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团队为了增加爆点和冲突,让男主二人组为了寻求真相竭尽全力地曝光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不堪隐私。但如果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案件的话,peter绝对是本片贱人no.1。
已经知道格雷森掌握了别人致命把柄的前提下,还要在报警前发短信刺激一下罪犯,导致罪犯恼羞成怒泄露了所有人的私房照。这其中受到波及的确实有从犯,但也有坚持底线不配合犯罪的人,甚至还有不知情的人。如果柠檬水事件,导致所有受害者受到严重精神损失,水果忍者作为从犯需要负责的话,那最后的抛出事件,加速犯罪发酵的peter是不是也应该负责呢?上一季peter就各种干没屁眼儿的事儿。人家姑娘的约炮记录跟案子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peter只是为了增加纪录片的关注度才把这件事小题大做的放进片子里公开播放的吧?难道证明了证人曾经撒过谎,就能证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言吗?peter竟然把这种混蛋逻辑当成了破案利器反复使用,代价就是公开一个无关女孩的约炮记录?迪伦女友如果那天没有保存那段出轨录像,那是不是就会一辈子遭受peter的无端指控?看过这些以后,我只能说,peter一直在用混蛋逻辑给别人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并且在判断错误的情况下,不断侵害他人的利益,为了替一个受害者寻求真相而制造出了更多的受害者。其实很多时候,sam会比他冷静的多。
作为虚构故事这种爆点设计很成功。但如果peter这种人出现在你的身边,你不会胆寒么?
Netflix将在9月15日上线《#美国囧案# American Vandal》首季,该剧风格是真实罪案纪录片,但其实是讽刺题材,剧中指有人在高中向27名教师的汽车喷上JJ图案,在8集的第一季,一位有抱负的高中二年级生兼记录片工作者Peter Maldanaldo(Tyler Alvarez饰),调查被指控犯下该恶作剧,在争议下被开除的高中四年级生Dylan Maxwell(Jimmy Tatro饰)。 中文名 美国囧案
2017年,网飞公司(Netflix)推出的真实犯罪纪录片风格的《美国囧案》开了一个“丁丁”的玩笑,这部剧集严肃又荒诞的提出了一个疑问:到底是谁涂鸦了27个丁丁?
而今年9月《美国囧案》第二季正式回归,这次的事件是更加重口味的“便便袭击”,案件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天主教私立学校“圣伯纳丁”,这一天,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在食堂享受这自己的午餐。
突然一股神秘的力量作用在他们肚子里,每个人都急忙想赶到厕所“一泻千里”。可是中招的人实在太多了,厕所的位置又有限,于是……他们悲剧了。
第一时间没有抢到位置的同学只能“随机应变”,书包、垃圾桶、水池、小板凳,甚至站着……学校里顿时恶臭冲天。
你懂的,没有人能控制自己的生理本能。
事后查明,一些学生是食物中毒,问题就出在日常喝的柠檬水里(喝白开水还是有益处的),没等警察查出凶手是谁。社交平台ins上就出现了一个自称“粪便怪盗”的人,他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那就是把这次“屎尿横飞”的视频上传后,@了每一个出现在画面中的学生。
这下子可炸开了锅,不仅拍了小视频,居然@本人,简直是太嚣张了。更过分的是,他在短短几天内,接连作案,手段之卑鄙前所未见。
这时候一名嫌疑人出现在了警方的视线,与此同时,其好友也指证其曾买过大量泻药,他就是一直受到欺凌的“凯文”,甚至凯文自己也承认了其罪行。
案件似乎可以结案了,可是还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凯文自己也中招了,这一系列案件究竟和他有没有关系呢?
