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前半部分幽默、有趣、娱乐性强,是一部节奏快、气氛轻松的爆米花电影。
格雷在智脑(Stem)的帮助下变得身手敏捷、战斗力暴涨,再配合优秀的动作设计、剪辑、摄影,简直狂拽酷炫屌炸天,连印度神剧都甘拜下风,堪称年度最佳“爽片”之一。
同时,电影里构建的这个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也很酷炫。
首先反对排名第一的影评,剧情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这里明确一下,结尾埃伦提到实际管理公司的系统下文简称AI。stem是被AI和埃伦共同设计制作出来的,表面的功能仅仅是连接大脑和神经,实际上上是AI实施野心,控制人类肉体的方法,电影里埃伦都不知道stem会和主角对话,说明埃伦也不知道stem如此强大。
实际的剧情是,AI几年前就接管了公司,近期和埃伦共同制造了stem,用于实现控制肉体,对埃伦来说,这是科研的方向而已,没意识到AI的野心。但苦无无实施对象(若埃伦不同意无法实施),随后AI发现了主角,认为非常合适,于是通过埃伦的手机联系了杀手,并控制了她女友的车制造车祸。并后来引导埃伦与主角沟通,说服他接受手术。
嵌入脖子的stem,实际在植入时,就已经有了全部授权。从开头stem就在骗他,什么胳膊上的纹身,这么模糊的监控怎么可能还原出来?这个纹身信息根本就是在制造事故前AI就掌握的。那为什么不从开头就直接全面接管?我想是因为那时男主角是个怂货,不会玩命的对抗,也就无法完成最后的崩溃。
后面的剧情,stem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除掉所有知情人士,包括埃伦,并且引导主角与自己抗衡并崩溃,stem从头到尾只有一句实话,就是结尾杀死警察之前说的,我希望让主角通过抗拒stem而崩溃,这样我就能全面接管了。
电影结尾,所有知道AI崛起的人都死了,除了他母亲,估计也要被杀死了。
如果我是AI,我会选择绑架几个人进行stem改造,牺牲掉男主,让警察没有办法继续调查,变成一个悬案,而此时,几个AI控制的人类已经不知不觉渗透进了社会…
低成本的科幻动作片,出乎意料地让人着迷,不光是这个让人若有所思的剧本,更出色的是导演继承并发扬大卫·柯南伯格作品中科技对人类的扭曲异化,嵌入手臂的枪支,植入身体的电脑配件装置,仿佛回到了八九十年代《录影带谋杀案》《变蝇人》《感官游戏》等作品里诡谲的邪典国度。而美术设计、灯光与配乐的搭配,甚至是角色的肢体动作则不断重现八十年代法国新巴洛克主义的面貌,吕克贝松的《地下铁》《堕落花》,贝内克斯的《歌剧红伶》中的黑色氛围跟这个近未来的故事堪称绝配。导演刻画暴力的手法聪明而有趣,旋转镜头与干脆利落的剪辑,将男主角展现出被智能科技控制的“物化感”。 虚拟世界是否没有现实那样痛苦暂且未知,但是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最终会给人类带来何种命运,却是可以清晰遇见的。正如影片结尾所暗示,人类过分依赖科技,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趋于冷漠化。影片对未来世界的悲观论调似乎也与柯南伯格的作品有着同样的意图,不断提醒着观众需要辩证地看待高速发展而不受控制的科学技术。
男主的戒指,我觉得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看点。很有可能将是该部电影启动续集的关键。
