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底层与上流碰撞的商业影片,在过去几十年俯拾皆是。或如迪士尼公主电影,穷苦女孩被王子倾心,成为上流阶层的一员;或以一方的立场去观察和参与另一方的生活,最终实现从冲突走向和解、从对立走向团结的完美结局。
这样的模式在《绿皮书》和《触不可及》这里发生了例外,尽管它们仍是美满的喜剧结局,但电影不再满足于两个平行的世界的偶然交汇,而是以非常强势的手段让一个世界叠加于另一个世界之上,探讨两个几乎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如何互相介入,彼此依赖,实现共生。《绿皮书》与《触不可及》的双主角关系更加复杂,他们在某个层面譬如社会地位,是鲜明的强弱对比,但叙事翻转到另一层面,强与弱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换。
美版《触不可及》非常忠实地再现了法国原版的主线故事,但是人物和台词更加美国化。哪怕已经看过法国版本,再看到相同的情节,听到那些美式幽默。仍会忍俊不禁。
按照戴尔的评价标准,菲利普是比Jay-z还要富有的人。他拥有可以俯瞰整座城市的高层豪宅,停车场里停放着一排他收藏的豪车,他可以轻轻松松在美术馆花费八万美金购下一幅画作。在物质世界里,他毫无疑问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
戴尔是黑人,原生家庭残破不堪。他苟且度日,不愿工作,数次因盗窃入狱。儿子对他失望至极,妻子也因他的不负责任而离开。为了向保释官有个交代,他必须参加三次工作面试并集齐三个面试官的签名。在世俗的标准下,他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但在物质以外的世界,菲利普是个束手无策的弱者。他没有子女,妻子在一场意外中离世,他虽然活了下来却高位截瘫,吃喝拉撒均需他人帮忙,豪宅也成了牢笼。戴尔身处底层,但他拥有健康的体魄,有聪明的儿子和美丽的妻子(尽管已经离婚),数次入狱后仍有行动的自由。他一无所有,除了菲利普失去的东西。
如此角色设定,让悲惨与幸运、强者与弱者、富裕与贫穷、自由与束缚成为对立统一的概念。这两个人也像这些反义词,相互冲撞的同时又相互缠绕。某种程度上,戴尔与菲利普都是社会的弃儿,他们将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面试,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两个世界发生关联的窗口。在一群善于话术的白人应聘者中,玩世不恭的戴尔显得如此与众不同。他为什么会应聘成功,用伊芳的话说:“因为你是所有人中最差劲的那个。”
强烈的自毁情绪驱使着菲利普选择了戴尔。他厌倦了周围人对他如履薄冰的照顾,厌倦了他们的曲意逢迎,厌倦了每天早上睁开眼都是同样一块天花板。雇佣戴尔,或许能给死水般的生活注入一点新鲜感,或许更好——这个粗手粗脚的黑人说不定能帮他早点去见上帝。
戴尔只集齐了两个签名。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要么回到监狱,要么接受这份工作。仅剩的这一个签名,成为他们二人命运上的一个小小机关。扳动这个机关,命运的列车以绝尘之姿开上了另一条隐藏路线。
于是预料之中的,二人碰撞、磨合,直至发展出真挚的友情。菲利普不再厌世,对生活重燃期待,戴尔也告别了过去,成为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父亲。二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救赎了彼此的人生。《触不可及》并不回避这些套路,编剧欣然接受这种耳熟能详的发展路径,以丰富可信的细节填充故事框架。于是观众在即使熟悉故事发展的方向的情况下,仍会被那些真实可感的日常细节所打动。
片名有多义性。对两位主角来说,触不可及的,既是对方身处的世界,更是内心的真实情感。菲利普敏感,脆弱,像一只把自己紧锁在贝壳中的牡蛎。戴尔莽撞,粗鲁,却保留着细腻的情感和朴素的善意——当他感受到菲利普的信任后,三番五次试图将偷窃的书悄悄归还。如此交锋了几个回合后,两座孤岛之间终于架起了桥梁,菲利普的贝壳也终于被撬开了一条缝隙。
