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病

正片

主演:约翰尼·德普,美波,比尔·奈伊,真田广之,浅野忠信,凯瑟琳·詹金斯,国村隼,加濑亮,羽田正义,Lily Robinson,Akiko Iwase,Kenta Ogawa,Bomber Hurley Smith,Kotaro Suzuki,Yosuke Hosoi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 / 日语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水俣病 剧照 NO.1水俣病 剧照 NO.2水俣病 剧照 NO.3水俣病 剧照 NO.4水俣病 剧照 NO.5水俣病 剧照 NO.6水俣病 剧照 NO.13水俣病 剧照 NO.14水俣病 剧照 NO.15水俣病 剧照 NO.16水俣病 剧照 NO.17水俣病 剧照 NO.18水俣病 剧照 NO.19水俣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水俣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约翰尼·德普将主演惊悚片《水俣病》(Minamata),饰演史上最著名的摄影记者之一尤金·史密斯。影片由Andrew Levitas(《摇篮曲》)执导,明年1月在日本开拍,也将去塞尔维亚拍摄。讲述因二战时期作品而知名的摄影师史密斯在1971年本已隐居,但受Life杂志编辑Ralph Graves委托,他再次拿起相机,去日本记录因汞污染引起的震惊全球的怪病“水俣病”现状,和政府所做的掩盖。当时该事件已进入确定责任阶段,受害者与企业谈判中。追凶三少年日本统一 关东篇千年女妖混血家庭好事行龙一次搞定他是一只狗银河护卫队萌犬好声音3阳光灿烂的日子布朗夫人的儿子们第一季舍他其谁浴火新娘罗密女仆日记天龙八部 2003版拜托了!大侠骗中骗极地暗杀第一季测谎器1993危情追踪兄弟陷阱永怀梦想:西蒙·佩雷斯的人生与馈赠我的野蛮男友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二十五季时空游戏月光男孩兄弟(2017)绝体绝命俄罗斯轮盘斗牌传说动态漫画·国民校草是女生血染夜行车最后约翰死了法国康康舞贼赃河中巨怪第七季镜中的梦幻城人鬼狐新传水上飞行特警队2019魔法圣婴曾经我们不懂爱额吉的承诺廊桥遗梦

 长篇影评

 1 ) 电影以外,艾琳•史密斯真实视角的尤金

20200220.柏林电影节《水俣病》首映前夜媒体场.

尤金•史密斯本身是个梵高式的人物,作品够出圈,性格也出圈,所以就算是路人也会偏爱他。如果说他自身的故事和他最为传世的那几张作品一样都是超五星级的,那这部电影最多是个三星水准,还靠的是约翰尼·德普的角色加成+故事自身的现实力量太足(不过就算是三星,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是尤金的故事,毕竟由德普来演)。这个锅自然是导演来背的,没别的,就是水平不行能力不够,故事讲得毫无波澜,全员人物浮于表面,看着演员想发力却摸不到发力点真是干着急。摄影和配乐都有记忆点,但这么一把好牌打成这样也就剩了个底裤来遮掩一下,只能说不是由大师来导尤金的故事真的太遗憾了。

就演员表现来说,约翰尼·德普大概是年龄、气质、角色驾驭能力最能胜任尤金的现役选手,是个神选角。个人最喜欢片中他抱着智子的那段处理(不剧透),高光又动人。另一个高光演技出自加濑亮,其它角色(包括比尔·奈伊)都没什么发挥空间。女主就。。。能看出尽力了,但和德普不来电,完全不来电,也完全没展示出现实中艾琳•史密斯的魅力与贡献。没选个能接得住德普戏、并能和他擦出火花的女主,可能也是继导演之后、第二大拖本片后腿的败笔了。

上图:片中德普饰演的尤金;下图:尤金本金

之所以有这种感触,是因为在2010年机缘巧合下采访过艾琳•史密斯(本人比女主漂亮),当时正值第39个世界环境日,艾琳以《影像力量:水俣病的半个世纪》为题来北京进行演讲,并带着尤金水俣相关的作品进行了展览。十年后,第一次眼见采访过的人成为电影中的角色,还是由德普这样的本命出演,想想也很奇遇人生了。

自1971年开始,21岁的艾琳开始与尤金•史密斯在水俣共同拍摄了三年,用影像记录了这场工业污染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无尽伤害,这期间诞生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张环境受害者图片《智子入浴》。在接下来近50年的时间里,从记者、摄影师到志愿者、老师,艾琳从事了各种各样和环境相关的工作,一直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日本环境运动的一位重要推动者。所以她本人绝非电影中那样“花瓶”的存在,而听她讲和尤金当年在日本的故事,也许是如今我们接近传说中的大师的最好方式。

在看本片前,我重新翻出当年的采访稿《尤金-史密斯的暗房姑娘》读了一遍,后来在影片中发现不少细节还原得蛮到位,再一查,艾琳本人果然参与了编剧团队,她是把对尤金的回忆夹带私货般藏进电影的细节里。10年前的采访现在看显得又蠢又八卦,但有些片段能配合本片、跟着艾琳的视角更好地去接近尤金。

Q1:你是出生在东京,何时开始长期在美国居住?

Aileen:我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日本人。从两岁开始,我就总在美国和日本间来来回回,大概有十次左右。11岁开始,我便长住在美国圣路易斯(Saint Louis),之后回日本读了一年高中。1968年,在美国考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大学的前两年是不分专业的。那时候很多美国人反越战,有很多学生运动,我也参加了这样的运动。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前,我本来是要选择东南亚历史作为专业继续学习,但是因为尤金的出现,我退学了。1971年,我与尤金一起回到日本,在熊本县水俣市(Minamata)拍摄。

Q2:1968年全世界范围的思潮及各种运动,是不是让你对新闻摄影产生兴趣的诱因?

Aileen:应该是有这样的因素。我小的时候去过不少亚洲的国家,那种贫苦与美国有很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从小就对贫富之间的差距有很深的感受。上高中时,我去过西贡,那里正处于越战时期。可能是因为越战的缘故,我才开始逐渐关注与政治相关的表达。但是在见到尤金之前,我没有想到艺术或者摄影,可以对人们的影响那么大。

Q3:那时候有开始摄影吗?

