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人

HD中字

主演:欧列格·缅希科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茵格保加·达坤耐特,娜杰日达·米哈尔科娃,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斯韦特兰娜·克留奇科娃,弗拉基米尔·伊林,阿拉·A·卡赞斯卡亚,尼娜·阿尔希波娃,阿宛盖·里昂惕夫,安德列·奥曼斯基,茵娜·乌里扬诺娃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199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烈日灼人 剧照 NO.1烈日灼人 剧照 NO.2烈日灼人 剧照 NO.3烈日灼人 剧照 NO.4烈日灼人 剧照 NO.5烈日灼人 剧照 NO.6烈日灼人 剧照 NO.13烈日灼人 剧照 NO.14烈日灼人 剧照 NO.15烈日灼人 剧照 NO.16烈日灼人 剧照 NO.17烈日灼人 剧照 NO.18烈日灼人 剧照 NO.19烈日灼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烈日灼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的时代背景落在30年代斯大林统治下的前苏联。科托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khalkov 饰)是红军的光辉领袖,拥有殷实家底和幸福家庭,正在与妻子玛露莎(英格波佳·达库内提 Ingeborga Dapkunaite 饰)、女儿一起在别墅中度过幸福时光。不料,一名不速之客闯进了这里。当他揭开层层乔装的外物时,人们认出了他——一个失踪了十年的没落贵族米迪亚(欧列格·米契柯夫 Oleg Menshikov 饰)。米迪亚的到来犹如地狱派来的使者,随着他娓娓道来的故事,米迪亚和科托夫之间的恩怨纠结、和玛露莎之间的陈年旧情以及随着时代而扭曲的人生,都在故事中一一展开。而更为残酷的是,他带来了一个令科托夫一家陷入绝境的消息蝶影地下铁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二季房间2003丽兹2018雷利博节假日我的鲛人殿下宝莱坞机器人2.0:重生归来新·信长公记~同学是战国武将~THE MYSTERY DAY~追踪名人连续事件之谜韩公主触不可及(国语版)现场清理人第三季恶魔总是悄悄来夏日天空的那匹红马女孩2021诊室疯云荒野大镖客之黄金劫案消失爱人拉斯维加斯往事飞狐外传1980他与她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一季绝世战魂动画版路德:落日之殇回路2001偶像宣言STAGE3黑豹特警队基督山伯爵1961狙击时刻军情五处第六季面对面第三季温暖的甜蜜杀手情人辣子曰北京青年缄默最后的舞动我的街区:弗里瑞吉第一季结婚前夜

 长篇影评

 1 ) 被烈日灼伤,红色的海洋渐渐干涸

“被烈日灼伤,红色的海洋渐渐干涸”是影片结尾小女孩儿唱的歌谣,象征着影片的主旨以及苏联政权的瓦解。

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科托夫上校一家人的幸福时光,但随着柯迪亚的身份被逐渐的揭开,可以感受到暗潮汹涌的危机。尤其在柯迪亚讲述那个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颗虚拟的太阳,它代表着危机已经悄然降临在这个和睦的家庭中。它将墙上的一幅全家福照片震碎,象征着这个家庭即将瓦解。这个灼热的太阳就是科迪亚所代表的恐怖势力。

在片中的后半段,柯迪亚的来意已经被解释清楚,他是斯大林恐怖统治下的刽子手,是政治迫害的工具,他此行的目的是要带走科托夫上校,可以推测出正式科迪亚参与迫害了科托夫上校。

影片的结尾,柯迪亚把上校带走,并在乡间小路上遇到了一辆拦路的卡车。这辆卡车恰好就是在影片前半段讲述的一位迷路的司机驾驶的卡车。但柯迪亚与其同事为了保密将这个卡车司机杀人灭口。可笑的一幕出现了,一幅巨大的斯大林画像冉冉升起,象征着恐怖的政治迫害。与此同时,车里科迪亚的同事还在称赞科迪的亚冷静与果决,他们认为那个迷路的卡车司机是科托夫上校逃跑阴谋执行者。此时的科托夫上校在绝望的哭泣,他明白这一切已无可挽回。最后,柯迪亚因愧疚而自杀,那颗虚拟的太阳也逐渐熄灭,但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不同地方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太阳在炽热的炙烤着。

