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年代》早在《泰囧》之前就已经拍摄完成,因为种种原因直到现在才上映。看完《摩登年代》我的第一感受是,这部电影选择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档期,这个档期里烂片扎堆,于是该片混迹在一群烂片中就显得还好。其次,《泰囧》已经为徐铮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观众会带着对《泰囧》残存的良好印象,买票去看这部电影。很难想象如果《摩登年代》早于《泰囧》上映,《泰囧》所创造的票房奇迹还会不会存在。如果我先看了《摩登年代》,肯定会对《泰囧》产生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 作为一个合格的观众,应该对国产小成本电影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骂。 抱歉,我又激动了。 如果用人拿枪指着我的头,让我说出《摩登年代》有什么优点。为了保命,我只能说,徐铮已经尽力了。这电影里唯一值得可看的就是他卖力而不讨好的演出。我甚至觉得他有点儿可怜。就像一个相声演员在台上说的口吐白沫,手舞足蹈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可观众却怎么样都乐不起来。这卖力的演出让观众们不忍离场,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尴尬到只能装作对手里的瓜子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徐铮越是拼尽全力,我就越觉得这电影配不上他这般卖力的演出。一个喜剧演员最大的悲哀大概就是他想让观众发笑,而观众却难过的想哭,如果这也算笑中带泪的话,勉强算是这电影的优点吧。这不是徐铮的错,怪只怪编剧写出了一个烂剧本,而导演让这个剧本烂上加烂。 那些给这电影打了五星的大神们,也许你们会反问:谁说这电影是喜剧了?人家的重点是表现温情的父女戏!人家走的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路线! 我靠,这比喻真是操蛋到家了,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暂且不说《这个杀手不太冷》有多优秀,至少电影里面的人物是丰满的,有血有肉有性格。《摩登年代》呢?要啥没啥。徐铮扮演的魔术师,魔术不精通也就算了,作为一个骗子,连最起码的圆滑世故都不会,骗术还不如一个八岁小女孩。要钱没钱,要本事没本事,不善言辞,长相恶劣,这样的骗子能去骗谁?电影中还为他设计了那么多情妇,真是无厘头到家了。编剧大人,人物要么坏到令人发指,要么好到不可救药,只有这样,到最后人物的变化才符合故事发展的逻辑,也更吸引人。但徐铮在剧里的形象是既看不出坏在哪里,也看不出好在哪里,这样毫无个性的人物设置到底有什么用?这不是演员的错,是编剧和导演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片中的小女孩,一出场就无来由的成熟,不知道她在孤儿院里经历了何等不堪的遭遇,以至于无法像一个正常八岁小女孩一般说话办事。既看不出可爱童真,更没有倔强耿直,除了不停的叫爸爸、爸爸。真心不知道他和徐铮之间是怎么产生的父女之情。俩人除了合伙骗警察和一大堆前女友以外,小女孩对徐铮而言基本没啥意义,而徐铮也无法满足小女孩对于父亲的渴望。 举一个片段就可以说明问题。小女孩说,妈妈为她留下了一栋房子,徐铮立刻觉得小女孩有了利用的价值。看到这里,我觉得这应该是两个人关系的一个拐点。如果徐铮对房子有所企图,那么他对小女孩的态度一定会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对电影来说将是一个决定性的要素。可惜编剧并没有按照正常逻辑走下去,海边的房子根本就不存在,两个人立刻又陷入了不温不火的状态。这样的槽点在电影里还有很多。电影角色之间的关系应该按照一定的曲线向前发展,有高低起伏,戏才好看。可这部电影里面的人物关系设置都是直线式的,直上直下,真是让人无法投入。 片中那位女公关更是搞笑。作为一个曾经混迹于夜场的交际花,连逢场作戏都不知道,关键时刻莫名其妙的对大老板横眉冷对。您是公关经理,还是贞洁烈女啊?这样的剧情设置不是给大家添堵吗? 人物立不起来,情绪不到位,这都可以原谅,但千万不要侮辱观众的智商。本来你绞尽脑汁想出一个把海边女神像变没的牛逼点子,为啥偏要弄出一个脑残的解密办法来糊弄观众?从旋转木马联想到旋转舞台,暂且不说这有多牵强,明明有一百个能完成魔术的牛逼方法,你偏偏选了一个最弱智的!编剧大人,你难道不知道这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做度娘,它可以帮你搜索那些牛逼的解密方法么?导演大人,我只能说,你要么是缺钱,要么是缺心眼! 影片最后,徐铮莫名其妙的就从水缸里逃脱了,还故弄玄虚的就是不告诉观众答案,你以为谁会关心啊?本就稀稀拉拉的观众,早就走的差不多了!!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够分享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我今天要分享的电影叫《摩登年代》。 