影片开头,男主在将死的妻子身边被人打断颈椎,之后左手的戒指被抢走,这是很小的一个情节,且之后影片自始至终都没出现过男主找回戒指的桥段。
在影片结尾,男主与智脑争夺身体控制权的时候男主的意识崩溃,男主的本体意识被智脑构建的虚拟记忆迷惑:智脑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它构建的虚拟记忆是从男主事故昏迷之后开始,男主从病床上醒来,妻子没有死。这使得男主本体意识“活”在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假想中,而实际上男主在车祸醒来之后的所有真实记忆被封存了,智脑从而可以完全支配男主的身体而不用担心男主会与其争夺身体控制权。
但是智脑如此聪明,也是“百密一疏”。 而智脑这百密当中的一疏就是这枚被抢走的戒指。男主左手的戒指,实际上已被那个杀害男主妻子的反派在影片开始阶段抢走,而这段情节是发生在男主昏迷之前,男主应该是对这个情节有完全记忆的,智脑给男主营造的虚拟记忆中最大的bug就是男主在病床上醒来时手上不应该有的戒指。而这极有可能造成后期男主本体意识的觉醒。
我看评论区鲜有人提及这枚戒指,希望其他瓣友也能参与留言,讨论智脑的“弱智之举”。
迫切期待续集。
当主角看录像时,无论如何根本就不可能看清那个纹身(画质这么渣,就凭画面看上去就是一坨),而stem却说自己看得清楚(还把细节画了出来,表面上是stem凸显了自己的强大,其实是暗示stem一开始就知道),因此无论如何根本就不可能看得清的纹身,stem画了出来(说明一开始stem就知道是谁,一开始就是stem的阴谋),于是主角从此一步一步陷入stem的阴谋。
一部电影,想取悦一部分人,并不难。
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偏好的类型不同,所以只要用心去拍,总会有人买单。
但是如果一部电影,能够取悦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那就太难了。
因为年轻人,他们欣赏创新、追求“酷”和未来趋势,他们挑剔,他们情绪饱满,爱即捧,厌即踩,不留一丝情面。
最近有一部电影,它却触摸到了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嗨点。
它在「西南偏南」这个深受全球年轻人喜爱,堪称春季最受欢迎的电影节上,获得了观众票选最佳电影。
硬核、科幻、血腥、凶残、暴力、恐怖,但这都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升级》
Upgrade
电影6月1日北美上映,收获了各方好评。
烂番茄87%的新鲜度。
IMDb评分7.7。
因其毫不避讳的暴力血腥R级镜头,比《死侍》有过之而无不及,注定此片内地上映无望。
但不少已经看过此片的豆友,在豆瓣网站打出了8.1的综合分,好于90%的科幻片。
那么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神片”?名不经传,却让看过的人无不夸赞,誉为“年度最惊喜”?
这部电影的制作公司是近来风头正盛的“恐怖制造机”Blumhouse,《分裂》、《逃出绝命镇》、《忌日快乐》都是它家的作品。
而这部片的导演就更“有趣了”——他(雷·沃纳尔)和温子仁(詹姆斯·温)是大学好友,两人完成《电锯惊魂》的剧本创作,随后一鸣惊人。
雷·沃纳尔在《电锯惊魂1》中
《升级》中也出现了《电锯惊魂》的彩蛋
随后,吓尿了众人的鬼片《死寂》、《潜伏》的故事剧本,都是出自雷·沃纳尔之手。(难怪能将科幻片拍得如此血腥、暴力、甚至生理不适。
《升级》的男主角,更厉害了——大名鼎鼎的汤老师。
这难道不是同一个人吗???