 2 ) 《烈日灼人》——极具戏剧张力的政治寓言

       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拍摄的《烈日灼人》上映于1994年,同年便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对这部电影耳闻已久,决定静下心去看却是见了《电影世界》上半年评出的五十部最伟大的政治电影的榜单后——也是出于对政治学、极权主义和反乌托邦电影的一点兴趣以及对《电影世界》的一点信任。看完之后方被它强大的戏剧张力震撼到。
    一 惨烈历史下的家庭流变
    关于极权主义政治的电影,之前也看过一些。用一个家庭在风云变幻中的遭际流变来映射整个时代的悲欢,是这种容易具有史诗感的电影比较常用且观众也较为接受的手法。国外像《再见列宁》《通往自由的道路》,国内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较为典型成功的例子。
    《烈日灼人》的背景是近代人类历史上和文革同样黑暗可怖的斯大林“大清洗”运动。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尤其对于在本民族历史中可以找到许多相似叙事文本的我们来说,甚至有似曾相识之感。先大致介绍下人物关系和情节:支撑整个叙事的主要人物是三个人:红军将军科托夫、科托夫之妻玛露莎、玛露莎青梅竹马的前恋人——没落贵族米迪亚。一个典型的“革命”时期故事就此产生:米迪亚失踪了12年重新出现,打破了将军一家度假的安闲平静,他与玛露莎的旧日纠葛、互相责备又使被隐瞒多年的可怕真相浮出水面——正是科托夫的操纵才使得米迪亚弃家离爱远走他乡。而最为神秘丑恶的一环也随着剧情的深入逐渐清晰,那就是米迪亚的真实身份和他再度出现的真正原因:当年科托夫强派他去做情报人员,却不知,米迪亚此行,是以秘密警察的身份来逮捕科托夫的——1936年,正是斯大林党内清洗的前夜。
    和同样刻画了一女两男三人间微妙关系的《小城之春》不同,本片在人物关系上除此之外,还展现了这个家庭中众多其他成员——玛露莎家人的常态:沉浸在对往日生活回忆、不断追忆“解放前”的音乐多美好的奶奶,被重新教育、仍坚持“人之初,性本善是法律的基础,即使罗马的法律也是这样”的,夹在俄罗斯传统文化和新马列文化间的知识分子叔叔,学究的阿姨……这个家庭的基础是俄罗斯贵族知识分子式的,在这几个人物身上可明显窥见1917年之前和之后的分野以及变革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很多行动、细节是隐晦而有寓意的:奶奶小心翼翼地将1917年前从国外带回来的药倒在河里,“因为它们已经失效了”;叔叔口中的“樱桃园”,是借契诃夫之口说知识分子的错位感。
    二前松后紧的戏剧张力
    前面漫长甜蜜家庭生活的平静铺垫,和片尾迟到的暴烈变故形成最鲜明的对比,极强的戏剧张力令人在强烈的错愕震撼中思考悲剧的根源。
    电影除片头序幕讲米迪亚现状的一个侧面、片尾的悲剧结局外,全聚焦在科托夫大家庭的“甜蜜”生活上,这占据了极大篇幅。从大的事件来说,这家庭生活是一个平静——打破平静——恢复平静——再打破平静,悲剧结尾的过程。开端的家庭洗澡段落即将休假中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展现无遗,将军拯救乡亲的麦田展示了他的强力及在军中、国中、民中的地位,也让观众对其产生认同感。第30分钟米迪亚到来,以极为滑稽的方式继续影片的欢乐基调;重新聚首的大家庭话旧谈今、探亲跳舞,其乐融融,三人间的微妙关系靠演员眼神、景深镜头的引导来表达,女儿的天真浪漫更起到了穿针引线、巧妙化解矛盾的作用,有时看似插科打诨的闲笔实甚巧妙;到第 82分钟明了真相的妻子情绪失控,二人争吵,但随之丈夫的温存、现实的难以改变又让他们很快和解,家庭生活重复平静;第105分钟将军和米迪亚正面冲突,互相谴责对方罪责,但对家人、女儿的共同钟爱使得二人即便如此,还是达成协议,努力维持暴风雨前的平静,将军放下身段,等警察一来就悄悄上车。直到最后的高潮到来——抓捕将军的车终于开到,不明就里的女儿和家人天真地向他们表达友好,着装整齐的将军和警察一一握手,奶奶阿姨在米迪亚指挥下唱起了抒情的歌曲,插科打诨的将军藏着心中悲凉,带给家人最后的欢乐——她们始终相信他去参加完会议就会回家。全景深焦环绕镜头下家人的融洽吻别和俯拍特写下警察们的大汗淋漓、错愕疑惑对比鲜明。
    温情段落在女儿下车后伴随着舒缓音乐的终结而彻底结束,发生在逼仄汽车后座,突如其来的暴力群殴格外惊心动魄。镜头用不完整构图展示的只是警察们纷杂的拳头、狰狞的面孔,配合声嘶力竭的打斗声音以及镜头深处旁观司机目瞪口呆的神情,将赤裸裸的暴力恐怖展示在观众面前。如果说这展示的是肉体上的恐怖,那么接下来的才是更深层的精神恐怖,足以让人毛骨悚然:当悬挂斯大林巨幅肖像的热气球升起之时,昔日的受害者,今天的特权阶级米迪亚不由自主地右手痉挛着握成敬礼状,面孔扭曲,眼睛里说不清是悲伤绝望还是驯服的恶毒。 这是电影中我最难忘的一个镜头,每次忆及都感动深入骨髓的恐惧。
    与此相似的是《长别离》中已沦为失忆流浪汉的二战士兵听到未婚妻呼喊自己的名字,突然间站住,沉重地转过身,异常缓慢地高举起双手,就像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囚犯……这些细节是电影中神来之笔,极简又精准地描摹出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
     三 可能与不可能之间——个体在历史中的选择
     我一直在思考,个体在历史中真的是选择的吗?最初我认为,个体生命只能被历史机器无情碾过,化成炮灰,别无更多选择。但看了不少讲二者关系的作品,仔细思索,却又不全然如此。就拿将军来说,他被以间谍的罪名被抓捕谋杀确实冤枉也违背基本人道法律,但他确实又利用过职权迫使另一公民成为情报人员,抢走其爱人;他的其他战友被斯大林匪帮定罪、谋杀时,他又保持了沉默。说到底,他是不合法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而米迪亚,他的确受害在先,“你们拿走了我的一切,我的生命,我的职业,我的爱人,我的祖国,我的信仰……”可科托夫反问:“谁迫使你?这就是你回来的原因吗?来享受,在痛苦中欢乐?”换言之,就是“不存在所谓的被迫,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只要你愿意为之付出代价!”
    就像我最喜欢的公知刘瑜所言的,“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小到本片,没有一个人真正无辜,“12年的特务生活浸染已使米迪亚成为制度本身”,他的双手已沾满被违法清洗的生命鲜血,他“回家”梦想的实现靠的是其他无辜生命的牺牲;将军本身是罪恶制度的利益享有者,“甚至他的家人也不是无辜的,正是他们十几年的沉默让这个制度越来越坚固。”理性来看,正如柏林墙倒塌后,法官赛德尔所说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那时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你应该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每个制度中的个体都有“枪口向下一厘米的权利。” 可《朗读者》中的汉娜没做到,本片中的将军和米迪亚没做到。每涉及这个问题,我都想设身处地地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我会怎么选择,但真的太难了。对于历史中的个体,理性上我们要求他们明智勇敢地承担作为有常识的人和公民该承担的义务,但感性上还是希望更悲悯一点,理解他们的艰难。
   四 意象:火球、迷路的司机
    片中火球“呼啦啦”地运动着灼过画面中场景,印象中有这么两次。
    第一次,第80分钟米迪亚向小女孩讲述实为自己以前家园美好生活和无奈被迫离家的“童话故事”,大火球轰隆隆地穿过房间,照过墙上贴的唯一能看到旧日生活痕迹的照片,消失在树林中。我想,这是暗示极权制度毁灭了他们之前正常的生活,俄罗斯人民的家园、传统文化、精神信仰统统乃至整个俄罗斯大地都遭到灼伤毁灭。
片末米迪亚自杀后,火红的圆球又照过房间钢琴上的曲谱,最后消隐在窗外顶有红星的高大建筑后面。他以回家为生活下去的唯一目的,但却发现,自身的一切信仰早已崩塌,家园也已毁灭,自己早也不是记忆中的自己,荒芜的制度下,扭曲的自我只能献祭了。
   还有片头、片中多次出现的旋律:“天上的烈日灼人,深红的大海不息奔腾……黎明时你告诉我,你对我的爱情不再。我的心中没有痛苦悲伤,却被恐惧紧握。在柔和的晨光里,你带走了明天。让我们就此遗忘,事情本不该这样。我想这是我们共同的过错。”说的是爱情,更是极权政治下人们的整个生活。对,“这是我们共同的过错”,我想这是这部电影更值得反复观看、引人思索的原因所在。
   最后,表达一下自己的良好祝愿:希望世界上再不要出现第三个毒太阳,也再也不要有毒太阳赖以滋生的土壤。

 3 ) 焚身的烈日

题记:俄罗斯电影Burnt by the Sun拍摄于1994年,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片名一般翻译成烈日灼人、毒太阳或烈日灼身。

一、人
Kotov
Kotov是资深红军将领,“苏联英雄”的获得者。在片中刚出现时对女儿一片慈爱,对妻子体贴照顾,对村庄百姓也很关爱,俨然是个高大全形象。直到不速之客Mitya来访之后,影片才告诉观众Kotov历史中的另一面:他曾经在内务部门干过一段时间,亲手把Mitya送到国外做反间谍工作,拆散了Mitya和Maroussia。这当然也在意料之中。坐在这种高位的人身后怎么会不隐藏一些黑暗呢。