Aileen:没有,我记得上大学时我有一台相机,但是基本没有拍过照片——我不知道怎么装胶卷,所以就把它丢在一边了。

Q4:你不了解摄影?那怎么会有机会去做尤金•史密斯摄影展的助理?

Aileen:那是1970年,我为电通公司进行暑期工作项目,客户是富士胶片(FUJIFILM)。工作内容是拍摄一个电视广告片,广告片中有两个著名的摄影师,尤金便是其中之一。我的工作是翻译,协调日方的工作人员和尤金沟通。所以我跟摄制组一起,去到尤金在纽约的家中。一周的工作完成后,我要回到加州的大学。尤金正在准备自己的600幅作品的大展,是截至到当时他全部作品的精选。他几乎一个人处理所有的事情,完全忙不过来,展期也被拖延了。他请求我留下来帮忙,所以我就留下来,帮他一起做这个展——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退学的原因。

Q5: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尤金的情景吗?(PS:这段在电影里还原了)

Aileen:记得,记得。我和摄制组的日本同事一起去尤金在纽约曼哈顿的住处,那个房子原先是个服装制造厂,后来废弃了。阁楼的低层是出售斧子、锤子之类的五金小卖铺,整个房子很老很旧,还有很多灰尘。我和日本同事往楼上走,按按钮的时候,日本同事说:“可能我们找错地方了”,但是我的直觉是:“就是这里,没有错。”然后门开了,尤金站在我们面前。我的日本同事向他寒暄“你是多么伟大的摄影师”之类的,然后我翻译给尤金,尤金听到后问我:“伟大?你在来之前听说过我的名字吗?”,我实话实说了:“不,我没听过你的名字”,然后他哈哈大笑。在准备这次工作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他这个摄影师,也没有看过他的作品,甚至连那会儿最著名的《乐园之路》(The Walk to Paradise Garden,又名《走向天堂花园》)也没有看过。

《乐园之路》,1946

Q6:第一次如此全面地看到尤金的照片是什么感受?

Aileen:其实尤金的作品本身对我的影响,远不及他对我所表达的——他告诉我他想通过作品想表达什么、他的意图是什么、他的信仰是什么。尤金不断向我讲起他对摄影及新闻的信仰,比如他从《生活》杂志辞职,是因为对他们使用图片的方式不满。而在600幅作品的大展上,尤金展示了125幅有关史怀哲专题的图片,每一幅都是精品。

Q7:尤金会时常向人们谈起他对摄影和新闻的理解?

Aileen:对,他总在对人们说这些,从开始到最后。有些很难理解,比如那次的展览,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展览的名字“Let Truth Be the Prejudice”。因为Prejudice(偏见)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尤金说:每个人都有偏见,但我希望在我们的世界中,每个人的偏见都能距离真相更近些。不过因为名字太难理解了,所以后来在日本做这个展览的时候,名字改成了“Truth is a Friend”(真相是朋友)。

Q8:你认同他的那些理念吗?

Aileen:是的。也许他第一次说的时候,你会觉得难以理解“真的是这样吗?”,但逐渐我会觉得那非常有力量。比如,尤金认为摄影是无法做到客观的;摄影既要对拍摄对象负责,也要对看照片的人负责;“中立”与“公平”之间的细微差别……也许我是被“洗脑”了,我不确定(笑)。

Q9:你当时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Aileen:统筹制作,装裱,布展,包括协助尤金冲洗放大照片。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那一次是我的开始。

Q10:你也帮忙做冲印?是尤金教你吗?(PS:这段在电影里也有相近的还原片段)

Aileen:对,我不仅学会了冲印,更多的是学会了“观察”。我最初就是通过观察尤金如何冲印,然后模仿他的样子做出作品。他在冲印的时候,会拿一个勺子,挡挡这儿、遮遮那儿,让这边暗一些、那边亮一些,7、8次之后,我通过观察就知道了“哦,这儿应该多一些,那儿应该少一些。”所以有一次在尤金休息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也想做一张”,然后按照我记住的细节,冲印出了我的第一张照片——我生命中冲印的第一张照片,就被收录到了尤金最终展出的作品中,我很高兴。不过当时我只是在“复制”尤金的动作,不代表我已经会冲洗了。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其实是没有步骤的,必须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尤金也是这样认为,他从来不会说:你是个初学者,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当时的状况是,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得赶紧现学什么。

Q11:当时尤金是怎样的状态?

Aileen:我见到尤金的时候,他非常沮丧,他总是说等他做完展览之后,就去自杀。但很有意思的是,他又总是在开玩笑,每天都会。

Q12:尤金真的总把“自杀”挂在嘴边?

Aileen:对对对,他总会开玩笑,但也总说要去自杀。我和尤金还没有在一起的时候,他经常打电话给他的传记作家吉姆•哈格斯(Jim Hughes),说“我太沮丧了,我要去自杀”,吉姆通常接了电话就会过去陪他,确保他没事。但是有一次,当尤金说要去自杀的时候,吉姆说“好吧,你去吧!”(笑)——尤金当然没有真的去自杀,但他不是在说谎。这是他真实的情绪,他真的很沮丧,确实有这个念头,只是并没有杀了自己。当年我准备回学校的时候,尤金请求我留下,说如果我离开他回到加州去,他就杀了自己。我不知道先前的那些事,结果我完全相信了他,于是我留下来了。也许这是他乞求帮助的一种方式,他其实是在说“Help me!”——帮帮我,或者是,救救我。

尤金本金。电影开场还原的就是类似场景。

Q13:你说尤金总爱开玩笑,还记得他的玩笑吗?

Aileen:他总是在同音词或双关词上做文章。比如,尤金是堪萨斯州(Kansas)的人,堪萨斯州有很多谷物,谷物的形容词是corny,但也有“傻冒儿”的意思——尤金便总是说自己是来自堪萨斯州的corny——很无聊?他很多时候就像个小孩子一样(笑),他还喜欢拉我们起来“跳舞”。

Q14:听说你喜欢跳舞,尤金的“舞蹈”跟你所喜欢的是一种类型吗?

