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

HD中字

主演:黄轩,染谷将太,张雨绮,秦昊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妖猫传 剧照 NO.1妖猫传 剧照 NO.2妖猫传 剧照 NO.3妖猫传 剧照 NO.4妖猫传 剧照 NO.5妖猫传 剧照 NO.6妖猫传 剧照 NO.13妖猫传 剧照 NO.14妖猫传 剧照 NO.15妖猫传 剧照 NO.16妖猫传 剧照 NO.17妖猫传 剧照 NO.18妖猫传 剧照 NO.19妖猫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妖猫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盛唐时期的长安城,白乐天(黄轩 饰)本是朝廷要官,却为了收集写诗的素材而甘愿被贬为起居郎。长安城内连连发生离奇的死亡事件,就连当今圣上也难逃厄运离奇身亡,这一切都和一只神出鬼没的妖猫有关。日本僧人空海(染谷将太 饰)本为了替皇帝解咒远渡重洋而来,却和白乐天意气相投,两人决心携手调查案件真相。 一首如怨如诉的《清平调》表明,妖猫作祟和三十年前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张榕容 饰)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追寻着曾经迷恋杨贵妃的阿部仲麻吕(阿部宽 饰)所留下的日记,白乐天和空海一同见证了大唐曾经的荣光,亦揭开了当年隐瞒至今的阴谋。大唐狐妖传勇者无惧2022蝶恋奇缘农村合伙人师任堂:光的日记爱歌:约定的承诺百变大咖秀 第三季五魁龙虎少年队外来媳妇本地郎2恋梦空间第一季夜班司机 (2018)的士惊魂两周后就死封神榜之凤鸣岐山警界双雄恋爱播放列表金麦侦探社美丽誓言天地有情人人都在谈论杰米星际大逃亡谁疯了?地方英雄神奇季风嫉妒2020纵情起舞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我唯一的拥护者万家春漂亮男人吉姆·亨森:理想之人城市特警我们是这样长大的堡垒2021求救信号阿凡提情迷V女郎恐怖魔笛走向共和未删减版控制泽塔

 长篇影评

 1 ) 如临春宵·如临炼狱

1. 陈凯歌也许是第五代里最具形而上情怀的导演——他的电影几乎都关于“至真”、“至善”与“至美”,它们的来临,它们的毁灭。 而刻画这种来临与毁灭,恰是陈凯歌的拿手好戏。 为此,《妖猫传》里的“至美”化身杨玉环死了许多次:死在千秋万代的史笔,死在口耳相传的野闻,死在白居易雪夜孤灯的奇想,死在李隆基机关算尽的筹谋。对少年白龙,贵妃之死是恋事的葬送;对殉葬的黑猫,贵妃之死是人类的尊严扫地;而对倭国法师空海,未悟道时这“死”是石棺盖上的血痕狼藉,已悟道后这“死”是梦幻泡影的无上密。 就这样,陈凯歌设下了连环套,开启了他迭章复沓的七宝函。 杨玉环每死一次,死亡的弦就拉得更满,而它的命中,就将更有力量。 陈凯歌迷恋毁灭的过程,热衷于不眨眼地注视“概念”陨落的每一个瞬间。是的,他勇气可嘉。 但,真·成年人从不如此。就好像,古希腊时代曾有苏格拉底与他的追随者抽丝剥茧地穷究“何为善?”“何为美?”“何为勇敢?”,而在近现代的哲学中,我们只是更为机变地,在经验层面上四处镶嵌这些美妙的概念,更或是,悬置它们,避而不谈。 事情是这样的:当问题非常本质的时候,人类出于对答案的惧避,会绕开它。 由此看来,陈凯歌所做的一切,都像是一个孩子孤独地逼迫自己注视某个黑暗的房间,天真而充满孤勇。 2. 毋庸讳言,我们中国人对大唐是有偏爱的。 在大唐,人如桃花,舞作胡旋,马配金鞍,剑可切玉,酒有胭脂色,而那时的风,可以破空万里,直度玉门关。 在大唐,既见文质彬彬,又见蓬勃野气,何其潇洒,又且何其沉郁,何其曼妙,又且何其激扬。 那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少年时代,万物始发的春天。 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雪,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于芳节。 看吧,万事万物悲欢交集的无限可能都已然铺陈在这里。 一切都在彼此生发、遥相呼应。一件事物激动着另一些事物,一个人激动着另一些人。 这样摇曳,这样缠绵,这样不可开交的春情动荡,因而帝王可以在三千佳丽中专宠他的妃子,因而少年可以在只言片语间爱上熟妇。 之后,坐拥天下者江山危殆,不惜性命者祭出了性命。 哎呀,老阿姨如我实在是喜欢少年白龙。 细想起来,他之所以奋身爱上,不过肇始于贵妃的一道眼波一番轻谈。啧啧,燃点那么低,烧得又那么剧烈,也就是少年之爱方能如此罢。 在我极为有限的经验与观察里,此等毫不留力的爱情,除了少年时,长成后是再也不能够的了。 那是岁月的杀伐还没有来,命运的消磨也还没有来,因为不知道枷锁的存在,故尔尚能自由挥洒的黄金片刻。 须知,世事无常,浮生千变,中年之后也许油腻浑浊到自己都不忍相认也未可知。 如果有那个运气恰好在少年时遇到一个人,刹那间寒毛倒竖,魂胆俱起震动,就此堕落般地爱上她,销魂蚀骨地赔上余生,讲真,谁又能说白龙所选择的,不是更好的命运? 刘昊然演得也极好。收着演,仅有的几处爆发也是点到为止,分寸精准,绝不放肆。 当他在极乐之宴上感知到了贵妃的“懂得”——他爱上她,恰是因为这份“懂得”——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那是一个少年人的恋情初次被激发的眼神,绵密如雪,清刚如竹,全无腥气,真是好。马嵬兵变后,他倾三十年之光阴守护贵妃的尸体,甚至不惜自毁引走蛊虫,附魂于猫,就在那刻不容缓的一刹,他诀别了自己的肉身,神情如魔又如佛,当真称得上“深情在睫,孤意在眉”。 我孤陋寡闻已久,看完电影赶紧跑去搜了演员的履历,才二十岁,更令人咋舌。 但那样浑然天成的少年清气,恕我直言,三十岁的人真演不来。 其实《妖猫传》里的爱情是很糟糕的,几乎不能更糟糕了。 因为其中所有人物的付出,无一例外是单向度的:白龙、阿倍、白居易对贵妃,贵妃对玄宗,丹龙对白龙。 施爱者与被爱者之间互动成本极高,背后尽是无边无际的幽暗博弈,以及深不见底的禁忌。 一个人在漫长的时空中默默地为另一个人放弃生命、故土和信念,是爱情吧?是的。但也很像地狱——“他人即地狱”的那个地狱。 万幸的是,少年白龙的爱虽然很虐、很疯魔,但却成立了,它化腐朽为神奇,点亮了萦绕在电影中所有爱恋关系周遭的那种阴鸷的氛围。 我甚至可以武断地说,白龙是《妖猫传》的魂,如果他爱得哪怕是少了一点点、轻浮了一点点、偏颇了一点点,这个故事都会轰然坍塌。

3. 《妖猫传》中的女性,皆如珠贝,自生光辉。 张雨绮是沉重的肉感。 仿佛她的肉体已然对她的艳丽投降,已经无从负担这份艳丽的重量。 于是乎艳光流泻而为情色、为欲念、为金沙、为魔魅,一切都是向下的、堕落的、无可救药的,直到死亡降临,终于,水银泻地一般,她突然轻盈了。 更为有趣的是,张的表演里有一种恰到好处的黏腻,语气和姿态都是黏腻的,慵懒,淫逸,带出强烈但微妙的猫感。 无疑,张所饰演的春琴是杨玉环的镜像,就好比《红楼梦》中晴雯是黛玉的镜像,彼此互文,两相烛照,是对宿命一物似是而非的洞透。 还记得吗?春琴在片中的初次亮相,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回眸。 那是风吹云动的片刻,美人媚眼如丝,色如春晓,且有潋滟水波的动荡。 回眸一笑百媚生,这是陈凯歌蓄意抛出的微妙线索。 故而,春琴的艳丽是必需的,她的死也是必需的——她的艳光正避无可避地指涉向杨玉环,她的死亡也将命定地成为杨玉环之死的复刻。 而杨玉环更是一个艳异的存在。 诚然,花萼相辉楼中一整场极乐之宴只为烘托贵妃那核爆般横扫千军的美,倾国倾城,美出一种空相。 但更为重要的是,她理解一切,然而爱一切;洞悉一切,然而宽宥一切。 这样的女性形象,几乎可以说填补了中国影史上一个空白——母神范型。 历史上的杨贵妃极善舞蹈,琵琶、击磬无一不精,演奏时多自创新声,梨园弟子皆不能及。 从本质上讲,她是一位艺术家,对世间万物洞察入微乃是她与生俱来的天分。 陈凯歌放大这一点,刻画这位权力旋涡中的女性,因懂得而生的慈悲,因慈悲而生的哀婉,因哀婉而至于形神俱灭,而至于万古寒彻。 她共鸣于白龙的身世飘零,对他说“寄人篱下,反倒让我对别人的好,一点一滴都想报答。你也一样,对吧?” 她珍重阿倍仲麻吕的爱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她也懂得李白的写作,“云想衣裳花想容”何尝是为一宴一人所作? 美人、佳酿、盛宴,统统只是触发文章的机关,而文章至情至性,流变万端,由契机触发,但绝不囿于那个契机。所以她完全不以为忤,反而回头对李白说“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 正因此,她的死,方能被陈凯歌悲悼而成母神之死。 —— 马嵬坡的颓垣间,一梯上下,男人们谋划着她的死法,而她华服端坐,在听少年吹埙。 其时天心月圆,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当她听到玄宗的决定,眼皮轻轻一跳,但依然,顺忍极了地,将装有一缕青丝的香囊递给了他。 她成全了他的尊严,更成全了他作为一个帝王的极乐之乐——他要一个人就算是去死,也要带着对他的爱和期许。 那个对着贵妃尸体迅速拉起的俯拍镜头,华丽而沉痛。 千乘万骑过去,一个帝国倾颓,而曾以一颗慈心去体贴这个帝国的女性将独自面对她的地狱。 贵妃既薨,得年三十八岁。 生命不过如风吹尘,璀璨如贵妃,一样逃不掉。 《红楼梦》里有一段判词,深得此中况味,“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杨贵妃实则早已被架空、被蒸馏、被提纯为一个符号,用以指代大唐盛世繁丽无双,她本人对此应该是有所觉悟的。 故而即便是在极乐之时,她的神情中仍然另蓄一层悲意。 试问,一个凡人何以负担一个时代的重量?惟以一死罢。

