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袁听雨」,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感谢理解。
法国人实在是太会拍电影了。 若你能拍出一枝玫瑰的软嫩娇艳,那么法国人能拍出的便不仅仅是它的软嫩娇艳,还多一些晦暗旖旎的情色,与一种推脱却亦相逢迎的,桑巴一般的韧度与柔情。 若你能拍出一杯红酒的波路清莹,那么法国人能拍出的便不仅仅是它的波路清莹,还多一些勾人思味的醇厚,与一种甘为今夜人醉倒,亦不相错半杯迎的行乐及。 他们矛盾,却矛盾得有形有色;他们冲突,却冲突得安安静静。 你拍肉体——以红唇丰实、以腰段美腴,可法国电影仅给一道乳线便可尽彰其意,挑起你情欲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一具裸艳女体。 你拍爱情——以暗喻明喻、以言辞表情,可法国电影仅给一双眼睛便可尽数诠释,给你的惊悸、赋予你之洞见力绝不亚于白纸黑字,胶片光影。 他们隐晦,却隐晦得不加遮掩;他们张扬,却张扬得理之当然。 法国人美,美在细微末节,美在血管,美在眼。 眼珠些微外凸,撑起上眼皮,形成一种细弱且妙的弧度;眼尾微微下垂,恰遮去瞳珠一角,这种忧郁反而也很浪漫。 在法国画家让·安东尼·华多画笔下,有一幅名为《吉尔与兽》(多处译:《皮埃罗》)的画:前者之眼早早洞见人世,因而怀中常盛悲悯;后者虽作兽身,一眼独独却也阅遍世景。二者见收失苦悲欢,不作布公,但择顾自而饮。 ——洞察浮浮世事而慈悲不穿,过尽人间坎岖而信爱犹存。那是一种浸润大爱的,和平宁静的,因此苦痛自知却依然不怖不惧的眼,其间已然燃有神性之光。这,是法国眼。 在法国导演爱洛朗·德·巴蒂亚镜头下,有一对名作文森与露西的男女主角:男人虽生而失声,可却拥有一双多情而眷顾的眼——南来北往寒暑生退,我独立街头只为一眼相见。而女人,虽对情爱迟钝,却有双洞见真理的好眼——好人好歌皆作过场,唯是真理永在而不萎。 ——纯粹的,执而韧净的,堪堪直视堪堪逼入人心的。这,亦是法国眼。 于是我想,无论在画中还是胶片中,法国人可以不着寸缕,可以没有表情,却独独,不能没有眼睛。 我仿佛都觉得,在法国电影中,即便没有成套的戏服,没有或丰实或庸淡的情节,只有一双双蓝的绿的,或黑的紫的的眼睛在银屏上浮动,那也是可以的。因为它们就是戏服,它们就是情节。每一双都有其各自属性,每一双都不同,每一双都出彩。每一双,都是一场活而丰盈的生命。 呵,法国人就是这样 —— 我的电影中,味道永远比你的多一味,眼神永远比你的多一意。 这是一种本领,初创者为世所叹,后来者只得默默无名。况乎,这种本领,还是学不来,亦盗不走的。 调情却知恰当好,这是法国人;身捕猎物带情调,这是法国电影。它们的情调,都在眼睛里。 法国人的戏,只消一双眼就够。
相当好看 布局很精巧 看完马上google了一下watteau和openard的资料 openard搜索无果 倒是在百度看到原来导演筹拍此片长达9年之久 片中女主对watteau的考证正是导演本人近10年的研究成果 导演有艺术史专业的背景 此片其实也相当于导演本人的研究论文 我对导演欣赏艺术作品的观点深有同感「研究艺术作品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还是非常的跳跃和慢节奏。而买来碟片上的译名叫:卢浮宫迷情。害我直接以为是悬疑片,电影上分类也是:悬疑惊悚!其实,特文艺的一个片子~~看的我快睡着了。人不能太执着,虽然最后发现了事情真相,但或许失去了更多