Aileen:哈哈,不是的,不是的,他那个只是“手舞足蹈”,而不是“舞蹈”。尤金的暗房不是安静的,永远都在放着音乐。很多时候他都会随音乐跳着转来转去,拥着我一起跳。爵士乐,摇滚乐,歌剧。尤金非常喜欢音乐,那时候我们会放鲍勃•迪伦(Bob Dylan)、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威尔第(Giuseppe Verdi)的La traviata(茶花女)、普契尼的(G. Giacom Puccini)的La Bohème(波西米亚人)等等。

Q15:尤金所拍摄的“慈悲先生”阿尔伯特•史怀哲(Dr. Albert Schweitzer)曾经说“要让生活脱离迷思的方法有两种,那就是猫和音乐”,尤金也喜欢猫?

Aileen:是的,尤金在纽约有一只名叫“Taiho”的猫。Taiho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非常著名的相扑手,他总是一副做梦的表情,但是非常厉害,尤金很喜欢他,就把自己的猫叫作“Taiho”。尤金经常跟我讲起他以前的猫是什么什么样子。他在纽约的家真的非常杂乱破旧,更适合做仓库而不是住人,连城市监察员(估计类似于中国的房管所或居委会的人)都说“这儿真的不适合居住”。最后连一只猫妈妈都受不了了,冲尤金“喵”了一声,然后带着猫宝宝跑掉了(笑)。

(ps:尤金·史密斯死于1978 年,59岁,死时在银行里的存款只剩下18美元。那天早上7点多钟,他走到空无一人的街上去找他走失的猫,不小心摔了下来,撞了头,死于脑溢血。)

Q16:1971年,尤金600幅作品的展览做完后,你们是如何到日本开始水俣项目的?

Aileen:我的日本朋友元村和彦想把尤金的展览带到东京去,于是我们去了日本。当时日本已经有很多支持水俣病患者的人,元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告诉了我们水俣发生的事情。到水俣后,我们租了两间房,一处是我们自己住,一处是暗房。那间作暗房的房子本来就不住人,都快倒了,是个“危房”。

Q17:在你们住的地方,受害者大概占当地村民人数的百分之多少?

Aileen:我们去的是水俣病发病最严重的地方,在1971年大概有10%的村民已经发病。逐渐发病的人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有70%以上的人在申请水俣病的官方认定。

Q18:到水俣后你们所看到的,跟去之前想象的一样吗?

Aileen:我们看过土本典昭的电影《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水俣--患者さんとその世界),有了大致概念。到水俣的时候,竟然有人告诉我们,那里已经没有水俣病了——而且是科学家跟我们说的。但是我们拍下了我们真实看到的,便是你们所看到的这些。很多人问过我,去到那里是不是感到很震惊。最初会震惊,但是后来我和尤金真正在那里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在一起,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那里就是我们的生活。

尤金作品。电影中有还原拍摄此作品的类似场景。

Q19:从1971年到1974年,你们一共拍了多少照片?

Aileen:我记不起来了,每年大概一千多张,三年一共三千多张?可能吧。尤金通常会同时使用三台以上的相机。在水俣的时候,他用的两台美能达、一台徕卡和一台尼康(电影还原了此处细节)。我没有专业地学过摄影,甚至不记得尤金有专门教给我如何摄影。主要是天天拍,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Q20:《水俣病》一书(合著者W. Eugene Smith、Holt Rinehart、Winston,1975年出版<英文>,日文版1980年出版)中最终使用的照片,有三分之一是你拍摄的?

Aileen:对,尤金的还是在多数。如果现在不看图说,有一些图片我已经想不起来是我们俩谁拍的了。

Q21:你和尤金在拍照上有分工吗?

Aileen:我不记得我们有很正式地讨论过该如何拍照,今天拍什么、明天拍什么,该如何表现等等。当然会有沟通,比如一起到一个地方拍照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视角。只是在那个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尤金是这个项目的“指挥人”。直到我后来独立去做一本书的时候,才觉得很孤独,原来把整件事情完美呈现出来是相当难的。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尤金一直在主导着事情。也许你并没有觉得他做了什么,但事情是顺着他铺的轨道往前走。只是当年在水俣的时候,我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

Q22:在水俣的时候,尤金的状态如何?

Aileen:尤金每天会很慢很细致地准备第二天拍摄所需的东西,全部的注意力都在那些事情上。他甚至不记得家里的电话号码,所以生活琐事上,需要我来帮忙处理。但只要一处于摄影中,或者在暗房里冲照片的时候,你会看到尤金是那么那么的专注。当要从数量非常多的底片中挑选时,我可能看很多片子都会觉得“这个不错,那个也挺好”,但尤金总能一下子找到最需要的那张:“就是这个!”想起来非常奇妙,因为尤金在拍照的时候,并没有给人特别强烈的“我到这儿拍好照片来了”的感觉。有时候你会觉得他并没有准备得特别充分,甚至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自己说自己像只老鼠一样,在这里和那里之间蹿来蹿去——其实他是个“太极高手”,只要他出手,总能击中他的目标。尤金受音乐影响很多,而不是绘画,他对音乐更敏感。在他暗房中的底片,就像音乐的节拍一样,可能刚开始是缓缓进入,然后节奏逐渐加强,最后有两个大的鼓点,再缓缓滑落下去。当最强节奏出现的时候,他就能感觉到“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Q23:在水俣的暗房中,还是会放音乐吗?

Aileen:会放,但是在那儿我们没有很多唱片,不过我们还是有的放。只是不能像在纽约一样放很大声,因为会吵到周围的村民。

Q24:尤金总是过得很拮据,你们在水俣的日子如何?

Aileen:那个时候在日本东西没有那么贵,不用花太多钱。房东家有自己种菜,但是他夫人已经住院了,我们有时帮帮忙,会拿一些菜;有几次也去帮忙捕鱼,房东就会给我们一些鱼。每天最固定的开销就是给尤金买威士忌(whisky),大概是2.5美金。我们住的地方离威士忌小卖铺超级近,估计一分半钟就能把酒买回来。

Q25:尤金喝了酒还能拍照、做暗房吗?

Aileen:(笑)没问题。他是个大酒鬼,从早上就开始喝酒,每天喝一瓶,估计他确实是酒精依赖。我认识他之后,他一直在喝酒,但只见过他喝醉过一次。尤金去讲座的时候会拿个茶杯,别人都以为里面是茶,其实是酒。然后他就一边讲,一边喝酒。

Q26:你也跟他一起喝酒吗?

