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吐槽一下,导演德斯普里钦的脸怎么那么像《哨兵》里的尸首啊。
开始正题。德斯普里钦的桀骜不驯趋近于杜蒙;他的神经质趋近于布列松。如果不把他定位为一个法国(而不是德国或俄国)导演的话,就无法把他想象的更复杂。
电影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男主角保罗,一个是西尔维娅(或伊丝特)。其他的男人都是男主角的分身,其他的女人都是西尔维娅(或伊丝特)的分身。或者说,这是一出独角戏,主人公一直都是《哨兵》里的男主角(猴子就是《哨兵》里的尸首);或者说,主人公就是一只死猴子,所有人都是鬼魂,尤其是那个过了十年半衰期生活的男主角最后化作污血从女友的下体流出来,和他死去的(裸体的)心上人西尔维娅玩起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拨木棍游戏。
大门,伯格曼说:“我感到自己伫立于房门前,却从未获得开门的钥匙”,而德斯普里钦用他的方式在敲击这扇门,就像男主角的新女友(那个头扎两个角的小女鬼)狠踹他的教室,入侵他的生活,偷窥他的隐私,欺骗他的感情。现在还难忘《哨兵》男主角面对河水的背影,我想在《情史》中,那些美妙的梦境、飘忽的尸体,是最接近“诗”的东西,是导演迈过大门的部分。在边境的河边,哨兵们能看到比另一个国家更远的东西。
主人公的虚伪、自责、软弱、挣扎、觉醒、善良让他显得像个受难的耶稣,他会莫名的焦虑、轻易的摔倒、瞬间半身麻痹、陷入预言的幻觉,每个男人都送自己的女人和他上床,导演在开篇就陷入被原型嵌套的窠臼,可是他用暴力的手段切割麻痹的躯体,呈现出纷呈的景象。猴子的主人是男主角的梦魇,他让我想起《哨兵》里的斯大林和希特勒,男主角对打电话的西尔维娅强暴式的告别、老情人故意拍裸照给他看、猴子主人的竭斯底里等多个镜头表现出纯粹的暴力让德国的阴影再次显现。在德国的压迫下,法国人又一次表现出俄国人的性格(这是个有趣现象),主人公是一个梅什金公爵式的人物,在他的噩梦中,人们被自身束缚,无法言语、难以沟通,这个极致的表现就是悬挂的尸体,《哨兵》的结尾男主角说:“抵抗运动、集中营,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然后,一切都开始变善良,大家的生活也步入正轨,男主角终于被女友宣告死亡,他向尸体下跪,他感动。
人是一个挣扎的动物,一方面他的理性是可笑的,这使得电影的画外音显得做作、各个配角的符号化显得做作,包括男主角的弟弟伊万对宗教的态度,故意夸张的有点过分(虽然有喜剧效果)。另方面如果把配角们都当做随风飘荡的尸体,把画外音当做活鬼的呓语,也就显得格外生动了。在尸体的压迫下,活人们的世界也显得鬼影幢幢。画外音还让我想到《炎炎夏日》的男主角在夜间拍摄的那出二战戏剧片段,鬼一般动人。
电影最后一段话,(转载自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94498/)
自从离开了Esther, Paul竟然发现自己从来就没有懂得过她。十年中,她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不经意的讽刺破坏了十年的记忆,他只爱他自己。“我改变了你。”Sylvia的话让Paul想起了Esther,仿佛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他的盲目微不足道。与Paul仅有过几次私会,不会离开另一男人的Sylvia,确实改变了他。他想起了遇见她之前的那个傻瓜。而十七岁时便进入他生命的Esther,应该是彻底改变了他。他还会是那个“曾经和Esther在一起十年”的Paul。原来的那个Paul死了,他没有白活。
最后一段暗示了,保罗会和他的老情人复合,并开始真正的爱情。
看了一堆溢美之词后,要吐槽一下电影的不足之处。显然导演想描述群魔地下生活的美妙,这在那些安静无声的情节都显得很成功。但也有很多设计过于俗套了。比如男主角半衰期式的爱情长跑、病态的老女友和冲动的新女友、聚会上西尔维娅受到男友弹钢琴的折磨、男主角弟弟伊万对宗教的矛盾态度、猴子主人被男主角击败时的反应,老女友的停经和来经等等这些都是套路,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拿来照搬的东西,所以这部片子被误读为“反讽年轻知识分子混乱的人际关系”也不足为奇了。还有那些人物之间符号化的关系使导演作为作者的影子做作的介入到影片中,使人物变成了提线木偶。电影中的围观者,那些看保罗摔倒的人、看保罗在教室和女友打斗的人,救麻痹的保罗回家的人,他们的举止中透露出明显的设计感,都是主人公内心的投射。隐喻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哨兵》中的血和尸首因为政治性的缘故被消减了隐喻的色彩,所以是恰当的。而在一部情感素材的电影中,猴子和经血的隐喻显得过于突兀。严重的说,猴子在这部戏中就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像汤里加多了盐一样,口味过重,很做作。
