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个人获得了勋章,其中的虎克就是一个战争时候装伤残,不打仗就执色子的坏逃兵,没有超我的家伙。但是你知道吗?这帮子演员都没有来到南非大地,也就是博茨瓦纳的德拉肯堡,在纳塔尔省。为了给摄制组省钱,他们在英国本土就自拍结束了。
片头曲,是在模仿片尾的民俗歌舞!
虎克家族的后代,写信严重抗议——丑化先人。
艺术加工嘛!
这场100英兵对抗4000人的战争是在晚上发生的,但是制片人也就是主演贝克决定大部分镜头放在白天拍摄,这当然是英明的决定。贝克他爸就是一个顽固的矿工,在煤矿中断了腿。
2
Zulu这一帮子人,不就是曼德拉的祖先吗?
威尔士人爱唱歌,爱尔兰人吃土豆。
祖鲁少女、妇女的胸部都是B罩以上。
选角色也体现了英国的等级制度。The casting follows caste.
还不止……
在那个南非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年代,拍这部电影当然有政治意义,主角说也许我们不应该在这里。秘密警察也一直在剧组。
南非有一小半的人现在都是艾滋病,他们怪是白人传播给他们的。白人说是黑人传播给他们的。
3
祖鲁人的牛头阵展开以后,开始在各部分进行呼应,像一种仪式。而这是英军已经上好刺刀。主人的两翼偷偷的蹲下前行,迅速包抄到位。他们开始用矛击打着盾牌,慢慢站起身来。这种节奏感极强的噪音,充满山谷间,令人感到振奋。山上的头人把毛向前指去,地上的部队也应和着,如同行希特勒礼一样。他们一边喊叫着一边整齐的前行,步伐十分稳健。如同开头看到的舞蹈。只是殷军让北面壁垒和南面,分别瞄准100码以外。他们很奇怪祖鲁人为什么不攻击,德国人说他在用生命试探你们的火力,数一数 你们有多少支枪。撂倒了60人以后,短暂的撤退。英国人也把杰克霍金斯演的牧师送走了,这该死的家伙不停的说你们都会死的,你们都会死的。
现在看这个片子不够精彩,是因为两方打得太假了。我们理解当时是种族隔离,所以双方的沟通并不充分。
当然这个跟时代因素也有关系,阿拉伯的劳伦斯里面杀人也假的。
第95分钟,火枪队的轮排作战起到了奇效,组鲁人跟被屠杀了似的,最后只好撤退。
最后打杀都变成了,拉歌。
1879年1月22日下午4点打响的罗克渡口之战,皇家工兵队Chard上尉率英军24 步兵团B连139名官兵抗击祖鲁国王的弟弟Dabulamanzi kaMapande指挥的4千多祖鲁战士赤身裸体的疯狂冲锋。大英帝国的象征:每支要支付八先令专利费用的马梯尼—亨利点四五口径M1871型步枪(射速12发/分,有效射程950米)威风八面,射出了2万多发子弹。祖鲁人标枪的投掷距离为60多米。
英军仅剩900发子弹的时候,祖鲁勇士也到了临界点,休整到23日早上7点倾巢而出,正在高唱令人胆寒的战歌,塞西杰中将率英军主力赶来增援。11小时的战斗,英军亡17、重伤14;祖鲁人至少阵亡370,伤者无数。影片忠实地记录了血腥的战斗过程和双方无比的勇气:视死如归,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惊慌失措。性格各异的英军官兵,极富艺术感染力。祖鲁人两次放过瑞典传教士,足见编导并无歧视心理。
最近看了Sir Michael Caine的许多老电影,打算做爷爷的忠实脑残粉,因此不对Introducing当年三十一枝花的爷爷出来的影片说上一两句,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尽管他老人家不晓得出于什么秘辛,自己并不太情愿深谈卷入此片的来龙去脉。
接演Lt.Gonville Bromhead这个角色时,MC年方31岁,跟Bromhead参加Rorke's Drift之战时的年龄(33岁)仿佛。两人相貌上看毫无相似之处,然而不得不承认,MC扮演的Bromhead在第一时间令我惊艳。他那清澈如冷玉的朗朗声线,他那矜持优雅、彬彬有礼的仪态举止,似带嘲讽却不会令人觉得冒犯的言谈笑容,还有蓝眼睛与金头发,修长而略显纤细的身段,跑起步来蹦蹦跳跳的姿势,永远笔直的身形,stands tall and proud, a man seemingly honest in his beliefs……正如Chard一开始就注意到他,我想没有观众不会注意到他。历史上的Chard在写战报给上级和维多利亚女王时,对Bromhead那可是赞不绝口,当然赞的主题是他出色地完成了副指挥的职责,他在战斗中的勇敢无畏、出谋划策及对Chard的无私协助;在影片中,我们随后将看到两人间有爱的互动从头延续到尾,那种不温不火不焦不躁的暗暗较劲完全是英国式的绅士风范,而最有爱的,当属艰危凶险中的合作无间同舟共济。
