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点不影响的微剧透~
《我们的冬奥》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我做过最紧急的项目之一了。作为项目参与IP之一,非人哉描述的也是神仙妖怪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故事。所以在项目立项之初,我们就确定了要将更多北京的生活展现给大家的目标(因为正好北京也是举办城市~),因此这次在剧本、美术和分镜的设计上,我们都在北京进行了实地的采风。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段采风的经历。
在《我们的冬奥》非人哉篇章《九月的冬季假日》中有这样一段公园里的戏,所以采风的时候我们去了北京各处的公园(当时还是夏天呢~)。我们在公园里见到了拉二胡的大爷,撞树的大爷,河边喊嗓子的大爷,下棋以及围观的大爷,这仿佛是每个公园的“标配”~!这些生活里的人让公园的景象更生动,所以我们决定把他们做进片子里。其中有一位打快板的大爷令我们印象深刻,最终在片子里,他被设计成了介绍冰壶比赛规则的人。原本在前期剧本中是一个路人平平淡淡的介绍规则,将规则融入到快板之后,一段平时让人处理比较为难的“知识科普”片段,也有了更鲜活的人物形象,剧情也变得更欢快。
而同在公园里的这场戏里,有一段九龙壁上的众龙苏醒的戏。我们在实地采风的时候,发现这些九龙壁的鼻孔中,居然寄宿着小鸟。瞬间在我们眼中,这些在这里“值班”了几百年的龙,仿佛一位位退休干部一样,所以我们也把他们安排成公园里的人物,揉铁球的、端紫砂壶的、带着老花镜的等等···瞬间生动感拉满~~~
所以,生活的片段总会加持创作~!
烂片套了个好名字,周日带孩子去看,为了让孩子再重温一下冬奥盛景,结果呢!哎。我在影院里睡着了两轮。这样的片也配叫电影?!光头强这样的题材整整影响了两代人的审美观,又丑又土又无聊又无趣!兴幸我们80后小时候看的动画片,虽不是国产。
孩子们看得还是嗨的,毕竟才七岁,也不懂什么故事逻辑。这种片不是有冬奥两字,真是一毛不值!!
这也太烂了吧 先说第一段熊大熊二那一段 个人感觉这一段不错 结果到了最新篇章 没想到却是无缝街接上去的 第二段 第三段感觉都不怎么地 第四段还可以看到了 我除了熊大熊二光头强以外 最想看到的图图但是孙悟空到底是怎么回事 飞的飞的就到图图家了 和预告片相比 差的太多了 这很明显就是这样 很多个单元无缝接的连接在一起 而且预告片里的很多角色最后都只是跑了个龙套 客串那么几秒 要不是有熊大熊二 是不是就超远更多了 毕竟那块儿才是最好的别的 太烂了 这还是我见到的第一个3D,2D,定格,2D三种画质组成的动画电影感觉竟然都有方特这种公司存在的 那为什么不整全3D哦 对了 应该是害怕毁童年
实在是太无聊,无电影可选才看的这个,真的不适合大人看,小孩都看不下去,看一半跑出去玩了
电影分几个小故事来讲的,每个故事的制作团队不一样,画风也不一样。
前两个还勉强可以看,后面的太太一言难尽,没有故事情,连小朋友都觉得幼稚,成人千万不要去看。
