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度妍# 看完《回家的路》又一次爱上全度妍,她是一个让我可以反反复复爱上的女人啊。
电影中女主和丈夫都是安分守己的小人物,勤勤恳恳的生活,工作。直到他们信赖的朋友们先是让他们背上巨额欠款,接着又让他们卷入走私海洛因的漩涡。
在无法沟通的异国他乡,女主独自接受审判,坐监狱,遭到欺凌。撑着她活下去的理由只有家庭,那里有可爱的女儿和不放弃的丈夫。
全度妍饰演过的角色事实上大多数都是很有人物特点的,不仅仅是普通人,更不具有代表性。但她每一个角色都让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有强烈的代入感,我会去想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这部影片也一样,我想了,我觉得我会活不下去。
监狱中非人的肉体折磨会令我失去做人的尊严,遥遥无期的审判会令我忘记战斗的所有动力,不作为的国家政府会令我丧失一切活下去的信念……每一条我都无法接受,却又那么真实而深刻的烙在女主身上。所以在这里也想对真实故事的主人公说,辛苦了。
其实仔细想,电影抨击的怕不单单是那些驻法韩国大使馆的衣冠禽兽们啊,还有整个政府体系的公务员们,还有所有吃着百姓的纳税却不作为的人。
电影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我们到影片最后看到丈夫接到可笑的大使馆电话的时候,发现事实的残酷也许并没有得到解决,恶劣的事件甚至还在继续。但这不能说国家没有希望。因为女主早在审判的时候对法官说过一席话,她想要对自己的女儿道歉,对爱他的丈夫道歉,在这翻话中我看到了电影最闪光的地方,就是来自普通人的爱。这似乎是对冰冷残忍政府的疯狂打击,让他们的暴政曝光在阳光下。从而,也让整部电影有了更多的探讨空间。
两年的牢狱关押,让一个女人失去生活的尊严,让一个四岁的女孩缺失母爱的呵护,让一个男人独自承受生活的双重打击。是磨练和成长,也是痛苦。 政府的不作为加深了平民心中的怒火,进而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电影更是在用镜头语言抨击一些身居高位却不作为的政府人员。他们只是不想麻烦,女人就因无法受审而在异国他乡关押两年。 最后的那段大使馆的电话更是在讽刺政府机关并没有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办公依然是没有效率,愚昧的追求不实的章程。 但最后一家人相拥的画面定格,更是在告诉观众,善良和正义是可以并存的,痛苦和磨难更让爱迸发出温暖的力量,这种爱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在韩国电影最出色的几大类型中,除了带有黑帮元素的犯罪电影外,另一个吸引我的当属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这些电影多属商业与艺术俱佳的中低成本作品,往往与大多数韩国民众的生命体验或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熔炉》、《素媛》、《辩护人》等都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它们以开放的姿态直击民族的现实困境、历史创伤、政治迫害、司法不公等社会严肃命题,在撩拨民族文化神经之余,对作为邻国的我们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与《素媛》和《辩护人》同在2013年上映的《回家的路》亦属于这类电影。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2004年10月,一位韩国妇女被丈夫的朋友利用运送毒品,并在没有受审的情况下,被囚禁在位于加勒比地区的法属马提尼克岛长达两年多的时间。
改编真实事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讨巧处在于省去了编剧对于故事逻辑性的推敲和再创造,而挑战处在于,如何在保持事件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引人入胜,如何在触及大众心理底线和公共良知的基础上与观众产生共鸣。显然,同样是处理真实事件,《素媛》或者《回家的路》的改编及演绎方式,走的是与《杀人回忆》之类的影片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子,少了点悬疑惊悚,多了些人性关怀。
和大多数弱势群体抗争的影片一样,《回家的路》的人物设置也是对立的,矛盾的一方是普通家庭妇女宋静妍,可以引申为底层平民的代表,另一方是韩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引申为掌握国家权力的公务员。作为一个女性导演,方恩珍把视角更多地对准了前者,或者说用对小人物强大内心和自我救赎的更多着墨来批判国家公职人员的尸位素餐。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编导力求还原事件的客观原貌,辗转法国、多米尼加、马提尼克等地进行实景拍摄,包括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获准在法国机场进行拍摄,甚至耗时两年才拿到马提尼克监狱的拍摄权。正是如此,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代入到角色所处的环境之中,感受到角色所受到的不公待遇以及各种煎熬。
同时,导演也用了大量的内心戏和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来渲染宋静妍一家的喜怒哀乐。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片的最大亮点——全度妍。这位模特出身的演员之所以被韩国观众称为「千面鬼才」,是因为她的适应面很广,从专情保守的寡妇到放荡的卖淫女,从山村女孩到凄苦母亲,全度妍的表演既有多面性又始终保持着亲民现实的风格。在《回家的路》中亦是如此,特别是宋静妍被囚禁在语言不通的加勒比海岛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审判又一拖再拖,心灵与身体遭到了双重打击乃至想要走上绝路,其情其景着实令人动容。
另外,影片还展现了当「宋静妍事件」被媒体及网络曝光后,社会大众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声援与帮助,为该事件的持续发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民众力量的团结强大是此类事件产生转机甚至转折的决定性因素。与此相对的是,虽然影片也揭露了公务员们的丑恶嘴脸,但与主角相比,他们就显得扁平化、脸谱化。当然,这些角色形象的模糊是可以理解的,编导意不在个别人等,而是针对整个政府的「不作为」现象。
宋静妍经过756天的海外漂泊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她的坚忍和毅力让人肃然起敬,然而我们却无从知晓当她再度踏上国土时对这个国家的态度。有家难奔、有国难回、在自己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祖国居然也遗弃了自己,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很难不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怨忿。《回家的路》在关注弱者的同时,也没忘对于社会的责任担当,传达了社会疗救的声音。
「请求各国有关部门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几乎每个国家的护照上都有类似的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绝不应是一句空话,不仅需要一个国家的国力来进行客观保障,也需要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驻外公职人员)自身主观上竭尽全力为本国的公民提供一切帮助和保护。「以人民的民义保护国民」,这是各国政府和官员的职责所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试问我们的驻外公务员们,你们做到了吗?