说到不搞剧透,其实也没什么可以剧透,在wiki上翻翻Anglo-Zulu War和Battle of Rorke's Drift词条,对这部影片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就能有个大致了解,再看看Chard的那几份报告,对具体的战斗经过就能有个细致了解。因此我就不详述剧情了,只随便聊聊,八卦八卦。
1、Rorke's Drift一战英军的神奇表现,首先归功于武器的先进可能是多数人的想法吧?火器相对于未开化的土著民族原始简陋的冷兵器按理来说是有先天的优势,有意思的是,Battle of Isandlwana中英军配的也是Martini-Henry MKII步枪,却遭受了1300人被杀的惨败。此役除去战术糟糕和人数劣势外,MKII也是被归咎的因素之一,南非炎热气候使其机械装置在超负荷使用后容易过热和阻塞,难以实现重复装弹,原因是碾制黄铜弹药筒的脆弱结构和黑火药助推剂的脏污,后来针对此弊病对个别部件进行了改进,如采用了更坚固的拉制黄铜和一种更长的loading lever。
2、Rorke's Drift一役中,24团英军使用的MKII步枪配的并非标准的P1876枪刺,而是过时的P1853。这在电影中也表现出来了。还有眼尖的筒子辨认出Ducky Owen用的是一支MK IV而不是当时的MK II,MK IV尚未问世呢。
3、Bromhead患有严重的耳聋(可能是在服役期间逐步发展的),这一疾病限制了他的军事生涯,尽管在1867年4月20日他就获得了少尉委任,但却直到1871年10月28日才晋升为中尉,正是这迟延的晋升履历,使他在Rorke's Drift之战中屈居Chard之下当了副手,后者于1868年7月15日晋升中尉,比Bromhead早了三年零三个多月(影片中说Chard成为Battle of Rorke's Drift的commanding officer是因为他比Bromhead早获得委任三个月,这无疑不符合事实)。
4、影片中Bromhead对于自己做副手倒是接受得很快,而且也很服从命令,从没有试图挑战Chard的权威。历史上的他出身军人贵族世家,家族军事传统浓厚一直延续至今日,他的三位哥哥也都在军中,老大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早亡,老二老三都是上校巴斯骑士,老二继承爵位,老三同在24团。影片中Bromhead曾对Chard提及“他父亲参加过滑铁卢战役,他的曾祖父跟随沃尔夫将军打过魁北克战役”,他父亲Sir Edmund Gonville Bromhead确曾参加过瓦尔赫伦远征、半岛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巴达霍斯一役赢得的金质勋章至今仍保留在其家族中,反映拿破仑战争时代的历史小说沙普系列里亦有关于他父亲的赫赫威名及英勇事迹的描写,至于他那位参加过魁北克战役的曾祖父是否实有其人,目前只查到魁北克战役时间附近确曾有Bromhead家人在军中服役。他的祖父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1813年晋升为中将。Bromhead本人到Rorke's Drift之战时,距离他22岁获得少尉委任已逾十年(影片中说他72年5月才获得委任,而Chard是同年2月,无疑也是个bug),故而此战中面对强敌亲临火线依然从容镇定,也算不得什么。电影故意呈现出他“活泼”的性情,加重他“新兵”的一面,只是为了戏剧化效果,就比如把Hook变成了酒鬼和散漫之徒,实际上Hook是个禁酒主义者,而且无疑是个优秀的士兵。
5、布尔人亚登多夫描述那个牛头阵战术时,说到牛头佯攻,吸引敌军,两翼包抄,我倒想起了汉尼拔在坎奈之战中配合地形和时机使用的新月阵型。嗯,阵型没有什么精妙与简单,使用得当,收到效果,就是精妙。
6、J.R.M.Chard有两个兄弟,一个在皇家燧发枪团服役,参加过阿富汗战争,另一个是牧师。Chard谒见过维多利亚女王三次,他从祖鲁归国后不久,一个姊妹因病夭折,女王也发去了吊唁。关系看来不错。
7、Bromhead和Chard的交集是命运性的,两个人生平都因此役而赫赫扬名,同时获授VC,但此役也是他们军事生涯的顶峰,日后再无超越。Bromhead晋升到少校,Chard晋升到上校。两人都终身未婚,都病死于中年,前者因伤寒症去世,后者患舌癌去世。Bromhead的遗体葬在今天的巴基斯坦,没有归葬英国。Chard生前和他的牧师弟弟共居,病后也由弟弟照顾,死后葬在弟弟教区的教堂里。
