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看了一些短评,大家都在讨论被偷走的人生、主角的女装、新家庭的认同……对于这些的叙述电影表现的非常平直,没有任何疑问,就是大家看到的样子。
然而,在整个电影全程的设定当中,对于“弟弟”角色的设定才是最有意思,最精彩的部分,甚至我想说,“别叫我儿子”这个标题是给主角的,也是给弟弟的!!!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我们再回头看看电影中关于弟弟的内容。
首先,弟弟首次出现是在警察给主角(皮埃尔)展示家庭成员照片的地方。
在展示其他家庭成员时,皮埃尔表示他已经有家人了,直到展示弟弟照片的时候,主角虽然仍然面无表情,但是音乐响起,好奇的气氛出来了,再加上主角的走神……说明了什么呢?(难道是一种一见如初的亲近感?)
(这里导演把弟弟放在最后介绍应该也是专门考虑的。)
其次,弟弟的首次出场是在亲生家庭准备首次见面的餐厅。关键时刻,弟弟借故到后门接电话去了,回来后与哥哥见面(这里应该也是导演专门安排,特别让弟弟与家庭其他成员分开介绍)
导演详细描述了弟弟打电话的细节,显然是与小女朋友的感情问题,但是是跟另外一个人说的,而且他的小女朋友跟这个人说了一些“秘密”,让他很难堪,所以在极力辩解。(到底是怎样的秘密呢?)
回来后弟弟比较紧张,坐下后听说哥哥搞音乐,面部表情貌似心里一动的感觉。
(这里是爸爸在问皮埃尔上几年级,未来的理想等,镜头切来切去总是在给弟弟的表情特写,按理说这些都跟他无关,且不是他问的,他也没在说话,为什么镜头要切他特写呢?就是为了给他听说哥哥搞乐队时候的心理活动特写。)
然后弟弟开始问他喜不喜欢足球之类的,值得对比的是爸爸问话他根本没回答,都是妹妹替他回答的,而弟弟问话他亲自开口了,而且本来没有喜欢的,还编出一个,好给面子啊。
之后主角借故去了洗手间躲清静,弟弟特地跑去创造跟哥哥独处的时间,表达了不讨厌他住回他家的想法。
然后就是一些弟弟的日常,柔道、社交课程,而且都带表达弟弟内心活动的内容,看的时候不禁在想,干嘛这么着力刻画弟弟的心理活动呢?跟主线剧情有什么关系?
(而且这些心理活动背后隐藏的都跟哥哥关系有关。)
这里趁着看房子时候体现了一下弟弟的任性——面对一家人的聚会,他不想装。
后面穿女装看电视那块,爸爸妈妈都走了,现在是你俩独处时间了,然而弟弟想了想“唉,你穿成这样怎么跟你交流啊!”然后也无奈的走了。
然后女装保龄球那段。
最后,点题的桥段来了。
然后……还没开始,电影就结束了!
所以,其实这最后的点题其实表明了电影的一个内在隐藏主线
——哥,你那么穿真漂亮,我其实也想那么穿!