但在达成美满结局前,主角总要经历几次挫折。与原版不同,美版放弃了笔友见面后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情节,而是将这次见面改写成菲利普的一次“滑铁卢”。就在菲利普幻想人生将再度迎来春暖花开时,笔友坦诚了她对菲利普身体状况的顾虑。爱情的失意将菲利普就此推向深渊,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自信被瞬间瓦解。他赶走了戴尔,推开了伊芳,切断与世界的联系,再次成为了一座孤岛。
经历了最初的相互试探,再到初建浅尝辄止的友情,直到这次短暂的“绝交”,菲利普与戴尔才真正成为生死之交。只有戴尔知道该如何逗菲利普笑,于是他回到菲利普身边,带菲利普踏上了与过去和解的旅程。继那个深夜为菲利普戴上呼吸机,戴尔第二次救了他。
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引力是影片最迷人的地方。戴尔与菲利普相互吸引的同时,也收获了伊芳的认同与接纳。这个哈佛毕业、不苟言笑的上流社会精英,终于愿意放下矜持在流行乐中跳起了舞,她从菲利普身上看到了严肃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
不同于菲利普与戴尔情感变化历程的纤毫毕现,菲利普与伊芳的关系则存在了大量的留白。影片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很大可能是伊芳始终对菲利普抱有仰慕之情,又因个性内敛而羞于表达情愫。戴尔曾询问过她的经历。伊芳说,起初为菲利普工作,又离职,经历一段短暂的婚姻。后来听闻菲利普出事了,便又回到了这里。简短的台词,妮可·基德曼通过微表情传达了人物更复杂的背景的情绪。
影片结束时,字幕打出了这样一句话:“戴尔与菲利普至今维持着挚友关系。”这句话比“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更具魔力。当你知道那些暖心的故事还在银幕之外继续上演,那些动人的情感持续的时间比电影叙事的时间跨度更长,仿佛得到了一种莫大的情感安慰。
有部经典,条姐相信你们肯定看过——
2011年,它在法国上映。
900万欧元的制作成本,换回了全球2.3亿欧元的收入,跻身法国影史票房第二;
一黑一白两位男主,包揽东京电影节双影帝;
甚至连今年的奥斯卡状元《绿皮书》,都有它的影子。
它就是《触不可及》。
生活中细碎的小视角,圈起了强烈的情感浓度。
人性的弧光,给影片镶上了金边。
它封神了——
豆瓣9.2分,位列第25名。
满满温情的高雅喜剧。
封神后,它被翻拍。
(阿根廷版《形影不离》)
兜兜转转,它终于来到顶级的造梦工厂,好莱坞。
用的也是顶级卡司——
近两年最炙手可热的喜剧明星,凯文·哈特。
这位从街头混混一路走上大荧幕的笑星,从来都懂得从屎一般的生活里掘出黄金。
布莱恩·科兰斯顿,《绝命毒师》里的“老白”。
金球奖艾美奖视帝都拿过,奥斯卡影帝也提过。
就连动画片的安妮奖,都拿过“最佳配音”。
妮可·基德曼,更不用多说了。
无数光环加身的大美人。
按说这套阵容,怎么都不应该出错。
但第一遍刷下来,条姐有点失望。
因为它跟原作相比,实在太“像”——
故事结构不说,连镜头构图都做到“分子级”模仿。
而原作,又是那么美好,那么不可复制。
但条姐看走眼了。
这部美版《触不可及》豆瓣开分8.7,51.1%的五星好评,大写的“F型”评分。
再沉下心来,条姐也想明白了其中的理由:
这样的电影,固然很珍贵。
但这样的故事,更珍贵。
过了这么多年,条姐再给你们补补课。
“触不可及”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手”。
一双苍白的手,来自高位截瘫的富翁菲利普。
他也曾热爱生活,也曾热爱冒险,也曾热爱过一个人。
但他被生活搞得够呛。
癌症夺去了他的妻子;高空跳伞的意外夺去了他脖子以下的知觉。
他的灵魂,连带着这具糟朽的肉壳,被封印在轮椅上。
他从不示弱。
报以同情的护工,都被他干脆地开除。
他没有朋友,最亲近的就是每天料理起居生活的团队。
他拒绝让人走近。
执拗的难熬。
又一双健壮的手,来自刚刚出狱的小偷戴尔。
失败的婚姻,失败的家庭。
整天游手好闲,连儿子的赡养费都付不起。
最可怕的还不是穷。
是真的不在乎——
好不容易送给儿子的一本书,还是顺手牵羊拿过来的。
别人问他,你有照顾过什么人吗?
