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以为这又是一部由于美国人的被迫害妄想症而虚构出来的展现美国人民反击恐怖主义的美式主旋律电影:影片开始就登场窝囊警察是郁郁不得志的主角,带着主角光环,在结尾成功地把当地美国民众从恐怖分子的手中解救出来,成为人民的英雄,同时收获了美女的爱情和超级大人物的认可,即将走向人生的巅峰。
影片开头有几组人物相继等场:妻子和总是纠正她口音的丈夫,研究机械狗的女学生和年轻男警官,窝囊警察和他的妻子,和父母视频的华人男青年,年轻的穆斯林兄弟一家,远郊社区的老警官,他们都在展现着自己日常的一天,平静无波澜,彼此之间毫无关联。
在华人青年登场之前,我还没有意识到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直到看到随着华人青年说话声一起出现的字幕:早晨6:34 马拉松开赛前3小时,以及之后登场的穆斯林兄弟一家,我脑海里突然出现几年前在新闻里见到那些恐怖又混乱的画面,也终意识到这不是一部虚构的电影,而是一部改编自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这一真实事件的电影。
随着剧情的推进,原本毫无关系的登场人物们渐渐聚集到了马拉松赛道附近:警察去维护现场秩序,夫妻去围观比赛,穆斯林兄弟俩则带着炸弹在赛道旁伺机而动,看过新闻的人应该都知道接下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而女学生和年轻男警官,华人男青年,老警官依旧在自己的生活的轨道上,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虽然从新闻等渠道知道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但似乎没有关联,仍是一片静好。
美好的情景都是为后面的悲剧做铺垫,所以越是看到青年警官和华人青年各自和心仪的姑娘愉快交谈时,内心就越发紧张,不知道刚刚尝到爱情甜蜜的他们将会经历什么。他们的脸上约喜悦,我的内心就约纠结。
果然在青年警官白天刚刚和女孩约好去看演唱会,晚上执勤时就遭遇了逃窜的恐怖分子袭击身亡,而华人青年己的车也被恐怖分子夺走,自己也被押为人质,一起奔向纽约进行下一次恐怖行动。
而这里也是整个电影让我觉得最惊心动魄的一刻,华人青年成功逃脱了恐怖分子的控制,并成功报警,为警方提供了有力的线索。而这之后故事也推向了高潮,警方最终逮捕到逃亡中的恐怖分子,成功的阻止了另一场悲剧。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最后的胜利,幸存者的拥抱的场景,而是爆炸发生第二天,那个因爆炸身亡的8岁男孩遗体被运走事,守护他的警官和在场所有执勤人员向他行礼告别。爆炸发生后,因为男孩身上可能留有炸弹残片,会是有力的证据,为了防止现场被破坏,所以他的遗体一直被留在现场,那冰冷的地上。
他是爆炸案的受害者,而是爆炸案的“英雄”,因为他警方才能掌握恐怖分子的情报,所以当他的遗体被运走,守护他的警官眼含泪光,向他行礼致敬,现场人员全部行礼致敬,默默送他离开去安息。
在这部电影里,警察的形象不在是无所不能的,坚强的,铁石心肠的,他们面对惨案也会脆弱,面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安全受到破坏,面对自己的生活失去安全,面对自己的亲人可能会死亡,也会失去安全感,会哭,会脆弱,会崩溃。