Aileen:不不不。现在我喜欢猫了,但是还是不喜欢酒,哈哈。

Q27:你们当年在水俣住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吗?

Aileen:四年前拆掉了。(约2006年)

Q28:你还会时常去那里看吗?

Aileen:是的,有好几次。在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大概三四年回去一次,现在一般是一年去一次。我经常能在东京见到水俣病的受害者,去年还跟着坐在轮椅上的受害者,去到内阁府前抗议。我们当年的工作,没有办法缓解受害者的伤痛,但是可以把他们的伤痛展示给全世界。在水俣有一种很强的社区文化,人们在那里是相互支持的。

Q29:你和尤金有宗教信仰吗?

Aileen:我本人没有宗教信仰。尤金小时候是天主教徒,长大后他从家乡堪萨斯州离开,去到纽约之后就退教了。但我感觉天主教中的原罪说、救赎说等等,还是对尤金有很大影响——尤金认为自己像一个“殉道者”(martyr),身先士卒,马革裹尸——但他那时候已经不信教了。

Q30:或者是否可以理解为,你们所做的那些事情,就是你们的信仰?

Aileen:也许吧。许多人可能不理解我们做的事情,但我们还是会去努力,为之奋斗。

Q31:你相信宿命吗?

Aileen:(笑)可能吧。如果我没有跟尤金一起到水俣,也许他还是会去那里拍摄,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会不会走向另外的道路。在水俣,虽然我们看到的是苦难,但在那里的生活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快乐,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份。

Q32:尤金是不是更适合处于工作状态,一旦离开工作环境,更难与人相处?所以在离开水俣、回到纽约后,你最终离开了他?

Aileen:很多人会把工作与生活分开,但是尤金不同,他的工作和生活是杂糅在一起的。这就是他的情感,他的家庭,他的所在,无法分离——它们是一码事。我们不是工作狂,那个所谓的“工作”,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是一种感情上的需求。尤金说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他的大女儿在他的墓碑上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电话》:“爸爸总是在电话的另一边”——我不记得诗的细节了,但是大意就是她很想要她的爸爸在身边,但爸爸总是不在。我也一样有个女儿,在我这么多年忙于环境工作的同时,我会去平衡工作与家庭、孩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尤金做不到,他无法处理这样的关系。

Q33:1978年,在你离开尤金几个月后,他便去世了。你去参加他的葬礼了吗?

Aileen:我有去。一共有五个女人参加了尤金的纪念仪式,尤金的第一任妻子,我(第二任妻子),尤金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一个相处十年的女朋友,还有在最后的日子里照顾他的女孩。尤金的墓碑上刻的名字,有他的两个孩子,另外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和我——但是我们都和他离婚了。

Q34:在那之后,你会时常去看他吗?

Aileen:32年了,我从未去墓地看过尤金。

Q35:为什么再没有去看过他?

Aileen:嗯……说起来有点儿奇怪,尤金的归所离纽约不算远,大概四个小时的车程……但是从他离开到现在,32年了……我总是很忙,忙工作,到纽约,到日本,去水俣,照顾我的孩子……不过这两年我时常在想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去看看他。在尤金离开后,我结过婚,有一个女儿。但对我来讲,尤金一直没有离开过,他在我身边,在我心里,而不是在那个墓地中。但最近几年,每到他的生日或者他的忌日,我就常常会想,他的墓地那块儿很冷,会下雪,也许我该带上花去看看他——也许吧,只是我现在还没有去过。上一次回纽约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件事,但是有很多媒体采访,日程安排得很满,太忙了……也许是因为这样吧。

Q36:尤金有“托梦”给你的时候吗?

Aileen:有的,有的。两年前(2008年),我在日本京都做了一个展览,也是尤金有关水俣的作品,有一些先前从未展出的作品。在开展的前一天,尤金出现在我的梦里,他站在展厅的外面,对我说:“咱们进去吧!”

Q37:在尤金离开之后,你做过关注日本环境污染问题的新闻摄影记者;198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环境科学系做助教;硕士毕业后,你做过老师,然后一直在国际环保组织工作——这些和你先前与尤金一起所做的事情,应该算是同道。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你本身对此热爱,还是尤金对你产生的影响?

Aileen:当年我选择学习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是因为我想了解,公司或者行业是如何利用科学“耍手腕”,以此来压迫受害者,不给他们正当的权益。我觉得应该有人了解这些事,可以进一步帮助受害者,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权益。我从来没想过去做一个与公共卫生事业相关的政府官员,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以说,我继承了尤金的精神,但我不是在替他做什么事情。我没有一直做摄影记者,也没有参与“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事情。当然我有关注这个奖项,我知道中国的摄影师卢--广获得了第30届的奖项。

Q38: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么多年一直马不停蹄,有想过何时退休吗?

Aileen:退休?!不不不,我不会想这个问题,这是个“坏”想法。现在这样的状态,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Q39:你现在还会继续拍照吗?

Aileen:很久不拍了。不过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类似于艺术的表达形式,运用到我的工作中,也许也是不错的。近两年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也会常常想起尤金。

Q40:你刚才两次提到 “近两年会常常想起尤金”,为什么最近会时常想起他?

Aileen:……不知道,但我现在总会觉得离他越来越近了。也许是因为我几周前终于达到了尤金去世时候的年龄,我想:“哦,我跟你一样大了。哦不,我现在比你大了”——这个感觉很不一样。

Q41:你的名字Aileen Mioko Smith,Smith是你的父姓?还是,仍然是Eugene Smith的Smith?