4. 玄宗皇帝散发击鼓一段,完完全全是片中华彩。 酒池旁,安禄山律动着肥壮的身躯,兽一样,肉山一样,阴影般的存在。 他的欲念、杀机和不臣之心,都已成事实,不能更明确了。 一鼓一舞之间,帝王与权臣的对垒,惊心动魄。 一曲终了,二人眼中都已有了魔意。 盛宴快将散去,战乱的阴云已经迫得很近很近。 乐至其极翻为大悲。极乐之宴原本就是一场盛况空前的幻术。 故事里,是唐玄宗呈现给世人;今时今日,是陈凯歌呈现给观众。 而我们,大唐盛世的追慕者们,统统中术了。 陈凯歌一向愿以电影传道。 因而《妖猫传》的主角既不是贵妃,也不是黑猫,而是诗魔白乐天和他的《长恨歌》。 它揭出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苦吟、追索、乃至“一字不改”的定见。 文章的光焰,何其盛大,甚至长过旧罪的阴影,长过悠悠众口的杀伐。 贵妃死亡的真相,是权术的操弄,是符号的陨落,却也是少年白龙一点真心的极致化。 此乃滔天幻术中的微渺真意,也是白居易手持风月宝鉴的反观正照,更是陈凯歌潜心苦修的白骨观。 徐冰有一个系列作品叫做《背后的故事》,与影片恰可互证,我很喜欢。 一幕之隔,正看是水墨画的传世之作,如《富春山居图》、如《烟江叠嶂图》、如《秋山仙逸图》,反观则是垃圾、塑料袋、扫帚和布条的堆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应作如是观。 幻术当中也有真相。 找到真相,抱持它,信守它,如此,方得以像那位怀抱婴孩的母亲,因心中一点毫无动摇的定见,竟可泅过无边无涯的怒海。 人应如何自渡?一只充满执念的黑猫,应如何将这三十年的色授魂与,一化而为鹤的超越与飞扬? 诗人白居易和法师空海,都以各自的途径参透了。 5.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018-02-03

我的个人公号:逍遥兽

 2 ) 如何评价电影《妖猫传》对原著的改编?

由陈凯歌执导的《妖猫传》就要上映了。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梦枕貘的魔幻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下称《沙门空海》),讲述了盛唐时期一段奇幻史诗

陈凯歌在《妖猫传》现场说戏。

陈凯歌的上一部奇幻电影,是“大名鼎鼎”的《无极》,距今已有12年;《妖猫传》筹备6年,拍摄5个月,后期制作一年,可以说陈凯歌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对《无极》的著名恶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广泛流传于互联网。

那么,是怎样的故事,能让陈凯歌继《无极》的失败之后,重振旗鼓来制作这么一部奇幻电影?

日本人对盛唐的怀唱

简要说明《沙门空海》的情节:日本留学僧空海来到大唐取经,因为平妖而卷入大唐宫廷秘闻之中,最后斩妖除怪,顺利取回真经。

呃,很像《西游记》,对不?

《沙门空海》的日本版封面,上面写着:鬼宴,沙门空海的唐国之行。

如果说唐僧需要面临一路上穷山恶水的考验,那空海需要经受的就是——大唐花花世界的考验?

确实,异国辉煌灿烂的文化,与去国怀乡之情的冲突,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小说本身,可以说是一个日本人对盛唐的怀唱。

之所以有这种情绪,得先从小说作者梦枕貘说起。

被誉为“日本魔幻小说超级霸主”的梦枕貘。

梦枕貘本名米山峰夫,1951年生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1973年毕业于东海大学日本文学系。梦枕貘高中时代开始发表诗及奇幻风格作品,并用“梦枕貘”这个笔名,意为“吞食梦的恶魔”。

他是掀起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波奇幻文学热潮的大师,他的《吼》系列将传奇小说带向暴力与性的成人方向。更广为中国读者熟悉的,则是他是大热作品《阴阳师》的作者。

《阴阳师》中安倍晴明&源博雅组合。

尽管《阴阳师》最负盛名,梦枕貘最满意的作品却是《沙门空海》。他曾说:“《阴阳师》是短篇小说合集,连载不久就推出单行本,甚至连修改的时间都没有。而本书则是经过长期坚苦构思产生的,相对《阴阳师》,我在本书中耗费的精力要大得多。”

具体耗费了多少精力呢?30年前开始构思,花了17年写作,15次来中国采风,3次重走唐玄奘“西游之路”。

而盛唐,也是作者本人心目中的“最爱时代”。

梦枕貘曾经说过:“如果有一个可以让时间倒转的机器,可以让人在他最向往的地方停留一个小时,那我选择去大唐时代的长安参加一个特殊的宴会,里面有玄宗皇帝、杨贵妃、李白、杜甫。看杨贵妃起舞,听李龟年伴奏,饮酒作诗……”

醉酒的李白,《妖猫传》中将会还原作者梦想的这场宴会。

《沙门空海》中,梦枕貘就透过空海之眼,描绘了长安的繁华和多元,也多次借空海之口,表达了对于开放而自信的大唐文化的无限仰慕。

像“彼时长安是世界的中心,世界最伟大的城市”这种句子,文中出现了不只一次;出自日本才子橘逸势之口的“像我这般才华的人,此地多得无以数计”,也表达了对唐朝文化的崇拜。

诡谲的故事

作者说了,《沙门空海》是个魔幻故事。

一开始,作者就用一个含有色情元素的诡异故事提高了读者的期待:一只黑猫来到金吾卫刘云樵家,口吐人言,还强占了刘云樵的妻子。

猫演员luna虽萌,可原著的黑猫绝不会让你想亲近。

事情还不止于此,一天,妖猫叫醒睡梦中的刘云樵,告诉他,有件有趣的事情要和他分享。

“唐德宗皇帝将要死了。”妖怪不改声调地说。“大概明年初就会死吧。”

德宗皇帝果然数日后死亡。日本僧人空海,随遣唐使团坐船东渡大唐,他与同行的留学儒生橘逸势结为好友。来到大唐后,为了扬名以便更快地求取密宗佛法,他主动展开了对妖猫的调查,更多的奇异事件也找上门来,而所有的怪事,似乎都与已逝多年的杨贵妃有关……

画面一转,正文随着空海的视角开始,一路上,一个个奇幻诡异的场面不断展开。有的是展现主角空海的与众不同,大多悬念作者却不急于揭晓。

比如,在前往洛阳的路上,空海与同行遣唐使路过一家客栈,客栈厨房遇见怪事——从五天前开始,每天晚上厨师烤栗子时,都会出现一只鬼手,从窗外伸进来讨要栗子。

从那个窗子,一只白白细细的手正往屋内伸。 就算逸势不说,此时所有人也正同时注视着那光景。 手指头先从窗子钻进来,游泳般慢慢地摇动手掌。 从手掌到手腕的部分,细长得让人吃惊。 那只手,好似在乞求什么般地上下摇动着。

而后,空海运用自己的智慧,成功替客栈解决了这一问题。之后,空海遇到了更多诡异的事件。

比如,棉花田里夜半时分从地下传出私语对话、长安街头竖起怪牌子,以及那强大狡诈的猫妖……加上各种咒术、蛊术、幻术等等,《沙门空海》不仅风格暗黑,而且悬念十足,营造了一个妖异诡谲的大唐。

散漫的文风

《沙门空海》的文风,整体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散漫。

这种散漫,首先表现在“平淡如水”的描写风格上。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那天下午,云樵的妻子坐在看得见庭院夹竹桃的厢房里,正吃着木盘上的瓜果。 女佣切上来的是哈密瓜。 整颗哈密瓜对切成两半,再将每一半切成三片,她正品尝着这些哈密瓜。 这时,有只黑猫,慢条斯理地从庭院走了过来。 那是只长毛大猫。

整篇小说基本都是这样行文,寥寥几句一段,很少有详尽细致的描写。特别是涉及对话场景时,常常一句一段能说好几页。

把字号调小后,这满屏的省略号让人眼晕……

这种风格,喜欢的人会觉得有小品文的风味,而不喜欢的则很容易觉得词句平实,文章淡而无味。

除开描写风格,这种散漫还表现在情节没有重心。

整个《沙门空海》洋洋洒洒约一百万字;小说的时间设定,横跨盛唐和中唐五代皇帝,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到唐顺帝李顺为止。

光看这个字数和时间跨度,一般会让人感觉是鸿篇巨制,可《沙门空海》的主线故事却相当单薄,从各卷标题就可见一斑:入唐,讲了空海和橘逸势从日本来到中国,听到一些奇闻异事;咒佣,讲了从棉花田里挖咒佣;胡术,查明真相过程中的种种争斗;不空,空海解决问题,学成归国。

情节如此简单,这么多字写到哪里了?全因作者在其中穿插了许多与主线情节无关的闲笔,模糊了故事重心。如果换一个行文紧凑的作者,估计两卷就能写完。

作为一个解密式的冒险故事,《沙门空海》在第一卷就抛出了棉花田异响、狡诈妖猫、长安街头怪牌等诸多谜团,但却不在乎揭秘进展,不断在故事里插入闲笔,估计许多人会读得焦躁不已。

横生枝节的闲笔

这些经常喧宾夺主的闲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类似《聊斋》式的小故事,作者借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有些段落,让人觉得有“大唐版阴阳师”的既视感。

晴明:叫我吗???(走错片场)

比如,《阴阳师》一直围绕“咒”的话题,通过安倍晴明和源博雅的互动,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其中有这么一段:安倍晴明为了说明什么是“咒”,抛给源博雅一个红色的石头,告诉他“那是一块烧红的石头”,就让博雅感到烫手了。

“原来是这样。只要事先让你相信是烫的,那么即使对并不烫的东西,你也会感觉到烫。” “对。” “就是说,关键是人心的问题喽?” “完全正确。”晴明再次点头答道。

到了《沙门空海》,这个互动变成了空海与橘逸势之间,围绕幻术与佛法展开的讨论。比如,在长安街头,空海和橘逸势目睹了方士凭空表演“种瓜术”,但空海为橘逸势解答了这实际是幻术。

“那是被言语所蛊惑了,大家都中了那些话的法术了。所以老人说芽冒出来,大家就真以为芽冒出来了;说长出叶子,大家就真以为叶子长出来了。”

《沙门空海》中不乏对中国古籍的援引,如“徐光种瓜”故事。

一类是主角空海感悟宇宙人生、佛教禅机,作者借以表达自己的宇宙观。

所见、所触、所嗅、所闻和所咀嚼——空海看透那些全是泡沫之一。 然而,虽说看透,空海并非以一种冷漠眼神来观照。 对于罕见的事物,依然率直地深受感动;不曾吃过的东西,立刻抓起来放进嘴里。每一样都是不同的味道。 虽说应该是相同的,然而,一旦以个人眼光看来,恐怕所有的一切又都不相同了。

最后一类是与故事有关的背景叙述,这方面作者不吝堆砌史料一再铺陈,属于个人情结。最具代表性的段落,是讲到杨贵妃死亡之谜时,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来讲述各种传闻,粗略估计,约有3万余字。

光看开头,你就能想象到后面3万余字讲得有多详细。

这些闲笔,对于故事进行并无作用,但是却蕴含了梦枕貘对宇宙、人生、宗教的感悟,对盛唐的怀想,像是随性而为的散文,讲的虽是奇幻冒险故事,但内核却在别处。

错漏百出的历史

必须得指出,《沙门空海》有着明显的缺点——不考究历史细节,随意篡改历史。

要举“不考究历史细节”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容易。就说最开始,妖猫对刘云樵说的那句话吧:“唐德宗皇帝将要死了。”