但他们也是这个城市安全的捍卫者,不同级别,不同工种的警察在恐怖袭击发生后迅速站起来,救护伤者,排查线索,发挥着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寻找犯罪者的蛛丝马迹,有条不紊,又紧锣密鼓,在事件发生后,迅速锁定并成功逮捕恐怖分子。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她就是两个恐怖分子中哥哥的妻子,她在兄弟俩出发前的与哥哥的对话,以及她在被捕后的反应,都让我觉得也许她才是这一事件的鼓动者。
这部电影拍摄手法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采用了有许多监控摄像头拍摄的镜头,这是因为当时锁定恐怖分子就是通过监控摄像的影像。从爆炸案发生前,恐怖分子出现在第一个监控镜头里,整个电影的气氛从马拉松大赛即将开始的那种激动氛围,一下转换成非常压抑和紧张的感觉。
影片的最后,在当地橄榄球队的主场上,所有警察,救护人员等等都登场向民众致意。影片除了再现这一场景,也用了真实的纪录让我们看到了爆炸案相关人物:警官、FBI探长、市长、失去双腿的夫妻、华人青年……他们原本都是波士顿的普通市民,突然一个事件,他们成为了新闻的焦点。恐怖主义,原本生活秩序被破坏,安全感丧失,他们包括整个波士顿的居民没有失去重新开始生活的勇气,
在废墟上重建生活,这种巨大的勇气,是我们人类内涵的巨大力量,帮助我们在天灾人祸中不断重新站起来。
1.劫后余生的亚裔小伙躲在便利店里向警察提供罪犯信息,紧张的话都说不清。然而一口气报出了gps密码,警察一愣,这你咋知道的?小伙羞涩一笑,我记性好背下来了。
2.在警察与两个炸弹男巷战,枪林弹雨汽车被炸的飞起的时候,旁边居民楼里窜出个胖大叔,大声问要不要帮忙。我当时激动地想,快拿把枪出来,一起干死炸弹男啊!等着等着,胖大叔从窗户里扔了一把斧头出来,大声喊到,警察叔叔们干死那两个罪犯!那一秒我明明看到警察们的尴尬脸了。
哈哈哈,这些画风突转的笑点真是太好笑了!亚裔小伙买了奔驰,视频给爸妈看,说我要靠这车泡女朋友,结果就被劫持了。哈哈哈。幸好大家都智商能力在线,整个过程看的惊心动魄。尤其是我们事先知道会发生爆炸案,然后爆炸案发生前看那些观众开心地看比赛毫不知情真是挺揪心的。
就主旋律而言,这部电影确实挺适合的。然而,当男主警察在夕阳中说出类似“大爱无疆,众志成城”“我们要用爱来抵御伤害”的时候,我一面觉得感动,一面觉得还是有点膈应,这可能是我个人的问题,电影还是不错的。
看这部真实事件改变的电影的时候,我也在想,其实中国能拍的类似的题材也很多吧,例如云南车站砍人事件,当然砍人拍起来应该或许血腥。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2点50分,波士顿马拉松赛终点处发生两起爆炸,目前已经有四人不幸遇难,其中包括一名8岁儿童;141人入院治疗。奥巴马就爆炸事件发表讲话,表示联邦调查局将其按照“恐怖主义行径”来处理,任何针对无辜平民使用定时炸弹的行为都是“恐怖行径”。
四年前的袭击事件,最终留在历史的长河里的,可能就只剩下这一句话:某事某分,某个地点,爆炸,死伤多少人。标准的新闻报道格式,时间地点事件影响都有了,可是似乎还缺了什么。
这句话里缺少的部分,彼得伯格的电影把他补齐了。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曾经鲜活的生命,而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罹难者,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伤亡数字而已;救援者,也不应仅仅是以数字计的投入警力。除了奥巴马,这句话里,更应该被关注的,是“平民”。
每个人,在4月15日下午汇聚到赛道终点之前,都有各自的生活,或美满,或和顺,或坎坷,无论是怎样,但这些生活都充满希望。
