真的不会给你太多。我们从来只埋怨别人做得不够,却不问自己做得够不够。于是,和你偷情的那个人妻就把你吃定了,生活就把你吃定了。于是,你就被"Eating"了。然而事实上,真正在毁掉我们生活的罪魁祸首,是我们自己。《茉莉人生》里头有这么一句话:“在任何时候,人都能够自己选择。”我们难以选择我们要在怎样的生活中过活,但我们可以选择过怎样的生活。有时候,要看到不一样的天空,并不需要走到不一样的地方,而只需要有着不一样的眼睛。
而至于到底是谁的看法才是正确的?是卡佛还是霍尔斯道姆?人到底能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无知者如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无论是卡佛还是霍尔斯道姆都会赞同这样一点:我们应该努力活出美好的人生,活出不一样的天空。
http://23992900.blogbus.com/logs/49162034.html《不一样的天空》由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皮特·海格斯为编剧,约翰尼·德普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一部爱情生活喜剧片,主要讲述的是格雷普家里的不幸遭遇和吉尔伯特与贝琪的爱情。
当年的德普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还是非常的年轻帅气,当年的莱昂纳多还是一个青涩的少年,傻得可爱。尽管整部电影显得有些阴郁,有些沉闷,但是这并不是一部让人看后心里一沉的电影。相反,片中时时展现着温情与希望。所以,尽管生活显得不易,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吉伯特的家庭仍然显得温暖,特别在对弱智的亚力的态度上,这个家庭显得充满了家庭的幸福,吉伯特不厌其烦的处理着亚力制造的麻烦,当失手打了弟弟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愧疚令人感动。当一家人来到警局带出亚力走出警局时,面对围观者的嘲笑,一家人坚定的围在母亲身边,那一刻,这个家庭显得充满了尊严,甚至在围观人群的嘲笑中显得有些高贵。当母亲死后,为了避免死去的母亲成为她生前不愿成为的笑柄,他们让母亲与她生活的屋子一同燃烧,火光照亮了天空,同是他们生活的小镇的天空,此时已经是不一样的天空,他们以火光向过去的生活告别,他们开始了新的生活道路。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部电影可谓星光灿烂,莱昂纳多那时年纪那么小,演技已经不得了,天赋异禀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吉尔伯特和母亲邦妮、智力迟钝的弟弟阿尼及两个姐妹一起生活在父亲生前建造的破旧房子里。吉尔伯特和恩多拉保险代理人之妻贝蒂带有暧昧关系,吉尔伯特经常给她家送货上门。有一天,弟弟阿尼偷偷地爬上了小镇中心的煤气塔。吉尔伯特赶来哄他下来,与围观人群中的外地青年女子贝基结识,交上了朋友。吉尔伯特的日常生活全部被贝基的到来打乱了。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他再也不那样重视他和贝蒂的关系了。贝蒂的丈夫莫名其妙地突然淹死在水塘里之后,贝蒂告诉吉尔伯特她将离开本镇去外地生活。阿尼全家也准备庆祝他的18岁生日。贝蒂和她的祖母打算翌日即离开小镇。吉尔伯特也想离开这里,陪伴了贝基镇整整一夜。阿尼生日的前夕,母亲邦妮安详地死在睡梦里。一年后,吉尔伯特和阿尼又来到大路旁,等待贝基的野营车从这里路过。
多年以前,小李演的是德普的弟弟,现在,努力一下我觉得小李可以演他哥
Depp把Gilbert这个平凡的小镇青年演得宛如自己。质朴,真实。
好电影。不是因为强尼德普,而是确实好。人生琐碎,情感真挚。
早在1993年,李奥纳多19岁时就贡献出让强尼德普都逊色的天才演出
狗眼!我的狗眼!!!全片就看见他抱他,亲他,给他洗澡,为了脱他衣服而揍他,被他骑乘揍(唔噗!)…………他和他分别是强尼德普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然,这真的是一部温情乡村家庭剧。
鲸鱼妈妈、弱智弟弟、已婚欲女、殡葬员朋友、房车流浪女友。。。小镇生活like hell,非常的超现实主义~最后一把火烧个干净!(foodland和汉堡车,象征侵入“田园小镇”的工业势力。抱着超市买来的蛋糕被自己的boss——杂货店老板撞正着~怎个尴尬了得!)
他们那时候,都貌美如花。
天啊!leo!!演的太牛逼了!
不得不承认leonardo比depp出彩太多太多了,leonardo真是个天才演员!!...and what's eating you...其实电影本身可以更简短和有冲击力些的
小李太厉害了,感觉他一直在努力退步。
永远也不要指望可以一把火烧光你的旧生活。
德普年轻的时候莱奥纳多还是个傻小子,现在,他们俩同步了,莱奥纳多看着比他还老且富态,这是对岁月不饶人的最好诠释,德普在这里最美,莱奥纳多的表演天赋惊人
好不容易德普和路易斯都正常了一回,哪知是李奥这厢出状况
李奥纳多表演最好的一部电影
生活有时令人绝望,但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的闪亮和温存,寻找到不一样的天空。不完美才是人生。
小李演技超赞,超过戴普
苦逼娃与傻逼娃火烧老宅的故事
年轻时代的Leonardo DiCaprio和Johnny Depp演技大赞!两位巨星未成星之前的自然演技融汇在这部电影中,虽然电影总体剧情较为缓慢,但是不能掩盖两位男主的强大演技。推荐!
李奥纳多里面白痴演的真不错
雋永溫馨的小品電影,看導演就知道,當時的李奧那多演的真好, 真是可愛極了!還有帥翻了的強尼戴普,那時候的演技就已經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