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戴老师的《隐形书写》推荐,观影前对“80年代”充满想象,观影时惊诧于80年代的社会风气。主人公玲玲的心灵澄澈如水晶,不仅承担家庭重任为赌徒哥哥还债,还为善良仗义,自掏腰包为刚出月子的柳姐炖鸡。叙事选取的样本也颇具代表性,住所胡同大杂院、城市居民楼、独立四合院分别彰显玲玲来京务工服务过的三户人家——城市平民柳红荣家、精明算计的小市民齐家、宽厚仁义的干部家庭周家。
看多了流量明星戴着美瞳瞪眼、哭戏全靠眼药水的苍白表演,《黄山》上至主演,下至路人,演技都自然而真挚。女主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像星星一样亮晶晶的,此言非虚,被周家人怀疑偷了毛衣受委屈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晚上委屈悲愤交加时的泪水涟涟,错拿孔雀图时的羞愧难当,回乡路上憧憬未来生活的志得意满,李羚拿下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可谓实至名归。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玲玲和大妈一起坐地铁,坐在大妈旁边的路人男子瞥了一眼两人,有点嫌弃地特意挪了挪位置,好电影连只有一个镜头的路人都很有戏。总体来说,全片情节紧凑、简洁明快,大众化得相当成功,没有晦涩难懂的镜头语言和故弄玄虚的地方,过瘾!
1984年的电影,讲述了80年代初从黄山来北京做保姆的姑娘玲玲的故事,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代打工人还是极富冒险精神的。说到黄山,不得不提1979年7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登临黄山并发表著名的“黄山谈话”开始,黄山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旅游业也融进了改革开放的大潮。第三个故事中的干部爷爷去黄山视察工作,也绘声绘色地说着黄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吹到了黄山,主人公玲玲设置成从黄山来的姑娘。
玲玲打工的人家也极富代表性,住楼房的小市民齐家,住大杂院的普通工人柳家,住四合院的干部家庭周家。在每一家的经历都能映射出那个时代独有的或者延续至今的问题。
第一段故事中的齐家,在玲玲每次买菜回家后,齐母都要挨个称重,吃饭连一个鸡蛋也斤斤计较,齐小娟对玲玲说过一句“农村姑娘就要有农村姑娘应该有的样子”,玲玲和大妈坐地铁,两个西装革履的人略微嫌弃地挪了挪身子,这些都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火遍网络的有“通天纹”的正黄旗北京大妈,地域歧视这一问题已历史久矣,在哪个年代哪个地域都正在发生。
第二段故事中的柳红荣是一个有些文化的工人,曾经和爱人一起相约考大学,可爱人却在当上编辑后抛弃了她和孩子,这无疑是那个特殊年代背景下的悲剧。在十年浩劫中已经死心或者认命的青年们,沐浴了知青返乡改革开放的春风后,也都蠢蠢而动起来,70年代末返乡回城,80年代中期的出国潮,在推动了时代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不少孽缘孽债,影视剧里不乏这些题材的描写。
第三段故事中,高干子弟周星星为了能进歌唱团,求干部爷爷给自己开后门遭拒后,又让书法家奶奶写字作为礼物送给评委,最后还是惨遭落榜,也是从古至今都在谈论的“送礼之风”。
最后周星星无奈只能答应街道上去餐厅做经理,这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营饭店变私营餐厅,主任变经理,都是社会转型之路,票证逐渐谢幕,物资逐渐丰富。
周星星和男朋友的感情戏也是让人忍俊不禁,知道星星要考歌剧团,男朋友立马寄来磁带分手,借口是“你是歌坛新秀,我只是个普通工人,我们中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得知星星去做了餐厅经理,又马上来求和,理由是“你去了花竹餐厅,一下子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不禁让人感叹那时候人的感情还真的是单纯直接。另外还有全心全意帮助玲玲的大妈,宁愿自己受累也不想拖累玲玲的柳姐,教玲玲写字把她当亲人一样真心对待的周家,虽然80年代转型期有诸多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失为一个纯真年代。
影片结尾玲玲和星星在火车站的一番对话也很有意思,“现在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慢慢的农村也是高楼大厦,电视电话。”“到时候城里农村都一样,人们就不往北京跑了”“不见得,到时候农民富了,还要来北京旅游,兴许还要到国外去呢。”,将近40年前许下的美好愿望,在37后的今天才初见成效,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要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啊!
