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创世之初,世界是紫色的
在紫色的汪洋之中,诞生了绿细胞
这些绿细胞,以光为食
让宇内布满氧气
植物从水中登陆上岸
先有根,将岩石磨成土壤
在根与土壤形成的地盘上长出了叶片
借助叶片呼吸
最后长出了枝干
直直地伸入天空
拥抱太阳
太初混沌
南北极曾经布满雨林
蜻蜓可以身长两米
辣椒长在恐龙出没的雨林里
针叶杉密布的森林里
一切都大而有力
二
变化随之而起
大,变得无当
杉蕨以风水为媒
终究需要让位
动荡袭来
大陆开始分离
在远离风与水的地方
新贵崛起
以花吸引昆虫
以种防护新生
接着有了花蜜、有了果实
有了繁荣与昌盛
满树鲜花的乔木成为森林的主宰。
三
曾经,有一个时代,是乔木的时代
古木苍天
绿荫蔽日
但树木之下,再不长树
乔木的地位是如此稳固
吞噬掉了大部分阳光
他的脚下,再无大树
但另一种植物,悄然崛起
那就是草本植物
野草,脆弱、纤细
对阳光所求不多
仅靠大树树叶缝隙漏下来的阳光就足以生存
但野草并没有这么永远屈于人下
野草,生命易逝,但也易燃
雷击之后,野火蔓延
烧光了野草,也烧光了树木
但来年春天,野草很快发芽,重新生长
乔木却已然成为灰烬
野草开始成为地球新的主宰
在众多野草中
涌现出了真正的森林之王
小麦
小麦为直立行走的人类提供粮食
借助人力传播
自此,成为垄断全球的真正的主宰
植物爱好者暖小姐对于这部纪录片无比推崇。从生命未生之日到萌芽之时,从恐龙统治世界到人类繁衍发展,地质学家professor Iain Stewart跨专业的带着镜头从植物学角度探讨其对生命历史和地球环境的影响,让人感叹生命伟大又渺小,宇宙神奇又平凡。
Plants made us and the world we live in.
Who's using who?
这问题有答案又没有答案。BBC的纪录片一向高水准,留下的除了赞叹,还有思索。思考时间,历史,生存与死亡。好的纪录片,会像看了一场好莱坞大电影,荡气回肠。
第一集,越南那个山洞里也有植物,有水有阳光的地方就可以生存。紫色的湖泊是因为里面的藻类,蓝绿藻里面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反应,它们就是地球上绿色植物的祖先,这也是为啥植物都是绿色的。让主持人和300棵植物呆在一起,用48小时的时间把氧气含量从12提高到21,主持人都成了一个景点了。植物为了吸收水分,有了根,形成两厘米的土壤需要一千年。水有了,还缺二氧化碳,才能合成营养成分糖。为了加大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植物有了叶子,上面有上千个可以开合的气孔,这段看着跟外星球一样。植物长得越来越大,吃植物的动物也长得越来越大,想想看两面长的蜈蚣,十厘米的都很吓人了啊。恐龙有七百多钟,三分之二都是吃植物的,植物也不想被吃,就有了抵抗的方法,尖刺一样的叶子,吃起来要痛苦一点。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辣椒素,主持人现场快速吃了一个辣椒,非常有名的辣,结果辣到原地转圈,果汁,牛奶,冰激凌轮番上阵,还是辣的不行。哈哈哈,太豁得出去了。植物之间可以沟通,根部可以,叶片也可以释放出信息,告诉临近的植物自己正在遭受攻击。还有一种抵御方法就是长得高大,长到100多米,几十米的恐龙就够不到了。主持人这个口音,开始是不习惯,习惯了还挺好听的,而且他衣服的颜色都比较彩色,跟植物搭配的不错。
第二集,植物的繁衍,松树类靠风,看天吃饭,非常浪费。蕨类植物是靠水,限制了地点。某一株植物变异后叶子变成了花,动物传粉更加可靠一些。我们看到的花是多姿多彩的,在动物的眼中,他们看到的是紫外线,给动物指明了方向。种子是双受精,其中一颗作为营养成分,遇到情况不利的时候,种子可以休眠,而且有的种子非常坚硬,当子弹用过以后都不会破损,可以继续发芽。动物得到了一种植物的花粉,可能会传到不同植物上,这就浪费了。进化让开花的植物和给它们授粉的动物绑定,加上花蜜的诱惑,大大增加了动物和花朵的多样性。植物会呼吸,把一个干净透明的塑料袋套到一个香蕉叶上几个小时,就可以看看密密麻麻的水珠。有些植物一天要吸收5吨的水分,大量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变成降雨,形成循环。