第一个故事就是讲小光头强和两个熊给小雪送冬天的玫瑰的故事,路上遇到冰墩墩和雪容融,这个故事画面不错,雪容融冰墩墩出境多,画面好看,还算可以,故事就平平淡淡,小学生作文水平吧。
第二个故事就是冰墩墩帮九月实现假期愿望的故事,这个故事比较饱满,冰墩墩也融入了故事。人物刻画到位,笑点也有。几个故事就这个有记忆点。
后面两段故事直接毁三观了,完全凑时长的,而雪容融冰墩墩也顶多闪了几秒,硬塞进来的, 黑猫警长,葫芦娃等更是背景,故事没故事,画面没画面,在电影院虽然硬 撑着不让睡,但是还是睡了几次,整个电影看完,觉得浑身很累……
如图《我和我的XX》系列一样的主旋律献礼片的短片拼盘,虽然质量参差,而且大概囿于成本时长少了一半。不过国家好歹把注意力关注到动画上了,有总比没有强吧。如果档期放在过年时候,让各个动画角色来给大家整个动画春晚拜年也能让大家喜庆一番,可如今冬奥会都结束了才上映,这档期就挺尴尬,不过好歹能看个国产动画大拼盘的情怀。
开场:罗小黑打酱油,给大伙暖个场。
第一个短片:光头强火车站台勇追童年女神,无奈动车开得太快,窗户拉不下来,罗曼蒂克情节难再现。
《熊出没》的故事,年初《熊出没·重返地球》还在太空和南极冒险,相比之下,反倒是这部短片更有“年味”。讲述了光头强遇上漂亮运动员大姐姐,于是想在人家离开时送玫瑰花给她,结果一路上遇上各种困难的故事。故事的立意主要是小朋友光头强克服心中恐惧,从不敢滑雪到为了伙伴而勇敢起来的成长。整个剧本四平八稳,中规中矩。中间跟猴子在冰上打冰球,还因为石头的形状摆出了各种双人滑的姿势是个亮点。冰墩墩和雪容融戏份不少但不是很重要。这类儿童向的冒险+成长的故事编排方特也算是驾轻就熟了,虽乏新意,但也不至于无聊。
第二个短片:现代神仙社畜生活,暖心冰墩墩爱的抱抱抚慰打工人
《非人哉》的故事,四个故事中剧本编排最完善的,情节一波三折,张弛有度,导演编剧显然是用过功了的。讲述九月遇上冰墩墩,结果被误当做诱拐犯,必须及时将冰墩墩送往体育场的故事。靠误会来引发笑料也是喜剧的常见方式,这部短片里明线便是九月被误当做诱拐犯,于是九月便要设法避人耳目将冰墩墩送回家,而暗线则是冰墩墩帮九月实现新年愿望,谜底揭晓(反转)时让人倍感温馨。人物可爱,笑点也还行,最后送冰墩墩前往赛场贡献了动作戏,可以说是几部短片中完成度最高的。此外,冰墩墩在其他几部短片只是客串,在这部里才算是主角。
第三个短片:虎妞是谁家IP啊?完全不认识啊?
不认识这个IP和制作公司,没有情怀加成的情况下剧作本身又不够出彩。倒是作为定格动画,把动画三大门类给凑齐了。不过国产定格动画本也不发达,所以也不能多做要求,只是这部定格动画的质量实在很难摆上大银幕额……主角就几个表情,看样子就没做多少可替换的模具,其他角色就几乎没做什么表情了。但是好歹也很久没见过国产定格动画了,(前几年有部独立动画《女他》,有些东欧动画的风味,但独立动画到底不能作为商业标杆,此外还看到一部定格武侠动画叫《风雨廊桥》的,但现在也没看到什么新消息。)所以喜欢定格动画的还是可以看看。
剧本方面,这部短片剧情节奏实在太赶了,角色的情感、动机转变都很快的样子,以致很难让人带入。而立意也是小孩子克服恐惧去运动的故事,跟第一部《熊出没》有点撞了,不过糖葫芦世界和跟怪兽大战的情节颇有想象力,小朋友或许会喜欢?
第四个短片:上美老矣,安能饭否?
