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变成的。因为改变而软弱,因为改变而强大。”这是《第二次拥抱》预告片中的一句独白,奠定了整部影视剧的基调,女人在生活的磨砺里自我成长,自我拥抱。确实,在现实中,女性的生活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反而面临着许多的生活难题,她们不得不学会坚强,学会成长。
该剧开局便以四位妈妈的早上日常生活入手,记录了四位妈妈普通的一天。
方原,完美主义,每周会按照厨房墙上的固定食谱为家人去制作营养早餐,为丈夫挑选干净且整齐的衣服,一儿一女,有着看似完美、且令人羡慕的生活,但却在一场意外后,不得不重返职场,证明自己。
金璐,敢作敢当,33岁离婚以后,开始寻找自我,早上穿着靓丽的衣服去上班,说着一口不太地道的法语,晚上精心准备与男友的约会,却在事业的上升期突然怀孕。
任筱竹,忍辱负重,有一个整日打游戏,看比赛,不务正业的丈夫,每日不仅要面对繁忙的工作,还要负责接送孩子的上学与放学,在面积不大的家里,要和婆婆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丁木木,心事重重,面对丈夫的精神失常与家庭暴力,带着孩子一次次搬家。
在这趟人生的旅途里,她们有的经历了婚姻的挫折,有的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就是这样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四位女主,她们走到了一起,这四条故事线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交织。这部影视剧使人们关注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忽视的一个主体。目前该剧已在浙江卫视完结。
一、槽点过多?
Girls help girls,在现实生活中,在网络社会里,这句话仿佛被经常提及。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女人确实处于一个相对而言较为劣势的地位,当女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向自己伸出双手的好像大多数也是女性。
当丁木木受到家庭暴力时,其余三位女主挺身站出;当方原遭遇家庭背叛时,其余三位女主站在方原的一边。
但是换位思考,这四位女主之间没有利益勾连,这个点也恰巧是四位女主没有矛盾的基础。那么连接他们的点是什么?
只有一个:孩子都在一个班学习。
这个点是否过于薄弱?
试想,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在一个班学习,你会因此就和人家成为无话不说的闺蜜吗?
基于此,该剧在情节搭建上仿佛过于薄弱了。
除此之外,该剧在爱情元素的塑造上也过于虚假。
杜淳饰演的李诚一角精神出轨又舍不得家庭,编剧太想突显方原新时代独立女性的人设,反而忽视了人情味。面对李诚的精神出轨,方原头也不回的毅然离开,选择离婚。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母亲会真正这样做?
金璐的男友林宇翔一直忍受着金璐稀奇古怪的脾气,金璐无数次突然的放鸽子,金璐不想结婚,不想有感情,只是想让林宇翔共同抚养一个孩子。面对这样的金璐,林宇翔毫无怨言,这样人设的设定是否贴近实际?
再比如,四位女主,除了丁木木,其余三人都像处于上层社会的女人,表面上为钱所困的任筱竹事业上一帆风顺,一个案子解决便换了一套房子。
除此之外,还有每次孩子们出去春游,永远只有四位女主在送孩子,其余孩子的家长没有一个出现等等,这不仅显示着着编剧缺失对现实生活的切身考察,以及主创团队飘离现实的创作。
二、传达理念还行
虽然这部剧槽点不少,但是该剧所传达的价值理念还是值得探讨。四位女主在经历的生活变故与磨练后仍然有重新拥抱生活,拥抱自我的勇气,这也是该剧想要传达给观众的。
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那样,虽然该剧在情节搭建上有些薄弱,但人设的凸现还是可圈可点,比如方原这个完美主义人设的搭建便非常成功。