稍有点历史常识,都会知道,庙号是皇帝逝世之后,在太庙供奉时才起的名号。皇帝在世的时候,是没有这个称呼的。

德宗表示……呃,朕以德服人。

而全书中诸如此类毫不考据的历史错误,比比皆是,能逼死一大堆考据帝。

比如,哈密瓜在明朝之前中原很少见到,即使明朝之后也是作为贡品,但在小说中是平常人家的水果;再比如,因为国姓是李,所以唐朝禁食鲤(李)鱼,但小说中出现了吃鲤鱼的情节。

再说“随意篡改历史”吧,《沙门空海》中“胡编乱造”了杨贵妃是中胡混血的情节,《妖猫传》忠实了这一点,请了混血美女饰演杨贵妃,让许多人大呼不能接受。

杨贵妃画了唐时流行的黛眉,呈青黑色,在这一点上又还原历史。

此外,小说中出场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有白居易、李白、柳宗元、韩愈、高力士、阿倍仲麻吕等人,他们在文中只起衬托主角的作用。

考虑到主角是9世纪入大唐求取密教佛法的日本高僧空海,配角是和他一同入唐的儒生橘逸势,这样安排也无可厚非。

不过看到白居易和空海一块盗墓,若干历史大牛都对空海毕恭毕敬,空海留下的墨笔与王羲之的字并列,也需要默念三声“这是日本架空小说”,才能够忍住满腔吐槽。

历史上的空海大师在《沙门空海》里完全成了空霸天。

好吧,梦枕貘没有打算描写出原汁原味的中国历史。他说:“日本即使模仿得再像,也无法表现出真正的内涵和韵味。佛法讲‘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又说“希望读者明白,我写的是魔幻故事,而不是传奇小说。”

因此,应当将《沙门空海》看做一本架空小说,而不是正史,是日本人心里的中国,而不是真实历史上的中国。

从这个角度,我们对小说中的种种历史错误,大可付之一哂。

这部《沙门空海》不是完美的作品。它以散漫的文风,将诡谲的故事娓娓道来,其间点缀作者的所感所思,也表达了日本人对盛唐的怀唱。

作为一部魔幻小说,它横生枝节的闲笔,颠覆历史的吹捧,则又让故事显得像作者做的一场(装逼)梦。

好吧,真有点儿奇葩。

 3 ) 陈凯歌的妖猫传,是大唐盛世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不是评价,只是剧情整理分析。

篇幅有限,捡重点的说。(实际感受千言万语,本片值得一说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实在没法都塞进这一篇里来)

【搬一篇我写的怪力乱神题材观影辅助: //zhuanlan.zhihu.com/p/32812982

首先要弄清楚妖猫的身份。

妖猫不是猫妖,妖猫的妖字,并不是我们平时在影视书籍里看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动物修炼而成的妖怪,妖猫的这个妖字,是举止妖异的妖,是妖孽作祟的妖。

妖猫的形态举止是一只猫,说话做事是一个人,在生时它是一只被人类灵魂占据身体的猫,在为贵妃报仇的过程中死在了陈府床下,猫尸无人收拾,怨念久久不散,幻化出灵力强大的实体。

三十年后再度复出的妖猫,就如妖猫自述,是一个心有不甘的冤魂(也就是鬼啦,竟然能过审,大概也是因为身份设置复杂乍看不明显吧)。

准确地说,妖猫其实就是带着强烈的执念与怨气的,白龙的魂魄。

白龙原本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善良少年,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杀掉一只小猫,当他站在山洞口迎接死亡之际,对贵妃的强烈不舍和想要守护的心情,使他的魂魄在出窍瞬间做出了夺舍的行为,灵魂进入小猫的身体,与猫的灵魂合二为一。

自此后他成了一只会说人话的猫,也就是妖猫的雏形,融合后的灵魂,主观意识是白龙的,保留了小猫的记忆。

御猫旁观了贵妃惨死前的痛苦与绝望,白龙继承了御猫的记忆,本已为贵妃心痛不已的他,日日夜夜承受着来自御猫记忆里的折磨,这份折磨最终化成了白龙对玄宗等人更加深切的仇恨,和强烈的报复欲望,驱使他在几年后下山报仇。

妖猫身故前,虽有人的灵魂,却受限于猫的身体,只能靠自己的肉身去实施报复,它能抓瞎年迈的玄宗的双眼,却近不了金护卫的身,因为继承了猫的天性误食了有毒的鱼,终究力不从心。这毒鱼应该就是陈玄礼知道了玄宗眼瞎的真相,特地准备来杀妖猫的。

鬼魂则不同,像大多鬼片一样,厉鬼缠身、冤魂索命,本就犀利,何况是一个死前就有些本事的人。此时的妖猫不再受制于肉体,可实可虚,能力强大得多,能附身,懂幻术,会下蛊,可以瞬间干翻一票金吾卫,实施抓伤的物理攻击。

最初白龙只是以猫身向直接害死贵妃的当事人报仇,比如玄宗和陈玄礼,方法是抓瞎对方的眼睛。但在报仇途中遭到陈玄礼反击,被对方使阴招毒死,怨气升级。

报仇未果的不甘,守护贵妃的执念,还有被毒死的痛苦,连绵不绝的恨意让白龙在经历两次死亡后,用二十几年时间,化成了更加厉害的妖物。因为对人心黑暗的失望,他不愿再化身为人,依然幻化成黑猫的外形,但改不了白龙一条瘸腿的特征。

此时的妖猫更加偏激,不仅向直接当事人报仇,连间接参与者,和被牵连的无辜者, 只要能帮贵妃报仇伸冤,都可以为了需要杀死。白龙从当年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杀一只小猫的纯良少年,变成了一个滥杀、虐杀无辜的厉鬼,何止是人,他连鱼都不放过,谁让鱼毒死过自己。

理解白龙的妖猫,有一个关键词是“遗弃”。

白龙被父亲卖给师父,他是被父亲遗弃的,师父对他没有多好,可以一棍打断他的腿,唯一的师兄弟,恰恰是师父的亲儿子。这是第一份被遗弃的孤独之苦。

师兄对他好,故意撒谎给他留面子,说他是捡来的,这是善意的谎言。可白龙讨厌谎言,他因为被亲人遗弃,内心有些自卑,进而自尊心也很强,不愿接受别人哪怕是善意的怜悯。

而贵妃的一番话,是一个有着高贵身份,也同样高贵的灵魂,站在跟自己平视的角度上,甚至是同一只鞋子里,说出的最最平等、最最有同理心的话。话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俯视,和让人生出抵触的可怜,只有懂得。这是白龙对贵妃一片赤诚之心的缘由——士为知己者死。(还可以参考马东那句话,心里太多苦的人,一点甜就够了)

白龙目睹了贵妃的惨死,世上唯一的知己恩人痛苦离世,这是第二份被遗弃的孤独之苦。

所有人如何欺骗、辜负贵妃,连唯一的好友丹龙也参与其中,不但骗了贵妃,也骗了自己。当丹龙转身离去后,再没有回来,他恨丹龙欺骗自己之余,更恨丹龙抛下了自己独自承受痛苦,这是第三份被遗弃的孤独之苦。

随后白龙被蛊虫所杀,夺舍猫身,这是他的第一次死亡之苦。夺舍后,白龙继承了御猫的记忆,也就继承了御猫被遗弃在古墓里的恐惧,和贵妃临终前所有的绝望与痛苦,这是第四份也是双重的被遗弃的孤独之苦。

当白龙以猫身被陈玄礼家的毒鱼反杀,这是第二次死亡之苦。猫尸在床下渐渐腐朽,无人理睬,这是第五份被遗弃的孤独之苦。

经历了两次死亡,叠加了五份被遗弃的孤独,在白龙心里,只有贵妃是最懂得自己孤独的人,并且贵妃也跟自己一样是个惨遭遗弃的人。他欺骗自己贵妃终会醒来,是不愿相信自己又再独自一人。他不愿扔下贵妃,也是不愿扔下那个孤独的自己。

白龙的个性与丹龙不同,丹龙随性些,白龙是个原则性很强的少年。正因为如此,他们的选择与结局都不同,白龙的忠诚转化为执着,爱转化为恨,被遗弃的孤独转化为怨毒。

最终丹龙成功度化白龙,也是用行动证明给白龙看,三十年来,就像白龙一直守护着贵妃的尸体,丹龙也一直保护着白龙的尸体。在这世界上,还有一个活着的人在关心他,从未遗弃他,离他而去。

于是白龙放下了执念,也放下了怨恨,怨念消散,灵魂升天,他重新变回了当初纯白的少年。因为他最终明白了,贵妃有自己,自己有丹龙,贵妃和他都并不孤独。

解释得通俗一点,超级简单,那就是爱战胜了恨。

补注:

关于评论区的一些疑问,我之所以坚持认为妖猫并非活物的缘由,绝不仅仅是因为床下的猫尸,可参考附图,妖猫的出现和消失可实可虚,乃虚实两相,而且妖猫绝不会平白无故放过陈玄礼,解密跟复仇并不矛盾,唯一的可能性是妖猫在复仇中途受阻。至于妖猫吐血,我认为是剧组的失误,为了突出妖猫的愤怒而采用了急火攻心的表达方式,反而出了问题。

关于妖猫吐血的部分,我突然想起《倩女幽魂》里小倩明明是鬼,但被姥姥殴打会疼痛还会有伤口流血,她还能给缺氧的宁采臣度气,甚至还能出嫁成亲。说起来这些年看了不少怪力乱神题材是影视和文字,最大的感受是在这个题材下作者可以天马行空,以至于设定不一,没有统一标准,其实想想白娘子一会蛇身一会人身,同样是不能细想的。但是话说回来,放在《妖猫传》这个例子里,太容易引起混淆,我个人还是觉得吐血情节删掉比较好,保留到仰天长啸即可。

接下来要弄清马嵬坡之夜的局势。

陈玄礼带领金吾卫哗变,名义上是要唐玄宗交出杨贵妃的性命,实际上只是个借口。如果玄宗乖乖服软,杀死贵妃,则手中权威已丧失,下一步要的便是玄宗的命。如果玄宗拒不交出贵妃,陈玄礼就会以此为借口,堂而皇之地起兵杀死玄宗。

所以马嵬坡之夜,在玄宗心里,贵妃的生死存亡都不重要,他所苦恼的,是如何找出第三条路,来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最终黄鹤给他献上了这第三条计策。

以高力士私自杀死贵妃为名义,既满足了陈玄礼名义上的请求,又使玄宗并未在与臣子的角力中落了下风,顺便借着棒打高力士重新立了威,吓退了陈玄礼的野心。

在这个计划里,只要玄宗秘密遣人返回古墓,救出贵妃送她远走异乡,便能留贵妃一条活路。可玄宗不肯,答案就在极乐之宴那晚,阿倍仲麻吕面见贵妃那一幕。对玄宗而言,贵妃不过是他私人的产权物,可以昭告天下用于炫耀,却不准其他人对贵妃诉说爱慕。