自从《宝莲灯》以来,上美是真的没落了。老一辈艺术家大多不在了,现在的上美已经黯淡了。如果大家关注过上美近十年来出品的动画应该就知道,除了给经典老动画做高清修复外,新出品的片子真的是砸自己招牌。这部短片也可以看出上美的疲软。
故事讲述过年吃胖的孙大圣要参加天庭的冬奥会,结果误打误撞收了大耳朵图图做徒弟,最后将图图训练成了滑冰选手。。。整个故事非常平淡,几乎没有多少起伏,大圣跟图图闹个别扭转眼立刻和好,然后立即瘦身成功完成滑雪选手的转变,,,通篇剧情食之无味。众多上美老IP只是来走个过场,连冰墩墩也是打酱油的,唯一有点亮点的是“大圣找北海龙王借兵器,结果龙王说这个兵器太轻了不行,那个也不行,得给最重的宝物”这段呼应了一下老动画里面的情节,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最后故事的立意大概是说父母训练孩子的时候不能光让他吃苦,还得有“爱”这样那样的。。
另外孙大圣跟西边的那位雷神索尔索大锤一样成了肥宅实在是,,,,,最后突然一个变身就变回了苗条身形,那你早点变啊!谁想看肥肥的悟空啊!!就只有大圣一招一动作的把式还能看出些老上美的遗产了。
最后彩蛋:。。。看了个寂寞,完全意义不明的彩蛋,这是凑数来的?
总体来说第二部是最优秀的,国产动画迷失了几十年,现在还是要看新生代导演们的发力了。
子供向。四个独立单元,辅以暗线串联,很标准的小标题式作文。官方插手的主旋律电影基本都是这样(《我和我的xx》)。只是暗线太牵强:一个冰墩墩,一个雪容融,似有似无,有还似无。语言是体现人物形象的一大要素,但奥委会规定,由于性别、国籍原因,禁止奥运会吉祥物说话,结果二者的形象就显得不那么丰满又飘忽不定:《冰雪玫瑰》中冰墩墩明显是智慧的化身,到了《九月的冬季假日》里就成了一个智障的哑巴;至于雪容融,本身没有多少戏份,在第二单元《九》中就成了个“台上看戏的”;到第三单元《虎妞奇梦记》里,这二位就基本被完全抛弃了。 《玫瑰》直接抛弃了光头强秃顶瘦弱又略显猥琐的经典形象,甚至为了迎合冬奥会,更改了时代背景,又把他从60甚至50后减龄强行降智成一个几岁的娃娃。如果保留《熊出没》所有的原设定,把时代背景从原作的改革开放初再往前推,推到光头强真正的的童年时期,他爸爸所在的的大队举办冬季运动会,再把电影里的情节往里一套,就自然不少。但编剧还能把故事讲的这么圆满自然。值得一颗星。 《九月》很耐人寻味值得一颗星。画风怪怪的,不如番剧版。九月已经修炼了200多年,到头来还得像个人类社畜一样为生活奔波,“享受”枯燥而无味的生活。结尾大士说:“琴弦绷得太紧容易断,太过松弛又不成调,唯有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才能做出钧天之乐。”强行升华,这话很有道理,但是应该自己悟吧,打别人尤其是上司嘴里说出来似乎没什么用,再看看烈烈、啸天、玉兔那几乎阿谀奉承式的鼓掌,更让我加重了这个看法。“寻找冰墩墩”对枯燥乏味的生活看似改变了很多,但仔细想想,要不是为了工作,谁愿意大过年的还满大街跑来跑去?到最后却以发两张施舍似的“福利”草草了事。ps:《非人哉》单行本里有一话:张卫红(露娜)去“拜访”九月时,替观众发出了灵魂一问:“为什么这家伙(九月)认识的人都挺有名的?”呵呵,何止认识的人有名,人家九月祖上也是有名的——尽管不是好名。啧啧啧,要么是名人,要么是名人之后,还要在人类社会里当苦〇社畜,无话可说… 《小虎妞奇梦记》剧情稀碎,但作为一个定格动画已经很可以了。 《胖大圣借冰器》上美风光不再,已经沦落到买情怀了。选角很刁钻,孙悟空和图图,作为上美第一部有名作品的主角和最后一部有名作品的主角,这二位分别见证了上美的兴起和衰落。有人说胖大圣毁人设,其实可能是参考了上美自己1956年的电影《骄傲的将军》,近似的剧情,别说,其实还挺符合人设的。胡图图自己在家搞搞电脑就足够了其实没有必要出现,白添堵。