年轻的杰西卡和帕特里克夫妻,住在狭小的公寓里,美丽善良的杰西卡工作时看护的老太太去世,老太太生前托老伴儿将一个漂亮的挂坠送给杰西卡,感谢她在她最后日子里无微不至的看护,杰西卡回家将这美好的物什与帕特里克分享,两人共进晚餐,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爱国者日。
普通的校园警员肖恩,爱慕着麻省理工大学的高才生李,他约李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去看乐队表演,并保证能拿到十张票。肖恩的兄弟们都不看好他的暗恋,天才少女又怎会看上没什么学问的平头小伙。可是李会在无人的走廊里悄悄握着肖恩的手,会告诉他自己一定会同他一道去看球赛,两人美好的恋情似乎呼之欲出。
老练的汤米,脾气火爆,原本应该升级为警长的他却因为打人事件不得不接受处分,处分的最后要他在爱国者之日当天穿着黄衫在马拉松终点处维护治安。他并不喜欢这差事,好在他还有爱他的妻子,会在他清晨出门前给他一个拥抱和亲吻。
年迈的杰夫警长,保持年轻人都少有的幽默感,每日清晨开车去附近的便利店为自己的老伴买松饼,细心的他会将未吸完的烟头留在便利店门口的窗台上。
刚刚买车的华人留学生丹孟,热爱运动,会早起沿着穿城而过的河流跑步;在和餐馆老板推荐自己的外卖APP的时候邂逅性感迷人的姑娘,恰好爸爸妈妈好像才在不久之前催促自己找女朋友。
爸爸带着坐在儿童车里的儿子在爱国者之日的清晨来到马拉松附近的街道,他们要一同去看妈妈跑马拉松,儿子看上去很兴奋的样子,爸爸推着儿童车缓缓消失在人群里。
所有这些普普通通的“平民”,他们之间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他们互不相识,他们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在未来的几十个小时之中被改变——有的人会丢掉的性命,有的会失去的双腿,有的会痛失爱人。但是在影片刚刚开始的这一刻,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告诉我们,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都有未来,有希望。
甚而连制造这起恐怖袭击的两个人也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反派符号,他们是兄弟俩,哥哥有妻女,弟弟有同学。他们也非生来邪恶,弟弟会逗哥哥可爱的小女儿。他们在爱国者之日前有计划的准备、对着“教学视频”制作自己的炸弹。
爆炸的发生,仅仅在一瞬间。混乱的场面,最初不知所措、而后慌张四散的人群,滚滚而来的浓烟,震耳欲聋的爆裂声,满屏尽皆断肢和残臂,伤者鲜血淋漓,失声痛哭,刹那间哀嚎遍野。
杰西卡和帕特里克在第一颗炸弹的旁边,最先从昏厥中醒来的杰西卡忘记了自己受伤的双腿,镇定的为旁边的帕特里克止血包扎,两人紧握双手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受伤的儿童坐在儿童车里撕裂般的哭嚎,他的爸爸倒在附近的血泊里,爸爸看向儿童车里满脸是血的儿子,眼里尽是悲伤;老练的汤米第一时间呼喊救护车和支援,来往于两个爆炸地点检查伤员,帮助安顿流血受伤的民众,他在行道树下看见盖着白布的8岁孩童的尸体。汤米说,我们不能将他的尸体随随便便的扔在这里,我们会派个人一直陪着他。
那是整部电影里最让人动容的一幕,无名的警员,默默陪伴在死去的8岁儿童的身边,直到夕阳西下,所有人群都散去,他沉默无语,面对这盖着白布的孩子。救护车最后一次开来,带走孩子的早已冷去的尸体,他面无表情的对着孩子敬礼,救护车斑斓的红蓝灯合着夕阳在他的脸上闪耀。
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哪怕你已死去,也要让你有尊严的离开这个让你生而为人的世界。