37前的玲玲穿着高跟鞋,穿着新衣服,说着流利的普通话衣锦还乡。37年后的今天,北京的火车站依然每天迎接着每个怀揣梦想的追梦者,送别着黯然离去的伤心人。
看了一篇文章的分析之后,就来搜搜看,结果发现影片出乎意料的生动好看,简直就是耳目一新!
演员的演技让我有一种“洗眼睛”的感觉,默默哀叹自己都看了些什么……女主做松鼠桂鱼那段我真的念念不忘,掸面粉的手势不炸过十几条鱼是做不出来的。
除此之外,影片还回应了很多社会议题,诸如城乡差距、走后门、服务业的性质等等。影片可以说是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好生活之类的想象提供了一个彼时的回答。
但影片实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女性劳动”的研究议题,为哥哥还赌债,给弟弟挣学费,而自己唯一的一件冬衣打满了补丁,这是典型的受到家庭父权和城乡二元制双重压迫的女性形象,但影片对这个问题却是以理想化的方式做了处理。
更有趣的是影片还讨论到了城乡对于青年爱情观的描述,这是通过女主和第二家雇主“柳姐”讨论时展现出来的,女主对于这种差异性的爱情观有所察觉,但是并没有让这种差异在她心里留下痕迹,女主最后依然十分顺从地遵循了传统的说媒安排,并且以对方是教师而自贬。
影片从开头到结尾并没有展示出女主的心里活动,更不消说心理成长了。这个角色一如“保姆”一职,是个重要但被忽视的角色,看似是女主,实际上是对于新时代劳动主体的想象。她永远像一盏探照灯,灯光照到哪,哪里就可见,而灯本身并不可见。
也不是完全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竟然是穿了高跟鞋,会说北京话,见了世面。换句话说,一个闯入现代化世界的传统农业世界的人能带走的只有来自城市系统的文化霸权和消费主义。而她自己对于爱情,对于理想职业的看法和变化我们一无所知。
这是我看完影片后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基础是雇主和受雇人达成了口头或书面的契约。
雇佣关系和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不同,受雇人不是隶属于雇佣人的,雇佣双方是平等的。如果受雇人不想继续为雇主做事,他们可以自行选择离开。如雇主不满意服务的质量,也可以解除雇佣关系。这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和谈恋爱中的相互看对眼有相似之处。
《黄山来的姑娘》电影中农村姑娘龚玲玲在北京的齐家做保姆时受到雇主一家的严重不信任。特别是雇主家的妈妈似乎并没有觉得他们和保姆玲玲在这段雇佣关系间是平等的。
她在每天玲玲买完菜后都会重新称一下菜,然后按照当前市价算玲玲剩余的钱是否准确。稍有一点差异都会责问玲玲半天。之后的毛衣事件成为了压倒玲玲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理说,家里突然找不到东西应该先自己仔细找找。不跟玲玲商量就随意搜索玲玲那间屋,家里没找到就直接问责玲玲,真的是很不讲道理。
保姆玲玲受雇于他们齐家并不代表她和雇主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双向选择的结果。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书籍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参考资料:
不只在说城乡差异,也讲了女性独立(第二个雇主家)、传统与开放的关系。为什么第一个“差”家的父亲公差美国准备往家里添置买大件电器,而第三个“好”家的爷爷是开明高干奶奶是和蔼书法家?显然职业背景地位身份都不是随便设定的,它们代表了导演对于八零年初新形势下中国社会的一种观点和态度:改革开放势不可挡,可崇洋媚外贪恋物欲却要不得,社会发展需要家庭稳固,而家庭稳固需要一个敢于担当的主心骨,往往是男性!就连通片被来信数落的女主哥哥最后都要浪子回头经商致富……PS电影是长影厂拍的,浦克客串街坊大爷,可配音听上去却是人艺的郑榕?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921675169/
终于等到了六公主再次重播高清版黄山来的姑娘。看到了美丽的胡惠玲早期的电影真是开心。胡惠玲后来就移民香港,并在九十年代台湾省拍戏,拍了台版红楼梦、爱在他乡、对对胡等电视剧。90年代末,拍对对胡时认识了一名美国议员,后嫁为人妻相夫教子,就很少有她消息了。直到最近几年红通人员施建祥在美国诈骗事件,胡惠玲险被其欺骗才又一次让我们知道她的消息。
改革开放的初期,处处洋溢着希望的八十年代,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四十年前的北京,竟然有些感动。曾经那些勇敢走出大山,来大城市打拼的“弄潮儿”们,如今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吧~
影片围绕主人公龚玲玲生活境遇的变化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及主人公在其间的成长 注重对于生活细节的刻画 使作品更富有真实感 并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性格 李羚饰演的小保姆 通过她的细腻表演 令人一看就知道她是农村来的 而且是那种没出过远门的 第一次出来闯荡社会的小姑娘 好片
中国电影人真的可以集体羞愧了,我们还有如此“真”、如此帖近大众生活的电影吗?或许现在,我们还可以从这部84年的老电影中寻找时代的记忆与共鸣,20年后,就真的只能回味各种版本的“三国”故事了。
八十年代还改革开放,黄山来的姑娘在北京打工做保姆,在有些人家受气,有些人家患难见真情,有些人家待她如家人~黄山姑娘真好啊~又善良又淳朴又勤劳~在乡下的夜晚和奶奶一起看的。 P.S. 我也是黄山来的姑娘!