8、关于VC,此役中有11人获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大部分为24团士兵,包括Bromhead在内的24团士兵的VC后来藏于南威尔士边民团博物馆(SWBM)。Chard的VC和Zulu War Medal 1879成了私人收藏,一度(1972-1976)被本片中Chard的扮演者Stanley Baker拥有,直到他于1976年去世。
9、本片再度证明了皇家工兵历来多才多艺,来造桥梁的Lt.Chard忽然临危受命成了battle of Rorke's Drift的指挥官,而居然没有任何腿软怯战慌张失措种种新兵该有的现象,不得不说是英军之幸。此战若非他和Bromhead协同,休矣。
10、一个连队理想情况下会配备1名上尉和2名中尉,但在战争开始时24团的多个连队都只有一名军官(海外服役条件有限),如1营的A连和G连,2营的A、B、C、E连。具体到2营B连,Bromhead的上尉Alfred Godwin-Austen在9th Cape Frontier War中受伤被送回国,所以B连只剩下了Bromhead一名军官。这位Alfred Godwin-Austen的长兄是印度测绘局长、皇家学会会员、皇家地理学会会员Henry Haversham Godwin-Austen,K2(乔戈里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1851-1863年间他也在24团服役。然后这对兄弟还有一个兄弟在Isandlwana战役中被杀。他们的父亲Robert Alfred Cloyne Godwin-Austen也是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地质学家。
11、总的来说,这部反映祖鲁战争的史诗影片其实不能用史诗来形容,当然它表现的是祖鲁战争中英军最传奇也很关键的battle of Rorke's Drift,但影片的气氛距离悲壮肃穆尚有很远,甚至可说有些喜剧成分,如两位指挥官在战场上的口头抬杠,牧师的醉酒和时刻不忘布道反对杀戮,英军中各色人等的奇特属性,两军阵前对垒紧张关头突然拉起歌来(英军唱的是Men of Harlech) ,菜鸟枪刺装不牢跌落地上挨骂,Hook撤离着火的房间时仍不忘偷酒喝,还有一个士兵一歇战就去看望他的小牛犊,最后,都道“吾命休矣”,打得灰头土脸金发蓬松也从不失“色”的Bromhead都爆发出了死到临头的狂笑和满不在乎的“你干嘛不来杀我呀,Come on,come on”的欠扁样时,祖鲁人居然甩手不打了,表示honor them,for their extreme gallantry。。。甚至英军以为战役已结束时的集合点名清点伤亡过程都透着冷幽默,因此,即使看到祖鲁人在英军排枪战术前层叠的尸体而产生某种罪疚和悲悯心理,也被这时不时跳出来的喜剧效果冲散了,三观完全覆灭。本片对英军的刻画可谓非常完美,极其生动,反之对祖鲁人的呈现虽没有丑化贬低,仍有失挖掘,平面单调,这大概缘于他们对“野蛮人”的了解极其有限吧。
最后,对这部片子感兴趣的还可以去看看Zulu Dawn,讲Battle of Isandlwana的。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7672/最主要的原因嘛,你们懂得,毕竟世界科技中心在非洲哈坎达。
这部片子我现在看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开头部落集体婚礼那一幕,女儿向她教士父亲提的那个关于婚配双方年龄差距大的问题,父亲的回答简直精妙绝伦。
另外所谓文明和野蛮本质上应该是一样,只是场景变化而已,而所谓的文明与野蛮之战,让文明用科技武器对抗原始野蛮,这残忍程度已让文明人显得更野蛮,文明人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所以最后指挥官在战争结束后才会讲,他感到很羞愧和恶心。
宗教戏份结束后清静很多很多,一张嘴不仅全员掉士气还自行减员40人土著;军官7,伤员36,步兵97,没有重武器,守住了4000人进攻,祖鲁黎明中的那场同一天早7点的战斗可是1500人被全灭,从军跟着有脑子的指挥官是多重要。Colour Sgt.竟然没授勋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是因为他在On duty时睡着了自己拒绝的吗