Aileen:不是父姓,就是Eugene Smith的Smith。尤金去世后,我结过两次婚,但我从来没有改变过我的名字。

尤金和艾琳

Q42:最后一个问题,尤金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

Aileen:……嗯……我经常很轻松地说起尤金,玩闹似的调侃他(哽咽)……但他永远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是我的搭档,我的伴侣……也是,我的导师。


【2010年采访后记】

原本预计30-40分钟的采访,因为Aileen的和善健谈拉长到了两个小时。而在这两个小时里,她毫不避讳地谈论着尤金的种种,就像她所说的一样,那是“轻松的”、“调侃的”。任何一个见到Aileen的人,都觉得她完全不像60岁,无论是外表还是心理。谈话中,Aileen一直乐呵呵,说起当年和尤金在暗房中放的普契尼的歌剧,她会立马哼起曲调来;说起尤金的“手舞足蹈”,便立马站起来学尤金如何扭跳;说起尤金的殉道者样子,她会用手比为枪,“啪啪啪”地作扫射状。

整个的谈话过程,甚至显得十分八卦——算起来,Aileen和尤金之间的两组数字确实显得八卦味十足:一组是“7”,一组是“32”。

我们无法知道她为何会在生活7年之后离开尤金,就象我们不会知道她为何会在认识7天之后选择与尤金在一起。

与尤金相识时,他们相差32岁;而当尤金离去,她在32年的时间里,一次都没有去他的墓地看过他——“32年”这个数字,Aileen是脱口而出的,也许她比谁都清楚,也许她比谁都觉得这个时间太久太久了——就像她说的,也许吧。

艾琳说出的那句“我终于达到了尤金去世时的年龄”是有些自言自语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眼泪毫无征兆地瞬间流下,然后又瞬间恢复了以往的嬉笑。那一刻有些恍惚,会让人俗不可耐地想起《大话西游》中死后的至尊宝,终于在自己被剖开的心脏中看到紫霞所留下的,只是一滴眼泪。


十年后再见到艾琳,70岁的她与其说依旧美丽,不如说她是由内而外发光的。她和剧组一起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一起走了红毯,电影虽有诸多遗憾,但能看到德普出演尤金,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她后来去墓地看过尤金了吗?

德普和艾琳

附:关于不再发表由尤金•史密斯拍摄的“智子入浴”的声明

Aileen Mioko Smith/2001年7月5日/发表于Arles/Perpignan, France Photo Fetes press conference

经过了非常慎重的考虑,我做出了不再发表“智子入浴”这张照片的决定。我希望这个决定的本身是饱含了爱和关怀的。

1971年至1974年我和尤金•史密斯在水俣拍摄了三年,“智子入浴”这张照片正是尤金拍摄于此。1971年一个萧索的12月下午,在一间小浴室中,我们四个人在那个时刻都屏住了呼吸,仿佛空气都是紧绷的。如果仅仅由摄影师把个人意志强加到拍摄对象上,那么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我认为是观众为这张照片注入了力量,使得图像真正完整。所以,从那张照片被拍摄一直到现在这30多年来,这张照片一直处在被再创作的过程里。我还想说的是,在将来的岁月中,这张照片也会一直被以不同的、更有力量的方式重新创作。尽管我和尤金一起像同事那样工作和奋斗,但其实他更像是一位导师。我作为这张照片的版权所有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我相信他所说的话,也是因为我希望能尊重他一贯的作风。我无意让我的这个决定成为某种先例,但是我坚信这个决定有助于作为艺术和新闻的摄影工作。这辈子还从没有哪个决定让我如此深信不疑并且感到高兴,对我个人来说这简直能算上一个奇迹了。

尤金说过,作为摄影师他有两个主要职责,一个是要对他的拍摄对象负责,另一个是要对他的观众负责。他认为如果这两点都能做到,那么他的作品肯定也能达到他对编辑应付的责任。“正直”和“倔强”是尤金最看重的东西。

我想再向你们介绍一些关于智子家庭的情况。摄影不是机器也不是神,虽然“智子入浴”这张照片在全世界发表,但是这并不能治愈智子的病痛,她被排入日本海致命的含有有机汞的工业废水所污染。她妈妈怀着智子的时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被污染的鱼,而毒素则通过胎盘传给了胎儿。智子的父母把这个长女看作“珍爱之子”,因为她吸收了本来存在母亲体内的毒素。由于智子把母亲身体里的毒素吸收了,她的5个弟弟妹妹都没有患上水俣病。

世俗的偏见直到今天都在伤害着那些有家人不幸患上水俣病的家庭。水俣病成为了这些家庭的婚姻的巨大障碍,甚至让婚姻成为不可能的事。1976年,当智子刚刚成年后没多久,也恰好在她的弟弟妹妹即将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智子去世了。她的死亡是一个象征,它宣告了一个被家人深爱着的智子,彻底离开了他们的生活。这也是智子唯一可以做出的决定。智子的父母直到现在依然坚定的渴望地球能够摆脱污染的魔爪,说到这一点时智子的父亲用的词是“根绝”。所以他们非常在意这个世界不要遗忘这张照片,那就顺其自然吧(收录这张照片的出版物,藏有这张照片的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无庸赘述,智子死后这张照片的意义变得有些不同了。照片本身不再是关于智子她这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而变成了要让全世界知道应该想办法消除污染,表达母亲和孩子之间永恒的爱。在生活中,我们知道爱是他人自愿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不能视之为理所当然,也不应该想当然以为它会永远持续下去。

老实说,多年来回答公众关于这张照片的问题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的负担。智子的父母始终保持沉默,但是我知道他们的感受,因为我知道我自己的感受。我不断的告诉我自己,“我确信人们都被感动了,甚至他们的生活都因这张照片有所改变。我必须继续向全世界展示它。这是我的责任。”但是渐渐的,这开始变得像是亵渎。智子去世已经快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了,我知道智子的父母一直希望他们的女儿能够安息,用他们的话说是“Yasumasete agetai”(我们希望她能够休息)。而我其实也有一样的想法。智子每每毫无保留的用自己被毒害的身体赤裸地面对这个世界,我深刻的体会到她在这近30年中所做的努力。

如果不是为了纪念智子,这张照片没有任何意义。这张照片会成为一种亵渎,如果继续这样违背智子和她的家人的意愿而发表的话。这张照片曾经是智子生命的一份声明,所以它应该尊重她的生命并随着她生命的结束而消失。而观众呢?为了表示对观众的尊重,我不能说谎。我怎能一边继续发表这张照片,一边把智子真的需要安息这件事秘而不宣?

