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某网剧,然后被推荐过来,三个单元故事和一个将它们串连起来的“boss”,故事都挺精彩。
第一个的循环,最近热播的真的是像极了,有那个作为预习,这个故事就很容易看懂,墨镜反射、打拍子、不会继续的时间、冷漠又陌生的人群都是暗示,女主是否清醒已然不是重点,不停的循环就是个很不错的故事。(开车、路上行走都要注意安全)
第二个,果然是无本买卖很赚钱。关于人性、生活,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当你有欲望想得到什么,历经千帆最终得到的那一刻,总归是会失去什么,到失去的那刻,曾无比渴望的是否还那么想要?(说句题外话,尽管感情这个玩意儿没有对错,但是出轨就很不行,感情淡了那就结束,多轨并行这不行)
第三个,很喜欢,莫名有一种神秘博士单元剧的感觉。一个可以穿越时间的box,只不过是让物体穿越,同时里面也没比外面大(tardis的梗)。当看明白整个循环突然的颅内高c,这很棒。看完会思考如何打破这一循环,收到名片那刻是否已经注定凶案的事实?反观夫妻,如果婚后生活就是如此,那情愿一个人过的潇洒自由。尽管可以理解婚后可能会一地鸡毛,但是双方的态度、价值观明显感觉有出入,着实不理解为何两人会结婚。另,妻子居然下得去手,这非常恐怖,不管之前遭受了丈夫什么样的冷热暴力、压力,这终究不是一个好的处理方法。
最后,每个小木屋都有三个故事,三件物品。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以为的全世界不过是我们所见、所闻,用脚丈量的范围。(又是题外话,希望今年能旅行一次)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凑
字
二流的演技特效服化道,准一流的剧本。换言之美中不足,但瑕不掩瑜。
故事一“预知梦”中的演员们表演痕迹略重,大体可以用预知梦一笔揭过,个别地方仍不尽人意。安然从悲痛到惊恐再到怨恨再到归于平静等等一系列的情绪把握的尚且单位,但搭戏的安父对此种种做出的反应难免让人有些出戏。如果用“预知梦”这个设定倒也能自圆其说,毕竟梦中发生的事不可完全套用现实逻辑来解释。
故事二“有求必应”的精彩之处在于七人分别求得七种愿望,相应的代价又形成新的愿望。而七人彼此之间竟存在某种联系,七种愿望则在其中完成了一次转移。
故事三“扭曲时间的垃圾桶”悬疑感、趣味性当属最重,然逻辑上似乎稍有差池,导致我没太弄懂如何利用扭曲时间实现了完美犯罪。
故事四“摄人魂魄的照相机”将前三个故事纳入其中,这一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影片开头便埋下伏笔的操作实在是出人意料,毕竟谁能刻意去记忆房子的门脸样式?
PS:对于结尾处垃圾桶发出声响、三人感受到震感两处尚抱有疑惑,网上众说纷纭,解说也未能让我信服。
电影里讲的三个故事,其实彼此之间是缺乏联系的(我觉得可以将第二个故事里用“尊严”换取“爱情”的女孩的故事延续到第三个故事,但即使这样,联系也还是相当微弱)。我此处说的“镶嵌”,其实指的是三个或者四个故事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它们都具有一种非线性的、循环往复的结构内核,即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
第一个故事的女主角始终是在4:36PM醒过来,又总是在4:45PM死掉,故事不断地开始、演绎、结束、又开始……然而时间始终只在4:36PM至4:45PM这段时间循环——它的时间是一个闭环(试想着把表盘上的其它时间刻度抹去,然后把这九分钟时间均布到表盘上)。这个故事并不复杂难解(况且还有《恐怖游轮》、《生死停留》之类的珠玉在前),但是它却对解读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作出了很好的提示(也没什么好提示的,都不复杂)。
第二故事没有在时间元素上做文章,可它仍然是个结构闭环的故事。故事以人生得失为母题,将人生构成划分为七个元素,我试着画了以下两个图示意元素转移的闭环结构(箭头指出为“失去”,箭头指入为“得到”):
虽然七种元素的转移只能最简化为两个闭环(非闭环结构也许也可以是很好的解读),但是故事却是可以遵循同一种模式循环往复的:以求取为开始,到应验,到买单,然后再次求取……
第二个故事里的七个人彼此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人的关系都是比较明朗的,只有参加打架的“熊猫眼”混子是比较突兀的存在,他(俩)好像和其它六个人都没什么联系,起码电影里没有直接的表述。为了消除这个突兀的存在,我只好强行联想,过度诠释:罗红在酒吧与顾客起冲突后,又在场外约了架,那俩混子作为罗红的朋友(或者其它的什么)出场凑数撑场面。但是,即使把混子和罗红强行联系起来,七个人之间也无法形成一个单线闭环关系(这让我很苦恼!)。
第三个故事又是个关于时间元素的故事,我完全同意慕容兔兔(排在第二个的影评)对这个故事的时间线的解读。所以,在这个故事里时间元素的非线性是很明显的,只是它不是一个单线闭环的结构,而是一环扣一环的复式结构。
第四个故事统摄全篇,它更是个周而复始的故事,它是死神收割一个又一个灵魂的故事。我认为讲故事贩卖奇怪物件的那三个人其实都已经死了。第一个故事里的小女孩很好理解,车祸重伤不治。第二个故事里的男酒保,他应该是老死的,人之将死的时候,回忆前尘往事,才发现原来得失是守恒的,很多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在第三个故事里,被杀掉装入垃圾桶处理的,其实是女主人自己,她只是不甘心罢了。也许贤她惠、漂亮、聪明,但如果她只是个附庸,这一切都会没有意义。
电影最后房间里的异常震动,我觉得当作二解:一、这是死神刚进屋时拿起桌上的小房子入里窥探时引起的震动;二、配乐是心跳的声音,震动及其停止意喻着三个人心跳的终止,他们正式安息了。
哎,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啰里吧嗦地说这么多废话。
因为这第二个故事,我没有给满分,太多人说起第三个故事,也有很多人讲了一讲最后的杂货店老板,我还是更想说说第二个故事!