和Mitya争吵时,Kotov愤怒地咆哮:“我是苏联英雄,谁敢动我!”但其实他刚看到Mitya造访时,可能就已意识到自己是个死人了。毕竟在那个年代,谁都知道一个内务部官员来访意味着什么。区区一个苏联英雄算得了什么,加米涅夫、布哈林、图哈切夫斯基……这些声名显赫的党国领导人哪个躲得了烈日的照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流亡到墨西哥不还是难逃一死。尽管落了难,但Kotov还是打心眼里看不起Mitya:Mitya算是什么东西?当年还不是像收买妓女一样收买了他。其实Mitya这种剥削阶级出身的人贪生怕死,许诺一点好处他们就能出卖朋友,连最下贱的妓女都比不上。那像自己,根正苗红,南征北战为新政权打下一片江山。

在那个年代Kotov属于很典型的一类群体,他们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贡献了汗马功劳,飘扬的红旗是包含了他们的鲜血的。而新政权建立后他们做为出过大力气的人,也都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利益,跻身高位。通常人为一件事付出得越多,对这件事的感情也就越深。因此这批人当然对新政权有着深厚而忠诚的感情,而且因为他们已在政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政权的一部分。所以为了维护新政权的稳固,Kotov们会毫不犹豫地牺牲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利益,而且在执行的时候他们也心安理得——这只不过是革命成功所要付出的一些必要代价。可惜多数Kotov们意识不到,自己在领袖的眼里也不过是一群蝼蚁,如果他有需要随时可以消灭——同样只是一些必要代价而已。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通常离死已经很近了。

Mitya
影片开始时Mitya像是个革命中的失意者,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迫去国离乡、浪迹天涯。他有一身才艺:精通多种乐器,热爱诗歌,还会踢踏舞。在阳台上,他给Nadia及其家人讲诉了一个很像是自述经历的悲情故事,让人听得唏嘘不已,以至于曾经是他未婚妻的Maroussia听后跑到楼上痛哭。

Maroussia的亲戚问Mitya在哪里工作,Mitya面容严肃地说:“为政治警察局工作”。然后又很随意地表示只是开玩笑。这是电影的转折点,有心的观众应该能看出他没有讲笑话。事实上自1923年起他就为政权进行反间谍工作,手上早已沾满了鲜血。此行也绝不是探访故旧,而是带着追魂帖而来。于公,是清洗“德国间谍”Kotov;于私,则是一次复仇之旅。

在内务部浸淫多年后, Mitya已经变成一个很冷酷的人,成了那个体制的一部分。钢琴前十指翻飞、抱着吉他动情弹唱….这只是他的一个侧面,正如一些纳粹军官也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一样,并不妨碍恶之花在他们身上绽放。他出卖举报了八个白军军官,导致他们被送回国无审判直接处决。押运Kotov途中,一个农民因迷路而挡了道,无意中目睹Kotov被押运和殴打,他和同事平静地杀死了这个路人,就像碾死一只蚂蚁。

其实Mitya觉得自己确实很委屈:贵族出身的他在革命中当然家破人亡、于是他参加了白军和红军作战,战败后逃到Maroussia家避难,两人一见钟情,本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苟全性命于乱世之中,平平静静走完下半生就好。谁知内务部门找上门,只给他两条路走:一条是为政权服务,出国从事反间谍工作,追捕那些“叛徒”。另一条则不言而喻——政权对待不合作的人只有一种处理办法。 他选择了第一条路,从此在国外隐姓埋名,协助政权捕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叛徒”。政权当初许诺他,如果做得好就可以让他回到当初住过的那栋房子,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骗了。他觉得这个新政权夺走了他的一切:生命、职业、爱人、家人、祖国、信仰……,让他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生活。归根到底,他觉得逼他走上这条路的人就是Kotov。所以他要归来复仇,在Kotov的痛苦中作乐, 一口又一口细细地品味Kotov的痛苦。报复了Kotov之后,他真的能获得解脱吗?

影片的最后,Mitya割腕自杀了。对此可以有不同理解:在斯大林时代,清洗行动大都在深夜进行,当夜间听到有人敲自己家门时,许多住在高楼上的人为了免遭被捕后的严刑和侮辱,便纵身跳下,以死相抗。而Mitya清晨六点钟回家后,电话忽然响起,他没有接,也许已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被清洗的对象,随后就割腕了。另一种更可能的解释是Mitya在这个体制下生活了十余年,早已彻底绝望,对自己做的工作无比厌倦,后来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复仇,当亲手把Kotov送上刑车后,大事已了,在这个世界上已无可留恋。不管是什么原因,Mitya最终选择了死亡作为解脱,彻底摆脱了他附身的体制的禁锢。

Nadia
天真烂漫的Nadia,就像一朵刚刚绽放的雏菊。沐浴在朝阳之下,她是幸福的,不知忧愁为何物:从小便是家人的心肝宝贝,生活优裕,父亲还是个大英雄。她眼中的少先队,听到军号就起床,哨声一响就去游泳… 她渴望着加入这个集体,根本无法理解Mitya大煞风景的话——“踏着音乐走进坟墓”。

她和Mitya郑重拉钩,要保守这个只告诉她的“军事机密”——过会有车要来拉Mitya离开。知道秘密后,她站在门前翘首以盼。汽车来了,她瞪大眼睛看着,无比兴奋,满是憧憬。她小心翼翼走到车前,精心对着汽车的车前灯梳理头发,然后一本正经的和车里的人对话。Mitya叔叔允诺她可以开一会车,她更加兴奋了。为了尽快开上车,她催促爸爸快点换上衣服出去。终于开上了汽车!开得还很棒,叔叔和爸爸都表扬了她,好开心啊,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开始她就觉得车上的那个乘员神色不对劲,像是从动物园偷跑出来的。临下汽车,她关切地问:“你离开是因为他们不喂你东西吃吗?”……

影片平静地用各种细节刻画着这个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年幼的她,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一尘不染。在她身上,我们只能看到纯和美。当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女孩被体制无情吞噬,谁又能无动于衷呢?!

二、日
Kotov和Mitya是仇人,但两人身上有一点是相同的 ——对领袖发自心底的虔诚敬畏。

Maroussia问Kotov,若面临Mitya当年的境况,他又会作何选择。Kotov毫不犹豫地答复会作同样的选择。但他又自豪地辩解自己和Mitya的区别:一个是因为热爱祖国,一个是因为畏惧。在那个时代领袖就是祖国的化身。Kotov确实是深爱领袖的。当离别之际到来,他最后一次抱Nadia时,仍凝视着自己和斯大林同志的亲密合影,也许还抱有幻想?而Mitya又何尝不热爱领袖呢?看到气球下悬挂的巨幅领袖画像时,他也立即满脸敬畏地凝视画像缓慢升起,下意识地举手敬礼,完全发自心底。

领袖无所不在:在少先队员们的上衣绣像上,在所有集体活动中呼喊的口号中,在每个城市都伫立着的大大小小雕像里……领袖即国家,国家即领袖。爱国就是爱领袖,不爱领袖也就是叛国。领袖是天空中一轮明日,放出阳光普照大地。有些人温暖的沐浴在日光下,有些人则被烈日灼身,甚至被焚成一缕青烟飘散。即使是前者,也永远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日光会突然变毒,将自己焚化。

今天领袖拉着你一起清洗别人,你受宠若惊,感觉浑身暖洋洋的:自己已成了伟大领袖的自己人、亲密战友。明天你又被领袖和他的其他亲密战友清洗掉。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无止无休。在权力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如走马灯一般。唯一不变的永恒是老大哥,始终冷冷地坐在最高处看着下面这一片混乱,我自巍然不动。