慢节奏的电影,需要很多的耐性将时间“熬”过去,但看完后,你会发现都是值得的。魔幻浪漫,很庆幸自己看了,聋哑的街头艺术表演者,没了身影的毕耶河,华铎的苦恋以及女主寻得真相之后的得与失……一切都让我着迷。而且根据第一篇评论所言,那聋哑艺术家文森是卓别林的外孙,哇,顿时两眼放光芒~~
很早以前看过的片子。。。。一般的吧。。。法国人的叙述方式。估计我有点接受不了。太平谈了
剧本逻辑倚靠绵密的细节得以合理支撑,画中故事与现实中的故事形成呼应(画家华托和女伶、早逝父亲和演员母亲、女研究生和街头艺人、教授和妻子)。这是几段悲伤的视而不见的故事,片中大量的隐喻贯穿始终:哑巴、窥视、地下河、画中画、被封住口的狮子等。女主角在拍卖会上的表演非常动人。
演员选得好,故事亦精巧,还有巴黎实景与油画旧景的细致对比。聋哑男主是卓别林的外孙,从小在父母的马戏团里表演后成戏剧全才;女主清瘦小巧短发蓝眼很是特别。另:研究僧森活就是介么偏执,课题比命还要紧,天天吃睡都在资料纸片上,不疯魔尼玛毕不了业啊!看她拼老命买下画,月光族感同身受无语凝咽
豆瓣的介绍真是惨不忍睹。电影节奏慢的让我忍不住想弃片。虽然所谓的谜底早已在意料之中,但是华铎笔下的眼睛让人心就这样碎了,3颗星给漂亮的眼睛。
过犹不及,大家都听过,形容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感情也会过犹不及.付出得太多,就跟付出得不够的效果一样.希望自己不是一个执著的人,尤其是在感情上.
典型法国片叙事的路子,有时忙着抒情就不管叙事的流畅与否。镜头废话多,且与主题表现似无相关,说是为了情绪张力的凝造,也觉得牵强。
法国2008惊悚大片,美的法国片和美的艺术。爱不能看到却深藏在心里。
女猪脚大而无神的双眼贯穿始终,全片毫无悬疑可言,昏昏欲睡,烂片一部,最好别看
读艺术史这个专业,没读完前最好是不要开展一段恋情。不然很容易就夭折。因为全身心投入到一个研究方向或者一个艺术家上,不仅仅是恋人无法和你交流,甚至周围的朋友也没有办法真的交流给你想要的。特别越往深处走的时候。
迷人的调子,疏离的氛围,和华托的画极为契合。驴眼、小丑—行为艺术家、失落的感情、跨时空的两段谜团。一次上佳的300周年致敬。丁宁老师推荐。
08.10.09 極少的對吧 很文藝 有些許的看不懂 主角很干物女 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世界中 執著 感情用事 看完的霎那間 有想重拾考古的念頭 這樣的事情只可能發生在歐洲的大陸上 在浮華現實的中國 絕不可能 日漸世俗的我 也將終究放棄這一夢想 畫中畫 Jean-antoine Watteau 洛可可時期的名畫家 他的愛與心事誰人可解呢?藝術家總是孤獨的
法国电影很少让我失望。正好5月份要去巴黎旅行,会去卢浮宫看看。这个画中画的故事还是很有神秘魅力的,虽然叙事比较平缓,似乎波澜不惊,但是其中的文化氛围还是令人向往的,特别是18世纪时画中展现的建筑物,女主都能一一寻访到。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秘密的揭晓已经不再重要,反倒是追寻的过程和期间某些时刻在心中荡起的久久不散的涟漪让人神往~
感觉很恐怖啊啊啊啊。。。
很漫长到象花光了整个人生 不愿屈膝更不愿被怜悯 就这样很好的寄居在一个丑陋的外壳 不动声色凝视外边的一切就像那条掩盖住的水纹那只渴望爱的悲伤眼睛 只有懂得他得人才能窥见我的秘密我的内心在平静表下是如何的暗涌激流。女主角瘦小身体下强大的执着,坚定的为选择的不顾一切着 这比美人更媚人!
挺有味道的一部片子。女主让我想到了n个人……陈老师、McAvoy等等……= =、、、
a myth can't be shown during the old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