他说,有的。
那个人就是他自己。
这两双手,本没有握在一起的可能。
奇就奇在这儿。
在众多优秀的竞选者当中,菲利普偏偏就选中了最不够格的戴尔作为护工。
所有人都不看好戴尔。
就连菲利普本人,也为此吃着苦头。
偷奸耍滑、挑挑拣拣...
甚至还把地下车库里的豪车偷开出去吹牛。
菲利普还是为他打着掩护。
凭什么?
说白了,要的就是他那股鲁莽。
比起细致和温柔,菲利普更需要的是“碰撞”。
能将他撞出自怨自艾的生活范围;
能把他当做一个正常人来对待。
慢慢的,你也能看到戴尔身上的某样特质缓缓从“垃圾堆”里升了起来。
他是会逼着菲利普给从未谋面女笔友打电话,把他狠狠地从不自信的舒适区里推出来;
他也会在菲利普感到灰暗的时候与之交流,一起在深夜的大街上游荡。
他会为菲利普挺身而出。
更重要的,是他在全身心地照顾一个人的过程里,学会了担当。
由最简单的金钱纽带,转换成了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
再回到起点。
“触不可及”,来源于两大看似无法攻破的困窘——
菲利普的“肉身障碍”,让他本无法体味到任何事物的触感。
戴尔的“心灵障碍”,让他本无法体味到任何真情的触感。
好在,他们找到彼此。
像一根木棍的两个极点,被命运牵拉相遇,构成一道完美的圆环;
像冰与火交融,迸出彩色的虹光。
美版取名更有意思,叫做“Theupside”。
既像是易碎物品“此面朝上”的标识,又像是指引生活向前的标志。
脆弱如菲利浦,不再那么惧怕upside-down。
低谷如戴尔,开始整装出行,走向upside。
它没有原版那样的精致优雅。
但,多了几分烟火气——
融汇种族、社会、家庭更多话题。
它好像离我们更进一步。
条姐相信这是几个好演员产生的力量。
哪怕经典台词、场景都原封不动,他们照样能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有人问,这样的“纯鸡汤”故事,值得来回来去翻拍吗?
答案都在电影外——
事件改编的真人原型,菲利普和戴尔两人至今还是要好的朋友;
这部片子被尘封许久后上映,依旧打败了同期的《海王》,获得单日票房冠军。
你就知道,有些故事,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变淡的。
它们本身,就是生活的馈赠。
疲惫常在。
愿我们鸡汤常温。
趁“鸡汤”尚热,也多给别人盛一碗。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的第一部法语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之一。出于爱屋及乌,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它的美版翻拍The Upside。其实我并非真的是“爱屋及乌”。一方面,我想重温原作给我的暖心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不怀好意,我想看这部翻拍的笑话。当我在纽约街头看到这部电影的大广告时,我忍不住笑了,觉得如此的温情的故事怎么可能发生在纽约这样冰冷的城市当中,这部电影一定是别扭的,四不像的。可是现实狠狠打了我的脸,虽然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影片中人物,情节,和叙事方式都向原著致敬,但是The Upside没有别扭,没有水土不服,是精彩的,是地道的,是纽约的。
因为想要看The Upside的笑话,我在看电影之前就想好了之后要写一篇对比这两部电影的影评,所以前天晚上我特意重温了Intouchable。虽同讲一个故事,但是两部电影带有不同的味道。我认为这是法国和美国社会文化不同所使然的。 至于这两种文化有何不同,这两部电影以小见大,向我们展示了些许。
片名:交流vs. 希望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应该要反映现实;从票房的角度出发,电影又需要迎合大众。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电影根植于,同时反映社会。片名,一部电影中心思想的高度凝练,能够折射出社会现实或某些主流观念。
Intouchable 和The Upside 的意思完全不同。 Intouchable这个法语词是“无法触碰的”或者“不可触碰的”,这部片子的中文译名也直接用了它的中文翻译,“无法触碰”或者“不可触碰”。
