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他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一个类似于悬疑类型的剧。但是但是但是!最后两角被被裁决的时候,法官问:“你将以什么身份被裁决”两角的回答是“我到要问问你们,我是谁”瞬间将这个剧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真的惊艳到我了。 整个影片画面都有点暗,全程紧张的氛围。从开始到最后,一直跟随着漫画家山城的心理,跌宕起伏。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清田警官的死,原本以为他会一直调查这个案件,然后到大结局,就开始包饺子。没有想到,两角指使边见去杀了他。 刚开始以为边见只是一个路人而已,但是没有想到后边也会有他的戏份。让人担心的是到最后边见并没有被抓到,但是山城的老婆生了一对双胞胎,她在逛街的时候,他的老婆感觉有人跟踪(确实有人跟踪),真的好害怕他老婆出事啊。 除此之外,另一个闪亮点,就是山城对于两角的反杀。山城用言语诱导两角刺自己的胸口,但是山城穿着防弹衣,没有刺进去,刀掉了。他利用这次机会,捡起刀反杀两角。等到警官来的那一个笑容,我的天,炸了!
深度剧透,谨慎阅读!
日本电影里的男人,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办公室精英,还是商场大佬、官场政客,一律面容呆滞,两眼无光。那神情,都像刚刚从神经病院大病初愈似的。倒是偶尔有几个女性角色,笑靥如春,一举一动都有东方女性独有的温柔知性美。
整部电影,就像男主角山城圭吾的漫画。作为漫画家,圭吾画功很不错,可是始终也突破不了新人奖,屡次投稿都被出版社拒绝。出版商和他的老师都点出了他的致命伤:形状有模有样,独独人物塑造缺乏灵魂。电影也是这样,哪方面都不错,可是整体始终就是在及格线徘徊,因为哪个角色它都没有塑造完成。
男主角圭吾,一心想要创作杀人悬疑类型的漫画,可是他心地善良,老实敦厚,又怎么能揣摩出真正杀人恶徒的邪恶心理?笔下人物当然徒有形而没有灵魂。后面在警局审讯室,在他刻意隐瞒自己见过凶嫌模样的那一刻,他心底里的恶才第一次涌现出来,这是一种因名利而催生的恶,催促他隐瞒实情,转而急匆匆回到家里,糅合自己真真实实遇到的凶杀现场和杀手模样,创造出一个连环杀人犯的故事,继而作品大卖,一炮而红。夏美说,从他开始创作杀人漫画之后,再也没有好好和她说过话了,他刻意疏离家人,这是圭吾内心的煎熬。不仅仅是因为他知情不报,害得一个“无辜”的人被定罪。更是因为他惶恐自己不配获得的成功,他的漫画只是剽窃了一个杀手的作品,那个杀手是真的在杀人。
虽然剧情并不出彩,可是悬疑的氛围一直保持着,漫画家圭吾,创作了一个邪恶的连环杀人犯角色,故事真实感极强,观众热捧,他也名利双收。男二号两角,漫画里的连环杀人犯现实版,被世界遗忘的童年,成长为社会边缘人,杀人专挑幸福的一家四口,除此之外毫无理由。还有直觉敏锐的警察,出身街头,洗心革面之后进入警队,察觉到杀人漫画和现实案件之间的互动必有蹊跷,誓要拨开迷雾,发现真相。三条线交织,并不凌乱。
电影到最后一刻,还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另一个杀手,到底是助手还是导师?他会放过咖啡厅里的夏美吗?躺在病床上面的圭吾,是消灭了恶魔,也解开了心魔,还是反过来,解开了内心恶魔的封印?
