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存之民工》同一导演,同一编剧。可以号称是中国底层电视剧的巅峰了。什么《请回答1988》,在它面前就是个弟弟,看完瞬间文化自信了。什么《爱情神话》,不过就是孤芳自赏,装腔作势了。更别提《欢乐颂》和《都挺好》,这些剧里女猪脚要么漂亮,要么事业成功,否则只能演婆婆了。更别提早已活在统计数据里年收入不足三万的低收入群体了,现在哪个电视剧电影导演还能扛着摄像机去筒子楼工人棚里蹲点采风了?都是细皮嫩肉的演员脸上抹一点锅灰就上场了,那灯光给的是真亮,生怕大家看不到穷人就是脏的,穿的就是破破烂烂的?可是不知道穷人最在乎的就是一个脸面,不仅是衣服,还有人格。最近这几年的电影电视剧拿的全是爽文剧本,看得我快怀疑我们活着是不是就是为了图个爽。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赶紧换台。这部电视剧就是告诉你生活有多不爽,怕被吓哭的小朋友们真的可以换喜羊羊与灰太狼了。如果看到这里还想去看,那就去看他们是怎么挣扎的吧,也许生命中最难的不是在于承受结果,而是在于做出选择。
这几天在看《外乡人》这部几乎完美的电视剧,跟《生存之民工》一样绝对都是良心之作。好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我就不多赘述了。
我还没有看完,说几点我自己的想法;
看法一:演员上有一个疑问,对于郑则仕老师演李宝根,觉得有点不舒服由于郑则仕在港片中太有份量了,在我的思维中一看到他就能想起这是港片,不太好。其他演员都没得说,尤其是马少骅老师,真是厉害,从国家人物到底层小老百姓,真是厉害。
看法二:我的这个看法可能偏激,好多人会有不同观点,但这也是我觉得本剧中最大的别扭点;阳台是整个弄堂公众的地方,是本剧时代背景与故事转折的重要场景;前几集的时候李宝根因为身份证丢失的问题请大伙吃饭,这时阳台上的电视机播放美国轰炸我国大使馆的新闻,主角们都很气愤,这里用了很多镜头描写主角们对于美国做法的愤恨,我觉得这里是不合理的,如果是为了挖苦李宝根把女儿送到美国去学习而是叛徒的话,完全几个镜头就可以略过。首先我们的主角都是农村人,辛辛苦苦来到大城市,“残喘”的生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可以说是社会底层人的代表,作为这样一群辛苦劳作一天拼死拼活不够吃不够花的底层外地人,哪有闲心去关注国际新闻(个人观点),当然还有后面的申奥成功举国欢庆,我觉得这里镜头只交代别人的欢庆时刻就好,主角完全没必要举着国旗去欢庆,实话讲北京人的全民欢庆是有的,这是北京人对国家事件关注度高,作为一个远在上海的而且辛辛苦苦吃力生活的人,我觉得对美国的愤怒,对奥运会的喜悦是有的,但是绝对不会那么强烈;而且修车子的跟卖水果的谈论国际政治问题,我觉得不太现实,会有毕竟还是少吧。
多年来看过最好的华语电视剧。拍摄地点距离我现在住的地方不到500m,在北外滩。
1.这看起来并不像是电视剧,而是纪录片。没有穿越,没有闪回,没有滤镜。片子里的每个人都像是角色本身一样。好多老戏骨,都是影帝级的表现。比如, 马少骅 老师饰演老谢的一时的风光,出狱后的畏畏缩缩,还有得知自己健康的消息的那种劫后余生的小得意与后怕,尺度拿捏得极好,能让人情绪上身。
2.管虎的导演手法把多线叙事讲的非常的服帖。在拍摄对话的时候,镜头总是不平滑的间距的过度,像是总是在述说,那些人物命运的动荡和不安。而在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场景里,情绪突然就贴着你的脸就上来了。
3.上海疫情,让很多人对于大都市的理想化破灭。而在疫情中看这个片子,则让我看到上海的美好泡沫下面既残酷,又动人的真实。一座城市的建立和发展,不止需要本地人,而是需要不断地吸纳很多外来人的生命的精华才能建立。
这群外乡人不断成长的故事,也是他们在面对新的世界,不断从边缘融入社会的故事。不由让人感叹,他们的生活太苦了,也无奈,可生命的韧劲还是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4.时间线上,串联了1998-2008年,也是一个时代的小缩影。申奥,超女,包工头,非典,炒房,网吧,股灾,汶川地震,奥运。小人物的故事随着时代的沉浮,也折射了那个时代的冲突。看到了不同年代的人,面对新时代的冲突的不同态度。
5.从更大的背景下看,从乡村到城市,这是一条艰难的变化之路。而剧中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面对的考验,每个家族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而这些家族的经历,也成为了一部分人人格的底色。
收获:
生命中没有容易的事,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能力(人格、视野、专业技能),不断地和社会产生有效的互动,(愿意主动帮助别人,也肯定别人对于自己的支持和帮助)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避免因为个人认知和经验的不足,特别是社会化的经验不足导致的“受害者”心态,把一切归因于外界。因为这样会让一个人持续地陷入自我短视的耗竭之中。