皇帝的极乐之乐,是凌驾于所有人的无上权力。所谓的“我们永永远远在一起”,不过是“你永远都只能属于我”的另一种说法。而且贵妃如果不死,就是玄宗的隐患,贵妃本人和相关涉密者都会成为玄宗心上的定时炸弹,不得不除之而后快。

既然皇帝不愿让贵妃自由,给其他人拥有贵妃的可能,那么等尸解大法让贵妃昏迷后,命令高力士真的勒死贵妃,也能让贵妃不受痛苦地死去,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因为玄宗不但要里子还要面子,他连身边的高力士都要一并欺骗,因为他还需要高力士继续侍奉自己左右。贵妃必须活葬,只有这样玄宗才没有杀死贵妃,才能成全自己痴情仁厚的形象。

所以真正完整的计划是,先让贵妃服下解尸酒,用解尸大法封闭她的气穴,活葬入古墓的石棺中,待尸解酒发作取其性命。而玄宗其实要贵妃死在馆中这个秘密,只有他自己和黄鹤知道,所以黄鹤必须死,才能埋葬终极秘密。

其他知道部分秘密的人,曾看到自己窘况的人,有机会染指贵妃的人,通通都得死。白龙丹龙要死,阿倍仲麻吕和所有知道贵妃墓葬的士兵都要死,连那只整天抱在怀里的宠物,也要死。

只有这样,才能永久埋藏玄宗的秘密,才能让贵妃永远只属于玄宗一个人。

因为这样,玄宗选择了最残忍的方法,让贵妃被活埋在石棺中孤独地死去。

就像那只美其名曰留下陪伴贵妃,实际被活生生封在墓室里的御猫,不用想也知道将会死得多么凄凉,多么悲惨。

玄宗的爱情,是帝王极度的占有欲,一旦不能再拥有,宁可将它彻底毁灭,以他人的名义。玄宗的爱情,除了皇家的颜面,更是个人的怯懦,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却不敢在爱人面前袒露自己的私心。

狠辣不过如此,伪善不过如此。

补注:陈玄礼在马嵬驿是兵谏而非兵变,名义上是正义的,暗地里则是与玄宗的心理角力,玄宗最后的策略既从名义上满足了兵谏的目的,交待了外面的众多士兵,同时心理上并未落下风,此时陈玄礼失去了挟兵众的借口,无法再继续较量,所以马上抱大腿表忠心,玄宗的制衡效果也就达到了,不需要更不宜杀人。而玄宗的贪心在于还要维持自己在爱妃和宠臣面前的光辉高大形象,折腾出一个局中局,除了黄鹤以外,局中人获得的信息都不全面,没有人能彻头彻尾知道真相。

最后是玄宗与贵妃爱情的真相。

藏在七重宝函里的发丝,是对这段旷世恋情最好的注解与象征,七重宝函,是玄宗在爱情里的七副面孔,也是玄宗爱情的七重骗局。

第一重,是玄宗和贵妃凄美的爱情传说。片中借白乐天之口说出,玄宗宠爱贵妃,倾尽能力讨她欢心,愿用一朝繁荣来换取一个女人的爱情。贵妃的美举世无双,李白都甘愿破例为她写出可以流传千古的佳句。在马嵬之变,玄宗大局为重,忍痛下令命高力士缢死贵妃。后玄宗追思贵妃,哭瞎了双眼,深情感动世人。这第一重,是玄宗给世人和后人看的。

第二重,是玄宗和贵妃爱情的样子。极乐之宴上,高力士问贵妃是否喜欢玄宗送的霓裳羽衣,贵妃不作答也无笑意。玄宗因贵妃的混血容貌与众不同而宠爱她,以贵妃的名义,极尽奢华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深情和包容。贵妃并不爱这些奢侈的东西,她只提出宴会要人人平等上下无别,贵妃最喜欢的是会说真话的人。玄宗向贵妃许诺,两人要永远在一起不分开。这第二重,是玄宗给贵妃看的。

第三重,是玄宗对贵妃的表面态度。玄宗对阿倍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贵妃永远都不会是一个人。玄宗没有惩罚阿倍,让阿倍感到他的仁慈与自信,这种仁慈实际是一种不屑的看轻,看轻是因为自信,自信来自于凌驾一切之上的权力,是帝王的极乐之乐。就如同玄宗对安禄山的盛情款待,明知对方有异心,依然击鼓迎接毫不放在心上。这第三重,是玄宗给阿倍、安禄山这样的崇拜者、觊觎者们看的。

第四重,是玄宗对贵妃的真实态度。玄宗对阿倍说的话,本质是一种宣誓主权的行为,贵妃是属于玄宗一个人的私有物,其他人永远不能妄想染指。如果有一天贵妃不能留在玄宗身边,那她也不准拥有自由,只能被毁灭。而且贵妃的性命,重要程度远低于皇帝的权力地位,两相冲突时前者必须马上牺牲。所以玄宗在跟黄鹤合谋自保的计策中,无论如何贵妃必死。这第四重,玄宗只给黄鹤这个唯一合谋者看。

第五重,是马嵬驿事件中,玄宗对贵妃的伪装态度。玄宗说自己很想用人头换贵妃活命,但怕违背永远陪着贵妃的誓言所以不能去死。黄鹤提出早已合谋好的尸解方案,玄宗先是声称不要贵妃受这样的苦,又在演示后假意询问黄鹤,引出尸解法没有痛苦的回复。这是玄宗在演戏,他要在贵妃和在场其他人的面前,保持自己深情仁慈的假面。除了少年们,其他人包括贵妃都知道,一个众所周知已经死掉的著名女人,是不可能再回到皇帝身边的。贵妃知道玄宗的真实想法,知道他在骗自己,无论尸解法真假,两人不会再相见了,自己也许会死,只是不知道怎么死,以为能得个痛快,也许真的会长眠,但不会被人找到,那也等同于死。高力士、阿倍和白龙不知道尸解大法有诈,他们以为贵妃只会长眠在古墓里。对高力士而言,贵妃不死,这已是玄宗的仁慈。对阿倍而言,贵妃会永久沉睡,但还有一丝重生的希望。对白龙而言,自己会尽快返回救出贵妃。丹龙起初也被蒙在鼓里,后来从父亲那里得知真相,无法违抗父亲退出骗局,成了协助者,但他以为贵妃会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被尸解酒杀死,不受痛苦。这第五重,是玄宗给黄鹤以外的在场亲历者看的,因为每个人参与程度不同、认知不同,他们看到的也并不相同。

第六重,是马嵬驿事件中,玄宗对贵妃的公开态度。贵妃假死后,玄宗借黄鹤之口,强迫高力士去给贵妃制造勒痕。勒痕这件事并不容易做,轻了留不住也不像,重了很可能失手。如果高力士真的失手勒死贵妃,倒也能遂了玄宗的心愿,可他不知玄宗的真实意图,小心翼翼不辱使命,让贵妃错失一个痛快死去的可能性。对亲历者以外的人,贵妃的贴身宫女,金吾卫士兵们,只知道皇帝为了国家责任,忍痛赐死自己的心爱的女人,深明大义。就像他被抓瞎的眼睛,被粉饰成为了思念贵妃而哭瞎。这第六重,是玄宗给马嵬驿事件的外围人士,以及天下人看的。

第七重,是马嵬驿事件中,玄宗对贵妃的公开态度的反转。也就是所谓的,高力士欺瞒圣上,自作主张勒死了贵妃,这一幕是玄宗和高力士,还有其他亲历者一起,合伙演给陈玄礼看的。这就是贵妃生死两条路之外,保住玄宗权位的第三条路的核心关键。名义上,贵妃已死,堵住了陈玄礼哗变的借口,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实质上,玄宗并未妥协于陈玄礼的威胁,对高力士的一顿棒打,给了陈玄礼一个硬生生的下马威。这第七重,是玄宗给陈玄礼这样的野心臣子看的。

在玄宗的七副面孔前,贵妃是表里如一的。在玄宗的七重骗局之上,贵妃建立了另一重骗局。她早已看透了局势,也一直明白帝王的爱如牢笼,预感到自己将被无情抛弃的结局。她明白玄宗的心意,还愿意假装并不知情,配合玄宗的演出,以免拆穿了对方这层深情的面具令他难堪。她留下爱情信物给玄宗以抚慰他,然后怀着自己对爱情理想的坚守,平静地接受死亡安排,死去的样子比在生时更加美丽。

更重要的是,她明知道自己不过是别人的借口。她是玄宗奢靡生活的借口,炫耀权威的借口,狼狈逃离的借口,她是安禄山谋反的借口,是陈玄礼哗变的借口,是天下人推卸盛世灭亡的借口。

可她从不争辩,她不想令丈夫为难,也不想让天下人受苦。她是真的愿意为了爱而献祭出自己的生命,不止是男女爱情这么浅显,她对所有人都怀有一份包容和宽恕的心情。危机来临时,她也曾慌乱,但一个人爱她的眼神,就让她重新拥有了原谅所有人的勇气。

玄宗对贵妃也并非全无爱意,即便当时真的想不到,事后他也会明白贵妃对自己配合的情意,几年后妖猫向他复仇时,他独自拿着贵妃留下的信物,脸上有痛苦的样子。玄宗去世后,也命人把这份信物,供奉在最珍贵的地方。这些已是玄宗所能给予的最多的感情了。

七重宝函之中深藏的发丝锦囊,就是七重骗局之下贵妃的一颗真心。

明白以上几点后,就很好理解全片了。

三十年前的白龙,丢弃了自己的身体,坚持陪在贵妃的尸体旁边,他坚信贵妃会醒来,说到底是不愿承认贵妃真的已经死去。

这种强烈的执念,皆因贵妃在他心里是白月光一般的完美存在,也是真正懂得他内心的同病相怜的孤独之人。白龙把自己的灵魂活埋在小小的猫躯里,如同贵妃被活活禁锢在那口冰冷的石棺。

妖猫在山洞里孤独地生存了好几年,久到唐玄宗也变得衰老。他的痛苦无以释放,思想开始扭曲,他无法放下又找不到发泄的出口,于是踏上了复仇之路。

他要报复每一个直接害死贵妃的人。

先是抓瞎玄宗的眼睛。你这个有眼无珠之人,不配拥有看到美丽的能力,偿还你的罪恶吧,像贵妃一样陷入黑暗的石棺里。这一次,妖猫很轻易便成功了。

接着该陈云樵的父亲了。把所有的错误推卸到一个无辜的女人身上,把她的生命作为筹码,用她的名誉洗净别人的肮脏,这就是你所谓的护卫吗。就在这一次,妖猫行动未遂,肉体便陨灭了。

猫尸深藏在陈家床底下,就像贵妃在黑暗的石棺里苦苦挣扎却找不到出去的活路。

白龙的灵魂一直淹没在黑暗里,变得越来越黑。下一次的复出报复,会充斥着偏执、仇恨与鲜血。

二十几年后,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出现了。

一心向往着开元盛世的诗人白乐天,开始呕心沥血地研究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他想要书写自己心中最伟大的诗篇。