◆◆◆ ◆◆
第一季中因为破解27个“丁丁”涂鸦的奇案,而名声大噪的的高中生山姆和彼得加入到了这个案件的调查当中。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调查结果和警方的完全不同,似乎这个案件隐藏了更黑暗的秘密。
《美国囧案》走的是真实犯罪风格的路线。
其严肃的纪录形式,多层的叙事方法给观众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案件回溯和人物访谈几乎让所有人以为是真实案件。
这也是它厉害的地方,难怪曾获得过艾美奖剧情类特别节目最佳编剧的提名。不过,大家要注意,这是一部伪纪录片,片中的案件并都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不要再惊讶美国真实的“丁丁”涂鸦事件了好么)
◆◆◆ ◆◆
这部披着“屎尿横飞”的剧集不只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在重口味的剧情下,导演想要挖掘的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校园霸凌、刻板印象、官僚制度、网络隐私、钓鱼诈骗等一直存在社会上的种种问题。
比如,第一嫌疑人凯文,小时候还是受欢迎的活泼男孩。就因为裤子上粘上污迹,被一位同学拍下来传到网站上,这个举动直接毁掉了他的自信心。
你瞧,孩子们固然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有残忍可怕的一面。他们坏的直接,无需考虑后果,无需压抑想要别人出丑的本性。
又比如,学校的上层管理者,明明知道案件有疑点,却故意隐瞒。本该为公民伸张正义的警察竟然为了尽快结案,诱导凯文的口供,丝毫不在意是否会造成冤案。
而学校的体育明星享有各种特权,即使“不小心”违背了学校纪律,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处罚,永远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宠儿,更不需要接受审查。
更可怕的是网络世界并不是安全的,就像电影《解除好友2:暗网》中表现的那样,你根本无法确定与自己聊天的是人还是“魔鬼”。或者当你为了取悦对方,发了“大尺度”的个人照片出去,那就意味着走上了1条不归路,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而一段视频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悲的是,群众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真相,只是情绪的发泄。所以,这部影片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下结论。每当你觉得证据确凿的时候,却与事实的真相差之千里,剧情也一再反转,啪啪的打的脸疼。
不过在如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都已经迷失在网络平台之中。年轻的一代迷茫、空虚,沉溺在虚拟的世界里,渴望别人的赞美和认同。PS、风景盗图、虚拟定位等手段层出不穷,什么才是真?
与其被网络对面准备好“话术”的人欺骗,不如睁大眼睛,认真的与身边的人相处,去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
其他推荐:
we are not the worst generation, we are just the most exposed. We are living in a constant state of feedback and judgment. So maybe the masks are a tool to survive the time, maybe they provide a thin layer of protection, a place to grow, discover, reinvent. The important part is having people who know you without the masks and being happy with who you are beneath it.
今天一天看完了这一整集…当前七集好像都在控诉当今网络社会的虚伪时,最后一集终于不落俗套地告诉我们What’s wrong with putting on masks? What matters is to feel comfortable with your camouflage and the “you” underneath! 其实最后这一集的结局没有上一季那样让我震惊,但也是最后这一集没有让这部剧成为Just another show that talks about bullying. 强推 超好看😭
任何时代,低俗都不会在银幕上殆尽,它只会不断更迭,越来越详实。
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拉屎场景。
《美国囧案第二季》开场,圣伯纳丁高中的学校食堂,教室走廊,到处是屎。
学生们如同失了禁,个个慌不择路,厕所已然不够,但凡是容器,纷纷解开裤带,拉个畅快。
虽然恶心,但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有人会觉得屎尿屁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元素,甚是低俗。
但俗话说:“人们渴望发笑,便有了笑话,人们渴望开怀大笑,低俗笑话应运而生。”
毕竟,越三俗,越好笑。
[顽主]里,张国立说过一句:“哥们儿就是喜欢俗的。”
大部分观众乐衷低俗,其接地气,无需过脑,快乐简单粗暴。
因此,银幕上,总有屎尿屁横飞。