面对生活困难,没有怨言。孩子受到欺负,永远相信孩子。爱情遭到背叛,决然离开。这塑造出了新时代下女性洒脱、独立、勇敢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母亲。
该剧虽然槽点过多,但整体传达的价值理念还是较为打动人。整体上,该剧风格轻松,穿插的悬疑线虽然有些突兀,但也不影响整体观感。
拥抱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暖的的语言。人们在照顾他人时,“第二次拥抱”也应留给自己。
孙女:爷爷你为什么给奶奶夹鱼尾巴呀? 公公:你不知道,你奶奶呀,就爱吃鱼尾巴 婆婆:那次你约了几个老哥们来家里喝酒,你还记得吗?我在厨房给你们做菜,菜做完了,你们也吃完了,客人走了你也喝醉了。等我上桌的时候,只看到最后上桌的酸菜白肉,可我一伸筷子里面一片白肉都没有了,只有酸菜。我忙活了一整天哪,我整整做了十六个菜。可你呢,喝醉了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你想过我的感受吗? 公公:不就是因为我没给你留菜吗!我不是给你留了酸菜吗! 婆婆:我从来不吃酸菜,刘铁江我跟你过了四十一年,你这点都不知道吗?而且我也不爱吃鱼尾巴。以前家里穷很少吃鱼,每次做完鱼等我上桌的时候,只有鱼骨头与鱼尾巴了。你让我说什么,我只能跟小丰说“妈爱吃鱼尾巴”。 公公:那你倒是说呀,我能跟你抢口吃的是咋的。 这是《第二次拥抱》里尤筱竹一家三代聚餐时她公公婆婆的一段对话。公公的一句“你奶奶就爱吃鱼尾巴”,不仅道尽了母爱的伟大,更道尽了看不出母爱伟大之人的冷漠与凉薄。 在贫穷年代,大鱼大肉谁不爱吃,可为什么家里的妈妈总说自己喜欢吃鱼尾巴,喜欢残羹冷炙?那是因为她们心中有家人,她们心中有大爱,而不是因为她们本就喜欢吃鱼尾巴和残羹冷炙。 妈妈说这话大都是为了让孩子让所爱之人能安心地多吃点,可就是有冷漠凉薄之人误读了妈妈们的用心良苦。 尤筱竹的公公无疑就是这种人,他对老伴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他对老伴平时的言行漠不关心,他对老伴的感受毫不在意,所以才有了老伴的突然离去。 尤筱竹公公这种大男子主义般的冷漠与凉薄,是足以毁掉婚姻与家庭的。很多人觉得婚姻情感,只要不触碰良知底线就万事大吉,可果真如此吗? 换位思考,如果尤筱竹的公公也遭遇到了婆婆大男子主义般的冷漠与凉薄对待,他会没有丝毫怨言与反抗吗?相信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 所以,夫妻之间“理所应当”思维不可有,“感恩之心”不可丢,“大包大揽”“忍气吞声”的习惯要改正。因为人性的贪婪,决定了人不禁惯。
男主欠债两千w,女主不离不弃卖房卖车,就为了跟他在一起,当了半年全职太太,为了还债出去工作,就因为女主的老板,好像是在大学的时候追过女主,男主就有些吃错,男主在这段时间里每天想着做大梦去拉投资继续搞事业赚大钱去还债,但他根本就是那个材料,后来找到了当初和他一起做歌的一个大哥,去了他那里做了那个歌曲制作人,然后一切都不顺心还想着放弃工作,后来大哥劝住了,来了个小歌星,小歌星成天给他使绊子,后来男主做了一首歌小歌星要用,女主也要用,但是女主公司不愿意又生气了,再后来就是小歌星那种绿茶表现气的要死,然后去出差,小歌星自作自演一出戏,让男主对他同情,然后假装睡不着觉,让男主给她推荐歌曲,第二天是男女主孩子的表演,小歌星还问男主能不能不要回去,陪她可以吗? 真的你妈男主不是个人我靠,我也不想评价了,这个是我给我朋友的一些吐槽直接放在这吧,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乐,看了15集决定弃剧了妈的真醉了什么编剧有这种脑子
下面是我和我朋友聊天记录
《第二次拥抱》结局了,一路追着很上头。剧里所有的人物让我看到了两个字“体面”。非常真实的体面,看到好多剧评说不真实不接地气,呵呵只想说那是你见识太少了。