当我第一次看到The Upside的大幅广告的时候,一个黑人推着一个残疾的白人的剧照让我立马想到Intouchable被翻拍了,但是The Upside片名却让我又心生怀疑。Upside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上边”,“上升”“好的一面”。 豆瓣上,The Upside的中文译名是“上行”。虽然我不太同意,我认为取upside “好的一面”这个意义,将片名译为“希望”应该更贴切。然而,无论中文片名是“希望”和“上行”,The Upside和Intouchable的字面意义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两部电影讲述同样故事,但却用了如此大相径庭的词来命名,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这两部影片表达的主题是不同的。在Intouchable当中,什么是不可触碰的?这个电影由始至终展现的都是触碰,原本不会相接触的东西接触了。不同种族触碰了,不同的阶层触碰了,健康的人成为了残疾人的“四肢”,家人放下芥蒂和矛盾团圆了。Intouchable是个反喻,没有什么是不可触碰的。很多看起来不可触碰的东西,一旦互相触碰,会发出极其美妙的音符。
The Upside当然有这些“触碰”的情节,但是触碰之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Intouchable中主角两人触碰之后,各自人生还是回到了跟触碰前的圈子,他们的触碰是就是电影歌颂的一次奇遇。但在The Upside中,两人的触碰带来了Dell的人生的逆袭,买了大房子,并没有像Derris那样回到原来的街区。Intouchable想要展现的、歌颂的是“触碰”,或者说“让平时难以接触的东西相处交流”;而The Upside更突出结局,人生上行的可能永存。
社会:固化 vs. 流动
一样的故事,两样的中心思想。我觉得这和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关系。法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发达的状态,社会结构非常稳定,这就意味着阶层固化严重,没有什么上升通道,不同社会阶层鲜有直接接触,互相也不太了解。种族直接这样的隔阂更甚。法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尽管法国也有不少外族人,但是这些外族人和法国主体民族-高卢人-交集非常少。我曾经在法国的一个精英的政治学院交换学习,里面的学生都是法国中上层阶级的小孩,本土学生绝大部分是白人,很少见到黑人和阿拉伯人,而这两个种族是法国外族人的主体。因为种族交流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再加上社会固化,社会资源机会都在白人的圈子里,外族的后裔难以获得上升的机会。如此长期种族隔阂是法国社会的“定时炸弹”,灾难随时会被引爆。近年来法国所遭遇的恐怖袭击可以印证这一点,这些恐袭都是法国土生土长的外族后裔所为,并非中东的恐怖分子派人到巴黎发动的。阶层的隔阂同样如此。早些日子的黄背心运动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所以如何促进种族和阶层接触交流,是维持法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比法国,有着深厚移民传统的民族大熔炉的美国,种族之间的交流是要多一些。或者说,这样独特的多种族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基让美国人形成了许多让不同种族和阶层为自己发声,相互较量的渠道和氛围。在人人都是“杠精”的美国,种族和阶层间的沟通不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同时,美国社会还没有达到欧洲国家的固化程度,还是有一定的社会上升的通达。但是无论种族,在美国生活的人都在追寻着“美国梦”。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人,美国梦的具象诠释都不一样,但是还是可以抽象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上升”,实现财富增长,阶层跨越。The Upside中的Dell的结局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昨日穷逼屌丝,今日创业当老板;昨日家中还是床头屋漏,今日全家迁进独栋别墅。不只有Dell,其实Phillipe同样,也是一个彻底的美国梦的实现者。在和Dell的对话中,Phillipe也提到过自己曾一无所有,也是白手起家。The Upside这样的编剧足以迎合了美国人民对“美国梦”的向往和渴望。
文化特色:浪漫vs.实用
除了反映社会现实,这两部姊妹篇还非常具象地展示两个文化的特征:法国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和美国的实用主义(practicalism)。梳理之后,我总结了三个方面来对比这两种文化特征在情节上的具体呈现。