所以,还是喜欢《哨兵》多一点。
阿诺·德斯普里钦电影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是极具个性化的摄影风格,另一方面则是讲复杂故事的努力。作为摄影师出生的导演,阿诺·德斯普里钦通过复杂又自如的镜头调度和影像质感构筑出梦一般的迷离影像;同时,作为一位深为影像文学化所着迷的导演(这是法国导演的必然命运),借助文学性对白来构筑复杂故事、探讨深刻主题的努力。这两者不可避免地将产生矛盾。
我们可以为阿诺·德斯普里钦指出一位同辈人和一位前辈,指出他们在为化解这一矛盾所采取的方式。在克莱尔·德尼的电影中,影像风格具有绝对的统治性,那是借助阿涅斯·戈达尔的摄影和Tindersticks的配乐所协助完成,再加上德尼自身在叙述上采取的含蓄手法及追求饱满又暧昧的情欲张力。作为一种感觉影像,带有文学性的剧本(台词)在德尼的电影中已经退居二位。后者是埃里克·侯麦。在侯麦的电影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精妙的对白所深入的对于两性关系的探寻,影像风格则以简约著称,仅作辅助之用。
阿诺·德斯普里钦既不能弱化夺目的影像风格(侯麦式),亦不能降低文学性的成分(德尼式),这就导致了观众在观影之际被触发两种相反的观看机制。前者作为感觉影像,作用于感官(身体),后者作为思维影像,则接受大脑的处理。身体与大脑,感觉与思维,是两种殊异的美学范式,具有相反的运作机制。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均是这两者相互角力的结果,差别在于何者占据优势,何者甘作陪衬。阿诺·德斯普里钦的矛盾是内源化的:他不可能放弃他对影像风格的追求,同样也无法割舍文学性对影像的介入。
杜拉斯的电影或许为这一致命矛盾开出了一则处方。声画分离,虽然是对杜拉斯电影的简单界定,却具有分析价值。在杜拉斯的电影中,视觉影像(画面)完成对影像风格的探寻,听觉影像(声音)则是文学性叙事的展开。她并未让任何一者占据主导地位,原因正在于这样可以让两者自由发展,却不相悖。但阿诺·德斯普里钦走得并未像杜拉斯这么远,在德斯普里钦的电影中,视觉影像与听觉影像密切交织:画面中的调度总要在场景对话中才具有意义,而对白的展开也脱离不了摄影机的帮助。
如何评定阿诺·德斯普里钦电影的优劣,一种方式是观察其中何者得到了放大。《哨兵》和《伊斯特·康》因为对文学性的弱化,影像的迷人气质得以透散出来;《现代法国艳情史》则在两者间取得了一个均衡,但也导致其长度可以无限蔓延的假象(片长达三小时,却以同一影像状态始终);而《吉米·皮卡尔》和《青春的三段回忆》则因为过度追求叙事效果,而趋于流俗。比如在《吉米·皮卡尔》中,阿诺·德斯普里钦让人诟病的不是在将场景从法国搬至美国后导致的“入乡随俗”(相反,镜头语言仍然是德斯普里钦式的);问题在于德斯普里钦在改编原著之时保留了过多剧情的铺成,从而在影像中混入了好莱坞式叙事的毒素。
看来,阿诺·德斯普里钦无法放弃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因而走不上一条侯麦式的道路,而只能选择在一条德尼式的小路继续前进。这个矛盾将一直伴随着他,除了在某些弱化追求法式(即文学性的思辨)影像风格的时刻;即便如此,这个悖论也无法得到彻底解除。
先看Trois Souvenirs de la Jeunesse倒不失为一种好选择,那个鲜衣怒马的青年时代里被浮光掠去的十年故事在这里还原了,沉闷的soirée,弑猴的敌手,永远写不完的论文,让人心一惊。
蜜色肌肤的Juliet真是太美了。他们总是偶遇,就算全部交集仅仅是去同一家汽修店;他会拜访,突然她会顺序离奇地找衣服穿,扒头发和咬嘴唇。这是法片女人性感的地方。而她们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可理喻也就在这儿,转而笑,侧面笑、回头笑、走几步再冲你笑,咬手指和铅笔,却从来从来,不正面回答你本来就晦涩的问题。
沟通不畅太让人心慌了。
Paul Dedalus,名字真好听。那些写在后来的故事里出现的主角的代入让人欣喜。Mathieu Amalric长着最不招我待见的脸,总觉得皮笑肉不笑;Esther看上去仓皇疲惫,学的还不是德语(话说大家都奔三了还入学考试是不是不太大丈夫);Mathieu Amalric和Valérie凑成一对儿,那简直了,我都想咬指头了!