有时候,我会觉得《爱国者之日》更像一部群像戏,你无法准确的说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每个生命的背后都有故事,他们不是无缘无故的突然出现在这个时空,他们的到来像是一种使命和一种注定。
老练的汤米熟知波斯顿的街道地形,迅速帮助FBI找到街边摄像头抓拍到的嫌犯。兄弟俩为了完成自己心里的圣战计划,在行将暴露之际带着做好的炸弹准备驱车前往纽约。途中偶遇在偏僻街区独自巡视的肖恩,哥哥让弟弟去抢过肖恩的手枪,肖恩抵死不从,拼死反抗,在两人抢夺之际哥哥三次近距离对着肖恩开枪,夺取肖恩的生命。虽然肖恩顽强的抵抗赢得了时间,足够周围的居民发现他们并报警,但他还未同心爱的姑娘李看完演唱会,也永远没有机会表达他的爱意。
兄弟俩因为行踪暴露,抢劫了丹孟的新车,并将丹孟作为人质,挟持着他一起开车继续前往纽约。丹孟机智果敢,在加油站成功出逃,并立即报警,将兄弟俩的计划和行程都告诉了前来加油站的汤米。虽然丹孟丢掉了他的新车,但他还有机会回家和父母团聚。
巷战的发生让人猝不及防,幽默帅气的杰夫警长凭借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在双方厮杀的不可开交之际选择从侧面包抄,成功击中哥哥的腿,哥哥在和杰夫警长厮杀中掩护弟弟逃跑,并最终死在弟弟的车轮之下。警长杰夫完成自己在这史诗般的一战之中的作用,喘着粗气说,我真特么需要戒烟了。
弟弟最终毫无悬念的被捕获。
电影的主旋律性可能很强,最终还要灌所有人一口浓浓的鸡汤,正邪对抗、爱恨相争,当邪恶向你袭来,唯有爱是你可以反击的武器。抛去这一层借由汤米之口说出来的显而易见的价值观不去谈,我更欣赏的是彼得伯格没有借由角色之口说出来的价值观——生命值得尊重,不论是死去的,还是残破的。杰西卡和帕特里克在医院里相遇,两人都做了截肢手术,他们是那141个受伤者之二,那剩下的138个呢,他们是否也和杰西卡、帕特里克一样,在灾难之后还能勇敢的面对自己受过了伤害、可能不完整的生命。
肖恩和那个不知名的8岁儿童在这场灾难中死去,除了在广场献花的人们,至少还有少女李和那守护了儿童一整天的不知名警员,他们将永远牢记这两个逝去的生命。愿剩下的6个生命也被牢记,不仅仅是以数字的形式。
这篇影评不大像我写豆瓣的风格了,因为看这部电影纯粹有点自找二次创伤的感觉,不得不写得更个人一点。看本片跟看《阿波罗13号》或《93号航班》等这些电影不同——那些是我没经历过的,我可以评论说,那些电影对于知道结果的真事悬念氛围拿捏的不错,戏剧化的同时不缺乏对现实的尊重,感动得很厉害/流泪了说明拍好了等等。我没办法客观的评论这部电影给观众产生的效果,因为有可能它拍得再烂,我也可能产生它把气氛拍得不错让人很紧张的反应,因为电影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更多是记忆的触发,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流泪的。于是,我想通过回忆和经历,并结合电影中的一些元素,讲一讲我的反思。
一、人们喜欢使得自己感觉自己很重要,有必要对虚荣心自省
我这么说是因为即使前几天跟朋友在地铁上看到这个电影的预告,我的第一反应还是讲,“那个时候我就在几条街之外,我的很多朋友都去跑了……全市戒严那天我冰箱里毛都没有,饿了一天……整个好几天魂不守舍的,读着新闻流眼泪,然后像着了迷一样在微博上天天揭露和反驳虚假报道、不实传言,好像别人一张照片用错了就是对我自己的侮辱……我去了吕令子的追悼会,会上有些中国人言论太自私,我回来写了篇文章……”
回想一下自己说的这些,貌似一件悲剧,又被我拿来显摆自己的阅历了,我现在感觉有点害臊,就连看电影的时候我都在反省——你这是又犯了虚荣的老毛病了,觉得自己碰巧住在那里就了不起了是吧?对自己这么感动,要不要给自己献一束花啊?