本片的两位主人公极具代表性,两个人都可以说两条路上的屌丝代言人。漫画助手山城圭吾,机缘巧合,实现人生逆袭,成为知名漫画家;完全的宅男两角,因原生家庭的失败而精神偏激,成为报复社会的“家族杀手”。两条本来平行的生活轨迹,因为一场谋杀案而交合纠缠一起。越看越恐怖,因为屌丝避不开这样的人生。
先说男主山城圭吾,一脸的小受样,作为知名漫画家的助手,有才艺但是没有才情,呕心沥血的漫画作品得不到编辑的赏识,原本要放弃助手的职位以及曾经的梦想,找份“正经”的工作。多么像被社会毒打的青年,看清了自己。但是,电影往往最爱捉弄屌丝。在最后一次给漫画家画建筑外景时,圭吾因为好奇目睹了一场灭门案,看到了凶手的样子和凶杀现场,于是乎,技能点被点满,开了窍了,圭吾开启了知名漫画家逆袭之旅。画作终于有了“灵魂”,成为销量冠军,成为人生赢家。
再说凶手两角,屌丝另一条路的践行者。失败的原生家庭,受到社会毒打,沦为被鄙视的宅男。他没有选择静静老死,开始走上报复社会的道路,从此江湖上有了“四口之家杀手”的招牌。两角不是坏,而是放弃了自己。第一次出手的他,技巧可能还很生疏。但是,“幸运”的是,遇到了以他为原型的漫画,阴鸷的表情、冷酷的手段、癫狂的性格,让他沉醉于二次元的“口碑”。
圭吾与两角,就在这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愉快的奔跑着。圭吾用画笔在二次元世界“杀人”发泄,两角在现实世界实现漫画中的场景,两个人如同镜子内外,互为阴阳。
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圭吾,因为他只有在“杀人”时才能感受快乐,而将他的快感展现出来的圭吾就是他的“灵魂伴侣”,他迫切希望圭吾能和他成为知己;于是,他开始在现实中接触圭吾,表达崇敬与合作,希望圭吾能把他当成共同“进步”的同伴。而作为正常人的圭吾,唯一做错的就是没有在第一场凶杀现场告发两角,他对杀戮的痴迷只存在于二次元。这种冲突之下,圭吾为了家人放弃了漫画,而两角已经离不开杀人的快感,拿圭吾老婆和未来孩子的姓名还有圭吾父母和妹妹的性命逼着圭吾继续画下去。
其后的情节就是双雄对决,黑白较量。这段泛善可陈,就是小孩子对对碰,野兽般厮打。
本片关于人性的探索让人不寒而栗。两角只是一个二次元照进现实的牺牲品,圭吾同样被二次元裹挟的“弄潮儿”。他们都有同样的病,虚拟和现实相混淆,区别是轻重。作为日本主流文化代名词,二次元影响了世界,也给其国民戴上难以想象的桎梏,思考、情绪、行为都打上了二次元的标签。这种非黑即白、亚文化的产出,一代又一代的浸泡,最终的结果必将是精英与宅人的二次对立,虚拟空间、虚拟人物占据实体感受,人与人更加疏离与猜疑,最后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沉迷或者猖狂。
日韩以漫画家为主角的电影真是好多啊,那种剧中剧的“里出外进”给了编剧无数灵感。编剧是电影的上帝、剧中的漫画家就是妄想成神的伪神。伪神的无数作为在上帝视角下就是作死且可笑,而伪神却一无所值般的拼尽全力,企图成为自己笔下人物的神。这种冲突让电影有了多一层的思考,也让此类电影层出不穷。
这部电影是漫画学徒山城圭吾在写生过程中亲历杀人现场,凶手两角就在他旁边经过,山城圭吾压抑恐惧,没有出声,被凶手放过。山城圭吾回到家里,把这个情节还原在作品里,随之一炮而红。
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创作者如何创造好作品的命题。是不是必须要体验过、目睹过,才能创造优秀的作品?也许对于现实主义题材或者是以真实世界为母体创作的人,必须要有体验才能有想法,有创作的欲望。而对于玄幻、虚拟世界为题材的作者,就要收集观点、想法,没有体验,也能有好作品问世。就像这部电影的男主,山城圭吾创作的杀手角色,一开始并不被编辑看好,甚至于不屑于顾,用编辑的话说,没有灵魂。还原成人话就是,不真实,没有血肉的角色不能带给人共鸣,作品也就无法得到关注。而当山城圭吾经历了谋杀案,直面了血淋淋的残忍,笔下的人物就有了“寄托”,内心和想象照进现实,和凶手“同频共振”下,山城圭吾有了创作的激情,作品便万人空巷。