妖猫的执念终于被唤醒,复仇的灵魂蠢蠢欲动。但比起复仇更要紧的是,揭露那些掩盖在虚伪之下的残酷真相,为无辜的贵妃洗血沉冤,还她清白。

白乐天无疑是最佳人选。

他是皇帝的起居官,有机会了解到历史如何被篡改。他向往贵妃的故事,有足够的动机与动力探究真相。他对贵妃抱有同情心,能够说出“大唐的陨落不是她的错”这样的公正之言。他是个著名的大诗人,对天下人有重大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只愿意说真话的人。明明早已诗成,却迟迟不公布,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这个爱情故事是真的。一个真心爱自己女人的男人,怎么会把女人一手推出去挡在自己面前送死?可他也不愿相信这段动人的爱情传说是假的,于是更加努力地寻找一切蛛丝马迹,试图找到真爱的证明来说服自己。

于是妖猫的复仇洗冤行动开始了。

第一步,施展妖术令皇帝中邪驾崩,将白乐天与空海卷入事件。

白乐天作为起居官目睹一切,却因坚持书写事实而被罢工,获得第一条经验:至少在关乎皇家颜面的重大时刻,历史可以被轻易篡改。再另新帝中邪,为了大唐未来的安危,使得查清妖孽作祟的原因刻不容缓,给白乐天追查真相加上一层动力,避免他中途知难而退。从日本请来的驱邪人空海和尚,不受幻术所影响,可以协助白乐天去伪存真。

第二步,设局魅惑陈云樵夫妇,考验人性。

开始陈云樵跟妻子春琴看似恩爱有加,春琴从妖魅处得来金钱后,陈云樵毫不介意这钱来路可怕,背着妻子便拿这钱花天酒地肆意挥霍,到妖魅索债时,眼见自己不是对手,又把一切责任归咎于妻子,危难来临时,不止扔下她逃走,当观众下意识以为他可能见妻子濒死要豁出去一救时,看到的却是他回身锁上大门送她一人去死。

事了之后,陈云樵跑去请人救自己的命,还要打着救妻子的旗号来掩饰自己的懦弱不堪。妖猫幻化成春琴的容貌,和白乐天心中杨贵妃的模样,吟诵李白的诗句,暗示二人一切诡异的事件皆指向索债,此债乃是前朝旧债。

第三步,白乐天带空海找到了历史的人证之一——贵妃贴身宫女,得知所谓贵妃被缢死的经过,其实多为口口相传,此人证也并非真相的见证人,只是白绫的提供者。妖猫趁此机会,以老宫女所织白绫的材料杀死了她。

白乐天、空海与妖猫附身的春琴,在被幻术幻化得残破不堪如同洞窟的陈府正面交锋,妖猫抛出第一个颠覆白乐天认知的真相,他以为李白唯一一次破例歌颂权贵,写给贵妃赞颂她美貌的诗篇,其实并不是描写贵妃的。

白乐天看到的那杯蛛网丛生的茶汤,不过是幻相而已。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你知道的也未必是真实的,历史更是如此。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一只会织网的蜘蛛,每一重利益关系,都是一层密密匝匝的蛛网。

妖猫亲口揭开了残酷的一角:我是一只被活埋的御猫,而她的命,不也跟我一样么。

春琴康复后,陈云樵设宴款待白空二人,妖猫再度施展幻术蛊惑人心,放大了陈云谯心中的黑暗,陈在陷入癫狂后杀死妻子,清醒后却不愿承认,于是真的疯了。

陈云谯夫妇这个局,是为了向白空二人展示人性之丑,身为丈夫是如何懦弱与残忍,将所有责任与恶果推卸到妻子身上。陈云谯还算有些良心,杀死爱人的罪恶至少令他无法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因此而精神崩溃。

第四步,白乐天与空海找到了另一个真实的历史见证人阿倍仲麻吕的日记,一步步走近由阿倍所记录的,以杨贵妃为象征所代表的,大唐开元盛世最辉煌灿烂那一刻,和身处其中的人们,“情痴”玄宗、诗仙李白、宦官高力士、术士黄鹤师徒们。通过阿倍日记里的内容,白空二人找到了宫殿废墟,通过废墟中酒池里腐烂的毛笔,印证了妖猫之言的可信度。

三者交相印证,似乎证明了传说中的深情故事,可能真如妖猫所透露的,其实另有版本。

第五步,白乐天与空海继续阅读阿倍的日记,终于看到了马嵬坡之夜,贵妃死亡的真相,原来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骗局。帝王狠心并非不能理解,狠心却伪善才是无法原谅,他要那个结果,还不要背负那个名声。

于是乎,对局外人,贵妃是高力士自作主张勒死的,皇帝是痛心的,是被高力士欺瞒的,是深情的。对局内人,计策是黄鹤献的,皇帝是要救贵妃性命的,是被黄鹤欺瞒的,他依然是深情的。都是他们这些臣子作祟,谅其忠心可悯,帝王我左右为难,何其无辜?

少年白龙看不透,他只听到这双重骗局的表面,以为贵妃真的不会死,却依然连一点委屈都不愿让贵妃承受。空海看到了第三重骗局——贵妃也在欺骗玄宗,她用自己的平静,来安抚玄宗虚伪的为难,带着对爱的坚守勇敢赴死。

第六步,白乐天与空海跟着日记提示终于找到了石棺所在,棺盖内部带血的抓痕触目惊心,空海悲恸落泪,事情远比他想象更加惊心动魄。

空海没想到的是,已经死过一次的贵妃,竟然又再死了一次,第一次她怀着牺牲的幸福而死,而这第二次的死亡却满是绝望,惨烈至极。尸解大法只不过能封闭气穴一两日,黄鹤谎称可以永久保持假死状态,不过是为了帮玄宗编织美丽的谎言,营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幻相,将谋杀粉饰为暂时的别离,好让贵妃心甘情愿的走入骗局之中。

在石棺中困死能有多绝望恐怖,连经历过海上风暴死亡威胁的,一直微笑旁观世人的,脱离红尘俗世的僧人空海,在石棺中亲身体会后都难以承受。

最最让空海没想到的是,在这第二次极尽痛苦与绝望的死亡之后,贵妃依然没有一丝怨念留存下来,她就那样彻底地消散在世上,走得如此干净,依然没有诅咒任何人。

空海的眼泪为贵妃而流,是对贵妃极度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也是被贵妃极度纯净的心灵震撼动容。

玄宗为了满足自己龌龊的小私心,阴错阳差之下,最终让贵妃承受了百万倍的痛苦而死,爱情走到最后关头,他的心里从来只有自己。跟包容一切的贵妃想比,玄宗是如此龌龊,他甚至不如陈云谯,杀死爱人后还能扮演情圣,让世人传颂自己的伟大爱情。

在古墓里,白乐天与空海终于猜到了妖猫的真实身份是白龙,他是整个骗局的旁观者,是骗局里被骗最深的人,也是对贵妃最真心的人。白龙告知白乐天第三个被篡改的真相,玄宗的眼睛不是为了贵妃哭瞎的,而是被自己抓伤的。又是一个被篡改美化的传说。

至此贵妃之死的真相被全部揭开,白龙开始威胁白乐天重写《长恨歌》,他要揭穿玄宗的虚伪,向世人还贵妃清白。

以上六步是白龙的计划,他一步步制造事件,推动白空二人追查真相。唯一的变数是玉莲代陈云谯喝下了尸解酒,让陈少受了一些罪,但不影响整个复仇计划的方向。

白龙在明处推动,丹龙其实也在暗中推动自己的计划。他用西瓜幻术,三次引导空海寻找到追查妖猫的关键之处。事件的最终,也就是第七步,是丹龙超度白龙魂魄的心意达成。

三十年前的丹龙,最初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进了骗局,后来才被父亲黄鹤告知骗局的实情,他为了父亲选择隐瞒同伴白龙,违背自己的心愿,做了谋害贵妃的帮凶,这是他曾经犯下的错,原因不仅是受亲情所困,更是因为面对父权的懦弱。

但当白龙决定回去救贵妃时,他已知骗局下是何种残酷,依然选择跟白龙一起去面对,也是个勇敢的少年。

白龙得知真相迁怒丹龙,赶他离开。丹龙说,人心如此黑暗,我想要去找不再痛苦的方法。丹龙走后,并未真正远离,他关注着白龙的动向,修复并保管好他丢弃的身体,这才外出狮子国求法。

三十年来,丹龙专注修行,成了举世闻名的得道高僧,他找到了不再痛苦的无上密法,不再惧怕黑暗。而白龙被彻底困在黑暗里,因为他的光熄灭了。

三十年前的白龙,即使被黑猫的痛苦记忆折磨,也不过只找玄宗和陈玄礼报复,且不想杀人性命,高力士甚至本不在报复的范畴。而陈玄礼的自保行为,虽然留住了自己的命,却升级了白龙的仇恨与能力,最终换来的却是更惨痛的下场。

三十年后的白龙,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必要时不惜牺牲无辜的人。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当有人逃避了该负的责任,便有他人代替承担后果。

玄宗瞎眼后依然粉饰真相,后果是继任皇帝的中邪殒命。

陈玄礼毒死妖猫,后果是自己的儿子与儿媳一疯一死。

高力士亲手造成的勒痕,后果是织锦的老宫女代为受过。

黄鹤献了活埋的毒计,白龙便要拿“帮凶”丹龙的一条命来偿。

当年的金吾卫众人间接促成了贵妃之死,如今便有金吾卫丢掉一双眼睛。

白龙和丹龙是一组对比。一个犯了错的少年,抱着对他人的歉疚,一心弥补,去拯救别人,用寻找光和制造光,来克服黑暗。另一个没犯错的少年,抱着为他人鸣不平的坚持,跌落黑暗,与黑暗融为一体,用鲜血来索取他人欠下的债。

白龙和贵妃也是一组对比。同样是多次被遗弃的孤独之人,同样是承受过两次死亡痛苦的人,贵妃经历多少绝望伤心,也没有怨恨诅咒世人,白龙却被执念所误,变成了害人的厉鬼。

所以说,无上密在贵妃的选择里,也在白龙的修行里。

不过也可以换个宏观的角度来看,有因便有果,丹龙跟其他人犯了错,便有贵妃和白龙承受恶果。有光便有黑,贵妃自己不留怨气,但她的绝望通过御猫转移到了白龙心里成了魔,就像神仙和短笛大魔王。

眼珠是欲望的象征,春琴贪财,丽香善妒,被妖邪操控时眼中闪烁妖异的光芒,妖猫用人们的欲望操控了人们。白龙死时割舍不下贵妃,瞬间求生欲爆棚,眼中也是闪烁蓝or绿光。这是电影特意选择的表达手法,也是对观众的提示。