当然,我在波士顿经历了很多,非常艰苦的一个学年,这辈子做的最难的事,至今亲密的朋友,飓风关家里出不了门,暴风雪关家里出不了门,恐怖事件关家里出不了门,这些经历让我至今对波士顿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在时不时的紧张和恐惧中,那里的人都很强悍。我对马拉松有非常个人的归属感、对 “Boston Strong” 的依附感、对波士顿的自豪感,这些都因为亲身经历而烙在我的灵魂里了。
但再次看着那些受伤的人的画面,看着无辜的人生被强行的改变,看到警察们的牺牲,我还是觉得那份自豪和骄傲应该有度。应该为那时大家共同支持安慰的凝聚力而骄傲,应该为身边的人的坚强而骄傲,应该为前线的医生和警察们骄傲;但别为自己在跟亲自跑过的人做过模拟庭审而骄傲,别为自己是目击者而骄傲,别为自己住在当地而骄傲。别把自己作为自己所经历的世界的中心。
二、自卑、安全感、男子气概
这里所讲的一点,有可能是电影杜撰的——恐怖分子兄弟二人之间的互动。我不知道CIA在讯问弟弟的时候有没有问到这些细节,我也不知道剧组有没有在调查中看到这些细节。所以,大家在看电影、或者看我下面的话的时候,应该保持一点怀疑态度,因为我们不知道两个人当时到底是否有过类似的互动。
单独调出来一个细节的话,就是当中国车主跑掉之后,当哥的马上对弟弟讲的话——“你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所以他才跑了。这是你的错。”弟弟觉得莫名其妙的——他妈的,我明明去买东西加油了,你自己跟他在车上让他跑了,倒还怪我?!!哥哥马上就动用了片子里与弟弟互动中最极端的暴力,用手掐住他的脖子,重申,就是你让我分心了,他跑了是你的错,我!没!错!
这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通过暴力、通过展示传统概念下的雄性、通过打压别人,来填补自己安全感的缺失、隐藏自己的弱点。这是非常懦弱的表现。
重申一下,我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我觉得如果你告诉我真实的哥哥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一点都不会吃惊。世界历史上任何独裁专断的、通过暴力、强势来压制他人、搪塞他人、封锁他人、贬低他人的政府、组织、个人,他们大都是非常担心害怕的——害怕自己有缺点被点出来、害怕自己被瞧不起、害怕自己失去权力以及权力所拥有的安全感,并且大部分是害怕被人说“不够男人”的男人——其实他们最害怕的是自己,最瞧不起他们的是自己。
我觉得反思这一点也很重要。尤其是我们自己面对当别人点出自己的缺点、甚至让自己出丑,当别人跟自己有不同的感受和意见,还有一种情况,是当自己害怕别人怎么看自己的时候,在伪装自己的“强势”、在贬低攻击别人、在使用暴力之前,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又安全感太低了?握着拳头、爆着青筋的,夸张不,可笑不?这样很强大吗?
三、“我们很不安啊,所以一切手段当然是必要的喽”
我之前写过很多文章,讨论人们因为不安和不信任,而一步步放弃自己善的原则。
在9/11之后,美国的动作片在灾难性规模上都普遍增大了很多。在《钢铁之躯》里,为了讲一个故事,整个城市都快没了,很多人的感觉,他是超人啊,他肯定做得是对的,为了救地球啊,所以这样是没问题的,一切都没错啊。但我看到的Clark是一个一上来就打的,很少救人的莽夫。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复联》也有很多随便杀人的画面。就连诺兰最好的《黑暗骑士》,观众在看他的声呐监控系统时,也基本都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他是Batman啊,他最终会做出正确的事情的,他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没问题。
到底怎么看待这样的叙事、是否应该选择接受,这是主观的,但同时,也涉及对于“framing/故事的构造? (咋翻啊)”的思考。
9/11之后,现在这个时代的超级英雄电影里,超级英雄们很少去救人了,因为人们貌似对救人不感冒了,更多的,他们都是在阻止一场毁灭世界的大灾难。相应的,当一个超级英雄被打到一栋楼上,只是摔一下,出点裂缝不够了,慢慢的变成了从窗户飞进去玻璃碎片乱飞,再慢慢的变成了一碰什么东西就是大爆炸,典型的,就是在BvS里,Clark吸取黄日光再生后,飞回来第一个动作戏,就把整个发电厂全弄炸了——空前的大爆炸哦,没有关系,没有后果(据说这里没人),大家在保护世界啊,It's all okay...但在叙事上,这次爆炸也没有任何效果,有没有这场爆炸,观众对战斗的危机感、人物的胜算等等的理解,不会有任何影响。不过那又怎么样呢,英雄在救我们啊。他最后牺牲了自己了啊,他击败了恐怖怪兽啊。所以一切都没错啊。