最后这个大使馆电话太讽刺了,这是把政府黑到底呀!
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感人至深的片段越多,越让观影的观众感受到韩国政府的冷漠嘴脸!
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绝望、孤独、歧视。
当泪水模糊了对电影判断的标准,那将是对电影最好的褒奖。操蛋的韩国政府造就了绝好的故事素材,大量细节令人感到窒息和绝望。而编导的部分刻意煽情段落挺傻逼的,本来这样足够规模故事就足够动人,太多的煽情反而显得不高级。高修演这个角色有些过帅。喜欢一个网友的追问,如果你的国家不爱你怎么办?
又是把韩国政府黑出翔的电影,结尾有点煽情过度,韩国电影一贯的毛病,其他的部分非常完美,还是那句话“韩国有改变政府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政府”,看到夫妻重逢的部分哭出来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大的意义在让大家看到不作为的政府和公务员,会对国民带来多大的伤害,力荐
前後左右全部哭倒一片。你的國家不愛你怎麼辦?
一向对这类韩式苦情剧免疫的,这次真被韩国电影向体制叫板的精神感动哭了,这种电影怎么能过审呢,棒子国没有类似广电的机构么,啊洗吧!
“美国有核弹,我们有网民”
中国电影的路不会比女主回家的路好走的
离开小孩的两年再也补不回来,我能深切体会到那种和至亲骨肉分离的疼痛。经验总结:1.信用社会不要乱担保,亲兄弟也不行;2.不要做不懂的生意;3.加倍努力些,让自己更强才会活得更有尊严
为“前阵子韩国总理因沉船事件辞职”而大声叫好的,可以看看这片。天下公务员一般黑,沉船事件是因为天下皆知,没被公开的事件里,各国公务员都一般黑,黑的程度不一样而已。区别是,别人可以拍成电影,我们不行。
电影处处体现韩国政府的无能和对本国公民的漠不关心,因此使多数观影者产生联想,从而给出高评,再者,主角虽是被人哄骗而犯罪,但实质上仍是做出了对社会和国家有害的行为,无缘由多受牢狱之灾究其原因还是政府,对主角过度同情,个人看来是弱者心态作祟,说不好听,本片就是愤青拍来吐槽政府的
韩国电影对司法、制度与官僚的批判真可谓入木三分,从荒诞到写实,从温暖到悲情,正是这种拼命证明、嘶声呐喊的努力让《舞后》《辩护人》《七号房的礼物》等片格外动人,我想,这是韩国影人和观众的一种态度,太珍贵。
怎么说呢。。。。没什么波澜起伏的剧情,就是一再普通不过的电影
在信用社会,千万不要给人担保;在异国他乡,千万不要相信同胞;要相信希望,相信至亲,最后当然要相信祖国和神!结尾黑得太狠了,真心希望公职人员们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韩国电影这是要和政府对立到底的节奏,都拿大使馆开刀了。 全度妍还是黄皮肤人里最好的演员!!!男主新面孔,同样没有让人失望。
韩国每年都会有几部抨击政府体制的电影,此部直接把韩国大使馆和公务员黑出了翔。
并不认为导演功力多深厚 介于题材特别 给好评
真实 感人 看完感触颇多 当时周围人包括我都哭了好多次 很佩服韩国可以这么直接的拍出这种直触内核的影片 让我看的时候同剧中人物一起纠结 难受 痛苦 无望 还有憎恨 政府的不作为 在以往很猖獗 只是最近几年网络的无孔不入 让普通人有了申诉之门 唉
一个普通的国民真的太无力,渺小了。在遭遇不公时,媒体网络比政府,法院管用,真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