先说感触最深的方原和李诚这对,全职妈妈再就业这个情况我不了解,单纯说方原在处理cg这个剧情上,太高级了,非常有感触,是因为有过共同经历的人才感同身受。方原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大喊大叫,那是因为她的教育和工作(干新闻的)让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人性的复杂和幽深多看看小说和文学就有底了,所以当面对不完全背叛时,她保持了刻在骨子里的理性和尊严。为什么非要歇斯底里?人性不就是喜新厌旧,复杂多变的吗?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是女性给自己的幻想罢了。可以一个人伤心,可以一个人躲在黑夜里哭,但是绝不能在人前这样,成年人的自律和成熟在于不把情绪都写在脸上。2020年年底,面对同样的事情,虽然在得知消息的瞬间心脏和针扎一样难受,但是还是好好处理手头的工作,表面上毫无波澜但是内心翻滚沸腾。晚上睡不着觉白天照样工作,看上去和平常无异,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和saner的对峙,只有静静流下来的眼泪和内心的决绝。为什么会这样的反应?因为读过的书让我对人性有最基本的认知,因为受到的教育让我有底气,有选择的空间(离与不离我说了算),因为刻在骨子里的理性让我明白过去的是既定事实,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原对李诚是有感情的,19年的相伴怎能说抹去就抹去呢?所以在结局李诚没有准时到金璐婚礼手机打不通的时候,方原是担心的,看到李诚平安到来,她给了他一个拥抱且告诉他“担心”的心情。李诚想和方原重归于好,方原把手抽走了。看到这段太真实了,想拍手称赞编剧真细腻,如果是小说应该有方原的内心独白吧。这么多年的感情抹不掉,但是重建信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剧虽然结局了,但是剧外二人的修复之路还要很长很长,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的,至少也要三年五载,且李诚还要加倍努力。重建信任,第二次拥抱要比第一次难得多,也比第一次深刻的多。就像方原最后的那段独白“生活总有遗憾,可也有希冀”。谁不想生活没有遗憾呢?但是人性如此复杂多变,谁能保证永远岁月静好永远被生活善待呢?太喜欢最后那段独白了,就是我在经历被cg的感受,“过往的经历,现实的焦虑,痛苦的波折最终都丰富了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塑造了更勇敢更从容的自我。在宇宙之光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少年,都需要成长”。女人大多数都对感情有执念,只有经历过幻灭后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是怯懦还是勇敢,是慌乱还是镇静……勇敢和从容这两个词是我最近两年最喜欢的,相信方原也会像金璐那样当再次面对爱情的时候也能够勇敢踏入,而不是不相信男人了;不着急做什么决定,有什么可着急的呢?做与不做,都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有能力让自己幸福。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幸福都在自己手中……
体面还体现在金璐、林宇翔和戴前夫的工作交集上。我个人是非常非常喜欢林宇翔这个角色,他可能有点完美的不真实了。不过如果可以,赐给我一个林宇翔吧😂林宇翔足够大度,对金璐足够信任,才会有金璐事业的第二春。金璐为什么会改变?因为被林宇翔包容被坚定地爱着,爱能改变一个人,控制不能。金璐和林宇翔吵架的时候动不动就说分手,其他人都是外人……非常伤人。说实话我在金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被伤害过,所以不再百分百相信别人,而且很独立,所以也不害怕别人的离开。但是谁不需要爱呢?谁能拒绝爱呢?林宇翔表现最好的就是,生气归生气,但是在金璐最需要的时候永远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就是这种爱让金璐变柔软了。有些感动😭
另外,蛋糕店的老板对丁木木的关心和保护也很有分寸感。这种边界感就是体面。未经他人同意,不擅自越线,但是让对方知道“我一直在你身边”。
整部剧没有大的撕扯,不狗血,实在受不了做作夸大的剧情,克制里告诉我们什么叫体面,什么是高级的爱。
最近几年,女性题材的电视剧热度很高,所以,反映都市女性困境与生活的女性群像剧,一部接着一部,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和讨论热潮。