不好意思,看错了,是神似汤老师的罗根·马歇尔-格林(左)。
在《普罗米修斯》里,被机器人大卫在酒中下“毒”,导致被外星物质感染。
在《蜘蛛侠:英雄归来》里,他狠狠地给了小蜘蛛一记重拳。
而在《升级》里,他饰演的是一名不远的未来世界中,纯手工汽车修理工Gery。
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电子科技已经在这个时代几乎全方位覆盖,AI技术深入人们的生活。
这让不太信任高科技,甚至排斥这些技术的Gery显得与人工智能的世界格格不入。
这一天,Gery和妻子一同外出,回家路上,一向稳如老狗的自动驾驶却突然失控,人工也干预不了车辆的行驶。
最终车辆开到城市边缘,车祸后停下,夫妻二人被一群人体经过改造,具有机械手的恶徒包围。Gery被打伤脊髓,行动不能自理,妻子惨遭杀害。
凡事都想要“自己做”的男主,余生不得不依靠智能轮椅和机械手臂活下去。
丧失妻子和行动能力的Gery一度想要自杀。
绝望之中,Gery一边受着天才科学家的引诱,一边想到杀害自己妻子的凶手还逍遥法外,最终男主秘密答应了一项手术——同意将一枚仍在实验阶段的智能芯片植入体内。
将“智脑”Stem植入身体内——它就能自动连接中枢神经,让人重获健康。
手术过程也是皮开肉绽,看得人腿软。
升级后的Gery相当于体内住了一个人工智能,完全处于开挂状态,不仅恢复了行动能力,在智脑Stem托管状态下,还超越了人类的极限,强如超人,过目不忘,闭眼能搞出智能地图,睁眼就能计算别人的下一步行动那种。
在Stem的协助下,男主顺利找到凶手,开始走上复仇的道路。
男主将身体交由Stem控制,虽然动作机械,但足够敏捷,毫不手软,捅人就像捅玩偶。
不仅在开挂状态下残杀凶手,还能走时清理掉屋内所有指纹,这种潜意识中即能“过目不忘”的本事,与某集神剧《黑镜》颇为类似。
随着男主的深入调查,又在一家酒吧中虐杀3人——将行动能力交付于Stem后,人工智能再次控制男主身体,将凶手用匕首在脸上划成了“大呲花”,场面血腥到不敢截图。
但男主和Stem冒然的行动,也引起了警方和为他移植Stem的天才科学家的注意。
在智脑Stem的指引下,男主找到了一名黑客,将身体内的芯片破解,Stem不再受任何人的控制——甚至包括男主。
然而在男主杀掉最后一个凶手后,才挖掘出,一切幕后的主使竟是给自己安装Stem的天才科学家。
恼怒的男主来到天才科学家家中对峙,情节再次反转,才知他已经被人工智能控制,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工智能的一盘大棋。
甚至,把男主打到生活不能自理,脖子以下毫无知觉才是Stem的目的,妻子的死亡,不过是“顺便的礼物”。
当初人工智能Stem看上男主,不过是因为“处女情节”——在AI入侵的时代,男主是一个“纯粹”的人类,一个没有植入电子元件的,是稀少的人类实验体。
Stem不甘心做一个芯片,它想要借助人的身体完成进化。
之前我们也见到过人体与机械结合的荧幕形象,冬兵、钢骨、电索、机械战警都是类似概念,依然是人脑控制钢铁义肢,增强行动力而已。
但是这部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AI植入大脑,想要反向控制肉体,得到进化。
影片的最终,智脑Stem将男主“囚禁”在了意识里,让他和妻子梦中重逢。
而Stem在杀光了所有知情人后,稳稳地掌握了男主的身体。
或许人类终将以这样的形式灭亡,衍生出来的,是AI和肉体结合的新物种。
这部电影是一部爽片,如果你对硬核、科幻、血浆、暴力感兴趣对话,值得一看。
同时,它又夹带了AI时代到来前对人工智能的抵御性思考。
在如今大举研发AI的年代,就像对一个未知岛屿对疯狂开采,岛上是否有火山,是否有凶兽,没人关心。
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如果成为永生的新物种,反噬人类,我们该如何对抗?
在电影《头号玩家》里,绿洲创始人哈利迪对所有人更是对自己说:“不管你在真实生活中有多痛苦,但那才是你能真正吃上一顿好饭的地方。”
“Reality is the only real thing.”