1964年的英国电影,描述在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39年后,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后膛枪和火炮的英军,居然被主要装备的是长矛和牛皮盾的南非土著部落祖鲁人袭击,被杀了1600多人,而一个叫罗克渡口的地方的100多个英军却守住了阵地的故事。由此可见清朝晚期清军战斗力之差,比非洲土著都弱太多了。
作为1964年得电影,非常不错了。
伟大的帝国殖民侵略者在人家地盘上死守阵线奋勇抵抗当地荒蛮进攻(对方甚至连一个有台词的角色都没有),呵。
够跌宕~ 后膛步枪玩三段击挺爽感的~ 人物就比较简单和模式化了,时代背景么~ 另外就是能看到30岁时候的阿福老爹~
战争都是无仁义的。导演用三次集体歌表达了对祖鲁及生命的敬意。当年的宏篇巨作。
中规中矩,既反映了祖鲁人的勇猛和智慧同时也表现了英国人自己的勇敢和反思,演得最好的自然还是Stanley Baker和Michael Caine,尤其是Caine,在片中由一个军人世家出生的优雅公子哥转变为真正英勇的军官。三星半。PS:听Caine说英语真是种享受~
2008-10-18 04:05 一刷。2019-10-01 二刷,野蛮和文明的对决,84分到86分的排枪非常有警示意义。Michael Caine帅得一逼,小鲜肉啊
8/10。比想像中好,基本无冷场。影片的切入点很规矩,即没反思侵略行径也没丑化土著人或美化杀戮,重点是展现军人(不分敌我)战场上的成长经历及相互敬意从而避开了风口浪尖。也提供了一本祥细战术指南,英兵:集中伤员、三人一组、设牛阵、叠堡垒。祖鲁:试探火力、形成包围、败在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104VS4000人,并且取得了胜利。这是一场英军的胜利,也是一场科技的胜利。抛开里面的剧情来谈,一定要有自己的科技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不是一个空话。
开篇稍有些空洞,进入到营地的人物刻画时立刻有妙趣横生的效果,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战争层层递进,规模、惨烈和心理层面都十分不俗,虽然动作在今天看来有些幼稚和虚假,但气氛依然逼真
一场不光彩的战役里洗地一般的尴尬演绎,大英帝国当然要万岁。殖民者与土著人的战争,如果有正义,那也绝不是站在衣冠楚楚的那一边吧。色彩之美前无古人后鲜来者。
分数:60 1964年影片,画幅21:9的1080P高清,画质还不错,声音当然是2.0的。影片就是单一故事线的一般叙事的方式,比较机械冗长。这种以一敌十的战斗,其实就是屠杀,赢了也没什么光荣……
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直到最后出现在天际线,临战紧张气氛逼人而来②在那个年代,排枪交替射击的弹幕屏障也是风头无两③临危受命,一战成名④可以想象清末中西战争的模样:个别战斗也许互有胜负,但整个战争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根据真人真事改篇,英国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拍出了宏大史诗的味道。但是以入侵者角度出发,颇有几分美化之意!
在广袤的南非大地上,两军开演唱会,作为主唱的英国牧师,喝了酒主动开溜,毫无职业精神……
这个片子应该没有一个固定的价值观,站在英国方面,他要防守,开拓;站在土著角度,他又是保卫家园。英国虽然是侵略者但也是开拓者。但片子的偏向的肯定是英方。或者是夸赞指挥者,抛去命令最明智的选择也是防守而不是跑,根本跑不过土著人。防守也有优势,就是这个片子的看点,冷兵器的时代过去了,枪支才是王者。里面的排射杀伤力最强的手段。这片子深处应该也是个反战。战争打到最后会恶心的。结尾也用了美化双方,真实中应该是骑兵来了,土著吓跑了。感觉不好也就是节奏有点慢前一个小时准备,画面感觉很舒服那种草原的清爽,黄昏的安逸。
哇,看到最后发现,竟然是赞美英军作战英勇的
60年代的戰爭片拍法,現在看覺得各種荒唐好笑,但在以前來說也許是一大個技術突破吧ㄏㄏ(意外拜見年輕的米高肯恩)
期待的战争场面设计和拍摄都不错,较为写实,冷兵器为主的土著步兵面对训练有素的排射步枪兵基本就是白给,单兵素质也差了太多,所以即使近了身也不见得能打赢,毕竟土著人经常面对的只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