从《欢乐颂》第一、二季,到《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再到今年扎堆播出的一系列女性群像剧,如《心居》、《女士的法则》、《妻子的选择》,再到最近正在热播的《第二次拥抱》、《玫瑰之战》和《欢乐颂3》,女性剧呈现井喷之势,长年占据荧屏。
纵观这些女性群像剧,制作大多非常精良,演员也多数都是用的实力派好演员,但剧情故事却越来越悬浮俗套,离现实和观众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剧,呈现出故事雷同、热点扎堆、内容单一、狗血浮夸的模式化缺点。
就拿当下正在播出的两部女性剧《第二次拥抱》和《玫瑰之战》来说。
同样是表现中年女性的题材,同样是表现全职妈妈重新步入职场、获得新生和成长的“都市大女主”剧,剧情故事也同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雷同的怪圈。
《第二次拥抱》中,陈数饰演的女主角方原,因为丈夫的事业陷入危机而选择重入职场,后来又因为丈夫情感出轨(男主李诚身体没有出轨,但在情感上开始暧昧不清,有点脚踩两只船了)而选择离婚;《玫瑰之战》中,袁泉饰演的女主角顾念,也是一位全职在家十年的全职妈妈,她同样也是因为丈夫被警察抓走,而选择重新步入职场,而且毫无例外,顾念丈夫宋嘉辰也出轨了。
《玫瑰之战》中,不仅仅是女主角顾念,就连她接到的案子,虽然目前该剧仅仅播出了16集,但有关丈夫出轨的案子,已经多达3个。
第一个案子,是丈夫酒后开车想撞死情人,却让妻子替他顶包的案件;第二个案子,是大老板高天宇寻找婚外情,却反被女子诬陷他强奸;第三个案子,是知名歌星钟有唯公然与小三出双入对,坚决要和原配妻子离婚,并且不想妻子多分财产的离婚财产纠纷案。
而在《第二次拥抱》中,除了方原的丈夫李诚与未婚女孩纠缠不清,另外两位已婚女主的丈夫也各有各的渣。
马苏饰演的尤筱竹,其丈夫刘丰是一位编剧,但却整天打着写作的旗号,睡懒觉、打游戏,不管孩子不干家务,家里一切开销和事务都依赖妻子筱竹,而且还特别玻璃心。
周放饰演的丁木木,经常带着女儿搬家,只因为其丈夫齐涛,表面文质彬彬,实则是一位可怕的家暴男。
不仅丁木木的丈夫是家暴男,在剧情开始不久就自杀的全职太太程如英(赵子琪饰演),其丈夫疑似也是一位阴险变态的家暴男。
中年女性剧中,丈夫出轨、家暴、渣男好像已经成了标配;全职妈妈无论已全职多少年,重新杀入职场,无一例外会迅速站稳脚跟,崭露头角,且很快就成为该公司单位的中流砥柱;而且,女主角身边,一定会配备一个暗恋她多年、不计回报、默默为她付出和奉献的成功男性,比如方原身边有个许阳,顾念身边有个丰盛。
潇洒离婚、斗渣男、回归职场迅速崛起、男闺蜜默默扶持的戏份,看起来痛快过瘾,无比舒适,但是,这符合现实吗?
现实中的全职妈妈,回归职场有多难?
她们所遭遇到的年龄、性别歧视,多年不与职场和社会接轨的恐慌感,重新适应工作的难度,职场老人的刁难和碾压,来自家庭和孩子的压力与两难,这些现实的困境,女性剧中虽有所体现,但总是选择用“网络爽文”的方式予以轻松解决,而不是用写实的手法,带领女主一点点去破解、成长、进步。
再看看这些女性剧中,角色的职业设定。
《第二次拥抱》中,方原丈夫李诚是自己开音乐公司的,方原重返职场后,是在文化传媒公司任职;尤筱竹是律师,丈夫是编剧;金璐是画廊策展人;只有丁木木普通一些,是钢琴教师。
而在《玫瑰之战》中,顾念在做全职妈妈前,曾是知名大律所的律师,重新就业后,也是供职于知名律所,她的丈夫宋嘉辰,更是全市最知名的金牌律师。
身处大都市,住着豪宅,锦衣玉食,来往者非富即贵的他们,所遭遇的情感困惑、生活变故,在每日为了房租房贷和一日三餐而奔波的普通人看来,怎么看也像是“有钱人的烦恼”。
这样的精英主角设定,她们的故事,虽然也能反映小部分的女性情感现实,但终究悬浮,离普罗大众距离甚远。想让她们替现实中的女性发声呐喊,无异于隔靴搔痒,抓不到痛处。
还有,现实里的普通中年夫妻,其实主要的烦恼,来自于工作和上升的压力,来自于跟不上时代和年轻人脚步的压力,来自于孩子学业的压力,以及夫妻之间感情越来越平淡琐碎的困扰,还有日渐老去的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健康问题。
丈夫出轨、背叛家庭、小三挑衅、遭遇家暴男这样的戏码,虽然在现实中肯定存在,但并不是生活的主流,更不应成为女性剧中的常态。
难道只有把多数男性都写成是渣男、无用男,把女主角都描绘成爽文大女主,女性观众才会喜欢,才会觉得解气?