艺术反应现实也影响现实,这样的风气,反映了9/11后人们的世界观,也巩固了它。
在这里想说的,大概跟这部片子有些地方或者整体上感觉基调把握得有些松散有关。
首先,Melissa Benoist 对妻子的表演非常棒,但电影在对她的参与程度的展现非常模糊的同时,又让我感觉是在刻意让观众认为她支持恐怖行动。我感觉这样拍有些cynical。
接着,Melissa的角色没有得到Miranda警告,没有任何法律援助。作为律师,我知道第四修正案里面有一条例外,就是涉及到公共安全时,Miranda可以暂时不保障。但这样的例外需要执法人员格外的谨慎,在这个情况下,究竟是否违反这个妻子的宪法权利,是比较有意思、可以发人深思、促使大家走出来持不同观点进行讨论的情景。但电影对她的刻画,以及那句,“Honey, you ain't got shit” 仿佛是制作人刻意搭建出来的一个想要使得观众叫好、鼓掌的时刻,总归让人感觉非常奇怪。
还有,Peter Berg显然是想更加突出“爱”的主题,宣扬爱的力量比我上面提到的恨、自恨、自卑、死撑、强行暴力等等更有益、更有威力。但是电影里面同时有好多有关反恐政治、宪法权利的放松、美国警察的用武程度——比如最后一帮人对着船乱开枪——这些有趣的、按说应该是放进来让人思考的细节,但却又没有什么落脚点、没什么尾巴的,让我怀疑大部分不成天把宪法挂在嘴皮子上的观众们,是不是会看到这些细节、是不是会感受到这些复杂的情形对自己价值观的挑战并对此思考呢?如果不会,如果大部分观众在“Honey, you ain't got shit”这句话后感到很振奋,如果大部分观众不认为机枪扫射小船的场景有些荒诞,那么这部电影就丢掉了它原本可以有的复杂性,它可能会跟以上所说的超级英雄电影有类似的效果。
我记得,当天我终于听说他被抓到了,我终于可以出门买饭吃了,我高兴的哼着Lonely Island的“I'm On A Boat”出去买Pizza了,并明显的记得自己当时的情绪非常...vengeful,就好像复仇心很重、解恨是关键。这部电影里面,很多波士顿硬汉的出场对话,都带着一点仇恨的味道,或者让我回忆起来了当时自己的某种心情。对我来说,很主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影最后对于“爱”的力量的烘托,让人觉得有点矛盾。
所以,最后的最后,评论电影不是什么人生大事,但如果能带走点什么的话,还是切记人性里面的有些常见弱点, 时刻自己带一面心灵的镜子,不要逃避比较难应付的情绪、理念,动脑子,敢真的爱,真的关心他人,多一点同理心、同情心,少一点为了自己而甘愿要求他人的牺牲吧。
尽管对于整个事件的全景扫描稍显流水账,彼得博格标志性的手持摄影与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的配乐却很好的将观众带入到影片紧绷的节奏中,最后照例的真人访谈与照片也非常管用。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还成功塑造了一位好莱坞少有的亚裔男性英雄角色,当他说出“抓住这些motherfucker”时全场鼓掌
这场恐袭是推我跑马的动力之一。私人情绪太浓,爆炸场面一到就眼泪哗哗。本片没走反恐套路,通过BPD的视角,将现场救护,拼死守枪,绑架逃脱,小巷激战,全城戒严,这些大片的元素拍出了一座城市最普通的人最朴实却动人的情感。成就了一场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好人”vs“坏人”的战斗。
邪教徒都得死,跟种族无关。
沃伯格像蝙蝠侠一样第一时间出现在各种罪案现场。其实除去开头(很像选举宣传片的)“美国普通人平静美好充满爱的生活”及最后齁人的鸡汤外,中段拍得还不错,节奏什么的都还好。但为什么这种电影无论什么党派的人拍最后都会归结到“爱能战胜一切”?好不容易问题问出来了,结果还是爱来爱去
波士顿中国人真多啊
特别精彩特别紧张。我估计美国的意思可能是:你搞恐怖袭击?那来吧,我们找到你太容易了,而且就算付出再大代价我们也会把你干掉。
今年看得最全程投入的片子之一。抛弃了好莱坞剧作形式,基本上按纪实时间顺序讲述了事件和调查程序,和去年的《聚焦》形式类似,但更加主观,也更加情绪化。奉献了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中最积极的亚裔(中国)角色。
Dun Meng: "go get the motherfuckers!"