首先,求爱的方式最能体现法国人的浪漫和美国人的实用。Intouchable中Phillipe的求爱方式极为old-fashioned,互寄照片来知道对方的样貌,而且周围没有人提出其他更加有高效的办法。相反,在The Upside 中,当Phillipe想用这样的方法知道对方的外貌是,Dell就直接阻止了,简单粗暴地通过google找到了情人的照片。虽然Intouchable没有清晰给出故事的时间,但是对书信传情的坚持,展现了法国人的浪漫。Google search省时省力,达到目的,是美国人对效率追求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生活情趣。这段兄弟情谊的最重要的环节是黑人小哥把白人大叔从枯燥乏味的非人生活中拯救出来,所以影片所用的元素来展现这段救赎就能展现两种文化对有趣生活的不同的理解。从Derris和Phillipe的互动来看,法国人的生活情趣是古典文学艺术,讲究的衣着,欢快的舞步,抽抽烟,调调情,当然还有性。而Dell是通过毒品(大麻),暴力和性来拯救Phillipe,这些都美式的生活情趣。这些生活情趣一对比,法国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浪漫,而美国人追求迅速get high的方法。
第三,迈向事业成功的方式。两部影片当中,Derris和Dell如何找到工作,开始事业是截然不同,这个小细节也有趣地表现了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之差。Derris通过和面试官讨论墙上的Dali的油画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撬开了工作的大门。运用艺术来在求职面试当中出奇制胜,这一招确实很文艺,很清奇。关键是面试官也欣赏这样文艺的谈吐,而不像当大多数的面试官现实地数着、掂量着求职者掌握多少和岗位相关的技能,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的浪漫。美版中,Dell的事业成功道路就很常规,也实在。Dell用卖油画的第一桶金来创业,做轮椅生意。他的成功靠的是资金和经验,是现实生活当中常见的实习事业成功的套路。
结语
我还记得我是怀着一丝失落和十足的兴奋离开了电影院。一丝失落是因为我看笑话的愿望落空了。同时,也恰恰因为我的不怀好意没能实现,我才能获此高兴和兴奋。The Upside是一部好的影片,它不是把故事单纯地复制和粘贴在纽约这个情景下,它是巧妙地利用这一个故事展现纽约味道的风土与人情。当失落和高兴的劲儿慢慢褪去的时候,我也在细细地回味着两部影片,它们带给我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画面。Intouchable让我回到了多年前一个个在塞纳河边散步和沐浴着巴黎的暖阳的下午,生活是暖人心脾的。The Upside重构了我在纽约生活的感受,那是一个个在纽约冰冷街头想要崩溃痛哭的夜晚,漆黑夜晚是冰冷的海底,高楼的灯光宛如黑暗海水中投来的零星的亮光,但是却足以让人坚强,让你相信“希望在明天”这样的鸡汤。
法国原版《触不可及》豆瓣9.2分,豆瓣TOP 250排名第25,作为小成本电影博得4.2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
前不久上映的《绿皮书》同样是一黑一白的配置,所以也有许多网友称之为“肤色对调版的《触不可及》”,足以证明这部电影有多么的热门。
美版《触不可及》沿用了原版的框架,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你会喜欢什么样的人?你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你会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触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这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的是一位白人亿万富翁和一名生活窘迫需要靠政府救济金的黑人,两个人原本触不可及,却因为“有趣的灵魂”而相遇,德瑞斯成了富豪菲利普的个人护工,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互相救赎的故事。我会在思考,为什么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两个人会成为朋友,有着一辈子深厚的情谊呢?我想是因为德瑞斯从来没有把菲利普看作是个残疾人吧~已经遭受生命巨大不幸的菲利普,需要的不是带着同情眼光的特殊对待,反而是这种和普通人一样的感觉。德瑞斯就是这么做的,比如给轮椅加最大的码力,让菲利普即使瘫痪了也能一起下坡“飙车”’、带菲利普出去从不让他坐轮椅都是副驾驶、一起去山间克服心理障碍跳伞,。