贪欲
嫉妒心
求生欲

第一次见妖猫时,春琴就知它会说人话,还会血淋淋地只吃鱼眼珠虐杀,如此妖异恐怖的景象,春琴却为了贪财浑然不觉危险。

妖猫跟陈家及相关人等,做的是一场交易,先给钱,再索债,陈云谯夫妇为欲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妖猫偏激的心里,这些人都用了他的钱财,挠他们几爪,收了他们眼珠又何妨,不过是一场交易。重点是妖猫对金吾卫本就没有好感,特殊身份让他们个人的无辜变得不再无辜。整件事里最无辜的是春琴,但对妖猫来说,谁让是陈云谯的妻子,是陈家的人,更何况杀她的还是陈云谯本人。玉莲属于陈云谯误伤,不能算数。

妖猫专吃眼珠,他认为世人多有眼无珠,看不清真假,留这眼珠何用。而且人心黑暗,不配看到光明,人心龌龊,不配看到美丽。

影片中有许许多多幻术,都抵不上最大的幻术师玄宗,他玩弄的最高级的真假,是人心。

电影的结局,丹龙如愿看到白龙重回白鹤少年,空海领会了无上密,白乐天找到了诗里的真情。

白乐天说,这诗是白龙写的,因为他不再执着于表面上的真假,已经过去的真相往往无法百分百探究,但真相不会因为不被人们看到就不存在,真永远存在,存在于历史中,也存在当事人的心里。电影中古墓的壁画睁开眼睛,就是这一层意思,历史自有见证“人”,也许是建筑,也许是植物,也许是别的什么。就像林忆莲一首翻唱歌《我坐在这里》里面的歌词,“老房子若有话说 它说什么”“窗口长了眼睛 说不定拍下来拿去广播”“只有老房子记得这些人的承诺”“窗帘长了耳朵 说不定录下来拿去广播”。

我认为空海早已死在海浪中(鉴于海中的镜头设计),来到大唐的是他对求真经的执念,也就是魂魄。因为是魂魄,所以不懂驱魔的空海可以轻易看破幻想,而丹龙的幻术高明到连鬼都能骗到。他指引空海明白,真中有假,假中也有真,真相是散落在假象中的碎片。有执念的魂魄未必一定成魔,甚至可以悟道,关键在于内心的选择。在海上度化他的那对母子,我想也许是菩萨吧。

当然,空海理解为活着也完全说得通。所谓幻术,并不是变戏法,戏法欺骗的是人的双眼,也不是魔法,魔法能真的变出实体来。幻术欺骗的,是人的大脑。空海能看穿幻术,是因为他一心求法,不被欲望所扰,就能直观本质,不被幻术所骗。但空海却被丹龙的连环幻术给骗了,因为他一心求法也是执念,有执念就有被蒙蔽的可能性。片尾的空海,放下了求法的执念,反而获得了无上密。

整部电影围绕爱情传说,讲述历史的真与假,这是本片的基础,从理性层面探讨真相。在这之上还有精神层面的讲述,是感性的对美的追求。

最初的白乐天是感性的,他热爱美,歌颂情。片末时,经过对真相的理性探究,他找到的美与情更真。

最初的空海是理性的,他冒名而来只为求法,无意救人。片末时,他被贵妃与白龙的故事所感,理解了情与大爱,终于找到了法。

人性、欲望、爱、美,等等一些是电影永恒不变的主题,表达这些并不俗,关键还是看导演如何表达。

欺骗有多可恶,看看惨死的贵妃。孤独有多可怕,看看魔化的白龙。

爱有多伟大。

看看贵妃赴死前,只要还有一个人(阿倍)真心对她好,她就有了勇气,不再孤独,愿意继续相信人间有真情,甘心牺牲。

看看白龙超度前,只要还有一个人(丹龙)真心对他好,他就失了戾气,不再孤独,愿意抛开过往种种仇与怨,甘心消散。

电影里的贵妃是美好的化身,她是光,是爱,是真,是善,是美,是包容,是宽恕,是同理心,是兼容并蓄,是接纳与融合,是盛世真正的强大。

但导演也并非想完全神话贵妃,即使她如此美好,李白还是在见到她后直言相告,我的诗不是写给你的。完美并不存在现实中,美人不是最美的,盛世也不会完美。大唐盛世衰落前,就是片头那个成熟到了头的苹果,甜得开始发腻,最终摔落下果树。这能能怪地心引力吗?引力是客观规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才是真理,只有思想才能无极。

李白诗中的美是属于意象的,虽不能见心向往之的美,多少人爱慕的贵妃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因为想象中的美,是没有顶点、没有实体的,如同维纳斯的断臂。灵光乍现,神来一笔,这种对极美的想象让诗人沐浴在神圣的光芒里,热泪盈眶,哭中有笑。

电影里有导演对盛世的想象,那种开放、包容、自信,气象万千海纳百川的灿烂,对文化艺术的尊重,对追求理想的热衷,对个性的极度包容, 那时的人活得恣意洒脱,自由而浪漫。 他向往着看到甚至重现那个时代。

可惜,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盛世无法永存。《妖猫传》是一出大唐盛世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盛世的陨灭,是从对美好的诋毁开始的。与《罗曼蒂克消亡史》不同的是,前者是高贵精神在对抗卑劣的过程中被迫丢失高贵,《妖猫传》则是高尚灵魂在面对龌龊时甘愿自我牺牲。

前者偏向来自外来力量达尔文似的摧毁和改变,后者更多指向“从里面是杀不死的”。前者更积极些但带了遗憾,后者虽消极些但保留了希望。

因为在改编后的剧本里,作为盛世象征的贵妃,既没有被侵略者夺走,也没有在仰慕者的请求下离开,她留在了中华的土地上,守护她的,挂念她的,依然是我们自己的少年们。

希望在少年。

(电影跟历史无关,只是个同人,比如玄宗在这里只是抽象成了皇权的符号,剧本跟原著改动非常大,所以传递的思路大大不同,剧组美指和导演的访谈里都说了唐城并非完全复原,极乐之宴和花萼相辉楼的设计是为了玄幻主题,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相关周边,宣发的锅还是归宣发吧,一码归一码,对事不对人)

最后说说电影的缺点。

总觉得陈凯歌导演也有调教演员不理想的时候,他主要是引导作用,最终表现如何还是要取决于演员自身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片中所有演员都非常好,贵妃的虚非常非常到位,只是觉得春琴被妖猫控制前后的变化,似乎不够清晰。玉莲这个角色虽然是个功能性人物,但有点太单薄。

而且陈导看重对精神层面的诗意化表达,往往欠缺了细节上的逻辑关联。再加上广电审核对鬼魂的禁忌,和院线播放对片长的苛刻,导致电影在表达和剪辑上,应该是被迫放弃了一些东西。

但是像《妖猫传》这样的电影,因为有大量的幻术、魂魄等超现实表达充斥其中,尤其应该把需要观众分清的真实部分夯实,才能帮助理解剧情和人物,不会模糊观众的观影感受。

比如妖猫大闹陈府,是用了幻术吓唬陈云谯夫妇,还是真的杀了全府的下人。这对理解妖猫的行为非常重要。

又比如最后妖猫作为鬼魂幻化的实体,本来就容易引起观众对床下猫尸的混淆感,偏偏还让白龙的肉体化作白鹤,看起来完全不合常理。能理解导演想留下最终一人一猫的画面,我可以把肉身化鹤这一幕理解为一种表达手法,因为白龙的肉身是完全纯洁没有罪恶的,杀生从死亡那刻才开始由魂魄进行的。但这种演法太容易带来观影不适了,观众甚至可能觉得,丹龙竟然用幻术欺骗白龙进行超度……

同时《妖猫传》也算是一部悬疑片,有许多情节反转,逻辑一定要顺,有可能引起观众误会的细节都要表达得更清晰,杜绝一切不该有的误导性情节。否则观众刚到一个情绪点,就被突如其来的疑惑打断了。

比如白乐天一个人就能推动石棺盖这里,几乎所有观众都注意到了,却理解不一,这是不应该有的。其实细看,棺盖第一次被推动时,就是白乐天那侧明显推开了一个角,第二次推到地上依然是白乐天推得快,说明白乐天的力气比较大,而且空海可能也在棺内协助托举棺盖了。这里改句台词就能避免麻烦的事,恰恰是电影较明显的瑕疵。

又比如棺盖内的血迹,颜色太艳了些,很出戏,也缺少视觉刺激,没传达出那种三十年的沧桑感。

再比如贵妃为何在尸解酒发作前就醒来,这是悬疑的核心情节,必须应该交待清楚的,对交待玄宗和黄鹤对贵妃的态度极其重要。原作里好像是高力士把针拔出来了一点点?电影完全也可以跟高力士联系一下,可以加强贵妃的悲剧感,每个人都是间接害她承受更多痛苦的凶手,无论有意或无意。

再再比如尸解大法跟尸解酒,名字太像,功能却完全相反,作用交待得不够清楚,这些不应该靠观众再去推理,而是交待清楚方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推理剧情中的逻辑。

还有故事的连接。黄鹤为什么跟着玄宗,为什么献计,我猜应该是为了荣华富贵,但好歹要交代一下。黄鹤什么时候告知丹龙真相的,是丹龙配合展示尸解术时,还是意识到皇帝要灭口让儿子逃跑时,这也应该交代得清楚些,对理解丹龙这个人物很重要。尤其是少年白龙如何被贵妃的气度折服的,前面为了保持悬念不能多下笔墨,后面揭晓答案时可以用闪回交代个表情特写什么的,方便大多数观众理解剧情。(当然缺点也不止这些,暂时就说这么多吧)

否则会有很多人把贵妃理解成玛丽苏,白龙对贵妃理解为爱情。

这事真的不能全怪观众。

期待将来出一个导演剪辑版,能给出更完整、合逻辑的剧情线。

以及,出字幕前真的应该放一篇完整的《长恨歌》,没有这个是大大的遗憾,出影碟时可不可以补上?