电影刚登场,是一批未驯服的野马,各路导演和艺术家,摩拳擦掌,握紧缰绳,做着各种试验性的尝试。
那时,银幕上尽是低俗。
譬如早年梅里爱的[舞会之后],贡献了影史第一个裸露镜头。
又或是费迪南的[透过钥匙孔],完成了摄影机的首次窥淫。
那会的电影,受众不多,即便低俗,也无人问责。
但环境总会变化。
伴随技法成熟,观影人数增加,电影逐渐成为主流娱乐方式,看的人多了,便有了不同的声音。
那是电影第一次被批低俗,尤其那些直白的裸露。
1930年,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出台《海斯法典》,将这些元素,挡在了镜头之外。
没了最原始的低俗,总会有新元素替代。
30年代的美国还未完全从大萧条影响中走出,经济上升缓慢,找工作对于男人并非易事,对女性更是残忍。
那会,城市中出现一些凭借美貌,找男人作长期饭票的女人,她们不上班,言语轻佻,放浪形骸。
她们被称作“掘金女”,同时也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海斯法典》出台后,银幕上的传统低俗几近灭绝,而这些时代下不得已“掘金女”,却成了银幕上最低俗的形象。
这类角色,捧红了珍·哈露和梅·韦斯特。
一个在[红发美人]里,喜欢将富家公子照片放在大腿丝袜扣中,极尽挑逗之能事。
而另一个,则在[侬本多情]中斡旋于多个富家子弟间,游刃有余。
但如今看来,“掘金女”并不低俗,只是在那个银幕上连喝酒都不被允许的年代,其成了低俗审查制度间新的底线。
纵使仍处在舆论风口,甚至当时天主教徒更是怒斥其放荡且淫乱,但法典并未将其拒之门外。
且她们传达出的享乐主义之上,更是吸引了一批批观众走进影院。
仅凭[侬本多情]的票房,便将当时濒临破产的派拉蒙,挽救于水深火热中。
低俗的力量,可见一斑。
四十年代刚开始,二战打响,同时也吹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号角,中产阶级人数激增,电影内容也有所变化。
中产阶级们有个共性,他们喜欢模仿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优雅,自是模仿对象之一。
而他们,正是观影的主力,《海斯法典》加上大众口味变化双重桎梏。
当时的电影,纯洁优雅的不可方物,甚至于一般的性暗示,都要转个山路十八弯。
譬如[淑女伊芙],本该是男女挑逗,却变成关于“蛇”的性隐喻,尴尬到出戏。
物极必反,压抑之下,必是反弹。
马上,60年代迎来轰轰烈烈的性解放,不但推翻《海斯法典》,更是将电影创作,掀了个底朝天。
最重要的是,低俗又重回银幕。
而其中最具代表的,还是性的回归。
1966年,《海斯法典》废除,同年,[灵欲春宵]上映。
这部从名字开始便已和低俗缠绕的片子,开始公开讲荤段子,更有妻子当丈夫面勾引情夫的桥段。
对比先前,可谓低俗爆表。
其就像砸到水中的石子,掀起了后继电影里荤段子的浪潮。
伍迪·艾伦算对此心心念念,1972年他拍[性爱宝典]紧随脚步,用知识分子的口吻,跟观众一本正经讲黄段子。
除了这些飞舞的性事,还诞生了新的低俗。
1980年,[空前绝后满天飞]上映,这部以反传统类型片和类型人物为乐趣的电影,给低俗开辟了另一条道路——恶搞。
同为低俗,恶搞比黄段子更好笑,票房也更强劲。
没隔两年,[空前绝后满天飞]的原班人马又拍了个[笑破铁幕],两部片子下来,恶搞正式在银幕立足。
无论荤段子还是恶搞,这一时期算是成型,为后续成熟的低俗喜剧铺平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低俗恶搞后来传到香港,被一周姓演员本土化后。
成了无厘头。
时间来到90年代。
由于电影分级制度的完善,电影创作越来越自由多元,低俗的反对声也越来越小,其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七八十年代的低俗只是性和恶搞,那么90年代开始,则百花齐放。
其中,最亮眼的是屎尿屁的亮相。
它脱胎于厕所幽默,以排泄物为梗,和性一样,是人们本能忌讳的低俗。
但创作者们,总能找到诙谐之处。
像是1999年的[王牌大间谍2],不仅是彻头彻尾的恶搞,更以屎为噱头,恶心之余,忍俊不禁。
同年还出了一部经典,叫[美国派],这部以性为主导元素的喜剧,中间穿插屎尿屁的段子,低俗出了层次感。
紧接着是2001年的[非常男女],挂在电风扇叶上的马桶飞旋,屎尿四溅,隔着银幕,都能闻到味道。
然而,远不止如此,大麻元素的登场,让低俗变得更加宽泛。
大麻致幻,吸食者行径同傻子般荒诞,笑果一流。
其中,数1998年科恩兄弟[谋杀绿脚趾]的大麻最为经典。
男主“督爷”是个无业游民,每天靠吸食大麻度日,吸嗨时,便会幻想在城市上空翱翔。
2001年的[惊声尖笑2],恶搞主导下,观众看到个成了精的大麻,将人卷起,一顿反吸。
屎尿屁和大麻只是新晋低俗元素标志性的两个,还有宅男文化和酗酒等不胜枚举的低俗梗。
而如今银幕上成熟的低俗喜剧,往往是多梗并用,俨然低俗乱炖。
只不过,大众喜欢贴标签,像是屎尿屁,作为近两年低俗元素里的佼佼者。
低俗喜剧也更多被叫做屎尿屁喜剧。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就像《美国囧案第二季》,纵然其一本正经,而面对满屏屎尿屁,总有观众,会心一笑。
所以,任何时代,低俗都不会在银幕上殆尽,它只会不断更迭,越来越详实。
但至于下个时期,什么又将成为新的低俗,只有天知道。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这一季当下饭剧(我也在想合适吗)看完有一段时间了,主角被邀请去到了其他学校调查,案件依然是屎尿屁主题。上一季画屌,这一季喷粪,吼吼。还好这一季最终是找到了明确的凶手,只是很多人也被怀疑和冤枉,而且往往就是平时喜欢恶作剧的,比如水果忍者。也触及到学生中的一些佼佼者和精英,我只能说案件背后往往比事件本身精彩。。。
这个系列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期待下一个奇葩囧案!
