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对承诺一直看得很重,所以不会轻易承诺,清楚地知道,一旦承诺必须付诸行动,但这不等于不承诺,有把握做到的才会去承诺,所以一个很会许诺的的人是不可能去交往的。现在社会,不知道有多少人还相信爱情,还会有多少人因为爱情承诺并信守自己的诺言,承诺有时看似一种累赘,但信守的过程应该是充实的,好比一个有了信仰的人。
大战前夕,三个好朋友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其中一个男孩与女孩相爱并结婚,四个人有着开心的时光和真诚的友谊。三个男人出发去战场前夕,女孩的丈夫问另外两个好朋友谁爱女孩,让其中勇敢承认的男孩承诺:如果自己死了,就代他继续照顾自己的妻子。女孩的丈夫真的死了,明显的,女孩喜欢的是没有承认爱上自己的男主,为了朋友的承诺,男主放弃了女主也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女主也在五年后嫁给了作出承诺的男人,并生下一个女儿,至到女儿成年、丈夫年老死去,女主也没有爱上自己的丈夫。男主一直以好朋友的身份生活在女主周围,陪伴着她、回避着爱情,其实感觉很唯美,呵呵。
最终,在另一个国家,在女主第一任丈夫飞机坠落的地方,一个男孩找到了女主的结婚戒指,并联系上了女主,最终解除了女主和男主对原来婚姻的责任感和负罪感,两个相爱的老人最终幸福地在一起了。
友谊、爱情、亲情,责任、承诺,简单的故事里包含着长长的一生……漫长的等待换来最后的救赎,又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本来今天去电影院的原始目的是去看宫崎骏的新作《崖上的ポニョ》的。然而到达电影院的时候不早不晚,为了省时间,就随便选了这部最早开演的片子——进去的时候甚至连片名是什么都没看清楚。
情节可简单概括如下:
三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第一个男人和她结婚了,他死了。第二个男人和她结婚了,然后也死了。第三个男人终于和她获得了幸福!
同事问:那么戒指呢?
戒指,只是一条线索罢了……
刚开始的时候很混乱。镜头在现在与60年前的美国及爱尔兰来回切换,大量的出场人物很快就搞得我晕头转向。而因为这些复杂的关系,最后的部分感觉有些冗长拖蹋——否则怎么交代得清楚。导演虽然用抽丝剥茧法将谜题一个一个地逐步解开了,不过还是看得我有些不耐烦起来。特别是连IRA都扯进去了,历史感有是有了,阴谋论却和主线关系不够深。
才发现, 里面是不是有音乐之声的男主啊???
我还故意不看简介 就是为了有点悬念 结果看了10分钟我就猜到剧情 还有那个演marie的 您的演技差到死
一段爱真的可以持续这么多年么
剧情夸张了。
八点档琼瑶剧?
比想象好点儿。
50年 什么错都过去了 该逝去的也不会再回来
一部非常感人的片子,爱一个人最主要的是信守承诺。
還有37分28秒的時候我開始掉眼淚了。這種大眾劇情,惡俗的悲劇適合我。多少次類似的都不會膩,我總是有low點。還有MischaBarton 比我想象中演的好。
哭了。
在伦敦电影节上带着无期待看的一部电影。确实毫无防备地被感动了。情节可能算是老套,有关信念、责任、承诺、友谊、爱情、人生。其实人生并不长,能守住一个承诺就好,直到天昏地暗,直到年老色衰。也许这是我的爱情观吧。愿人与人之间都如此真实。委实是个好片。
搞得像悬疑片似的
好喜欢米莎·巴顿哦 典型独特的水瓶女长相
那女的--橘子郡男孩
冲着米沙去的。。
不足以感动我~~
个别情节设计得不错,但整体感不够强,简单的故事显得零碎了
蛮感人的~主角养眼!
"have you ever been in love?""no,lives is hard enough"
现在的人大概不太能理解承诺是种责任了,所以大多数时候承诺都是没什么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