又发现了有趣的法国导演和法国演员,真开心。早上起来就来看一部三个小时絮絮叨叨的法国电影,像周日早晨赖在爱人臂膀听她讲一个关于她之前人生的长长的故事(听完更不想起床)。虚无。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挪威的森林。been there。///电影节
典型的法国电影,絮叨的文本而又扎实的技术,推出了一批年轻演员也基本上成为以后的御用。香艳的镜头相比这片名和时长不算多但绝对性感,尤其初入银幕的歌迪亚短短一撇极为有料。资料馆德斯普里钦回顾展修复版。
年度十佳之一 这部有种魔力看完感觉什么都没有但又什么都懂了 拍成电视剧再来一季我都愿意 可能因为这部里的马修阿马立克是我理想老公吧 身高都一点都不重要了
我误以为自己流淌在情绪的海洋之中,却陷入了时间的漩涡。阿诺·戴普勒尚的电影大概就是——当我和你讲话时,所有的字句和对事物的形容都源于对你的喜爱和想念。
摄影真棒!三小时长片话唠大作(?)一口气看完。法文片名看不懂,英文片名其实是《My Sex Life... or How I Got Into an Argument》。网上有个字幕需要改帧数(24到25)就能配合蓝光资源观看,对白太多语速太快,只能是看个“不明觉厉”吧[doge]
实在是相当漫长的3个钟头,加上德斯普里钦风格多变看似玩嗨的杂乱叙事令影片的流畅度堪忧,但他着实捕捉到了这种迷离失措的状态,并集中爆发在几场关键的戏上,出色的电影语言也和文学化的旁白有机结合,总体而言是部颇具灵气的作品,当然实在也是太长了。
性爱博士:或者我如何学会克制睡意并爱上在小西天撸片听法国佬絮叨。看完发现,WC通道被锁,一出门劈头盖脸的是正午明晃晃的大太阳,晃得我脑门一阵黑,看不清空中乱舞的杨柳絮。
电影完全没有标题那么香艳啦,其实说的是法国一个大学知识分子圈里网状的恋爱(性爱)关系,大家好像也没太所谓和谁都可以随便搞似的... 😳 可能真的是学术压力太大了。里面有个男演员是德斯普里钦的亲弟,天咯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顶多也就是“现代法国言情史",蛋疼的知识分子和他纠结的人际关系,一个小圈子里的爱恨情仇。在一部台词与情绪堆积的文艺作品中,演员都无比自然,短暂出现的水嫩Marion Cotillard是惊喜
自由而感性,可以从任意一刻开始,也可以在任意一刻终止。旋风般的转场掐断了未达共识的argument,尚在雏形的情境被连根拔起,sex life亦进入半衰期,如久置的胶带,粘性渐无又难以甩开。配乐时而诙谐时而惊悚,巴黎的男性知识分子们对智慧怀有过度的迷信,似笑未笑的表情维护着自尊,但小丑竟是我自己。而女人们各有各的活法,或痴情或神秘或不屑或凶猛,唯一不变的是诚实。
全片很长很话唠,好在不闷不难懂,初出茅庐的歌迪亚打酱油,而德芙演得真是太好。超现实的梦境很难忘。爱情不过是自我认知的过程罢了。
2016.4.13 @中国电影资料馆 死猴子,棕榈树。无调性的配乐。节制,悲伤,古怪,暴烈。另一种“六个道德故事”。(避孕药和验孕那段流畅至极,太棒了。好喜欢红色的开衫和风衣啊。)
#BIFF# 修复版。几个法国知识分子的情史(并不艳)。当跳跃的片段不断累积时,人物逐渐显出了各自的深度。情绪的浸染程度远胜于今年的《青春的三段回忆》。
古怪迷人。BIFF6
当情色电影收的DVD-5碟,时至今日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和xxx的sex电影差距那么大……20年后再看同一部电影(影碟)感觉就是新看电影影碟一样。【2020-10-17 搜艾曼纽发现这个电影已经高清化,于是下载再看截图收藏】
我曾將精神置於回憶的漩渦中虛度年華,未來也將遁入虛無里一無所獲,來啊,快活吧,反正有大把時光。
【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节展映】4K修复版。男主是我非常喜欢的法国演员马修阿马立克。还有当年十分青春的玛丽昂歌迪亚惊鸿一现。3小时的影片围绕男主和他所在的知识分子圈子各种混乱的网状感情线展开。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的对白,看得累。直到后半段才融入故事。比较喜欢保罗前女友的
开头我还觉得这种给独白配连环画的形式太多了,后来发现连环画总结语是最好看的部分了。。。真像看了个一次性的故事。Emmanuelle Devos最后骂的好“听你说的那么伤感,真没劲!”
什么玩意儿
所有学习导演专业的同仁都要全神贯注、不厌其烦的分析该片的调度,阿诺导演将场面调度和演员的情感完全融为一体,直至毫无痕迹,察觉不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