不过,出名不是只有鲜花和金钱,还有凶手的“诉求”。凶手两角看到山城圭吾的作品后感到被认可被需要的“幸福”,他的杀人现场被知名画家还原,也病态的获得满足,这种变态杀手的桥段,在两角的脸上活灵活现虽然有些癫狂,但是,很有代入感。
被写入畅销漫画,仿佛杀人得到了勋章,两角的心理扭曲且复杂。如果没有山城圭吾的画作,两角也就是一个变态连环杀人凶手。和其他“普通”的凶手一样,早晚被抓住,迟早被制裁。而有了山城圭吾,仿佛有了被需要的被关注的满足,于是漫画成了“正向激励”,两角与山城圭吾——原型与创作,变成了互相依靠的“藤蔓”。
如果山城圭吾贪心一点,没有人性一些,或者说拿着“人又不是我杀的,我只是忠实纪录者”这种话麻痹自己,最后肯定是一起发疯。因为两角的杀人到后来可能无法满足山城圭吾的创作需要,他需要更加刺激更加血腥更加劲爆的场面,他有可能滑入深渊,成为恶魔,自己去制造罪恶题材。由记录着变为自述者。
而山城圭吾怕了,或者说被两角吓坏了。一开始的名利双收变得枷锁,压得他难以呼吸,被害者的血液仿佛淹没了他,他在血海里挣扎,看到的只是被害者惊悚的脸和谴责的眼。电影的结局也按照这个设定进行下去的,身处灰色地带的山城圭吾觉悟了,和黑色的两角决裂并决斗,最终找到了自己白色的画笔。而两角的死反道成了解脱,否则,最后滑入深渊一定不是一个人。
相同点:
1都是由小栗旬扮演警察
2都是英文标题,且表达了凶手的愿望,即:扮演好漫画角色和成为杀人手法展览大师
3凶手都是连环杀人,且非常有仪式感
4都有警察牺牲
5凶手小时候都是问题儿童
6小栗旬都在google上找到了破案线索
7凶杀案最后都会引到主角妻子身上
8都埋了一个"黑暗会继续继承"的伏笔
9强行说的话,画面色调也基本一致
综上,这两部电影是姊妹篇😃
被某音上的解说片段勾起了观影兴趣,但整部电影看下来丝毫没有想像中的那般精彩。
本来以为是无底线的cult变态杀手大放异彩,但反派无论怎么看都缺乏了乖张暴戾的反差,失望。作案手法也是一笔带过,抱着寻求猎奇场面的渴求的观众可以散了。主角转折的动机与最后的反转也落入了俗套——尤其是设计反派的那场戏,结果妻子怀了龙凤胎,巧合令高潮缺乏了戏剧张力,让人忍不住想快进,以至于最后主角的反转让人怀疑可能性。
看过的日本悬疑、血腥类电影还数《恶之教典》令人印象深刻,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天生杀人狂的角色。
漫画破案小栗旬,鱿鱼cosplay深濑慧,终极预言家菅田将晖
看似核心是“漫画杀人”、“四口之家”,实际应该是“身份”,也就是片名提到的“角色”。两角和边见以及其他所有人,都是山城手里的“角色”!只不过是主动与被动的差别。而两角既是他漫画里的角色,也是他漫画的合伙人,同时还是他的助手!之所以认为山城和两角是合伙人,是因为这样才能解释第二个案件案发地点的谜团,所以我更倾向于他们在合作……两角因为出身原因,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山城画技高超,却不擅长刻画任务故事,于是两角给了他人物故事,他给了两角身份,最后他走火入魔,想杀人灭口……如果是这样,那这个故事就绝了;相反如果只是模仿漫画杀人,那就只能算及格作品……(PS:看了漫画版,结局跟电影没啥关系,烂到了极点……)
漏洞过于明显,真正的连环杀手不会冒险挑4口之家下手,太容易被抓;小栗旬跟漫画家的友谊来得过于突然;漫画家最后只要不回家,不组成4个人老婆就不会出事;警察为什么不跟漫画家一起回家救援。。Bug太多,完全被预告蒙蔽了双眼啊!
好烂啊
片名《银魂番外篇~坂田银时×志村新八漫画杀人案》
血腥得对得起PG12的分级 最近在日本电影里少见的类型 而且这部片子把自己“打扮”得很时髦 最后发现有川村元气的名字 于是我就都懂了
这个电影的分就是被日本警察的智商拉下来的
魔仿犯这个译名真棒
从小栗旬扮演角色被刺死,影片的观感可说是跳崖式下跌。电影设定带感,尖刀疯狂也吸人眼球,但其他就差强人意一些。
又一例预告诈骗,挺有噱头的题材平铺直叙相当无聊。连咱国产片都不拍这么老派的女性角色了!