时长的限制有很多没法展开的故事,这不算问题,看看第一和第三个故事就知道了,时间短,也是可以讲出好故事的!
第二个故事讲起了等价交换,财富,友情,尊严,事业,自由,爱情,健康。具体的表现是七个球,可是我看完真的表示尴尬,这是不是有些太不公平了,还有些交换是不是太不正常了啊!
先从开头第一人说起,这个我就表示没法接受了!这个爱情换事业的故事!这个记者,很那个女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后表白了那么多年她都没同意,明显是不想伤害你,也不喜欢你啊!你是单相思还差不多,你拥有这段感情么,你有爱情么?你用不属于你的东西,换来了你的事业,你这是比老板的无本买卖还好啊!老板也不看他有没有东西就跟他交易?就给他事业?这么大方的么?这个记者最后变成了主编,然后接到青梅竹马的电话,老实的告诉他!我有喜欢的人了,我们不可能的!然后主编伤心了喝了一杯酒,之后就快乐的生活了!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啊!!!
第二个,讲讲自由换健康吧!那个得了癌症的主任,他丢掉了自由,直接被双规进去了!可是癌症误诊了!这不是赚大了?你随便找个快死了的人跟他说进监狱就可以不用死,你看他是不是乐飞了?为了健康舍弃再大都有人同意的!这又是一个便宜了交易者的故事!
第三个,我们说说友情换财富!两个一起打架的好兄弟,一个中了彩票,却告诉另外一个人说没有!得到了钱财,可是失去了友情!很多圣母或者仁义君子会说,这亏大了!人生得一知己,得一好兄弟,好朋友。比多少财富都更好,更有意义!可是嘴上这么说的很多,真的做起来呢,真实的情况呢!这世界上我相信愿意用友情换财富的大有人在,所以我觉得那个家伙还是赚大了的,这种走向下,我都感觉酒吧店老板在做慈善了!再说一句:(爱情,友情二选一舍弃,你选啥?爱情,亲情,友情,选一个舍弃,你选啥?健康,爱情,亲情,友情,财富,这一堆里选一个扔了,你选啥?)
第四个,财富换自由的故事,男人有钱的不得了,大公司老板,可是老婆不同意离婚,他离不开公司,哪也去不了!最后他离婚了,财产都给了他前妻,公司倒闭了,他找了个年轻漂亮的,去马尔代夫玩!这叫吃亏?爱江山更爱美人这不正常么?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这更让我坚信了,这酒吧老板就是个慈善家啊,帮人完成愿望的圣诞老人啊,这是善良的神啊!
第五个,事业换尊严,女主是个大明星,因为曾经做过陪酒女,所以现在被人爆出来了,公司,经纪人让她下跪道歉,她没同意,最后丢掉了她的事业,她的工作!可她承认了她的曾经,拿回她的尊严,很多人还觉得她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她不见得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就算不能再混娱乐圈,做些别的工作,有尊严的活着,也不差啊!酒吧老板又在做好人好事了!
第六个,尊严换爱情,女主就是那个记者的青梅竹马,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一个有家的男人。最后男人离婚,跟她结婚,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爱情!她被爆出来了是小三,她丢掉了尊严!我想说,这有啥?别说一个普通人,那大明星,大作家这种事还少见了?不都挺正常么,可能很多人会说她的不好,可是对于她本人来说,她还是赚到了啊!又一件慈善事情,做的很成功!