不。
其实无论是“大女主”或“大男主”,这个称呼和提法,本身就是来自于网络爽文。
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女性不歧视和仇视男性,男性也不轻视和仇视女性。是夫妻地位平等,各自独立又相互扶持。是在婚姻生活中彼此让步和磨合,相互迁就和包容,是一起携手成长进步。
脱胎于经典美剧《傲骨贤妻》的女性律政剧《玫瑰之战》,毕竟有原版故事、人设和框架在那里支撑着。
所以,虽然被部分原版粉丝痛骂该剧改编得面目全非,但凭借着袁泉、俞飞鸿两位人气口碑都很好的女演员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还有毁誉参半的中年男演员黄晓明的成功“去油”,以及该剧的两位编剧,所谓“创作并打磨了三年”的剧本本土化改编创作(其实主要就是修改了原版中不符合国内法律和伦理的内容,以及增加了一些热点案件和事件的内容),该剧在同期播出的女性剧中,依然略胜一筹。
但也因为是改编剧的缘故,《玫瑰之战》中的好多桥段和细节,显得失真,不合国情和生活现实。
还有袁泉和俞飞鸿两位女主角,被特意加了很厚的美颜滤镜,以至于变成了“假面佳人”,这点也令观众很是失望。
毕竟,反映中年女性现实生活的剧作,连中年女演员的真面目都不敢面对,连皱纹和衰老都不敢暴露,那又如何指望它能有直面现实女性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呢?
记得《第二次拥抱》刚开播时,被大家一致批评为剧情“悬浮不接地气”,但现在该剧剧情进行到后半段,一直追剧的观众,会发现该剧毕竟还反映了中年女性的一少部分烦恼与现实。
但《欢乐颂3》的人设和剧情,则是完全悬浮尴尬,不接地气,而且无聊庸俗没劲。
而且五位女主角以及已出现的两位男主角的表现,除了张佳宁表现还不错外,其余演员都不理想。
原本对“原著阿耐”和“正午阳光出品”这两个金字招牌,比较期待的我,在看完《欢乐颂3》第7集后,失望透顶,决定弃剧。
曾写出过《大江东去》(电视剧《大江大河》原著)、《都挺好》这样的优秀小说的网络女作家阿耐,《欢乐颂》第一部虽也是精英视角,但也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总体算是写得不错。
但今年,正午阳光出品的两部烂剧,《相逢时节》和《欢乐颂3》,都来自于阿耐的原著小说,并由她亲手编剧。
其实《欢乐颂2》就已经走下坡路了。很明显阿耐再续写这个故事已经勉强了。那么,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出一部《欢乐颂3》了。
雷同化的人物设定,而且角色更加虚假和令人厌恶,这样的浮夸虚假都市剧,不拍也罢。
为什么近几年的女性群像剧越来越悬浮虚假?