和领袖的关系每进一步,危险便也更多一分,因为没有人能常伴他左右,除了他自己。无数人虔敬地热爱着他,而他只爱自己。清洗、清洗、永不停止的清洗。只有在清洗之中,他才觉得自己是稳固安全的:肉体毁灭了一个人,岂非就永远不用再担心他叛变。空气中充满了背叛、出卖。友情、亲情变得愈加淡漠,为了保全自己,这些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斩断,毕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在领袖打造出的这个窒息的体制下,无数像Nadia一样至纯至洁的花朵被烈日灼伤,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清洗中湮灭。也许这已是人类历史上黑暗的极致了吧。

1994年,距苏联解体已三年,俄罗斯正处在它近百年历史中氛围最宽松的一个时期。这部以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为背景的电影也有机会面世,把观众又带到了这个烈日焚身的年代,去领受那轮毒日耀眼的光芒……

附:关于大清洗的若干资料:
高层:
所有在1917年俄罗斯大革命和在列宁政府中起过重要角色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都被消灭。在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中的六位政治局成员中只有斯大林本人幸存,另外五位中四人被处死,列夫•托洛茨基被开除党籍后流亡墨西哥,于1940年被内委会的间谍暗杀。从十月革命到1924年列宁逝世期间被选入政治局的七人中四人被处死,米哈伊尔•汤姆斯基自杀,只有两人幸存。从1934年参加第17届共产党代表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1108人被捕,这些人几乎全部死于狱中。
宗教:
斯大林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完成了对东正教的系统摧毁,大清洗中,有16.5万名神父因传教被捕,其中10.6万人被枪决。
军队:
大清洗期间(1935-1938),三分之一的红军军官和几乎全部的高阶将领被处死或流亡至西伯利亚,改以大批具备“政治经验”却毫无作战经验的军官替代。五名元帅有三名遭处决,三分之二的军团和师指挥官被处决。这造成红军内部充斥大量年轻而训练贫乏的军官; 1941年,红军的军官里有75%任职尚未超过1年,红军军团指挥官的平均年龄比德军师指挥官的平均年龄少了整整12岁。

苏德战争时期,内委会的主要任务为战线后方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包括制止阵前逃亡行为。根据斯大林签署的国防人民委员会第270号和第227号令,对于阵前退却和影响军心的官兵可以就地枪决。在战争期间,大约有158,000名苏联官兵被内委会督战队射杀。
古拉格:
在1930年的中后期,大清洗运动促使前苏联的劳改营系统古拉格的规模开始戏剧性地膨胀。根据前苏联人民内务委员会颁布的第58号命令,人们开始被前苏联秘密警察监视,审查并以“反革命”的罪名被关押,又由人民内务委员会草草审判并被流放或被处决。大部分古拉格囚犯在大部分时间内都面临着食物供给不足,御寒衣物匮乏,拥挤和缺乏医疗保障的困难。1934年至1940年六年间古拉格集中营内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是同期前苏联死亡人数的4至6倍,根据解密的档案,1930年至1953年古拉格内死亡人数的报数估计为176万人。其中二分之一死于1941年至1943年。
清洗执行者:
继雅戈达后,当时大清洗的主要直接执行人、内委会的头领叶若夫最后亦不能幸免于难,在1940年失势,随即遭处决。斯大林时代末期的内委会头领贝利亚在斯大林死后也被逮捕和处决。
前苏联国家安全、政治警察部门演化:契卡(Cheka)1917-1922-> 国家政治保卫局(OGPU)1922-1934-> 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1934-1954->克格勃(KGB)1954-1991

 4 ) 《烈日灼人》:为永恒的离别唱一曲短歌

  一、通向幸福之路

  贝特兰•罗素在论及“幸福”这一话题时,曾说过:“动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够的食物,便快乐了。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但在近代社会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数的情形而论。”“黑客帝国”中的矩阵曾经创造过一个完美的虚拟世界,使人每日处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每一个欲望都得到满足,不多时日,他们就忍受不了这种安逸而精神崩溃了。不可否认的,疑虑和忧患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与生俱来的忧愁促使社会思考、进步,让我们在钻木取火后有了打火机,从咯吱作响的两轮马车坐到了平稳快速的汽车里,人们在永远追逐更完美生活的时候被焦愁所困。可是一旦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受到压迫和威胁,那么宽广的追求幸福之路将退化为走钢丝式的求生本能。

  有一个关于“何谓幸福”的前苏联笑话,听起来难免有些戏谑,但也在哑然失笑的同时常到了辛酸的现实意味。在这个幽默对话中,古板的英国人认为幸福是冬天里的暖炉,浪漫的法国人说幸福是与金发女郎的一次度假,苏联人对于幸福的见解是当半夜有人敲门,你可以从容的告诉来者要捉捕的对象其实住在隔壁。这种幸福并非来自普遍意义上的心灵的满足或者精神的愉悦,而是出自命悬一线的侥幸存活,死亡竟然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针兴奋剂,让活着变成一种至高的荣耀与快乐。这种幸福和每日都在猎豹爪牙下逃生的羚羊感到生存的简单快乐并无二致,这种快乐是消极的,正如“醉酒是暂时的自杀,是不快乐的短时间的休止”,人们用更悲惨的境地来麻木不幸,提醒自己惨淡的生活还存留着“幸福”。对于个人,这是乐观精神,对于一个社会,这是精神上的慢性自杀。

  俄罗斯电影“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 1994)将背景放在了1936年的苏联,透过民族英雄红军上校科托夫•赛基•培特洛甫的遭遇,描绘了当年旷日持久的“肃反”运动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电影并未运用刻画政治现实惯用的冷峻色调和激烈斗争场面,将画面定格在晨风里包裹着香气的乡间,翻滚着金黄色呢喃的麦田,母亲的歌声,妻子的巧笑嫣然和女儿的怀抱。这样浓厚温暖的氛围中,却隐藏着眼泪与冲突,不安与暴力一点点侵入到家园。

  科托夫上校六岁的女儿纳迪娅有着孩童们初入世界的好奇,她单纯懵懂,只不过幼小的她也已经深受爱国精神的感染。每次有少年先锋队员路过,她都会绷起小脸,认真地行礼,希望有一天也能神气地穿上整洁的队服,昂首挺胸地走进队伍。历经坎坷的米特亚却不无惆怅地对她说,如果真的经历过一起起床、吃饭、做早操的日子,就会会知晓生活是如何埋葬一个人,且一并抹煞了他们的个性与天性。