最后一个故事,这个我就血压有点高了,太气人了!健康换友情,女主是个陪酒女,十年前那个大明星最好的朋友,她们十年没联系,大明星忘了她,她却一直拿大明星当最好的朋友,有客人诋毁大明星一句,她宁可自己挨打,也要维护她的朋友,真仗义!她怕给朋友添麻烦,怕给朋友脸上摸黑,所以从没联系大明星。从来没想过要当明星的朋友帮帮她,拉她一把!靠着自己陪酒,坚强的生活,她独立,自强,替朋友着想,对朋友仗义!最后她得了癌症,换到了大明星的一个电话,一次见面!这叫等价交换?这叫友情换健康?她一直当大明星是朋友,一直不想去给她挺麻烦,怕给她惹麻烦,处处维护她,陪酒女需要跟你去换友情?她自己的友情一直都在!是那个大明星丢了友情,你还换呢,你换个锤子,这酒吧老板慈善做了一路,最后就告诉了我们坏人都得到了好结果,好人没好报么?贪污的主任不得癌症?这么要强的仗义的陪酒女得癌症!小三上位成功!大老板甩了原配!中了彩票不认兄弟!不下跪没炒作就是真性情承认自己过去的明星就应该被解雇,追偿!这三观是不是有点崩坏啊!我一个这东西习惯用逗号,句号的人,你看看我用了多少感叹号❗️我需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至少要完整统一的故事吧,酒吧老板是个恶魔,那就让所有有贪念的人,没有好下场!要不然就是坏人死光光,好人特别好,大团圆结局!要不然就是好人没好报,坏人得天下!你这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扫帚,真的有点没头没脑的,感觉看的有些脑壳疼了!就写这么多吧,我这也算少有的一次过激言论了,对编剧说声抱歉了!
直接开始,葛布打电话给调查员,然后桶里发出声音来了东西,这个东西是香皂,香皂盒上面写着三天后葛布留下的字。
第二天,调查员来登门,葛布按计划让调查员调查垃圾桶。
第三天,调查完垃圾桶的来历之后,调查员登门,同时葛布收到了尸体,收尸体的时候肯定是葛布在收,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必须要把尸体全部收到。调查员看了尸体之后,在名片写字的时候,葛布注意力都在那张名片上,看见字之后确定这就是三天前收到的名片,也就是葛布打电话的那个晚上。之后葛布主动提出把尸体送回去,在尸体袋子里放了写着计划的香皂盒。葛布放香皂之前在厕所里思索了一小会儿,这一小会儿的功夫就把杀老公的计划定下了,并在香皂盒上写字告诉三天前的自己垃圾桶的秘密和按时收尸体。调查员给他们画好了抛尸路线,葛布将计就计,当晚就跟老公一起抛尸,故意把抛尸的箱子露出水面,引警察来调查。
第四天,警察过来询问葛布,此时警察应该已经查出尸体就是葛布老公,但是来家里之后发现老公好好的,就查不下去了,只能不了了之。警察走后调查员上门,葛布用两个箱子一个正品一个假货展现自己的机智,被调查员一顿夸。调查员走后,老公喝酒家暴葛布,被踹了一脚的葛布下定决心执行计划,摔碎的夫妻合照表示葛布跟老公彻底翻脸。
第五天,葛布杀死老公后,尸体放进垃圾桶(三天前的葛布很配合的一袋袋拿出来)。然后换了一身衣服淡定地等调查员登门。调查员准时赴约,葛布在茶水里下药,调查员发现自己写字的名片放在桌子上的塑料收纳盒里,这其实是被葛布有意让调查员发现的,因为被下药的调查员已经没有反抗能力。之后葛布一脸邪魅地问调查员,调查过程中遇见的活人,绝对不会被认为是死者,对吗?确实如此,此时调查员依然是懵逼的。
机智的葛布在智商上跟调查员不相伯仲,完美犯罪后更是自信满满,而且此时的葛布穿的衣服明显是约会情人的皮肤,并不是之前的家庭主妇装,表示她对调查员有意思,再看调查员对葛布的态度说明他是对葛布有好感的。基于以上条件,之后是个人yy,葛布会把晕倒的调查员绑起来,全盘托出自己的完美计划,并声泪俱下的诉说嫁给老公后遭受的家暴和痛苦,以得到调查员的同情和理解,再结合之前积累的好感,以美色诱惑一下调查员,得到谅解后再以垃圾桶的功能可以掠夺财富为基础,达成合作共赢的共识,顺水推舟做一对雌雄大盗岂不美哉。
完爆国内大部分恐怖片,虽然垃圾桶略有坑没填,不上院线可惜了,生死的无尽轮回,无休止的欲望,垃圾桶杀人事件…
谁写的第三个故事?五星!这儿跨年呢,我和老公看完意犹未尽,大半夜讨论了两个多小时相关的物理、逻辑和哲学问题。制作成本真心低,演员外形和演技有一点影响观感,降一星
第一个故事拉胯,第二个故事环环相扣,第三个故事杀人手法独特但有悖论!第四个故事本来很有意思的,但演员演技倒胃口……3.5⭐️