最后一幕纯纯堆ip,很没必要。ps:胡图图家在上海吧,上海下雪么? 《罗小黑的清晨》开头热场。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猜错主角,我以为罗小白要出场了,结果你给我来个狗熊岭,合着说就走个过场蹭蹭热度是吧,这跟雅迪电动车找范迪塞尔做代言一样无厘头。 《灶王传》彩蛋。太短了,明显关系户,不予置评。 非常明显的赶工痕迹,四个单元都有。按理说赶工,压缩时间,剧情应该紧凑才对,结果四个单元全都水得一X,好像什么都讲了,又好像都没讲。 电影把不同世界观的四个(算上罗小黑五个)单元强行纽在一起,这就有很多问题。比如哪吒,四个单元再加一个片头五个世界观里就有三个哪吒,这见了面不得很尴尬?可以把四个单元完全割裂,做成四个平行宇宙,再按照时代背景排成时间顺序(《玫瑰》1960s或70s—《虎妞》/《胖大圣》2000s或10s—《胖大圣》/《虎妞》—《九月》2022,3个时代,一到两代人,不必刻意迎合冬奥,只需体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主旨即可。再或者,干脆做成电视剧式,每一单元分成几部分,每一单元按时间叙述但打乱剧集。都比现在的方案更好。 明明可以做成合家欢,结果除了一个《九月的冬季假日》蜻蜓点水式地描述了成年人的世界,其他通通够低龄化。这方面,国漫还真得向迪士尼啊梦工厂啊环球影业啊什么的取经,任重道远。 总结:好布料给了烂裁缝。
《熊出没》虽然说故事子供向吧,但是技术还是不错的;《非人哉》部分算是还可以,全片最暖心的一个段落;定格动画太太太太土了,好在比较短小。最痛苦的就是上美影厂IP大杂烩了,完美展现了美影厂近几年摆烂糊弄人、吃老本的德行,开篇把老动画的画面呈现出来衬托得如今的画面多么没有灵魂,并且故事像是用脚写出来的。图图还是找牛爷爷问电脑预算好一点。片尾《天书奇谈》里的蛋生的脸直接把我看沉默了😅
[2022.02.18 @美罗] 上海首映礼 / 如芒在背 如鲠在喉 如坐针毡 如履薄冰 如临大敌
万籁鸣看了直接气活过来
通过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串联起不同风格的动画故事,形式有意思,小朋友看的开心,大朋友也能找到童年回忆,但是真正共鸣的感觉很少。在动画和冰雪世界,很大程度上打破界限,虚构和现实生活的穿插略显尴尬,制造的笑点没有太出乎意料,就是看个热闹吧
陪孩子看,没想到有意外的惊喜,前后六支短片,差不多是动画国家队的牌面实力展示了,不错不错
5星
把几个卡通形象原本的人设都丢掉了,太可怕了。冰墩墩和雪容融的设定也不统一,《非人哉》里面完全就是宝可梦的状态。
罗小黑开头以及熊出没、非人哉的部分都挺不错,如果能保持的话可以给四星,可惜并没有保持。后半段虎妞和彩蛋有点凑数之嫌了,至于上美篇的亮点则只剩堆IP,故事很无聊,比较让人失望。
除了非人哉的段落能看一看,剩下的基本上就只剩下贩卖IP情怀了,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从侧面证明了为啥这些所谓的经典IP也只能活在“经典”里。只知道吃老本,丝毫不知创新变通,不把各位请下“神坛”已经是最大的尊重了。
为了完成任务看了点映,不知道有谁就像我一样这么有闲去看这部片子………
前两个故事不错,第三个拉到家了,除了上美特色的定格动画有点情怀之外什么都不剩了,解说更是尬到爆炸。第四个故事直接毁ip,告诉我变大圣在大闹天宫之后沉迷安逸变胖了,开了一通嘴炮让图图认真努力结果自己是个肥宅,葫芦娃黑猫警长哪吒闹海雪孩子台词都没有,天书奇谭正片结束才露脸,西域战神宝莲灯脸都没露我觉得既然前两个故事都是以找吉祥物展开的,上美完全可以让黑猫警长当主角,讲他破冰墩墩失踪的案子,然后以寻找各种神秘线索为引子,让警长去上美宇宙的各个动画里走一遭,这不比肥宅大圣借东西好么?