至于摄影界,这个决定将会使将来的照片发表出现一种“危险的趋势”,即因为照片的拍摄对象会超越照片本身而阻止照片的发表吗?我不这样认为。针对智子的照片的决定是一次行使版权的实践而不是放弃版权。这里有一场需要为之拼搏的战斗,而且我们所奋斗的事情是正确的。虽然事件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这个决定能够为摄影本身注入力量,而不是削弱它。

作为一件艺术品也作为一个新闻作品,我相信我的这个决定是对这张照片的一种尊敬,这本身也体现了摄影本身对艺术和新闻的尊敬。因为,这样说可能有些无礼,如果所有的拍摄对象和观众都知道,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每张照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到的结果,而不是一个量产的意外,那么摄影的力量才会高矗。

最后,我觉得仿佛是智子她在把我们送入一个她已经不在其中的世界,她说,“现在轮到你了。现在你必须用你自己的艺术和新闻方式去表达,就像这张照片已经做过的那样,而且要更多!”

不论我们是否是摄影师,我们面对的挑战都非常巨大,无论是在摄影界工作,还是像我这样简单把从尤金•史密斯那里继承的传统在其他领域发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希望这张照片的“空白”可以给我们勇气去面对我们前方的巨大挑战。

 2 ) 揭开人类文明毒瘤——《水俣病》

今天聊聊电影《水俣病》。

片名Minamata (2020),别名水俣 / 毒水曝光(港) / 恶水真相(台)。

截至上世纪70年代,人们选出了“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指的在世界范围内,八起轰动全球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分别是比利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水俣(yǔ)病事件、日本骨痛病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其中日本就占据了八分之四,岛国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这种拉着所有人陪葬的勇气。

这部《水俣病》通过史上最著名的摄影记者之一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揭露日本“水俣病”的骇人听闻的丑闻。

水俣病是指食用了水俣湾内被甲基汞污水污染的鱼类贝类等水产品,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等,部分出现肾脏损害。

最早于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因此这个怪病就以当地地名命名。

尤金·史密斯(1918-1978)被认为是当代新闻摄影的大师。

史密斯的摄影生涯起步于《新闻周刊》,进入《生活》杂志时年仅19岁。后来,他因趣味方向的不同几次同《生活》杂志闹翻。

自1946年重返《生活》直至1954年辞职期间,他大约完成了58个摄影专题。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设立了“尤金·史密斯奖”,表彰他对人性的信念。

他创作了战争史上最让人震动的照片,他的照片反映了社会不公,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他在日本拍摄的水俣病照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上图是《智子入浴》原照片,

下图是《智子入浴》剧照。

1971年,53岁的尤金·史密斯奋不顾身地报道了日本最大的化工企业智索株式会社CHISSO化工厂排毒事件。

智索株式会社是日本的四大财团之一,旗下化工厂在1932年至1968年期间,直接排放大量含汞废水,造成数以千计民众生病致残甚至死亡。

尤金·史密斯前后花费三年半的时间采访拍摄,拍摄了大量举世震惊的照片,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张照片就是上图《智子入浴》。

影片中也花费了不少笔墨表现这张著名照片的拍摄过程。越是表现得事无巨细,越令人感到心惊胆战。

影片由个性演员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饰演这位摄影大师,将他的个性表现得很透彻。

德普的扮相过于颠覆性,和以往的烟熏妆兰花指有极大不同。如果不是查看演员表,我还真没敢确认他就是男主角。

影片中有一个穿帮镜头。

片中的尤金·史密斯在1971年唱起了鲍勃·迪伦(Bob Dylan)的《Forever Young》。

实际上这首歌创作于1973年,1974年发行在鲍勃·迪伦的个人第14张专辑《Planet Waves》。

水俣病事件被国际社会知道后,智索株式会社和日本政府才开始假惺惺地表示道歉、赔偿。

但他们并不是真心想要道歉、赔偿,而是提高了水俣病认定标准。患者除了手足麻痹之外,还需要有表现为视野狭窄等2种症状以上的患者才能接受认定。苛刻的认定条件大幅减少病患认定数量。日本政府不仅得到了漂亮的数字,也减轻了财务压力。

这种操作并不是只此一次,最近的日本疫情中,人们再一次见识到了日本政府的骚操作。他们提高了新冠病人的认定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就不纳入统计,感染人数、死亡人数实现双降,真不愧是个小机灵鬼。

从水俣病事件就可以再一次看出,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一直是有小礼而无大义。

他们不仅在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独占四席,在70年代往后,依旧骚操作不断。最近的就是我们都有切身体会的福岛核废水倾倒事件。

正经处理解决问题的时候,躬匠们个个装聋作哑,别人画了一幅漫画讽刺他们,他们立马跳脚跳得恨不得打破世界跳高纪录。

反正鞠躬就完事了,自然会有一群人替他们洗地躬匠精神。

电影《水俣病》很好地表现了尤金·史密斯揭露日本丑恶嘴脸的行为,演员们表演也都十分精湛到位,带领观众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待这一系列人间惨剧。

唯一遗憾是事件处理至今也没有一个合理结果,政府和企业推诿扯皮鞠躬完事。

日本政府绝不认错,这种拉着全世界人民陪葬的态度,给影片蒙上一层阴影,也成了人类文明的一颗毒瘤。他们即便成为全人类公敌也毫无愧疚,只要美国主子觉得他们还有用处,他们就不会承认错误。

大师记者勇敢涉险,

揭开人类文明毒瘤。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3 ) 电影《水俣病》如果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人与环境问题的思考,并积极参与环保维护和维权,通过斗争制止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英国写实故事片片《水俣病》说的是日本环境污染的真实故事:1971年日本熊本县的小镇水俣,新日本氮肥公司(九州岛Chisso公司)将含有有机水银的废水排入大海,镇上的居民食用了被污染的海产,成年人肢体病变、大脑受损,妇女生下畸形的婴儿,要命的是这种“水俣病”完全无可救治。银幕上患者的惨状几乎令人不忍卒睹,但工厂拒不负责,政府也漠然处之。受害者及其家属通过不懈努力的抗争,最后终于获赔。世界著名摄影师尤金参与这个事件,并拍摄除了在摄影史上令人震撼的照片“入浴的智子”。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在世界无处不在,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和严峻,影片很真实地反映了资本的力量和资本家唯利是图的丑恶嘴脸,天下乌鸦一般黑,神州大地也发生过此类严重污染事件,如大头娃娃之类,就不知道最后获赔没有。电影《水俣病》如果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人与环境问题的思考,并积极参与环保维护和维权,通过斗争制止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该片IMDb评分8.3,豆瓣评分6.7.从IMDb和豆瓣评分的差异,可以看出境外观众显然更看重影片反映的环保内容,而不是单方面注重艺术表现形式。