对于曾经残疾人“触不可及”的这些事情,都去完成了,电影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故事,就是如春风般温暖、像白开水般细腻的阐述了两人的相处,没有因为社会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身体健康与否去评判一个人,有的仅仅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德瑞斯让菲利普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给了他直面生活以及重新去追求爱的勇气;菲利普让德瑞斯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受到了音乐和绘画的熏陶。这两个人彼此救赎,互相的影响着都成为了更好的人,这就是一段跨越年龄、阶级、文化、贫富差距的友谊,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伯牙子期般的情谊再一想,居然是真实故事改编的,而且在电影播出的时候现实中的两个人依然保持着的亲密的联系,真是难得。
比起原版,影片只是让故事变得更符合好莱坞的俗套叙事,更多的俏皮话,更多刻意的冲突,没有原版里细腻的故事留白。当然这部电影并不差,只是有原版玉珠在前,感觉怎么拍都会显得照猫画虎。
原版过于深入人心,不过我同样喜欢这一版的演绎。
法国原版的细节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只记得一个大致的故事轮廓,很难对比美版与原版之间的差别,不过好莱坞的改编版本比原版还要长14分钟,故事却显得碎片化、表面化,不够流畅也不够深入,很敷衍、功利的一次改编,可夸赞的段落基本是完全复刻原版的,例如Dell在Phillip最压抑又无法发泄的时刻代替他释放压力(砸东西)等。
总觉得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男主结识了上层人物然后从小混混无业游民到白领的飞跃。说明接触的人很重要
人生的极限在于突破自己的认知。但是前提是,要有钱……
题材和故事放在那,怎么拍怎么有。美版更具喜剧效果,毫无煽情。黑人朋友矮了点。
翻拍的挺有美国味儿的,特别是看到老白和基德曼同框居然有了时空错乱的感觉。于是乎,有个想法,有没有需要私人陪护的?我欣赏得来classical也爱听唱hippop,看得懂抽象派印象派,也钟爱班克斯这样的街头艺术,骑自行车能双手脱把,开车能放飞自我,什么米其林路边脏摊都吃得下。最关键,我不嫌弃帮别人插导尿管。反正就是静若处子,动若疯兔。只要价格合理,包您满意~
凯文哈特像崔西摩根一样神经兮兮的,老白怎么看上去都坏坏的,像是在装残疾
完全复制了法国原版,好莱坞最爱干的事罢了。纯当娱乐片来看就行了,尤其是能在大银幕看克兰斯顿老爷子。
我怎么觉得还是imdb的评分中肯一点....原版剧情有点记不清了,但是最后为什么是跟妮可基德曼和解做大结局???
生活在底层的人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人到底需要什么
3.5星,跟原版差不多,依样画葫芦,美式电影跟原版的细腻腔调感受是不一样,多出了好莱坞式的心灵鸡汤,或者说陈词滥调。但这版最大的亮点就是凯文·哈特,只要他一出场就有意思,整部电影让他带动起来。真不夸张的说,这黑哥是看过原版的观众再看一遍美版的最大动力,妮可基德曼真美。
再次诠释了笔友(网友)见光死。7.7
比原版好玩些 但是少些感动
7分。还好吧,街景和家庭风格也还原得比较欧式。但和第一次看原版的感觉还是差了很多。黑人男主的转变还是比较突兀的,家人匆忙几笔,也显得比较市侩。
基本复制了原版,温馨而逗趣。剧情有点更改,倒也合情合理。妮可女神身材真的太棒了!大屏幕上看老白也是棒棒哒----第一次在剧院看电影好激动~TIFF
3.5 被好萊塢娛樂化和去煽情化處理了之後就只能犧牲情感表達了
很有趣的翻拍,双男主都有戏。有时候改变世界不用想那么多,做你最喜欢的事,奇迹就会发生。
准备去看一下法版。明显感觉美版这个美术没骗人啊哈哈哈哈美国街头就是这个色调…看完心头一酸的原因是想起来去年我在溜冰场有个老人allen一直找我说话还给我打电话 我后来给他拒接了…也许他可能真的只是善良的空巢老人…想找人说话罢了
在故事情节上,美版与原版有80%的相似度,所以在剧情和人物表演上没有明显的孰好孰坏,尤其是白人富翁这个角色上,老白和原版基本是一个表演模式。但与原版有差距的一点是,美版的故事情节很满,这种“满”导致没有给观众留下沉下心来思考的空间。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国版的配乐实在太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