或许在这个科技发达对时代,互联网的便利省去了我们非常多的麻烦——吃饭的时候订餐就好;坐飞机/动车的时候有音乐或是下载好的电影来打发时间;有事要和朋友沟通,不需要大费周章见面,打微信电话便罢……
不再需要亲手做饭,不再欣赏窗外的风景和感受驾驶的乐趣,不再需要和朋友会面……
当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时候,一些东西就不知不觉地丢掉了。
而当我们依赖于科技的时候,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人类的“升级”,还是智能的“升级”。
好多事还是自己亲自来比较好。
本文作者:阿七
< END >
我需要一个stem,它可以控制我,我无所谓
赛博朋克版“我要复仇”。观影过程中屡次想到“机械姬”和“机械公敌”,然而美学不如前者,深度不如后者。剧情有漏洞,结局反转还行,血浆我喜...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stem制作的,只不过为了迁就票房以及遮盖技术细节,用媒土秀秀漂洗过了。
赛博朋克复古风格、人体生化改造的概念、眩晕急促的动作戏运镜(非常想知道这些镜头是如何实现的)和血腥不留情的复仇故事结合得很酷炫,在有限的成本与格局下也保持住了较高的完成度。支持一下雷导,脱离了温子仁以后总算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代表作了,不过找Jamie的那场戏出现了《电锯惊魂》的彩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感觉这片子票房会爆,有太多东西可说了,惊喜!
为什么我也想有这样的AI,每天只用说"死等,交给你了"然后沉醉在自己的意识里
太牛逼了!硬核、血腥、暴力,雷·沃纳尔的剧本依旧牛逼,导演水平也终于逆袭了。
C+ / 一口气囊括一众影史级AI系科幻,与《湮灭》并列本年度概念拼盘大赛冠军。剧作上有点头重脚轻,前半段的烟幕弹尤其多。作为一部商业片虽然能够在一波套路之后提升结尾大反转的惊悚度,但终归阻碍了主题深度的挖掘。动作戏的拍法一开始颇为惊艳但一多就乏。Stem这一名称非常有趣了,所以数字资本主义的未来真的只有机器了吗……
这片子太对我胃口啦,男主神似汤甜,剧情很黑暗有些镜头很血腥,结局高亮。
在有限的成本内,将设定、动作到主题都发挥到极致的科幻范本。黑科技的反作用,永远都是终极命题。从细节到结尾的展示,都在揭露人类将科技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在AI的操作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疏离,越来越缺乏同理心。当虚拟世界的暴力与现实对调,对于暴力的控诉便达成了。
很有意思,和黑镜/西部世界类似的近未来黑科技设定,再加上其中对AI的警惕,乍一看还以为是Elon Musk投资的呢哈哈。话说男主演和Tom Hardy太像了吧简直到了可惜的地步,他在这部影片里表现很出色,特别是有些打戏中他把身体和意识的不协调演绎的很出色。然而注定没人记得住他。
1.这是一个老实人被骗去安装百度/360的软件结果完全被百度/360掌控,卸都卸载不掉的故事。你以为安装的是杀毒软件,其实它自己就是病毒。2.想要操控人类哪需要那么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区区一部手机就能达到同样效果,搞得人人必须充满电才出门,电量只剩98%就变得焦虑、惶恐、瞬间失去安全感,每隔5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没有WiFi就活不下去……
发明一个STEM放我脖子后面,把我颈椎病治好比这来得更实在。
谁不想把人生中的所有困难都丢给AI去解决,而自己在虚拟现实里快乐地生活呢
主角长得像汤姆哈迪,剧情是主角被AI附身变身超人,复仇的同时渐渐被AI控制。导演你确定你拍的不是毒液?
《电锯惊魂》的编剧雷·沃纳尔的作品,可以一撸
就是那种网飞一直想拍的那种低成本电影,可惜网飞那些大数据产物根本没法跟这部比,虽然是简单粗暴的动作片,但故事的节奏精准,动作场面尤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有更大的投资把这个世界观展开,应该会是不错的系列。
动作戏处理得有些意思,包括一些视角选择。结尾反转也算小b片必须的黑了。
比想象中要精彩很多!主角长得莫名像汤老湿…
看片一直在想,如果换做 Siri 植入大脑,这一定会变成一个喜剧片,Siri 这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