现代/落后的二元对立式的理解思路当然还是贯穿着电影本身,整个片子三段结构工整,也切入了城市生活的多个侧面。特别有意思的是最后结局,玲玲带着主人家女儿周星星一起回安徽黄山老家,两个人在火车站热情讨论乡村发展的未来——注意这是1984年,那会正是城乡差距缩小的最后时刻。一切现在看来充满了乌托邦想象的味道,但谁也否认不了当时人们对于改革未来的热情期望的真诚。
安徽小姑娘到北京做保姆的故事,第一家刻薄又霸道,第二家善良又无奈,第三家开朗又热情。这几个月各大社交网站开放IP地址,最大作用是增加了大量的地域黑话题。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底层人民不要互相伤害
改革开放后版的《满意不满意》,服务不是伺候人,这样的观念必须普及到雇主和佣人双方。那个时候的人能有这样的信念,尚拥有集体主义,真的难得。现在已经被资本主义吞噬了,社会主义的光影已经不见。如果说,那个时候齐家是少数家庭,那么现在而言,齐家则是多数家庭,把保姆当奴才使,有的是。
从一个农村小保姆的角度观察当代社会在转型时期的千变万化,三段式的故事结构,既看得到城乡差距的无奈、城市对乡村的俯视,也有关于真善美的拷问与人性的一丝温情,无论是探讨时代还是揭示人心都按照生活的逻辑展开,如此朴实真挚,贴近生活,在当下的电影中几乎销声匿迹,不知道80年代的现实主义传统如今去向何方?
挺好看的 自己本身就很迷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打倒小资产阶级作风,打倒小市民作风。
清早重看1984年拍的电影<黄山来的姑娘>~真是喜欢那个积极淳朴的年代,脸上的笑容都那么真挚,更不要提人们的精神和内心的追求了.曾经的国产电影是塑造美好向上的人生观,现在则是物质下的个人情绪.时代进步了,美好也渐渐变质,起码真诚已经很少在电影里面呈现了.真想重回那个年月,物质不富足,但内心满满啊~
1984年的电影说着“现在就是要消除城乡差别”“以后农村也是高楼大厦”“大家就都不往北京跑了”————北京2000多万人了。还在驱赶着女主这样的低端人口
80年代中期安徽姑娘结伴来北京打工的故事,一是剧情朴实却真实动人,二是记录北京当时的时代风貌,三是反映了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变化,四是职务腐败现象渗透到各种领域。
李羚--好演员,上演国母,下演保姆。1985.04.27
和老头第一次看我们出生前后的老电影。我第一次看老片不调台,而老头居然也没在饭后径直回身去打游戏,有种朴素的真实一直吸引我们静静的看完,连中间插播广告都没起身。
八十年代有名的安徽小保姆的故事,多个故事的拼接,但主要还是突出女主的善良可爱,幸亏最后是好的结局,正能量,否则真不能忍受这么好的女孩受罪。大娘也不错,没有坑她,还多次帮助和提醒。赵雅珉饰演的悲惨产妇很漂亮,比刘晓庆有气质多了,可惜陈国军不珍惜。
85年生人,这是双11当日下午播出的电影,我有幸在回放中看到了它。电影题材贴近于生活,女主角表现力极强,剧中人物各具特色,虽不能说表演完全不着痕迹,但和现今粗制滥造的网剧俗片对比,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投票最多的短评,表面上看似表达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但如果仔细思量,究其深刻的原因,不单是电影业的问题,而是人类随时代变迁,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物质或思想,产生了巨大变化。简而言之,当年那代人的质朴和简单纯碎,才是让这部旧作于今日看来脱颖而出的主因。
时过境迁,当时非农户口是多么吃香,农村人进城只能从事很卑微的服务性质的工作,吃饭买东西都是粮票,转眼间,现在连钱都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