其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编剧们都在闭门造车。
国产编剧们多数都是全职写作,不工作,也不喜欢出门。这样的编剧,写情感和幻想类作品不成问题,但是写现实类作品,尤其是职业类的剧本,就会显现出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对现实的疏离和主观臆想了。
以前的专业作家们,为了写作一部作品,还会去做上几年的实地探访和亲身实践。例如编剧高满堂,为了写作《闯关东》,曾经深入东北各地,实地采风探访,精心打磨剧本,这才有了经典的《闯关东》。
而现在的多数编剧们,网络上搜一搜相关职业,再看一看国内外已有的相关作品,最多再去采访几个相关行业的人,听他们说一说行业现状和个人见解(这还算负责的编剧,有的纯粹就是凭空想象),再加几个争议多的网络热点事件,一拼凑一整合,一个剧本就诞生了。
其实,悬浮空洞的不仅仅是女性群像剧,其他类型剧也是如此。
比如说,男性群像剧。
在当今女性剧大热的情形下,反映男性群像的剧本来就不多,还缺乏精品。
像今年由靳东、岳旸主演的《林深见鹿》,还有黄磊、刘奕君主演的《张卫国的夏天》,剧情也是一样的悬浮空洞、无聊狗血。这两部剧,之所以还能有不错的收视率,纯粹是靠几位演员撑起了全剧。
每年都有数百部电视剧和网剧播出,但真正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让观众记住剧名的,又有几部?
那么,国产女性剧还有救吗?
(文/第一滴露珠)
男主欠债两千w,女主不离不弃卖房卖车,就为了跟他在一起,当了半年全职太太,为了还债出去工作,就因为女主的老板,好像是在大学的时候追过女主,男主就有些吃错,男主在这段时间里每天想着做大梦去拉投资继续搞事业赚大钱去还债,但他根本就是那个材料,后来找到了当初和他一起做歌的一个大哥,去了他那里做了那个歌曲制作人,然后一切都不顺心还想着放弃工作,后来大哥劝住了,来了个小歌星,小歌星成天给他使绊子,后来男主做了一首歌小歌星要用,女主也要用,但是女主公司不愿意又生气了,再后来就是小歌星那种绿茶表现气的要死,然后去出差,小歌星自作自演一出戏,让男主对他同情,然后假装睡不着觉,让男主给她推荐歌曲,第二天是男女主孩子的表演,小歌星还问男主能不能不要回去,陪她可以吗? 真的你妈男主不是个人我靠,我也不想评价了,这个是我给我朋友的一些吐槽直接放在这吧,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乐,看了15集决定弃剧了妈的真醉了什么编剧有这种脑子
下面是我和我朋友聊天记录
追求完美的全职太太虽注意到了丈夫衬衫上「决定成败」的细节,但却没有发现藏在细节里的魔鬼——表面上,这是一个被妈妈管着「惯着」的大男孩,这个光鲜华丽闪亮表象所掩盖的现实是,一个被有强烈掌控欲、权力欲和征服欲,肮脏又虚伪的布尔乔亚男(夫)权主义群体歧视、背叛和戕害的布尔乔亚女(妻)权主义群体。这个由商界、法界和文艺界组成,具有中间性和团伙性的共同体的特点是,认为底层女权是被底层男权戕害的——认为底层女性无法生产满足资产阶级消费欲望和证明其尊贵身份的美和精致,并寄希望于底层女性(崇拜)模仿资产阶级通过「虚无历史、歪曲事实」手段虚构出来,貌似能够治愈底层女性「精神内耗」的榜样「二舅」自愿放弃融入她们所试图依附和巩固的布尔乔亚式社交圈。幸或不幸,布尔乔亚女权与殊途同归「美丽逆行」的底层女权撞了个满怀。
我的妈呀 筱竹脑子里有水吗?这样的老公留着过年吗?还有那婆婆 我真醉了。写不出剧本的老公整天在家不是打游戏就是看足球的,闲出屁了都快 孩子也不接 自己的妈也不接 手机静音看足球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写作 滚吧你
尹丽川扮演重要创作角色的电视剧,里面“方原”工作的办公室依然挂着《牛郎织女》的海报,用“《找到她》/两女主不炒CP”对应《找到你》,“《方桌派》”打架;选取的电影营销和刘丰写网剧引发的各种台词彩蛋还蛮有意思的。但还是好期望能看到她更个性的声音,这部剧可以赚到钱也还行【。尽管剧情结构依然照搬近年来已经要多到泛滥的女性群像,四女背景、阶层、问题各不相同,又引入了《绝望的主妇》那般神秘主线悬念借着互相展开,最后交融;但有比较特色的改编和四个演员都算出色倒是可以不太计较。周放终于不演算计或是“坏人”了,完结撒花。
开播二十分钟就槽点挺多的你这个旁白是念故事给你小学的孩子当作文素材吗?马苏这个角色的老公是个编剧!中国编剧还能找得到老婆呀?中国编剧连基本三观都没有呢!这律师真的好专业,我觉得你比你的代理更像被告!中国编剧原创剧本都市情感剧一般都是烂剧,一部烂过一部那种,冲着陈数先打个三星观望以下!