 4 ) 恶水真相

这是一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独立电影,由大名鼎鼎的约翰尼德普领衔主演。 我们的邻居、东亚经济最发达的国度,曾经在上个世纪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水俣病事件。 首先在这呢,科普一下水俣病的概念。它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是甲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由于人类或其他动物饮用被有机汞污染的水源、进食被有机汞污染的鱼虾贝类、母体进食被有机汞污染的食物等引起。是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20世纪50年代首先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而得名。 婴儿可表现为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瘫痪以及智力障碍,成年人则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包括精神迟钝、智力迟钝、性格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震颤等。 社会经济的野蛮式发展与扩张,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罪恶的资本草菅人命,对自然环境的肆意践踏,对人民的生存权的置若罔闻,普通的民众付出了不可逆转的沉痛代价。摄影师尤金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残障的儿童,扭曲的身体,痛苦的表情,而智索公司依旧我行我素,往水俣湾里排放有毒废水,企图掩盖事实和真相。尤金到处奔走,不畏个人的人身安危,要为受害民众打抱不平,揭开智索公司丑陋的一面。 受水俣病缠身的民众与资本的抗争,不惜流血冲突,不屈服于智索的大资本家,将他们的丑恶行径曝光于众,给受害的民众以公道。 最后智索公司的总裁叹了口气,“万般无奈”的说道:我们必须要支付赔偿金,要想办法筹钱,我们必须要。 东京法院传来捷报,“我们胜诉了”! 最后,伸张正义的民意代表这样陈述道: 就在今天,我们赢了这场战役,但是战争仍未结束,我们必须继续战争,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抗争,同时他们的下一代也有抗争的理由,然而是在场的各位以及与我们同甘共苦的人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各位,今天回家以后,请务必与家人们分享这份幸福,还有堆积如山的问题等着我们解决,为了那些再也无法抗争的人来做个了结吧!(判决结果无法平息怒火,直攻智索公司总部),来做个了结吧! 1973年春天,智索公司同意支付全额医疗费用与生活费,为日本法院史上最高金额。即使此协议减轻部分负担,智索公司与日本政府皆无意维护此协议的道德本质和财务责任。。。 影片的末尾,又列举了世界典型的环境污染的大事件,诸如: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乌克兰),瓦尔迪滋号油轮漏油事件(美国),福岛核电厂核事故(日本),博帕尔毒气外泄事件(印度),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美国)。。。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重大破坏,还给所在地人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痛,时时刻刻给我们后人敲响了警钟。发展经济,造福人类本没有错,但是切忌一味的追求GDP而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水俣病真相

 5 ) 人类之殇

有些电影,是不能再用电影的标准去评判的 这部电影非常的标准化,在小人物与大集团对峙这种题材中的所有常见元素,几乎都出现了,但这丝毫不妨碍它对你的撼动 故事取材于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向世界展现水俣病的始末。影片完全从摄影师的视角切入,通过他的双眼和摄影机来感知这个世界,画面中的构图与打光也充分体现了摄影美学,这种手法虽然使纪实性有所削弱,但在情感的烘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电影充满了人文关怀。当然本片也插入了一部分黑白影像的纪录片与照片,时刻提醒着观众它是客观的真实存在。 本片没有刻意卖惨,它反而用温暖的画面与温馨的音乐(坂本龙一),缓缓带出了一些遭受不幸苦难人们的生活日常。照片给出的是故事,但更重要的,它传递的是情感,电影中摄影师如是说。 影片有一处伏笔设置的极好,贯穿全片的杂志社老板,一直是一个墨守成规薄情寡义的资本家形象,当在他片尾,拿到尤金的照片时,他也被照片传递出的强大力量所震撼,不禁哽咽。 BTW,作为尤金史密斯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智子出浴》,电影毫不避讳的展示了它是一张摆拍照片,但是在真实的人物和苦难面前,又有谁会介意呢?

 6 ) 故事性与美感兼备,具有社会意义的drama film。

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一般基于史实的电影容易拍成太过于现实主义的纪录片而缺乏观赏性,但这部片子却平衡了故事性和作为电影的美感。镜头的运用非常到位,画面张力十足,每一处画面中都酝酿着情绪,不多余也不繁复。音乐不用说了,大名鼎鼎的坂本龙一,与画面相得益彰,非常专业。

Gene也没有被演成个“英雄”,他就是个现实甚至有点懦弱的“外国人”,但一点冲动、一点人性的善良,一点对纪实摄影的热爱,还有来自周围人的帮助和善意让他拍出了那些照片,和那张举世震惊的水俣病少女和母亲入浴的写真。另外gene和Aileen的爱情也没有太大篇幅的描写,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最后这部片子在日本任何一个评分网站上基本都是超过8分的好评,即使是已经上线超过一个月我今天去电影院看的时候依然是几乎满席。但豆瓣上的评分却没有那么高。大概是因为这段历史带来的冲击和伤痛,还是有无法共感的地方。以及片子中很多描写非常“日本式”(比如日本人向权威抗议的有点隐忍有点“憋得慌”的方式,以及“国际关注”对日本的影响力等等),whatever。

当然,电影毕竟是电影,只是抓住一个角色,从单一角度对故事进行了描绘。现实世界,包括Gene在内的每个人类,显然要更复杂得多。但我想谁也无法否认这部片子对社会带来的现实意义,让更多人了解水俣病,了解人为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献给所有受害者”。

 短评

是,导演能力hold不住这么深刻的议题。但是我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也够了。

5分钟前
  • 呆萌喵星人
  • 推荐

德普完全不像个追逐真相的敬业记者啊!从他独居寡言到热血沸腾就用了一个晚上是不是太说不过去了,突然出现的快速闪照和高音量吓死个人,也是夜场了,看得又累又无力,最后全体staff上台,见到了喜欢了很多年的德普叔,也算圆满了。@Berlin FSP