因为晚了十分钟,错过了开头的罗小黑,啊啊啊啊啊啊啊……该说不说,去之前我以为片子一般般,应景之作,我就陪娃当看客好了。没想到啊没想到,片子很不赖呢!!最喜欢非人哉那段,国产动漫咄咄逼人与时俱进啊,后面的布偶定格动画和大闹天宫冬雪版我太惊喜了!这两个都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形式,完全都是童年回忆的感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保有了大闹天宫的基调,都让我感动了呢。有人说后两个凑数烂尾,那真是他们没有70和80的儿时光影,没有我们的共鸣~第一个熊出没我看的一般般,这种呈现方式世界通用,没有华彩~值当带宝贝去看看。
两星给电影,扣一星给态度。你可以贩卖情怀,但是你不能没有好技术、没有好故事就只贩卖情怀。少拿什么《头号玩家》来比较,人家的主卖点不是IP乱炖。真要回忆童年我还不如直接去网上搜这些动画。如同流水账一般走过场,低幼得小朋友都不一定能喜欢。不同的画风就不能不做电影,好好打磨一下本子做成《爱死机》那样的网剧不香吗?如果主旋律真的陷入了大、杂、空的怪圈里,只会越拍越烂。
没想到是拼盘电影,更没想到是利用吉祥物穿插起来的
走进影院告别冰墩墩。冰墩墩戏份太少啦!!!不抱任何期待,反优于预期,画风唯美,配乐亦有声有色。开场竟是可爱的罗小黑!用四个不同的故事,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木偶动画三种形式,讲述新老国产动画人物参与冰雪运动,与两位奥运会吉祥物一并前往冰雪大会。三种画风,呈现三个不同质感的冰墩墩雪容融。冰墩墩居然会魔法!这设定太棒!冰墩墩雪容融会飞,嘴里发出“嘟嘟咿咿呀呀”声超可爱!前两个故事最佳,冰墩墩帮九月逐个实现梦想好感动,赚了我一把眼泪。(。•́︿•̀。)冰墩墩二维比三维可爱,在第二个故事里可爱到我打滚!!但与上个故事的性格有所割裂。第一个故事以冰球形式抢夺花瓶创意十足,片尾玫瑰花瓣飘扬更是浪漫感人,冰雪姐姐仿似谷爱凌;第二个故事冰壶一段笑料满盈。看毕顿感故事甚短,竟然直接省略了冰雪大会的盛况
太幼齿的动画,没头没尾,短片合集,一部比一部无聊,两张票钱还不如买个冰墩墩钥匙扣。
我们的冬奥,也是老二次元的盛会!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国产动画齐聚在一起,还在很感动的。个人最喜欢虎妞和非人哉,反而是上美那个翻车了,可惜了那么多动画人物。罗小黑也太短了,还有没看到三个哪吒开会真是遗憾啊。
画风好可爱!虽然故事很拉胯,但是见到了冰墩儿本墩很开心
第二个故事直接催泪值拉满,本社畜狠狠共情了!呜呜呜帮九月实现愿望的墩墩也太暖人了QAQ
充分暴露了中国动画产业目前的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