补注:

至于白龙身体消失,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当妖猫试图爬上冰台未果,摔出好远一截后,身体冒出绿光,这是灵魂开始出窍消散的意思,但影片里做得非常非常隐蔽,我也是最近在电脑上重看时发现的,不晓得创作者的意图是否故意掩盖灵魂出窍的画面,莫非也跟审查有关。按这个思路来看,妖猫被感化后,怨气逐渐消散,变得衰弱,无法跳上冰台靠近自己的肉身,而它的灵魂开始溢出妖体重新净化,虽然过程没展示,此时发生的应该是纯净的灵魂重回肉身,而后化作白鹤而去(也就是升天去往西方极乐了)。邪恶变回纯洁,黑暗恢复光明,留下的黑猫实体是执念,飞走的白鹤少年是解脱,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注意画面下方的绿光
绿光转瞬即逝

p.s.不要抛弃爱人,不要抛弃孩子,不要抛弃宠物。否则要你好看……

再看我就吃你眼珠

 4 ) 本来不适应混血脸贵妃,看完居然被《妖猫传》打动了,导演选角其实不错

张雨绮片中的春琴造型很美,丰润妩媚,简直和唐三彩复制出来似的一看就是唐朝美女。干嘛不选张雨绮扮贵妃呢? 但看完了整部片,真有被张榕容演绎的杨贵妃打动,连本来觉得无法接受的混血颜都看得顺眼多。难得看到演一个花瓶仪式感很重的人物,还能展现出演技的,没有大哭大笑嘶声力竭,就是仅仅靠眼神眉梢甚至微微的垂头,就展现出了温情、哀婉、悲凉、心死。 从美貌来说张雨绮更美,“云想衣裳花想容”形容她更恰当,但张榕容的贵妃有种温柔高贵的气质,很像李白诗句里形容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有种月下瑶台仙子的女神范。 所以挺理解白龙能为她做到这个地步的,懵懂少年郎,第一次见到无论从身份还是美貌气质都高高在上的娘娘,恍若神仙妃子,本以为遥不可及,却不想对方在短短数语间就能察觉他内心那份卑微敏感自傲,用女性独有的温暖善意加以安抚鼓励。我想这一刻,本来傲气锐意的少年郎被震撼和收服,他的世界里从没有出现过这样完美的女性。而且后面有个细节,到贵妃死前,白鹤少年们都伴在她身后,白龙还为贵妃吹埙,估计极乐之宴后就是随伺身边的,因为和贵妃接触得多,少年郎更多看到她多美好,更加对她念念不忘,爱慕不已。当时我看白龙看贵妃的眼神,就想到了《银英》里安妮罗杰收服齐格飞,少年齐格飞也是为了心中女神,献祭上了自己整个命运,而且齐格飞也有个好基友莱因哈特,正如白龙有丹龙这个好基友。也许同样情感的还有野史传说中曹植对甄宓的感情。 扯远了,看到白龙结局真的很感叹。也只有少年人的爱才如此纯净炽热忠贞不移,甚至他在贵妃活着时连一根手指都不见得碰过,就能为心中所爱,把他所有的东西包括命运献上。相对而言,极乐之宴上包围贵妃的那些老男人,导演给了一个镜头,皇帝,安禄山,阿部,每个男人的眼神都贪婪渴望得到她,或者已经拥有她(皇帝),但每个都不是是纯净的爱。老男人的恋爱,往往参杂太多算计和世故,皇帝在王朝鼎盛时期,拿贵妃展览出来炫耀他的丰功伟业,拥有最强盛的国土,拥有天下最美女人,说到底贵妃只是他把玩炫耀用的一个物件。安禄山放话要得到贵妃,也不是什么爱情,而是占有天下最美女人代表着他打败皇帝得到天下,看中的是贵妃代表的权势荣华。阿部仲麻吕的爱也不纯净,他明知贵妃身份,却想搞个避人耳目的私会风流,都不想想这样让皇帝撞破对贵妃名誉生命会有威胁,他的爱其实也是占有欲的那种,而且他家里还有从家乡跟随来对他很好的侍妾。真到了逼贵妃假死那里,只有白龙不管不顾冲上去为她争取不要假死,还因此被打坏腿,其他男人呢,皇帝是主谋琢磨怎么杀贵妃,黄蜂和高力士是执行者,阿部是贵妃拒绝跟他走后用眼神表达了一下爱意,此后全程麻木旁观,再没有行动。在算计怎么让贵妃自己走进假死骗局的那一幕,在场这些男人们的丑恶嘴脸达到了顶峰。他们都或多或少的算计,种种物化了这个女人。被物化的女人,怎么可能有好结局,所以极乐之宴上,贵妃已经隐隐预感到自己终将走向悲剧命运。 男人啊,往往只有在白龙这个年纪,才可能做出这么不计较自己得失的事情,一片赤子之心。最近看的另一部电影《芳华》,男主角刘峰青少年时期爱慕文工团里的姑娘林丁丁,被她落井下石整个命运翻转惨烈,多年以后男主角已经沧桑落魄,看到林丁丁中年发福并不好看的照片,仍然忍不住嘴角温柔笑意看照片中的女人。想想一片少年赤子心,真的要好好珍惜啊。白龙少年郎的执着和悲剧,是猫妖传整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妖猫传》全片确实漏洞不少,但也真的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差。此片根据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小说《沙门空海》改编,带着些日式风格的违和感,可能很多人就是被这种外国人说中国历史的感觉雷到,才那么多批评声。 其实换个角度想,看到电影宣传见面会背景板上写着“电影是场盛大的幻术”,这句话我深表赞同,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导演导给大家看的一场幻术,说的既是历史上的大唐(用的那些古代真人名和历史事件),又不是真正的大唐(是导演和原作日本作者想象出来的盛唐气象,真正历史上的贵妃杨玉环当然也不是片中塑造的这么好),真假虚实之间,到头来只是南柯一梦,大型幻术而已。真的不必执拗于电影本身不够严谨,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大唐,正是要这种微妙的做虚梦的感觉才能体现本片的核心——放下和看穿。华丽绚烂时好好享受,美人在时好好爱护珍惜,一旦繁华美丽陨落了,也不要过于执着想留住这份美,甚至不断复仇停不下来,从赤子心变成妖魔鬼怪,害了许多无辜人的性命(比如春琴 老宫女这些完全无关的人),自身还身心痛苦不得解脱。该放下的时候还是要舍得放下,一切繁华美丽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梦幻泡影,甚至越见繁华越预示衰败,极乐之后就是荒芜苍茫,看穿就好,这就是空海和尚最后求得的无上秘,我觉得导演最终要说的就是这份佛教哲学思想。 -------------------- 更新一下,再补充一些看法,这部电影最终要说的是佛教思想,就是在人世间,看起来繁华盛世,但其实转眼就崩塌荒芜,明明是如花美人,转眼就各种惨死,种种苦难,让处在此世间的人感到身心痛苦,不得解脱,所以才要求无上秘法,而这所谓的无上秘,其实就是佛教思想,认识到这世间本质就是无常,如梦幻泡影,就和片中展示的幻术一样,一切皆过眼云烟,所以需要看穿和放下,不执着于这些,方得解脱。片中妖猫白龙因为贵妃的惨死,化妖猫后身心痛苦了几十年,最终放下了仇恨,接受了贵妃早已逝去,看穿了自己强求贵妃复活的虚妄,才羽化解脱。 那么故事中白龙那份奉上自己所有不求回报的爱,贵妃明知自己会被弄死但仍然展现出来的爱(她临死还是爱皇帝,否则不会愿意配合他搞骗局),仍旧存有的那份善意,有其意义吗?有的,善意和爱,本身的存在就是它们的意义所在。也是这人世间非常可贵和美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它们存在的基础本身也会毁灭(比如贵妃最终的死,白龙的化妖以及死亡),只要它们存在过,就是其意义所在。 我觉得本片导演是赞美在这无常苦难世界中这些真善美人性光芒的,所以才会着力刻画贵妃和白龙。就如同小说《红楼梦》,整个故事都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悲梦一场,最终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却无可否认其间宝黛纯真感情的光辉。(当然,还是要说一句,妖猫电影本身拍摄节奏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缺点,我并非想说妖猫达到红楼梦那样的高度。) ----------------- 再更新,在豆瓣影评里看到两篇写得特别好的《妖猫传》解析影评,将电影内外层次都梳理得特别清晰,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 //movie.douban.com/review/9011512/ //movie.douban.com/review/9014352/

 5 ) 十二年过去了,我还是没能看懂陈凯歌

看完《妖猫传》,我总觉得心里不知道憋着一股子什么别扭劲儿,有点难受。

直到回了家,把《无极》重新看了一遍,我才恍然大悟。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

当年陈凯歌曾说,《无极》要10年之后才能看懂。没想到过了12年我又看了一遍,还是没看明白。从《无极》到《妖猫传》,人性啊,东方美学啊,必须这么展现吗?就必须要用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从而容易让人看不懂吗?那为什么李安的片子都能拍得让我一脸服气?

12年了,我还是没能明白陈凯歌导演。我没能把他过去所有电影看完,所以我不知道他内心是有过什么创伤还是情结,要在这两部电影里让一个看上去没那么有美貌有气质的女人能迷倒王之外的所有男人,还可以为她做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事情。陈导说他是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这可能是他内心支持女权主义的一种表白?

12年了,我还是没能明白,陈凯歌导演是否有什么配音或者发音情节,为什么要在两部电影中都体现一种日本渣子味儿中文。《无极》中明明是有配音的,为什么还要主演的配音都绷着一嘴日本渣子味儿中文?《妖猫传》里空海和尚染谷将太努力学了中文,没有配音也有纯正的日本渣子味儿中文,倒是更符合剧情需要,但是我在观影的过程中不得不不断回想起谢霆锋嘴里的日式中文,出离的出戏。

12年了,我还是没能明白,陈凯歌导演在这两部玄幻剧里对演员的调教方式。无论式嘶吼式表演还是面瘫式似笑非笑表演,或者假装豪迈式表演,都让我坐如针毡,觉得非常不自然。我看到有影评人说染谷将太演的空海和尚“始终带在嘴角的微笑让他真有几分得道高僧的感觉”。为什么我看起来就感觉他全片都在装逼装的我难受?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黄轩的豪迈在电影中的举止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子装劲儿?

看完电影后看到许多影评人对影片的盛赞,我还是有点心虚的。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没看懂它的好吗?

我和几个搞电影的朋友简单聊了聊,发现真有人特别喜欢这个电影,尤其从它的美学层面和画面来讲。但是大家也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美学惊艳,叙事不足,所以更喜欢电影的前半段。

当然,我承认电影的美学方面确很出彩,影片中呈现出来的景象让人觉得美不胜收。但是我更感觉这像是弥补了一个当年特效粗制滥造的《无极》没能完成的一个梦。如果12年前能有如此效果,那真的可以算是少年π一般大片了。

如今呢?说实话,很多好莱坞影片都审美疲劳了,我真没觉得一些影评人硬赞的特效或者画面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能让一部叙事不足的影片打四星五星。我们毕竟看的是电影不是画作和PPT啊?

在观影的过程中,虽然电影前半的部分表演让我觉得有些做作,但是总体上的确有不错的魔幻电影的质感。我得承认,如果分开看整部电影,很多镜头语言都是有不少回味的,但是合在一起,就会觉得不那么自然,尤其到影片的后半段。

影片的后半段,有了一个明显断裂,不再像是一部电影,而是集齐了诗歌朗诵,马戏表演,cg动画,嘶吼式话剧表演,百合少年搞基表演等等于一身的,杂剧?