10分钟前
  • 九九i
  • 还行

絕對是對人物和歷史嚴重冒犯,為了增強戲劇性,聽起來與電影風格背道而馳的說法,不單無必要放大 Smith 和Life 編輯之間衝突,Smith 在戲中遇上的文化差異幼稚得不像發生在他身上,特別是在拍攝水俁病前他已經多次到日本採訪,設定出這類情節只為了搏觀眾一笑一樣。水俁病的抗爭50年後的今天仍未結束,電影硬生生將他的攝影與抗爭勝利連結成因果關係,更不要說對Smith 的攝影信念作出 典型的藝術家形象表述,風格與主題不合,為了浪漫化事件的手段並不深入當事人心靈又令人作嘔。我絕非是忠於真人真事改篇的原教旨主義者,現實也不只有一種理解方法,Bennett Miller的《Foxcatcher》對真實事件經過重新改造,但從沒有因此曲解、放棄對描述事件與真相複雜性,亦還源了當事人作為人的狀態。就像戲中以黑山扮作日本,風景同樣優美,但細看完全是一場胡鬧。

11分钟前
  • 何阿嵐
  • 很差

核废水入海影响可能比这还大,日本完全没预见到事情严重

14分钟前
  • 00popeye00
  • 力荐

#70th Berlinale#官方展映。大概是柏林节能看到最商业的片子吧。全是套路,不过摄影控制得还不错,很多日本名角。影片讲述《生活》杂志饱受战争创伤和酗酒困扰的摄影记者去日本水俣,排除万难拍出震撼世人的照片的故事。节奏还挺舒服,不过细想一下胡扯的地方也比较多(以如入无人之境地冲进医院档案室翻资料为最)。当然影片最棒的一点是——你看着是日本,其实是在塞尔维亚和黑山拍的(字幕里面各部门工作人员有各种维奇……)!就凭这一点我就服!

19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电影很平庸,色彩很抓人。真正让人感到愤怒和无奈的还是故事背景与一张张新闻摄影照片。“如果人类仍是万兽之王的话,那就让我们推翻这个有毒的世界吧。”先推翻播毒的人吧。

22分钟前
  • 塔图因种树露西
  • 还行

“如果一部电影没有音乐也很好那就不要加音乐。”这句话是教授说的吧。

27分钟前
  • vanilla
  • 还行

“牺牲了这么多生命,谈什么高速发展?”cliché但仍然应景。然而我们不是因为工业污染,而是因“野生”而病得一发不可收拾。

29分钟前
  • Lelia🌈
  • 推荐

柏林电影节第二场首映。感觉正常叙事,节奏稳,但是对于人民在这场灾难里面是如何挣扎的,精神上是如何进行转变的,从绝望转变成希望,没有特别交代。但不得不感染德普的演技,感觉这种角色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31分钟前
  • Sid
  • 还行

柏林今日最佳! 十五年前学环境卫生课程准备考试时只知道要把水俣病的概念背下来,而进入在柏林仍然被这段已经熟知的历史事件感动到泪流满面,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呀!#70届柏林第一天第四场

35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力荐

影片用一个极为庸俗的救赎故事来包装一个民族的伤痛是十分自大的。在处理日本的段落时没有任何想象力,俗套地将鞠躬和进屋脱鞋这种日本日常生活组织为笑点,配合上德普插科打诨式的演技,愈显尴尬和轻薄。

40分钟前
  • 日王仔
  • 较差

导演不行

41分钟前
  • 还行

1、20200220.柏林电影节首映前夜媒体场。2、德普大概是年龄、气质、角色驾驭能力最能胜任尤金的现役选手,奈何导演太拖后腿,不是由大师来导这个故事太遗憾了。德普角色加成+故事自身的现实力量太足,才得以保这个作品将将三星半。4、十年前采访过艾琳•史密斯(本人比电影女主漂亮),写过《尤金-史密斯的暗房姑娘》;十年后,第一次眼见采访过的人成为电影中的角色,还是由德普这样的本命出演,想想也是奇遇人生了。艾琳参与了编剧团队,把对尤金的回忆夹带私货般藏进电影的细节里。尤金去世时他们已分开,后来艾琳还结过两次婚,但她始终保留着Smith这个姓,“就是Eugene Smith的Smith”。10年前她说,尤金离世32年,她从未去墓地看过他:“他的墓地很冷,会下雪,也许我该带上花去看看他。“她后来去了吗?

45分钟前
  • 小九儿
  • 还行

#Berlinale20-04 好比十年前西方视角东方题材的《黄石的孩子》或者《金陵十三钗》,看起来就是整整齐齐无关痛痒。水俣病事件本身和尤金·史密斯本人的摄影作品都极具震撼力,反而在电影化的过程中变得庸俗轻飘。人物都没什么弧光,好人坏人都是立场不变一路到底。德普的扮相和现阶段状态倒是很适合诠释这个角色。

48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好题材拍成了流水片,色调好评,德普好评。

51分钟前
  • Nosurprise
  • 推荐

berlinale2 花式炫技,音乐用的过了,剧本有些地方过于无语。本来就有震撼力的东西应该静静的说,不过如果我是片商我会买,够商业,能看到钱。

56分钟前
  • 一位真人
  • 还行

全程都在想,这个配乐你是花了什么大价钱从头到尾每一秒都要用,一看是教授啊你用吧okkkk。德普只要脸不抽搐,就是一个得体的中老年,不把自己当回事儿才能好。全场最佳加濑亮。照片那么好,电影多平庸。2.5

58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本片的摄影真极美。那些光与影那些烟雾丁达尔那些黑白影像。这些正在发生的事在被国外的杂志报道引发关注之前,资本家永远可以推脱做不知情状。。捂不住了再说吧……悲哀悲哀悲哀。重金属元素,,重点监测的指标。坂本龙一的钢琴曲和事件纪实照片带来的震撼。

1小时前
  • 瑾羲Qing
  • 力荐

背景交代不清晰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公司不直接砸相机…人都打倒在地相机完好无损...吗... 照片很震撼 bill和德普很能打

1小时前
  • 春虫虫这个宝宝
  • 还行

虽然我知道很煽情,很做作,但是还是很感动。前几天有人问我,你还是相信奥特曼,相信光的力量么?是呀,有这样的人们存在,我为什么不相信

1小时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