最近学习了一种分享电影的模板,叫SCQOR框架。我今天就按照这个模板来,分享一下吧,SCQOR,就是一个电影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背景、冲突、问题、解决问题(克服障碍)和结果这五个部分。 SCQOR框架 S:Situation(背景) C:Complication(冲突) Q:Question(疑问) O:Obstacle(障碍 ) R:Resolution(收尾) 《摩登年代》,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喜剧片,导演是邵晓黎和杜鹏,主演是徐峥。 人物有欧大卫(魔术师)、毛娜(艺术总监)女公关、丢丢(福利院的孩子),李文学(骗子)、魏建(毛娜的老板)、张老板(准备与魏建合作的大老板),主要人物就是这些。 第一部分,S背景。 欧大卫(徐峥饰)的父亲是个三流魔术师,欧大卫从小就当父亲的助手在马戏团表演。最擅长表演的就是水中逃生术。但是随着大卫越长越大,水中逃生的难度越来越大,有一次差点淹死。 欧大伟沿着父亲的足迹,也成了一个三流魔术师,生活很窘迫。所以欧大卫和搭档李文学一起在江湖上行骗,靠花钱上杂志造名气,一点点小名气,让他们只能混迹于夜总会骗骗女孩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魏建老板要为张老板的女儿筹办生日会,魏老板手下的艺术总监毛娜就找到了欧大卫,让他们表演一场魔术。 这次表演魔术的目的是为了促成一桩两亿元的生意。魔术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就是要把海上的一个巨大的海神之母像给变没了。 在合同签订之后,一个小女孩儿丢丢出现了,这个小女孩儿一直把大卫认作爸爸,大卫莫名其妙却甩不掉她。 第二、三部分:C冲突和Q疑问。 整个电影冲突部分转折大概有三点,也带来了三个疑问。 第一个冲突疑问: 李文学在签订了合同之后,带着三十万的定金跑了,把欧大卫一起骗了。欧大卫被骗之后该怎么办呢,是继续把魔术变完履行合同?还是自己也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了。 第二个冲突疑问: 其实欧大卫当时也准备跑了。但是丢丢出现了,丢丢鬼灵精怪,大卫怎么甩都甩不掉,丢丢到底是不是他的女儿呢? 第三个冲突疑问: 既然是毛娜介绍了欧大卫这个“魔术师”给魏老板,魏老板也付了合同订金,肯定会追着欧大卫完成合同。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把让欧大卫交出方案。所以,毛娜和丢丢缠着欧大卫,那么最后,欧大卫会不会把海神之母给变没了呢?他只有三流魔术师的手艺啊。 以上就是三点矛盾冲突和疑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三个冲突疑问去看完整个片子。 第四部分就是O:解决问题和克服障碍。 为我们解答上一部分所说的三个冲突和疑问。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钱 欧大卫首先去看了一下取款机没有钱,肯定没有钱。然后,那个突然冒出的小女孩儿丢丢说她母亲死前给他留了一套海边的房子,呵呵,那个房子也是个泡影、也是假的。再然后,大卫去找常年混迹于夜总会的那些前任女朋友要钱,肯定也要不到。 最后,只有毛娜出手了。因为是毛娜介绍欧大卫完成魔术,她也在催方案,所以无奈,解决钱的问题,自然而然归到毛娜身上。毛娜给了欧大卫出了五万块钱,这五万是毛娜所有的积蓄。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魔术技术。 如何把海神之母像给转没了呢?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买技术。他们向一个魔术师去请教如何变,那个魔术师开价要五万块钱,后面变成五千、五百块钱。可是欧大卫当时根本没有钱,怎么办? 一个偶然的机会欧大卫看到丢丢在坐旋转木马,一会儿回头丢不见了,丢丢就了旋转木马的另一边,通过舞台旋转可以产生视觉差,让目标到另外一个地方又没了,所以这激起了欧大卫的魔术灵感,没花一分钱就解决了魔术技术的问题。 欧大卫和丢丢带着毛娜给了五万块钱去买了轴承,使整个演出,实现了技术性的突破。 钱和技术的问题解决了演出能够顺利进行吗,当然,演出不会顺利的进行,要不然这个电影就没有高潮了。 导演也设置了很多障碍,提高了演出进行的难度。 整个电影一共设置了七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 魏老板的上面那个大老板张老板,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个演出。他的女儿其实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小公主。他女儿对这些演出根本不感兴趣,反而对丢丢头上的那顶白帽子感兴趣。 第二个障碍: 张老板很好色,他看上了毛娜。毛娜是个舞蹈专业出身的会跳钢管肚皮舞的女公关,张老板总是让毛娜陪酒、陪唱,毛娜和三陪也没什么两样。 第三个障碍: 女孩丢丢为了证明自己有爸爸,而且他的爸爸会变魔术,所以要福利院的孩子都来看演出。 第四个障碍: 演出被张老板取消了,所以这个时候丢丢也被嘲笑了。 