  当人们利用周末假期在湖边游玩时,广播里却一遍遍播放着庆祝解放胜利六周年胜利的话,并预警要进行毒气演习,每次结束前都不忘说一句:祝大家假期愉快。将不安与恐惧带进原本安宁的假日后,他们还不忘告诉大家这该是一个美好的假期,要知道自己是多么幸福。就像在说,我们不能游泳,不能嬉戏,不能享受静谧的午后,但是我们是如此幸福。他们似乎想要制造一个完美的世界,一个从未实现过的乌托邦,只不过不是通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是通过在艰苦环境中“提醒”幸福,潜移默化地让人们不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是将每况愈下的生存环境通过精神催眠硬生生变得“幸福”。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动物庄园》中的有些情节就是取自俄国革命的真实事件,他在小说的序言中直言不讳的指责“大清洗”运动,指出苏联已经完全不同于1917年的样子,慢慢向一个等级森严的集权国家发展。而在任何一个政权建立的伊始,都不会刻意有计划地向集权方向发展,都会铺开一个光明远大的未来预想图,让任何一个见过的人都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贝兰特•罗素在谴责苏联政府之前,也曾经写道俄国的年轻人比世界上任何别国的都快活,因为“他们在那边有一个新世界要创造,有一股为创造新世界所必需的热烈的信仰。俄国青年的信仰可能显得不成熟,但这究竟有什么害处呢?他正创造着一个新世界;而新世界是一定投合他的嗜好的,一朝造成之后,几乎一定能使普通的俄国人比革命以前更幸福。”奥威尔的小说中,甫一开始,动物庄园的长者只是倡导动物们紧密团结起来反抗压迫它们的人类,还高唱了那首激动人心的《英格兰之兽》,带领大家“倾听快乐的佳音,展望那金色的未来”。当它们真的革命成功,赶跑了人类,两位猪领导人一开始还像模像样的制定了“七戒”,誓要和人类划清界限。但是之后的局势却由两位领导人的意见相左,变成了一场内部斗争、排除异己的活动,发展到后来甚至成了血腥镇压的内部清洗。掌握权力的“拿破仑”(其中一只猪的名字)一步步背离革命的初衷,不许大家哼唱《英格兰之兽》,将“七戒”涂改掺水,对所有动物实行洗脑。到了故事的最后,猪和人类结成了盟友,并开始像人一样走路吃饭,直至动物们都分不清哪个是猪哪个是人了。

  影片中的上校科托夫就是创建社会初期的英雄,他勇敢、忠诚,热爱祖国,富有感召力,善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领导人。当军队的坦克开进了农民的麦田,他三言两语就让士兵们欣然臣服,原路返回,不仅因为他是众人爱戴的科托夫同志,也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当妻子马鲁西娅得知他曾经赶走了与她青梅竹马的米特亚,只为了能有机会亲近她,深受打击、痛哭着要跳楼,却被科托夫几句深情的呼唤拉了回来,安然地接受了这个有些残忍的真相。他和斯大林的合影照片一直摆在书桌和墙壁上的显要位置,这是荣誉,也是他的骄傲,他曾经与斯大林并肩作战,知道斯大林办公室的直播号码,这位“朋友”给他权力与荣耀,也带着他走向不归路。朋友,普希金说过,“我不再有朋友,或者他们已经远离了我”。科托夫的悲剧不只是斯大林一个人造成的,每个人都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或者沉默,或者积极响应,让他没有任何选择地坐上了那辆一去不回的轿车。

  二、为永恒的离别唱一曲短歌

  “被太阳灼伤,绯红色的海洋干涸。我听你说过,我亲爱的鸽子:那里将不再有爱。让我们离去吧,我将不再冷落你。”——“烈日灼人”

  谋杀与罪恶喜好隐匿在夜晚肮脏的角落里,任凭它呻吟腐臭,哪怕只用耳朵聆听都能探知它丑陋的嘴脸浸了多少毒汁。被暗夜纠结着的噩梦总能被清晨的曙光驱散,连吸血的鬼魂也要藏进冰冷的墓穴等待再一次月升日落。所以,我们热爱阳光,爱它唤醒的鸟啼,爱它绽放了春天,爱它开拓着蓝天的疆界,爱它散发的激情,仿佛只要有一片它叶片上的光芒便能获得快乐。可是,在“烈日灼人”中,我们看到被幸福燃尽的家庭,被太阳灼伤的笑容,一株婆婆纳变蓝了所有金黄的时光。恋人们依旧拥吻,松树们依旧沙沙作响,远去的歌声却在诉说一次永恒的离别。

  电影开始于一段雪地里的舞蹈,被冰雪覆裹的大地,小型乐队在拱形的舞台上弹奏,恋人们踏着音乐的节奏紧紧拥抱。这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一抹冷色,那对相拥的恋人是寒冷中的一线温暖,导演却也在用这种气氛暗示了再深切的亲吻也无法逃脱命中注定的别离。导演将故事浓缩在了一天,保密局的摩爪伸向了缓慢、悠闲的田园生活中,以飞快的速度终结了漫长的星期日。

  坦克闯进了麦田,让科托夫难得的休息日都不得安宁,而这个偶然事件只是一连串变故的序曲。马鲁西娅搂着女儿惊恐地看着这一切,单薄的身影在空旷的田野里显得分外无助。冰冷的炮口没有指向什么入侵的敌人,而是摇向了自家的人民、同志,手无寸铁的妻女。

  科托夫住的是专门为艺术家和音乐家准备的豪宅,坐落在树林中,被树叶过滤的日光笼罩了一层光晕。他的母亲爱硫娜曾经是歌唱家,用歌声缅怀失落在光阴隧道中的记忆。

  **纳迪娅**

  纳迪娅是穿梭在树林间最清凉透彻的微风,不经过世俗的浸染,肮脏的阴谋到了她的眼中就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景,新奇而别致。就像谈起当年祖母因为毒气泄漏被人从莫斯科抬回来时,她睁着大眼睛,煞有介事的说那是因为动物园太臭了,搞得大家都无法呼吸了。她对善恶还没有太多概念,她喜欢最终带走他父亲的米特亚,喜欢那辆保密局的车,喜欢哼唱那首忧伤的情歌“毒太阳”。如果不是她的世界过于简单美好,就是这个世界太会隐藏真相。本来,米特亚应该只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叔叔,轿车应该只是一辆孩子眼中了不起的物件,“毒太阳”该是一首优美动听的短歌,可是到了现实故事中,我们都会对他们心生畏惧,畏惧他们带来的血腥,畏惧他们带来的哀伤。

  湖中泛舟的时候,科托夫曾珍爱地抱着纳迪娅,仿佛她让一切事情都变得容易,让世间事物都变得和谐。他怀着沉沉地感怀说,如果能和她一辈子在河上漂流就好了。这句话是属于纳迪娅的温馨许诺,却是讲给科托夫自己听的哀愁与不舍。当在许一个最简单的愿望时,就是我们最害怕失去的时候。

  临别的时候,科托夫一直没有勇气穿上军装,却是纳迪娅相信了父亲善意的谎言,急急慌慌地给他穿衣服,得知可以开车让她兴奋地有些结结巴巴。她绝不会知道自己在无意中把父亲推向永别,这将是伴随她一生的悔恨。她和父亲最后的游戏是比赛谁可以不换气的一直说“呜——”,她自然是输了。父亲的声音悠长得像是一次静静的哭泣。他的纳迪娅给了他说再见的勇气。