八集弃。没什么新意,又是无能的丈夫,能干的妻子,一人撑起整个家庭的大女主故事。陈数的表演毫无长进,越发刻板,旁白也很尴尬。还有那张四人海报,左边三位都是各种凹造型,P图痕迹太明显,相比较周放的自然,其余三位真的太做作了,有功夫还是加强演技,外型别越整越变形…
陈数的演技真不错。立刻就把人带进了思考里。我感觉女人不管是否结婚,都应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这份事业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能带来一定收入的爱好。
喜欢每一集的小标题,很像美剧《致命女人》,《大小谎言》那种质感,四个女人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的形象都很区分度,第六集渐入佳境,有泪点有笑点,相信很多台词说出了女性在家庭与事业里困境中的真心话,不悬浮,日常却不平常的生活里有女性的力量,那种暗涌的觉醒。陈数饰演的家庭主妇离开职场七八年后,遇到九八年的同事那种碾压感,那一段表达的很真实。让人看完以后瞬间敬佩每一位女性,职场妈妈,全职妈妈,为数不多的“真”女性题材,喜欢周放的表演,有一种坚毅的破碎感,暗藏的悬疑线抽丝剥茧,期待后面的剧情。
陈数值得一百颗星!国产剧果然没有穷人,这种首都三环里住大房子有保姆、做饭阿姨的生活无法产生共情。聚焦女性非常可以,整体两星,可以看,但没必要。
题材本身滥俗,剧情也无聊平庸。最重要的是人物塑造太无趣了,四个女角色基本上看不出什么特点,女主角身上毫无全职太太的烟火气,看上去就是每日精妆打扮的职场女性,怎么体现出反差?男主角全程面瘫,标配八面玲珑型女二,也就女三的摸鱼律师设定有点意思,剩下一个没演技。节奏拖沓剧情注水,也不是有多差,就是太浪费时间。
演员阵容挺好,咋拍成这样
前面还可以,把孩子带进公司,制造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刻意地让人不适,非得制造和放大这种矛盾吗?!戏精的职场,莫名其妙,职场有竞争但也不是这么草包和搞事情吧……看不下去了,直接放大结局吧,快点给大家看陈数跟杜淳离婚!另外,两条支线整得像悬疑似的,还贼拖拉,悬疑剧都没你这么啰嗦!没意思
陈数这两年的作品虽然雷同,但是能看得下去,张歆艺的逗逼在里面也是蛮好玩的,看到马苏又活过来了,挺好。
恐婚恐育案例大全。
第一集独白方式交待人物关系可能不太高明,其后却渐入佳境。剧情实,人物真。不是粉饰太平的喜剧,也不是狗血闹剧。生活的切肤之痛,婚姻关系,中年危机,女性处境。是难得的不虚浮的国产都市剧。
几十年过去了,还是这种矫揉造作的剧情
那个王曼唱歌也忒难听了吧
探索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的困境,我们首先得先刻画出真实可信的“人”,没毛病吧?
说不好看的 这就是婚姻的真实写照 接受现实吧
为陈数和杜淳还有李乃文,马苏,赵子琪 赵达打星
跳出女友粉女儿粉的思维定式观剧非常舒适丝滑。漂亮多金人妻跌落阶层蜗居老破小后续还屈尊降贵当销售足够接地气。美中不足是这角色对男宝的态度似乎和CS本人激似,分分钟想到bking,对我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