相信我,你想象不到这部剧在表象之下埋了多少层次的真相:加上牛逼至极(比上季要紧凑多了)的叙事方法,如果2018你非看一部美剧,我推荐他。(草你能想到最后这是黑镜?)
不要被屎尿骗了你,没几部剧能有这样的深度讨论,We all full of shit.
人物关系不如第一部复杂,调查推进全靠臆想,人物塑造也大多刻板印象,上一部两个“主创”站位还摇摆不定,这次除了对明星学生和边缘学生二人之间的站队外几乎没什么有趣猜想,整个调查过程进展十分无趣最后忽然来个恍然大悟。。。。杀猪盘引出受害者脆弱论也就凑合。不如上季,有点失望。另,水果忍者蛮可爱的。
又来了 反校园暴力巨制 条理清晰悬念十足 比13Reasons好看一百倍
寂寞的人都一样。剧本基本类同于黑镜暗网恋童那个故事,只是立意高得多,虽然前六集有很多小瑕疵,但最后两集杀伤力太大了。
不如第一季。虽然铺局更大、节奏更快、反转更是多到不能更多,但喜剧效果却大打折扣。核心主题的设计、更高的投资,都导致了风格的扭转,第一季那种对黑色喜剧+伪纪录的戏仿中的微妙感消失了。全剧在气质上偏于严肃,乃至和各种屎事件本身产生间离感。但仍能吸引人一口气看完吧。另,最大bug就是撞脸多兰的Kevin都这长相了还会被霸凌。。
相比第一季,本季多了悬疑和反转,故事也更加完整了。但是,因为换了一个陌生的学校,之前轻松的校园喜剧感丢失了。最后罪犯是谁一锤定音,一下子成为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度和解读明显不足以抗衡第一季。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高分数,大家都没看过第一季?
比首季更上一阶,仍然用严肃的视角与苛刻的推论去分析荒唐可笑的事件,到最后又成了一场事无巨细均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残酷解剖实录;短短八集里竟然可以包含如此多的内容、讨论如此多的话题,在我看来,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最好的喜剧。
第二季也超好看呢!选角满分!已经被Fruit Ninja洗脑了!Peter和Sam的拍摄手法以及侦查和采访能力又有了提升,这次很少会触及大家十分隐私的问题了呢。(😂笑。其实看到一半就猜出来第一次Brownout的犯人了,但是后面的犯人和作案动机真的意想不到。这一季主题看似很低俗,但是背后依旧有很多社会问题存在。结局还是蛮皆大欢喜的...我们都活在社交网络的面具之下,We are all 💩.(希望有第三季!我看看你们还能一本正经地编个什么案子出来)
十三个原因 之后校园欺凌类的就难做了
#2,the next level!权力阶级掩饰迫害,草根韭菜随风摇摆,最后却是无差别恐怖袭击,寂寞网络世代的犯罪宣言。比第一季重口味,但反转和笑点其实略有退步。结局有点感动,一部适合下饭的美剧
抽丝剥茧。不过还是第一部更棒,因为拍摄者介入更深并且反思了他们的介入对整个事件的影响推动,而这部更像是纯粹旁观者的视角。
这种形式两季刚刚好,再拍下去应该就太重复了。Kevin 这一型的,放在美国高中可能是loser,在中国高中完全是青春小说男主角嘛!DeMarcus 应该不管放哪儿都是校草
“It’s poop, but it goes a lot deeper than that!” 有屎以来,一次迂回曲折的深查。在屎尿屁中挖掘出网络时代的人性。
出来第一天熬夜一口气全看完了!保持了第一季的水准!
制作力上来之后有点失去伪记录魂了,还有就是最后一集的说教不太喜欢。别的都还是很好的
https://www.instagram.com/theturdburglar/ 人家真的有 Instagram 哦
最后看得我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