  纳迪娅眼中并不是一个存在于幻想中的更美丽的世界,而是世界最初纯净的样子,只是无可奈何的现实让这个世界看来如此丑陋。

  **米特亚**

  说不上是反面人物,要说他本身也是整个悲剧中的一名殉难者,但是谁都会对他抱有负面情绪。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是哈姆雷特著名的质询,也是从始至终鞭笞拷打着米特亚灵魂的问题。他曾经拥有不错的生活,却被战争夺走了,被那个有着宽厚肩膀、迷人微笑的英雄夺走了。面对命运的不公,他选择了默然忍受,甚至将命运的暴虐当成自己丧失良知的借口。他不像其他几名保密局人员深感自己所做的皆为正义,他知道那是罪恶的才会一再想要寻死。可是他的软弱让他最终屈从了生活,为自己的作为寻找依靠和借口。当他正在因为是否要杀死那个问路的人而犹豫不决时,看到了不远处冉冉升起的斯大林头像,他崇敬地看着画像,嘴边不禁露出狞笑,仿佛得到了莫大的鼓舞,眼睛也不眨地结果了可怜人的性命。稍微一个暗示就能让他变成杀人恶魔。

  他在科托夫家中出现的时候就披着伪装带着欺骗,假装盲人的样子却能讲出已经被深埋的记忆。他总喜欢假扮盲人,似乎这样就不必面对难以抉择的生活。不能说他是个坏人,但是却个性软弱,没有为了自己爱的人和家园做出什么努力与牺牲。当年受到了威胁,他就一语不发地离开了恋人,留下悲痛欲绝的马鲁西娅。他说自己的离开是为了不将暴力和血腥带进这个家园,而现在他却又亲自给这里带来更大的灾难。看似每件事都是不得为之,实际上还是为了保护自己。虽说科托夫曾经运用权力把他赶出了国家,却为了争取爱情争取事业都付出了真心和努力,手段不见得光明,但是人格上却是磊落的,起码他的双脚从来不用来逃跑。

  科托夫可以面对知道实情的妻子,米特亚却始终都无法告诉马鲁西娅真相。太多不能告人的秘密与折磨,最后还是在浴缸里割开了米特亚的手腕。

  **寻找扎哥连卡的人**

  电影里一直有一个寻找扎哥连卡的人,拖着一车的家具,却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他是故事的局外人,却一直试图走进这里,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先是遇到了无法解开的谜团,到后来这种寻找给他带来了冲突,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很像面对“大清洗”的知识分子,他们算是“清洗”运动的局外人,但面对这种重大的事件第一个反应就是想探寻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哪怕没有过多的企图,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卷进漩涡,然后在某一次行动中不知触动了政府哪根敏感的神经,就白白丢了性命。

  而另一个痴迷药物的女仆摩吉霍娃更像是反应过度的政府。一点小病就会让她塞进大把的药物,相同的,一个普通的暗杀让政府大动干戈进行了全国的“清洗”。当然,政治永远是搞不清楚真相的,导演也只能借着滑稽的女仆来讽刺一下政府的疯狂作为了。

  **毒太阳**

  “毒太阳”以一个火球的超现实形象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起初总觉得这个手法过于露骨,像滴在画布上的墨滴,醒目而招摇。后来,渐渐觉得它简单、直接地表达了“肃反”运动如何秘密而又公开的闯入人们的家庭,洒下死亡与恐怖。它不为人知又那么鲜明,像瘟疫一样蔓延,没有防毒面具能敌得过它的毒液。在目睹了米特亚的死亡后,它才心满意足地飞向了莫斯科。

  对于前苏联历史上的这次政治事件,众说纷纭,有谴责的声音,有反思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导演米哈尔科夫没有做过多的追问和过于苛责的批判,而是平静地叙述了受害者面对祖国的反目和亲人的离别时那种无法言喻的痛楚与无法愈合的伤痕。没有预想中的反抗与哀号,灾厄带着恬静的死亡悄悄降临,科托夫坐在车里满脸血渍,像受伤的野兽一样呜咽。“让溶化的积雪有如眼泪一样,从不动的青铜眼睑中流淌,让监狱中的鸽子在远方轻啼,让轮船在涅瓦河上静静行驶。”(阿赫玛托娃《安魂曲》)我们的心在1936年的太阳中慢慢燃烧。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1083856/

 5 ) 燃烧着的抑郁——Nikita Mikhalkov《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

    有人把Mikhalkov(米哈尔科夫)的片子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比如《活着》进行比较:两者的人物都是漂流在时代洪流中的零星孤叶,人生轨迹时而相交、时而飞散开来,胶片让这洪流暂时静止,喜与悲也便映照在这一坛死水之中。

    《活着》的人物更加渺小,电影在表达情感意图时其方式很随便——平实的叙事、人物的减法、世事的变迁……可以说导演没有用什么很“灵感”很“创意”的方法去渲染人物的感情——故事讲得很好,事件安插和美。

    在这一点上,《烈日灼人》就大不一样了。Nikita Mikhalkov,同样是一个历史感很强的导演,却并没有采用第三方的、《活着》一类片采用的(不是说这类影片没有对历史的评论,这些评论是极端隐含的、不言自明的)——一种旁观叙述的极端形式;也没有采用老片子那种历史观鲜明的战斗式的宣传表达方式。Mikhalkov的这部影片的讲述外表总体是平稳的——导演就像是安坐在放映机后静静观察自己的思想轨迹、人物和观众在其中的沉浮一样。《活着》一类影片描述人物命运的多重交叉,而Mikhalkov在这部影片中注重的是在相对静止的一个时间段里(这里是一天)表达人物命运多次交叉后、在本次“交叉”时的情感和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在这一点上Mikhalkov非常积极,为此,他采用了诗一样的意象——烈日。

    当这样一个明显是后期直接贴补胶片而成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小太阳”(火球)伴随着呼呼的音效出现在湖面、米蒂亚讲述关于往事的自编故事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有点儿太突兀了,特别与前一段现实的描绘手法相比较还显出了些许不和谐。但当这个火球进入下一个镜头——他们儿时曾一起玩耍的白桦树林时——我们知道了:这个火球在不停地移动、向着同一个方向似乎有目的地移动,然后,他竟然在大房子门口顿了一下便“风风火火”地、又有点儿“失魂落魄”地闯了进去——无所适从地流连于回忆中,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但始终没有如愿——或许它从来就没有想过能收复什么。当相框的玻璃在烘烤的压抑中破碎之后,它悄悄离开了,没有带走什么,却又留下了很多很多——像以前很多次离开一样。

    米蒂亚还在慢吞吞地讲着故事,但是他明白故事没有结束。不过重要的是埂在心中的那铅沉的情感并没有因为他的回归而消逝、编诉的故事反而加重了对回忆的感慨。就像是米蒂亚心里的愤怨、他将这愤怨集中到手抓住的任何什物、挥舞着、叫喊着,但发现尽管回到了朝思暮想而又不敢回到的旧地后,这愤怨也仍然无法排遣:为他割过腕的爱人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大家穿着白色的衣裙终日舞蹈歌唱、终日安心幸福于那个“大热气球”(影片中居民建造“斯大林”热气球的事件贯穿始终)的阴影之中。米蒂亚自然会默默地思寻:这一切是为什么?是什么让他一无所有?而当这一家黯然的生活使他稍稍平静之后,他抬头看看天突然找到了答案。于是,手中的什物没有被痛痛快快地摔在地上,而是被安安稳稳地放在了手边的桌子边上——但是却把无奈的额头重重地按在了墙上。