社会底层的人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只有浑身的劲,有条件坚持持续地做一件事情非常难。而且他们保护自己的方式都很少。即便是有,都是比较受限制的方式——比如,轮子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的代价都是受伤。早年的创伤,让他在处理更加复杂的关系上,经常处在一个边界不清,牺牲自己成为拯救者的位置上。
而王作家的人格的改变是很少的。他的自恋和偏执成就了他过去的成功,也限制了他自己。他爽了自己,苦了女儿。比如,坚持私塾教育,不送女儿上学;比如,经济状况也一直是艰难的,也让孩子陷入了很多窘境,一旦让他碰到挑战自己个人尊严的事情,他基本都会不顾周遭环境的刚。要不是有一个非常适合他的琳琅,女儿的心理状态会非常差。
一个人的成功,背后一定是有一群人,甚至是几代人的支持。而成功的继续保持,一定是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在搞好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性,金钱,毒品,欲望总是在各种创伤的缝隙之中钻进来,考验人的灵魂。守得住边界的人,最终会过得不错。
看了外乡人,生存之民工,真的觉得以前的国产电视剧很不错,拍的很真实,在这个虚浮的年代,几乎没有这种反应基层百姓的片子了,现在的影视剧各种高大尚,只看电视剧的话,还以为中国进入发达国家几十年了呢,其实呢,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吧,前年才通火车,高铁没见过,我们村的路好多还是泥巴路,这样的情况再我们西部地区很常见,现在的影视剧只拍好的,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天天吹嘘优点,谁都会
你上海了我,还一笑而过。王迅除了能搞笑,还把一个憋屈懦弱压抑的中年男人演绎的入木三分。
可以让那个《纯洁心灵》的烂片导演看看这部剧什么叫群像戏,什么叫多线叙事并行不悖。要不是结尾几集有些刻意主旋律,几近完美。一批演技派,随便拎出来都是教科书式的演技。大牛逼的管虎导演。
我一开始觉得 我的团长我的团,算国内最尖儿的电视剧,但是他其实还是在专心的抄袭美国内点儿个人英雄主义,而且在我心目中,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某些角色也是我热衷最求的生活态度。忽然间,有这么一部我才看了5集就已经服了的电视剧 外乡人。从名字上来看没一点儿的遮拦,多了一点儿诗意。如果是
09年的片子秒杀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电视剧,现在的都是什么烂玩意儿
这不是发人思考,这是生存,像蝼蚁一样坚定的活着,这不是别人
基本是今年看过的最好连续剧。除前六集人物太多没理清头绪,其他几乎每集都有泪点,不是煽情,而是真挚的爱情和友情、天道酬勤以及命运无常,全片朴素到没有一个主要的高潮,但完整的交代了数个感人的故事。喝酒的场景每一个都那么真实,那么好。时间线基本上是我从本科到博士的十年,所以我会格外动情
纪录片式的镜头,浓郁的生活气息,非典、型秀、超女这些时间的标签一闪而过,平凡生活的众生态则不间断地在一个小小里弄的空间里缓缓展开。很有意思也很精致的一部剧,虽不完美,给五星了。
至少是10年内看过的最好电视剧。
楼下的包子铺,饺子馆,修车摊,成衣店,房产中介,街道办大妈,片儿警,粉红灯光的洗头房,操着各种口音的邻居,我们的生活,你我他,这部电视剧涵盖了所有,可惜如今的浮夸与做作太多,再也找不到如此接生活气儿的戏了。
72%的五星非虛...人物形象刻畫相當丰滿, 演員的味道各在其中. 完全沒有偽裝和配音, 雖是普通的生活戲但入木三分.
管虎似乎很擅长表现这类题材,而电视剧中表现的群体正是一直以来广大电影电视等媒体少有所为的,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还是一部人物众多的电视剧而不是电影——这看似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却是很多所谓“名导”在他们一辈子的作品里都没能做到的。
看似最残酷,实则乌托邦。
实在,朴实的感觉
挺接地气的,但剧情亮点不多。大徐、谢长发、陆文昌较出彩。小美有点像陈好,琳琅挺有气质的,小诺诺好可爱,大头太损了!
所谓外乡人就是在一个彻底陌生的地方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是我觉得 那位四川妹妹 应该跟李老板 在一起! 多好的一个人啊
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灵魂,他们穿着自己最好的衣裳来到这座城市寻找自己的梦和那些关于生活的答案
这才是最贴近生活的,中国人自己的电视剧。
除了一方有难 八方借钱是假的 其他特别真实 追的不是剧 其实是生活 每位演员都是影帝影后级别表演 看写实剧还看管虎
看了3遍了,一点都不觉得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