悬念和设定都很赞,就是逻辑经不起推敲,结局也有点拉胯。
漫画预告杀人 VS 模仿漫画杀人,无法抑制杀人欲望的人 VS 无论如何都想阻止杀人的人;“你在漫画里享受着杀人的乐趣,这和我有什么不同?”整体塑造个体,性格决定行为。失爱儿童的梦魇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他开始向病态的土壤复仇。片子整体氛围营造得很好,悬疑破案的部分反而显得有些弱,小栗旬在后半段刚刚准备开启高潮时竟然被个菜鸡干掉了,这是为了最后来个漫画家式的仪式感的扑街而进行的提前煽情吧。结尾小小的讽刺了一下社会抚养与户籍制度,主题曲倒是很应景。
最近的犯罪惊悚类日影好像都是这样的毛病,乍一看设定很带劲,但最后成片出来却越往后越无力,剧情完全支撑不了整个设定,处处都有不协调的点,包括之前的《哀愁灰姑娘》,《三角窗外是黑夜》和《异变者》。
激情画通宵的第一个读者,现实追捕缺少动作场面,四口之家新兴宗教,烂尾结局给作者寄刀片不如直接捅刀子;感觉还可以出续集
有剧透#漫画与杀人案的结合这个构思真的很好 深瀬慧也演得可圈可点 但是拍出来却感觉效果一般般。首先警察这条线就多余 占了那么多戏却没有增加悬念 直接让山城和凶手接触相互斗智斗勇 绳之於法的时候再出来把凶手捉获就精炼多了。再者剧情漏洞多 整个谋杀案居然全日本只有一个警察能查到山城这条线上 结尾处警察们为什么不跟着山城一起回家里?这个变态杀人魔连画家一个弱质书生都打得那么费劲凭什么轻易杀掉人家一家四口还能全身而退?庭审戏也是儿戏 两角说的最后一句是不是话中有话有反转?高畑充希那边也有未完的悬念啊!这个结局太仓促了!
3.5。双厨的自我修养,上映初日奔去看早场!剧里慧慧房间墙上的涂鸦是他本人自己搞的诶。期间忍不住代入世终初期时他的脸。苏打有一幕演得真好。估计会频繁出现在我近期噩梦里。后悔特意找了个大银幕,直接导致全程鸡皮疙瘩没有下去过,血腥场面有点多了。另外关于剧情,其实还是有槽点...但是我满足了满足了!总之就是双厨狂喜!
你们日本人真的很会预告片欺诈,悬疑犯罪片永远这么虎头蛇尾
片尾曲居然不是Fukase唱的,倒是凶手房间里那幅壁画是他亲手画的,有点意思。其实从山城透露的讯息就已经足够多了,从快递公司得到的简历上也有照片,直接给山城看就可以确认凶手了,然而却选择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再去简历上的地址敲门询问,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这是侦办已经杀死12人的凶手的样子吗?警局里开个会倒是集齐了满满一屋子几十个警察,好像很重视一样,拿到简历上的照片也完全不拿来发个通缉令什么的,就好像完全没注意到照片这件事。而最后山城一个人冲回家的时候,警察居然没有一起跟着走,明明听到他和凶手打完电话后说家里有危险,然后要过三道对讲机的高级公寓,在第一道门时候就被捅伤的业主和凶手一起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能顺利的来到楼上,最后超级人为的制造了一个单打独斗的“还原”漫画场景,导演水准真的有待提高。
确实对得起PG12的分级!
就犯罪片来说,设定比较一般,除了小栗旬那一条线,其他部分都比较没有意外。但从电影整体来看,整个氛围的营造,摄影剪辑这一块已经比以前的日本悬疑好上了不少,没有太多的故弄玄虚,都是直给的。菅田将暉终于用漫画赚钱了,弥补了《花束》的现实。反派深濑慧非常努力,但拉跨的严重,阴暗度还没有苏打强烈。最后说一句,栗子是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