    可这些剧烈的冲撞行动并不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这一切被隐含在了蒙太奇的小太阳里。小太阳当然是离开了大房子,但是它同样没有消逝,而是疯狂地撞向了森林、燃着了一棵树……(这个“疯狂”用得不好,那其中的感情远比“疯狂”隐秘、动机也远比“疯狂”复杂)看到这里我们还无法确定那“答案”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想。这种隐含恰恰符合了一种诗性。

    烈日作为喻体或者意象通常表达炽烈、热诚、执着、疯狂、狂躁或者强权等客体,但是这部影片的“小太阳”却不是这样,它将这些复合了起来。如题,它表达的是一种抑郁。太阳在寻取幸福的人的眼中是炽烈的执着的、炽烈属于青春的爱情,可是当有一个跟大的太阳作为强权炙烤这些追寻幸福生活的人们的时候——这种“压抑”的情势迫使“炽烈”转变成一种“狂躁”,“狂躁”的小太阳经过岁月的磨蚀就化成了影片中的“抑郁”。一切的一切,小太阳在影片的某几个时间点上同时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片中人物的故事,这也是一种诗性。

    米蒂亚讲述自编的童话故事的时候,显然我们感觉得到那小太阳代表了他的抑郁无奈,其实这时候科托夫和玛露莎又何尝不是怀揣着那小太阳呢?当坐在政治警察中间满脸是血的科托夫突然痛哭流涕的时候,我们明白这烈日也表达了他的无奈和痛苦;当字幕上打出玛露莎和纳蒂亚的结局的时候,我们也明白了这烈日同样炙烤着他们!当我们回顾片中少先队员们举着斯大林像的游行、居民们以极大热情建造斯大林气球的情景、甚至纳迪娅一般打扮自己一边唱着那首歌的样子时,我们知道这时他们的小太阳也许是“炽热”、是温暖、是深情,而等到他们也变成“有故事”的或者“编故事”的人的时候呢?我们又猛然记起片头在雪地中唱着“被烈日炙烤”的乐队和小女孩、以及在曲中舞蹈的夫妇……我们也明白了——这个寒冷国家的人们无一不受着炙烤、感受着那无奈和抑郁!

    影片以米蒂亚的割腕自杀结束,小太阳熄灭在窗外——总觉得这个结尾太平淡。不过另一方面来说“熄灭”并不代表灵魂的安静,“熄灭”恰恰更加呈现了一直被强调的“抑郁”——太阳作为灼烧着的抑郁不是以爆炸等完全宣泄的形式为结局,而只是——“熄灭”。斯大林气球像幽灵一样悬挂在半空,其下是痛苦的和沉迷的人们……

    好在我们还记得送行家人的歌儿。“晨钟响起,如此多的回忆,我的心说:我们年轻时候、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乡,我的爱留在那里,当我们说出道别的话,钟声仍然在响……暮色钟声……时间没有带来不幸,误解中度过的春天,永远流逝……”,这似乎是导演特意留在这儿安抚我们的。

    这一切不是影片直接表述出来的,但是这些又蕴含在小太阳这个意象中,这就是诗。我没有见过任何一首诗用“太阳”代表“抑郁”这个意象,不过Mikhalkov做到了!

 6 ) 关于烈日灼人的真实大清洗

      科托夫上校娶了这个家族的小姐玛尔索才住在这里的,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人过着舒适,宁和的日子,虽不时有一些小事发生,却如调味剂一般丰富着温馨的生活。不久,家族的养子米迪亚回来了,和谐宁静的生活从此被打破。米迪亚十年前突然失踪,家族中没有人知道他去哪里了。对这个问题最关心的是科托夫的妻子,因为米迪亚原是她的男友,由于毫无道理的失踪,当年的小姐已为人妇。故事自然转移到两个男人的身上,但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原来,米迪亚是苏联秘密警察,他当时的上司就是科托夫。科托夫派遣米迪亚执行抓捕叛国分子的任务,米迪亚身不由己,但他却立功了,只是失去了他作为贵族的养子所能得到的一切。于是,他想报复。他用温情的语言和贵族式的多才多艺刺激着那个没有成为自己妻子的女人的敏感的神经,使她受到内心那无法抹去的情感的折磨。而对于科托夫,米迪亚凭着自己特殊身份,借助于当时斯大林搞的个人崇拜氛围,将这位英雄推上了国家的敌人的位置。科托夫失去了自由,米迪亚最后也自杀了。


    这是一个被无情的太阳灼盲双眼的人的悲剧,一个所有的人都被革命与专政这颗毒太阳燃烧,所有的人在绝对的光明下失去信仰和视力的寓言。在这颗太阳底下,人民有着统一的口号、思维和奋斗,整齐有序地呼喊着、向着既定的目标冲锋着,为了在人间建立千年王国乌托邦而自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生命和尊严是最起码的,还要充当无耻的炮灰和可憎的反面教材,普通人再也不会有过去的生活情调,激进分子再也不会有悲戚的情怀,再也不会有朝霞湖畔的娜塔莎,再也不会有真正的亲近。布尔什维克就像是通天塔那样难以建造,需要持续的奉献和牺牲。这这试验过程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倒不是人民的积极性,而是不能对最高领袖有丝毫怀疑。所有的挫折都是敌人破坏造成的,敌人在哪里,敌人在“我们”当中必需剔除,而这自然是最终审判,没有上诉的机会,最残酷的是这就像一个永动机似的循环。

  也许,对大多数俄罗斯人而言,斯大林时期的暴政是一段无法抹平的伤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为那是太多的痛苦与无奈。电影《烈日灼人》却客观尖锐地审视了那一段残酷的历史,目的是提醒人们整个民族不能重复那苦难,为的是让更多的人记住被烈日灼伤的时代。影片中很多场景和道具都被寓意了深刻的义:河边危险的碎玻璃以及假日中的军事演习暗示着国家平静中有股暗流在涌动,始终在原地打转迷路的司机,明显是对当时前苏联的被集权控制的隐喻;斯大林的巨幅画像升在天空中,这个镜头揭示了时代背景,那画像仿佛就是独裁政治,无论对与错,人们必须向它敬礼。为了反衬主题的残酷,电影有大量的诗画般的田园风光,也许只有这和谐而泣强烈的对比才能更恰当地表现出那种狠毒的烈日。


斯大林时代(部分相关)
  1918年,俄国内战爆发。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等人入选了由列宁组建的五人主席团。同年5月,他被派往察里津征粮,在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人的支持下,他强化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这段期间内,斯大林多次违抗当时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的决议,处决了很多红军中在沙皇时代任过职的军官以及“反革命”。为了征粮,他还使用了焚烧村庄的手段,逼迫农民服从和防止食物供应被强盗劫掠。最终红军在察里津战役中取得胜利,同时他也和第一骑兵军的军人建立了政治上的合作关系。在斯大林掌权后,察里津被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称伏尔加格勒)。1919年初斯大林被调回莫斯科,3月24日他与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结婚。5月他又被派往彼得格勒附近的西部前线,期间对红军中的逃跑者,他严厉的把他们作为叛徒集体处决。