安娜•穆拉尔特的《第二个妈妈》深得我心,作为一部处女作让人惊讶。《别叫我儿子》多少带有这部前作的影子,两部同样都在展开对“非正常”家庭的探讨。《第二个妈妈》中的保姆成为男孩最亲密的“第二个妈妈”,即便两人身份悬殊;《别叫我儿子》中的儿子回归原生家庭,却遭遇了亲情与性向的认同问题。
这里出现了“替换”的逻辑设定:亲生的不及养育的。对《第二个妈妈》中的法比诺而言,他更愿意与瓦尔亲近,而不是亲生母亲;杰西卡更愿意与家乡的养母交流,而不是瓦尔:这是“第二个妈妈”的双重涵义。这种力量虽然在《别叫我儿子》减弱了不少,但通过加入儿子在性别认同上的危机增强了这种亲生/养育的矛盾纠结。如同导火索,对自我性向的认同在保龄球那场戏中终于导致了父子间的矛盾激烈地爆发出来。这似乎是安娜•穆拉尔特一贯的剧作方式,《第二次妈妈》中母亲踏入泳池四处寻找信号向女儿祝福的场景直接催人泪下。
问题在于,《别叫我儿子》过于简单平直的剧作逻辑,会让人觉得是太过“虚构”。儿子是被偷的这种戏剧点是直接揭示出来的,而未做任何铺垫;同时,儿子在亲生与养育的两难抉择也着墨太少,这本是可以浓墨重彩的地方。再加上对青春期少年性取向的前设,更加剧了整个故事的讨巧。似乎只是为了展示最后一幕戏剧冲突中那句台词“我被偷了两次”带来的高潮,才设置了这么多直线发展的信息点,而并没有深入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从此点上看,处女作《第二个妈妈》要比这部《别叫我儿子》好很多。
3.5,導演上部The Second Mother就挺好。這次把性向性別身世等題目都塞在一部還不顯贅冗也不容易。但正感覺進戲劇高潮時就.....結束了? 既然短就該把枝節修剪了阿。可惜。19歲男主Naomi Nero很有中性魅力,而生母養母竟是同一個演員(Daniela Nefussi)飾演,沒看出來,厲害了
弟弟真贴心
不走寻常路的巴西同影,用女装表达对身世的一声怒吼。少年又美又妖,果然长得好看的人才敢搞颜性恋~这片要是不拍续集我就把导演夷为平地!!! :(
因为导演的经验和出身问题,作品还是欠火候,但总体来说还是很棒。PS导演帅爆了,不懂葡萄牙语还是托同事蹭了签名。
其实和LGBT无多大关系,只是想获得自己希望的生活,而不是被生硬地“偷来偷去”。
这么一个故事是很promising的,但是剧本还是太单薄太简单——overbearing的亲生父母(还两对都是这样!)和自我为中心的儿子,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和老生常谈啊。真实生活中人们比这复杂多了、微妙多了。Kite Runner里的“父母”不这样,如我爹妈碰到此事也会处理不同
到底自己该是谁?
结尾就这?… 这也太过简单了吧,本以为在接下来会发生点什么温馨的事,谁知道就突如其来的结束了!
被偷走两次的人生,身份的认同和自身性别的认同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妖娆的少年郎,陌生的父母,这种相处是有多尴尬?结尾在爆发中戛然而止,也许留白才是最好的诠释吧。
如果得不到对等的尊重与理解,有些亲不认也罢。
好片子,第一要素,没有废话
对导演路人转粉。82分钟太短了。
2.5
结尾兄弟两肩靠肩这里,必须锁死。
巴西:葡萄牙语,南美洲,靠右行驶,2.077亿人,三军总兵力约28.8万人,同性婚姻实现国家
結局?!?!?!
關不上的櫥櫃門,無法直立拿出冰箱的牛奶,遙望警察在屋外的顫抖鏡頭,這些所有都很生活。做到探討性別取向而讓人舒服地搞笑,確實不易。Latin American Film Fest w/ Victor @ Woodward's。 愛導演回答觀眾的機智和魄力。女導之路充滿不被認可和淚。演Pierre的Naomi完全是業余。缺陷是唯一的POC是女傭
穆拉尔特继续探索“非正常”家庭关系,这次顺便关注了青少年的性别认同问题,非常大的命题拍得却淡如小品。[B-]
一个没讲完的故事不是因为讲不完,而是把情绪就置放在那个最高点的故事吧。被偷走的人生到底谁该被原谅谁该被辜负?前提都是认同自己,认同他人。轻盈洒脱,像电影的叙事和人物。
题材蛮赞的,信息量也很大,编导想要反映的东西非常多,主线是性向不明的异装癖大男孩在第二个失而复得的家庭中,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危机和家庭认同危机,表演可圈可点,不过编导对于副线的发展及其与主线的呼应和衬托处理上不太让人满意,最后的爆发及戛然而止的结尾画面都不要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