离职前在前公司担任文学策划的一部网大,片子由三个短篇悬疑故事合一而成,原著分别是迟宝华《4:08,死亡》、香无《有求必应》和苏伐《同谋》。电影联合导演/编剧傅逸聪对电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贡献良多。个人最喜欢第三个故事,偏推理向。原本毫无关系的悬疑故事,周浩晖老师用嵌套的方式(在故事中讲故事)将三者捏合在一起,还是蛮有意思的,一些细节已经做了铺垫和伏笔,观众可以稍微仔细找找。
华语电影中的悬疑只是一种故弄玄虚包裹的浮夸空洞而已,事实上根本没有一种符合华语环境的原创作品(说到底编导只是和观众对赌看片量而已)。
很棒,细思极恐的四个故事
3.8,有点意思,尤其每个故事的结尾,细思极恐。最喜欢第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好坏都是层叠,最后的收尾呼应,也很厉害
一般般吧,评论令人尴尬
2021.01.05→2021.02.16,3.5星,生死循环的手表,有求必应的饮料,跨越时空传物的垃圾桶,摄人魂魄的照相机。
作为网络电影,非常合格。比院线那些笔仙什么的强一万倍。三个小故事也很有意思。个人比较喜欢第二个和第三个。
被“高分电影榜”的title吸引过来的,豆瓣的算法真的没有问题吗?真正的国产网大版“世界奇妙物语”,拍得还没有《故事贩卖机》精致。垃圾桶的故事比较有创意,其余俩个很一般。
从运镜、演员演技、特效都是二流水平,开篇的切入点也比较生硬,很多细节也在经费不足的前提下略显粗糙,但是在良心剧本和认真的讲故事态度让那些缺点都成了浮云。安然的楚楚可怜很得我心,想起了高司令的《生死停留》;传力弹珠这个故事好事好但是太仓促了,单独拉出来做大细化一下这几个人的闭环就非常不错了。垃圾桶这个关于时空的问题虽有逻辑问题,但最后的反转看得人拍案叫绝!第四个相机就最细思极恐了。其实我一直为网大做自来水,大概就是因为在有限的资源里他们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光是这一点就值得称赞了,加一星。希望网大越做越好,成为国产网飞,加油!
看评论说只花了100万拍的片子,为了这个加一星。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单独拍成电影也足够了,如果给周老师1000万是不是要上天呢?个人还是喜欢第三个故事,演员演的也很到位,丈夫的那个猥琐劲,哈哈,有点意思。
就第三个故事还有点儿意思,但是也没讲清楚,还是故弄玄虚的成分多。
第一个故事结局比较意外,第三个故事逻辑上总觉得哪里有点问题,小爱的故事略显仓促,感觉再多展开一些,内容更丰满的话,成为独立的一部电影应该也不坏。
放低要求还是不错的。小成本、小制作,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原创悬疑IP用套路且不大贯气的方式捏做一部:无论文学脚本的文本转化或剧本架构的设计调度都不算高级,视听表达也因为质感廉价而欠着力度,投入产出比倒是毫无疑问完胜一众国产院线类型片。第一场:梗概相对老套,信手就能想到大把类似影视作品(英美居多);最后收束处与其说让人意犹未尽,毋宁是强行跳脱逻辑线草草谢幕。第二场:最偏近世にも奇妙な物語的风格,逻辑线十分利落圆润;可惜内容和讽喻都陈旧没有新意,叙事手法与氛围营造也非常平庸。第三场:最后翻转的脑洞大但并不出人意料,剧情组织过于平淡;所赖是三个故事中内容最具有悬疑感的一个,于是在此间最觉精彩。最后一场即串联全篇的伏线,什么都没讲却什么都有了:反而最高级、最扣题。还挺希望这种题材能做成大成为一个系列的。
最后三个故事汇成一个,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又是杂货店中售卖的“细思极恐故事”。蛮有意思。
第一个故事明显借鉴英国舞台剧《鬼故事》。然后,三个故事捏合的方式也是借鉴它。最喜欢的是第二个故事,相对最完整,而且牛顿摆这个核心道具与故事主题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非常贴近,能量守恒对应价值守恒,价值的碰撞,只能是个此消彼长的传递。
安然真好看。看到一共22张图,有13张是安然的我就放心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