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ndable,越战时是牺牲品,10年后,兰博为了救出美军俘虏,再一次成为了牺牲品。战士们为了国家,抛弃一切,献出自己的全部,兰博想要的只是国家---love us as much as WE love it ,这却成为了一种奢望,执政者抛弃他们,国民谴责他们,他们牺牲一切换来的只有遗忘和排斥,a war against all the soldiers returning ,骁勇的兰博却永远打不赢这场战争。
越南战争从1955年到1975年打了20年,美国整个建国史才200年,是美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战争。
1973年1月2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正式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
1975年4月30日7点53分,搭载最后一批美国人的直升机飞离西贡,一家旅馆楼顶上的直升机撤退也成了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结束的标志。
美国毁约没有支付战争赔款,越南扣押战俘。电影中已经是1985年,战争已经结束十年,仍有部分美国战俘在他们战场上,忍受着苟活着。迫于国内舆论压力,派兰博前往越南查证是否还有被关押的美国战俘,其实只是一场政治表演。政府高层压根不会为了营救战俘而支付高额赔款,兰博和那些战俘,在政客眼中都是牺牲品罢了。
以下这段摘自百科:
越战之后,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众多越战反省者的鼓励下,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可惜,这一用血和泪总结出来的教训,在美国政府中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鉴戒。
我想看史泰龙电影的不是为了看故事情节,而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兰博式的人物情节,当然我也是一样。我也喜欢史泰龙的电影,时隔多年再看史泰龙第一滴血系列电影,感觉还是那么经典。影片中我们看到史泰龙的遭遇,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像我们爱他一样的爱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把我们抛弃。希望回国有更好的待遇,而不是指责,在战场上流汗、流血,不希望回家在流泪、流血!
照我看来,Cosmatos 把Stallone 拍得就像个公主,特别是登上飞机前。
另外片子里统共出现时间没多长的花瓶女主角也很迷人。
Rambo系列的主题歌都非常好听,因此正片结束后一直盯着字幕看歌名。
这集的主题歌叫Peace in our life,是Sylvester 的弟弟Frank Stallone唱的。
动作明星史泰龙的弟弟Frank Stallone 是个很有成就的创作型歌手,得过金球奖和格莱美提名,发过三张白金唱片,10张黄金唱片,比他哥哥小四岁,今年60了。
兄弟俩的父亲在年轻时代曾希望成为歌手,结果史泰龙的弟弟弗兰克 史泰龙实现了他这一愿望。在Rocky 等很多史泰龙电影里,主题歌就是他唱的。此外,Frank还演过大概六十多部电影。
看照片兄弟俩的确很像,但两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显然,他哥哥更像个演员。
Frank Stallone个人官网上眼下挂的主题歌非常好听。
第一首Far From over 是他哥哥史泰龙和约翰特拉沃尔塔合演的电影staying Alive(1983)的主题歌,节奏明快,Frank这里的歌声亮丽高亢尖利,好听极了,充满年轻时代的朝气,正像兄弟俩留给银幕和网络的,不会消逝的青春……
http://www.frankstallone.com
我永远无法忘却那一脸求炮的亚裔女子被无情的射杀在缅泰边境的小河上。7.6
兰博从一中无奈的战士成为二中的超人,我忍了。只是实在受不了二中让人分神的音乐,还有硬朗朗加入的浪漫戏。
极限造就英雄、悲愤造就英雄、没人愿意成为英雄、英雄就是这样逼出来的、如果这个世界上多一点和谐、多一点爱、多一份真诚、多一尺信任、那么:这个世界将不再需要英雄。感恩的世界、只有一声惊叹!!
兰博,最经典的孤胆英雄,铁血汉子纯爷们,第二部故事简单,场面火爆,虽然思想内涵上没前作那么深刻,但也看的很过瘾,不会因为是老片子而失去它的色彩。“希望国家爱我们,就像我们爱她一样。”兰博的这句话,让人感触良多。女主看着好像武林外传里的祝无双。
十分紧凑剧情开端和满满的铺垫,恶心丑陋的官僚主义,当蓝波再一次被遗弃,战争俘虏再次成为弃卒,蓝波爆发了,还有,不单007有邦女郎,我蓝波也有红颜知己,整体来说,85年的影片,简直超水准发挥!
第一滴血系列的第二部,比第一部紧张刺激了不少,感觉更像动作片了,里面各种格斗技巧和战斗场面都变成了经典,尤其喜欢那个越南反抗军的美女,好有味儿
语录:我们的国家能像我们爱她一样地爱我们,那就是我想要的。
自己这边的直升飞机就近在咫尺然后,又飞走了 敌军如水草般围了上来..........
要知本片的导演可是卡桑德拉大桥的科斯马图斯!此公美利坚自黑力道更甚于史泰龙,也才有了半程时救援直升机的无耻折返那一幕。此外在暴力尺度上也因对手从小镇美国警察换成外部死敌苏联军人而有恃无恐,扭转了首部曲后半程毕竟内斗被迫收敛所导致的反高潮缺陷,可矫枉过正大开杀戒的不加节制也相当程度削弱了讽批那层含义,被世人诟病(误解)为逞勇斗狠炫耀武力的好莱坞主旋律大片多少有点咎由自取。……这片的另一大贡献是借兰博之口早早预释了“敢死队”(Expendables)一词的含义:就像某人邀你参加聚会,你没现身,也无所谓。
据说女主无双得了金酸梅奖,我觉得其实还是可以的,这一次的兰波大杀四方,简直是铁血战士!
再度抨击了越战失败后美国ZF的不作为,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民主国家与独裁国家的区别。比之第一部更加酣畅淋漓的个人英雄主义,向动作片的黄金年代致敬。
如果说第一集胜在内涵的话,第二集毫无疑问是商业观赏性上的王者,不知道这与卡梅隆编写的剧本有无关系。第二集在许多地方都经典到了成为原型的地步,《魂斗罗》,《潜龙谍影》...尤其是后者,潜入,拷问,激战,小岛秀夫的代表作总是免不了对这部作品的致敬。
I want…what they want,and every other guy who came over here, and spilt his guts, and gave everything he had, wants..for our country to love us…as much as we love it.
在异国奋战却落得骂名与被舍弃的结局,没有什么正义与和平这类冠冕堂皇的理由,仅仅是一纸命令就甘愿拼上性命。想要的也不是衣锦还乡功名利禄,仅仅只是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像我们爱她一样地爱我们”。
那个年美国尽拍些拿苏联开涮的片子
混血女猪是看点。
兰博不死,续集诞生:这部才是纯粹的八十年代动作片,虽然反思性远不如第一部,但至少是简单火爆还能自圆其说。
这部还比较像动作片哈,我就是喜欢恶俗的片子。卡梅隆那时候正在拍一部“小电影”——《终结者》,哈哈哈。
这部《第一滴血》的续集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和詹姆斯·卡梅隆一起编剧的,结果得到了当年的金酸梅最烂影片。其实这部片子比第一部更为火爆,我在MP4上看感觉战争场面比在电影院看《敢死队》还要爽,不过在情节方面确实是太简单了,很多对话也挺幼稚的。片尾曲是史泰龙的弟弟唱的。
很多地方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并不是很高明。但是经典就是经典,无法复刻,无法泯灭。蓝波【史泰龙】也许是美国最早起的荧幕英雄,他带给那一代的是无法忘却的经典回忆。第一集其实有2个结局,不可否认的是自杀的剧情似乎更完美。第二集蓝波依旧腹背受敌,受尽折磨历尽坎坷最后一人独闯天关可谓过瘾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