先在电影里看了半个小时马戏表演。然后又看了半个小时陆离光怪的打光话剧,其中夹杂着各种《无极》式奇奇怪怪的对话。
到最后,陈凯歌干脆把电影玩成了诗歌朗诵。

“白龙!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你还有谁?”
“白龙,那个问我们是不是百合少年的杨玉环,真的死了。我和你一样心碎。”
“百合少年永远不在了。贵妃,却是永远的贵妃。”

没看过片的具体你们自行脑补吧。我感觉再写下去就会有一束光打在我头顶,然后我站在舞台中央开始朗诵。

除了叙事,影片的另一大bug就是台词了。白话夹杂着文言文,大概想回到唐朝时期的语言特点,又要有现代观众能听懂的诗歌朗诵,有点不伦不类,简而言之就是没文化想表现的有文化。

看了一圈影评人的评论,实话实说,感觉自己不系统学习电影一些基础知识的话,还是和专业人士的欣赏水平是有所差距的。但是很多影评人的声音,让我觉得似乎是在给当年《无极》差评的一种弥补,还有部分“影评人”,写出来东西是否真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还是拿钱之后的友情表白?我不知道。

不过作为一部商业片,还是要给大众欣赏的。我不太能理解全是好评,仅有的差评都给折叠的现象,也代表不了普通观众,只能作为普通观众的一员简单说说自己感受吧。

 6 ) 妖猫传的溃败

公允的说,妖猫传其实可以勉强算是一个三星的商业片。他的故事内核的浅薄和幼稚,和近些年充斥大屏幕的超人电影、奇幻电影实在相差不多。其次,原著梦枕貘的作品确实是一部烂尾作品,最后的结局渲染悲剧的过程中几度令我大笑,陈的改编某种程度上已经中和了这部作品的结局,使之可笑程度减轻了很多。但是,看完电影后我还是怒打了一星,一是刚刚看完的时候确实觉得整个作品实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期间几度蔑笑;二是由于宣传中不断强化前期的巨额投入,以及画面构图和光影上确实有美感,以至于看到最后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浪费和可惜的感觉;三是不知为何网上好评不断,以至于我决定怒写一篇影评来好好地说说这部电影的全面失败。

虽然原著故事烂尾,但依然有许多闪光之处,可以预料一百种超越此次改编的方式。空海求解众生之苦的密法;盛唐中的君主权力;还有力图改革的朝臣与皇帝脆弱的生命之间息息相关的无奈政治现实;幻术与言语的东方神秘哲学;诗人世子的浪漫艺术以及最后一条贵妃的爱情。而在陈的改编中,除了关于杨贵妃的故事从十分荒唐改作一般荒唐之外,仅仅保留了诗人的浪漫这一条线索。幻术与言语之间充满哲学意味的关联也变成了空洞的奇观展示。空海求法,帝王心术,皇权政治的现实这些有机会使故事留有出世与入世的强烈对比的余味被无情抛弃。陈将空海这条线索中的佛学禅学意味一并铲除,原创情节中的母亲抱着婴儿的一幕,简直可以用荒诞不经来形容。而帝王心术的权倾天下实际上也被弱化到几乎不存在,汉皇的形象仅仅是一个贵妃的占有者,所有的帝王戏都被或明或暗的处理成了情敌戏码。

这就牵扯到了陈创作这部电影的意图了。其实将“杨贵妃”处理成一个符号,成为盛唐极致之美的象征,同时代的折服于她,30年后白乐天依然在追索她。这个所谓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问题在于,当这个符号以一个具体化的人物出现的时候,观众显然不能够全然接受一个面目清晰的人背后没有任何故事,没有任何内心波澜,空余一张倾城倾国的脸蛋就可以引发诗人对逝去盛世的追索,引发倭人的倾心,引发帝王的无穷的宠幸,甚至于引发少年郎奉献生命的相与。贵妃的脸既然已经出现在荧幕上,观众自然不能买单,因为我们对这张脸背后的一切都一无所知,而我们实在无法认同这张脸的力量,特别在整个贵妃的光影处理上可以说是非常的生硬、假面、无甚情感。比如让贵妃荡秋千,除了让人想起多年前的无极,产生非常失败的联想外,完全不理解这些多余的镜头语言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陈要将杨贵妃处理成一个符号,最好永远不要让观众看到她,让她永远像梦一样,像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样,永远不要出现一张人间的脸。

人物动机的全盘失败,让故事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空海一抹似笑非笑,白乐天的癫狂,以及结伴追索黑猫的故事,完全缺乏一个可信的动机。原著里空海是为了一朝爆得大名以敲开青龙寺的门,而电影里的空海则像个莫名其妙的傻子,跟着白乐天瞎乐。如果是解谜,线索的铺开却又让人十分失望,因为半途得到了阿部的信之后,大家坐在一起读一读,居然就解开了!不要说峰回路转,连起码的起承转合都看不到。阿部对贵妃的爱大概还能解读为一见钟情,那么在马嵬驿那种紧张刺激小圈子会议里,这个倭人到底凭什么参与全程(原著是因为明皇希望贵妃醒后可以东渡扶桑所以邀了他)?至于少年郎对贵妃的恋恋不舍,我也当做一见钟情忍了,但是仅凭一句话就守着尸体乃至舍身饲毒还是需要一点更多的动力啊?更不要提最后居然把丹龙直接处理成了青龙寺的主持,此时我已经无话可说,只想赶紧出电影院呼吸新鲜空气了。其余几位配角,都是演技派,然而几乎所有的人物,都陷入寥寥数笔的废笔描摹,不见筋骨亦不见精气。

这个电影的徐徐展开,常常让我想到里面黄轩去偷贵妃头发的那一幕。我们拉开层层精美的龛匣,最后却不得不面对里面摆放着一坨屎的局面。实在是令人无奈又火大。我想大约是陈导太执迷于自我的表达了。自我的表达,特别在电影这项艺术中,是需要巧妙和高超的技艺来使观众产生共鸣。而现在的情形则成了,陈导一思考,观众就发笑;陈导热爱大开大合的精美映画,而观众则在缺失细节的美前陷入茫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如若艺术家不能将作品独立看待,有时候是灾难性的,特别是像陈导这种中人资质。像是月亮与六便士里写的那样:“He had a sweet and generous nature, and yet was always blundering: a real feeling for what was beautiful and the capacity to create only what was commonplace…” 这样的人,一朝被推上神位,一旦缺乏自我反思而沉迷于自我表达,则会创造出一部又一部备受责难的电影,而其又不能视他人的责难为客观的评断总引以为对其人格的攻击。大量的资源都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眼见唐城建成,眼见英才汇聚,眼见华美的场景和道具,却最后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最终作品。

 短评

“我来自倭国”,一米九的阿部宽说道,像一座塔一样矗立在人群之中。

9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还行

论李白给唐代诗人留下多大心理阴影

13分钟前
  • 克隆小丸子
  • 力荐

一流的画面制作,可惜故事不入流,人物都是提线木偶。我心中的大唐不是这么妖里妖气的。从头到尾都在蜜汁微笑的染谷将太,我很想问你到底在笑...什...么...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不理解这为什么要拍成一部电影。这个年纪和那样经历的一个导演耗资甚巨,搭实景做特效,堆积半天悬疑和鬼魅,最后就为了探究这么一个浅薄的爱情故事?陈凯歌老师都多大岁数了?这心态好纯啊。如果是做一个商业项目,那还另说,这是他声称一直心心念念的“作品”,就这样垮下去然后自我就很满足了吗?

19分钟前
  • frozenmoon
  • 较差

这也太……花了那么多钱拍的那么美丽的场景,然后就讲这么个故事?我的内心在呐喊在拒绝……无极2.0……生硬做作的纯情爱情。空海求佛法,被扔到九重天之外了。

23分钟前
  • 小游
  • 很差

国产电影的弊病,没有灵魂,再华丽也是虚有其表。

27分钟前
  • 特拉法玛多人
  • 较差

没有人想梦回大唐,这也不是真正的大唐,但这是陈凯歌的大唐。绚丽至极,如痴如醉。从建构到解构,陈凯歌终于把他过去想要表达的东西全部挥洒。

31分钟前
  • 孔鲤
  • 力荐

这故事也太悲伤了吧,想把白龙和黑猫同时搂在怀里,安慰它们,好了好了,没事了没事了。

36分钟前
  • 曾良君
  • 力荐

看得舒服死了,恭喜陈凯歌还魂了,《刺杀始皇帝》的那个陈凯歌,狂气,傲骨,绚烂,不拘一格,回来了,侯孝贤的唐朝是孤独聂隐娘,徐克的唐朝是皇家神探狄仁杰,张艺谋的唐朝是宫斗乱伦杀戮,陈凯歌的唐朝式亦幻亦真的爱欲,如露亦如电的梦境,这做工牛逼,角川映画没看错人,希望中国大卖,日本大卖。

3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陈凯歌难得一次的正常发挥,编剧王慧玲功不可没,不雷人对他就是进步。美术置景登峰造极,极力营造大唐盛世,只是美术和特效堆砌太满,极乐之宴的部分过长,做下减法会更好。导演太醉心于“宴”,以至于后面破案的部分显得十分仓促,“情”也少了力道。

4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3.5 最好的还是对大唐盛世的还原,绚丽华美的场景在流畅运镜下赏心悦目。推理过程以及对各种惊奇的展现也都体现出创作上的纯熟。大概原著的长度实在难以缩减成一部电影的时间,剧情发展一直在赶路,到“情”的部分反而显得顾此失彼了。

45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白居易和空海分别获得各自朋友圈当日微信运动冠军。

49分钟前
  • Minnesota
  • 还行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每一分钟的视觉体验都让人幻肢梆硬!最长的画卷也画不出这部电影的美丽!真是大唐盛世!幻像万千!怎么能!这!么!美!!美术爱好者一定要去看,根本就是美学porn!!基本上来说这部电影视觉上唯一的缺点是猫的刻画有点过于卡通了,故事不差,简单事情复杂化,讲的还算细致。

53分钟前
  • 猛汉世雄
  • 力荐

白居易携日高僧游唐主题公园,遇黑猫放幻灯片破杨贵妃迷案

55分钟前
  • 远子
  • 还行

虽然前后割裂太严重,几乎从探墓之后完全崩盘,但还是不忍心唱衰,因为实在很喜欢前半部分。如果说电影是造梦的机器,我确实在这里看到了稍纵即逝的幻梦,它如此美丽也如此脆弱,令人瞠目结舌也令人无限唏嘘。哪一种真相才更让人痛苦呢,不能生在最好的年代,或是发现,原来最好的年代根本也不存在。

57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张鲁一和阿部宽怎么那么像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Moony
  • 还行

盛唐气象真的是美,然而整个戏也就停留在美上,有美人皮无美人骨,倾国倾城得并无说服力,也就小黑猫萌了一把,还会用爪爪擦眼泪呢,冲着它的面子给三星半

1小时前
  • 黄青蕉
  • 还行

原来妖猫是个编辑啊,催白居易交稿子。

1小时前
  • PureSucker
  • 推荐

这部电影在视听语言层面上堪称完美,你可以不喜欢它讲故事的方式,但你不能否认它在其他方面的优秀。建一座城,拍一部电影,实景实拍,这种沉甸甸的影像质感,是再厉害的特效都达不到的,它的质感就像匠人纯手工的工艺品,电影感也做的超棒,看冯小刚和陈凯歌这些人的电影,会觉得姜确实还是老的辣。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两处打动我:杨玉环洞悉人性的莫测,不动声色赴死成就一桩秘而不宣的花树开落;和尚问留在大唐生活的日本仆妇“一个人在长安生活,一定很寂寞吧”,心中一颤——白龙一个人住进黑猫的皮囊,魂灵也一定很寂寞吧,少年却涩然道“我不是那个身体很久了”,甘愿堕入永生执念的深海,从此与欢趣无缘。

1小时前
  • 不良生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