第五个障碍: 欧大卫,想起了丢丢为什么会认他做爸爸的经过。因为十年前,欧大卫在夜总会答应了一个不相识的已怀孕的女孩子,看到那个女孩子哭到不停,欧大卫当时夸下海口说“如果孩子的爸爸不来认你,我就去当孩子的爸爸”。正在这个时候,他和那个女人还被拍了照。所以丢丢就以这张照片为证据,缠着欧大卫要认欧大卫做爸爸。 第六个障碍: 欧大卫准备认领丢丢的时候,看到福利院的孩子都在嘲笑丢丢,说丢丢是个大骗子,所以欧大卫决定,即使演出取消了也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表演一下。 第七个障碍: 欧大卫给福利院的孩子们表演海神之母消失的这个魔术很成功,但是有遭到了魏老板的阻拦。 因为张老板取消了演出,让魏老板丧失了两亿元的一个合作。魏老板怀恨在心,要欧大卫表演水中逃生术,其本意是想在水中逼死欧大卫。 第五部分:R结局。 最后,欧大卫还是从水中逃出来了,魏老板被困在水中出不来,剧情出现了反转。 从此,欧大卫从一个三流魔术师变成了大魔术师,带着毛娜和丢丢过上了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大团圆结局。 整个电影的背景冲突问题,还有克服障碍,最后的结果。都是按部就班。 电影有笑点,有泪点也有痛点。 看完整个电影后,大概提取出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小丑,第二个关键词是女人,第三个关键词是家庭。 第一个关键词:小丑。 《摩登年代》的电影海报就是徐峥扮成一个红鼻子小丑的魔术师的造型。 有一个对话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毛娜问欧大卫说“你到底是不是魔术师?”,欧大卫说“其实我只是一个小丑。”,毛娜说“其实我也是”。 欧大卫是表演台上的小丑,毛娜是职场上的小丑,再看一下,其实魏建老板在张老板眼里也是一个小丑。 他们只是想把他们想做的事情做好,而别人却没有看得起他们。 小丑最后如何变成主角呢? 无论是变魔术、还是做生意、还是实现梦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最终都会让关注自己的人刮目相看。 第二个关键词,女人。 除了把事情做好,还要有爱心,有责任心。这就提到了欧大卫一直在泡妞,但是丢丢的出现让他良心发现,有了责任心,知道了要说到做到,所以最后收养了丢丢做女儿。张老板要对毛娜心怀不轨的时候,欧大卫也舍身救出毛娜,这都是欧大卫对女人有责任心的表现。 第三个关键词:家庭。 欧大卫的原生家庭,是他和父亲一起在马戏团表演。而故事结局是欧大卫、毛娜、丢丢三个人组合成一个家庭。丢丢问欧大卫:“你最后是怎么从水中逃生的?” 欧大卫对着毛娜和丟丢说:“你们就是我逃生的灵感”。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摩登年代》这个电影吧,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别人的生活里,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也许,我们有时候为了生存会卑微地降下尊严和面子;也许,别人看我们就像看小丑。但是只要我们有爱和责任,尽力把事情做好,我们就能做生活的主角。退一步讲,无论做得怎么样,我们都是我们家人心目中的主角。 所以,小丑别哭,相信自己有一天你会成为真正的魔术师的。
乍看不错,细品硬伤还是不少。
像是命题作文,照着卓别林寻子遇仙记改的,徐峥和女孩表演都很刻意,拼命想挠动观众的泪腺,可惜,假模假式的,怎么挠都不痒,看着他们那么费劲地“演”,累。虽然是在《泰囧》之前拍的,但在《泰囧》之后上映,对徐峥品牌不是一个利好。两星半。
有魔术就很厉害
奔着徐峥去的……可是……我以后才不会陪儿子去看儿童电影!
前20分钟,我决定给个五星,可是基于后来的狂撒狗血和无逻辑我只能给个三星了。
没有什么硬伤,也没有什么特地值得赞赏的地方。
好想有个闺女
真捉急,徐峥至少得要2亿的收成才能抚平这种羞辱
国产电影里不错的悲喜剧。向摩登时代致敬,小人物的心酸无奈悲哀宛如浮萍,小演员情绪拿捏的十分得当,徐铮被扯掉假发,妆花了一脸那场戳我泪点。最后大团圆结局略显俗套,但是回归喜剧内核。典型的小成本小制作,卡司不出众,却能凭细节取胜。
最后那个水中逃生魔术居然不揭秘,尼玛啊!
人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魔法师,这话在粗糙的现实面前显得缺乏底气,不过也许我们都太缺少那么一点给生活加点料的勇气了。本片主打温情,喜剧元素的点缀显得生硬,角色设置有想当然的成分,因此故事进展得也就磕磕绊绊,我是带着理想主义的心态看完此片的。
确实很心酸
编剧是个大骗子
山寨年代,,,
徐峥在喜剧这块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如果他不滥用的话。
我妈说还可以。
会让很多抱着看爆笑喜剧片的观众失望,该片喜剧成分浅尝辄止,更多还是从亲情入手,温情要明显大于搞笑成分,后半部分煽情有些过火,作为温情小品剧还可以,欧亨利式的结局是亮点,亲情才是最伟大的魔术。
温情的父女档,爆笑加感动,剧情一波三折,十分好看
如此断裂的电影,还妄图用亲情感人,不要以为有个小妹妹就能骗人眼泪。
喜剧拍的一点也不好笑也是赢了,主创把一辈子吃的苦,都吐槽在了这部戏了?