穆中无人就是干,全城通缉抓坏蛋。易燃易爆夜对战,邻居老王瞎添乱。中国小伙诚点赞,留学女生扼腕叹。恐袭无情人有善,以爱之名驱暴乱。时间铺陈连成串,美式旋律真震撼。
巷战和加油站逃出生天的戏非常过瘾,中国人两米八!很讨厌歌功颂德的部分,这些恐袭的源头正是美国自己的政府多年来干预他国内政掀起他国内战最后报应到整个白人世界,但是这部戏里我看不到关于这个任何的反思。
爆炸前的波士顿天气晴朗,人们用双腿奔跑;爆炸后的波士顿全城死寂,有人永远失去了双腿。男人戴着义肢再经过爆炸地点时,眼泪奔涌。恐怖分子或许也有一抹给侄女系鞋带的温柔,却任由另一个无辜的孩子盖着白布躺在冰冷的跑道。戴头巾的女人可能是审讯官,也可能是恶魔之妻,仰仗你如何解读自己的信仰。
这里面提到的love并不空洞
作为在波士顿生活的人,毫无疑问打五星,看完更爱波士顿了。电影里所有的建筑街道都是自己生活过的地方,连宿舍大楼都有出镜真是太开心了。电影拍得很紧张很扣人心弦,又很细节化很真实,尤其喜欢把演的部分和纪录片镜头剪切在一起,切换得非常震撼。
拍的很真实,很多人都说别忽略了美国先侵略别人。我认为战争产生的问题就该用战争解决,堂堂正正的打一架能怎样?本着亡国的信念也要一雪前耻的去战斗,这才是维护荣誉该有的觉悟。这样去搞平民手段太卑鄙,最重要的不是赢而是怎么赢。
被劫持的中国车主逃跑那里我真的心悬到嗓子眼……太有代入感了。
之前只晓得死难者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不知道还有一位被绑架的中国留学生立了大功。除了Mark Wahlberg主演的警察是纯虚构之外(而且这个角色的设定有点问题),本片的其他角色和故事主线都是高度还原的。
从开头温馨的画面开始就揪着心,像是一部纪录片。分不清楚哪些是演员哪些是当时的记录。整个电影院都是抽泣声。在波士顿三年,去看过全马,也跑过半马,还没去看过红袜队比赛。信用卡被盗,警察叔叔给过温暖的拥抱。我爱波士顿。Just love it.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范本,情节紧凑,真实监控镜头与电影镜头剪到一起,全程写实,改编有度,注重细节,把《湄公河行动》这类号称真事改编却严重夸大其词的玩意衬得幼稚可笑。8/10
穆斯林看了a lot of porn这个细节好顶赞
彼得博格以前常被叫做小麦克贝,这片要让贝来拍,怕是会比恐袭本身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