这些降水雕刻了大地,改变了地球容貌,其中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喀斯特地形,上万年的侵蚀形成了众多的地下洞穴。地球欣欣向荣物种丰富的时候,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飞起的石块和空气摩擦生热,大气的温度升高了200度,大火蔓延,大量的生物和植物灭绝,原来在地下生活的哺乳动物登上主场。植物结出了香甜的果实,哺乳动物传播植物的距离大大增加。主持人在泰国当场吃了榴莲,原来这东西在它们眼里也是味道特别大特别奇怪哈,岸上的居民很开心,主持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种子。我们能看到的红色,是后来进化出来的,有利于我们找到成熟的果实,有利于我们和植物的生存。
第三集,参天大树下依然会有阳光照下来,草类植物就靠这一点阳光生长。从恐龙粪便化石中发现了草的遗迹,大概出现在6600万年前,恐龙已经开始吃草了。地球的造山运动减少了大气中大概六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含量,为了提高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有些草进化出了类似汽车发动机里面的涡轮系统,象草,三个月里面能长到四米高。草类植物的大规模夸张还有个强大的武器,就是火灾。草一年一生,干燥易燃,大火清除了森林,给草类蔓延生长开拓了空间。草类从土壤中吸收硅,形成了锋利的边缘,对抗草食动物,草食动物进化出了磨牙,消化草类,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灭亡了二分之一的哺乳动物。这段主持人用草划伤了手,果然都是够狠的。植物吸收的硅,随着雨水到了大海,被大海中的硅藻吸收利用,这种植物长得跟外星生物一样,给海洋中的生物提供食物,以及提供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氧气。节目组去看了生活在森林边缘的猩猩的生活,说仿佛看到的是百万年前的自己,会用工具,会用长矛样的工具杀死别的哺乳动物,而且还会偶尔站立观察地形和敌人。最早的小麦是单粒的,成熟后会自然脱落,某次变异让小麦不再脱粒,人类开始收集并且人工种植,从此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有了稳定的能量来源,开始走上了文明的道路。
其实纪录片看多了就是不断炒冷饭。第一集讲远古的植物;第二集讲花;第三集讲进化。英国佬选OST就是比美国佬有品味!
主持人的口音听多了怪怪的不过还是挺可爱的
呼吸 light oxygen
想想紫色地球的样子。
画面很精致,皆可独立成画。主持人太罗嗦!!!!
狭隘的人类总是觉得自己的族群最重要,至少觉得地球是围绕动物为中心是动物们改造了这个世界,其实植物的存在才是动物存在的基础,地貌的改变、气候的形成以及其如今宜人的生存条件很多都源于植物,植物们值得被感恩和重视保护。
流畅自然
植物改变地球……
旁白的声音太难听了,得了鼻塞似的。
最后一集 麦子的进化和人与麦子的立场 特别好!
课间10分钟, 老四们的最爱。
因为这部片子,入了纪录片的坑
一个纪录片至少需要看三天,其实想想看人家一个纪录片可能是拍了三年啊,足不出户,既能看到各地美丽奇特的景色,还能增长知识,不过有机会还是想亲自去看一看。
生命真奇妙
我真喜歡蘇格蘭口音啊!
主持神烦
这苏格兰倒口
叫“植物之歌”贴切些,一个地质出身的苏格兰口音大叔讲的植物进化史;因为是植物进化史,因此很多地质史上的大事件都跟植物扯上了直接的关系。比如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事件,片子中就把他归因为草本植物的崛起,而事实上很难说北美的早期人类活动是不是要负主要责任。不过还是很好看的一片子。
这个相当给力,就是解说的印度口音怪怪的
很棒!又看得我热泪盈眶。。。主旨表达清晰,镜头美,知识点也不少。中文名比较难译,我觉得"植物之歌"还行,但不如译为"植物礼赞"好了,符合本片要传达的概念。 "Plant made us, and the world we live in." 下载(可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