  大清洗(俄语:Большая чистка,英语:Great Purge)是指在1930年代,苏联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它包括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这段时期典型的现象包括无处不在的政治审查、到处都存在的怀疑「间谍破坏」、做秀公审、关押和死刑。
     在苏联“镇压”这个词被官方用来表示对被认为是反革命分子或者人民公敌的人的迫害。大清洗的目的之一是将反对分子清除出共产党,一般认为其最终目的在于巩固斯大林的权威。与此同时在社会上进行了一系列针对被认为是或者被指责为是出于落后或者秘密政治目的反对苏联国家以及共产党政策的人群的迫害运动。
   官方将一系列清洗解释为消灭潜在的破坏分子和间谍,其背景是当时苏联预期的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公众目光主要集中在对共产党领导阶层本身、政府官员和苏联红军领导人的清洗。大多数这些人是党员。

 短评

就是个硬生生带入历史层面的三角恋故事,豆瓣上苏俄老片的评分有时甚至比日韩片更虚高,米哈尔科夫的女儿是唯一亮点

6分钟前
  • RIC
  • 还行

美好而又漫漫漫漫长的日常戏,悲剧却来得如此深沉,田野间兀然升起的巨幅斯大林画像、一再出现的Утомленное солнце的旋律以及Надя,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8分钟前
  • 江湖遠人
  • 推荐

虽然很不想把这部片贴上政治标签,因为整部片实在是太温熙美好了。但正因为背景是在片中似乎只字不提的前苏联大清洗,显得片中的家庭温情和一望无际随风摇曳的麦浪透露出平静中的哀伤。看片的过程中经历了人性的反复,不能单纯用同情这样幼稚的情感去看待人物。纯真无邪得要命的小女儿,在成人的环绕下显得孤独而不自知。复仇和迫害全然绕道而行,直到最后也未有破坏家庭的表面宁静。最难得的是告密者的处理,饱含了人性的挣扎。唯一明示的政治标识,大概是片尾随着气球冉冉挂起的斯大林画像。

9分钟前
  • hilly
  • 力荐

前苏联大清洗的背景在片中几乎完全没有台词上的直接触及,前半的镜头叙事温馨阳光到几近流水账,之后各种反复,告密,阴谋,全都在小群体内套上温情的面纱自我隔绝。家庭与个人在由上至下的、以进步为名的苏共毒太阳照耀下,烧炽至烬。

14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于平波下暗流涌动,于无声处蕴藏惊雷。始于一个被大橡皮擦抹去之人的夏日造访,在慢刀解剖历史的同时又刃入脊髓地探讨。每个人都是洪流一叶舟,每个人也都有桨。念昨日美好之人在昨日消失之时却多沉默,人总说自己无能为力又想保住过去的一切,集体造就的烈日其实是每个人投射的火苗。虽说个人在时代的潮流裹挟中势单力薄,但个人也有或沉默或助恶或拒绝的选择权。秘密警察解决了一个无辜的路人司机,却嘟囔着欲加动机以求自己行为的正当性,正是这种个体的自我催眠造就了集体罪恶。红场清洗的栏杆,过度吃药的保姆,到处找路的司机,麦田上空飘浮的画像,耀眼的火球,飞掠之处留下一个个灼伤之人。

17分钟前
  • 顾小山
  • 力荐

用细节堆积故事,用轻松的镜头讲残忍的事,是中国导演最值得学习的。不过这真是一部电影节片,主题和拍摄的学院派满足了评委的一切需求。

21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这个国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米哈尔科夫。我们呢?

22分钟前
  • 董肥樂
  • 力荐

8 1923前俄罗斯诞生过陀思妥耶夫斯基 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 柴可夫斯基这些属于全人类伟大的灵魂 1923后一坨恶臭剧毒名为屎大淋的翔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巨大伤害是全人类的痛;影片最后献给那些献身革烈焰而被灼伤的人 在恐怖革命之下每个人都在说谎;小女孩是全片最出彩的角色

24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田园风情下涌动翻腾的政治风云,人心在波动诡谲中沉沦。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被太阳灼伤,绯红色的海洋干涸。我听你说过,我亲爱的鸽子:那里将不再有爱。让我们离去吧,我将不再冷落你。”美轮美奂的麦田,温馨的家庭聚会,看似平静的情景下暗藏着汹涌的波潮和哀伤,虽然只字未提故事背后政治大清洗,但各种意像的使用让整个影片都充斥着一种残忍的美。

27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8/10。坦克糟蹋麦田,假日草坪的防毒演习和扎脚玻璃,弹钢琴时的防毒面具和墙上反复渲染的与斯大林握手照,这些闯入者将一派祥和拖向毁灭;场面调度营造舞台感, 开篇灰暗的克里姆林宫下角军人、清洁工的复杂运镜(拉出横摇再固定)交代时代风貌,假扮瘸子的米迪亚和步伐混乱的少先队进行编排映射虚伪人格,科托夫呼唤玛露莎下楼随后做爱的场面采用暖黄高光加柔焦、前景用栏杆遮挡,整个场面温馨彰显秘密警察的阴沉,当黑色轿车传出科托夫的哀鸣,没有被特务毒打的正面镜头给予其人格尊重,结尾的经典长镜头在特务枪毙问路司机出画后,移向货车裹尸处上方的镜子,脸在风中扭曲的斯大林气球缓缓升空,不动声色的惊悚,浴缸割腕的米迪亚眼角流泪以鲜血洗刷良知;烧毁森林的球形闪电是大清洗的残酷,迷途司机和哼歌跑过麦田的女儿暗喻不明真相的无辜民众。

2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被太阳灼伤,血红的海洋干涸。"米哈尔科夫用满载丰收与喜悦的乡村田园美景反衬出斯大林大清洗的残酷悲凉,前一小时节奏舒缓散漫,但细节和情绪都已铺垫好,最后的合家欢和灵动可爱的小女孩天真无邪的推波助澜令人唏嘘不已。两次入房巡弋的火球和悬吊斯大林肖像的热气球,寓意昭然。(8.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烈日之下诗化的伤痛

37分钟前
  • Scarrie
  • 力荐

看完才知道导演和他女儿是主角。

40分钟前
  • 苏觋觋
  • 力荐

再次肯定了我一直坚持的德国与俄国是最能尊重和利用本国的历史的国家。

44分钟前
  • 小易甫
  • 力荐

麦田从伊始到结局,从险些被碾压到见证碾压,怪诞的毒太阳一直诡异的悬挂在麦田的上方。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悲剧在很多年以后以复刻乃至重度改编的方式在南方的邻国重演,想到了一位和科托夫些许类似的英雄人物,只不过他最后死的对得起他打下的这片土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4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我杀人,安知人之不杀我;始以杀戮张威势,继以懦怯长猜忌,戈矛起于石交,推诚不见腹心,民不见德,惟乱是闻,举凡丈夫之磊落,胥成女性之阴贼,声声同志,人人离心,异己必锄,同气相残,人诋其阴狠,我知其内馁也!我革人命,人亦革我命;君以此始,愳(惧)亦以此终”

47分钟前
  • 小凯曦光
  • 推荐

又一次被米哈尔科夫折服!面对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升华历史!

4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危机一直潜伏于风吹麦浪的田园生活,结尾的巨幅肖像让人不寒而栗。第一次遇到没有主创还全场鼓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人民对这历史都特懂吧。

5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一个被无情的太阳灼盲双眼的人的悲剧,一个所有的人都被革命与专政这颗毒太阳燃烧,所有的人在绝对的光明下失去信仰和视力的寓言。

56分钟前
  • youngma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